第一篇:2015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第5章第1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既是每位教师都要完成的一项教学的基本环节,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对教学活动提出的具体要求,不仅规范着教师教的活动,而且也规范着学生学的活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2.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3.教学目标具有指引学生学习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从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其中,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五级,动作技能目标包括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六个层次。
2.加涅的分类
加涅将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被公认为具有处方性,因为这种分类不止是条目的说明,还进一步告诉教师怎样设置情境去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加涅还特别强调了与实现学生的学习结果密切相关的学习的内在条件。
(三)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学目标设计的前提是教学目标的明确化。教学目标的明确化是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需要做到:第一,教学目标要用可观察的行为来表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第二,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反映学生行为的变化,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依据这两点,下面具体介绍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1.行为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
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可观察的行为、行为发生的条件和可接受的行为标准。
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强调行为结果而未注意内在的心理过程。为了弥补行为目标的不足,可用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方式来陈述教学目标,即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
二、教学策略设计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在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课题特点以及所持学习理论取向不同,教师将会以不同方式来组织教学的程序结构,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媒体以及环境来实现这一程序。
★(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1.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直接教学和接受学习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作用,可以称为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模式。
(1)直接教学
直接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策略。在直接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由于在这种教学策略中,由教师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材料,控制教学进度,设计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所以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直接教学尤其适用于教授那些学生必须掌握的、有良好结构的信息或技能。当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深层次的概念转变、探究、发现,或者是开放的教学目标时,直接教学就不太适用了。
(2)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奥苏贝尔所倡导的、在他提出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我们通常所提的讲授式教学策略。与直接教学不同的是,直接教学可能更适合于教授程序性的知识与技能,如算术、体育等,而对于陈述性知识,如历史、文学等,接受学习则更加合适。
接受学习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先行组织者,关于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我们已经在学习理论中提到了。
接受学习的教学过程主要有三个环节:①呈现先行组织者;②提供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③增强认知结构。接受学习在讲授知识间的抽象关系时可能更有效,也为学生提供好方法帮助他们保持重要的信息。
2.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等教学策略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的积极主动的中心地位,教师扮演指导者角色,可以称为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这里我们着重介绍发现学习和个别化学习。
(1)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发现学习的首倡者布鲁纳认为,教学不仅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在结束正规的学校教育后,才能独立地向前迈进。研究发现,发现学习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①能提高智慧的潜力;②有助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③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④有利于所学材料的保持。但它也受到学生的先前知识、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材料的性质、教师的指导及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制约。
(2)个别化学习
个别化学习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个别化学习的模式大都结合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但是,行为主义的成分更为明显,因为,这些程序往往都强调教学目标和操练练习、小的教学单元和有序的材料、根据学习变化进行评价教学、根据后测评价重新教学。下面介绍几种经典的个别化学习模式。
①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由斯金纳首创,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他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对传统教学进行批评,竭力主张改变传统的班级教学,实行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把学习的内容编制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学生通过机器上的程序显示进行学习。后来他还发展了不用教学机器,只使用程序教材的程序学习。
程序学习的过程是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按一定顺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一一回答,然后给予反馈。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相当于“反应”,反馈信息相当于“强化”。程序学习的关键是编制出好的程序。为此,斯金纳提出了编制程序的五条基本原则: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强化(反馈)、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②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将学习内容分成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直到学生以80%~100%的掌握水平通过考试,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它代表着一种非常乐观的教学方法,它假设只要给以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相应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学会学校里的科目。
掌握学习通常包括下列组成成分:小而分离的单元;逻辑序列;在每一单元结束时,通过考试检验掌握水平;每一单元要有一个具体的,可观察的掌握标准;为需要额外帮助或练习的学生提供“补救”措施,以使他们达到掌握水平。
当我们运用掌握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时,也要考虑其适用范围:首先,掌握学习更适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其次,掌握学习更适合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以及有各种特殊需要的学生。
③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会在教学媒体设计中具体介绍。
3.学习共同体取向的教学策略
强调教师与学生处于一个学习共同体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持者、帮助者与合作者,可以称为学习共同体取向的教学策略。比如合作学习、情境性学习(包括认知学徒制、抛锚式教学和真实性任务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和支架式教学。这里着重介绍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还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根据国外的有关研究,成功的合作学习具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异质小组、明确的目标、小组成员相互依赖、教师作为监督者和信息源、个人责任、奖励小组的成功、自我评价、变化合作期限等。
合作学习在许多方面又都表现出很高的成效:(1)各种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成绩,女生及后进生成绩提高尤为突出;(2)学生对学校科目更感兴趣、更多地参加课堂活动,更经常地在学习上互相鼓励,相互支持,在课堂上较少表现出不良行为;(3)学生之间能相互理解、相互接受、相互友好、建立友谊。此外,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发展复杂的认知技能,如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元认知意识及学习策略等。1 2
第二篇:心理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4月11号我参加了株洲市十八中的心理教师招聘考试,现将题目回忆总结如下: 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 一笔试(40%)
招聘简章上说30%的教育学,教育法规等知识,70%的心理学知识,但此次笔试多是教育学知识,且和心理学知识是混合在一起的 具体有--一选择题:
二判断题:较简单,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简单知识
三简答题:1.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及任务 2怎样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分析题:1给一教学情景案例,大意是一语文老师呵斥学生的提问,学生以后都不敢提问了提问:1~(抱歉,忘记了)2这样的心理氛围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案例,某老师成功转化了一“浪子”学生,提问;1该老师扮演了哪些角色;2他成功扮演这些角色的原因
说课形式:提前一小时告诉你题目,我们那天是同一个主题:学业焦虑;然后一抽签的形式确定顺序
时间5-8分钟
结束后是现场提问,有:作为第一个,你如何开展本校的心理学工作; 制定一个班主任心理技能培训计划 ; 给你一个课题,如何进行研究;一个学生反复咨询,没有效果,怎么办 还有会针对你的说课提问
09年开福区心理试卷 一。40题40分选择
二、判断10题10分
三、简答6题30分
1、简述新课程理念中的师生特点
2、根据记忆规律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复习
3、举例说明教育教学中的正强化、负强化和替代强化
4、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5、学校开展健康心理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6、考试焦虑的辅导方法
四、案例分析
岳麓区2010年小学心理学考试题目 考试时间8:30到11:30 综合100分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 简答:记忆的品质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论述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试卷100分 单项选择15题15分 多项选择10题20分 判断15题15分 简答30分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辅导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行为改变的基本技术
与成人相比,小学儿童情感发展有何特点 论述20分
小学儿童撒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如何正确对待撒谎
莹莹害怕天黑和独处(一段资料),试分析莹莹害怕天黑和独处的心理现象和原因,如果你是心理学老师,如何帮助她
(2010-05-16)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一
判断题
1: 行为退缩主要指有些学生留恋儿童时期的游戏,喜欢童稚性活动,与同龄人产生距离,害怕长大。
B
2: 参观、访问是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
B
3.角色扮演技术主要适用于情绪情感、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人格方面的心理辅导
B
4.同感又称为移情,包括态度和能力
A
5: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
A
6: 高中生以具体形象记忆为主
B
7.“教学生使用善意的谎言”不利于矫正学生的说谎行为。
A
8: 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和措施没有阶段性。
B
9: 只要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得好,智力发展水平较高,并形成良好的品德,其心理就会健康地发展了。
B
10: 各科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A
11: 教师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就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B
12: 角色扮演可以促进学生对他人的理解。
A
13: 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B
14: 较高的自我期望水平有利于耐挫力的提高。
B
15: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干扰正常的学科教学。
B 单选题:
16:焦虑症属于 D
A : 行为异常 B : 人格发展异常 C : 青春期异常 D : 情绪异常
17: 自我意识辅导属于 A
A : 小学生生活心理辅导 B : 初中生生活心理辅导 C : 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 D : 高中生生活心理辅导
18:脑力激荡法属于 A
A : 价值观辨析法 B : 讨论法 C : 表演法 D : 榜样引导法
19: 下列哪种方法属于心理诊断方法 C
A : 暗示法 B : 刺激疗法 C : 观察法 D : 松弛疗法
20: 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无条件关注又称为 B A : 真诚 B : 接纳 C : 尊重 D : 同感
21: 设身处地的、像体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的技术是 D A : 真诚 B : 尊重 C : 接纳 D : 同感
22: 对不适应的行为不予注意,不给予强化,使之逐渐削弱以致消失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B A : 强化 B : 消退 C : 系统脱敏 D : 自由联想
23: 对于性格倔强的高中生而言,哪种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其提高学习效率? D A : 重点预先式学习B : 小组式学习C : 进攻式学习D : 时间回转式学习
24:
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让学生逐渐接近所惧怕的事物,或逐渐提高其对所恐惧的事物的刺激强度,使其对惧怕的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C A : 强化 B : 消退 C : 系统脱敏 D : 自由联想
25: 对于“坐不住”、“喜欢变化”的高中生而言,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法 D A : 重点预先式学习B : 小组式学习C : 进攻式学习D : 时间回转式学习
26: “由于我考试做弊的原因,老师再也不会喜欢我了。”这句话所表达的非理性信念是 B A : 概括化 B : 绝对化 C : 糟糕至极 D : 都不是
27:对于那些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只是想“混”到毕业的高中生而言,对其学习动机辅导的最有效的方法当数: B
A : 明确学习目标 B : 动机迁移 C : 创设问题情境 D : 奖惩
28: 有过于敏感多疑、过分地自我保护、嫉妒别人、固执己见、爱责备或加罪于人等表现的人格异常属于B
A : 冲动型人格 B : 偏执型人格 C : 强迫型人格 D : 表演型人格
29: 自我质辨训练是一种 A
A : 心理稳定训练 B : 态度训练 C : 自信训练 D : 抗诱训练
30: 通过接受各种科学的心理锻炼以解决自己在认知、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的活动是 A
A : 心理训练 B : 心理教育 C : 心理服务 D : 心理补偿
31: 当小学生没有优先成为少先队员时可对其进行 B
A : 积极的情感教育 B : 意志品质的培养 C : 人际交往教育 D : 良好性格的教育
32: 最易于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是 D
A : 德育教师 B : 语文教师 C : 数学教师 D : 班主任
33: 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此即 C A : 容器理论 B : 酒瓶理论 C : 开门理论 D : 大观园理论
34: 由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而引起的挫折属于 C A : 需求挫折 B : 丧失挫折 C : 目标挫折 D : 缺乏挫折
35: 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程表,同时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 A A : 制定保障 B : 组织保障 C : 人力保障 D : 经费保障 多选题
多选题
36: 高中生中常见的心理挫折有 ACE
A : 学习挫折B : 攻击挫折 C : 交往挫折 D : 独立挫折 E : 情感挫折
37:矫正高中生的不良品德行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BCDE
A : 提高认识 B : 培养意志力 C : 创造特殊的情境 D : 积极支持、及时鼓励 E : 巩固与提高学生的品德
38: 中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原因主要在于ABCDE
A : 家庭的不良教育 B : 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误 C : 社会的消极影响 D : 学生的心理因素 E : 学生的生理因素
39: 心理诊断的方法主要有 ABCDE
A : 测验法 B : 观察法 C : 个案法 D : 会谈法 E : 自述法
40: 在咨询过程中由来访者引起的沉默有 ABE
A : 领悟性沉默 B : 强化性沉默 C : 自发性沉默 D : 自觉性沉默 E : 冲突性沉默 41: 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 ABC
A : 提高教师素质 B : 提高教学效果 C : 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D : 树立现代教学观 E : 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保障是 BCDE
A : 设备保障 B : 经费保障 C : 制度保障 D : 组织保障 E : 人力保障
43: 心理咨询的模式主要有 BCDE
A : 互动模式 B : 指导模式 C : 发展模式 D : 社会影响模式 E : 治疗模式
44: 高中生常见的病态人格主要有 ABC
A : 情感型人格 B : 偏执型人格 C : 分离型人格 D: 强迫型人格 E : 表演型人格
45: 在进行心理教育时,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教育技能 ACD
A : 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B : 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C : 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 D : 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与技巧 E : 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46: 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有 BDE A : 家长 B : 校园环境 C : 教学设备 D :学校风气 E : 教师的心理素质
4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ABCDE
A : 角色扮演法 B : 认知法 C : 榜样引导法 D : 讨论法 E : 行为强化法
48: 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ABDE
A : 学习动机的辅导 B : 学习兴趣的辅导 C : 师生关系辅导 D : 学习习惯的辅导 E : 考试心理辅导
49: 高中生考前的心理调适包括 ABCD
A : 自信训练 B : 摆脱考试恐惧 C : 放松训练 D : 做好落榜的心理准备 E : 做好进入大学的心理准备
50: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有 BCD
A : 社会服务形式 B : 活动形式 C : 训练形式 D : 实践形式 E : 渗透形式
试卷收集
回复 引用 收藏 分享 举报顶端 试卷收集
试题二 一判断题
1、心理辅导属于一个有特殊职业需求的教育形式。(错)
2、逆反心理是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对)
3、参观、访问是常用的价值观(错)
4、高中生还不能形成自我意识(对)
5、心理辅导的传播媒介主要是语言(对)
6、高中生还不能形成自我意识(对)
7、学生的心理状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错)
8、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活动形式的重要特点包括兴趣性、启发性、社会性(对)
9、教师客观、公正的及时反馈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
10、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
11、心理辅导是一个有着特殊职业需要的服务领域(对)
12、挫折、容忍力是遗传而来的(错)
13、专制型的家庭容易使孩子变得自我为中心(对)
14、较高的自我期望水平有利于耐挫力的产生(错)
15、应急心理训练指正常状态下的心理训练模式(错)
二、单选
16、焦虑、冷漠、幻想、攻击是哪一级学生产生挫折后的反应(高中)
17、脑力激荡法属于(讨论法)
18、孟母三迁属于(社会环境)
19、焦虑症属于(情结异常)
20、母爱式训练属于(心理训练方法)
21、标准化测试的技术是(心理测验)
22、有过于敏感、多疑、过分地自我保护、嫉妒、固执已见、责备加罪于人等表现的人格异常属于(偏执型人格)
23、性识别障碍在哪一类学生身上(高中)
24、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让学生逐渐接近的事件(系统脱敏)
25、对不适应行为不予注意,不强化――消退、26、合理情结疗法的创始人是(罗杰斯)
27、咨询者自己―――(自我表露)
28、人的心理性发展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29、下列哪种形式属于角色的表演法(哑剧表演)30、SACSA(RTDY FDGRFGADFDGD)(FDGR)
31、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要从(认识入手)
32、中学生处于优势的思维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
33、哑剧表演是一种(角色扮演法)
34、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与统计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标准化测定的技术是(D心理测验)
35、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是(D惩罚)
三、多选题
1、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生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活动、问题为中心 以激励为原则 自己为榜样
2、中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原因家庭、学校 社会 学生的心理和生理
3、高中生中常见心理挫折学习、交往 情感
4、教学过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树立现代教学观 新型的师生关系 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和方法
5、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结合目标与育人 集体与个别 常规与随机
6、在共青团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的原则需求 可行 普遍 趣味
7、在科技活动中进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遵循的原则启发性 师生协同 批判 激励 开放性原则
8、学生不良品德的转化包括以下阶段醒悟 转变 巩固和稳定
9、心理咨询的模式指导 发展 社会影响 治疗
10、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原则激励性平等 尊重与理解 愉悦 支援性原则
11、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发展性 预防性 矫治性
12、小学生注意特点不稳定 范围小 容易转移 分配能力不强
1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活动 训练 实践
1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 认知 榜样引导 讨论 行为强化法
15、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心理 具有重大影响作用校园环境 学校风气 教师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咨询 试题三
50:
[多项选择题]
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有
A : 家长
B : 校园环境
C : 教学设备
D : 学校风气
E : 教师的心理素质
请选择答案:BDE 49:
[多项选择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A : 角色扮演法
B : 认知法
C : 榜样引导法
D : 讨论法
E : 行为强化法
请选择答案: A B C D E
48:
[多项选择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有
A : 社会服务形式
B : 活动形式
C : 训练形式
D : 实践形式
E : 渗透形式
请选择答案:B C D 47:
[多项选择题]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有
A : 不稳定
B : 范围小
C : 容易转移
D : 分配能力强
E : 分配能力不强
请选择答案: A B CE 46:
[多项选择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有
A : 发展性功能
B : 提高性功能
C : 预防性功能
D : 维护性功能
E : 矫治性功能
请选择答案: A B D
45:
[多项选择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A : 激励性原则
B : 平等原则
C : 尊重与理解原则
D : 愉悦性原则
E : 支援性原则
请选择答案: A B C D E
44:
[多项选择题]
心理咨询的模式主要有
A : 互动模式
B : 指导模式
C : 发展模式
D : 社会影响模式
E : 治疗模式
请选择答案:B C D E
43:
[多项选择题]
学生不良品德的转化包括以下阶段:
A : 改过自新的意向
B : 醒悟
C : 反复
D : 转变
E : 巩固和稳定
请选择答案: B D E 42:
[多项选择题]
在科技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 A : 启发性原则
B : 师生协同原则
C : 批判性原则
D : 激励性原则
E : 开放性原则
请选择答案: A B C D E 41:
[多项选择题]
在共青团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
A : 需求原则
B : 可行原则
C : 普遍原则
D : 批判性原则
E : 趣味原则
请选择答案: A B C E 40:
[多项选择题]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几个结合:
A : 教师与学生相结合B : 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相结合 C : 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D : 集体辅导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E : 常规教育与随机应变相结合 请选择答案 B D E 39:
[多项选择题]
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
A : 树立现代教学观
B : 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C : 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
D : 掌握必要的心理教育方法
E : 都不是
请选择答案: A B C D 38:
[多项选择题]
高中生中常见的心理挫折有
A : 学习挫折
B : 攻击挫折
C : 交往挫折
D : 独立挫折
E : 情感挫折
请选择答案: A C E 37:
[多项选择题]
中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原因主要在于
A : 家庭的不良教育
B : 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误
C : 社会的消极影响
D : 学生的心理因素
E : 学生的生理因素
请选择答案: A B C D E 36:
[多项选择题]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
A : 以学生为中心
B : 以活动为中心
C : 以问题为中心
D : 以激励为原则
E : 以自己为榜样
请选择答案: A B C D E 35:
[单项选择题]
哑剧表演是一种
A : 角色扮演法
B : 榜样引导法
C : 行为强化法
D : 认知法
请选择答案: A 34:
[单项选择题]
中学生处于优势地位的思维形式是
A : 具体形象思维
B : 直观动作思维
C : 抽象逻辑思维
D : 形式逻辑思维
请选择答案:
C 33:
[单项选择题]
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要
A : 从认知入手
B : 减少说教
C : 多讲道理
D : 多示范
请选择答案:
A 32:
[单项选择题]
咨询者自愿、适度地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经历、观念等拿来与来访者分享的技术是
A : 自我表露
B : 释意
C : 面质
D : 情感反映
请选择答案:
A 31:
[单项选择题]
在心理咨询室里,咨询者与来访者位置的最佳角度为
A : 零度
B : 45度
C : 90度
D : 180度
请选择答案: C 30:
[单项选择题]
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是
A : 罗杰斯
B : 弗洛伊德
C : 斯金纳
D : 艾利斯
请选择答案:D 29:
[单项选择题]
对不适应的行为不予注意,不给予强化,使之逐渐削弱以致消失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A : 强化
B : 消退
C : 系统脱敏
D : 自由联想
请选择答案:B 28:
[单项选择题]
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让学生逐渐接近所惧怕的事物,或逐渐提高其对所恐惧的事物的刺激强度,使其对惧怕的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A : 强化
B : 消退
C : 系统脱敏
D : 自由联想
请选择答案: C 27:
[单项选择题]
性识别障碍等性心理异常现象主要集中在哪一类学生身上
A : 高中生
B : 学前儿童
C : 初中生
D : 小学生
请选择答案: A
26:
[单项选择题]
“由于我考试做弊的原因,老师再也不会喜欢我了。”这句话所表达的非理性信念是
A : 概括化
B : 绝对化
C : 糟糕至极
D : 都不是
请选择答案: B
25:
[单项选择题]
有过于敏感多疑、过分地自我保护、嫉妒别人、固执己见、爱责备或加罪于人等表现的人格异常属于
A : 冲动型人格
B : 偏执型人格
C : 强迫型人格
D : 表演型人格
请选择答案: B
24:
[单项选择题]
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与统计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标准化测定的技术是
A : 心理治疗
B : 心理咨询
C : 心理诊断
D : 心理测验
请选择答案: D 22:
[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形式属于角色扮演法
A : 主题班会
B : 娱乐法
C : 哑剧表演
D : 游戏法
请选择答案:C 21:
[单项选择题]
人的心理性发展是
A : 人的自然化过程
B : 人的社会化过程
C : 人的环境化的过程
D : 人的个性化过程
请选择答案: D
20:
[单项选择题]
母爱式训练属于
A : 心理训练方法
B : 心理训练方式
C : 心理训练途径
D : 心理训练阶段
请选择答案: A 19:
[单项选择题]
焦虑症属于
A : 行为异常
B : 人格发展异常
C : 青春期异常
D : 情绪异常
请选择答案:
D 18:
[单项选择题]
“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指的是下列哪种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A : 学校环境
B : 社区环境
C : 家庭环境
D : 社会环境
请选择答案: B
17:
[单项选择题]
脑力激荡法属于
A : 价值观辨析法
B : 讨论法
C : 表演法
D : 榜样引导法
请选择答案: B
16:
[单项选择题]
焦虑、冷漠、幻想、攻击是哪一级学生产生挫折后的反应
A : 高中生
B : 初中生
C : 小学生
D : 大学生
请选择答案: A
15:
[判断题]
较高的自我期望水平有利于耐挫力的提高。
A : 正确
B : 错误
请选择答案:B 14:
[判断题]
专制型的家庭容易使孩子变得自我为中心和胆大妄为。
A : 正确
B : 错误
请选择答案: A 13:
[判断题]
挫折容忍力是遗传而来的。
A : 正确
B : 错误
请选择答案:B
12:
[判断题]
心理辅导是一个有着特殊职业要求的服务领域。
A : 正确
B : 错误
请选择答案: A
11:
[判断题]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A : 正确
B : 错误
请选择答案: A
10:
[判断题]
反复的实践与训练是养成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一环。
A : 正确
B : 错误
请选择答案: A
9:
[判断题]
教师客观、公正的“及时反馈”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 : 正确
B : 错误
请选择答案: A 8:
[判断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形式的主要特点包括兴趣性、启发性和社会性
A : 对
B : 错
请选择答案: A 7:
[判断题]
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A : 对
B : 错
请选择答案: A
6:
[判断题]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心理性发展和生理性发展
A : 对
B : 错
请选择答案:B
5:
[判断题]
心理辅导的传播媒介主要是语言
A : 对
B : 错
请选择答案: A
4:
[判断题]
高中生还不能形成自我意识
A : 对
B : 错
请选择答案: A
3:
[判断题]
参观、访问是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
A : 对
B : 错
请选择答案:B 2:
[判断题]
逆反心理是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A : 对
B : 错
请选择答案: A
1:
[判断题]
心理辅导属于一个有着特殊职业需求的教育领域
A : 对
B : 错
请选择答案:B 试题四
50:[多项选择题] 心理咨询的模式包括
A :指导模式 B :发展模式 C :社会影响模式 D :治疗模式 E :集体训练模式
请选择答案: ABCD 49:[多项选择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有
A :发展性 B :预防性 C :社会化 D :矫治性 E :个体化
请选择答案: ABD 48:[多项选择题] 高级情感包括
A :道德感 B :意志感 C :理智感 D :美感 E :想像感
请选择答案: ACD 47:[多项选择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A :个性发展 B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C :学习方面 D :生活适应方面 E :生涯发展方面
请选择答案: ABCDE 46:[多项选择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思想是 A :以学生为主体
B :以发展性目标为主
C :以预防性目标为辅
D :以治疗性目标为根本
E :以自我意识为核心
请选择答案: ABCE 45:[多项选择题]
共青团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A :批判性 B :需求性 C :可行性 D :普遍性 E :趣味性
请选择答案: BCDE 44:[多项选择题] 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有 A :树立现代教学观
B :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C :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
D :掌握必要的心理教育方法
E :以自己为榜样
请选择答案: ABCD 43:[多项选择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形式包括
A :角色活动 B :社会活动 C :游戏活动 D :体育活动 E :表演活动
请选择答案: ACDE 42:[多项选择题] 心理辅导工作应遵循 A :预防重于治疗原则
B :尊重原则
C :发展性原则
D :主体性原则
E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请选择答案: BCD 41:[多项选择题] 心理训练的目的是 A :促进心理成长
B :纠正心理缺陷
C :挖掘心理潜能
D :培养自我意识
E :排除心理障碍
请选择答案: ABCE 40:[多项选择题]
当前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 A :现行教育的弊端
B :现实的国情
C :经济的发展
D :社会的变迁
E :改革进程的加快
请选择答案: ABCDE 39:[多项选择题] 行为异常主要表现在
A :行为倒退 B :行为紊乱 C :行为恐惧 D :行为退缩 E :行为依赖
请选择答案: ABD 38:[多项选择题]
高中生心理障碍可以引起一类以精神活动失调或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包括 A :人格分裂 B :强迫症 C :抑郁性神经症 D :神经衰弱 E :恐惧症
请选择答案: BCD 37:[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方法属于高中生学习方法辅导 A :全盘整理式学习
B :进攻式学习
C :时间回转式学习
D :重点预习式学习
E :小组式学习
请选择答案: ABCDE 36:[多项选择题]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A :嫉妒心理 B :孤独心理 C :自卑心理 D :恋爱心理 E :
请选择答案: ABCDE 35:[单项选择题]
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是
A :罗杰斯 B :弗洛伊德 C :斯金纳 D :艾利斯
请选择答案: D 34:[单项选择题]
在心理咨询室里,咨询者与来访者位置的最佳角度为 A :零度 B :45度 C :90度 D :180度
请选择答案:C 33:[单项选择题]
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A :心理辅导 B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C :心理训练 D :心理知识讲座
请选择答案:A 32:[单项选择题]
心理辅导体现了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的
A :平等的人际关系 B :良好的情感关系 C :相互合作的业务关系 D :新型的伦理关系
请选择答案:A 31:[单项选择题]
当小学生没有优先成为少先队员时可对其进行 A :积极的情感教育
B :意志品质的培养
C :人际交往教育
D :良好性格的教育
请选择答案:B 30:[单项选择题]
通过接受各种科学的心理锻炼以解决自己在认知、情感、人格、社交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的活动是
A :心理训练 B :心理教育 C :心理服务 D :心理补偿
请选择答案: A 29:[单项选择题] 自我质辨训练是一种
A :心理稳定训练 B :态度训练 C :自信训练 D :抗诱训练
请选择答案:A 28:[单项选择题]
有过于敏感多疑、过分地自我保护、嫉妒别人、固执己见、爱责备或加罪于人等表现的人格异常属于
A :冲动型人格 B :偏执型人格 C :强迫型人格 D :表演型人格
请选择答案:B 27:[单项选择题]
对于那些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只是想“混”到毕业的高中生而言,对其学习动机辅导的最有效的方法当数:
A :明确学习目标 B :动机迁移 C :创设问题情境 D :奖惩
请选择答案:B 26:[单项选择题]
“由于我考试做弊的原因,老师再也不会喜欢我了。”这句话所表达的非理性信念是 A :概括化 B :绝对化 C :糟糕至极 D :都不是
请选择答案: B 25:[单项选择题] 对于“坐不住”、“喜欢变化”的高中生而言,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法是 A :重点预先式学习B :小组式学习C :进攻式学习D :时间回转式学习
请选择答案: D 24:[单项选择题]
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让学生逐渐接近所惧怕的事物,或逐渐提高其对所恐惧的事物的刺激强度,使其对惧怕的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A :强化 B :消退 C :系统脱敏 D :自由联想
请选择答案: C 23:[单项选择题]
对于性格倔强的高中生而言,哪种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其提高学习效率? A :重点预先式学习B :小组式学习C :进攻式学习D :时间回转式学习
请选择答案: C 22:[单项选择题]
对不适应的行为不予注意,不给予强化,使之逐渐削弱以致消失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A :强化 B :消退 C :系统脱敏 D :自由联想
请选择答案: D 21:[单项选择题]
设身处地的、像体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的技术是 A :真诚 B :尊重 C :接纳 D :同感
请选择答案: D 20:[单项选择题]
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无条件关注又称为 A :真诚 B :接纳 C :尊重 D :同感
请选择答案: B 19:[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方法属于心理诊断方法
A :暗示法 B :刺激疗法 C :观察法
D :松弛疗法
请选择答案: C 18:[单项选择题] 脑力激荡法属于
A :价值观辨析法 B :讨论法 C :表演法 D :榜样引导法
请选择答案: B 17:[单项选择题] 自我意识辅导属于
A :小学生生活心理辅导 B :初中生生活心理辅导 C :小学生人际交往辅导 D :高中生生活心理辅导
请选择答案: A 16:[单项选择题] 焦虑症属于
A :行为异常 B :人格发展异常 C :青春期异常 D :情绪异常
请选择答案:D 15:[判断题]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干扰正常的学科教学。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B 14:[判断题]
较高的自我期望水平有利于耐挫力的提高。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B 13:[判断题]
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B 12:[判断题]
角色扮演可以促进学生对他人的理解。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A 11:[判断题]
教师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就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B 10:[判断题]
各科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A 9:[判断题]
只要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得好,智力发展水平较高,并形成良好的品德,其心理就会健康地发展了。
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B 8:[判断题]
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和措施没有阶段性。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B 7:[判断题]
高中生以具体形象记忆为主 A :对 B :错
请选择答案:B 6:[判断题]
“教学生使用善意的谎言”不利于矫正学生的说谎行为。A :正确 B :错误
请选择答案: A 5:[判断题]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 A :对 B :错
请选择答案: A 4:[判断题]
同感又称为移情,包括态度和能力 A :对 B :错
请选择答案: A 3:[判断题]
角色扮演技术主要适用于情绪情感、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人格方面的心理辅导 A :对 B :错
请选择答案: B 2:[判断题]
参观、访问是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 A :对 B :错
请选择答案: B 1:[判断题]
行为退缩主要指有些学生留恋儿童时期的游戏,喜欢童稚性活动,与同龄人产生距离,害怕长大。
A :对 B :错
请选择答案: B 心理教师招聘试题
1.人的心理包括_____和____两大类。(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_和____。(兴奋、抑制)
3.____是思维的工具。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_____。(言语、梦)
4.意志行动的基本心理过程包括____和____。(采取决定、执行决定阶段)
5.根据情绪产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外部表现,可把情绪分为___、___、和___。(心境、应激、激性)
6.个性心理特征中最稳固的成份是____。(性格)
7.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和____。(自我评价、成人感、封闭性心理)
8.动机冲突表现为三类:____、____和____。(双避、双趋、趋避冲突)
9.对学生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学校教育)
10.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___于___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从此,心理学便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冯特、1879、心理学实验室)
11.条件反射学说有俄国的生理学家___提出的____条件反射和美国的心理学家____提出的____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1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_和____。(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13.感觉的基本规律是感受性与感觉阈限____。(成反比关系)
14.常用的直观教学形式有___、___、___。(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15.记忆的良好品质包括___、___、___、___。(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1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横座标代表___,纵座标代表___。(天数、记忆保持百分数)
17.思维的特征是___和___,____是思维的工具。(间接性、概括性、语言)
18.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概念、判断、推理)
19.注意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指向性、集中性)
20.注意的外部表现有两种特殊情况___和___。(似注意而不注意、似不注意而注意)
21.“一目十行”属于注意的____品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属于注意的_____品质。(范围、分配)
22.情感的交际功能主要是通过表情实现的,表情有三种形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23.意志有三个特征,分别是____、____、_____。(明确的目的性、和克服困难的相联系、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24.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要按其重要的顺存分为五类,即最低层是____,中间层是____,____,____,最高层是_____。(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5.巴甫洛夫通过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各种特性的研究指出,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具有三个特性____、____、____,三者的不同结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并且认为,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古希腊人提出的四种气质类型____、____、____、____是相对应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兴奋型、活泼性、安静型、抑制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6.性格是由各种不同的特征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人们一般从四个方面分析性格结构,即___、___、___、____。(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
27.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的基本观点是,心理是___和机能,____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心脑对______的反映。(人脑,脑,客观现实,主观能动)
28.感受性是指可机体对___的感觉能力,它的大小通过____来度量。(刺激,感觉阈限)
32.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输入和编码的不同,储存时间长短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三种____、____和____。(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9.情绪通常是指与____相联系的体验,情感是指与____相联系的体验。(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30.智商是____和_____正比,智商等于100,表示这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是____。(智力年龄,实际年龄,中常)
31.性格是一个人对___和___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现实稳定的态度,习惯化的行动方式)
33.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____,它具有____、____和____三种功能。(心理过程,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34.知觉是人脑对____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反映。(当前直接作用于,整体性)
35.德国心理学家___对遗忘进程的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___。(艾宾法斯,先性后慢)
36.意志行动具有三个特征,一是____,二是____,三是____。(明确自觉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7.美国心理学家___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其中___是最低层次的需要,____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生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8.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和___三个方面。(能力类型,表现早晚,气质水平)
39.巴甫洛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和___,这两个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即神经过程的___、___、___,这三个基本特性的。特组合就形成____。(兴奋,抑制;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气质)
4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自我评价,成人感,封闭性心理)
42.从心理咨询途径来看,心理咨询有门诊咨询___、___、___、和___四形式。(电话咨询,专栏咨询,书信咨询)
43.心理学是研究___及其___的一门科学。(人的心理现象,规律)
4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___和___。(观察法,实验法)
45.人的神经系统分为___和___两大部分。(中枢神经,周围神经)
4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客观事物的___和___。(指向,集中)
47.思维的基本过程和记忆最重要的品质分别是___和____。(分析与综合,准确性)
48.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___、___和调节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
49.个性的基本特征是___和___和社会制约性。(独特性,稳定性)
50.___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其中___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自我实现)
51.知识的掌握分为___、巩固和___三个基本环节。(理解,应用)
52.技能按照性质和特点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动作技能,智力技能)
53.性格按心理倾向分为____和____。(内倾型,外倾型)
54.品德心理结构包括____、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____四种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行为)
55.儿童心理发展内部动力是儿童在活动中不断出现的____和____之间的矛盾。(新需要,原有心理发展水平)
56.心理学上儿童期的起止年龄是____,少年期的起止年龄是_____。(0-18岁,11.12-14.15)5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___的科学。它是一门___与___交叉的新兴科学。(发生发展规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58.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___、___和___。(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
59.直观教学的形式有____、___和____。(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60.表象的特征是__和__。思维的特征是__和__。(形象性,概括性,间接性,概括性)
61.教师控制学生分心的措施有表扬控制、_、_、__和__。(超前控制,信号控制,提问控制)
6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___,思维按水平分为___、___、___三类。(分析与综合,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3.想象的功能有___、___、___,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_____。(预见功能,补充功能,代替功能,梦)
64.意志行动的基本标志是____,其过程包括___和___两个阶段。(与克服困难相联系,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65.情感的功能是___、___和___,其外部表现称____。(感染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表情)
66.掌握知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和___。(理解,巩固,应用)
67.技能按性质分为___和___两类。(动作技能,智力技能)
68.品德心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四种心理成份。(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69.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在每一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一般的,___和___的特征。(典型的,本质的)
70.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__于__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1879)
71.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很多,最基本、最常用的是___和___。(观察法,实验法)
7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其活动规律是___和_____。(扩散与集中,相互诱导)
73.思维的基本过程是___。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_____。(分析与综合,梦)
74.记忆表象的基本特征是形象和___。注意的基本特征是___和集中性。(概括性,指向性)
75.情感按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___三种;按社会内容分为_____。(应激,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76.意志的三个特征是有明确自觉的目的性、____和____。(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以运动为基础)
77.智力的核心与意志行动的核心分分别是____、____。(思维能力,执行决定阶段)
78.个性最主要的特征是__。师专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对象的年龄阶段是__。(独持性,11.12岁-14.15岁,少年期)
79.人的心理现象包括___和___两大方面。(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80.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和__;其基本规律表现为__与__。(兴奋,抑制,相互诱导,扩散和集中)
心理教师招聘试卷汇编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心理咨询主要解决下面哪项问题?()A.一般的心理状态失调或行为问题 B.各种神经病症 C.严重的心理疾病 D.精神分裂症
2.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A.主动性和退缩内疚
B.勤奋进取与自贬自率 C.同一感对同一性混乱
D.亲密感对孤独感
3.心理辅导史上第一个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职业选择的三因素理论是由()提出的。
A.帕森斯
B.比尔斯
C.戴维斯
D.比纳和西蒙
4.在儿童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受到()的驱动,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成就内驱力
5.3个月大的婴儿能够从形象上区分自己和他人,并逐渐关注与观察镜中的自我形象,这表明婴儿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阶段。A.个体的物-我感觉分化
B.人-我知觉分化 C.有关自我此词的掌握
D.自我意识形成
6.美国职业指导专家()根据人格-职业匹配理论把人格与相应的职业划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A.艾里克森
B.比尔斯 C.霍兰
D.帕森斯
7.所有个别辅导理论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的一种理论流派是()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认知主义理论
8.心理辅导课程中,让学生进入模拟、实际情景和想象情景中体验情感,测试心理反应,培养适应能力的训练方法是()A.讲授法
B.情景法 C.讨论法
D.角色法
9.课堂管理中,领导方式效率高、教师控制性强,而学生自主性差的领导方式是()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人际关系型
10.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心理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是()A.真诚
B.尊重 C.同感
D.守秘
11.心理测量中,对于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验的东西有多少准确性,我们一般采用的指标是()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常模
12.衡量家庭教育质量的最为重要的指标是()A.家庭居住条件
B.家庭物质条件 C.家庭结构
D.家庭氛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人格辅导、_______辅导和职业辅导。2.反对传统的以咨询者为中心的咨询方法,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给当事人自我认识的机会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
3.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_______三种心理成分。
4.勒温构建了_______理论,此理论构成了团体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石。
5.职业意识的熏陶的基本内容包括职业观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_______教育。
6.学习困难学生一般可以分成四类,包括暂时性困难学生、能力型困难学生、动力型困难学生和_______困难学生。
7.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遵循“快乐原则”的人格结构是_______。
8.根据辅导工作目的和实施途径、方法的不同,可以把心理档案分为三类:以发展为目标、以教育为目标、以_______为目标。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通过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这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性目标。()2.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反复实验,揭示出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学习后我们要及时复习。()3.职业意识的熏陶应该以技术的熏陶为主,以观念的熏陶为辅。()4.德育工作是解决人的社会倾向问题,相对来说,心理辅导解决“育人”任务中基础层次的问题。()5.课堂行为问题都是由学生引起的。()6.在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的领导方式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尽量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7.学生表现出厌学倾向,属于轻度的心理障碍,需要及时治疗。()8.团体辅导是有系统的辅导计划,强调辅导中的预防的一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途径。2.青春期辅导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3.简述团体互动技巧。
4.简述个别辅导中的“聆听”技术。
5.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试述在团体辅导中,影响团体过程的基本要素。
六、案例题(本大题15分)
小李初中毕业时,没有考上重点中学,只得进入一所普通学校,于是小李认为自己太没有出息了,情绪极端低落。请你运用理情治疗技术,对小李进行心理辅导。心理教师招聘试卷汇编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鉴别弱智儿童的智商下限为()A.90~95
B.80~85 C.75~80
D.70~75 2.反对传统的以咨询者为中心的咨询方法,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给当事人自我认识的机会的心理学家是()A.罗杰斯
B.马斯洛 C.艾里克森
D.弗洛伊德
3.领导者在维持团体人际关系和营造团体气氛上应扮演气氛缓和者、调节者、________以及规则执行者的角色。()A.发动者
B.协调者 C.鼓励者
D.诊断者
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激发自我提高内驱力?()A.训练法
B.互助法 C.质疑法
D.奖励法
5.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处于()A.信任感对怀疑感
B.亲密感对孤独感 C.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D.同一感对同一性混乱 6.由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他们在心理发展上矛盾重重,出现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并存的现象,在人格特点上表现为逆反、偏执、极端等特点,这是青春期________的表现。()A.人格冲突
B.情绪冲突
C.人际冲突
D.心理生物性紊乱
7.辅导家庭环境不利的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这属于学校心理辅导的()A.发展性目标
B.教育性目标 C.社会性目标
D.防治性目标
8.下列课堂管理模型属于民主型领导方式的是()A.训导型
B.食谱型
C.人际关系型
D.行为矫治管理模式
9.心理测量中最重要的客观性指标是()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0.职业心理学家金兹伯格认为,个体开始尝试职业角色,认识不同的职业,并不断改变对职业的期望的探索时期是()A.15~24岁
B.22~24岁 C.25~44岁
D.31~44岁
11.以下不属于同质团体的是()A.亲子沟通团体
B.学生适应性团体
C.班级心理辅导活动
D.情绪调控训练团体
12.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最为深刻的因素是()A.家庭居住条件
B.家庭物质条件 C.家庭结构
D.家庭氛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根据学习辅导的目标,学习辅导的内容包括学习动机辅导、学习行为辅导、__________和学习能力辅导。
2.帮助学生合理分流要注意(1)以__________为依据;(2)以心理测验为手段;(3)以学生为主体。
3.影响团体过程的基本因素有规范、__________、内聚力。
4.心理辅导课程设计的理论模式有:以目标为中心的理论模式、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理论模式以及综合的理论模式。
5.认知主义治疗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
6.在__________的生命全程发展观影响下,美国学校心理学者开展了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研究。
7.职业辅导的内容包括了解职业辅导、了解自己辅导、__________以及合理选择辅导。8.校外休闲辅导包括建立__________、开设家长休闲辅导讲座和开辟休闲活动基地等三种。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在课堂心理辅导看来,课堂心理环境与管理是优化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的重要途径。()
2.非结构性团体更适合年龄较大、心智较成熟的大学生或成年人。()3.青春期常见的早恋问题,适合用讲座的形式进行,而不适合集体讨论或个别咨询。()4.心理健康是一个静态的绝对的概念。()5.教师在进行职业辅导时,要鼓励优秀学生升学,劝导困难学生就业。()6.不论是对智力、能力倾向的测量,还是人格测量都具有等级量表的特征。()7.为激发学生的附属内驱力,我们可以采取物质奖励的方法。()8.要获取中学生的个性发展资料,应选用的心理测验工具是卡特尔16PF。()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自我意识辅导的目标与内容。2.简述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职责。3.简述团体互动技巧。
4.在辅导中该如何使用暗示技术?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简述个别辅导的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团体运动整合阶段的团体特征是什么?该阶段有何任务?
六、案例题(本大题15分)案主:小韦,男,小学四年级 小韦是个爱玩的孩子,一玩起来就忘了学习和做作业,每次都要家长提醒老师催促才勉强把作业交上来,结果一塌糊涂。到后来,他干脆就不交作业了,学习成绩一拖再拖,家长很焦急。请分析这一案例并对其实施相关辅导。心理教师招聘试卷汇编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心理辅导是以______为机制。()A.他助——自助——互助
B.他助——互助——自助 C.互助——他助——自助
D.自助——他助——互助
2.反对传统的以咨询者为中心的咨询方法,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给当事人自我认识的机会的心理学家是()A.罗杰斯
B.弗洛伊德
C.艾里克森
D.马斯洛
3.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A.学习内容自选法
B.小先生法
C.求奇法
D.表扬法
4.儿童进入青春期后,______跃居最重要的地位。()A.师生关系
B.亲子关系
C.同伴关系
D.异性朋友关系
5.休闲辅导是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格熏陶,这体现了休闲辅导的()A.生活性
B.非功利性
C.内隐性
D.自主性
6.对于当代青年学生盲目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现象,应对之进行()A.职业理想教育
B.职业道德教育
C.职业意识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
7.下列属于心理辅导课程的训练形式的是()A.表演式
B.团体式
C.游戏式
D.互助式
8.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下列哪种方法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问题?()A.课堂行为分析
B.能力诊断
C.出声思维诊断
D.教育会诊
9.根据心理困惑的轻重程度,厌学属于()A.心理轻微失调
B.重度心理障碍 C.神经症
D.轻度心理障碍
10.在团体运动中,一般到了______,成员有了深层的自我暴露。()A.定向阶段
B.冲突阶段
C.整合阶段
D.成效阶段
1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两个基本原则是()A.客观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和差异原则 C.适用性原则和尊重原则
D.尊重原则和差异原则 12.下列属于主测个体自我心理的是()A.顺序位置效应
B.失落效应
C.模式效应
D.对比效应
13.心理辅导工作者最根本的道德要求是()A.热爱当事人
B.热爱心理辅导工作 C.严守秘密
D.不谋私利
14.教师为教育事业奋斗的恒心表现了教师()A.良好的思维品质
B.良好的情操品质 C.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
D.良好的意志品质
15.下列哪种指标不是心理测验的客观性指标?()A.常模
B.难度水平
C.区分度
D.效度
16.对于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正确的描述是()A.是同质团体,也是结构性团体
B.是异质团体,也是结构性团体 C.是同质团体,也是非结构性团体
D.是异质团体,也是非结构性团体 17.创造力训练等发展性团体应采用______的沟通模式。()A.圆圈型
B.热椅子型
C.自由漂浮型
D.辐射型
18.在所有学习困难学生中占比例最多的一类是()A.暂时性困难学生
B.能力型困难学生 C.动力型困难学生
D.整体型困难学生
19.理论情绪治疗技术基于“ABC”理论,其中“B”指的是()A.存在一个事实
B.个人对A的看法和信念 C.个人的情绪反应
D.个人的行为反应
20.心理辅导课程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A.自述法
B.讨论法
C.情景法
D.综合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综观古今中外学者有关心理健康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心理状态,成长发展,______和道德伦理这四个方面上。2.精神卫生运动的创始人为______。
3.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学习方法,学习的调节和控制以及______。4.讨论法一般有______和______两种主要形式。
5.心理辅导课程的活动形式具有______,积极性,社会性的特点。
6.从课堂心理辅导来看,______是优化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的重要途径。
7.暗示是指辅导员通过语言,行为,环境对当事人心理上的影响过程,可分为积极暗示与______,又称______与负面暗示。8.“生命彩虹图”是由职业理论研究家______提出的。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学校心理辅导既是一种带有指示性的说教,又是耐心细致的聆听和诱导。()2.德育要求学生达到“君子”境界,心理辅导要求学生达到“凡人”境界。()3.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和维持学习的心理动因,基础是学习兴趣。()4.青春期辅导主要是以性生理和性心理为内涵的。()5.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是“自我概念”,即对自己的认识的形成,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也是主客观的一种折中调和的过程。()6.根据教材编写的逻辑性,心理辅导课程教材在小学阶段基本不出现心理学概念,初中阶段可出现一定量的心理学术语。()7.学习困难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从而阻碍学生的顺利学习。()8.潜意识理论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三个层面,它们是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9.考试焦虑训练小组,采用异质组辅导比较合适,而成长性的团体,则宜采用同质组辅导。()10.元认知的本质是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情绪辅导的内涵和目标。
2.简述教学中实施奖励要注意些什么。3.个别辅导的主要技术有哪些?
4.简述团体发展冲突阶段的特征和任务。5.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的意义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论述心理辅导课程的训练形式。
六、案例题(本大题15分)
请以“自我调控”为题,为高中生设计一个将情景表演,小组讨论及专项训练等形式融为一体的辅导活动,主题是学会松弛方法,从而调控自己的情绪,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
心理教师招聘试卷汇编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哪种方法更适合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A.小先生法
B.表扬法
C.求奇法
D.学习内容自选法
2.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跃居最重要地位的人际关系是()A.同伴关系
B.异性朋友关系
C.亲子关系
D.师生关系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休闲辅导的基本特点?()A.生活性
B.自主性
C.内隐性
D.功利性
4.提出职业发展五阶段理论的人物是()A.霍尔
B.萨帕
C.帕森斯
D.金兹伯格
5.下列哪一项不是心理辅导课程的原则?()A.信任性原则
B.保密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6.以个人的能力水平为评价的参照标准,学业成绩明显低于从其能力来看应达到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A.成绩不足
B.学习障碍
C.相对学业不良
D.绝对学业不良
7.下列不属于行为改变技术的一项是()A.自由联想
B.积极暗示
C.系统脱敏
D.家庭作业
8.团体成员产生挑战领导者的行为一般发生在团体发展的()A.定向阶段
B.冲突阶段
C.整合阶段
D.成效阶段
9.心理测量中最重要的客观性指标是()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0.心理辅导工作者最根本的道德要求是()A.严守秘密
B.不谋私利
C.热爱当事人
D.热爱心理辅导工作 11.“同病相怜”现象是()A.类群效应
B.雷同反应
C.疲劳效应
D.角色心理
12.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最为深刻的因素是()A.家庭居住条件
B.家庭物质条件
C.家庭结构
D.家庭氛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_________咨询理论,受到许多学校心理辅导专家的赞同。2.在埃里克森的生命全程发展观的影响下,_________心理辅导为全世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所认同。
3.学习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_________。4.人格辅导的目标,可概括为_________,铸造人格。
5.生活辅导主要是通过休闲辅导和_________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6.“生命彩虹图”是由职业理论研究家_________提出来的。7.个别辅导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真诚、尊重与_________。
8.团体发展过程大致经由定向阶段、冲突阶段、_________、成效阶段和巩固结束阶段。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精神卫生运动的创始人为比尔斯。()2.心理辅导史上第一个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是霍兰的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匹配理论。()3.休闲辅导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娱乐活动,与娱乐同义。()4.盲目追求消费使学生养成浪费的坏习惯,但不会导致心理问题。()5.奖励可以增强学生的内部动机,所以“奖励”运用得越多越好。()6.在使用暗示时,用“不要怕”、“不要慌”之类的话可以有效帮助当事人减少焦虑。()7.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教师情操的核心,这种感情集中到一点就是对学生的“爱”。()8.家庭辅导的主要任务是侧重于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品德培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学习情绪对学习有哪些影响? 2.简述学校职业辅导的目标。
3.简述系统脱敏的过程及应注意的关键问题。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应遵循哪些原则? 5.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的评价包括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论述心理辅导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六、案例题(本大题15分)这是一则为初中生设计的,融游戏、作业为一体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团体辅导活动。此次活动的题目是“了解自己的情绪”,主题是正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主要目的相应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学会承认并正视自己的情绪;二是帮助学生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请学生勾勒自己一段时间内的“情绪天气图”,主要藉助一组情绪词条让学生清理自己的情绪体验类型及性质;二是藉助切一切“情绪蛋糕”的方式,帮助学生清理以上各类情绪对自己生活的影响程度,即它们分别在你心中占据了多少时间,以上两个步骤同时还辅之以学生的自我小结及陈述;三是教师小结。据此,回答下述问题:
1.此次活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实施该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第三篇: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不定期更新)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
一、研究对象
(一)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人和动物心理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填空题
二、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临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简答题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学生);
2.………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教育层面);
3.………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教师)。
第二节 心理学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脑是心理的器官。
据条件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的根本区别。……填空题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填空题
二、心理是客现实的反映
(一)客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填空题
在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此为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填空题
1.构造主义心理学:奠基人是冯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状态。研究方法上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创始人詹姆士,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在他们看来,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强调对意识作用于功能的研究,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是由机体适应环境。
3.行为……………:诞生标志是:1913年华生发表《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引发了心理学史上的“行为主义革命”,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有两个特点:a.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b.反对内省,主张实验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于20C的德国,创始人为 韦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又被称为完形心理学。观点:a.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 b.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又称弗洛伊德主义,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此理论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观点: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为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Ps:最早对无意识进行研究。
6.人本主义……:起于20C50S,代表人物:马洛斯、罗杰斯。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观点: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驱使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反对行为主义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认为正是人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体。
7.现代认知……:出现在20C初,以1967年奈赛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该学派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该学派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认知心理学设计实验,利用客观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过程。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概念&特点
1.概念: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名词解释
2.特点:(1)指向性;(2)集中性。例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领神会”
两者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没有指向就不会有集中,集中是指向的体现和发展。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2.保持……;3.调节&监督……。★
(三)注意的分类……简答题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以后注意。
1.无意注意
(1)概念: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a.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新异性; b.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需要、特殊情绪状态、直接兴趣。
2.有意注意
(1)概念: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a.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容易保持。b.合理组织教学;c.对兴趣的依从性;d.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注意,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注意都需要。如果只有有意注意,长时间工作会使人疲劳,使工作进行不下去;如果只有无意注意,稍遇困难或干扰,注意就容易分散,同样也不能做好工作。两种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需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概念: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张起来的。
有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注意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培养有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兴趣。
★★
二、注意的品质……简答题
(一)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客观:a.被知觉对象的特点;主观:a.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b.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二)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持续时间越长注意就越稳定。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客观:a.注意对象的特点;主观:a.有无坚定目的;b.个人的主观状态。Ps:短时间内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摇动)。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的分配是要有条件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
几种不同的活动已经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注意分配能力因人而异,其关键是在于能否通过艰苦练习,形成大脑皮层 上各种各样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四)注意到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客观:a.原来注意的强度;b.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主观:a.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互转换的灵活性;b.各种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三、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需要教师或其它成人给定目的,需要他人不断地提醒和关照。
到了中学,学生的无意注意进一步深化,很多学生出现偏科现象就是无意注意发展和深化的具体表现。Ps: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注意品质:a.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b.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取静”的本领;c.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d.要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怎样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消除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
2.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3.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形式、内容符合学生需要,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二)唤起学生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易集中;
2.合理组织教学,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3.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4.采取各种方法防止注意力分散。
(三)运用有意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2.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体验变为履行社会职责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自觉地学习动机,并依靠动机调整注意,使之经常处于最佳状态;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四)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1.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
2.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
3.讲授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期间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
4.课要结束时,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
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一)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名词解释
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差异感觉。刚刚能引起差别的感觉的刺激物间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三)感觉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填空题)
(2)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子: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
(3)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2)…………………补偿(例如:盲人通过实践使听觉更加敏锐);
(3)联觉(如红色给人以热烈感觉)。
二、知觉
(一)概述
1.概念: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名词解释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1)联系:
a.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
b.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2)区别:知觉比感觉复杂。
a.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b.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c.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而且依赖于人的过去经验,受人的心理特点制约;
d.知觉与词联系在一起。
(二)知觉的种类……填空题
根据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运动……(真动知觉&似动知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三)基本特性……简答题
1.选择性:指当面对众多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a.刺激物的绝对强度;b.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c.对象的活动性;d.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也容易引起人们优先知觉。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是:a.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b.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c.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式(受以往经验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与情绪状态。
2.理解性: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理解对于知觉有三个主要功能:a.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使我们的知觉更清晰、更准确;b.理解有助于人们整体地知觉事物;c.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d.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应,还能形成事物表象,为表象转化为科学概念提供重要条件。
知觉的理解性与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
3.整体性:是指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4.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5.适应性。
(四)观察
1.含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观察的品质:a.目的性;b.客观性;c.精细性;d.敏锐性。
★3.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b.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 的重要条件; c.实际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
d.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
e.…………开展讨论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f.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一)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1.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例:观察标本、演示实验)。
2.模象……:只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形成感知表象。
3.言语……:指在生动形象的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二)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简答题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第三节 记忆
一、概述
(一)概念: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二)分类:
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逻辑、情绪和动作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与储存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三)记忆品质
1.品质:
a.敏捷性。提高敏捷性,首先明确记忆目的,其次集中注意力。
b.持久性。加强持久性,首先善于把识记的材料归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c.准确性。如果缺乏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其他品质就没有了价值。培养记忆的准确性:进行认真识记; 在复习时把相近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区别开。
d.准备性。培养记忆的准备性,关键是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的从记忆仓库中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2.学生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提高记忆的方法):
a.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记忆上的优缺点;
b.指导学生严格按照记忆规律学习知识;
c.…………在实践中运用存储在头脑中的知识,只有通过应用,知识才能巩固与更新。
二、记忆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填空题
(一)识记
1.概念: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2.分类:
(1)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分为无意识识记和有意识记。学生学习主要依靠后者。
(2)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客观:a.活动任务的性质。当识记的材料成为人活动的直接对象时,效果就好;b.材料的数量和性质。数量少、有意义、有规律的材料更容易记住;
主观:a.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d.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一般说来,在积极态度下,人的识记效果好;e.识记的方法。采用意义记忆法比采用机械记忆法对信息的识记更准确;
(二)保持与遗忘——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永久性……
1.保持的概念: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但是,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总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遗忘。
★2.遗忘及其规律
(1)概念: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和提取都叫遗忘。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错误提取。
(2)遗忘的规律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客观:a.学习材料的性质;b.识记材料的数量;c.时间因素;d.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主观:a.识记的方法(意义识记要比机械识记效果好的多)&学习程度(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
b.情绪和动机。学习者的情绪差、动机弱、目的不明确都不利于记忆。
4.遗忘的原因
(1)消退说
(2)干扰说。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后摄抑制(反之)。
(3)压抑(动机)说。由于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属于这种类型。
(4)提取失败说。“舌尖效应”。
★5.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复习……简答题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三)回忆或再认
1.回忆的概念和分类
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根据回忆是否有目的、任务,可以把回忆分为无意回忆&有意回忆。
帮助学生掌握回忆策略:仔细审题、利用联想、利用推理。
2.再认的概念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三、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一)瞬时记忆
1.概念: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做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2.特点:a.时间极短;b.容量较大;c.形象鲜明;d.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3.编码方式:图像记忆(主要)和声像记忆两种。
4.存储: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为1s左右,声像记忆超过1s,但也不大于4s。
(二)短时记忆
1.概念: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2.特点:a.时间很短。不超过1分钟。b.容量有限。容量一般是7±2个。(填空题);c.意识清晰;d.操作性强;e.易受干扰。
3.编码方式:听觉编码(主要)和视觉编码。
4.存储: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
(三)长时记忆
1.概念: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图尔文将之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特点:a.容量无限;b.信息保持时间长久。
3.编码方式:意义编码为主。分为两种: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是意义编码的另一种形式,是长时记忆的最主要编码方式),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4.存储: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四、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简答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无记忆目的或记忆目的是否明确会影响记忆的效果,目的不同,学习者在记忆材料时的组织会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影响记忆效果。a.要有长远的的记忆目标和意图,学习记忆应有计划;b.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与明确以便提高记忆效果;c.培养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在学习中要以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发挥两种记忆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忆的效果。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理解越深保持的越好。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克服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复习。
第四节 表象与想象 表象概述
含义: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想象概述
含义: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种类:
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无意想象。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空想。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功能:预见功能;补充……;替代……。
加工方式:黏合(孙悟空)、夸张(千手观音)、拟人化(雷公电母)、典 型化。
三、再造想象
(一)含义&产生条件……简答题
1.含义: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产生条件: 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二)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的重要意义:
1.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
2.………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与联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
3.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四、创造想象
含义: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 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的条件:……简答题 丰富的表象储备; 强烈的创造愿望; 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原型启发: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积极的思维活动; 灵感的作用。
此外,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也是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五、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简答题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 间想象能力;
3.…………积极思考,打开想象力大门;
4.结合学科教育,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幻想。
第五节 言语与思维 言语 概述:
1.概念
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言语: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言语的种类:外部言语(口头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填空题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要做到:既要把握原文本意,又要得出独到见解。具体来说: 循序渐进,注意训练目的的合理性和训练过程的阶梯型; 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阅读技能; 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构建宽厚的知识文化背景。思维概述
1.含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
2.特征:……填空题
a.间接性。例如:医生通过号脉诊断疾病。
b.概括性。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法则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映,是思维概括的结果。
3.类型:
a.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抽象逻辑…。
b.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c.据思维的指向性,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d.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e.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过程及基本形式
1.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很过程,其他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填空题
2.基本形式……填空题
(1)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包括:具体概念&抽象…;合取…、吸取…&关系…;前科学…&科学…。
(2)判断:判断是指认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3)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已知判断推出合乎逻辑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结论的思维活动。
★3.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科学概念的掌握:
概念形成的过程:抽象化、类化、辨别。
(1)影响学生概念掌握的因素……简答题
主观:a.学生过去的经验;b.学生的认知能力;
客观:c.有关特征和无关特征;d.变式。
(2)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应注意(科学概念的掌握):
a.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b.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c.充分利用“变式”; d.正确运用语言表达;e.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三)创造性思维
1.概念&特点
概念: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特点:a.流畅性 b.灵活性 c.独创性
2.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3.创造利性思维的培养:
a.创设利于创造性思维产生的环境;
b.注重创造性的个性的塑造;
c.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d.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e.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集中性思维相结合;
f.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创新;
g.进行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Ps:发散思维:亦称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
(四)良好思维品质的特点及培养……论述题
1.特点: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
2.培养:
a.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b.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c.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d.发挥定式的积极作用;
e.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品质。
题目:
对获得成功的快乐的记忆属于(情绪记忆)。
作为一名教师,最需要拥有的注意品质是(注意力的分配)。提炼事物本质,舍弃其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抽象)。
第三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 概述
概念及其关系
1.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知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2.关系:
(1)区别:
a.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b.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较多的带有情景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 起,较多的带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c.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2)联系:
a.情感依赖于情绪;
b.情绪也依赖于情感的变化。
总之,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与情感相比,情绪侧重描述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可测量的方面,而情感侧重表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首先,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的,并随着认知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知之深,爱之切”说得就是认知对情感的影响。
其次,情绪情感不同于认知。认知活动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容,而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外部表现,并伴随着出现一些生理反应。情感反过来对认知过程起调节作用。种类……填空题
1.情绪的分类
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填空题
据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同,把人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四种。……填空题
(1)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心理状态。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说的就是心境。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积极性的发挥,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并促进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2)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惧、剧烈悲痛等)。他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如暴跳如雷、手舞足蹈)。激情发生时,意识范围缩小,意识对行为的控制作用明显降低,理解力降低,判断力削弱,易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状态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2.情感的分类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的主观体验。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情感有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种形式。……填空题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如:爱国主义、国家主义、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等)。
(2)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同道德感一样,也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
(3)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如:人们在探求未知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兴趣和好奇心等)。理智感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和探求真理的活动都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四)功能……填空题
1.信号功能。体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一定的情感表达方式传递给别人并加以影响。它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人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信号意义(如:微笑摇头表赞赏;摇头皱眉表否定)。
2.调节……。又称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人的活动具有引发、促进和调控的作用(如愤怒时,对引起愤怒的对象进行攻击;惊慌时,力求避开危险物)。
3.感染……。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互相影响和产生共鸣。“动之以情”就是这种功能的体现。
二、中小学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的调控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2.情绪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2.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
3.对异性的情感。
三、压力与防御机制
(一)压力:是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也称应急状态。
(二)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在精神受到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包括:压抑、否认、置换、文饰、投射、代偿、升华等。
四、中小学生的情绪调节
(一)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1.积极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a.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保证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使学生精力充沛,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从而提高其脑力劳动的效率; b.能使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c.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消极情绪的对身心健康的影响:a.会缩小意识范围,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及后果,自制力降低;b.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致使身体虚弱,感情脆弱,对身体有不良影响;c.经常处于此状态,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二)良好情绪的标准
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信号);
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度的反应(调节);
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要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
★
(三)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简答题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
(四)良好情绪的培养途径:
1.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
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锻炼身体;
4.培养幽默感;
5.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第二节 意志 概述
概念: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苦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表现在人们的实际行动之中,又被称为意志行动。意志是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的集中体现。……名词解释 特征:……简答题
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克服内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的特征; 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意志与认知、情感过程的关系……简答题
1.意志与认知过程的关系: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意志对认知过程具有反作用。
2.意志与情感过程的关系: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阻力;意志可以调控人的情感(“胜不骄,败不馁”就是情感服从于意志的表现)。
总之,意志过程与认知、情感过程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不同方面,他们之间密切联系,相互渗透。
二、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填空题
(一)准备阶段:包括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1.动机斗争(四个名词解释)可以分为:
a.双趋冲突: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选择其中一个的心理状 态。例如:高考填报志愿时,有的学生既想学文科又想学理科。
b.双避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例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怕学习又怕受处分,这两者对他都是一种威胁,都想逃避,但必选其一。
c.趋避冲突: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例如:有些同学想当学生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
d.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例如:大学生择业时多种选择的冲突,是这类冲突的典型实例。
2.确定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动机的取舍是相随而行的。目标越明确,人的行动就会越自觉;目标越大,他对行动的动力作用就越大;目标越深刻,被这一目标所唤起的意志力也就越大。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二)执行决定阶段 克服困难必须依赖以下心理调节:
1.坚定地信念和崇高的世界观是动机的的基础,也是克服困难最基本的条件;
2.行动目的的性质对克服困难有重要意义;
3.对行动胜利的美好的前景的憧憬,对行动失败可能招致后果的认识也会激励人们去战胜困难;
4.执行计划的坚定。实事求是,当机立断。★
三、良好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一)特征: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二)培养……简答题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注意:a.向学生提出的活动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b.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指导,而不要替代他们去克服苦难。
3.发展健康的情绪、情感,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5.发挥集体和榜样的作用;
6.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个性心理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需要概述
概念: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是活动的原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名词解释 种类……填空题
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
2.根据需要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简答题
1.基本内容: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强弱顺序,马斯洛把需要归纳为7个基本层次: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
(5)求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1、2、3、4)是缺失需要,是个体生存所必须的;(5、6、7)是成长需要,虽不是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满足部分之后才会出现相对较高级的需要的追求,与缺失需要相反,成长需要是永远的不到满足的需要。
2.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优点:是一种较为完备的需要理论,它对需要的实质、结构、归属及作用都做了系统的讨论,这对进一步研究“需要”这一课题,建立科学理论,有积极意义。
不足:a.他强调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没有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b.人的需要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马斯洛错误地把人的需要的发展及实现看作是人类生物特性的发展和实现;c.他的需要层次理论缺乏客观测量指标&实验支持;d.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是个人主义的,没有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3.对教学的启发
只有满足学生合理的可以实现的最基本需要,学生才能积极努力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的满足学生的认知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 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
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所以在思想工作中,要重视满足学生爱&自尊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简答题:对学生需要的引导和培养
1.了解学生现有的需要;2.承认并正确评价学生的需要;3.满足合理需要,抑制不合理需要;4.引导低层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发展。
二、动机概述
(一)概念: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驱力。……名词解释 动机可以激起或抑制人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推动人行动的内因。
按需要的种类,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原发性动机,也成为内驱力)与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心里、社会学院有关的后天习得的动机)。
(二)产生条件
1.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与需要紧密相连,又不同于需要,只有当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2.外在条件是诱因。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并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功能:激活功能、指向……、维持和调节……。……填空题 兴趣
1.概念: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分类:直接兴趣&间接兴趣;个体兴趣&情境兴趣。
3.品质:a.广度;b.中心;c.稳定性;d.效能。
4.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论述题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有很大的差异。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所以小学课堂教学应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 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
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其学习兴趣的范围也不断
扩大,开始注重学习内容。他们对复杂的疑难问题和较高的智力活动很感兴趣。所以,中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教材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的治理活动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对严重偏爱某一学科的学生给予正确引导,一方面使其在对某一门学科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起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应以此为中心兴趣,指导学生在该领域涉猎更广泛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以此为自己的志趣,甚至是一生的的事业。
(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对不同的学生必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第二节 能力 概述
概念: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从事某种活动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为才能。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天才。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联系:a.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 b.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2.区别:a.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b.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c.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不一定就高。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分类
1.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a.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b.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门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音乐、绘画能力。
2.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a.模仿能力指通过别人的行动和语言,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b.创造能力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3.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a.认知能力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b.操作能力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去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c.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沟通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等。智力和智力理论……填空题
智力:是使人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人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智力包括两种因素: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 因素(S因素)。
(二)瑟斯顿的群因素论:智力是由几个彼此无关的“原始心理能力”组成。各种智力活动可分为不同群组,每一群组中有一种基本的因素是共同的。
(三)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
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形成的智力因素一共有150种(5×5×6)。
(四)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名解)
a.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其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
b.晶体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其与教育、文化有关,因知识经验的积累,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五)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论述题、简答题……另附资料
这一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于解决问题和产生创造所需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对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是 言语智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能说会道、妙笔生花是言语 智力高的体现。
逻辑—数学智力,指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视觉—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的表达能力。此智力多系天赋。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此智力高者善处理人际 关系。
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传统的智力观念提出了新的诠释,也为我国新课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所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就对当前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有其智力强
项和学习风格,因此,我们应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教学真正成为愉快教学、成功教学。
2.科学的智力观。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维度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智力的 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是多元的,其作用方式也是有
差异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进行教学,要善于针对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尤其要根据学生智力结构中的优势智力,采用多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4.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成才的道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另外,为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智能领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将活动作为其促进智能发展的主要方法。
简答题: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谈谈你对新课程主张的“尊重学生个性,关注 个体差异”的理解
(1)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被教育界广泛接受,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除了被广泛认同的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这两种智能以外,人们实际上存在着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思智能等多种智能,只不过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得不完全一样,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长和个体差异
(2)学生个性特长不同是客观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
(3)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发现其差异,正确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创造条件培养其特长,同时对学生相对薄弱的方面加强指导和锻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
(六)斯滕伯格三元智力论:试图以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按三元智
力论的设想,个体在智力上的高低差异,是在面对刺激情境时个人对信息处理的方式不同造成的。因此,设法测量个体在认知情境中的信息处理方式,便可鉴别个体智力的高低。
三元智力论主张,人类的智力是由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而成的智力统合体。智力统合体的三边,可视为构成智力的三种成分,各边的长度因人而异,形成的智力也就有了差异。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分别是:组合性智力、经验性智力、使用性智力。能力测验
(一)智力测验
最早的智力测验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三)智力测验的标准:
1.信度: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
2.效度: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的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
3.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简答题
1.遗传与营养:遗传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胎儿和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会影响智力的发展。
2.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早期教育意义重大。
3.学校教育:可以对年轻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
4.社会实践: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
5.主观努力: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只能机械、被动地影响能力的发展。如果没有主观努力和个人的勤奋,要 想获得事业成功和能力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五、能力的培养(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论述题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a.要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思维引活、引深,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考所学知识;b.教师应正确处理精讲与多练的关系,课堂教学应突出重点、难点,进行简明扼要的讲授,给学生留有练习的时间,使学生既能熟练掌握知识,又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要靠他们自己去主动去获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a.突破传统学科教育片面强调线性思维的局限,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b.教师应注重开放性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学生“高分低能”的不良现状。
4.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前提,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第三节 人格
一、人格概述
(一)概念: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
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综合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品质。
★
(二)特征:a.独特性;b.稳定性;
c.整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人格的各方面彼此协调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出现适应困难);
d.功能性(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e.社会性。
二、人格结构:包括:性格、气质、自我调控。性格
1.概念: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它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2.结构特征:
态度特征:性格结构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如谦虚或自负、利人或利己。意志特征: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 特征。
情绪特征: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如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 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理智特征: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 知特点和风格,如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惯于看细节还是轮廓灯。
3.性格类型:向性说&独立顺从说
A.据个人心理的倾向性:外倾型&内倾型。
B.据个人独立、顺从的程度:独立型&顺从型。
★3.学生良好性格的塑造和培养(多用答案)……论述题 加强“三观”教育;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这样会增加这一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同时 这样也在潜移默化的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讲解优秀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此外,用教师本身良好的性格去影响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力量; 重视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及对学生的教育方式; 引导青少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
(二)气质
1.概念: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2.气质与性格的关系:……简答题
(1)联系:a.都属稳定的人格特征;b.两者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相互影响。
(2)区别:a.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b.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造性强;c.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d.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具有道德评价含义,有优劣之分。
(三)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三个系统;作用: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整,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四)佛洛依德人格“三我”结构:将人格结构层次分成:自我、本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主要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需要。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个作用:a.抑制本我冲动;b.对自我进行监控;c.追求完善的境界。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当三者处于协
调状态时,人格表现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三、人格理论……简答题
特质理论:物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评测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把人格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根据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又可分为三种: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林黛玉)。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特质因素分析论)
概念:特质是人格的因素,是一个相对持久的反应倾向。只有彻底了解一个 人的特质,才能预测它在某种情境下将怎样行动。
卡特尔以他的特质概念为理论基础,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
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模型分为四层:个别特质&共同特质;表面……&根源……;体质……&环境……;动力……、能力……&气质……。
3.塔佩斯的“大五”人格理论: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神经质性。类型理论
1.气质类型说:……简答题、填空题
气质类型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
现代的气质学说仍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以及教育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说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其顺利发展的方法:
a.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
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笼罩着迅速而突发 的色彩。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b.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
大叶为特征。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其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c.粘液质: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
气。对粘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的教育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 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d.抑郁质: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迟缓。
对抑郁质的学生,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批评。应培养他们亲切、有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人感、机制、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
生活中,单一气质的人并不多,多数人是四种气质相互混合、渗透、兼而有 之的。
2.内——外向人格: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最先提出了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在荣格看来,任何
人都具有外向和内向这两种特征,但其中一种可能占据优势,因而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
3.霍兰德的人格理论
霍兰德把人格分为六类,不同人格在职业选择上具有明显差异: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4.斯普兰格的人格理论
斯普兰格注意到,一定文化生活中的人的价值指向,把主观价值体验和客观
价值构成联系起来,建立起了价值观的类型论。依据人类社会活动的六种形态,斯普兰格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不同性格类型有不同的价值观成分。
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斯:纯粹属于某中类型的人是没有的,多数人是各种类型的混合,称混合型。
四、人格测验
指用测验方法,对人格进行测量,测量一个人在一定情境下,经常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和人格品质,诸如动机、兴趣、性格、气质、价值观等。
人格测验一般包括两种:自陈式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投射式人格测验(罗夏克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
五、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论述题
人格是怎样形成的: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具体来说: 生物遗传因素: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
3.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改变。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1.社会文化对人格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
2.…………………的影响力因文化的强弱而异;
3.…………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他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1.权威型教养方式。
2.放纵型…………。
3.民主型…………。父母和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地人格品质,如活泼、自立、彬彬有礼等。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在学龄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学习还可以形成与发展学生的坚持性、主动性等优良人格特征;
3.校风和班风也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4.在学校,老师要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塑造学生的人格特征;
5.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言行对学生的人格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主观因素
1.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首先要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他去思考与 行动。
2.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人格特征形成的作用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日益增强。
Ps:人格因素与学习的关系:a.互为因果关系。许多人格因素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它不仅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而且影响认知过程。b.不同的人格特点会使批评与表扬、奖与惩等手段的教育效果复杂化。c.一方面人格影响学习的效果, 另一方面学习的成败反过来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我评价感和抱负水平,使学生变得更勤奋、进取,失败会降低学生的抱负水平,使学生变得自卑,缺乏自信。社会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社会态度
一、概述:
概念: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
1.认知成分: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态度的认知成分通常具有偏见性。如在西方社会一提到黑人,很多人马上会产生愚蠢、落后、原始的观念。
2.情感成分:指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喜爱或厌恶等。态度反应或选择并不单纯是情感的反应,而是兼具认知与情感的综合性质。虽具有情感的倾向性,实质上却是理性抉择的结果。
3.行为倾向成分:社会态度的行为成分分成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与该态度对象有关的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二、功能……简答题
1.适应功能: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适当的态度将使我们从重要人物或群体那里获得认同、赞同或与其打成一片。
2.自我防御功能:指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自己。如:有些人看到商人赚到很多钱,他会显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视“为富不仁“的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3.价值表现功能:指在很多情况下,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如:在参与某种群众性运动时,手持某一政治人物的标牌表示你赞同这一运动主题。
4.认识或理解功能:指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构建事实的参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如:在政治争论中你的态度常常为评价政治候选人提供一种参照框架。
第二节 印象形成 概念:
印象是我们对他人的特性如能力、性格、品质的总体看法和评价。
印象形成是指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分类,明确其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即个体在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自己的旧经验进行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形成有关他人或事物概念的过程。……填空题
二、印象形成效应……名词解释、填空题
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
特征归属于团体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 似判断,也称光环效应。……名词解释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 更大的现象,也称最初效应。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 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填空题
投射效应: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
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三节 人际关系
一、概念: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
二、人际关系需要和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了人际需要的理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
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填空题
三、中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第四节 群体心理
概念:是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 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名词解释
二、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名词解释
(一)社会助长: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如:与人单车竞赛,速度更快。Ps: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为社会干扰(社会抑制)。
(二)社会惰化: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三、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一)利他行为: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做唯一目的的行为。
特征:自愿性、利他性、无偿性、损失性。
(二)侵犯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又称为攻击行为。
特点:外显性、伤害性、有意性。
中小学中经常出现的侵犯行为应当如何控制?……简答题
宣泄法 b.惩罚法 c.移情法 d.认知干预 e.榜样示范和大众媒体宣传。
四、社会影响……填空题、简答题
(一)从众
1.概念: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自愿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2.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3.影响从众的因素:
主观:个体的特点(年龄、性别、知识经验);
客观:群体因素、刺激物因素。
(二)服从
1.概念: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个体不自愿)。
2.影响服从的因素:
主观: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客观:命令者的权威性、情境压力。
3.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合法权利、责任转移。
第四篇:第1节 质量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3、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1、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
2、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的物理量。情感目标
1、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2、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教学用具
天平,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启动课堂
一、课前感悟
1、物体所含________的多少叫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____表示。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2、天平是测________的常用工具,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因此,当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________时,天平就会________。如果一个盘中是质量未知的物体,另一个盘中是质量已知的砝码,天平________后,砝码的质量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二、引入新课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自学导航 1.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我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2.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看P103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3)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A.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B.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教师强调:
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 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4)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知识梳理
一、质量
1.什么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进率:1000进
二、质量测量
1.实验室测量质量工具:天平2.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3)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读数 三.使用天平注意事项:P103:1;2 技能迁移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实验过程如下 A.计算出两次称量的质量差,就是要求的液体的质量 B.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C.将一只空瓶放在天平左盘,称出它的质量 D.称量完毕,把砝码全部放回砝码盒内
E.将待测液体盛入瓶内,放在天平左盘,称出瓶和液体的总质量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训练
1、一枚小小的大头针比最小的砝码的质量都要轻,那我们该如何利用天平去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请运用所学知识具体说明做法。
2、某工厂专门生产小铁球,凡合格的球质量都相等,而不合格的球要比合格的球的质量要重一些。有一天质检员误将1个不合格的球混入7个合格的球当中,肉眼无法区分,现旁边有一台托盘天平,如果用天平对一个个球进行测量又显得太繁琐了。试问你能用什么最为简捷的方法把球挑出来?请详细说明你的理由与具体做法。
作业
课外阅读链接:了解质量的由来和不同质量单位的关系 http://#4(质量单位换算表)http://wvw.01wujiao.net/show.php?id=12(质量单位及国际千克原器)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要注意“物体”、“物质”、“质量”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在实际生活中还用到了市斤,它不是法定的计量单位.我们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五篇:第1节 质量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了解常见的测量的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1.2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介绍杆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2.2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
在我们生活中,大家一定是以为,铁块比木块或者棉花要重。这样理解其实是不够严谨的,棉花其实也可以和铁块一样重。
【生】不相信
【师】不信的话,我们来进行今天的课堂内容,学了之后大家再来回顾这个题目。
6.2 新知介绍
一、质量及其特性
【师】
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概念——质量,那么我们物理上讲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表示产品优劣的那个“质量”是一回事吗?
【生】不是。
【师】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师】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生】
(1)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2)一把铁锤和一颗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颗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块木板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块木板比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总结】(1)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2)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要注意“物质”和“物体”的区别。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是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例如:桌子是物体,构成桌子的物质是木材,还可以是铁。再例如:大小两个铁球是由铁这种物质构成,而质量代表这种物质的多少,大铁球的质量就大于小铁球的质量。“质”指物质,“量”是物质的多少的意思。
有了质量的概念,就可以对各种不同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进行比较。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去粮店买米,告诉营业员自己要买多少米,实际上他表达的是质量的大小。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表示产品优劣的那个“质量”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师】
把书卷成筒状.它的形状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 【生】没有
【师】把书由讲台拿到教室后面.它的位置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拿到月球上呢? 【生】没有
【师】装满水的矿泉水.当这瓶水结成冰时,它的质量是否改变? 【生】没有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上述的这些情况,质量之所以没有改变,主要是因为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总结】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例题】我国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在轨运行时,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和带到太空的食物处于失重状况,可飘浮在空中.它们的质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
知识点:质量是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位置、形状、状态等均无关系.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位置、形状、状态等无关.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和带到太空的食物处于失重状况,但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故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二、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常用单位还有g(克),t(吨);mg(毫克)。1kg=1000g; 1000kg=1t 1kg=1000000mg 下面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的质量:
10-3 kg=6×10-3×103 g=6 g 一元硬币:m=6×一个鸡蛋:m=50g 成人:m=70 kg 生活中常用的单位有:公斤、斤、两,1千克=1公斤=2斤=20两。【例题】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50 g的是()。A.一个鸡 B.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 C.一张课桌 D.一头大象
【分析】根据生活中对于一些物体质量的认识,同时利用单位的换算可以得出符合条件的选项。一斤是500 g,一两是50 g。一个鸡蛋大约就是一两即50 g,故A正确;而物理教材课本约为0.25kg;课桌约为25 kg;一头大象约为6 t。
答案:A 天平是物理实验中重要的测量工具,那么怎样用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呢?使用它有些什么技巧呢?
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
【师】我们来认识下天平的构造和结构。【师】天平的构造主要有:
分度盘及指针、托盘、平衡螺母、标尺、游码及砝码。砝码的取用一定要用镊子。
【天平的使用步骤】 ①把天平水平放置。
②调节天平平衡。(通过平衡螺母的调节: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盘的中线处。)
③天平平衡后,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物左码右)【师】先加质量大的砝码还是先加质量小的砝码? 【生】先取小于但最接近物体质量的砝码。④使用游码,调节天平达到平衡。
【师】游码能分辨出更小的质量,那么在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呢?
【生】0.1g 【师】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呢? 【生】左边对应的刻度线为准。【师】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呢?
【生】物体质量=砝码的总读数+游码的读数。
⑤称量完毕,要清点砝码,并装入盒内。同时要把天平、被测物体排放整齐。【总结】 天平使用顺序: 水平放置
调节平衡:①游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
测量:①左物右码;②从大到小增减砝码;③物体质量=砝码+游码。
整理器材 【师】
若横梁左边高右边低,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哪边调? 【生】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或者将右边的螺母向左调。
【例题】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g、2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_______。【分析】 知识点:根据天平的使用规范天平称量前,不平衡时应调节平衡螺母;调节平衡螺母时要“左偏右移,右偏左移”.在使用时应先通过增减砝码使天平平衡,或移动游码使之平衡,读数时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使用前,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称量时,指针偏向左,说明右盘质量小,应添加砝码;读数时一定要认清分度值.被测物体的质量m=50g+20g+5g+2.4g=77.4g.
故答案为:左;增加;77.4g.
【例题】一本书的页码是180,用天平测量其质量是270 g,则每张纸的质量是______kg。
【分析】
知识点:通过题目中的页码,确定这本书的纸的张数,根据总质量与每张纸质量的关系结合单位的换算即可确定答案.
书的页码是180,可以确定这本书共有90张纸.
90张纸的总质量为270g,则每张纸的质量m=3g=3×10-3kg 10-3 故答案为:3×
【师】这种方法就是累积法,适用于一些质量小的物体的称量计算。
课堂小结
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常用单位还有g(克),t(吨);mg(毫克)。
天平是物理实验中重要的测量工具 天平使用顺序: 水平放置
调节平衡:①游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
测量:①左物右码;②从大到小增减砝码;③物体质量=砝码+游码。整理器材
课后习题
1、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0.15,一个人的重量约为500. 答案:kg;N
2、填上合适的单位:某中学生的质量为50﹣60
.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0
.
答案:kg;g
3、小明用天平测了一鸡蛋的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鸡蛋的质量是
g.
答案:62.4
4、(1)天平在称量时,待测物体应放在天平的盘;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
(2)如图乙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答案:左;71.2;右
5、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质量.
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1所示,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矿石块的质量m为
g.
答案:用手拿砝码47.4
[1]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板书
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常用单位还有g(克),t(吨);mg(毫克)。
天平是物理实验中重要的测量工具 天平使用顺序: 水平放置
调节平衡:①游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
测量:①左物右码;②从大到小增减砝码;③物体质量=砝码+游码。整理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