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化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晶体常识》
信息技术与化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晶体常
识》
【教学分析】
1.知识内容分析:新课标人教版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第三章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晶体结构与性质,本部分内容“晶体常识”是从固体的分类入手,介绍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以及晶胞的概念和晶胞与晶体的关系,是学习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基础。在学习这一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胞概念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去帮助、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空间结构,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中,结合化学教学实际,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信息资源,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能力,更有利于进行多层次、宽视野的化学教与学。
2.学生分析:高二学生已经上过近两年的信息技术课和化学实验课,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在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已经具备进行网络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该教学过程设计中,学生自行阅读指定的网页内容也可以自行查找相关网络信息,通过 “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自主建构获取的知识点,然后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获取知识,同时可以在校园网的“化学Blog”上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学生对知识特别深刻,也促进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网络自主探究的能力。
3.网络系统分析: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继续学习的基础、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终生学习的意愿和能力。而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途径。网络以其强大的主动性需求、交互活动方式、开放的空间与广泛的信息来源,启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潜能。由于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是数量大,而且还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或几本教材和参考书为仅有的信息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选择的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我校安装有较高配置的网络硬件,同时有苏亚星多媒体教学系统,以及有丰富的学校教学资源库,完全具备了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条件。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胞的概念 2.能对给定的简单晶体的晶胞结构进行分析 3.会计算简单晶胞中含有的微粒个数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判断晶体的化学式以及计算晶胞中所包含微粒数目的方法 2.体验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并从中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思维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晶体和晶胞的概念 2.晶胞结构的分析
3.空间想像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4.网络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交互课件的制作
【教学难点】
1.简单晶胞结构特点分析 2.空间想象的养成
3.如何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优点,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教学方法分析】
首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做到心中有数。课程展开后主要利用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与学生发现问题相结合,然后去探究、讨论、合作地解决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讨论、探究、合作学习、网络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登陆苏亚星多媒体教学系统,打开学习内容。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原子结构、化学键等有关知识,对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的结构有了初步了解,那么我们常常看到的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宏观物质在微观层次上的结构又是怎样的?
我们知道固体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无定形物质)。今天我们一块讨论的就是有关晶体的基本常识。告知学习目标 引起注意 课程展开
〖提问问题1〗 请大家观察图片,并查阅资料讨论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所提供的晶体外形图片,总结晶体的外形特点。形成结论1:天然生成的具有天然多面体外形的固态物质叫做晶体。晶体的外形特点,具有规则的多面体外形,不同类型晶体的几何外形一般不同。
〖提问问题2〗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登陆中国人工晶体论坛、晶星晶体结构网等网站浏览学习,利用搜索引擎搜索“自范性”、“各相异性”等关键词,了解其含义。形成结论2: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晶体中的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序排列,这就决定了晶体外观上由固定的几何外形。
〖提出问题3〗 从外观结构特点分析,晶体有哪些特性?
(学生活动)查阅资料、阅读老师预先准备好的晶体学方面的资料。形成结论3:晶体的特性:自范性、各相异性、有固定的熔点 〖提出问题4-1〗 如果用锤子将某一块晶体敲碎,会怎样?(学生活动)思考,观察多媒体交互课件。
同一类型晶体不仅外形相同,而且大小不同的晶体都具有相同的外形。〖教师追问4-2〗如果选择其中比较小的一块敲碎,重复这一过程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
晶体中有一个保持其规则多面体外形的最小单位。
(教师活动)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给出NaCl晶体微观结构模型。(学生活动)动手操作NaCl晶体微观结构模型,从不同视角观察其晶体结构,在“NaCl微观结构分析”论坛中交流,讨论构成晶体的微粒是怎样规则排列的,找出其对应的最小单位,阐述晶体中微粒的空间位置关系。
形成结论4 :Na+和Cl-在空间三个维度上都是等距间隔排列的。
我们就把这种能体现晶体微观结构特点的最小结构单元称为晶胞(如同生物学中的细胞这一概念)。
晶胞特点:具有平移性。
〖提出问题5〗 如果把晶体的晶胞一个个拼起来,又会怎样?(演示敲碎晶体录像的倒带过程)
(学生活动)浏览演示课件:用许多立方体(暂且代表晶胞)堆积成一个较大的立方体(大个的晶体)。
(教师讲述)一个大块的晶体经过许多次的分割后,总可以得到这种晶体的...最小单位,化学上称为晶胞。
说明:常见晶胞通常是平行六面体。
〖提出问题6-1〗 我们平时见到的CsCl、ZnS、CaF2、干冰、碘、铜等物质也属于晶体,它们的晶胞结构是怎样的呢?
和NaCl的晶胞结构是否一样呢?
请大家从网上搜索有关图片、资料并进行分析。
注意: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网页,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活动)从网上搜索有关图片,仔细观察,与NaCl晶胞结构作对比。〖学生发现问题6-2〗 看过了各种晶体晶胞结构我们发现,不同的晶体其晶胞结构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引入晶胞概念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得出答案
形成结论6:晶胞是晶体结构的最小重复单元,它反映出了晶体的结构特征。〖提出问题7-1〗构成晶胞的不同位置的微粒是否被该晶胞完全占有? 该微粒有多少属于这一个晶胞?请大家利用观看动画演示后分析、讨论。(学生活动)观看动画演示,分析,讨论
〖提出问题7-2〗 氯化钠晶胞中分别有几个钠离子?几个氯离子?(学生活动)讨论,利用均摊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师生互动讨论)得出判断晶胞结构的方法,步骤 形成结论7:
“若某一微粒位于晶胞的顶点,并且我们用一个小球表示一个微粒,那么这个小球应该归8个晶胞所共有,每个晶胞占有这个小球的1/8。
若微粒位于晶胞的棱上,那么这个小球应该归4个晶胞所共有,每个晶胞占有这个小球的1/4。
若微粒位于晶胞的面上,那么这个小球应该归2个晶胞所共有,每个晶胞占有这个小球的1/2。
若微粒位于晶胞的内部,那么这个小球应该归这一个晶胞所独有,这个晶胞就有1个小球。”
达标检测与评价:练习用均摊法分析晶胞结构 课后交流与反馈
拓展学习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浏览学习:
(1)网络平台上教师提供的其他相关的教学内容
(2)观察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模型,找出其晶胞并作微观分析。(3)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选择浏览专业晶体网站。
浏览网页的过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晶体,从晶体的形状、晶胞等方面进行阐述,在校园网学科Blog上进行交流。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师生可在校园博客上一起讨论。
自我反思: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学的教学模式。
1.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改革化学课堂教学的尝试,从中体会到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己能够掌握学习进程,其主体地位也得到了体现,实现了自主学习,完成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自我建构。(2)利用学生对电脑、网络的浓厚兴趣,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整合了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种亲临其境的情景,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网络上活动的教师与学生一起都成了学习者;在网络中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看成学习过程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对教师的惧怕心理消失了,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他们不仅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同时也可以同老师探讨问题,形成了交互式学习的氛围。
(4)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监控功能,随时监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程进展,用教学网络的辅导功能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各内容的学习顺序和阶段进度,实现了个别化教学。
2.在尝试设计过程中还有一些困难,主要有以下方面:
(1)利用网络教学,对学校的教学条件设施提出了挑战,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关键的,应该多去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否则学生会利用电脑、网络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3)网络教学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够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笔者还是一名初学者,教学设计中的存在的不当之处恳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第二篇:高考化学-晶体的常识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概念
(1)晶体:内部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里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有序排列。如NaCl晶体、I2晶体等。
(2)非晶体:内部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里的排列呈现相对无序的分布状态。如橡胶、玻璃等。
2.获得晶体的途径
3.晶体的特点
(1)自范性
(2)各向异性:某些物理性质常常会表现出各向异性。
(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4)外形和内部质点排列的高度有序性。
4.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
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和判断方法
(1)区别
晶体
非晶体
自范性(本质区别)
有
无
是否均一
均一
不均一
固定熔、沸点
有
无
各向异性
有
无
能否发生X射线衍射(最科学的区分方法)
能
不能(能发生散射)
举例
NaCl晶体、I2晶体、SiO2晶体、Na晶体等
玻璃、橡胶等
(2)判定方法
①测熔点:晶体具有固定的熔、沸点,而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②可靠方法: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二、晶胞
1.概念
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结构
习惯采用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晶体是由无数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1)“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2)“并置”: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
(3)所有晶胞的形状及其内部的原子种类、个数及几何排列是完全相同的。
3.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均摊法
晶胞中粒子数的计算
(1)平行六面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均摊法)
(2)非平行六面体晶胞中粒子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石墨晶胞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被三个六边形共有 3(1)粒子属于该六边形。
第三篇: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doc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获得晶体的几种途径
(2)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3)初步学会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收集生活素材,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晶体与非晶体进行分类
(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3)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2、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四、教学用品
课前学生收集的各种固体物质、玛瑙耳坠和水晶项链、蜂巢、晶胞实物模型、乒乓球、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圆底烧瓶、碘、水、多媒体等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学生汇报]:(我们讨论后觉得将粗盐、明矾、樟脑丸分为一类;塑料、玻璃片、橡胶分为另一类。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会这样分呢?生:根据这些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另一些没有。)
[教师总结]这组同学收集的物品很丰富,并通过组内讨论确定了分类依据,然后进行了恰当的分类。其实,同学们也许没有留心观察,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美丽的固体,当然也有的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易接触到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固体。
[视频投影]雪花放大后的形状、烟水晶、石膏、毒砂、绿柱石、云母等晶体实物(并配以相应的解说,给学生了解到这些固态物质都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教师讲述]我们就将这些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之为晶体,而另一些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之为非晶体。
[板书]
一、晶体与非晶体
设计意图:课前请同学收集身边的固态物质,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分组交流讨论,最后进行分类,并在课堂上汇报。这样从学生身边的固体入手,直观、简洁地引入课题,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融入课堂,同时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2.探究活动一:探究晶体的特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晶体的特点之一:自范性
[过渡]晶体和非晶体在本质上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教师讲述](展示实物)大家看我手上的两件美丽的饰品——玛瑙耳坠和水晶项链,从外表看,两种饰品材质一样吗?(不一样)但是大家知道吗,其实她们都取材于天然水晶球。(学生疑惑)大家一定觉得意外,不过大家看完下面一段短片后,一定就不会觉得意外了。
[视频投影]玛瑙和水晶的形成过程的录像(配以相应的解说)
[教师提问]我们了解到水晶的天然规则几何外形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形成的)
[教师讲述]化学上把这种自发地形成规则几何外形的性质称之为自范性。但我们也发现玛瑙没有像水晶那样形成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冷却速度不同)
[教师讲述]也就是说晶体的自范性是有条件的,是什么呢?
[幻灯投影]自范性的概念及自范性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材料,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知:紧扣视频设计问题,层层推进,让学生对晶体形成过程中的“自范性”和“自范性条件”这两个难以理解的概念,轻松地掌握。
(2)晶体的形成途径
[教师讲述]天然水晶球是由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凝固后得到的晶体,这是得到晶体的一种途径。
(3)晶体的其他特点 [过渡]前面我们从宏观世界探究了晶体的本质,接下来我们再进入微观世界去探究一下晶体的微观结构。
自范性 微观结构 晶体 有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非晶体 没有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教师提问]正是因为晶体中原子在三维空间成有序排列,所以晶体才有自范性,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形的特点,此外,晶体还有那些特点呢?
[幻灯投影]多媒体模拟一组有关晶体与非晶体导热性的比较实验。(从而引出“各向异性”的概念。)
[学生阅读]请同学阅读课本p64,总结晶体还有哪些特点? [学生汇报]还有:强度、光学性质等。
[师生活动]根据晶体的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区分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请学生总结晶体的特点,同时举例说明如何用该特点来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幻灯投影]晶体的特点总结
[教师讲述]在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中,X——射线衍射实验是最科学的方法。
[
[思考交流]某同学在网站上找到一张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这张图说明玻璃是不是晶体?为什么?
(玻璃不是晶体,因为从结构上看是无序的,不满足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
3.探究活动二:晶胞、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及其对晶胞的贡献
[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那我们如何来描述晶体在微观空间里原子的排列呢?有必要画出千千万万个原子吗?当然不必,也是不可能的。
[教师讲述]我们只需在晶体微观空间里取出一个基本单元即可。
[实物展示]蜂巢
[教师讲述]这就好比我们要研究蜂巢,因为蜂巢是由无数多个蜂室构成的,所以我们只需研究一个个基本单元——蜂室就可以了。晶体和其基本单元的关系就和蜂巢与蜂室的关系一样。晶体也是由无数多个重复的基本单元“无隙并置”而成。这些基本单元我们称之为晶胞。
[板书]
二、晶胞
[教师讲述]“无隙”即无间隙,“并置”指晶胞都是平行排列,取向相同。设计意图:“晶胞”、“无隙并置”又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蜂巢实物展示,运用比喻的方式介绍“晶体和晶胞”的关系,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轻松掌握“晶胞”、“无隙并置”,并很好地理解晶胞和晶体的关系。
[幻灯投影]晶胞(一般都为平行六面体)
[师生活动]首先由老师展示晶胞实物模型——一个平行六面体和一只乒乓球。乒乓球好比是晶体中的某个原子,请同学分组讨论,这个原子在六面体上可以有几个不同的位置出现?(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幻灯投影]原子在晶胞的顶角、棱、面上及晶胞内时,一个晶胞平均拥有的原子情况。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一一验证。
设计意图:有关晶胞中原子的位置及其对晶胞的贡献是一个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用平行六面体和乒乓球作为实物模型,学生能很好地借助模型发挥空间想象;在学生讨论、分析、汇报以后,再结合动画加以验证,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学生学得轻松而又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整个过程均由学生完成,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课堂真正地“活”起来,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表一: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自范性 微观结构 性质 晶体 有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有固定的熔点,某些物理性质(如强度,导热性,光学性等)表现出各向异性
非晶体 没有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无固定熔点,不具有物理性质各向异性 表二:晶体中不同位置的粒子对晶胞的贡献
晶胞内
微粒被一个晶胞占有,所以这个晶胞拥有这个微粒1
面上
微粒同时被两个晶胞占有,所以每个晶胞实际拥有这个微粒1/2
棱上
微粒同时被四个晶胞占有,所以每个晶胞实际拥有这个微粒1/4
顶角上
微粒同时被八个晶胞占有,所以每个晶胞实际拥有这个微粒1/8 《晶体的常识》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其间出现了诸多抽象名词,如:“自范性、各向异性、无隙并置、晶胞、原子对晶胞的贡献等”,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并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成为本节课的难点。作为执教者运用身边事物,直观录象、图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等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比较巧妙地使科学知识与学生的认识、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本节内容。
第四篇:晶体的常识(晶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三章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晶胞)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张 霞
教学设想
从教材看,本章首先从人们熟悉的固体出发,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引出了晶体的特征和晶胞的概念。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研究晶体结构的最基本概念,教科书利用图片、比喻等方式介绍了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并通过例子介绍了如何计算晶胞中所含的原子数。
本教案选择《晶胞》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题,试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形象比喻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建构起晶胞的概念,通过动手制作晶胞模型并把自己制作的晶胞模型拼凑成晶体模型,体会晶胞与晶体之间的关系;再以课本上的问题设置矛盾,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的适当点拨,总结归纳出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晶胞的关系,体会由晶胞“无隙并置”构成晶体的过程。2.通过自学讨论,掌握不同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建构抽象的空间结构。2.知道研究晶体结构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进一步形成求真务实、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形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利用多媒体演示若干晶体和晶胞,组织学生讨论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动手制作晶胞模型,引导学生建立以晶胞为基本结构研究晶体的思想,结合课本图3-7铜晶胞,展示实物模型,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一个晶胞里只含4个铜原子?学生自学、讨论并归纳出立方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然后设置问题:如果为三棱柱晶胞或者六棱柱晶胞,又该如何计算?举一反三,巩固了学生对空间结构的理解和计算。最后利用课本学与问与课后习题3,进行训练反思。
三、教学过程设计
[多媒体演示](1)不同类型的晶体图片:玛瑙、水晶、碘等;(2)同一晶体,不同大小的图片。
[学生活动] 回忆前面所学的晶体的知识,观察图片,并讨论:同一类型的晶体,大小不同,外观是否相同?
[设置问题情境]如果我们把一块金刚石敲碎,就会得到小金刚石,如果小金刚石继续不停的敲碎,最后得到的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最后可以得到晶体的最基本结构单元。大的晶体可以看成是许多这样的重复单位重叠起来的,或看成是数量巨大的这些最基本单元紧密的堆积起来的。
[多媒体演示]大大小小的金刚石图片。金刚石的外观、空间结构以及晶胞结构图片。
[师生总结]我们把这种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它是保持晶体规则多面体外形的最小单位。晶体就是由无数个晶胞经过“无隙并置”而成的。
[学生活动]利用提供的纸、小木棍等工具,制作小的立方晶胞(按教师给定的尺寸),并将每8个同学所做的晶胞进行组合,要求尽可能结合紧密。讨论晶胞与晶体的关系,体会晶胞无隙并置构成晶体的过程。
[设置问题情境]图中所示金属铜的一个晶胞,它是一个立方体,含4个铜原子,但是从图中我们看到有14个铜原子,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一个晶胞里只含4个铜原子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先自己寻找出晶胞中所含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然后以前后桌4个人一小组,讨论你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学生活动]自学、结论、交流。
[学生活动]以一个小组为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同学来判断是否正确,对不完整的地方进行补充,并归纳出最简洁的计算方法。
[师生总结](1)所有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晶体可以看作是晶胞在三维空间里共面堆积而成。每个晶胞的上、下、左、右、前、后共有六个与之共面的晶胞。(2)处于晶胞顶点的粒子,同时为8个晶胞所共有,每个粒子只有1/8属于晶胞;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4个晶胞所共有,每个粒子只有1/4属于晶胞;处于面上的粒子,同时为两个晶胞所共有,每个粒子只有1/2属于晶胞;处于晶胞内部的粒子,完全属于该晶胞。
[思维拓展]在计算晶胞中所含平均原子数时,我们已经知道如果为立方结构,则有1/8,1/4,1/2和1,若换为六棱柱状呢?三棱柱又如何呢?
[学生活动]结合图片提供的结构,讨论交流得出六棱柱和三棱柱中所含平均原子个数的计算。六棱柱为1/6,1/3,1/2和1,而三棱柱为1/12,1/6,1/2和1。
[训练反思]教材P66学与问:图3-9依次是金属钠、金属锌、碘、金刚石晶胞的示意图,数一数它们分别平均含几个原子。
[巩固练习]教材P67习题3.下图的晶胞中各含有几个原子?
教后反思:
晶胞,是连接宏观晶体与微观原子之间的桥梁。晶胞是晶体微观结构的最基本单元,要研究晶体,必须先了解晶胞。虽然本教学案例侧重自主讨论的学习方式,但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抽象性,我还是充分利用了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演示了多幅晶体和晶胞的图片,比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晶胞模型并拼制成晶体模型,以使学生对晶胞有一个比较形象和具体的认识,然后再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即晶胞中显示的原子是否全部为此晶胞所包含?),使学生比较顺利的完成了自主学习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定的变化,把立方晶胞拓展到棱柱晶胞,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得到深化,同时也完成了化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自我建构。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推荐)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第一中学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步进入了课堂。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深化学科教学。对于生活在21世纪信息时代的人们来说,如果不会使用多媒体电脑,就不会应用电脑快速地获取、处理、检索信息,就不会使用Internet与外界通信,就无法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也就无法在信息社会中谋求发展。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比如在“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有关“电子云”问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前者由于缺乏动感而使学生误以为电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后者则会让学生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许多重点、难点,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出、突破;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等内容的教学往往变得枯燥乏味;教学反馈不够及时和全面。而通过多媒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势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问题直观化,静止问题动态化,动态问题过程化,归纳总结对比化,知识查询快速化,解答问题现场化,实验过程模拟化,学习过程游戏化,这样就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扎实。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实时地综合各种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不仅有静态信息的形式;而且还有动态信息的属性,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完成传统教育所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实验,为化学实验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创造了新的模式。
利用多媒体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氯化钠、氯化铯。金刚石和石墨等的晶体结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可用动画制作成球棍模型空间旋转,立体直观;化学键的断裂、旋转和新键的形成,也可制作成动画。这些使得学生可以从动画中深刻体会到微观世界的奥妙,形象地构建起自己对微观世界的认知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教师无法演示的实验,如把水注入浓硫酸后硫酸飞溅;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入氢气引起爆炸,组合装置中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溶液中撤导气管引起倒吸等一些错误操作引起的后果,通过声音、图像的结合,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对那些有较大危险性的实验、污染较严重的实验和对身体有害的实验,也可用动画模拟,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但是课堂的实验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部分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效果不显著;还有一些实验的可重复性差、耗时长,课堂上难以做到随时调用;另外还有一些实验的污染大,无法在教室中完成等。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例如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中,改变压强对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的转化影响并不显著,运用课本实验,学生通常能注意到加压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而往往不能发现其后的颜色略变浅。因为根据人的视觉特点由浅变深的现象易于识别,而由深到浅的现象则不易感知。
运用多媒体CAI课件,不是削弱这一环节,而是应当更加强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直接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气体、沉淀的产生、放热或吸热、爆炸、燃烧等;要让学生闻气味:刺激性气味、果香气味、臭鸡蛋气味、特殊气味或无气味等。有些实验在讲台上演示时,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即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观察到。有时可以找学生代表来观察,如闻气味及感受反应后热量的变化。但大多数现象坐在后面的学生就看不到了。要想让每个人都观察清楚,教师往往要绕场一周,耽误课堂有限的时间,还未必有理想的效果。这时实物投影仪就可以大显神通了。将这些实验在实物投影仪下做,演示在大屏幕上,就可以收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在化工生产的教学中,如合成氨工业,肥皂的制取,接触法制硫酸等,教师普遍感到学生提不起兴趣、对于工业流程。生产设备等,学生摸不着头脑,只能死记硬背,效果当然不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如能带学生去实地参观,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才是理想的、但往往受时间。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想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而如果将有关内容摄制成录像或从一些资料库中摘取相关内容,穿插在课件当中,就可以最大可能地给予学生强烈的感性认识,使枯燥无味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如同现场参观一样,也让学生更加体会到科技是为生产服务,我们所学的理论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它是多么有价值,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Internet来搜集信息,可大大扩展信息的来源,且快速方便。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及时的搜集高考信息和进行强化训练是必须的,但购买的成套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用起来有时是事倍功半。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充分利用了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上下载最新试卷然后进行精选。这些试题题型新颖、信息准确,给学生作为试题和平时练习,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二.信息技术与教材重、难点的突破
“学习障碍”的存在是教学难点的成因之一。如何解决呢?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人体的五个感觉器官中,就记忆百分率而言,视觉要占25%;听觉占15%。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视、听并用时,记忆效率极高,可达66%。实验证明,参与的感官越多,学习效果越好。按照巴浦洛夫的说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手脑并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正符合这个理论。更重要的是,学生看到现代教学手段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使用电脑技术,掌握一项“会学”的手段,将使学生终身受用不尽。这样,学生学习时,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计算机技术的上述功能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比如,化学平衡原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有一个平衡理论体系,它包括“溶解平衡”、“化学平衡”以及后面涉及到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等。化学平衡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通过本节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溶解平衡和硫酸、硝酸工业生产的化学原理的理解,又为以后学习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等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教材是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但由于它比较抽象,学生较难接受,所以它又是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对化学平衡是一动态平衡这一概念,基础差的学生更是难于理解。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同学们联系初中所学的溶解平衡,再到化学平衡,最后总结出化学平衡具有“动、等、定、变”的四大特征,以及平衡移动图像。上述几个问题的工作过程均用动画的形式显示出来,道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直观,图文声并茂。
硫酸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和国防建设上都有广泛的用途,教材以接触法制硫酸的基本化学原理和生产流程、典型设备等,第一次向学生介绍了有关化工生产知识,使学生学习化学理论跟化工生产实际联系起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尽管采取了实物、标本、模型或图表措施,学生还是觉得比较空洞。我们采用的计算机教学软件,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和形象逼真的画面,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它设计动感强,易引起学生注意,讲解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板面清晰,提示、过程、结论完整;图象形象、生动、直观。哇!沸腾炉真的沸腾起来了,生成的二氧化硫经过热交换器,直奔接触室,摇身一变,变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进入吸收室洗了一个浓浓的“硫酸浴”,出来一缸热气腾腾的发烟硫酸。与此同时,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和典型的练习,更是画龙点睛,错对一目了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掌握了工业制硫酸的全过程。
有机化学中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及其命名的教学,因学生初学,概念生疏头绪多,又缺乏空间结构意识和空间想象力,黑板上的平面板书无论如何也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利用CAI从容不迫地把一种烷的结构进行多种不同的展示;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变换角度旋转、对比与复原、关键部位放大、正误对照剖析„„逼真的主体画面、清晰的比较鉴别、精炼的规律归纳,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困惑及思考
由于所演示的课件是一段编好的程序,它的灵活性和交互性都比较差,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果盲目应用,必然会走进误区。如有的教师完全抛弃了黑板和粉笔,叙述也被大段的文字课件代替,整屏整屏地展示课堂内容,让学生目不暇接,无法消化吸收,更谈不上思考。一节课基本上变成了操作计算机,教师只是操作事先设置好的计算机程序,课堂上没有活泼生动的气氛,更没有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因此,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手段并不是可取的好方法,应当根据教育内容的实际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若是把教师生动的课堂活动(语言、动作、演示等)都变成课件上冷冰冰的文字,就显得苍白无力,起不到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还有的教师把一些不需要用多媒体CAI演示的内容也搬上了电子屏幕,把一些像硫酸根。离子。氯离子。铁离子的检验这样简单易做。现象明显的实验也做成课件来代替课堂演示,这将妨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
要恰当地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我认为要把握以下两点: 1.多媒体的作用是辅教、辅学
在课堂上,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而课件是辅助教和学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高效率的训练。但它却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因为我们所强调的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如果没有教师的辅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更不能成为一个计算机的操作者,因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一台机器不能够代替的。
2.多媒体的运用要适用、适时、适度
课件要有适用性,应当是课件内容和教材内容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生硬地掺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能为了用课件而用课件,盲目地随大流。在使用方法和技巧上,适时和适度地穿插课件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件不在多,更不能滥,不必节节用课件,而是要精、要巧、要美、要恰到好处。
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习过程,促进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举措,要实现这一举措,必须把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让信息技术融合在各科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其突出功能表现为动态模拟展示、资料查询、模拟操作、反馈练习、多媒体情景创设以及游戏等。不注重发挥这些功能与优势,将计算机只作为演示的工具,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要把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有机的集合起来,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和结果,产生聚集效应。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