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2 23:2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错误.-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错误.-教学教案》。

第一篇:错误.-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2.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意境。教学重点:

1.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 2.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

一、导入:

李清照有一首词《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可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蒋维翰有一首诗《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诗中用了花树、庭院等冷景,通过写景状物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怨意。这些都是表示闺怨的作品,而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则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它是当代的闺怨诗,此诗美丽凄哀,人们评价它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三、范读课文。

四、整体把握诗意人复杂的思想。

1、《错误》情节简析 段落情 节意 象 一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江南走过)暗示思妇漫长等待(莲花开落)莲花开落:既指分别之久,又言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二虚构思妇长期寂寞(寂寞如城)揭示思妇志节坚贞(恰若青石)柳絮不飞、寂寞如城、向晚青石窗扉紧掩、春帷不揭

三揭示主旨——美丽的错误(过客远去)马蹄达达

2、诗中写了哪两个形象?又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我”是一个打江南经过的过客、一位游子。

“你”是一位闺中思妇。

3、本文写了哪一件事?

思妇在闺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过客的马蹄声让思妇产生了过客就是思妇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

4、“你”(思妇)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马蹄达达——打江南走过 惊喜 美丽错误 季节容颜——莲花开落 失望 跫音不响——春帷不揭 期待 寂寞的城——街道向晚 封闭 东风不来——柳絮不飞 寂寞

5、诗歌中的“错误”错在哪里误在何处?既然是错误,又何谈美丽呢?

说 “错误” ① “我” 只是个陌生的过客,不是她的丈夫归来。② “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

说美丽,是因为它曾经先引起了诗歌中女主人公情绪的激动,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涟漪,打破了原本生活的死寂。

6、“美丽的错误”在你我他生活中都曾经出现过,在前人的诗词作品中也曾有过。请指出下列词中的“美丽的错误”。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洲。(温庭筠《梦江南》)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7、在诗歌中,第一人称的“我”的出现有何作用?

①因为“我”只是一个匆匆的陌生的过客,不是思妇的丈夫,所以才会出现“美丽的错误”。②和思妇的丈夫一样,“我”也是一个离开自己的妻子家人的游子。那么这位过客,也是离家外出远行的游子,他也在思念家中的妻子和亲人。文中不仅写了思妇对远行的丈夫的期待,也写了过客对家中妻子的思念,不仅写了幽闺之哀怨,还写了羁旅的愁苦。更进一步讲,诗歌所写的故事,不仅发生在两对夫妇间,而且发生在所有分离生活的夫妇间。如我们还学习过另外一首游子谣《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错误》这首诗不仅写了闺怨的思妇,而且写了苦旅的游子。它是一首思妇词,也是一篇游子谣。

五、话题讨论

1、关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理解,一是错误因女子而起,一是错误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据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诵本诗。

提示:答案不求统一,但朗诵时可指导学生:理解不同,朗读的重音处理也就不同。

六、知识延伸

阅读郑愁予的《天窗》,体会其抒发的思想感情。天 窗

郑愁予 每夜,星子们都来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卧着,好深的井啊。自从有了天窗

就象亲手揭开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们都美丽,分占了循环着的七个夜,而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间荡着 那叮叮有声的陶瓶还未垂下来。啊,星子们都美丽

而在梦中也响着的,只有一个名字 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

这首诗的动人,是因为他用了鲜活的现代生活语言,表现了甚具古典意味的纯然之美。它是那么满溢着热切的情绪一—因为怀想着一个人,诗人自喻为天窗——并由这一情绪带动着意义的推展,使诗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过程中,读者的心被深深吸引,他们被一种美的情愫感动着,直到诗的末尾,当诗人的彩笔照出:“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心中虽意犹未尽,但却得到欣赏上的满足,并且领悟到,这“天窗”,是诗人的化身,而诗人之所以化身为天窗,乃是借此怀想一个人——“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于是,我们也会进一步发现,《天窗》一诗,原来是一首美丽的情诗。[1]

第二篇:错误-教学教案

1.学习《错误》,了解郑愁予的简历及诗歌创作特点。2.学习《错误》,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3.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二)整体感知 1.导人新课

导语设计:郑愁予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杨牧曾说过:“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活动设计1]学生口述,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补充或纠错。结合多媒体展示,了解我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要点归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自各个解放区、来自原来的国统区、来自新光复的沦陷十多年的敌占区的各路诗人,他们大会合了,应和着亿万人民的同声欢呼,涌起了意气风发的诗的高潮。“诗人们作为时代的歌手,老一代新一代无不热血沸腾。他们几乎在同一个清晨,都甩干了久积笔端的血水、泪水,蘸饱欢乐的酒浆,写起光明之歌,解放之歌,建设之歌”,写起共和国的颂歌。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政治对诗的过多影响,特别是“文革”的发生,给共和国新诗以极大的打击。到了新时期,新诗好似山洪狂啸,春花怒放,极一时之盛。

作为新生力量的第三代创作群,如舒婷、顾城、杨炼,他们的诗像夹泥带沙的湍流,跳跃奔突、飞溅、穿鸣于乱石涧底,有一股冲劲,富有活力,使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要点归结: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不过,他说自己完全没有袭取古典诗的遗产,大家认为他的诗有古典的神髓,只是因为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

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对此,郑愁予不以为然,他说:“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3.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问题设计]诗题中“错误”指的是什么?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述这首诗隐含的故事。(先自由读全诗,再齐读,亦可设计为教师配乐范读(或使用磁带)。思考研讨。)要点归结: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无心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三)目标完成过程 [活动设计]品读全诗,根据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诗中“我”与“你”的形象的理解及表达情感的把握。

(品读诗句——思考——小组交流——推选代表发言——小结)要点归结:

这是一个半开放性的话题,可以各自表述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参考:“我”也可以理解为浪子无家可归的悲哀。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是一种漂泊,等待着有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感。(如果尝试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不难找出有力的旁证。如郑愁予《情妇》中“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两行,皆表现出女子空守闺中,等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空等着男子归来的凄凉心境。)朗读指导:要把握住主人公的心情:久盼无音讯的失望、孤寂,听到马蹄声时的喜悦、充满希望,再听马蹄声渐去渐远的失落。辅之以适当的技巧处理,尝试朗读。(四)总结扩展 [总结] 《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篇幅不长,但艺术上却很有特色。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从横线来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从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最后两句本应该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小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发出光彩。

这首诗另一动人之处是其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数字。这句话原本就是矛盾,“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打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篇:《错误》...-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错误》来进一步品味诗歌的趣味。

教学设计:

一、阅读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这首诗写什么?

写思妇楼头,望人不归。用思妇的形象和动态,写她盼望与远人团聚的心理。用“独”写出的她的孤寂。自然景物的描写,景中有情,在思妇眼里:夕阳余辉脉脉含情,绿水悠悠,含恨无穷,不见远人归来,芳草离离,蘋花摇曳,让人愁思满怀。

2、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

含蓄,精练,用拟人手法借夕阳流水来抒情。

二、阅读席慕容《悲喜剧》:

长久的等待又算得了什么呢/假如/过尽千帆之后/你终于出现/(总会有那么一刻吧)

当千帆过尽/你翩然来临/斜晖中你的笑容/那样真实/又那样地不可置信/白蘋洲啊/白蘋洲/我只剩下一颗悲喜不分的心

才发现原来所有的昨日/都是一种不可少的安排/都只为了/好在此刻/让你温柔怜惜地拥我入怀/(我也许会流泪/也许不会)

当千帆过尽/你翩然来临/我将藏起所有的酸辛/只是/在白蘋洲上啊/白蘋洲上/那如云雾般依旧漂浮着的/是我一丝淡淡的哀伤

1、这首诗和上面的词之间的关系。

从词中脱胎而出,有词的痕迹,但内容上又有了增加,增加了一种可能性,所以称为《悲喜剧》

2、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谈谈你的感受。

诗意不浓,没有词来得意味深远,耐人寻味。

一、阅读《错误》

1、从主题上有闺怨诗的痕迹。继承了含蓄委婉的特点。可以和《悲喜剧》比较阅读。

本诗写了一个女子等待远人归来的主题。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街上传来的马蹄声给处于忧愁包围之中的她带来希望,但那希望不过是个美丽的错误,那不是她所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

2、对这首诗有没有其他的解读?你的理解怎样?

本题由同学自由发挥,没有限制。

错 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片显示吕本中词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词牌名为《采桑子》。

2、“暂满还亏”是说 暂时的月圆月满终归还是要缺要亏的,好像是说夫妇间的聚少离多。

3、词中的“君”是离家在外的游子,抒情主人公是在闺中等待丈夫的思妇。

这种反映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诗词就是“思妇词”。这种“闺怨”题材的思妇词,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也。今天我们学习的郑愁予的诗歌《错误》是一首新诗,其中也有思妇闺怨的句子。

二、学习赏析《错误》

1、集体朗诵,感悟诗情。

2、幻灯显示《错误》,听朗诵录音,体会诗情。

3、解读诗作

思考回答:(1)“打”与“向晚”如何解释?

“打”是“从”的意思,“向晚”指接近傍晚。

(2)“我”和“你”分别是什么人?

“我”是一位游子,有“我打江南走过”句为证。

“她”是一位闺中思妇,有许多诗句为证,关键字是“等”。

(3)第一节第二句内蕴丰富,请用散文的语言把它传达出来。

时光流转,春秋代序,那美丽、纯洁如莲花的思妇的容貌,也在痴情地等待中衰老啦!“开落”写莲花,又写少妇的容颜和心境,暗示着时光的漫长。

(4)诗歌中描写这个“思妇”——“你”,运用了哪些意象?请一一指出来。

诗歌中依次用了“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等意象来写思妇的痴情的期待,就是“等”。

(5)能否给这些意象进行归纳分类,并指出这些意象的表达效果?

一类意象是作为比喻句的喻体出现,如“莲花的开落”,“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等四处意象。前者写“思妇”的容颜的衰老,后三者写“思妇”的心境的落寞。

第二类意象是与春天、三月有关的“东风不来”,“柳絮不飞”,“春帷不揭”等意象。春天来了,思妇却视而不见。以春天的烂漫来反衬思妇的落寞。综上,一类意象为比喻,一类意象为反衬。

(6)那么,这位思妇可曾等到她的丈夫回来?诗歌中的“错误”错在哪里误在何处?既然是错误,有何谈美丽呢?思考后请举手回答。

“错误”在于那骑马的男子,第一人称的“我”,只是个陌生的过客,不是她的丈夫归来。说它美丽,是因为它曾经先引起了诗歌中女主人公情绪的激动。

4、证古诗词

类似的“美丽的错误”在你我他生活中都曾经出现过,在其他一些前人的诗词作品中也曾有所表现。我们来分析并指出以下两首词中的“美丽的错误”。

幻灯片显示温庭筠《梦江南》、柳永《八声甘州》。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洲。(温庭筠《梦江南》)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这两首词中的“美丽的错误”是什么呢?

5、再次齐读诗歌,注意体味思妇等待丈夫归来的痴情和落寞。

6、写游子的语句和意象又有哪些呢?

江南→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紧掩的窗扉

文中不仅写了思妇对远行的丈夫的期待,也写了过客对家中妻子的思念,不仅写了幽闺之哀怨,还写了羁旅的愁苦。更进一步讲,诗歌所写的故事,不仅发生在两对夫妇间,而且发生在所有分离生活的夫妇间。

7、外出远游的丈夫思念家中的妻子和其他亲人所写的诗歌,文学史上也给予这一题材和主题的诗歌以专名,就是“游子谣”。

幻灯片显示《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点拨:试想,夕阳西下,游子坐在那匹羸弱的马上,看着小桥流水旁炊烟袅袅升起的农家那一幅父慈子爱、夫唱妇随如此这般幸福和美的生活图景,他怎能不断肠呢? 看来,那些把妻子丢在家中,一个人去外面的世界打拼的游子的生活也很辛酸的啊!大家不妨大胆地假想一把,让这位马致远笔下的游子或者说过客踏着达达的马蹄走进小城,穿过青石铺就的街道,来到吕本中《采桑子》词中思妇的楼下,进而走到她的门口,再进而来到思妇的窗前。这位过客口渴了,他只是想要来思妇的窗前讨一碗清水,一碗凉白开而已。请大家注意,这位少妇却正在思念和等待外出远行的丈夫归来呢?当她听到了这位过客达达的马蹄声儿由远及近而来到她的门前时,此刻她的心情又如何呢?

学生回答:(-------)

启发:这位少妇的心中此刻肯定有一股幸福的激流涌过,她一定是赶快揭开那尘封了许久的窗帷,然后又赶快推开了那快要锈死的窗扉,去看是否是自己的丈夫归来了。然而她的希望再次落空了,那并非是

丈夫远游归来,而是另一个游子或者说一位过客在她的窗前要讨一碗水喝。错了,错了啊!她的心刚刚被高高地举起,现在又被重重地摔下。她的眼中流露出失望,她的心中充满了惆怅。

8、老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看到,《错误》这首诗不仅写了闺怨的思妇,而且写了苦旅的游子。它是一首思妇词,也是一篇游子谣。幻灯片显示

游子谣,写游子羁旅之苦;

思妇词,写思妇幽闺之怨。

在郑愁予的许多诗作中我们都感悟到了一种浓郁的古典美,而选用古典意象,采用传统题材,化用经典构思都是造成郑诗古典美的原因。《错误》的所有意象我们都似曾相识,都可以在唐诗宋词中找到大量的使用这些意象的句子;写游子羁旅之苦、写思妇幽闺之怨的题材更是从《诗经》直至新诗长期沿用的传统题材;“美丽的错误”这一经典构思在温词和柳词中又可以窥见它的影子。因此,我们可以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错误》这首诗歌学过之后,今后我们在自己的新诗习作中要自觉选用古典意象,采用传统题材,甚至化用经典构思来成就新诗的古典美。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收集“思妇”“游子”的诗词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郑愁予诗选集》,台湾志文出版社1988版;

《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

2.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

1.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

2.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

教学设想:

结合温庭筠《梦江南》、柳永《八声甘州》、吕本中《采桑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学习来体味古代游子与思妇的幽思愁绪,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最后布置作业,背诵诗歌,并把《错误》改写为如张晓风《不朽的失眠》一般风格的抒情散文。

(吴玉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先看两首词:

1、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唐词)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注释:①斜晖:偏西的阳光。②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以寄情思。③白蘋洲:长满了白色蘋花的小洲。

分析:起首两句,记一个怀人

第四篇:错误教案

《错误》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郑愁予的生活经历。2.了解郑愁予诗歌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分析意象,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2.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3.理解诗歌抒发的情感美。

(三)情感目标

1.感受诗人优美深婉的古典情结。2.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难点重点

(一)重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

(二)难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2)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黑板、粉笔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熏陶法、多媒体辅助法、美读法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一剪梅》中说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蒋维翰在《春女怨》一诗中写道:“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诗中用了花树、庭院等冷景,通过写景状物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怨意。这些都是表现闺怨的作品,而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则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它是当代的闺怨诗,此诗美丽凄哀,人们评价它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2分钟)

二、自主·合作

1. 师生互动,走近作者(5分钟)试述——我所知道的郑愁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结)要点归结(课件展示):(1)经历:

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亲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考入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58年大学毕业后在基隆港务局任职多年;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研究,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2)评价

自从现代了以后,中国也很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但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是绝对地现代的。(杨牧语)(3)“浪子诗人”

我自小便习惯流浪,而且懂得在流浪中寻求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因为我从小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

童年时,随着父亲征战南北,抗战的悲惨情景,逃难、流浪的经验,深深烙印在他纯真童稚的心灵。这个成长背景,使得郑愁予诗作中有汩汩不断的阳刚粗犷气,在取材上,“浪子”情怀也贯穿在他的不少作品中。(张灼祥《心灵的流浪》)

三、解读和探究(30分钟)

1、教师播放录音

(1)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美丽的故事情节。(2)学生自由讨论,根据诗中的语句判断“我”“你”的身份。(5分钟)(自由朗读—讨论——自由发言——要点归结——齐读)要点归结:

“我”是一位游子,有“我打江南走过”“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句为证。

“你”是一位闺中思妇,有“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及第二节中的诗句为证。(投影:女子等待归人。)

2、展开联想和想象,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

(1)诗中用什么意象来写女子的外貌? 明确:(投影:莲花—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莲花的特点:美丽纯洁高雅

(投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投影:最是那有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徐志摩〈〈沙扬娜拉〉〉)(投影:纯净温柔)(2)“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是什么句式?为什么这样用?“从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表明了什么?

明确:倒装句,应该是“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开落的莲花”。为了强调“开落””。“在季节里”是说女子天天在等待,直等得红颜憔悴枯槁。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女子的美丽与深情。长短句交替,长句暗示女子等待时间之长,短句暗示过客匆匆。(板书: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3)女子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 明确:诗中说“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帏不揭”、“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她的内心很寂寞。它的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闭;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板书: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

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

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春帷不揭”说明她的院子里没有人来,没有一点动静。而她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出现。

(板书:等待)

(4)这三句里有两句是倒装句,它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从语言运用上来讲,第二、第四个比喻的原句应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紧掩”倒装,化板为活,去俗生新,加强了语言的变化,婉曲的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怨妇的心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街上寂无人迹,她将失望的心扉紧掩。倒装后还有一大好处是形成押韵,“晚”和“掩”都押“an”韵。

(5)故事发生在江南,女子为什么全然不见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呢?诗中有没有揭示出某种因果关系的诗句?

明确:有,“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黄巢的《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中“西风”指“秋风”,“东风”指“春风”李商隐有诗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跫音”指脚步声。“跫音”和“东风”其实都是喻指男子。(教师进一步分析:“不来”“不飞”与“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间隔两行两两相对,形成一种呼应重复,既使全诗音韵和谐,又使全诗抒情意味变得深婉动人。诗中的“你”有莲花般的容貌、孟姜女的执着。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开放。尽管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东风拂面,但在她心中、眼里,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云鬓不整,玉颜渐凋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四、发挥想象

学生代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想象的画面。教师总结。

画面一:江南小镇春意图

具体描述:(略)关键词──草长莺啼,花红柳绿,绿草茵茵,一片生机

画面二:小巷深宅清冷图

具体描述:(略)关键词──斑驳古旧、幽深绵长、凄清冷寂

画面三:马蹄声声图

具体描述:(略)关键词──过客、马儿、石板路

画面四:深闺思妇图

具体描述:(略)关键把握闺中布置,思妇动作,表情,心理的变化

画面五:途中道别图

具体描述:(略)关键把握过客情感

诗中江南,莲花,东风,柳絮,小城,青石,春帷,窗扉,马蹄……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本诗优美的深婉凄伤是意境。本诗片段性很强,和电影里运用的蒙太奇手法(把镜头剪辑,组合起来的手段)相类似。

五、请同学们课后反复朗读这首诗歌,尤其是“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一句中,既然是个错误,那为什么作者又要说成是美丽的呢?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整体把握了诗歌的内容,并分析了诗歌的前面部分,下面我们将继续学习这首诗歌。

二、分析诗的余下部分

闺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现,那么,她等到了吗?她的心情又是如何变化的?(学生齐读。)

(1)在百无聊赖中,街道上分明地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达达”的马蹄声,一丝希望在她心中升腾。大家设想一下,这个女子会做出什么动作来?她在那瞬间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确:她会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开窗帘向外张望,满心希望马儿送来的是“她”的“白马王子”,心中充满了惊喜。

(板书:(蹄声)惊喜)

(2)事实又是如何?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残酷的事实,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一名“过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马王子”。“她”只好千万个不愿意地放下了窗帘,悄然转过头去,双眼已经模糊;马上过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滞的无情的帘子。这时,女子的心里充满了失望。

(板书:(过客)失望)

(3)请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产生了这次错误之后,这女子的心理又会如何变化?

明确:她会在心里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会在“期待”到“惊喜”再到“失望”之间不断地反复。为什么呢?

明确:我们想象一下,这位过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响起马蹄声,她会怎样?显然,她还是会重复刚才的动作,即使“过尽千帆皆不是”,但当第一千零一片帆过来之时,她还是会举目远眺,随帆移动自己的目光,无怨无悔。情至深处,“肠断白蘋洲”啊。

三、总结

1、本诗题为“错误”,这为什么是一个错误?(学生讨论,教师分析)

明确:(1)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2)“我”错误的打江南走过,捉弄了女子的感情(3)“我”确实是女子日日夜夜盼望的归人,但“我”过家门而不入,令女子错误的以为我回家了。

2、为何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呢?(学生讨论,教师分析)

明确:(1)女子以为,“达达的马蹄声”可能是归人回来了,心情一下子兴奋起来,所以说“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但是这“达达的马蹄声“不是归人回来的声音。(2)“我”无意中破坏了女子的心情,使其由兴奋跌入失望,这虽然是个“误会”,是个“错误”,但是从审美的角度看,这是美丽的。(3)这个故事,或者说这个情节美丽,因此“错误”也成为一种美丽。板书:(美丽)

(错误)四.探究主旨,这首诗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的抒写了离愁别绪,表达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怀,属于传统的闺怨诗歌,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把这首诗的主题定位在思妇期盼心上人归来的执着的爱情上.

教师引导:其实诗中的“我”还可以理解为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游子。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有一种漂泊的心态,他们在台湾岛仅仅是一个“过客”,希望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自己的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原因,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重重的失落和惆怅的感情。时至今日,岛内的台独势力仍费尽心思地阻挠“三通”,妄图将宝岛从祖国分裂出去,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留给中华民族的将是永远的悲哀。这个“错误”决不会再是美丽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错误》中有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是一首期盼大陆与台湾早日统一的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五、拓展延伸 1. 总结

杨牧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这里的第二个“中国”意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就本诗而言,你认为它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哪里?再说说你对这两个“中国”的理解?(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

明确:处处流淌着古典美:采用传统题材,选用古典意象,化用经典构思。

第一个“中国”是指郑愁予是个中国人,第二个“中国”是指他的诗歌具有中国的文学传统和特色。第一个“中国”也是从地域、国籍、血统等方面说的,第二个“中国”也是就诗歌创作的构思、选材、意象、语言等等而言。2.延伸

郑愁予的诗歌富有节奏和韵律感,这在我们反复的朗读中已有所感知,台湾著名的音乐人罗大佑将〈错误〉这首诗以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你怎么看这种做法?(课件展示罗大佑改编的歌词——欣赏罗大佑的演唱——发表看法)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各抒己见,能自圆其说便可。

参考:罗大佑的改编在强化了故事性的同时,也强化了韵律感。郑愁予本人认为:“对写诗的人来说,若有人将你的诗用音乐来诠释,这是很有趣味的,也是很荣誉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此诗;

2、结合对这首诗的理解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和经历,通过想象和联想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郑愁予诗选集〉〉,台湾志文出版社1988版〈〈新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版附:整体板书设计

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

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

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蹄声)

等待

惊喜

(美丽)

(错误)

失望

(过客)

第五篇:错误 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2、初步培养学生品味意境和情理的能力。

3、对作品进行比较性阅读。【教学重点】 理解《错误》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等特色。

2、准确把握《错误》的情感和主题。【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的诵读,感悟诗歌情感意蕴。

2、比较性阅读:通过同一主体诗歌的比较性阅读,深刻理解《错误》的艺术特色。【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学习《错误》这首诗歌,体会其优美深婉的意境,掌握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的写作特色。【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而做得最多的又往往是须眉之士。他们或是以己度人描摹体恤女子情怀;或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失意与惆怅。思妇入诗,最早是从《诗经》中开始,《诗经•召南•殷其雷》中有“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感或惶?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而入词则有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一千年后,台湾诗人郑愁予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错误》,今天我们就从内容、意象、结构等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

二、教师范背《错误》,听录音,学生朗读。

三、分析

1、内容分析 思考:通过阅读,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明确:描写的是痴情的女子在漫长的等待中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乃至绝望的故事。这个故事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哪?这就是我们曾学过的意象。

2、意象分析 意象是传情达意的载体,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都有哪些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还能想起来哪些?(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错误》的所有意象我们都似曾相识,都可以在唐诗宋词中找到大量的使用这些意象的句子,如李商隐的《乐游原》中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等。那么在这首诗中有哪些中国式的意象? 明确:(多媒体展示)莲花(的开落)女子芳洁、封闭而又寂寞的心灵 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小小的寂寞的城 小小的窗扉紧掩 感情执着、专一 青石的街道向晚

3、结构分析 既然短短90多字就有如此多的意象,如果不精心安排,只是随意的堆砌在一起,也不会有美的意境;也不会将女子执着专一的感情封闭而又寂寞的心灵描摹得如此的酣畅淋漓。所以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歌的结构,找一找诗歌的线索,试着将本诗的各个镜头按照正常的顺序来拼接一下,看一看郑愁予的时空转换艺术。明确:本诗歌由纵横两条线索,是整个故事呈现环式结构。横线——第一节两句是故事的结局,中间五句是对女子的漫长等待的想象,最后两句是写实。纵线——从大景(广阔的江南)到小景(小城、街道、帷幕、窗扉和马蹄声)像从一条幽僻的小巷,从大的背景伸向寂寞的向晚的青石街道。全诗按照:“实—虚—实”的思路来倒装的。

4、“错误”分析 错误都是大家要改正或摒弃的,那么作者为什么给“错误”冠以“美丽”二字呢?仔细的玩味“错误”是怎么样产生?(1)我们先看一下“错误”产生的过程:(多媒体展示)制造者:女子 制造者“我” 失之交臂 漫长等待 紧掩心扉、令有所盼 可能是“归人” 无视“我”回眸 难以停留,是“过客” 少妇眼中“我”是过客 伤心、失望、绝望 美丽的邂逅情节 “达达的马蹄”带来美丽的期盼 “美丽的错误”(2)产生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明确:因为“我”这“达达的马蹄”打开了“你”“小小的寂寞的”心,打开了“你”“紧掩”的心扉,“你”一定误以为“我”回家了,于是,一阵惊喜,一片欢心,然而,“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当“你”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时,“你”也许更惆怅,更痛楚吧!“惊喜”是美丽的,但却是虚无的。马蹄本身是美好的,它能带给那位女子以希望。所以这个错误的美丽,是种痛苦的美丽。但这种错误毕竟能给女子带来希望,总比什么也等不到要好,所以也可以说是美丽的。

四、课堂小结 面对这样一位含蓄隽永、情深义重的女子,诗人抱愧和解释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读完全诗,它表面看是由于一场误会而引起女子心中的波动和失落。但实际上,这首诗在无形之中对千古吟唱的思妇主题做了一个男人最隐衷而又最诚实的回答。为什么千年以来女子“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从而“肠断白蘋洲”?只因为她们所等待的男人在她们的生命流程中,多半是“过客”,而不是“归人”。

五、比较性阅读(多媒体投影)思考:下面都是“倚楼望归”的三首诗,郑诗与白、温、柳都沿用了“倚楼望归”的主题和意象,但给人的感觉又是迥异的,试着做以说明。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汴水,泗水日夜流淌,直到瓜州古渡。吴山点点,隔江相望,而行人在思妇的眼中渐行渐远,身影融入水天之间,而后杳无音讯,词不言别而言归,只言悠而未及休,最后借“月明人倚楼”一句兀现,令人怅然长叹,低回久之。温庭筠《梦 江南》

下载错误.-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错误.-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错误》教案

    教学目的:1、体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 2、掌握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3、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 教学重、难点: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境。......

    《错误》教案

    《错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意象美。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

    《错误》教案

    《错误》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 2.学习本诗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 3.体会本诗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1.品味......

    《错误》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2、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 3、了解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学会......

    错误教案

    《错误》教案 班级:财经151教室:4404 授课人:姜之颖 教学目标:以叙事诗的特点为线索,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的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对诗歌的......

    错误教案

    郑愁予《错误》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 2.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意境。 二、教学重点 1.把握思......

    错误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比喻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歌凄美幽怨的意境,品味抒情主人公感情; 3、背诵全诗。 重点难点 1、 比喻; 2、 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鉴......

    《错误》教案

    《错误》教案 知识目标:1.掌握该诗古典意象 2.把握否定句、倒装句及该诗结构 能力目标:赏析这首诗精炼优美的语言,体会思妇心境的变化。 情感目标:开发学生对《错误》的不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