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开课_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39正比例的意义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正比例关系,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及正比例关系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情感态度 :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P39页表格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玩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请大家听清楚游戏规则:同桌两人为一组,一边进行游戏,一边用画 “正” 字的方法记录自己赢的次数,赢一次得5分,时间30秒。听明白了吗?
做好准备,游戏时间30秒,预备──开始!
秒表计时,开始游戏,教师巡视。时间到,我来了解一下做游戏的情况:
请同学们注意,赢1次我们记 5分。下面请大家算一算你可以得多少分? 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得分?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电脑表格上填上数据
二、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张表,看看表中有哪几种数量?
2、学生抢答:
赢的次数是 1,得分是 5;赢的次数是 2 时,得分是10 赢的次数是 6 时,得分成了多少?
我们再倒过来观察:得分是 20,赢的次数是 4;得分是15的时候,赢的次数是3;得分是多少的时候?,赢的次数是 2 通过抢答:你发现了什么?
4、引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得分随着赢的次数的变化而变化,像这样的两种量,我们把它们叫做相关联的量。(教师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当其中一种量变化时,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就像现在我发现每位同学都精神抖擞的样子,老师也感到上课的精神倍增一样。
三、创设情景,观察实验。
1、课件出示实验情景图并设问:从这张情景图中,你能看到了什么? 谁来说说
学生汇报(6个大小相同的圆柱型烧杯,一把直尺,带颜色的水)
2、由于这个实验现场做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借助电脑来完成它,好吗?
要求: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记录实验数据。
水的体积是200毫升时,引导学生猜一下水的高度是多少?
四、自主探究成正比例的量
1、观察变量
我们一块来看一下实验结果:(课件出示实验报告单)
仔细观察分析实验报告单,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建议大家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分析实验报告单,可以从左往右,也可以从右往左。)
(1)表中反映了哪几种量?
(2)水的高度和体积这两种量有变化吗?(3)水的体积是怎样随着高度变化的?
小组汇报。(水的高度增加,体积随着增加,高度减少,体积随着减少,也就是说: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板书: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2、引导学生研究“定量”
(1)由统计表中的这两种量,你还能想到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统计表。
(2)你会算底面积吗?请一位同学说出底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3)
通过计算底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4)介绍“一定”底面积都相等,也就是体积和高度的比值都相等,这种情况,数学上叫做“一定”。板书:“一定”
3、认识“成正比例的量”
(1)再次观察统计表,每位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A、现在统计表中有几种量,哪种量是变化的?哪种量是不变的? B、体积和高度,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特征?
(2)汇报明确:高度和体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高度增加,体积随着增加,高度减少,体积随着减少。体积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3)揭示成正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
4、教学字母表达式
(1)描述正比例关系的这段话有点长,我们可不可以用字母表达式把它简明地表示出来?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试着用字母表示出正比例关系。
(2)学生汇报:
(3)同学们能不能结合刚才的实验数据,在小组内说说X、Y、K表示什么?
5、自学讨论
(1)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本上是怎样描述“正比例关系”的?自已勾一勾书,然后边读边思考:
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2)汇报明确
(3)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正比例,有的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键要看这两个量的比值是否一定,只有比值一定,这两个量才成正比例关系。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刚才大家学习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1、第一关:出示课本41页“做一做”
第(1)、(2)独立解答,第(3)题小组讨论,然后组织交流。
2、第二关:老师在生活中收集了三个例子,其中只有一个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订阅《学生天地》的数量和总价; 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3、第三关:拓展练习(根据教学时间机动安排)
已知X-Y=0,X,Y成正比例吗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成正比例的量
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之变化
y(一定)} xk(一定)
第二篇: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榄 盛.丰
一个月亮在天上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十二册数学P62~P63页的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三 量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一种量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3.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这两种量在变化中有没有什么不变的规律呢?现在小组内讨论,再在班内交流。(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两种量中所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变)
根据交流情况,教师进一步引导:请写出几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求出比值,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80:1=80 160:2=80 240:3=80 ……
提问:观察这些比值,你发现了什么?这个比值80表示什么?(速度)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的规律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4.讲述:通过观察和计算,我们对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有两点发现:(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5.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
四、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 1.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相同点。
提问: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① 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 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③ 两种量都成正比例。
2.谈话:如果用字母 X和 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Y:X=K(一定)
谈话:这是正比例关系式表达式,对这个式子要这样理解:X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比 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X 和 Y成正比例。
五、巩固练习
1.完成 成正比例,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才成正比例。
5、拓展:明明三岁时体重12千克,十一岁时体重44千克。于是小张就说:“明明的体重和身高成正比例。”你认为小张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六、全课总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意义的变化规律。2.学会判断成正比例关系的量。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请同学口述三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2)单价、总价、数量;(3)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口述关系式、老师板书。)(二)学习新课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请同学们回答老师的问题。
幻灯出示:
一列火车1小时行6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3小时、4小时、5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生:60千米、120干米、180千米„„
师:根据刚才口答的问题,整理一个表格。出示例1。(小黑板)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师:(看着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表中有几种量?是什么? 生:表中有两种量,时间和路程。师: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的?
生:时间1小时,路程是60千米;2小时,路程为120千米;3小时,路程为180千米„„
师: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就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
(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师:表中谁和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生: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师:我们看一看他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
生:时间由1小时变2小时,路程由60千米变为120千米„„时间扩大了,路程也随着扩大,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师:现在我们从后往前看,时间由8小时变为7小时、6小时、4小时„„路程又是如何变化的?
生:路程由480千米变为420千米、360千米„„
师:从上面变化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同桌进行讨论。)生:时间从小到大,路程也随着从小到大变化;时间从大到小,路程也随着从大到小变化。师:我们对比一下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互相讨论一下,这两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分组讨论)师:请同学发表意见。
生:第一题时间扩大了,行的路程也随着扩大;第二题时间缩小了,所行的路程也随着缩短了。
师:我们对这种变化规律简称为“同扩同缩”。(板书)让我们再看一看,它们扩大缩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师:根据时间和路程可以求出什么? 生:可以求出速度。
师:这个速度是谁与谁的比?它们的结果又叫什么? 生:这个速度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它们的结果是比值。师:这个60实际是什么?变化了吗?
生:这个60是火车的速度,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也是路程和时间的商,速度不变。
驶多少千米,速度都是60千米,这个速度是一定的,是固定不变的量,我们简称为定量。
师:谁是定量时,两种相关联的量同扩同缩? 生:速度一定时,时间和路程同扩同缩。
师:对。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商,也就是比值一定时,它们同扩同缩。我们看着表再算一算表中路程与时间相对应的商是不是一定。
(学生口算验证。)生:都是60千米,速度不变,符合变化的规律,同扩同缩。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扩大和缩小的规律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样的。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叙述一遍?(看黑板引导学生口述。)师:我们再看一题,研究一下它的变化规律。出示例2。(小黑板)例2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如下表:(板书)按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幻灯)(1)表中有哪两种量?
(2)谁和谁是相关联的量?关系式是什么?(3)总价是怎样随着米数变化的?
(4)相对应的总价和米数的比各是多少?(5)谁是定量?
(6)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生:(答略)师:比较一下两个例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师:对。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内容。(板书课题:正比例的意义)师:你能按照老师说的叙述一下例1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吗? 生: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
师:想一想例2,你能叙述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为什么?(两人互相试说。)师:很好。请打开书,看书上是怎样总结的?(生看书,并画出重点,读一遍意义。)师:如果表中第一种量用x表示,第二种量用y表示,定量用k表示,谁能用字母表示成正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与定量的关系?
师: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相关联的量的例子吗? 生:(答略)师: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正比例关系,有的是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关系。所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要抓住相对应的两个量是否商(比值)一定,只有商(比值)一定时,才能成正比例关系。
(三)巩固反馈
1.课本上的“做一做”。
2.幻灯出示题,并说明理由。
(1)苹果的单价一定,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2)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3)小明的年龄和体重()。(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的?(生自己总结,举手发言。)师:打开书,并说出正比例的意义。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五)布置作业(略)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复习三量关系,为本节内容引路。
第二部分:新课从创设正比例表象入手,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分析、概括,紧紧围绕判断正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两个量、商一定展开思路,结合例题中的数据整理知识,发现规律,由讨论表象到抽象概念,使知识得到深化。
第三部分: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由此验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方法。最后指导学生看书,抓住本节重点,突破难点。安排适当的练习题,在反复的练习中,加强概念的理解,牢牢掌握住判断的方法。合理安排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力争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精神,使学生认识结构不断发展,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做到在加强双基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复检导学
1、看到“时间”这个量,你能想到什么?看到“单价”、“工作效率”呢? 出示:(1)路程、速度、时间;
(2)单价、总价、数量;
(3)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2、你能说出每组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
二、自悟新知
1、口答:
一列火车1小时行8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3小时、4小时、5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师:根据刚才口答的问题,整理如下的表格。
出示例1。
(1)、表中有几种量?是什么?
(2)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有关系吗?行驶的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引导:从左往右看,有什么变化?用一句话说一说。
从右往左看,有什么变化?谁用一句话概括?
师: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就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表中谁和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他们是怎样变化的?
(3)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引导: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师:比值都是80,是一个固定的数量,我们也可以说:比值是一定的。(板书:比值一定)比值80表示什么? 你能用式子表示上面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2、讨论、交流
路程和时间是两种什么样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为什么?(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怎样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随着缩小。)扩大、缩小的规律是什么?(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3、谁能用自己的话总结这两个量的关系?(看板书)谁能根据板书完整的说一说这一题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4、师小结
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内容。(板书课题:正比例的意义)出示结论自己读一读
5、试一试(课本62页)
(1)填写上表,说说总价是随着哪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2)写出几组相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3)这个比值表示的是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与总价的关系吗?(4)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三、交流探究
比较两个例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2)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总是一定的;(3)两种量都成正比例。
师: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那么上面这种数量关系式可以怎样写呢? 板书:y/x=k(一定)
四、点拨归纳
1、师讲解: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在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的比的比值一定(也就是商一定)时,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正比例,这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2、巩固反馈(1).课本上的练一练(第63页)。(2).判断并说明理由(媒体出示)(3).巧判断(媒体出示)(4)、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5)、完成练习十三第2题。(6)、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3、课堂总结
1、什么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3、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五、拓展延伸 第一题:
A、B、C 三种量的关系是: A×B = C
1.如果 A一定,那么 B和 C成()比例;
2.如果 B一定,那么 A和C 成()比例。
第二题:
如果Y=8X(Y,X都不为0),X和 Y成()比例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
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路程=速度(一定)时间y=k(一定)x
第五篇:正比例意义教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课 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正比例的意义》 【教材简解】:
正比例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第4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具有比和比例的知识以及认识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的,通过对两个数量保持商一定的变化,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使学生认识正比例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从而概括出正比例关系的概念。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以下几点设计理念:
1、抽象实际事例中的数量变化规律,形成正比例的概念。
例1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两种相关联的量”以及“成正比例的量”的含义。教材先指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用“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具体解释两种量的“相关联”。再指出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可以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它们是成正比例的量,学生在这里首次感知了正比例关系。“试一试”是在另一组数量关系中继续感知正比例关系。使得学生在上面两个实例中感知了正比例的具体含义,然后教材再抽象概括出正比例的意义,这一环节是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数学思考的极好机会。
2、用图像直观表达正比例关系。
例2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编排的,设计的三个问题体现了教学正比例图像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认识图像上的点,说出其他各点的具体含义,体会各个点都表示汽车在某段时间所行驶的路程,也体会这些点是根据对应的时间与路程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来的。
第二步认识图像的形状,从图中描出的点在一条直线上,体会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第三步应用图像,估计行驶时间所对应的路程或者行驶路程所用的时间。【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答(课件演示)
1、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二、新授教学:(一)自学
课件出示以下两组自学材料:
1、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时间(比)1 2 3 4 5 6 „„ 路程(千米)50 100 150
„„ 观察上表,填写表格并思考下列问题:(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
(3)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什么?比值是多少?
2、一种圆珠笔,枝数和总价如下表 数量(枝)1 2 3 4 5 6 „„ 总价(元)1.6 3.2 4.8
„„ 观察上表,填写表格并思考下列问题:(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变化而变化的?
(3)相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分别是什么?比值是多少?(二)反馈:
师:在填表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材料中的两种量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变化有规律吗?
1、学生自由说,小组内总结。(小组汇报,教师小结。)小结:像这样表里的两种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两种量就是相关联的量。
【根据学生反馈板书】: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③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说明: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都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
2、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1)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填表、交流,知道了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总价和数量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数量扩大,总价随着扩大;数量缩小,总价也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总价和数量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数量关系式来表示: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总价÷数量=单价(一定)问:谁来说说这两个数量关系式的意思?
(2)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成正比例的量
追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比值是不是一定)(3)字母表达关系式。
问:如果字母y和 x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出来?
【板书】: =k(一定)(4)质疑。
师: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以及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想一想:构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三)探究:
1、课件出示表格
时间/时 1 2 3 4 5 6 „„ 路程/千米 80 160 240 320 400 480 „„
根据表中列出的两种量,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横轴和纵轴。问:你能根据表中的每组数据,在方格图中找一找相应的点,并依次描出这些点吗?
2、学生尝试画出正比例的图像。
3、展示、纠错。
强调:每个点都应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一组对应数值。
4、回答例2图像下面的问题,重点弄清:(1)说出每个点表示的含义。
(2)为什么所描的点在一条直线上?
(3)你能根据时间(路程)估计所对应的路程(时间)吗?你是怎么看的? 借助直观的图像理解两种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的变化规律。(四)应用:
1、判断下面每题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1)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2)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宽的面积。
(3)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4)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课件演示核对。
2、完成练习十三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指名学生有条理地说明判断的理由。
3、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先让学生说出把已知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几厘米?再画一画。
分别求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填写表格。
讨论、明确: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才成正比例。
4、完成练习。学生先独立填表,再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长度和总价所对应的点,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组织同桌讨论和交流)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什么?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四、课堂延伸:
思考: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正比例吗?
五、课外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第1、4题。
六、板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③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k(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