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升》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认识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
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量杯,水壶,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故事: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饮料决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想喝,狮子刚喝了2杯就撑不住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喝饮料的冠军,森林中的老大!”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冠军!”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
1、初步认识容量
教师首先应该肯定同学们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大杯子的容量比较大,小杯子的容量比较小。
板书:容量
2、加深对容量的认识
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水壶1和水壶2 让学生想办法来验证说明两个水壶的大小。学生操作验证。
3、进一步感受容量的含义
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师小结:人们就需要给容量定出统一的单位,你们说对不对。
三、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升
1、认识升
组织交流:让同学们说一说本组中带来的最大的容器的容量。(板书:升或L)
说明: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在数学上,计量液体多少时通常用升做单位。
2、认识1升
(1)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教师缓缓地往量杯里倒水,够1升后,让学生轮流观察,然后把水倒出。
(2)出示一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让学生测量观察这个正方体容器口的长和宽,再量量容器的深度,把测量的结果告诉老师,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了什么?
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学生搜集的容器,容量。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观察三幅图,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大?为什么?(小组交流)
2、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比较3个容器的容量,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五、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
第二篇:(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容量和升
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
认识容量和升。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
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情感目标:
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组织形式:
4人小组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1--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认识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实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图
2.图上的3个容器,哪个容量最小,最个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吗? 3.指名生上台操作。想想做做2 1.请每个小组将准备的杯子拿出来,先估计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 2.接下来,请每个小组像刚才一样实验一下,你估计对吗? 3.指各两小组回答:你们是怎样做的? 想想做做3 1.指名读题。2.指名口答。想想做做4 你能估计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说说你的理由。
--2--
--3--
第三篇:小学数学冀教新版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冀教新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2页。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升和毫升”。教学难点: 能过独立测量液体的多少。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量杯和量筒、两个杯子、水槽、饮料、三个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水杯、水槽。教学环节:
一、实验引入
1、教师拿出两个(粗细大小不同)的杯子。师:“我和朋友每人喝满满一杯水,同学们猜一猜谁喝得多?”(培养学生的观查能力,让学生动脑筋大胆想象)
2、师:“请同学们拿起你们组的水盆水杯,验证你的想法。” ①学生动手实验。
预设:学生的做法可能: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倒入另一个杯子。把两个杯子装满水,倒入另一个杯子。使学生在亲手实验的过程中解决问题。②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是怎样判断的。
3、教师讲解:“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
二、探索新知。
1、教师拿出两个高度一样、庄的饮料高度一样、粗细不同的被子,问:“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
①学生观察、讨论可以怎样比较。②交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必要的话,还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
2、认识量杯和量筒。师:“要想精确测量饮料的多少,可以用量杯和量筒进行测量。” 教师拿出量杯和量筒让学生观察。
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读一读刻度。师:“计量液体,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升和毫升也可用字母m和ml表示。
3、感受1毫升的水有多少。教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师:“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学生自由回答。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学生畅所欲言。
用量杯测量两个杯子中饮料的多少。(师生一同试验,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读出两个杯子中的饮料液面所在的刻度,并把读出的数写在黑板上。
4、感受1升的水有多少。
教师拿出1升的量杯,请学生到满水,亲身感受1升水的多少。教师拿出1升的饮料。师:“ 1升的饮料一口气喝的完吗? 请你们把这些饮料倒入杯子,四个小朋友分着喝一喝。感觉怎么样?”(学生能在品尝饮料的过程中感受一升的多少,亲身体会,加深理解。)
三、巩固提升。
1、课件出示练习: 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8(),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是2(),一个火柴盒的体积约是12(),一个一次性纸杯的容积约是150(),一个汽油桶的容积约是20()。指名答
2、教师拿出三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装满水,让学生测量出它们的容量。(学生对这道题非常感兴趣,都抢着到前面做试验。这个试验,一方面强化学生对容量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读量桶和量杯上的刻度。)
3、教师出示两个杯子,杯子里装的水有多有少。师:“怎样能使两个杯子的水同样多?看看谁能想出最好的办法?” 学生发言,并到前面来演示。(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
四、总结全文,扩展延伸。师:“我们认识了升和毫升,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升和毫升”做单位?这些物品的容量是多少?记录下来,我们下节课交流。“
五、板书设计。认识升和毫升
剂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和毫升做单位。
毫升(ML)——比较小的单位
.升(L)——比较大的单位
第四篇: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升和毫升的认识 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升与毫升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3、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升与毫升,并会用字母表示。教学难点: 理解容量的含义,形成1升与1毫升的容积观念。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茶杯,水,饮料瓶,量杯等。教学过程:
一、感受旧知、揭示课题
1、计量物体用哪些长度单位?
2、计量物体重量用哪些质量单位?
你们知道吗?我们喝的牛奶、饮料是用什么做计量单位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升和毫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旧知为新知做好铺垫,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动手活动、探索新知
1.教师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空杯: 问:哪个杯子装水多?
在分组“玩水”的过程中,比较这两个杯子哪一个能盛比较多的水? 同学之间交流介绍了两种方法:
一是先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然后根据第二个杯子水的情况,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
二是先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再分别倒进同样大的杯子里,观察、比较这两个杯子水面的高低,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
在“倒水”比较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容量大。” 设计意图:安排这些内容,是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结果的预设。课堂活动中,不能直接介绍比较的方法,而通过活动要让学生自己在充分的操作,在分组“玩水”的过程中,学会比较的方法。
2.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饮料瓶子:观察这两个瓶子,哪个瓶子的饮料多一些?
同学猜想,猜想的结果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个瓶子的饮料多呢?你有什么方法? 同学活动后回答并演示把这两个瓶子的饮料分别倒入同样大的量筒或量杯里进行比较,用量杯和量筒可以测量饮料的多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认识量杯和量筒。在认识了不同测量工具、知道了升和毫升。3.出示课件。(下面各容器哪个杯子容量最大?哪个最小?)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中间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大,最后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小。设计意图:通过及时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容量的感知。
三、感受容量单位“升”与“毫升”
1.出示超市平面图:我们到哪里去会找到容量单位?
2.视频播放超市和商品商标特写(色拉油5升、牛奶1升、饮料2.5升等)。
提问:从这些商品的商标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升、L。
再问:你们都是在哪些物品的包装上看到这个容量单位的? 师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可以用“L”表示。(请同学们读一读)
3、举例。
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升这个容量单位的? 根据同学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4.体验1升的多少。
操作:1升的水可以装满几杯。让同学用平时饮水的杯子倒一倒,说一说大约这样的几杯就有1升。5.“节约1升”。
(1)出示动画,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提问: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20分钟就会流失1升水。一小时就浪费多少水?一天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节约用水”从娃娃抓起。(2)节约用水广告短片欣赏。
情节: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小蚂蚁集水—运水—浇树—字幕(请节约每一滴水)。
小蚂蚁说:“我收集的水有多少升?”
小蘑菇说:“这么少的水用„升‟做单位合适吗?”
谈话:为了计量比较少的水,我们还需要一个比“升”更小的容量单位。那就是——毫升。
出示: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得出:用升作单位的容器很大,可见毫升是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用“mL”来表示。(请同学们读一读)设计意图:通过小短片引出更小的容量单位——毫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
6、认识1毫升
师用滴管向量筒滴水,几滴约是1毫升?
设计意图:通过小实验,学生直观感受了毫升的概念,体会了毫升的意义。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到了新知识,你快乐吗?
五、课件出示层次练习,提高巩固
1、把下面各容器容量按从大到小排序。
2、判断下面各题的单位是否正确。
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六、作业布置
1、课件出示:选择合适单位。
2、课本3页1题。
七、板书设计:
认识升和毫升
计量液体,用升或毫升作单位。升字母:L 毫升字母:mL 设计理念:
同学对升和毫升的认识重在感受和体验。本节课的设计从观察入手,立足让同学在操作中体验,在交流中感受。教师积极创设与同学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学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同学在观察、操作、猜想、交流、反思等活动中理解容量的意义,逐步体会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和1升的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精心设计一个对话的场景,在感受实际生活中容量单位“升”的认识从超市平面图物品分布区域的定位到对容量单位的感知,促进同学们逐步形成对容量单位清晰规范的认知“升”是较大单位,“毫升”是较小单位。在最后的拓展练习环节中,我最大程度地把练习内容活动化,容量单位是什么?1升有多少?1毫升有多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五篇:(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升和毫升 2
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和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升和毫升的认识。
教学难点:
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用实物,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探究与体验。在实验中思考、学习。师生交流
三、实践与应用,巩固所学结合实际生活。设计意图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而言,用实物,来吸引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数学,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的亲自操作活动,让学生再次体验容量的概念。
让学生积极参与“玩水”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进一步加深对容量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小组合作巩固强化。学生进一步体验容量的概念,加深理解。
--1--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预设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饮料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饮料(出示饮料),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饮料多,用眼直接看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可以用数来表示饮料的多少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实验,容量。
(1)出示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高度不一样)。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杯水多呢? 生:红色(蓝色)
(2)再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
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出示课件)生:一样多。左边的„„
(3)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两个杯子放在一起比一比。
2: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
生3: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课件)2.实验,认识升和毫升。
--2--
(1)出示两个高度一样、装着水的高度也一样、但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用不同颜色区分)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瓶子。比一比,哪个瓶子装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较的?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师生交流
生1:用一个大杯子,先把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做一个记号,然后倒出来。再把另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和刚才做的记号比较。
2: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个多。生3:用量杯也可以测量出哪个瓶里的水多。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我们就来按刚才的方法试一试吧。实际操作
(2)师:如果要精确的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计量液体工具。(出示、认识量筒和量杯)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师: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课件并板书,学生读一读)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用升或毫升来计量? 生:油,牛奶,可乐,啤酒。
⑶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液体的多少。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读出两个量杯中红色液面和蓝色液面所在的刻度。(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练一练
1.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出示课件)2.先请一位学生读题。
生:找三个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分别测量它们的容量。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后汇报结果。
3.怎样使两个瓶子里的水一样多?
分小组进行。(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生1:用量杯或者量筒,准确量出同样多的水。
生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然后分别倒进水,使两个杯子液面高度相同。
--3--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哪个杯子容量小。(课件展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