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在金色的沙滩上 教学设计2(北京版二年级下册)
在金色的沙滩上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和词,能区分并运用多音字。
2.了解沙滩上发生的事,感受大海沙滩贝壳的美。体会小姑娘天真、善良、诚实的美好品质。
3.学习小姑娘乐于助人、对人对事认真负责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大海沙滩上发生的事,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品质,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在生活中传播美。
教学难点:“金色”的除了指美丽的沙滩外,还代表小姑娘“金子”般的心。教学准备: 美丽大海沙滩的风景录象、课文录音磁带。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去看过大海吗?
师:去年暑假老师也去过海边,看到了美丽的椰树,踩到了柔软的沙滩,同时也感受到了海浪阵阵、海涛汹涌的壮观场面。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而金色沙滩上发生的事给我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师:听老师这么说,同学们想去看大海吗?
师:你想知道沙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二、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1)找出读不准的字词和多音字。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了那几个片段。?(3)小姑娘给你留了什么印象?(4)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指明学生提问,相机板书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三、分析课文
1.学习第一片段(分角色朗读1-6段)师指导朗读 大意: 画家去拾贝壳,小姑娘帮忙看衣服。
朗读:男-老伯伯(苍老 慈祥 亲切)女-小姑娘(细小 甜美 认真)2.学习第二片段
大意:画家送贝壳,可是小姑娘不要贝壳。(找小伙伴合作、讨论)
讨论: 为什么小姑娘不要画家送的贝壳呢?
“ 这是沙蜊子,这是大猫眼,这是小螺丝,这是金海螺,你要哪个 随你挑。”通过描写贝壳的种类写出贝壳的美。3.学习第三片段
大意:画家故意丢贝壳,小姑娘捡还贝壳。
师:在黄昏的沙滩上,他们俩又是你什么样的方式告别这美丽的沙滩和大海的呢?
表演:(学生上台表演师指导动作和神态)
四、总结课文
师:这位天真可爱善良的小姑娘有着乐于助人和对人对事都很认真负责的精神。她淳朴而诚实的心灵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同时她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小姑娘吗?
师:大海沙滩上发生了这么一件美丽感人的事,让我们觉得大海的一切可真美啊!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什么也美吗?
1.找找课文中描写大海、沙滩、贝壳美的句子。2.标题“金色的沙滩上”有其他更深的意思吗?
五、巩固拓展课文
1.师:大海美 沙滩美,贝壳又多又美,而且小姑娘的心灵更美,就让我们带着激动渴望和敬佩的心情把这篇美文美美的齐读一遍吧。2.把你认为美的句子抄下来,反复诵读。
六、深化延伸课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同学们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小姑娘一样,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祖国这个美丽的大家庭奉献自己的爱,祖国才会更美好!
板书设计:
在金色的沙滩上
画家 小姑娘
拾贝壳 看着东西
送贝壳 不收贝壳
丢贝壳 捡还贝壳
大海:一望无际 浪花美极了
贝壳:灿烂夺目 各种各样
(这一切都美极了)
第二篇:小学语文:在金色的沙滩上 教学设计(北京版二年级下册)
在金色的沙滩上
教学要求:
知: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理解.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学习课文中小姑娘助人为乐,诚实淳朴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具体事情,领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叙述重点事情的重点词,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录音机、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
二、自己出声读课文,想:课文中主要写的是谁?看图说话(在金色的沙滩上,画家遇到了一位拾贝壳的小姑娘。)
三、读这篇课文要带着什么问题呢?
1.小姑娘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2.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
四、带着问题再次读书分段:第一段(1~6)第二段(7~12)第三段(13~21)
五、认准以下这些词语的音(见板书。)
六、齐读课文。
七、把自己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词或句子。)
八、作业:读书,想一想,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
第二课时
导言:
你到过海边吗?你喜欢海滩上那些奇形怪状、五光十色的贝壳吗?但是在海滩上还有比贝壳更美好的东西,是什么呢?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
一、读全文: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发生在金色的海滩上的事情是一件什么事?指名三人各读一大段。
二、深入理解内容。
(一)读第一大段,说一说主要内容。(第一件事是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
(二)当小姑娘捧着贝壳让画家看时,画家“笑了笑”,画家心里可能想什么?(画家看到小姑娘喜欢贝壳,又发现小姑娘在海滩上捡的贝壳不是很好看。心里想我去给她捡点漂亮的贝壳。)
(三)画家游向礁石,是给谁拾贝壳去了?小姑娘知道吗?她怎样做的?(画家是给小姑娘拾贝壳去了,小姑娘并不知道。她给画家看着衣服。)
(四)找出描写海滩美丽的句子,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望无际”的意思。
(五)总结学法。(出示投影片。)
1.读文知内容。
2.抓重点词句。
3.分析与概括。
(六)用上述方法学习第2、3大段。
1.第二大段主要讲什么?(主要讲小姑娘给画家看衣服的经过。)要抓的词语是“焦急”、“紧紧地”。
小姑娘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课文通过天热,时间长,老伯伯的劝说,体现了小姑娘的什么品质?(乐于助人,认真负责的好品质。)小姑娘开始是焦急,当海水轻轻地漫上海滩时,她为什么要紧紧地抱?
2.第3大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两件事来。(分成两层。)画家捡来的贝壳怎么样?为什么小姑娘不要?抓词语“灿烂夺目”什么意思?(她给画家看衣服,帮助别人不图回报。)画家感动之极,他怎样做的?为什么这么做?结果怎样?(故意丢壳,回报姑娘。)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被小姑娘淳朴、诚实的行为所感动。)
三、总结全文说说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四、创设情境,配乐朗诵。
(一)文中有几个角色?
(二)分角色朗读。
(三)读出感情。
本文抒情意味很浓,使学生在一种美好的情境中去领会那美好的心灵。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下册《在金色的沙滩上》教案 北京版
《在金色的海滩上》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海滩上的故事。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第二件事是画家送贝壳给小姑娘,小姑娘不收;第三件事是在回家的路上,画家故意将贝壳丢在沙滩上要小姑娘捡,小姑娘捡起后,又还给了画家。体现了小姑娘纯朴、诚实、信守诺言的美好心灵。课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抒情意味很浓,寓情于景,寓情于事,那美丽的贝壳,那金色的沙滩,都为表现小姑娘的美好的心灵起到了衬托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大海、沙滩、贝壳的美丽,了解沙滩上发生的事,体会文中小姑娘助人为乐,诚实淳朴的美好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具体事情,领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叙述重点事情的重点词,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想像“美”。
1、师:这堂课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去。闭上你的眼睛,竖起你的耳朵,注意听,你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播放音乐)
2、交流(大海边)师:看,(出示大海图片)小朋友真聪明!喜欢美丽的大海吗?那就跟我哦一起去海边走走吧!(出示沙滩图片)
3、(生观看图片)小朋友,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吗?(生谈感受)
4、师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踏上那片金色的海滩,来学习一篇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板书课题)
5、齐读课题,指名读课题,突出“金色”,读出对海滩赞美的语气。
6、导入:金色的沙滩多美呀!课文还写了什么美呢?赶快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发现“美”。
1、师: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和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有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做上记号,读完后,向同桌请教,也可以举手,让我来帮你,好吗?(生自由读课文)
2、师:在金色的沙滩上走了一圈,老师发现了一些美丽的贝壳,谁愿意带领大家一起来拾贝壳,读一读贝壳上的字词。(出示字词)(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3、师:大家读得真棒。现在能不能告诉我,你在金色的海滩上发现了哪些美丽的东西?
4、反馈;[ 美丽的大海 美丽的贝壳 美丽的小姑娘 ]
(板书:大海美(海水美)贝壳美 小姑娘更美)
三、品读句段,感受“美”。
(一)海水美
1.师:到了海边,怎么可能不欣赏美丽的大海呢?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海水美?(生回答)
2.课件出示句子:“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指一生读。海水美在哪里?
3、反馈:重点抓住“一望无际”,把泡沫比作白雪来理解。(出示图片)
4、朗读:看,面对这么美丽的大海,(播放海浪声)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让海浪来为我们伴奏吧!(指名读,齐读)
(二)小姑娘美和贝壳美
1.师:在这么美的海滩上,我的目光却被一位美丽的姑娘所吸引。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小姑娘究竟美在哪里呀?(生自由读课文)
2、反馈:师:你发现小姑娘美在哪里呢?(根据学生回答:概括板书:守信用,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拾金不昧)
评价语:老师不光被海滩上的这位美丽的小姑娘给吸引了,也被眼前的聪明的小朋友们给吸引了。
3、师:现在就把你觉得小姑娘美的句子划下来吧。然后轻轻地读一读,好吗?
4、师:和小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找的和你的一样吗?互相说说找的理由,听听说得有没有道理。
5、全班交流,指导朗读,体会品质。
师:大家讨论得真热烈啊,看得老师也心痒痒的,要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可以加入你们的行列吗?这样吧,我们交流的时候,先说说你找了描写小姑娘哪方面的品质,再说出你找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1)守信用
①你从哪里看出她非常守信用?
②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A.(出示句子)师:小姑娘说这话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呀?(坚定)
B.谁来读读?(指名读)
③师:我们除了可以从小姑娘说的话中体会出小姑娘的守信用,你还能从别的地方体会出来吗?(出示7至16节。)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这几段话吧。你可以抓住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语来体会一下。
④太阳越升越高,小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
A.天气越来越热了,小姑娘会想找一个地方去休息一下吗?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姑娘,这个时候,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B.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⑤海水轻轻地漫上沙滩。小姑娘站起来,把画家的画夹和衣服紧紧地搂在胸前,一步步往后退,眼睛直望着礁石那边。
A.师:你说,她在想什么呀?(生自由回答)B。朗读指导。
(2)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①这个东西是指什么呀?(美丽的贝壳)
②画家捡到的贝壳美吗?(画家捡到的贝壳真美啊!)你从哪里看出来?
美丽的贝壳映着阳光,更加灿烂夺目。
第18自然段
A.(课件出示美丽的贝壳)师:看到这么美的贝壳,你们想说什么?
B.(生自由回答)
③师:画家捡到的贝壳可美拉,什么沙蜊子,大猫眼,小螺蛳,金海螺等等,有些名字我连听都没听到过。小姑娘喜欢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呀?
句子:小姑娘羡慕极了,情不自禁地说:“啊,真好看!”
④师:这么美的贝壳,也不是花很多钱买来的,小姑娘又那么喜欢,那为什么不挑几个呢?(因为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⑤师:多善良的小姑娘呀,让我们一起来把这部分读一读吧。(出示第17-19自然段)(生读)
(3)拾金不昧
①出示:小姑娘多么喜欢贝壳呀,画家希望她能悄悄地捡起来。没想到小姑娘把他喊住了:“叔叔,你的贝壳掉了!”她弯下腰,把一颗颗贝壳捡了起来,还给了画家。
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
A.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生自由回答)
B.此时此刻,画家的胸中涌动着千言万语,谁来帮他说一说?(生自由说)
四、总结升华,体验“美”
1.此时此刻,你们也一定有许多的话想对小姑娘说吧?
2.课文学到这儿,你们对课题中的“金色”是不是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呢? 师:今天,我们不仅在金色的海滩上看到了美丽的大海和贝壳,还和一位美丽的小姑娘交上了朋友。这个小姑娘诚实守信,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还拾金不昧,她有着一颗金子般纯洁善良的心。
3.最后,让我们带着对小姑娘的喜爱和赞美,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课题吧。
五、布置作业,内化“美”
1.把课文中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背下来。
2.把你想对小姑娘说的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
教学时,我采用长文短教的方法,紧扣“美”这一情感主线开展教学,体现“诵读以对话,感悟促理解”的教学理念。
1、“美”的主题教学
这篇课文很长,如果面面俱到,逐段进行讲解分析,既费时费力,又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提炼课堂目标,精简课堂内容,对目标和内容大胆取舍,做到“长文短教”,不仅避免烦琐的情节分析,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学这堂课时,我抓住“美”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美”的句子,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读出自己感受到的美,内化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2、“读”的感悟理解。
人们的语文能力是习得的,而语文能力的习得无一不是从感悟开始。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反复感悟,学生才会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读出一方新天地。(1)引导读题,启发想象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听一段录音,把学生带到美丽的海滩上,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海边,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金色沙滩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沙滩的美,进而告诉学生:金色的沙滩多美呀,课文还写了什么美呢,赶快读读课文吧!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在读中发现海水美、贝壳美、小姑娘的心灵更美,(2)反复读文,引起体验
在此环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最能表现“海水美”“贝壳美”“小姑娘美”的句子进行多种形式的品读与交流,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贝壳美”时,我展示课件中五光十色的贝壳图,让学生感受贝壳的绚丽夺目,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这么美的贝壳想说些什么,此时学生真切体会到了自己的喜欢与羡慕,读起来就能入情入境,也为下面理解小姑娘诚实善良的品质作好铺垫。理解“小姑娘美”时,我让学生划出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再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与说,已经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并深深被小姑娘崇高的品德所打动。
(3)再次读题,强化体验
当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悟已经强烈感受到小姑娘诚实守信、认真负责、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时,我问学生:课文学到这儿,你们对课题中的“金色”是不是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呢?引导学生理解着“金色”不光是指沙滩,更是指小姑娘那纯洁善良、像金子一般美好的心灵。接着,我让学生带着新的感受再读课题,前后两次读题,学生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3、“对话”以升华情感。
课文中有一句“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这其实是一个“空白”,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训练点。我抓住这一句话,让学生进行“补白”:此时,画家的心中涌动着千言万语,谁来帮他说一说?这样的训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内心,进一步体会小姑娘的心灵美。
第四篇:《在金色的沙滩上》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之二
《在金色的沙滩上》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助人为乐的精神。
2、运用学过的方法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天真、善良、办事认真、帮助别人不计报酬的可贵品质。教具准备: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的《雨中》讲的是小学生和过路人主动帮助姑娘捡苹果的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一课也是讲助人为乐的,事情发生在沙滩上。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步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的音和义,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全文可以分成几段。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3、讨论交流。
(1)同桌互相讨论不懂的词句。
(2)学生提出仍然不懂的问题。
(3)讨论分段。
4、按划分的段落默读课文,想想每段说的是什么意思。
三、进一步自学课文。
1、出示思考题,要求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问题。
(1)小姑娘在什么时间在哪儿捡贝壳?她遇到谁?他们说了些什么?
(2)小姑娘喜欢贝壳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小姑娘为什么没要画家的贝壳?通过这件事说明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小姑娘反撒落在海滩上的贝壳拾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
2、学生根据思考题,逐段默读课文。
四、讨论、交流。
1、同桌讨论思考题。
2、指名回答思考题。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
2、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3、指名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在金色的沙滩上
小姑娘贝壳青年画家
不计报酬、心灵美
第五篇:在金色的沙滩上教学设计意图doc
《在金色的沙滩上》教学设计解析
《在金色的沙滩上》讲的是发生在金色的沙滩上的故事,描述了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在金色的沙滩上信守承诺,帮助一位画家叔叔看衣服,并拒收画家叔叔送给她贝壳的故事。文章通过对小姑娘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体现了其金子般的心灵。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优美。但这篇课文很长,有21 个自然段,教学时如果面面俱到,逐段进行讲解分析,既费时费力,我们小组在备课时紧扣“美”这一情感主线开展教学,给学生创设美的氛围,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美”的重点句子,通过找重点句、关键词、想象说话、简要复述等让学生感悟美,并立足文本创设语境,内化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一、营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翻开课文你会看到一幅太阳刚刚冒出海面的海上美景图。太阳刚冒出海面,海面上泛着金色的波光。屹立在靠近岸边的礁石上望去,只看见碧蓝的海水一眼望不到边,海浪拍打着礁石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丽极了。天渐渐地亮了,平静的沙滩上逐渐变得喧闹起来,有的在沙滩上追逐嬉戏,有的尽情地享受着日光的沐浴。海滩上灿烂夺目的贝壳吸引了一个小女孩的目光,她弯下腰,拾起一颗颗贝壳,她的身后留下一串串小小的脚印。这近处的沙滩、海水,远处的礁石,天上的海鸟„„在上课伊始,老师就利用多媒体,配合以优美的叙述,为同学展现了海滩美景。我们这个城市叫上海,但在上海却看不到真正的海滩。我们查阅了资料,奉贤有碧海金沙、石化有城市海滩,但这两个都是人工海滩。比较真实一点的是金山卫海滩,但海水特别黄。所以我们很多土生土长的上海孩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看到过海,更鲜有机会在沙滩上尽情的玩过。那就更别提在沙滩上捡贝壳,踩浪花,玩沙子了。所以虽说老师的嗓音有些沙哑,但这并不影响孩子的美好感受。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了诗情画意令人向往的海边沙滩,仿佛置身于浪花拍打的海滩,细数着各种各样的贝壳,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二、立足语境,优化识字教学。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我们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能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蜊、蛳、捅”理解并积累“礁石、碧蓝、一望无际、羡慕、翻腾”等词语。在教学中,我们立足文本,运用多重手段,促使学生对字、词进行理解。在教学“蜊、蛳”时,运用直接感官和教师的解释,使学生形象记忆这两个字。“捅”字的教学则是在语句出示后,请学生结合动作,进行理解。在教学“礁石、碧蓝、一望无际”是设计在老师的引语叙述带领下,由媒体展示,直接进行理解。而“羡慕、翻腾、一定得、灵机一动”则是在句中进行或近义词理解、或句子拓展训练的想象理解。坚持在识词、学句中识字,能有效地培养理解词义、句意的能力。而理解词句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是培养阅读能力的起点。再者,在识词、学句中识字,既能提高识字质量,又能结合进行词和句的训练。而词句训练是初步的语言训练,是发展语言的起点。这样既促进独立识字能力的提高,又加速培养了阅读能力。
三、品词研读,体验美好心灵。
本课学习的关键是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善良、办事认真、帮助别人不计报酬的可贵品质。引导学生从已感受到的海景美、贝壳美进而体会小姑娘的心灵美。小姑娘的心灵美主要是通过小姑娘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因此在设计时我们让学生在整体阅读课文7-14节后,划出描写小姑娘的句子。又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探究、发现、感悟的层次上,引导学生速读课文,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地方”。从中体会出小姑娘负责守信、高尚纯洁、诚实美好的品质。
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汇报:
“太阳越升越高,小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句中的“沁、焦急”让我感动于小女孩的负责。
“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句中的“一定得”让我感动于小女孩的乐于助人、守信。
“小姑娘把画家的画夹和衣服紧紧地搂在胸前,一步一步往后退,眼睛直望着礁石那边。”句中的“紧紧地”让我感动于小女孩的不图回报。
学生边读边找边品边议。3句子中,我们对于第一句感觉学生比较难以从关键词理解女孩的美好品质。所以我们就采取由教师直接引语,引导学生通过口头填空方式:老师引语:是啊,太阳越升越高,此时已到了中午时分,天气已经很学生补充:(热了),老师引语:小姑娘从早上等到了中午,已经等了学生补充:(很长时间),老师引语:所以她的额头上学生补充:(沁出了细细的汗珠,)老师引语:眼睛里学生补充:(露出焦急的神情。),并结合“沁、焦急”的理解和说话训练:小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她心想:。来感受女孩在烈日下尽管很热但依然执着的守候着画家叔叔,因为她答应过叔叔要帮他看东西的。
而第三句句子,我们则是利用班级中语感好的同学来朗读这句话,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的美好品质。
在体会了这令人感动的描绘小女孩的三句句子后,利用课文的第13节作为过渡语,直接进入下文的学习。
“我不要,老师说了,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我要回家吃饭了!” 小姑娘把他喊住了:“叔叔,您的贝壳掉了!”小姑娘不仅这么说,还——弯下腰,把一颗颗贝壳捡了起来,还给了画家。因为画家也深受感动,所以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我们在这里也设计了说话训练,目的在于通过想象说话,深化对女孩美好品质的理解。
这一环节以引导学生品读后进行想象说话进行感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为主要手段,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四、简要复述,深化文本理解。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第一,识记生字并积累。第二,根据所给提纲,简要复述课文。第三,体会小女孩具有美好的心灵。经过学习,对于阅读理解已无大碍,只是课文篇幅比较长,给复述带来一些困难。而文后《阅读芳草地》中提出了“根据提纲简要复述”的要求。不过,学生如果完全根据这三个提纲进行复述显然只有骨架,会过于简要。因此,教学时我们设计结合教学的第3个目标,在体会小女孩具有美好心灵的同时,反复朗读这些表现美好心灵的句子,并板书关键词语于黑板上,为学生复述提供了具体内容。
学生在复述后再来理解课题中“金色”不仅指的是沙滩的颜色,更是指小姑娘那纯洁善良、像金子般美好的心灵,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