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函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范文

时间:2019-05-12 23:1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人函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人函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范文》。

第一篇:成人函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范文

成人函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19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的主张被提出来后引起了当代教育观念的转变。终身教育的理论驱动着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人教育为众多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专业进修及普通教育后的教育进阶提供了第二次受教育的机会,为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为国家实施终身教育创造先机。成人函授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种授课方式,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面授为辅的教育。[1]成人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授课方式的改进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毕业论文设计是成人函授教育教学计划中一个全面性、总结性、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培养成人函授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人函授教育者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对圆满完成教学计划,提高成人函授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分析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两种授课模式的特点,将两种模式进行优化整合,应用于成人函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明确该课程的具体要求,熟练掌握毕业论文设计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方法,以期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一、毕业论文设计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同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特别是对某一课题认识的深化,促进其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授课模式中,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任课教师常采用边讲解边结合黑板板书,口头举例子,学生记笔记等方式开展教学。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课上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要求,例如:选题的目的与意义、选题的要求、开展相关研究的文献检索方法等,而对于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展示的有关内容,例如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查阅资料的路径、方法等内容学生却无法很好的掌握。教师授课时对以上内容滔滔不绝,但学生却不知所云,相当于纸上谈兵。通过几堂课的学习,学生仅大致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些要求,而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如论文格式要求、文献检索等信息却无法准确的把握。

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使师生近距离地接触、面对面地交流,但语言的交流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学生普遍受信息化的影响,对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已有所厌倦,而且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理解能力有所不同,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听课效果良莠不齐,影响了教学效果。[2]

毕业论文设计传统教学模式的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不知该如何着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指的是运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自发展以来已得到众多教育人士的认可,它有其独特的特点:

1.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直观,生动

多媒体教学可容纳内容多,信息量大,授课时直观、形象、生动,可促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信息,能将很多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还可以将静态的教学信息动态化,复杂的教学过程形象化,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相比于传统教学增加了记忆的信息量,深受学生喜爱。[3]

2.多媒体教学课件可方便学生课后自学

函授学生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复制带走,课后进行理解与自习。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学生课后学习,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3.多媒体课件可及时更新,丰富教学内容

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科的发展,将学科前沿和最新知识点及时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修正和补充,使有关知识点得到吐故纳新,丰富教学内容。

4.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手段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其目的是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如果将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板书、幻灯片以及录影资料等其他媒体相结合,可使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境界。其中,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板书结合的授课模式是迄今为止最适合成人函授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

三、传统授课模式与多媒体教学优化结合使用的必要性

毕业论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相对比于其他课程在授课时有较高的要求。

在毕业论文课程授课时,如果一味的采用一支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单一传统的授课模式,既不能将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文献查阅路径等相关内容形象生动的传授给学生,又不能在有限课时内将丰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传达。但是教师优美的、富有个性的板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和审美,这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课堂中教师生动的讲解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灵感、思想相互碰撞的过程,教师富有启迪性的语音和体态语言的暗示,使学生心理产生极大的模仿力和亲和力,这是运用多媒体音像所无法收效的。

如果完全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有些教师将上课的内容全部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上,即多媒体课件变成了黑板板书的翻版,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给予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仅点点鼠标,动动嘴巴,甚至整堂课一直坐在电脑前面,学生一堂课都没看到老师的脸,缺乏师生互动与交流,师生关系弱化,导致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体验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因此,根据多媒体与传统授课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将两者进行优化组合,应用于成人函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学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整合多媒体与传统授课模式应用于成人函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

首先,授课教师让学生先明确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针对目的和意义的授课,教师应采用传统授课模式,站在讲台中间讲课,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易于师生互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4]教师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强调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选题。选择合适的题目,是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性环节。若选择的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论文内容较空洞,难以结合实际;而选择的论文题目范围过窄,又难以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授课教师指导学生选出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再围绕该研究方向查找文献资料,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材料逐渐把毕业论文题目范围缩小,并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有代表性的往届论文题目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省去黑板板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通过参考往届学生毕业论文题目,一定程度上对选题有初步的认识,较好的杜绝了学生选题范围过大或过小的现象。

再次,由于毕业论文一般指的是有文献资料佐证的学术论文,所以,授课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和阅读有关的参考资料,并指导学生进行文献的检索方法与技巧。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向学生介绍必要的参考资料,并用鼠标点击、投影仪投影逐步给学生演示进入学校图书馆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方法、查询文献的详细步骤与路径,为学生总结检索文献的基本方法,并让学生了解查阅中文期刊和博硕士毕业论文、会议论文相应的数据库路径,强调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围绕论文题目做文献检索,确保资料翔实。由于成人函授学生初次接触文献检索,听了课后未必会记住,授课教师可将上课课件让学生拷贝,方便学生课后进行复习,较好的掌握。

毕业论文有一定的格式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进行粗略讲解,接着以多媒体辅助配合,通过投影仪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毕业论文格式,边讲边演示,通过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加深学生对论文格式的要求。

最后,授课教师应给学生传授毕业论文答辩技巧与注意事项。教师应现场亲自示范毕业论文答辩时的各项工作,包括答辩前的准备工作,答辩回答问题的应变及答辩完毕应如何收尾等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全面掌握毕业论文答辩的步骤及相关事宜。

总之,在毕业论文课程授课时,交叉使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两种模式,授课教师不应只坐电脑前,应多与学生交流,运用恰当的手势、抑扬顿挫的声调,穿插幽默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及时进行黑板板书,引导学生思考,把握整堂课的脉络,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融合多媒体教学及传统授课模式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毕业论文设计基本技能,学会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分析论证、设计和计算、撰写论文等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认真刻苦和勇于创新的钻研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的新进展,开展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成人函授学生的最后一门课程,是学生从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到从事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的最初尝试,学校及任课教师应重视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学,通过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为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文科类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在学生踏入大学校门的一瞬间,他们的生活轨迹和高中时代便大不一样了。在这里,同学拥有权利去选择听喜欢的课程,老师有时间和精力把每一节课讲得丰富多彩,同时让学生快速吸收运用。

因此,理想的授课方式,是大学老师应该去思索的事情。对于不同的课程,老师的授课方式也应不同。例如,笔者所教授的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库及程序设计课来说,本门课程主要是给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讲解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和页面的设计等,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一个简单网站。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程序语言是复杂的,还有许多应该注意的条条框框。学生们希望自己很快学以致用,因此老师最好能够先把主体讲清楚,构造出一个对于知识大体认知的一个框架,再去填写其他的细节。老师也需要激发同学的趣味性,这样的激发趣味性的方法就有很多,例如,把原本运行出来的矩形改成心形,一定会激发很多女生的兴趣,把类似的程序转化成贪吃蛇这一类游戏,相信很多男生也会对于计算机语言情有独钟。

这或许是程序设计的另一种魅力。同时,老师和同学们也要做好交流沟通,在课下可以让学生试着编一下趣味的小程序,在获得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另外,对于老师来说也可以把考试题设计成以游戏为载体,来考察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这样不失趣味性,也可以做到与时俱进。老师上课应该准备好思路,最好能用探讨的形式来替代枯燥的理论说教过程,让学生在感受网页设计魅力所在的同时还能够吸收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向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教师授课则起到类似向导的作用,由此引发学生去思考。如果教师把什么问题都讲得“明明白白”,没有疑问,课堂上也从不提问,学生也没有问题可问,这不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表面上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学生不一定理解和把握,问题可能还多着呢。因此,在授课时需要注意设置疑问并经常提问。通过提问和解答,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对问题的认识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实现认识上的飞跃。一些程序设计很有难度,在2个课时的听课时间内,学生很难做到完全不溜号,不走神。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板书就很关键,学生溜号之后看到刚才讲过的部分,中间还能衔接上。如果老师仅用PPT讲解,那么如果学生溜号之后不知道老师讲过多少页,这样根本谈不上思维的连续性。所以,老师要将程序运行过程写在板书上,板书一定要尽量写得工整,思维不要有跳跃,要连续一些,把重要的思维方法都体现在板书上,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一些。另外,老师还应该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多例举生活中具体的例子,把抽象的程序分析具体化,让学生知道程序的运行及应用,从而激发学习计算机相关技术的信心与热情。一定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为网页设计课在课堂上接受起来并不容易,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听课效率和听课质量,预习阶段是重中之重,也是必不可少的。预习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告诉学生提前看一下有关内容,也可以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思考题在课前以作业的形式交上来,以达到预习的效果。

课后的时候,老师最好把自己上课所讲的例题,整理好做成PPT的形式,并且发送给学生,以便于学生的及时复习。当今信息时代,我们使用的通讯工具日新月异,过去人们使用的手机只有打电话、发信息的功能,上网只能依靠PC机终端,但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在我国的普及,使用手机上网的大学生与日俱增,几乎现在每一个大学生都拥有一台智能手机,通过智能手机连接移动互联网。与电脑这样的PC终端相比,手机携带更加方便,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功能,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基于智能手机的方便快捷,大学生越来越青睐于使用微信、微博这些新媒体,可以说微信已成为大学生手机上的必备应用,新媒体时代呼之欲出。在新媒体时代,应用新媒体加强教学建设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新兴课题。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一个学习微信群,让所有的同学加入进来,有不会的问题及时讨论,及时发布课后作业,以便于和学生的交流沟通。这些工作对于老师和学生之间都起着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大学的课堂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做学问的地方。老师要给学生创造的良好课堂,与学生共同作用,形成精彩丰富的大学课堂。综上,老师需要激发同学生的趣味性,在获得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师上课时准备好思路,最好能用探讨的形式来替代枯燥的理论说教过程。老师要将程序运行过程写在板书上,把重要的思维方法都体现在板书上,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一些。可以组织学生建立一个学习微信群,让所有的同学加入进来,有不会的问题及时讨论,及时发布课后作业,以便于和学生的交流沟通。

第三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究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究

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信息已经逐步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不懂信息技术,缺乏信息素养的人,将是信息时代的新“文盲”,忽视信息技术,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必将在信息时代的国际竞争中落伍!国际调研的结果显示,各国高度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我国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是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与传统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别。

1.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1.1教学模式的特点。

如果说赫尔巴特的“四段法”是最早(1806年)的教学模式,那么教学模式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教学模式由单一模式发展为上百种模式,但这些模式都遵循了共同的特点。

(1)任何的教学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或反映了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

(2)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主题、特定的目标,具有可操作的程序,同时包含了以某种教学策略为主导的多种教学策略。

(3)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在教学模式中,教学中的各因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的结构。

(4)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和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1.2教学模式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美国著名的师范教育家乔伊斯(Joyce)在与他人合著的《教学模式》一书中,将教学模式分成四大类。

(1)社会相互作用模式(2)信息处理模式

(3)个人发展模式(4)行为主义模式

叶澜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一书将教学模式分为三大类(1)侧重于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

(2)侧重于发展人际关系技能的教学模式

(3)侧重于适应学生需要与个别差异的教学模式 这些分类方法反映了不同的分类思想。乔伊斯的分类倾向于以模式的理论基础为依据,而叶澜的分类是以个体发展为依据。不同的分类对教师选择教学模式有不同的指导作用,但任何教学模式都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1)特定的教学目的(2)特定的教学程序(3)特定的作用方式

(4)特定的教学环境

教学模式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程序,它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样做,后怎样做,它的处方性和可操作性特点,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

2.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程序。

2.1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而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作体系。

教学方法既包括手段和方式,又体现为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程序。

第一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第二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第三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就必然包含了教法、学法、教与学的方法。2.2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方法,没有方法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尤其对于信息技术这种特殊的综合学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3.各种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3.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它源于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戚勒提出的“五段教学”,后经过前苏联凯洛夫等人改造并传入我国,我们又对其作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它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通过教师传授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由感知到理解,达到领会,然后再组织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最后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3.2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模式之一,也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最常用的模式之一。它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把示范技能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使他们通过模仿有效地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先把每个知识点讲解并操作示范,学生再模仿操作练习,如此循环来完成整个教学任务。3.3探索—发现教学模式

又称“引导—探究”式,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上利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运用创造思维去获得实证的知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探究的态度和习惯,逐步形成探索的技巧。但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之间处于协作关系,要求学习者能展开积极能动的活动,有时甚至是主角。3.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同时陶冶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师一般要给学生一个任务,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一模式中教师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维持者”。采用这一教学模式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个性的陶冶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某种与现实生活同类的意境,让学生从中掌握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4.各种教学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4.1以学生认识活动的不同形态为依据的教学方法分类的应用

4.1.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都伴之以讲授法。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这种方法主要作为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如介绍某工具软件或讲解网络知识。

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很适合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还有利于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在《信息与信息社会》这一节,教师就可以提出“什么是信息?”,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自主讨论信息的意义,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学习者的意见和想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好的理解课程的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4.1.2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或者给学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感性认识,就能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规律等理性知识。另外,通过演示,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种方法是信息技术课中一些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处理过程,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使他们对作品或演示过程产生好奇,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还可以给学生演示带有趣味性的教学课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动性。

4.1.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练习法也就是实践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实践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这种教学方法常采用个别化教学模式,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4.2其它教学方法的应用

4.2.1任务驱动法

这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任务驱动法就是将所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序。

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还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模式。小组学习又称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成果而合作的一切相关行为。在任务驱动下,小组讨论、小组竞争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能使小组成员间和组与组之间的思想融合贯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能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

4.2.2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所谓情境性问题悬念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为学生构造一定的学习情境,例如采用一些健康益智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巩固练习学过的内容。提出切近生活情境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4.2.3 形象比拟法

形象比拟法是指教师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借用学生已感知的知识来映射新知识,使新知识更容易被理解的教学方法。各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大同小异,完全可以举一反三。

利用已学过的Word的界面设置,可以映射Excel等软件的界面,这样就可以用形象比拟的方法轻松的学习其它软件。4.2.4兴趣激励法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的萌芽。因此,教师在

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扶植、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5.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思考 5.1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关系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而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程序。两者相比,教学方法更注重于具体的途径和程序,也就是教师课上所使用的具体的教学方式。

5.2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综合应用

每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长处与短处,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哪一种或哪几种能适用于一切范围和条件。尤其是对信息技术这样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来说,只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是达不到最佳教学效果的。

选用教学方法必须与所传授的教学内容相适应,并综合运用。而且信息技术课不能只考虑自己单方面的教学,还应积极与其它学科整合,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其它学科中。通过这种应用来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以促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5.3建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过程,强调以学为主,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通过协商、会话等活动自主建构知识。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灵活运用这种教育思想。如果教学只是呆板地讲授软件使用方法,学生就会失去兴趣。

5.4发展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世界最需要的是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创造力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想象力丰富。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设计应考虑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激活并扩展学生的想象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多种实践形式,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判断、推理、想象等一系列思考过程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5.5在教学中坚持“主导---主体”模式

学习控制分为两种: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外部控制就是学生受到来自外部的因素对自己学习的约束,表现为来自家庭、教师或长者的计划要求、任务、期望、鼓励、批评、督促、关注等,与学习的外部动机相联系;而内部控制也叫自我控制,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计划、要求、反思和调节的过程,与学习的内部动机相联系。学习过程往往同时存在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控制既要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又要结合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轻视。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当前社会即信息时代对计算机的要求变成学生的需要,把社会意识和他人经验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培养他们的创造才能。这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他们独立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接受者,是发现问题的探索者,是知识信息的反馈者,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他们理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

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而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特别是在高中信息技术这样实践操作性强的学科中,更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信息技术就应该建立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第四篇: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我国教学改革中提倡的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从探究式教学的涵义出发,探讨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为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师生对科学探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引入一些探究性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但目前高中物理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发展还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养和探究能力的目标,在探究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学模式的设计存在问题。笔者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试探讨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探究式教学的涵义

首先,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理念,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解放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探究式教学不提倡将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直接告知学生,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书中学,从做中学,通过探索活动发现学科知识和内容。其次,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及精神,体会知识的本质并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最后,探究式教学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本精神,教师根据探究活动的难易程度及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进行不同程度的指导,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条件,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

物理课堂探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规律的探究,实验探究,日常生活中物理问题的探究,其他综合性问题的探究。笔者将高中物理探究教学划分为学生思维探究和实验探究两种教学模式,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教学设计。

(一)学生思维探究式教学模式

以学生思维探究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高中物理理论概念及物理规律的教学,因为大部分高中物理理论概念及规律是无法通过实验得出的,是物理学家通过对年实验总结出的经验规律。例如能动定理,教师实施思维探究的教学效果优于实验探究。思维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开放性较低,但是对于我国高中大班教学的现状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

学生思维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由五个教学环节组成。首先,教师要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可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问题。其次,教师针对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类资料,例如以往研究理论、文献资料、物理实验、网络资源等,引导学生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选择能够解决问题的有用资料和信息。第三,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选择出的有用资料对问题假设进行推理和验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层次进行分组探究,使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够总结出与之能力相适应的观念,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假说。学生在小组探究中进行协作,验证所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用实证性材料证实或推翻假说。第四,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探究成果,并将探究结果上升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学生在此环节中完成新知识的构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

(二)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以实验探究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某个物理问题自主进行实验观察,并从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实验探究与科学家实验不用,是在教学活动的特定条件下让学生体验和认知客观世界,去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掌握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

实验探究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为主,教师起指导和引导作用,其教学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首先,教师创设出生动有趣的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行实验问题的分析,研究所探究问题的实质,并要求学生简单介绍实验问题。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搭建实验的基本构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引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实验框架及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其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主要包括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束进行数据分析、解释问题、合作交流等过程,教师在实验探究中积极进行指导和启发,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率。第三,每个学习小组介绍本组实验经过和实验结果,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并将教学知识与物理实验相互补充,促进学生构建新的物理知识。最后,教师根据物理课本知识提出拓展性问题,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利用,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新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开展实验、实验总结等过程证明自己的假设,实验是促进学生构建新知识的重要工具。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

第五篇: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Ph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究

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Ph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

[摘 要]混合式学习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这种模式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需要与课程本身的特点相符合。论文通过对Ph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的教学研究,挖掘出其使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提出了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将课程的能力体系分解为三部分,并针对这三部分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流程。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图像设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1-0020-03

一、Ph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使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

混合式学习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已经被运用于许多课程的教学当中[1],该理念的核心是学生的能力体系构建,这种构建的过程需要线上活动(课外学习)与线下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机混合来实现。它不仅是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混合,也是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混合[2]。

混合式学习模式并不适合用在所有课程,要想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这些课程应该符合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课程本身的教学资源基本上可以数字化,以便于网上学习使用。二是课程的面授教学环境应该以机房、多媒体教室为主,这样不至于生硬地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分割成两块,体现不出混合的优势。三是教学活动的成果便于在线上展示、讨论,以利于探究学习的开展[3]。

Photoshop图像设计是通过学习Photoshop软件,构建数字图像设计能力的课程[4]。该课程非常符合上述三个特点:首先,课程的素材、作品、教学视频、图文教程等都可以且必须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其次,课程的上课地点多在机房当中进行。最后,教学活动的成果即图像作品也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展示。

所以,在Ph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可行的,但还需要针对课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教学效果更好的模式。

二、Ph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块设计

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Ph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构建使用PS进行图像设计的能力[5]。可围绕这个核心将课程的能力体系分解成三个部分,即基本技能、自学能力、设计能力。基本技能指的是PS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基本工具等,是PS能力体系的砖石。自学能力指的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自学能力,即探究??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PS能力体系的建造师。设计能力指的是PS图像设计能力,是PS能力体系的具体表现[6]。这三个部分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任何一个教学单元当中都会包含着这三方面的内容。但对于不同的学习阶段或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对这三个能力目标有所侧重。

基于此,我们为Ph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设计了三个模块,即“基本技能”模块、“综合作品”模块、“创新创意”模块。“基本技能”模块的重点在于PS基本技能的学习,兼顾自学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以任务驱动式为主;“综合作品”模块主要是培养自学能力,完善基本技能并兼顾设计能力,学习方式以探究式为主;“创新创意”模块主要培养PS设计能力,进一步完善基本技能及自学能力,学习方式以协同学习为主 [7]。我们针对这三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及内涵设计出相应的混合式教学流程。

三、Ph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

(一)“基本技能”模块的教学流程

这个课程模块针对的是初学者,初学者的学习目标是基本功的培养,并克服入门者的学习障碍。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和模仿开始,通过实践掌握基本工具的运用技能。因此,“基本技能”模块教学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是:1.为每个单元确立明确的技能目标,这个目标一般是掌握一项基本技能,而这个技能会包含几个相关的基本工具,如技能目标是分区选择,则包含圆矩形选区、多边形套索、磁性套索、魔棒工具、快速选择工具等,教师围绕这个技能目标设计图像作品进行线上展示。这个作品既可以让学生在线上观看,也可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目标分析的样例。2.教师录制好该作品的制作视频放到线上,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线上观看视频进行自学。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视频更多的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作为初学者,只有在课堂中边听讲解边练习,并浸入学习环境中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学生如果课上实在搞不懂,还能在课下利用这些视频进行学习。3.学生通过自学或教师的指导完成该作品,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体验并思考相关工具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4.教师布置一个作业作品,要求运用本单元的技能来完成,并在思路上进行引领,学生在完成这个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本单元的基本工具,也会培养一些自学能力及设计能力。5.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在线上进行展示,与同学互相欣赏、交流,教师对这些作品进行评分之后和学生共同鉴赏分析,并通过赞赏激励学生进步。

(二)“综合作品”模块的教学流程

这个课程模块针对的是已经具备了PS基本操作能力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在提高自学能力时进一步完善技能和积累作品制作经验。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因此,“综合作品”模块的教学流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1.教师选择一个合适的综合作品作为教学案例进行线上展示,这个案例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及设计感,同时也要包含一些新知识新技能。2.教师在线上分享该案例作品的图文教程及重点新知的视频教程,学生通过自学图文教程迅速把握作品的整体制作过程,在巩固内化旧知的同时学习新知,而重点新知的视频教程可以帮助学生重点突破并掌握新知。这个自学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3.教师基于教学案例中出现的新知设计相应的探究问题,例如配色的分析、技能的运用场合等,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共同探究,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探究能力、沟通能力,并促进能力体系的自我构建。4.学生运用新知进行作品的创意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完善并扩展知识技能体系,提高创作设计能力。5.学生在线上展示设计的创意作品,教师与学生共同鉴赏并提出各自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开阔眼界,也能互相学习设计思路。

(三)“创新创意”模块的教学流程

这个课程模块针对的是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操作技能并形成了较强自学能力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的培养和提高。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主要是通过对主题作品进行总结,领悟出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设计眼界和设计思路,从而能够构建设计能力。所以“创新创意”模块的教学流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1.教师选定一个图像设计中的主题进行探究,这些主题包括展板设计、海报设计、BANNER设计等,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基于这些主题的优秀作品进行探究分析,并得出基于这些主题的设计原则。2.教师在线上收集这几个小组探究出来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给出符合主题设定的设计原则,并和学生共同分析,使学生对这些原则能够很好理解并形成主题作品的基本设计思路。3.学生基于该主题设计相应的主题作品,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意和设计感,并在作品中体现出自己对设计原则的运用及设计思路。4.学生在线上展示所设计的作品并给出设计思路,教师与学生共同对这些作品提出鉴赏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激励,并一步步地培养提高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四、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P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笔者在两个学期中使用上述混合式教学设计对220名学生的Ph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进行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提升。以下几方面可以支撑这个结论:一是作业作品质量得到提高。与教改之前相比,学生的作品技能操作更纯熟,设计感更突出,特别是一些学习主动性强、有潜质的学生,明显体现出其能力构建的完善[8]。学生的总体期评平均分提高了9.7分。二是从调查问卷的数据中也可以体现出教学效果的提升。有93.8%的学生认为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自己认为得到较大提升的方面是基本技能(100%)、自学能力(31%)、设计能力(36.1%)。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能有更自主的学习空间(42.3%),教学活动能驱使自己去学习(30.1%),能培养自己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2.9%),能对自己的设计能力进行训练(49.5%)。如图4所示。三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的数据分析,也能看出学生对网络课程平台的使用情况及教学效果。(1)学生平均每节课会登录3次网络平台,表明学生至少课内登录1次,课外登录2次,在课程内外都在使用平台,体现出混合式的学习特点。(2)每个主题讨论参与的学生占到学生数的85%,说明学生参与讨论探究比较主动,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3)每次课程作业的提交率超过95%,说明线上交作业的方式是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同时因为作业能够评选出优秀作业,使学生能向好的作品学习,对学生是极大的激励,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可见,混合式学习模式在Photoshop图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起到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对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锻炼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增强线上资源与教学活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国华,俞树煜,黄慧芳,等.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5(2):25-31.[2] 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08-115.[3] 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D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5-20.[4] 王亚丽.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教学设计[J].农业网络信息,2014(11):150-152.[5] 姜双林.基于Photoshop课程的高职院校生态化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33):149-150.[6] 李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能力培养需求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J].职业,2016(2):105-106.[7] 李行.依托于学校信息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9):71-72.[8] 姜婷婷.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学习成效研究现状探析[J].大学教育,2013(13):23-24.[责任编辑:庞丹丹]

下载成人函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人函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 一、 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论文题目、作者单位(年级)、作者名字、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七个部分。 1、正文标题......

    语言类课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语言类课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一教学模式与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分类乔伊斯(Bruce Joyce)等学者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指出:“教学的经典定义就是设计环境。学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

    各学科校本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及创新教学方法探究[范文]

    各学科校本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及创新教学方法探究拓宽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以典型案例为载体、以校本研究为主渠道,切实提升中小学教师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的实际能力,尤其要......

    探究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杜郎口”教学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练习”教学模式,和东庐“讲学稿”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仿效和推广,使很多教师和学校搞不清到底什么是符合自己新课改......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 的教学模式研究 教研室 张邦杰 注:本教学模式是在自然科学类的学科教学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此以数学学科的研究为模板。 一、教学现......

    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三层三步”递进式课堂教学研究是在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的基础上推进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个人、教研组成员专业指导,联手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我认......

    小班化教学模式探究

    “小班化教学”探究总结 广济镇南大坪小学 广济镇南大坪小学 “农村小班化教学”探究总结 我校根据周至县教育局《周至县教育局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意见(试行)》的要......

    教学模式探究[五篇材料]

     大  中  小 技工院校《机械制图》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收藏本文分享 技工院校《机械制图》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课程过去的教学是以教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