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级《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考试题
宁夏师范学院2016级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期末考试题 2017、1、5 一.观看刘金玉老师的视频课《窗》,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1.必须按照“读”的顺序和要求设计。...2.必须忠实于视频课。
4.字号一般用小四号,但必须注意大小标题等处字形字号的变化,且A4纸在2--3页间,行间距用固定值20。(第二、三题要求都以此为参考)参考资料:
1.刘金玉老师的视频课《窗》 2.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
窗
澳大利亚 泰格特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他们俩人。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只有静静的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什么,等等。
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有的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如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当他听到靠窗的病人说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是他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的?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 该是我呢?
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困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里,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继续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支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二.仔细研读余映潮先生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然后完成: 1.一篇规范的教案。2.500字左右的评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余映潮
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读过了,那么我们现在做两个练习,说说课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说说《战国策》‚策‛字的意思。
(屏显1:说说课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说说《战国策》‚策‛字的意思)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标题的意思,简单解释一下就行。
生:这篇文章标题的意思是邹忌运用委婉的方式规劝齐王接受他的建议。
师:嗯,很好。简言之就是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策‛字的意思,课文没有注释。
生1:策略。
生2:在战国时期记录的一些国家的事情。
师:还有新的解释吗?在战国时代,包括到秦朝,人们在书写的时候是没有纸的,秦始皇办 公的时候,每天都要读竹简。一片一片的竹简,然后用细牛皮把一片片的竹简穿起来,就成了这样一个字(板书‚册‛)。这个字‚策‛就是它,就是记录战国时代故事的文章。你看这个‚策‛字很有意思,什么头?
生:竹字头。
师:这和当时的书写用具有关系,当时的人都是用竹简来记录事情的。‚册‛‚策‛这两字是相通的。
[点评]入题简洁,切入巧妙。解说标题,让学生明白故事情节,不经意间突出了重点;解说‚策‛字,既使学生理解了‚战国策‛的含义,同时又丰富了文化常识的积累,巧妙。没有刻意设计的导入语,师生对话,营造了平和轻松的教学氛围。
师:现在进入课文的学习。学习文言文没有更多巧妙的方法,首先是把它读好,读好之后才可以做其他的事。现在来朗读课文,放开喉咙,开始了。
(生齐读课文2分钟)
师:咱们今天读的,实际上是一篇故事,因此读书的时候呢,尽管是一篇文言文,也要读出它的故事味。刚才的朗读,语速快了点,人物的语气还没有读出来。再来,各自体会,不要齐读,就体会它的故事味,读出人物语气、神态、动作。好,开始了。
(生自读2分钟)
师:我觉得刚才读的非常好,我听到了,你们用自己的语调表现人物中不同角色的动作、神态、语言。下面再把注释读一读,开始了。
(生读注释1分40秒)
[点评]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不催促、不打扰,真正落实了‚读‛。
师:好,看屏幕。
(屏显2:学习活动之一,简说故事。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讲成语故事。)
师:我们现在开始讲成语故事。齐威王这个人呢,跟两个成语故事有关,一个成语故事叫‚一鸣惊人‛,一个叫‚门庭若市‛。齐威王即位以后,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齐国处于崩溃的边缘,有一个叫淳于髡的谋士,心里着急,他知道齐威王这个人喜欢隐语,什么叫隐语呢,就是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说话,于是见到了威王,他说,大王,王宫里飞来了一只大鸟,这只大鸟在庭院里既不飞也不叫,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啊?齐威王一听就明白了,他说,你知道吗,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他就开始整理朝政,齐国就逐步强大起来。这就是‚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故事的来历。下面你们就用非常简洁的文字,根据课文内容,来说‚门庭若市‛的成语故事。开始准备。
(学生准备3分钟)
师:好,哪位同学能够试一下?我建议,讲这个故事,第一不要用复述的方式从头讲到尾,可以切入到故事的正中,比如说邹忌是个很美的人,他怎么样怎么样,很快地到故事当中来了,千万不要复述;第二,结尾的时候要点一下题,这就是‚门庭若市‛这个成语故事的来源,这样表示你说话的层次。
师:好,哪位同学试一下?
生:在齐国有一个面目清秀的人,名叫邹忌,有一天早上他起来穿戴好衣服,分别问他的妻 子、他的妾和他的一些门客,说,他和城北徐公到底谁更加的美丽?他的妻、妾、门客都说他比徐公更加美丽,于是他入朝见了齐威王,对齐威王说了他早上的经历,齐威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且说‚甚善‛,于他便下令鼓励群臣和百姓向他进谏来维护朝政的平和,于是在这好条令的实施下,齐国更加繁荣,使其他一些国家皆朝于齐,这就是‚门庭若市‛这个成语的来历。
师:好,他试的很好,用很简洁的方式述说了一个小小的故事,但是,一个小小的弱点,‚门庭若市‛的细节没有说出来,对不对?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非常热闹,于是后来就有了……挺好的,谁再来说一次?
生2:在齐国的时候,有一个美男子叫邹忌,他有一天问他的妻子,他和城北徐公谁美?妻子说他比徐公美;他由于不自信,又问了他的妾和来他家作客的人,都得到了同样的答案,都是说他比城北的徐公美,但是等到第二天徐公来的时候,他才知道他的样子大不如徐公美。他由此联想到现在齐国的形势,就去面见齐王,把这件事告诉了齐王,齐王了解了其中的道理,就开始广纳善言,让全天下的百姓都来挑自己的毛病,然后群臣都到朝廷来上书,朝廷里非常热闹,这就是‚门庭若市‛的来历。
师:好的。他有一个优点,他点出了邹忌因为自己的生活小事而联想到了国家大事。还有没有同学用更加简洁的语言来表达?
生3:齐国有个长得非常美丽的人,他叫邹忌,有一天他早上起来之后问他的妻子、小妾以及客人,说:‚我与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小妾和客人都说‚您非常美丽,徐公怎么能比?‛于是他又想到国家大事,就入朝见威王,告诉威王已经受蒙蔽很深了,威王就开始下令说:‚如果谁有兴德之言进谏给我,就能受赏。‛群臣、百姓都来进谏,所以门庭前面非常热闹,这就是‚门庭若市‛的来历。
师:好。你看,三个人讲的这个故事,逐步到位。但从‚简说故事‛这个角度来讲,还可以比刚才这位同学再简。好,你来。
生4:齐国的邹忌在与城北的徐公比美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结论,于是把他得出的这个道理建议给了齐王,齐王认为他说的很正确,于是就广开言路,他的臣子和子民们都去朝廷上给他进谏,十分的热闹,于是齐国就繁荣昌盛起来。这就是‚门庭若市‛的来历。
师:你看,他更简了,但是又简过了头。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啊。(师笑)邹忌本来很美,但是没有徐公美,他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于是他就从里面悟到了一个什么道理,就这样把前面稍微的加上一点就够了。好了,这就是‚简说故事‛。
[点评]简说故事,其实是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此环节构思新颖、设计巧妙。给学生足够的说话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说话才能,教师及时地发现并表扬优点、适时点拨不足,让学生在自信、快乐的氛围中逐步‚简说‛到位。
师:下面再来一个学习内容,巧编练习。
(屏显3:巧编练习。用比较辨析的方法,每位同学编拟一组‚词义辨析‛练习。)
师:你们看课文的练习,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我觉得他编少了,那么我们现在就用这种比较辨析的方法,每位同学编拟一组‚词义辨析‛的练习,补充课本练习的不足。好,开始。
(学生准备3分钟)
师:好了,把你编的练习让同桌审查一下,看看正确不正确。
(同桌互相审查半分钟)
师:好,展示你们编的练习题。
生1:我编的是‚谤讥于市朝‛与‚朝于齐‛的‚于‛。‚谤讥于市朝‛的‚于‛是‚在‛的意思,而‚朝于齐‛的‚于‛是‚到‛的意思。
师:好,词义的辨析出来了。你还可以找其它的‚于‛,课文里还有不同的意思。
生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中的‚若‛是‚如‛的意思,‚门庭若市‛的‚若‛表示‚像‛。师:好,出来了,又一组。
生3:我找的是两个‚之‛字,一个是‚由此观之‛,这个‚之‛字是代词,代指邹忌所讲的这个事情。‚闻寡人之耳者‛这个‚之‛是‚的‛的意思。
师:好,又一组。
生4:我找的是‚朝‛,‚朝服衣冠‛‚朝‛指早晨,‚于是入朝见威王‛‚朝‛指朝廷,‚皆朝于齐‛‚朝‛是指朝见。
师:‚市朝‛呢?还有一个‚朝‛,对不对?
生5:还有三个‚之‛字。‚朝廷之臣‛的‚之‛是‚的‛,‚由此观之‛的‚之‛代邹忌说的这件事,‚孰视之‛‚之‛代指徐公。
生6:我也是补充,补充‚于‛字,还有‚皆以美于徐公‛,‚于‛是‚比‛的意思。
师:好,‚于‛还有一个含义,还要找。
生7:我觉得‚之‛字还有一个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在第一自然段‚吾妻之美我者‛。
生8:我找的是两个‚闻‛字,‚闻寡人之耳者‛‚燕赵韩魏闻之‛,第一个‚闻‛是使某某人听到,第二个‚闻‛是知道。
师:我觉得还有。比如说两个美字。‚吾妻之美我者‛,‚赞美我,认为我美‛;‚臣诚之不如徐公美‛,‚美丽‛的意思。还有‚甚‛,‚君美甚‛‚非常‛啊,‚王之蔽甚矣‛‚很厉害‛啊。
[点评]巧编练习,解决了文言文字词理解问题,打破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教师设置练习学生完成的常规模式,展开大面积的学生活动,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师:好,看一下屏幕。
(屏显4:关于几个重点词的内容。)
师:这个‚于‛字,‚欲有求于我也‛,‚对‛呀,这个意思刚才就没有说出来。‚皆以美于徐公‛,‚比‛啊。‚皆朝于齐‛,‚到‛啊。‚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啊。它有四个含义,有比较细微的区别。‚朝‛字,不仅词义,读音也有区别。‚朝服衣冠‛,‚早晨‛,‚入朝见威王‛,‚谤讥于市朝‛这个‚朝‛指官员集会的地方,市和朝在一起是公共的场合;‚朝于齐‛指朝见。还有更有意思的一组词——
(屏显5:关于‚讽、谏、刺、谤、讥‛的词义解释。)
师: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刺,斥责,指责;面刺,当面指责;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讥,微言讽刺。什么是微言讽刺呢?不是用恶意的话讽刺,而是稍稍地讽刺一下。从这几个字拓 展开来,你们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里面还有‚诽谤‛的‚诽‛字,‚诬蔑‛的‚诬‛字,还有‚造谣‛的‚谣‛字,都和‚说别人‛有关。刚才我们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样几个词呢?就是我们没有养成一个学习的习惯,那个习惯就是用对比辨析的方法来辨析事物,这种辨析,有时是外部特征一致的,就是同学们找的那些词,比如两个‚孰‛、四个‚朝‛、四个‚于‛、两个‚美‛、两个‚甚‛。有时候事物的表面特征不一致,但是内涵相近,比如这一组,也要把它放在辨析里,这样我们辨析的角度就宽了,我们的体会就会更深刻一些。所以巧编练习的目的,一个是熟悉课文的内容,第二个是理解了词义,同时呢,我们在学习方法上也应该受到一些启迪。
师:下面再来做一件事——
(屏显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翻译几个短语:朝服衣冠忌不自信弗如远甚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时时而间进)
师:翻译一下。
(学生自主翻译1分钟)
师:‚地方千里‛,这个词要区别一下,地方方圆千里。一齐把老师的翻译读一下。
生:(齐读)朝服衣冠:早晨穿戴衣帽。忌不自信:邹忌自己不相信。弗如远甚:不如(徐公)相差很远。地方千里:土地纵横千里。王之蔽甚矣:王受蒙蔽太厉害了。时时而间进:不时还偶有进谏。
[点评]既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又有教师的总结、归纳、讲析,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的层次。不仅让学生明白应达到的学习目标,而且受到学法和思维方法的启迪。
师:最难的问题要出现了,请沉思这样一个话题:你认为故事中有哪几个关键字,引动着故事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特点?开始思考。
(屏显7:学习活动之三:深思话题。你认为课文中哪几个关键的字引领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着人物的特点?)
(学生自主思考2分钟)
师:互相商量一下吧
(学生商量1分钟)
师:各抒己见,哪一位先来?
生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句话中的‚私‛‚畏‛‚求‛三个字写出了我的妻、妾、客都是因为某种原因惧怕我或者求我,而邹忌并不因为别人对他有什么原因而失去了自知之明,这句话写出了邹忌善于思考、有自知之明的性格特点。
师:嗯,你再强调一下哪几个字。
生1:‚私‛‚畏‛‚求‛。
师:从三个字看出来,邹忌没有听他们的话,没有沾沾自喜,这就表现了人物的特点了。
生2:我感觉也是应该有三个字,第一个字是第一自然段‚朝服衣冠,窥镜‛中的‚窥‛字,因为邹忌如果不‚窥‛的话,不可能去问他的妻、妾和客。
师:这个‚窥‛字引出了一个故事。
生2:还有一个‚暮寝而思之‛的‚思‛,我认为邹忌不‚思‛的话,就想不出这个道理,如果没有这个‚思‛字,也就没有下面进谏齐王的故事。下一个是‚王曰:‘善!’‛这个‚善‛字,如果齐王不觉得这个道理非常好,也不会下令群臣进谏,不会有‚门庭若市‛这个现象,也不会使齐国走向繁荣昌盛。
师:你很能干,很能抓关键字眼。
生3:我也说是这个‚善‛字。单单一个‚善‛字就表明威王已经同意邹忌的建议,‚善‛字同时也说明了威王善于广开言路,能够察纳雅言,说明他是一个明君。
师:他品了一个‚善‛字,而且从这一字可以看出威王是个很贤明的人。
生4:我说的是第一段中‚窥镜‛的‚窥‛字,表现出邹忌爱美的特点。
师:这个‚窥‛字很有意思,它的含义比较丰富,有人说它是偷偷地看,有人说它是沾沾自喜地看,有人说它表现邹忌比较爱美的特点。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他们那个时候用的镜子不是我们现在用的很明亮的镜子,是铜镜,很模糊的,所以要仔细地看。
生5:我觉得第二段‚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中的‚诚‛字,也写出了邹忌有自知之明,非常了解自己,不夸大自己,不炫耀自己。
生6:第一段中‚暮寝而思之‛的‚思‛字,从这个‚思‛字我们看出邹忌是个善于思考,能够反思和自省的人。
师:好,我来小结一下。你们的发言真的很精彩,在这篇文章里面,有两个字是最重要的,你们都说到了。看这个‚思‛字,‚思‛是对文章内容的升华,很明白的一件家中小事,引发了一个智慧的人的思考,他从一件小事里面,想到了国家的事,因此就有了‚讽‛。这是文章行文的一大转折,凸现了邹忌的智者形象。刚才这个同学很会抓关节,什么关节呢,就是故事发展转折的几个字眼。‚思‛字抓的很好。从这个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运笔的高妙。
(屏显8:‚思‛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化,正是有了‚思‛才有了‚讽‛,这是行文的一大转折——由闺中小事转向了国家大事,从而突出了邹忌的智者形象。)
师:好,再看,第二个字‚善‛。
(屏显9:‚善‛字是课文内容最为关键的深化,引出了全文的高潮,同时表现了齐王的贤者形象。)
师:这是课文内容最为关键的深化,引出了全文的高潮,因为一个‚善‛字才引出了下一步的行为、举动,获得国民的拥护,同时表现了齐王的贤者形象。他能够接受人家的意见,才有了治国的方略,才有了国家的兴旺,才使得人家皆朝于齐,而且从这个‚善‛字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王者的尊贵形象。
所以这两个字是引动全文的关键字眼,同时也是表现人物形象的关键字眼。很感谢大家能够在阅读文章时比较准确地抓住关键字眼。
[点评]‚思‛‚善‛二字是《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关键字,引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了人物性格特点;发现并挖掘这两个字的作用,引导学生探究这两个字的作用是这节课最闪亮的教学环节。
师:这节课,咱们通过讲故事,通过编练习,通过探讨话题来完成了课文的学习:简说故事,巧编练习,深思话题。
(屏显10:学习活动小结:简说巧编深思)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努力,谢谢大家,下课。
三.根据下面黄厚江先生《阿房宫赋》的课堂实录完成:
1、用PPT的形式设计教学提纲(12张,分两页打印)。
2、板书设计单独用A4一大页,须用①、②„„特别标清设计的先后顺序
《阿房宫赋》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者:黄厚江 点评者:褚树荣
教学理念:文言文应该教文字、文章、文学、文化 教学目标解释:
高中进新课改以后,课程理念、教材编制和教学方法都面临着变化。作为一线老师,很现实的问题是面对新教材,我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从语文教学来看,不但语体文教学碰到这样的问题,古诗文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迫切。教材内容多而教学时间少的矛盾怎么解决?背诵积累和鉴赏感悟孰轻孰重?落实基础和创新拓展怎样才能彼此兼顾?学生自学和教师串讲的关系如何处理?应该偏重于语言文字、文章体式等形式要素教学,还是注重民族传统、古代文化等内容要素的熏陶?文言文教学是学习古代汉语,还是传承经典?这些问题无论进入课改试验区与否,都可能是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必须要思考和探索的。
教学重难点解释:
应该说,古诗文教学,我们已经有相当悠久的教学传统,已经有行之有效的前人经验,但在新课改浪潮之中,如何适应新的课程结构,如何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如何达成新的课程目标,又要我们在教学行为的层面上有所创新。黄厚江老师的《阿房宫赋》这一课例,恰是继承与创新的良好示范。
教学过程的实录与随感: 师:上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个专题第一个板块的第二篇课文《阿房宫赋》。同学们在课前预习课文时,提了很多问题。但是大家提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解决,实际上也没有必要一个一个地解决。因为很多问题,只要把注释用心地琢磨一下,把上下文结合起来想一想,就能够自己解决。在这里,我们一起研究几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入题简洁,但包含了三层意思:
一、不可能一一解决,是因为问题多,没有必要一个个解决,是因为有些问题没有太大的价值,这里隐去不说了,有些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大凡一线老师都有同感,学生有时候碰到问题,是因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二、指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指点了一种读书方法:看注解、察语境、做比较。文言文的很多问题不就是这样解决的吗?
三、‚普遍性的问题‛,也是典型性的问题,正是教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课堂时间有限,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时间更有限,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主动性起作用了。)
比如课文第一小节,有同学问最后一句话‚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课文没有加注,实际上大家用心想一想上文的意思,还是能够理解的。(去掉这句话也可,教学进程没有影响,但加上,既是鼓励,又是提醒。)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为提这个问题的同学做一个回答?
生1:一日之内,一宫之间,地方不同而气候不同,是强调宫很大。师:哦,是强调宫很大,很好。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理解的?
生2:我觉得这句话从下文来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应该是说秦始皇对一些妃嫔的偏爱或者是冷漠……
师:哦,两位同学的理解不一样。一位同学从实处来讲,是说阿房宫太大了,就像经历了四个季节。一位同学是从主观上讲,宫廷里头不同的宫女受到不同的境遇而感受不一样。都有道理,但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你看上文,‚歌台暖响,舞殿冷袖‛,这个‚暖‛和‚冷‛,主要是主观的,写感受的。——大家看,把两个同学的理解一结合,这个问题解决得多好啊。(教师点评又有三层意思:指出两位同学理解的角度不同,从实处来讲,从主观上讲,通俗,准确;表示老师立场,并且提供例证;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激励。事实证明学生自己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学生应该大受鼓舞,与某些新课程讲堂里廉价的表扬不同。)
有很多同学问第三小节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个句子怎么理解。我们把这个问题一分为二,有哪位同学能根据对全文的理解,说说‚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怎么理解?这个句子有难度,有没有人愿意尝试?请这位同学——(‚一分为二‛见出教学经验。常见课堂上综合性、高难度的问题抛出后,学生苦苦思索,老师苦苦等待的情景,学生索解无门,教师指导乏力。但这里,经验告诉老师,该问题难在句式凝练,难在词类活用,应该先化解以降难度,分步骤以清条理。而且‚这个句子有难度,有没有人愿意尝试‛,也是一种激励和鼓动。)生3:这句话是说‚如果一天没有的话,就再把它抢过来。
师:哦,是‚如果一天没有的话,就再把它抢过来‛,(生笑)很好,这是一种说法。理解这个句子的关键在于主语,大家想一想,根据上文来看,这主语是谁呢?(尽管老师知道该生的翻译是不妥的,尽管老师接下去要纠正这个不妥,但仍然说了‚很好,这是一种说法。‛如果苛求的话,我以为这里‚很好‛二字是不必讲的,也许老师的‚很好‛并非是对学生翻译质量的评价。当然,巧妙的是老师抓住主语,主语一明,‚输‛字明确,‚一旦‛也明确了。)
生全体:六国。
师:对,是六国。这个‚一旦‛,你体会下来和我们今天说的‚一旦‛是同还是不同?倾向于‚不同‛的举手。不要讲理由,凭感觉。有觉得不同的吗?(‚一旦‛在这里为什么不能解作‚一天‛,为什么跟现代汉语中的‚一旦‛意义和用法接近,要讲理由也可以,譬如,联系上文‚几世几年‛,这里的‚一旦‛便有迅速之意,其聚也难,其散却易,两相对比,感叹自在其中了。但凭感觉判断直接真切,文言虚词的体会,有时候确实需要语感参与的。)
师:你(举手者)说说看,不同在什么地方?说得出来吗?(生摇头)哦,说不出来。我说过,不一定要说理由的。从具体的背景看,从上文看,六国已经亡了。六国亡了,珍宝来了,王子皇孙——公主们也都来了,应该说这‚一旦‛和我们今天的用法比较接近——六 国一旦不能再享有这些东西;‚输来其间‛呢?那位同学说‚就再把它抢过来‛,当我们认同主语是‚六国‛的时候,还同意这种理解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连那位同学自己都不同意自己的意见啦?哦,——。这说明只要一揣摩,就知道不对了。‚输来其间‛,是说宝物都被秦国运到阿房宫里来了。(当明确主语是六国时,‚输‛的义项就不需要专门阐发了。老师采用了举手表决法轻轻带过。)
后面一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一直有分歧、有争议的句子。‚鼎铛‛,(板书‚鼎铛‛)有很多书上认为是意动。同学们自己学习的时候,你也认为这是意动用法的,举手给我看看,有没有?(部分同学举手)哦,请放下。认为不是意动的,也请举手。(老师连续叫同学举手了。这里,举手有调查学情的意思,学生在某些问题上的原初认识是怎样的,教师是需要了解的,这是教学的起点。)
生4:我觉得是。师:是意动? 生4:是意动。
师:当然,这也是一个说法,可黄老师不认为是意动。为什么道理呢?同学们想一个你们以前学过的比较典型的意动用法的句子。(不是直接给与答案,而是温故知新。文言文联系旧知、启发新知的教法非常重要。)
生5:《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私我者,美我也‛。师:吾妻之私我者,美我也。是‚私我‛还是‚美我‛? 生5:哦,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生笑)
师:是‚美我‛。(板书‚美我‛)什么叫‚美我‛啊?把我看作美丽的,认为我是美丽的。那么‚鼎铛‛是什么意思?看注释是怎么说的,是把宝鼎当铛。再想一想,它是意动吗?如果是,哪一个词是意动?还有同学认为是意动的吗?(没有同学举手)没有了?同学们课后根据注释再琢磨琢磨,有不同意见,我们再讨论。(这里似乎解作‚意动‛更妥当一些。意动用法,据王力所言,有两种,一是形容词的意动,一是名词的意动。学生所举,是形容词的意动,与‚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比较价值不大,如果举‚古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友风而子雨‛为例,同类相当,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更容易讲清楚。一般而言,用如意动的名词后跟着一个名词或者代词做的宾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按正常的句法结构,应该是‚铛鼎石玉,块金砾珠‛,用如意动的当是‚铛‛‚石‛,‚块‛‚砾‛,但杜牧写的是赋体文章,‚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这几句押的是‚i‛韵,为押韵起见,词序作了调动了。当然,老师说根据注解再琢磨,再讨论,也就是说是一家之说,并不是定论。这样对有争议的地方留有余地,是较为明智的做法。)好,这是比较难的几个句子。后面还有一个句子‚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我想我们班同学会很快就能翻译出来。有哪位同学愿意翻译一下?有同学翻译出来吗?(无人举手)这出乎我的意料。你说说看(指名一位同学)。
生6:一个人的想法,同时也是千万人的想法。师:这‚一人‛是指谁啊? 生6:秦始皇。师:对,是指秦始皇。后面‚千万人‛指谁? 生6:广大人民。
师:对,是广大人民。本来呢就应该用‚民‛,为了避李世民讳,避讳,所以用‚人‛。你秦始皇自己如此奢侈,贪图享受,同样表现了每一个人的心理啊。你一个人奢侈,普通人民也会珍惜自己的财富的啊。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用语很有分寸,如果说,‚你秦始皇自己喜欢财富,贪图享受,天下的人也一样啊。‛感情彩色就没有把握好,现在说成是‚也会珍惜自己的财富‛,就准确的多了。教师用语的细微慎辨正是匠心和功底所在。)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怜焦土‛四个字呢,书上也没有注释,要翻译的确有困难。我还是想听听,有哪位同学能把自己琢磨的想法说一说?这个句子呢,前面主语已经有了,‚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书上也都有注释,大家揣摩一下,这‚可怜焦土‛是指谁?
生全体:阿房宫。
师:阿房宫。那么‚焦土‛和前面什么内容有关系啊? 生全体:楚人一炬。
师:对,那么这个句子就比较好翻译了。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这个‚焦土‛是名词动化,是‚化作焦土‛;还有一种说法是‚焦土‛前面省略了一个动词。这两种说法都有依据。大家觉得哪一种更好?(文言文说法歧出是正常的,教师摆出众说,然后取舍,有立场、有态度,学生心中就有底。)
生全体:第一种。
师:是第一种?我也觉得是第一种说法好。这样呢,更切合原文的特点。非常简洁,非常有力。
还有些问题,我们会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解决,也有些问题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参照我们课课堂上的学习方法自己解决。(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其实,一堂课也无非是一个例子,成功的教学总是时时不忘提醒学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
同学们,我读《阿房宫赋》,反复读反复读,越读越短,读到最后呢,这篇文章只剩下几个句子,我大胆地把它缩成这样一段话:
(投影显示)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亦可谓()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这就是黄老师读《阿房宫赋》读到最后剩下的几个句子——后来只剩下几个字——我们后面再说。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想一想在这些括号里填上什么样的词比较合适,看看你们想法和我是不是一致。(这是课堂的亮点之一。读文章需懂‚出入法‛,读进去,又要跳出来,也可谓‚厚薄法‛,先要读厚,再要读薄。如果一个老师备课时能够把一篇文章读成一段话,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那么,他本人一定吃透了教材,教学时一定能居高临下、统率全局的。如果从新课程理念来讲,这个环节正是教师创新课程资源的极好例证。另外,从这一段话的呈现来看,也蕴含了教学的机智,不是和盘托出,而是留有悬念:‚想一想在这些括号里填上什么样的词比较合适,看看你们想法和我是不是一致。‛学生的兴趣 来了。)
师诵读:阿房之宫,其形可谓某矣,其制可谓某矣,宫中之女可谓某矣,宫中之宝可谓某矣,其费可谓某矣,其奢可谓某矣。其亡亦可谓某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某矣!(生笑)(读一遍,效果比单纯在屏幕上呈现要好得多。这里有文言的语气情调,从现场看来,气氛活跃。)
根据你对课文的熟悉,你能填出哪一个就填哪一个。最好填的,我觉得是宫中之女可谓……
生全体:美矣。
师:大家想到的是‚美‛,(生笑)可是否写宫女的美呢?——宫中之宝可谓…… 生全体:多矣。
师:多矣。其费可谓…… 生全体:巨矣,奢矣。
师:巨矣,巨大的巨。这个‚费‛就是耗费。其奢可谓…… 生全体:侈矣。(笑)
师:大家填的这个词应该修饰‚奢‛,‚奢侈‛二字意思相近,我们常常说‚这个人简直奢侈到了……‛
生全体:极点。
师:对,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 生全体:哀矣,必矣。
师:哀矣,必矣,都有道理,但是我填的不是这两个词,我填的是《六国论》里刚学的一个字,有哪位同学想出来了?(有生答‚速‛)对了,速。你想,秦始皇自己筑阿房宫,还没筑好,秦已经亡了。其亡亦可谓速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可谓……
生全体:哀矣。
师:哀矣。但是呢,哀之而不鉴之,可谓哀,从行文来讲…… 生全体:悲矣。
师:对,悲矣。大家总体上和我理解是一样的。我是写的这么一段话:(投影显示)生全体: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
同学们,把我缩写的《阿房宫赋》一起读一遍,好吧?
学生齐读。(这一环节值得称道的地方有三:填空的方法、点拨的技巧、齐读的收尾。为什么不叫同学一个个起来读自己的填空,而用集体填空的方法?因为这是一个过渡的环节,何况如果每一个空格都要斟酌一番,花时必多。其实细究起来,老师的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所以,把容易的空格先集体一次性地解决了。学生说宫女可谓‚美‛矣,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也是孙犁说的‚套版‛效应。老师用‚可是否写宫女的美呢‛一句存疑。学生说‚其奢可谓侈矣。‛不加思索,已有凑热闹的嫌疑了,老师另举例子导出合理的词来。‚其亡亦可谓‛学生填‚哀‛‚必‛,老师说有道理,通过回忆学过的古文亮出自己的答案。三次点 拨,方法各异。最后的齐读,是求得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感知,并非要记住自己写的那段话。)
师:读得很好。你们知道‚制‛是什么意思? 生全体:规模。
师:哪里有‚制‛作‚规模‛讲,哪里有?
师、生全体:《岳阳楼记》:‚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又是勾连旧知。)师:现在同学们根据要求,再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第一组同学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写阿房宫其形的雄伟壮丽,规模的庞大;第二组看看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宫中之女的众,宫中之宝的多;第三组找一找‚其费可谓靡矣‛;最后一个组找‚其奢可谓极矣‛体现在哪里。如果自己的任务完成得很快,可以把所有这些和课文中相对应的句子想一想。有些同学比较慢,也可以集中找一两处。(又一个亮点。为什么要给这几个句子找相关句子印证呢?因为这几个句子刚好对应课文的前三段。相关的句子找到了,对前三段的内容、层次也就有了大致了解了。为什么分成四组呢?分工合作,节省时间,毕竟只有四十五分钟。教师的教学调控在这些地方显出作用来了。)
学生看书。
师:好,有没有找好?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先请第一组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哪些句子描写了阿房宫其形的雄伟壮丽,规模的极为庞大。(指名)你找到的是哪里?
生7:我找的是第一小节。师:你把句子读一读,好吗?
生7:‚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是写规模庞大;‚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是写阿房宫很雄伟;然后‚盘盘焉,囷囷焉,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写规模很大;‚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也是写规模很大。
师:好的。这位同学抓住课文第一部分,既读了有关句子,还作了简要分析。(不但读,还做分析,难得。教师适时表扬。)我们再看看后面。哪些句子写宫中之女的众,宫中之宝的多,第二组同学哪位同学来说说?(指名)你找到了?
生8:第二节,‚妃嫔媵嫱‛一直到‚焚椒兰也‛,都是写宫女的‚众‛。师:你能简要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写出宫女的‚众‛? 生8:他是从侧面来写的,比如‚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师:对。在这里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不知你能不能解答。‚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这个‚绿云扰扰‛是指什么东西?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生摇头)没有?好,请坐。其他同学有没有想过‚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是写什么?
生全体:头发。
师:对,是头发,这也表现了宫女的多。刚才那位同学说,主要是从侧面间接地写,其实作者用了多种方法。夸张、排比、比喻等等,都有。(肯定了同学的‚侧面间接‛说,又提醒补充了其他方法,对写法的判断就完整了。)‚绿‛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黑,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有没有注意到,有人说‚他眼睛黑得发绿‛,也有人说‚这衣服的颜色绿得发黑‛,说明这黑色和绿色到了一定程度以后,相互之间是难以区分的,所以这里其实就是说‚黑云‛,‚扰扰‛是说飘飘的样子,说明宫女的确很多。那么写 ‚宫中之宝可谓多‛的在哪里?哪个同学说说?(既然把‚绿云‛作为一个知识点来讲了,引证似乎以古代诗文为例更好。南朝吴均有诗‚绿鬓愁中减,红颜啼里灭。‛李白《怨歌行》曰:‚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鬓。‛白居易《和春深》云:‚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此中‚绿‛均作‚黑‛讲,‚绿云‛即是黑发的喻称。当然,上课不必‚掉书袋‛,举一例旁证即可。但‚他眼睛黑得发绿‛,‚这衣服的颜色绿得发黑‛这种说法似乎听到不多。)生9:‚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略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表现了宫中宝物的多。
师:好。这里想请你解决一个问题,有同学问‚韩魏之经营‛的‚经营‛是什么意思,你能回答吗?
生9:都是指金玉珠宝等物。
师:好,请坐。其实我们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文言文理解的方法。其实理解这个‚经营‛,可以从哪些词语中寻得启发和门径,就是可以从哪些词语入手?
生全体:收藏,精英。
师:对。这三个句子虽然从修辞来讲,不能算是互文。比如说‚朝歌夜弦‛就是典型的互文,你不能说早上就唱歌,晚上就弹乐器,应该是早晚唱歌弹乐器,这叫互文,互文不‚合而见义‛,就不能‚解其义‛。但是像这一种排列的句子,可以互相参照,是一种反复,同时又回避词语单调简单的重复。所以‚经营‛、‚精英‛,都是六国费劲心思从其他国家争抢、抢夺来的宝物。(又是从文意的把握中领起对重点词语的解释。先问‚哪些词语中寻得启发和门径‛,这是提示解词要根据上下文的句式结构。古诗文的词语解释,这是一种规律性的方法。学生把‚经营‛放到‚收藏,精英‛句中后,老师点拨了互文和反复的不同,这个知识点补充得精确、必要。特别是对这三个词的解释,考虑到‚经营‛‚收藏‛的本义。看来,老师不要怕讲,只要讲得精当、讲得必要。)
第三组同学说说‚其费可谓靡矣‛?
生10: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置逦迤,秦人亦不甚惜。
师:哦,这是耗费的奢靡。有没有不同理解?(提问的指向好像稍欠明确。是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还是要同学们再列举其他句子来印证‚其费可谓靡‛?从下面的问答看,好像是后者。)
生11:蜀山兀,阿房出。
师:‚蜀山兀,阿房出‛,就是说把蜀山的东西都砍光了。好的,请坐。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理解的?
生12:从‚使负栋之柱‛到‚多于市人之言语‛。
师:好的。有同学问‚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这个句子书上没有注释,他不懂,你能解释一下?
生12:参差的瓦缝比身上的帛缕还多。师:好。这个‚帛‛是布,‚缕‛是什么? 生全体:丝。师:对。这告诉我们房子上一片一片的瓦形成的瓦缝比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上一缕一缕的丝还要多。(我们注意到老师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始终没有忘记对重点或者疑难词句的理解,这正是很多文言文教学把握不好的地方:要么教得像现代文,抛却文字基础,奢谈章法和文化,要么,字字落实,句句串讲,教文言文就是教翻译。)特别要作者仍然是用夸张、比较、衬托的手法,来突出它耗费之靡。好,请最后一组同学说说‚其奢可谓极矣‛体现在哪里?
生13:我认为应该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亦不甚惜‛。
师:对,这是非常典型的句子。把宝鼎当作破锅,把金玉当作沙砾,可见其奢靡的程度。其实《阿房宫赋》通篇都在表现秦始皇、秦王朝的……
生全体:奢侈。
师:对,奢侈。我们前面学过一篇《赤壁赋》,《赤壁赋》说不上一篇典型的赋。我和你们说过,苏轼对散文的重大贡献,是对赋的拓展,是‚以文写赋‛。《阿房宫赋》可以说是典型的赋文,有人称之为‚千古第一赋‛,它典型地表现了赋的内容和特征。‚赋‛的形式特征是什么呢?有同学知道吗?‚赋‛特别重视……(稍加拓展,苏杜比较,是为了说明杜牧之赋的典型性,是必要的。如果说以上是从文字内容层面上做文章的话,以下教学就转到文章体式的角度了。根据文体特征组织教学内容是很重要的一条规矩吧。是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像什么,说起来浅白,做起来并不容易。)
生全体:铺陈。
师:对,铺陈排比。它能从多角度反复描写同一个对象。我一个字,他写一大排句子,对吧?我几个句子,他用通篇来表现。这就是铺陈。铺陈的作用大家体会出来了吗?(这里展示一下刘勰对赋的一段论述如何?‚赋者,铺也,铺彩摛文,体物写志者也。‛文不甚长,义不甚深,而且恰好与下面老师要讲的赋的特点相应,与课文的结构相对,而且多少能增加一点文言文教学的意味。)
生14:更能突出表现描写的对象,语言有气势。
师:哦,主要有两点。一是更突出事物的特点,还有一点是语言有气势。怎样使语言有气势啊?对,是将大量的排比、比喻和夸张组合到一起,表现了语言的气势,语言具有了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和魅力,征服了我们。(这段话是对铺陈作用的解释,也是对刚才同学理解的补充。如何让学生真切地领会铺陈的好处,老师采用的是诵读的方法。如果让学生先谈铺陈作用的初浅体会,然后老师再配乐朗诵,让学生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诵读中进一步体会铺陈的作用,是否比老师先概括铺陈的两个作用更好一些呢?)下面我想通过诵读,请大家整体感受一下语言的美,语言的气势和文章所表现的阿房宫的特点。
(师配乐诵读全文。)(这又是这堂课教学的一大亮点。老师敢于朗读。确实,黄老师的嗓音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跟那些广播台的播音主持相比,黄老师有着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有着对赋体文风的准确把握,有着对古汉语的纤细敏感。这是我听到过的很不错的一次教师朗读示范,远胜过电台的主播。)
刚才老师诵读了全文,为了加强效果,配上了古典的音乐。现在同学们可以先自由诵读一下,有谁愿意尝试一下,选择一两个句子、一两个片段,能够在诵读中表现赋的特点。有哪位同学主动试一下?(指名)你读一下第二小节。(为什么选这一段要学生读?因为这一 段的虚词很典型,而文气主要靠虚词传达的。更何况老师对六个‚也‛的作用理解独到,有话可讲。所以,选择朗读的语段也是大有讲究的。)
(生15读第二小节。)
师:总的来说不错,就是意味的表现稍微欠缺了一点。比如‚而望幸焉‛这里,可以稍微慢些,表现期盼、等了好久都等不到皇上的心理。当然读好这一段,关键在于虚词的处理,你们知道是哪一个?(直言不讳,而且指出问题所在,指出关键所在。同时很自然地带出了‚也’的表达效果的分析。)
生全体:也。
师:对,大家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个‚也‛? 生全体:六个。
师:那你们体会一下这六个‚也‛表达的效果是否一样?有哪一个‚也‛和其他‚也‛作用是不同的?有没有发现?(第二个问题补充及时,降低了思考的难度,规定了思考的范围。否则,学生可要每一个都去细细斟酌了。有时候教学进程的散漫或者困难,就是这种细节不够注意造成的。)
生全体:最后一个。
师:对。前面五个‚也‛是表判断,而最后一个‚也‛更多的是强调。前面五个句子并列关系更为紧密,而最后一个句子要相对疏离一些,所以大家读的时候,最后‚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车远远地来了,宫女心中就充满了希望,‚要到我这里来了‛,车又慢慢地远走了,心中的失望随着车声的远去而增强。皇帝看不见了,车声听不到了,我们要读出一个效果来,让我们觉得宫女仍然在翘首盼望。下面同学们集体把这一段再读一下。(生集体读)(指导得法,入理。老师是从三个方面点拨的:一是从‛也‚所表达的语气来讲,有表判断和表强调的不同;二是从句子结构来讲,前五句是紧密的并列结构,后一句内结构稍有不同;三是从宫女的心理来讲,最后一句读得应该与前几句不同。一个 ‚也‛的指导,把内容、结构、虚词语法、词语修辞都串起来了。)
师:‚杳‛字还是读得太急了,同学们课后再仔细琢磨一下。‚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不要太急。(学生有时候并不能一步到位的,就是指导以后也不一定就能达到老师的期望。实事求是,下课再琢磨吧。限于时间,教学要进行到下一个环节了。这是教学的机智,也是公开课的无奈。)课前有同学提了一个问题,说是‚本文的中心段,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哪一段‛;还有同学问得更具体,‚本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不是最后一句‛?这些同学都在思考,你们看是不是最后一段?
生全体:是。
师:是不是最后一句?看来大家有不同理解。其实我觉得不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句,这一段都是作者在表达他的思想。(独抒己见。其实本段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下断语:秦与六国都是自取灭亡。第二层是作解释:灭亡都是因为不爱人。第三层是示警戒:鉴重于哀。这三层意思互为因果,没有主次之分的。所以老师说这一段都在表达他的思想。当然对段内的关系如果稍作解释,学生理解可能更加深透一些。)本文和《六国论》不一样,它不是一篇史论,但作者仍然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悟、见解,在告诫我们这些后人。大家想一想这一 段中的‚后人‛是指什么样的后人?‚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消灭他们呢?‚族灭‛就是‚灭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大家注意,这里四个‚后人‛的内涵、所指的对象是否一致?(当是重点,也是多种考试常涉的考点,是绕不过去的。)
生全体:不一致。
师:怎么不一致呢?哪位同学分析一下?(指名)你说说对这几个‚后人‛的理解。生16:第一和第二个‚后人‛,是一个意思,相对于秦人的后人;第三个‚后人‛是相对于前面两个后人的再一个‚后人‛,是后人的后人。
师:是后人的后人。假如说,我们解读文章的时候,注意文章的背景,如果从杜牧写作的年代、时期来看,他写于唐,唐敬宗大造宫室,不问政事,所以这个‚后人‛,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唐以后的后人‛。最后一个‚后人‛是第三个‚后人‛的意思呢,还是前面两个‚后人‛的意思呢?
生全体:和前面两个一样。
师:对。四个‚后人‛两层意思,一、二、四,是指秦以后的人,第三个是指唐以后的人,是这样的吧?其实,这四个‚后人‛两个意思,又指一个共同的对象,是什么?
生17:国君。
师:对,主要是指君主、皇帝。黄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想法也很多,读到最后一段的时候,我忽然有感而发,把杜牧的最后一段改写了一下。也许是狗尾续貂——可我改写以后蛮得意的,现在呢,‚敝帚不自珍‛,让大家比较一下,作者写的和我写的哪一个好,好在哪里。你不要觉得杜牧写得好,黄老师也不差的哦。(生笑)现在同学们集体把这段话读一下,然后品评一下,看看哪个好。(又一个亮点出现。老师的‚狗尾续貂‛其实是精心设计的步骤。如何理解杜牧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如何理解赋体文章的‚体物写志‛?如何从文化的层面上提升这堂课的内涵?如何运用现代眼光读出自己所得?改写是很有创意的一环。)
(投影显示)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下面我们齐读这一段,我读到‚嗟乎‛,你们就接着读下去。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
生全体朗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说明大家对这段话理解得很到位。下面同学们自由发挥,谈自己的评价,不要碍我面子。哪位同学先说说?(指名)你喜欢哪一个?
生18:我觉得都有长处。(生笑)
师:‚都有长处‛,还有半句话,言外之意,你们能补充出来?(教师的追问丝丝入扣。)生全体:都有短处。师:你说说看我们的长短看。
生18:原文前面一半写到‚谁得而族灭也‛,是单指秦国破灭这件事情,而您写的范围 更大一点,所以前面一半您写得好。到后面,他的思维又上升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而您最后‚得失之故,归之于天‛,只是对前面再来一个总说,而他写的思想更上了一个层次。(学生真是不错,能够把两段话分成前后两层意思来比较,而且言之成理。)
师:这位同学从语言、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了评说。我听得出来,她更喜欢杜牧的。(生笑)尽管她在比较的时候,说我也有好的,从时空来讲,更有时空感;另外从语言形式说,杜牧的文章思想上在不断加深,而我写的最后一句只是前面观点的重复而已。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了?(对评价的再评价,也是客观实在。)
生19:我觉得杜牧写得好。(生笑)师:不要紧,你说杜牧好在什么地方?
生19:因为这篇文章前面写的都是阿房宫和秦始皇的奢侈,目的是要使后人以史为鉴;而你写的是关于成功和失败的。(又是一个了得的学生,能从文章的文脉和主旨来比较。文脉要一脉相承,主旨要集中突出,这是作文的要着。老师的续作是有另起话题的痕迹,老师是知道自己的续写的质量的,但评杜文和续文的优劣原不是教学的初衷啊,所以老师还将‚撩拨‛学生。)
师:就是和前面的描写关系不是太紧密?哦,她是从文章的章法进行比较的。你能不能发现一点我好的地方?(生笑)
生19:你这段话的观点是正确的。(生笑)
师:我这段话的观点是正确的,就是放在这篇文章里不好?(生笑)好,请坐。有没有不同意见的了?大家肯定还有很多想法,现在不能一一讨论了。刚才两位同学比较得还是不错的,但是我觉得你们对我不是很公平。(生笑)为什么道理呢?我就觉得杜牧从秦的灭亡、秦的奢,来告诫历代君主、以后的君主要引以为戒,但是我觉得这局限了历史思考的意义。我做君主吗?我不做。我们在座的同学将来会做君主吗?可能性也不大,是吧?所以我们这些普通的人读《阿房宫赋》,就不能从中汲取一点什么吗?(到这里才点出自己为什么要来‚狗尾续貂‛:我不是取杜牧而代之,而是阅读以后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自己的心得,有了新的感悟,得到新的启示。这不是阅读古诗文应有的价值取向吗?古诗文常读常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如何读古书,这是一种很好的示范,无论是价值导向还是语言方法。)刚才一位同学说我写的内容和前文不太一贯,我觉得还可以啊。(生笑)他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六国的灭亡是自己导致的,‚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也是秦自己导致的,对不对?所以我说,嗟乎!普通的人虽不能占有一国,成功是我们都要追求的。所以说我的观点更广泛一点。不过有一点倒是真的,就是从全文结构来看,从语言形式来看,杜牧肯定是比我好。一千年以后肯定有人记得杜牧,一千年以后肯定没有人记得我黄某。(敢于分析自己的短长,可嘉!其实撇开杜牧的写作意图,黄老师的续作是对上文有收束之效的。不过,语言确实难以和原文相比,这里并不是刻意雕琢一个‚豹尾‛,而仅仅是提供一个手段。手段和目的是要分清楚的。而且敢于拿自己的短处调侃,可喜!)(生笑)这时候我就想到一开始我说的,这篇文章我读到后来就成了几个字,其实用三个字就能把全文的内容和结构都表现出来了。
现在同学们回想全文内容,或看黄老师缩写的这段话,(投影显示)在这段话里挑三个 字,概括全文内容。《阿房宫赋》洋洋千言,其实三字足矣。大家想想,哪三字呢?‚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谁愿意说说?(再次利用自己的缩写。这段文字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生20:奢、亡、鉴。
师:对。我读到最后,只剩下这三个字。课后,同学们好好背一背这篇千古第一赋,同时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三个字。奢必亡,这是国君要借鉴的,也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所要借鉴的。(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一堂课就是一篇文章;从文字到文章,从文章到文化,融会贯通,一堂课就有一种思想。)
好,今天就到这里,下课!
第二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1098】
答题要求: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2题做答,每题50分。(答题要求:每题字数不少于600字;要密切联系教学实例或教学实录进行阐述;答案要以小标题形式分条阐述,切忌含混笼统)。
一、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论述黄厚江老师是如何实现其“本色”阅读教学。(50分)
答: 黄厚江老师是“本色”语文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黄老师执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本色”语文的教学主张。这堂课采用浅文深教、浅文趣教的设计思路,最大限度地开发文本自身的教学资源,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很好地体现了黄厚江老师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基本定位——“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在阅读中提高综合素养”,也体现了黄老师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阅读教学应该以文本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主要形式”。
面对文本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内容上黄老师主要抓了三个方面:文本内涵,即男子汉精神;小标题的结构特点;语言品味和语句揣摩。这也暗合了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阅读教学理念,突破了一般阅读教学“线性”教学思路,而是提取文本中有效的教学资源,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可谓简洁,实用,好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大面积课堂教学中步骤杂乱、思路不清的问题。
教学过程则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方式,力求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一、关于品味语言和语句揣摩。具体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品读词语——标题中的“我们”;第二层次是揣摩开头部分“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和结尾部分“这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比任何艺术还要艺术”等句子的含义;第三层次是分析小标题和各部分内容的关系。品读语言从词语到句子,最后到文章整体,由浅入深,打破了才传统课堂只分析个别语句的局限。而且每层分析都以文本为基础,让学生在品读词句中学会阅读品析。
二、关于小标题在文章中作用的理解。具体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生先说说小标题的一般作用,然后找一找本文是否有小标题和有关内容不相符的情况,由初步感知到深层挖掘;第二层次是归纳小标题在文中的作用,由具体分析到抽象归结;第三层次是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这是语言的具体学用;第四层次是比较两种小标题的不同效果,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比较阅读。
三、关于文本内涵的把握。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归纳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的主要品质;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第三层次是全班完成小诗《小小男子汉宣言》。这种对文本内涵或主题的分析归纳,打破了传统课堂临近结束时空洞归结主题的方式,而是结合具体文本分层逐步挖掘出作品的主题或内涵,充分体现了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的阅读教学主张。
四、关于语言活动。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第三层次是全班合作完成小诗。语言活动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本色”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在教学的具体形式上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切块融合。“切块”教学和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阅读教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力求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活动充分。这堂课更多体现是教学内容的完美融合:将文本内容理解和语言品味及结构特点、写人方法融合;将阅读中的语言活动、问题探讨和文本理解融合;将阅读中的语言活动和写作中的语言实践融合。这个教学活动既是线性的,又是多维的;既是平面的,又是立体的。
二、任选一篇小说,尝试设计一例阅读教学的“切入口”教学片段。(50分)
答:从矛盾处切入。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我让学生仔细研究于勒叔叔的来信,发现这封信的破绽;执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让学生找出诗中的人称代词,提出疑问:“诗人的主体并没有变,那人称就应该是一致的,为什么这首诗中人称却在不断的变化呢?”;执教《湖心亭看雪》,我跟学生说,既然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为什么又写“舟中人两三粒”?总之,大到性格的矛盾、情感的矛盾、文体的矛盾、文化的矛盾,小到一个字与另一个字的矛盾,一个动作、一封信,我们都能找到另一个参照系,从矛盾中撕开第一道口子,然后逐步深入。
三、结合具体的作文教学实录,论述“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教学设计的操作要领。(50分)
答: 交际语境的营造;入情入境的角色扮演;口语交际训练与书面交际训练的巧妙融合。
四、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论述管建刚“作文评讲课”的操作要领。(50分)
答: 尊重童心世界,先“放胆”后“小心”;(没有举例酌情扣分)
“文心技巧”优于“文字技巧”,写作兴趣和写作意志是作文教学的核心;(没有举例酌情扣分)
“慧心”经营作文讲评课型。(没有举例酌情扣分)
五、举例分析文言文如何融合现代教育理念进行“串讲”教学设计。(50分)
答: 以欧阳代娜执教《岳阳楼记》为例,有以下要点:
关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进行了“艺术化”的教学设计;(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改变“串讲”的具体形式;(若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在诵读活动中加深理解。(没有结合具体实例,则酌情扣分)
第三篇: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心得体会
不能有半点差错。他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工作,要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教学设计,才能自如地上好课。大量的实践证明。凡优秀教师在上课前,都很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许多都成了青年教师学习参考的材料。而案例分析更是教师总结经验,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途径之一。
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师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文化科学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过程。因为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语文能力。如通过钻研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熟悉语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的过程,会转化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及必要的知识;通过研究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会提高教师本身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由此不难看出,不论是有经验的或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要上好课,必先学会制定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学会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年级的学生完成不同的语文教学设计。这是保证教师顺利地、成功地走上讲台、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案例分析的目的是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小结,他的最终目的是使小学语文教学实现最优化。所谓最优化,就是教学投入少,而又能达到高效率,使全班学生的语文学习都能达到优良水平。要实
一、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正如《新大纲》所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发展什么?学生的发展应是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和“传授”是根本不同的,“传授”主要靠教师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而“发展”主要靠学生内部的动力作用,使自身的素质和个性得到提高。教师要给
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在《新大纲》中有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这段话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对小学语文素质的全面概括。语文素质虽然主要指语文能力,但语文能力还与思想、思维、情感、文化知识、学习习惯等品质密切相关。所以说,语文素质也就是做人的素质。通过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
小学语文本身包含了促进儿童发展的诸多因素。语文是个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通过语文学习,儿童不仅能学习语言,还会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及思维能力、丰富情感。所以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儿童全面和
二、体现学语文和学做人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教语文、学语文,也要教做人、学做人。其实
通过语文课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是由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是由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决定的,也是由语文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所载负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是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小学语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完成语文教学目的,所选的教材篇篇都蕴含着真、善、美的因素。有的课文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美景;有的课文歌颂了伟大领袖和英雄人物的高尚道德和感人事迹;有的课文介绍了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的创造发明给人类带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活的动人故事;有的课文揭露了旧社会儿童悲惨的生活;等等。课文中人物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其思想感情很自然地会发生变化,会逐步懂得做人应该坚持什么、学习什么、反对什么。往往一篇文章所反映的光辉形象或动人情节或优美景色,会在学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巨大作用,会在其一生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是促使其成长的巨大动力。只要学生对作品语言有透彻的感悟,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情感的熏陶;学生也只有感受到语言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掌握作品的语言。二者是
小学语文教学历来重视文道统一,但对学语文和学做人的统一还不是那么明确,通过学语文也学做人,比语文教学的思想性要求更高。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多限于思想认识的提高,而“做人”的内涵主要表现在行动上。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不仅要提高思想认识、丰富情感,而且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不仅在于“知”,而且要利于“行”。不过这不能立竿见影,而要日
学语文和学做人二者是必然统一的,但不是自然能够实现的,更不是把语文课变为思品课就能完成的。必须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在贯彻该原理时,必须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统一各项任务。
第四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预见性的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保证。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是政治教师根据现代教育、教学观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原理,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材,按照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作出预期的、全方位的策划活动。
目标定向原理: 指教学设计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激励、调控功能,以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来组织、规范、评价、调节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
变量控制原理:指通过设计和调整一些较易改变的教学要素来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认知前提: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一系列带有认知特点的已有学习的基础上的,每一学习任务都具有某些所需的必要学习。即前一必要学习是下一必要学习的必要条件。简答与论述:
学科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1、20世纪60年代,现代教育技术的勃兴,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跻身世界教育改革的前沿。
2、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全面的改革、具有改革特色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果,孕育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的原型。
3、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是时代的主旋律,全面科学的设计是时代的客观要求。用理性眼光,从中抽象出带有本学科特色的原型,由经验型逐步走向科学化。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界定的涵义:
1、是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教学结构作预期的、全方位的策划活动,这种策划活动同时存在着专业性和构想性两种属性,旗帜鲜明的表明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德育性。
2、是政治教师根据现代教育观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原理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的全方位设计,它体现了政治教师的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
3、运用系统方法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要素进行精心策划,既有系统性又有层次性。
4、是通过分析《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设定预期目标,并准对具体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进行策划和构思,必须保持目标性和针对性的相互协调和相辅相成。
5、是预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划,要求动机与效果保持一致。综上所述,专业性与构思性协调一致,科学性、艺术性辩证统一,系统性和层次性的有机结合,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相辅相成,预见性和实效性的和谐组合,这五个基本内涵,从五个方面反映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
内涵表现:
1、创造性
2、可操作性
3、科学性
4、动态性
教学设计与教师传统备课的关系:
1、理论基础不同。教学设计理论的立足点是学生的学习,主要研究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传统备课和教案编制,一直是以凯洛夫的教学论思想为依据。
2、研究内容的深度广度不同。教学设计强调的是整体设计,传统备课强调对教材的研究和对教法的研究,忽视对师生自身的研究,忽视对学法研究。
3、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同。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整个教学过程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安排作出全部的计划,有明确的分析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程序,并通过对预期的结果进行分析,使整个操作过程实现模式化,显示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传统备课往往只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产物。
4、教学媒体选择和运用的程度不同。两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内容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的操作系统是在传统备课的原型上发展起来的,设计更规范。从形式上看,都采用了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形式,但教学设计更强调集体设计与个人设计相结合的程度。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教学原则:方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知识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启发式原则、正面教育原则 学科规律:主体作用与主导作用统一律、德智统一律、知能统一律、灌输与疏导统一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
1、目标定向原理。
2、变量控制原理
3、整体优化原理
4、系统有序原则
5、反馈矫正原理
目标定向原理要求:
1、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要依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措施
3、教学设计要依据教学目标调控教学过程
4、教学设计要依据教学目标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布鲁姆提出影响教学活动三个主要变量:认知的前提能力、情感的前提特性、教学质量
整体性原理要求:
1、要分析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
2、研究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
3、认真考虑各要素的有机配合,争取最大的合力。有序性原则:
1、知识教学的逻辑顺序
2、能力培养的顺序、师生情意协调的顺序和层次
3、教师教的顺序
4、学生学的顺序
5、各种教学要素的结合
思政学科教学设计的操作原则:
一、目标的科学性原则
1、目标应当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笼统的2、目标应当是可测和便于操作的(1)对理解一级概念提出限定性要求(2)对理解原理提出限定性要求(3)对理解观点提出限定性要求(4)对理解论点的限定性要求
3、目标应当是有层次和递进的4、目标应当有阶段性
5、目标应当是全面的二、知识结构的有序性原则
三、认知结构的适应性原则 两基本要求:
1、预测学生的认知基础
2、遵循认知规律
四、能力培养的能动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学设计应做到:(1)相信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发展能力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对不同类型学生制定不同的能力要求和培养策略(2)在展现知识产生过程中尽可能充分丰富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和思维的积极性(3)设计较为详尽的知识产生过程,适度再现最初发现知识的思维进程,并从教学需要出发进行必要的加工(4)设计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思维矛盾,提示并引导学生解决矛盾开拓前进(5)设计学法。设计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如何观察,如何记忆,如何整理,如何探索等
五、师生情谊的“共振”性原则 所谓情谊“共振”,是指师生情谊上的共鸣。应做到:(1)通过阐述所学知识的意义,激发学习热情(2)通过引导学生归纳获取结论,产生论证的内在动机(3)通过揭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本质联系及运动变化,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感情冲动(4)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思维的形成与制作过程,品尝智力劳动的成果,强化继续学习的心理需要(5)通过设计恰如其分的台阶引导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从而领略成功的喜悦,增强兴趣的持久性(6)通过适当表扬和鼓励促使学生追求战胜困难的愉快,体会解决困难的满足感
六、学生自主参与性原则
七、内容设计的“精要”性原则
八、反馈矫正的及时性原则
要素的操作要点:问题分析、问题确定、选择目标要素,内容的详细说明、教学分析、任务分析,教学对象生理、心理、学习特征分析,教学对象初始能力评定,确定目标、陈述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说明方法的使用等。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编制、教学策略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教学方案的评价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模式:《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社会实际分析、教学目标编制、知识目标编制、能力目标编制、觉悟目标编制、行为目标编制、教学策略制定、教学主体行为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媒体选择与组合、教学与学法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的准备阶段内容:
一、《课程标准》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认知结构分析
2、学生情意活动分析
3、学生生活背景分析
三、教学内容分析
1、分析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各种知识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
2、分析教材的情感因素
3、分析教材的呈现方式
4、分析认知前提,找出教学内容的前置知识
5、分析重点、难点和教育点
四、社会实际分析
1、分析党和国家近期出台的方针、政策与所设计课程相关的内容,找出哪些是教材已有所反映的,哪些是教材尚未反映的2、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对教学可能产生的影响
五、教学目标的编制。目标描述的操作重点:
1、对教学目标进行“具体”描述。标准有两点:一是教学目标要能表明教师可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结果。二是教学目标要成为学习结果的检测标准
2、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描述。不能模棱两可,规范术语
(二)设计的构思阶段
1、教学主体行为设计,包括教师的主导行为和学生的参与行为 教师的主导行为设计程序:1.交代目标2引发动机(积极性调动)3引导探索4指导学校方法 学生的参与行为包括角色扮演、讨论争辩、积极思考、练习巩固、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等
2、教学内容设计 是指在教学内容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包括教学内容的划分、选择和组织。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单元、课时、知识点。选择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目标差距来选取教学内容。组织:
1、教学内容的排列组合2、教学内容的呈现
3、教学媒体的选取与组合 选择:
1、服从教学目标需要,适合表现教学内容
2、选择要发挥媒体特长,有利于教学
3、要适合教学对象的特征,符合教学心理规律
4、适应现有的教学条件,方便教师操作演示 组合,把不同教学功能的教学媒体实行有机结合,发挥整体优势。有多种形式,如录像、投影结合、挂图与录音结合 遵循的操作要求:1.体现媒体的互补性,要适当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直观形象,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深化效果的需要
2、组合要满足教学情境的需要3.使媒体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媒体演示的展示呈现特点:
1、针对性
2、启发性
3、效度性
4、逻辑性
5、适时性
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时的基本要求:
1、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2、要合理恰当
3、要具有可操作性
4、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5、要简洁清楚
前言课的独特作用:精彩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优秀的前言课常常会带来潜在的重要影响。
前言课教学目标的指向: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这门课程是讲什么的2、阐释课程意义
3、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 复习课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1、通过知识的归纳和综合,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2、通过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能力
3、复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和心理品质的培养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
1、要在对某一课或某一阶段教学内容归纳与综合的基础上进行
2、目标要明确具体
3、目标要有针对性
4、重点应该放在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上
5、目标要注意一定的层次性
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1、学生的自主性
2、教学的活动性
3、内容的广泛性
4、形式的多样性
何种情况下,学生学的最好:
1、当学生有兴趣时
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呈现时
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
5、力和独自作业能力等)的培养。教学设计评价: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评价设计和总结性评价设计。形成性评价:指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评价,是过程评价。在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目标是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所存在的问题或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
6、当学生能够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
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时
8、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
9、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许时
10、当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
教学方法的设计是教学设计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教法设计、学法设计。
教法设计是教师如何教的设计,包括教法的优选和组合。
优选的操作要求:
1、从教学目标和任务出发优选教法
2、从教学内容出发优选教法
3、从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出发优选教法
4、从教师本身的素质条件出发,优选教法
教法的组合建立在教法优选基础上,是使优选出来的教法形成一个结构整体,达到最优化。
教法的组合主要操作要求有两点:
1、要把握各种基本教法的性能。因每一种教法的存在和作用都是相对的,所以要了解各种教法的优缺点、适应范围、使用要求和制约因素等
2、组合后的教法要能体现出优势互补,发挥最大的整体作用
学法设计是指导学生如何学的设计。包括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设计和学科学习活动的设计。
学法设计操作要求:
1、了解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掌握其一般规律
2、对各种强化思维训练的方法进行优选和组合 对学生学科学习活动的操作要求:
1、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强化学科学习活动的主体效应
2、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各种学习活动能力(如学习计划制定、能力、预习能力、听课能力、课堂笔记能力、课后复习能缺陷,使师生明确下一步应如何教与学。
总结性评价: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
设计的进行阶段:当以上构思成熟后,把构思内容以流程的方式表达出来,借以清晰展示教学过程和结构,设计流程方式可有多种形式,如文字、表格、各种形式组合。
设计的完善阶段:方案形成后,进一步检查和推敲,利用反馈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使教学设计进一步优化。操作:一是依据,设计评价标准检查和修正教学设计流程中各要素各环节设计,使目标、内容、策略、媒体、方法、评价等要素设计进一步优化。二是根据教学反馈,调整教学要素的组合方式,实现优化组合,使整个设计方案能和谐、有序、高效地运作。
教材分析的流程:通读、钻研、概括、提炼。
教材分析的主要内容:
1、本课(框)教材在全书(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前后课、节(框)之间的联系。
2、理解教材的精神实质,弄清教材讲述了哪些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原理。
3、教材的结构。了解教材由几节、几框或几段构成,设有的引言或小节、内容。
4、教材的特点。弄清教材是怎样阐述一些观点和道理的,怎样呈现、组织教学内容,是以激发情感、引导行为为主,还是以阐述道理为主。
5、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与学生实际有怎样的联系,联系的实际是什么。
对学生了解的内容及方法: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2、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
3、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和意见
4、学生的生活背景差异。通过日常观察、谈话、活动、调查问卷,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整体把握和驾驭教材,优化教学方法:
1、确定教学目标
2、选择教学策略
3、设计教学过程
具体步骤:1.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弄清本课时基本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基本要求是什么2指出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的结合点。
3、分析、思考、挖掘蕴含在教学内容中的基本观点、方法和技能的培养、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因素是什么。
4、把上述内容按照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情感目标这三方面分别加以梳理和概括,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发挥学生主体性,改变学生的学习形式,在课堂上的表现:
1、当学生有兴趣时
2、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呈现时
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
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
教学内容的划分:教学单位按知识范围大小可区分为: 单元、课时、框
合理划分教学内容设计的另外两个环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组织 学习目标差距是指预期的学习目标与教学班、学生群体原有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
教学内容的组织指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内容要素进行排列和组合,并使这种排列组合以一定的方式呈现出来。
第五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1、请从任务设计的难易要求入手,对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任务名称:小小设计师
任务要求:教师发给学生一张白纸,请学生设计自己的新家,设计完之后,请学生相互介绍一下自己的新家。
答:这个任务设计在难度要求上十分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设计完自己的新家之后,还需要用新学的英语单词和句型进行表达,需要学生“蹦一蹦,才能获得胜利的成果”,对于此类成果学生在取得之后也能够倍加珍惜。
2、请具体分析下面这个案例在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设定方面是否合理。“My friends”教学设计片段
教材依据: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3 Part B Let’s talk 知识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Let’s talk中的句子“He’s/She’s„.He/She has„.He/She likes„.”;
(2)理解会说Let’s chant中的内容。能力目标:
(1)学生能正确使用人称代词描述男性及女性朋友;
(2)能用几句连贯的英文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朋友以及朋友的特征和爱好,并具有根据特征判断他/她是谁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应该是亲密友好的关系。爱心使这个世界更美好。
答:教师在确立目标时,紧紧围绕本课的主题,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
(1)从知识目标看,这是一节以对话教学为主的课,“He’s/She’s„.He/She has„.He/She likes„.”是本课的核心句型,要求学生达到掌握的层次,并适当进行拓展,符合《课标》的要求。
(2)从能力目标看,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用英语简单地描述他人的体貌特征。让学生自己设计对话,符合实际,巧妙地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
(3)从情感目标看,利用英语教学创设一定的生活场景,有利于加深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请针对歌曲、歌谣的作用,分析下面的案例。
“How do you go to school?”教学片段
教材依据: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Main Scene Unit 1 Main Scene中有一首chant,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边唱边做动作,当唱到on foot时,全班跺跺脚;唱到by car/bike/bus/plane/train的时候,学生举起自己带来的玩具,或是发出相应的交通工具的声音。
13、请从任务设计要面向全体入手,对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What can you do ?”任务设计 教材依据: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Let’s learn Let’s play 教师请一位学生做小记者,用句型“What can you do ? ”采访在场的同学。小记者根据同学们的回答“I can „.”,及时做下记录并汇报。
答:这项任务的设计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方面缺乏考虑。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肯定是请比较优秀的学生来担当小记者这个角色,那么小记者本身在完成采访任务时,肯定也会选择一些相对优秀的学生作为他的采访对象以确保他的采访能够精彩出色,那么这样一来,一些并不十分出色的学生就很难有机会来参与到任务中来。
4、请从词汇的呈现方式和如何设计有效提问这两方面入手对下面的教学案例进行评析。
“My new room”教学设计片段
教材依据: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A Let’s Learn 在热身复习阶段,教师先带领学生chant: Mom is in the living room.Dad is too.I’m in the bedroom.Where are you? Brother’s in the kitchen.Sister is too.I’m in the bedroom.Where are you? 然后进行free talk:What is in your bedroom? What colour is your desk/bed? Where is your TV? How many windows are there in your bedroom? 在呈现操练阶段,教师呈现一幅Zoom的卧室图,说:Look, this is Zoom’s bedroom.What can you see in his room? 引导学生回答:I can see a desk , a lamp and a „.教师接着说:What can you see on the wall ? Look, it’s white.It can make you feel cool in summer and make you feel warm in winter.请学生猜是什么物品,由此引出新授单词air-conditioner。
答:这个教学设计片段很注重词汇呈现的自然过渡。教师引导学生就相关的话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讨论,创设语言氛围,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英语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或挂图、简笔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设计有效的提问,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问答,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从学生旧知中自然引出新词的教学,使教学活动的设计富有条理性和层次性。
5、请分析下面这位老师的教学媒体的设计好在何处。
“Is it a/an...? Yes, it is./No, it isn’t.”教学设计片段
在学习Is it a/an...? Yes, it is./No, it isn’t.这个句式时,教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在一个精美的礼物盒里有许多礼物,礼物盒打开,露出物品的一小部分让学生用Is it a /an...?来猜,如果学生猜对了,界面就会出现一个物品单词并显示这个物品,否则就会继续呈现物品的局部并请学生继续猜。
答:这位老师的教学媒体的设计很好。他正确把握了使用教学媒体的时机和“度”,他遵守少而精的原则,不搞花架子,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恰到好处。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对单词的认读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句式,并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对不确定的东西可以用Is it a/an...?来问,用Yes, it is./No, it isn’t.来回答。可见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语言。
6、请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给下列语言材料设计教学目标。
A: Where is my cat? B: Is it in the living room? A: No, it isn’t.B: Is it in the study? A: No, it isn’t.B: Look!It’s in the kitchen.答:知识目标:(1)让学生复习五个表示房间的词汇:living room、study、kitchen、bathroom、bedroom;(2)能初步运用句型“Is it in the„?Yes,it is/No, it isn’t.”进行交际,能替换重点词组进行对话练习;(3)能够在实际的情境中运用。能力目标:(1)学生能用英语句子来描述物品的所在位置;(2)使学生掌握本课新句型,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案例四:
(注:教材35至48有教案一二三)
Unit 6
Weather
Lesson 1
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以学习用英语描述天气为主要内容,教学时,先从教天气的单词入手,学习新单词;再从句型入手,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句子: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It’s a sunny day.以学生模仿气象播音员的游戏来巩固操练本课的重点,让学生充分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案:
Ⅰ Teaching aims: 1.Learn the new words:
weather, sunny, cloudy, rainy, snowy 2.Learn the sentences: A: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B: It’s a sunny day./ It’s a cloudy day./ It’s a rainy day./ It’s a snowy day.3.学会用英语表达天气
Ⅱ
Main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1.Talk about the weather 2.Ask and answer : A: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B: It’s a sunny day./ It’s a cloudy day./ It’s a rainy day./ It’s a snowy day.3.Learn the words: weather, sunny, cloudy, rainy, snowy Ⅲ
Teaching aids 1.The tape, PPT
2.cards: weather, sunny, cloudy, rainy, snowy Ⅳ
Teaching steps: Step1:.Warming up 1.Greeting:
T:Class begins.S: Stand up,.T :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S: Good afternoon teacher.T: 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 S: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T:I’m fine, too.Ok, sit down please.First, I introduce myself.I’m Lin, you can call me Miss Lin.Do you understand? S: Yes.2.Review: T:OK, Before the class.Let’s do some review, I want someone to answer my questions , who can try? Ask and answer:
When do you get up?/ 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 When do you go home? / When do you go to bed?
When do you have breakfast? / When do you have lunch?/ When do you have dinner?(接着请同学自己找搭档问答):OK, Then find your partner to answer this questions.Step2:.New Lesson A.T: OK, now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 6 Weather,Lesson 11(出示PPT),first we learn some new words.(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第六单元天气,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些新的单词)拿出卡片,念“weather”(升调)“weather”(降调),w-e-a-t-h-e-r.天气,read after me one two begin.(以此类推)----OK,then read two by two please.(并加分)----Now I ask someone to read(出示任意一张卡片)
Learn new words: 1.Show the cards “weather” to learn the words: “weather” 用升降调并且拼读和念出中文意思.Read two by two.And ask some students to answer what is the weather in cards.2.Show the cards: “sunny” to learn the words: “sunny”.用升降调并且拼读和念出中文意思.Read two by two.And ask some students to answer what is the weather in cards.3.Show the cards: “rainy” 教法同上 4.Show the cards: “cloudy” 教法同上 5.Show the cards: “snowy” 教法同上
6.OK, Look at the screen, I want ask someone to answer my questions.“How is the weather ?” Who wants to try? – OK, you please.– OK, sit down please.出示sunny,问个别,然后全班回答(OK,whole class answer me.)
Look at the screen,提问个别学生回答,提问全班。学习认图单词和It’s sunny It’s cloudy It’s rainy It’s snowy.B.T: Then we learn some sentences about the weather.(T:接下来学习一些有关天气描述的句子,大家有注意到刚才老师用了什么句子还问天气吗?S: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T:出示PPT画面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OK, read after me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learn some sentences 1.T: Look at the screen,出示sunny,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请个别)S:It’s a sunny day.T:OK, then gruop1gruop2 ask, gruop3 gruop4 answer.one two begin.S: 1.2: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3.4: It’s a sunny day.再反过来。以此类推四个天气进行操练。
Look at the screen:How is the weather today?有四幅图,填空It’s a ______day.分别提问个别,一二组问三四组答,三四组问,一二组答,并加分。学生回答后,画面出现It’s a sunnycloudyrainysnowy day.再听录音,跟读,全班齐读。
2.T:OK,then Let’s play a game, I want someone come to here(指讲台),ask whole class this question, and whole class answer.(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请一个同学来讲台上自己选一张天气的卡片问全班,全班来回答这是什么天气)Do you understand ? S: Yes.Game: 每组分别请一位学生上台选个卡片举着问全班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并加分
3.T:OK, now we learn a folk song, whole class read after me。Do you understand?(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首歌谣,全班跟着我一起读)S: Yes.T: Now group 1 read please.(以此类推)(歌谣)Sunny, sunny, a sunny day.Rainy, rainy, a rainy day.Cloudy, cloudy, a cloudy day.Snowy, snowy, a snowy day.(一句句跟读,全班齐读,请每组同学朗读,然后加分)4.T: Look at the screen,屏幕上是关于各个地方天气的表格,Ok, I ask someon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提问六个左右)---Now boys ask ,girls answer.One two begin.---OK, girls ask , boys answer.(看着我的鼠标,首先男生问,女生答。六个---女生问,男生答。六个。T: OK,then find your parner to ask.找一个搭档来问答。六个)并加分。
Look at the screen, 关于各个地方天气的表格,学习句型:How is the weather in _____? It’s a _____day.听录音,跟读,提问个别。男生问,女生答, 女生问,男生答。全班齐读。学习句型A:
How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B: It’s sunny.A: How is the weather in Changsha? B: It’s rainy.A: How is the weather in Nanjing? B: It’s cloudy.(以此类推)
C.1.T:Then we learn a rhyme.Listen to me and read after me.(先认真听我念,然后跟着我一起做动作)---whole class stand up and follow me.(全班起立跟着我一起做)---OK,now I want someone lead whole class to read.Who can try?(接下来我请两位同学来台上带读,还要边做动作哦,谁愿意来?)
Say the rhyme:(听读两遍,全班起立一起做动作,齐读,然后请两位学生当带读,并加分)
Sing a song(听录音三遍,跟老师打拍子一起唱,全班齐唱,小组比赛唱,并加分)Rain, rain go a way, come again another day, little children little children want to play.Ⅴ
Homework T:OK,look at the screen, this is the homework.Do you understand? S: Yes.1.Listen , repeat and recite.(听,读,背)2.Talk about the weather.(谈论关于天气)3.Do activity book Lesson 11.(做十一课的练习册)4.Prepare for Lesson 12.(预习第十二课)Ⅵ
选出最佳的一组,PPT掌声鼓励。
T: Finally, We are going to count the point, Which group is win ? OK, It’s group X.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难点明确,关于天气的单词四个,关于天气的句子一问一答,相对简单,课堂上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手段辅助教学,给学生更多听和说得机会,面向全体学生,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起来说的机会,对学生的听说训练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