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古文教案
虎与刺猬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隋朝笑话集《启颜录》,是一则幽默讽刺的寓言小故事。全文只有短短的四句话,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这个寓言故事的主旨其实很简单,告诉人们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被一次事情吓得乱了阵脚。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其实很普遍。因此,这篇寓言故事虽然简短,所能折射的却是很大的道理,值得人们深刻思考。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词汇,理解句意、文意。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被一次事情吓得乱了阵脚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句意、文意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难点:体会老虎的心情及动作。
一、活动导入,揭示文题 1.热身运动.2.根据词语做动作
张牙舞爪 摇头摆尾 欢天喜地
3.古时候老虎叫什么?长虫是什么?老虫是什么?小虫是什么?
二、初读古文,了解文意 1.看图,观察刺猬和橡斗。2.我读你演
强调“走”“肉脔”“而”“也” “乃”“云”在古文中的意思。3.重点讲解“贤尊”
(1)对别人的父亲敬称为“贤尊”,那对别人家人的敬称还有哪些呢?(2)另外,文言文中对自己家人的谦称: 我---鄙人,在下 本人父亲---家翁、家尊 本人母亲---家慈、家母 本人妻子---拙荆、内人 本人儿子---小儿、犬子 本人女儿---息女、小女
三、探讨笑话的笑点
1.你觉得本篇笑话中,哪几个地方引人发笑? 2.探讨中读文
笑点一:将刺猬看成肉丸子
预设1:老虎将刺猬看成是肉丸子,此时心情如何?试读 笑点二:如丧家之犬,狂奔不停。
预设2:此时的老虎哪还有威风凛凛之时,他是怎样呀?再读 笑点三:将橡树的果实看成是刺猬的儿子,对其彬彬有礼。
预设3:出示图片,问:你发现了什么?可为何老虎将橡斗认成是刺猬的儿子呢?这让我们想起一句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此时的老虎再也没有以往森林之王的威严,你仿佛看到怎样的他呀?(神态、动作、语言)试读
这样的老虎,你想送他哪些成语?(卑躬屈膝、低三下
四、颤颤巍巍……)3.老虎的这番沮丧,还曾经出现在哪些故事中?为什么会这样呢?(遇事不够冷静、惊慌失措,失去了自信,从而失去了判断力。)
4.生活中有没有这种忙中出乱的事情呢?
四、拓展研读
出示《启颜录》中的《卖羊》
五、总结
第二篇:小古文教案
《小小少年大智慧》教学设计
课型:小古文教学 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小古文。
2、阅读两篇小古文,理解其意思。
3、积累古文中常用字的意思。
4、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这两则小古文。教学重难点:
1、理解这两则小古文的意思。
2、诵读两则小古文。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
两则小古文的原文和注释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齐背小古文《杨氏之子》。
师:这篇小古文,寥寥数字,就刻画了一个聪明、机智、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孩子的形象。小古文就是这样短短的,浅浅的,内容丰富,越读越有味。
二、学习第一篇小古文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则小古文,这两则小古文中的少年也都很有智慧,请同学们读课题“小小少年大智慧”。
2、听故事,进行听力测试。问题:故事中这个聪明的孩子是谁?他的父亲是谁?
3、学生自由读小古文,揣摩小古文的意思,并思考:故事中提到了哪几个人物?
4、对照课下注释再读小古文。
5、指生说说自己对照课下注释读懂的句子。
6、指生提出自己没有读懂的句子。
7、检查学生对古文意思的理解。
8、思考:恪续其下曰:“。”这里应该填写什么?
9、指生回答,并说说理由。10、11、12、13、14、你认为诸葛恪加的两个字妙在何处? 诸葛恪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指导学生诵读小古文。对照图片提示,试背小古文。去掉提示,再背小古文。
三、学习第二篇小古文。
1、自由读《道边苦李》。
2、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小古文意思。
3、同位互相说说小古文的意思。
4、指生交流小古文的意思。
5、指导学生诵读小古文。
6、试背小古文。
7、如果你是王戎的朋友,在尝过李子之后,你会对他说什么呢?老师给你开个头。取之,信然,儿曰:“。”你可以用小古文的语言写,也可以用现代文来写。
四、总结,推荐读物。
小古文中,还有很多介绍古代智慧少年的故事,如“破瓮救友、曹冲称象、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等。学习小古文对于学习文言文也很有帮助,所以,同学们可以读一读《小学生小古文100篇》。
第三篇:小古文教案
1.程门立雪
教学内容:《程门立雪》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
杨时见程颐在洛阳,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是想学习,就去见程颐,见到的时候,程颐刚好在坐着打瞌睡。于是,杨时和一同前来的游酢一直站在那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程门立雪》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通过小古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3.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淀,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重难点:
读通古文,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小古文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准备讲解、表演。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小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古文《程门立雪》ppt。2.小老师示范朗读。
3.小老师引领下面同学逐句朗读小古文,注意读准生僻字字音。4.学生自由练读。
5.小组汇报朗读,小老师评议。
二、讲一讲。
1.小老师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理解词义。2.学生质疑,小老师释疑解惑。3.学生分组讲讲小古文内容。
4.分组汇报交流,小老师相机点拨。5.出示小古文翻译,学生自由读一读。
6.小老师介绍相关故事背景、人物资料等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三、演一演。
1.小老师示范表演小古文《程门立雪》。2.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小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表演,评议。
四、议一议。
小老师:学了这篇小古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今后该怎么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尊敬师长,虚心好学。
五、教师总结。
小老师准备充分,讲解准确,指导到位,表演精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
2.兄弟争雁
教学内容:《兄弟争雁》
【原文】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fán)宜。”竞斗而讼(sòng)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译文】
从前有个看见大雁在空中飞翔的人,准备拉弓把它射下来,并说道:“得到了雁就煮了吃。”他的弟弟争论说:“在地上舒缓走动的雁煮着吃好,飞翔的雁还是烤着吃好。”两人争吵到社伯那儿,请他分辨是非。社伯让他们把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过后兄弟两人再寻找大雁时,那雁早就凌空飞远了。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兄弟争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通过小古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3.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淀,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重难点:
读通古文,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小古文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准备讲解、表演。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小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古文《兄弟争雁》ppt。
2.小老师示范朗读。
3.小老师引领下面同学逐句朗读小古文,注意读准生僻字字音。4.学生自由练读。
5.小组汇报朗读,小老师评议。
二、讲一讲。
1.小老师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理解词义。2.学生质疑,小老师释疑解惑。3.学生分组讲讲小古文内容。
4.分组汇报交流,小老师相机点拨。5.出示小古文翻译,学生自由读一读。
6.小老师介绍相关故事背景、人物资料等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三、演一演。
1.小老师示范表演小古文《兄弟争雁》。2.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小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表演,评议。
四、议一议。
小老师:学了这篇小古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今后该怎么做?
这则寓言告诫我们:做事应当机立断,不要作无谓的争论,以致坐失良机。
五、教师总结。
小老师准备充分,讲解准确,指导到位,表演精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
3.郑人买履
教学内容:《郑人买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郑人买履》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通过小古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3.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淀,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重难点:
读通古文,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小古文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准备讲解、表演。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小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古文《郑人买履》ppt。2.小老师示范朗读。
3.小老师引领下面同学逐句朗读小古文,注意读准生僻字字音。4.学生自由练读。
5.小组汇报朗读,小老师评议。
二、讲一讲。
1.小老师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理解词义。2.学生质疑,小老师释疑解惑。3.学生分组讲讲小古文内容。
4.分组汇报交流,小老师相机点拨。5.出示小古文翻译,学生自由读一读。
6.小老师介绍相关故事背景、人物资料等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三、演一演。
1.小老师示范表演小古文《郑人买履》。2.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小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表演,评议。
四、议一议。小老师:学了这篇小古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做事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五、教师总结。
小老师准备充分,讲解准确,指导到位,表演精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
4.截竿入城
教学内容:《截竿入城》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截竿入城》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通过小古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3.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淀,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重难点:
读通古文,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小古文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准备讲解、表演。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小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古文《截竿入城》ppt。2.小老师示范朗读。
3.小老师引领下面同学逐句朗读小古文,注意读准生僻字字音。4.学生自由练读。
5.小组汇报朗读,小老师评议。
二、讲一讲。
1.小老师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理解词义。2.学生质疑,小老师释疑解惑。3.学生分组讲讲小古文内容。
4.分组汇报交流,小老师相机点拨。5.出示小古文翻译,学生自由读一读。
6.小老师介绍相关故事背景、人物资料等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三、演一演。
1.小老师示范表演小古文《截竿入城》。2.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小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表演,评议。
四、议一议。
小老师:学了这篇小古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不要自作聪明。
五、教师总结。
小老师准备充分,讲解准确,指导到位,表演精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教学内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原文】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lǒng)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jiē)乎,燕雀安知鸿鹄(hú)之志哉!”
【译文】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愤慨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老朋友啊。”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通过小古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3.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淀,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重难点:
读通古文,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小古文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准备讲解、表演。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小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古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ppt。2.小老师示范朗读。
3.小老师引领下面同学逐句朗读小古文,注意读准生僻字字音。4.学生自由练读。
5.小组汇报朗读,小老师评议。
二、讲一讲。
1.小老师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理解词义。2.学生质疑,小老师释疑解惑。3.学生分组讲讲小古文内容。
4.分组汇报交流,小老师相机点拨。5.出示小古文翻译,学生自由读一读。
6.小老师介绍相关故事背景、人物资料等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三、演一演。
1.小老师示范表演小古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小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表演,评议。
四、议一议。
小老师:学了这篇小古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要有远大理想与抱负。
五、教师总结。
小老师准备充分,讲解准确,指导到位,表演精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
第四篇:《精卫填海》小古文教案
5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巫术、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也保存了不少的神话。
学情分析:我们班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一学期的小古文,有了一定的古文基础。
教学目标:培养孩子古文兴趣,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复述出来。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复述出来。难点,培养孩子古文兴趣。
教学方法:新授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有这样一只鸟,他外形像乌鸦,白色的嘴,红色的爪子,这只小小的鸟却有一个大愿望——他想把大海填平!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只鸟叫什么?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只精卫鸟为什么想把大海填平呢?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自读古文,注意字音。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ā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wèi)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重点指正字音:
发鸠山(jiū)柘木(zhè)白 喙(huì)自詨(xiāo)少 女(shào)溺(nì)衔(xián)堙(yīn)
再读古文,试着理解古文文意
三、再读古文,解析文义
重点字词:
文:花纹(纹)首:头(昂首阔步、首饰)喙:鸟兽的嘴 詨:呼叫 是:这,指精卫鸟 少女:小女儿 溺:淹没 故:所以 为:变成 堙:填塞
译文:又(再)向北二百里,有座叫发鸠的山,它的上边长着很多柘树;在这座山上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有花纹的脑袋,白色的嘴,赤色的脚,名字叫“精卫”,它的叫声很象自己在呼叫自己。这种鸟原本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女娃到东海去游玩,溺水淹死而没有返回,所以就成为精卫鸟。精卫坚持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块,决心用来填平东海。漳水河从发鸠山流出,向东一直流入黄河。(然后再流入东海。衬托精卫填海,路途遥远)
四、我是故事小能手 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
五、人物形象
讨论:精卫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不屈不挠:(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起因:女娃溺而不返
经过: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结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不屈不挠
六、作业布置
将《精卫填海》讲给你的家人及朋友听。
第五篇:小古文《孔融让梨》教案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及小古文《礼》
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一种美德。初步知道学习小古文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文字入手,初步感知小古文
1、先看老师写一个字,谁认识?左边是一个示字,现在就是示字旁,左边是一个豊字古代象古人祭祀时用的祭器。表示敬意,举行仪式都与“礼”字有关了。
2、给礼组个词。(礼貌,敬礼)
3、其实。我们中国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从古到今也流传下来很多经典的诗文和有关礼的故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小古文,它的题目就叫礼。
二、初读
1、请同学们先借助拼音把这篇小古文读上两遍,把字音都读准了。出示:小古文
同学们你们刚才读着小古文有什么感觉?(短小、不容易懂)
古文与白话文的区别:两种文体都是都可以作为记录,写在纸上,不同的是“古文,只是写在纸上平常说话却不是这样。而现在我们的文章,写在纸上的意思就是你想说的,和我们平常说话的语言差不多。
2、看看如果去掉拼音读行不行? 指导速度慢一点、有节奏、有韵味。
3、同学们读古文有读古文的语气,我们这样读,只是在念字,这还不够,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研究怎样读。老师想先来试一试,好吗?给点掌声!谢谢。老师配上音乐范读,要读好古文还必须要有节奏、有韵味。听老师读,看我是怎样停顿的,你认为必要停顿的地方可以用笔画一下斜线,做个记号。
4、同学们根据你刚才画的节奏先自己练习两遍。两句分开读
5、第一句谁来试试。知道读出韵味、节奏。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
6、潘老师给你配上音乐,谁来把小古文整个地读一遍.6、老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其他同学思考,这篇小古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一说吗?(孔融让梨)
三、精读,明文意
1、现在我们同学已经读得很不错了,但是除了会读,还要理解古文的意思。古文为了便于我们读者理解,常常标有注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般古文难理解的字都会在右上角有个数字标记,然后根据数字标记我们在下面去找相应的解释。
我们现在看诸是1,我们来看下面的注释找到1:解释是其他的兄的。其他的字你也可以看看注释再理解,然后整篇小古文连起来看看。说给同桌听一听。
2、通过看了注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3、第一句话谁来先说一说。第二句,连起来说一说。
4、理解了古文的意思肯定能读得更好。点名读,男女生读。
5、老师这有几张图片,但是缺少文字,老师想请你们用今天学过的小古文给图片配上文字。(边配边读)
6、去掉图片谁能用古文来讲这个故事。
7、刚才我们用孔融让梨这四个字来概括了古文的主要内容,现在你能否用上这其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孔融的品质。我们连着题目一起读一遍。
是啊,正是孔融有礼让的好品质,所以这个故事代代相传,在三字经中也有记载。这一句不光讲了孔融的故事,也讲了孔融的品质。请大家利用看注释的方法来自己读读这句三字经并试着自己理解意思。
8、请一个同学说说意思。
9、古代的童子读的时候都会摇头晃那,我们来试试看,连读两遍。
孔融因为礼让而流芳百世,我们的语言文字中还有很多与礼有关的成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四、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的都是中国的经典型古诗文,其实我们平常多读读、多背背古诗文你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再一次在古典音乐中回味孔融让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