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23:3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第一篇: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

(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2——6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教学难点】

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9÷9= 42÷6= 45÷5= 27÷3= 64÷8= 36÷4= 72÷8= 36÷9= 63÷7= 72÷9= 49÷7= 32÷4=

二、探究新知

1、主题图

师:星期天,妈妈带着文文来到了玩具店,让我们

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教材图片,遮住价格)看到什么了?

问题: 1.你都知道了什么?获得了 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玩具熊,地球仪,皮球,汽车.2.玩具熊6元地球仪8元皮球9

元)师:出示题目“56元可以买一个地球仪?”怎么解决?为什么不能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预设:要知道地球仪几元?(是纠正“一个地球仪几元,即单价”)师:出示地球仪的价格,还需要告诉你其余商品的价格吗?比如小熊6元,皮球9元?谁能把相关联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

预设:不用知道小熊、皮球的价格。一个地球仪8元钱,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2、列式,解答问题。

(1)独立列式,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列,你是怎么想的?”(2)汇报

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师板书:56÷8=7,想:56里面有()个8.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口答。师:56、8、7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分别表示总价,单价,数量(师板书“总价÷单价=数量”)

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价格的?

预设:(1)24元钱可以买6辆车,就是将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2)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24÷6=4(元)(3)一辆4元,6辆就是46=24(元),计算正确。师板书:24÷6=4(元)验证结果,口答。

5、师:对比这两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都是除法,都是平均分

(2)都和总价、数量、单价有关

(3)一题总价、数量已知,求单价。二题总价、单价已知,求数量 师:根据这两个数量关系式,我们还可以整理出一条乘法的数量关系式,你们会吗?

预设:数量×单价=总价(学生没有接触过数量关系式,可能不会说)

6、根据图中的信息,和黑板上的数量关系式,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提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九”P43第4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据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指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完成“练习九”P44第6题。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后说知道了哪些信息。(1)我们18个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一共需要多少钱?

(2)我们18个人,如果要坐小飞机需要花多少钱买票?

3、完成“练习九”P46第3题。

在完成原有的两个问题之后,提问:爸爸、妈妈和我都口渴了,妈妈给我10元钱,让我去买冷饮,同学们我可以怎么买呢?你们能帮我出出主意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回顾一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找和问题对应的信息——列式——检验——口答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 8 =7(个)

总价÷单价=数量 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

24÷6=4(元)

总价÷数量=单价 答:一辆小汽车4元

1、问题 信息

对应

2、列式

3、检验

检验、口答 数量×单价=总价

4、口答。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表内除法

(二)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独立思考。进一步加强对2—9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

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明明的生日到了,他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

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

二、探究新知

1、主题图

师:老师带你们去商店看一看吧!看到什么了?

预设:玩具熊,地球仪,皮球,汽车

师:出示题目“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怎么解决?为什么不能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预设:要知道地球仪几元?(是纠正“一个地球仪几元,即单价”)问题:

1.你都知道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要求“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3.要求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呢?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4.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 5.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6.解答正确吗?

7.小结:一个地球仪是8元,要求“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也就是在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因为56里面有7个8,所以能买7个地球仪。师板书:56÷8=7,想:56里面有()个8.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是对的。)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口答。

师:56、8、7分别表示什么?(师板书“总价÷单价=数量”)

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价格的? 预设:(1)24元钱可以买6辆车,就是将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24÷6=4(元)

(3)一辆4元,6辆就是4×6=24(元),计算正确。师板书:24÷6=4(元)验证结果,口答。

5、师:对比这两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都是除法,都是平均分

(2)都和总价、数量、单价有关

(3)一题总价、数量已知,求单价。二题总价、单价已知,求数量

师:根据这两个数量关系式,我们还可以整理出一条乘法的数量关系式,你们会吗?

预设:数量×单价=总价(学生没有接触过数量关系式,可能不会说)

6、根据图中的信息,和黑板上的数量关系式,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提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先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据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指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说出思路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回顾一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找和问题对应的信息——列式——检验——口答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 8 =724÷6=4(元)

1、问题 信息(个)

总价÷单价=数量

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

数量×单价=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答:一辆小汽车4元

对应

2、列式

3、检验

4、口答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

(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有关求数量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初步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逐步形成学生检验的方法和检查的习惯。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技能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即会从多余信息中选择有效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4、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会选择有效信息,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生能根据除法的意义来解决总价、单价、数量的关系,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

理解总价、单价、数量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学生能用乘法来检验原题的正确与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都在和除法打交道,那你们会计算除法了吗?

老师马上来考考你们。口算

9÷9= 42÷6= 45÷5= 64÷8= 36÷4= 72÷8= 36÷9= 63÷7= 2.师:我们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呢?看来这个计算确实难不倒你们,你们想挑战一下难得吗?

好,请看 列式计算

(1)除数是4,被除数是32,商是几?(2)54里面有()个9?

(3)把4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

师:老师采访一下,你们逛过超市的请举手,去超市买过东西的举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数学王国的超市逛一逛!(出示超市的图片)

看到什么了?

学:好多商品,有水果,有零食,有日常用品,还有冰棍。师:天气真热呀,想不想来根冰棍解解渴呀。学:想。(二)、探索新知

师:这里的冰棍种类太多了,通过统计,选出了两种同学们最喜欢的冰棍,巧克力冰棍和水果味冰棍,你们会买吗?既然要买冰棍就必须知道什么。

学:冰棍的价钱。

师:能说得更准确一点吗?(一根冰棍的价格)非常好,(课件出示价格)还需要知道什么?(身上带的总钱数)目的是为了看够不够,看来我们的同学非常清楚买东西需要的信息。

师:不过今天老师要加大难度,首先老师只给你10元钱,其次老师要求你们只能买一种口味的冰棍,并且钱要恰好用完。你们会买吗?

师:请人来说说你是怎么买的。

学:我买的是巧克力冰棍(我用10元钱买了5支巧克力冰棍)师: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为什么不买水果冰棍呢? 师;谁能根据刚刚的信息,把他归纳成一道应用题。

学:一共有10元,每支巧克力冰棍是2元,求能买几支巧克力冰棍? 师:这道题还可以简化成10元可以买几支巧克力冰棍。一共10元,每支2元,每支2元,这道题就是求10里面有几个2.所以这是一道关于什么的题?(除法)除法也就是一道平均分的题。谁能列式计算。

师:那我们解答正确吗?你怎么判断的。

师:要想检查我们做得对不对,我们可以反过来把求得的问题当成已知条件,把这道题的总数看成问题,用乘法得出总数是否与题上相符。

(三)、学习新知

1、主题图

师:同学们刚刚在超市里买的非常成功,老师继续带你们去玩具店里看看。(课件)

预设:玩具熊,地球仪,皮球,车 出示题目“56元可以买一个地球仪?” 问题:

1.你都知道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这道题要求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预设:要知道地球仪几元?(是纠正“一个地球仪几元,即单价”)

师:出示地球仪的价格,还需要告诉你其余商品的价格吗?比如小熊6元,皮球9元?谁能把相关联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

预设:不用知道小熊、皮球的价格。一个地球仪8元钱,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2、列式,解答问题。

(1)独立列式,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列,你是怎么想的?”(2)汇报

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师板书:56÷8=7,想:56里面有()个8.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口答。师:56、8、7分别表示什么?

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价格的?

预设:(1)24元钱可以买6辆车,就是将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24÷6=4(元)(3)一辆4元,6辆就是46=24(元),计算正确。师板书:24÷6=4(元)验证结果,口答。

5、师:对比这两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都是除法,都是平均分

(2)感知 一题总价、数量已知,求单价。二题总价、单价已知,求数量

6、根据图中的信息,和黑板上的数量关系式,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提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九”P43第2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据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指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完成“练习九”P43第4题。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后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四、课堂活动 班级购物会

(学生每人带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

师:像刚才那样写一道用除法解决的问题,(比如给多少钱可以买几个这样的玩具,或给多少钱买了几个玩具,求每个玩具几元?)放在玩具的身上,然后四人小组间互相交换,回答上问题的,就赢得这件玩具。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回顾一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找和问题对应的信息——列式——检验——口答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0元能买几个巧克力冰棍?

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

24元钱可以买6辆车,就是将24平均分成4

求:10里面有几个2.10 ÷ 2 =5(个)检验: 2×5=10(元)答:

求:56里面有几个8.份,求每份是多少

÷ 8 =7(个)24÷6=4(元)检验: 7×8=56(元)答:

检验: 6×4=24(元)答:。

第四篇: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

(二)【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并且用除法来解决“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不同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并加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本课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基础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是比较快的,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问。但是,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会遇到最主要的障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生活,让学生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问题有的可以用加减法来做,有的不能用加减法解决。这样,突出了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区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转化,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道理迁移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中,从而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学习活动中既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又要让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个“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几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42页例题。

2.观察:同学们请看,这幅图中都有什么内容?你从这幅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3.引入: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图片中出现了一个小问题,那么56元到底能买几个地球仪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用表内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观察图片,根据生活情景获取数学信息。

① 指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情景图。

② 教师:商店的货物可真不少啊,有小毛绒玩具,有地球仪,有小汽车还有皮球。

③ 思考:哪一件商品是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系呢?

④ 教师:对了是地球仪!这位小朋友去商店是为了买地球仪,其他的玩具都是干扰我们思考的项目,和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没什么关系。

(2)分析问题,确定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解答。

① 思考:一共有56元钱,总数就是56,要买地球仪,我该怎么计算呢?

出示图片分析过程:

② 提示:同学们,你们看,一个地球仪是8元,也就是说每个地球仪都是8元,总数是56元,每一个又是8元,这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提示:对了!我们找到56元钱里面包含多少个8元钱不就行了吗?

③列式:什么样的算式能够找出:总数56里面有多少个8呢?

板书:56÷8=

(3)计算:

① 复习:好了,谁知道56÷8该如何计算呢?用哪句乘法口诀?

②单位和答语:单位名称(个),答语要完整:可以买7个地球仪。板书补充完整:56÷8=7(个)

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

(4)小结:同学们请注意,知道了总数56,和每份数8,求份数也就是每份数的个数的过程,要用除法。

板书:总数÷每份数=份数

2.练习

(1)出示买小汽车的情景图。

① 看一看:小朋友的头挡住了小汽车的价格,我们该怎么样才能知道每辆小汽车多少钱呢?

② 想一想:24元钱和6辆汽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刚才我们知道了总数和每份数,可以求得份数,那现在情况有什么变化了吗?

出示提示图片:

③ 说一说:24元是总数,6辆小汽车是份数,我们能求出什么?用什么样的算式?

板书:24÷6=4(元)

(三)拓展延伸

⒈小朋友吃药。

你是怎么帮助这个小朋友的?

2.课本43页第3题:

3.二年级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一等奖的奖品是54本故事书,二等奖的奖品是72本。比赛结果一等奖有6人,二等奖有9人。

(1)一等奖的同学每人可得多少本故事书?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全课小结: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教案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

(二)》教案

件www.xiexiebang.com 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

(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

(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应用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同时将所学课本知识生活化。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

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1课时

目的目标: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二、新授

(一)教学例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成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做一做”

、出示7×4

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一。第1~4题。

四、总结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7×8=56

56÷8=(7)

口诀:

(七)八五十六

56÷7=(8)

口诀:七

(八)五十六

教学反思: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作为基础,这部分的内容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效果不错。

第2课时

目的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重点: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1----9的乘法口诀。

2、视算

6×3

2÷4

35÷7

4×4

5÷5

×7

4÷2

×1

6÷3

42÷6

2×68÷2

3×36×4

7×4

×2

30÷5

49÷7

6÷1

21÷3

4÷2

4÷4

7×7

3×1

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42÷6=?

5÷5=?

二、练习:做练习十一5~12题

第5题:说说可以怎样想?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第6题: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步骤,先算出结果,再把除法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7题:引导学生认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第9、11题:(1)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2)找出并分析关键句,(3)列式计算。

第8、10、12题:计算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三、总结。

教学反思:注重数学说理的训练,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正确运用。

第3课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7×6=

21÷7=

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2)6里面有几个2?

3、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教学例2、指导学生摆小棒,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学们的小棒是老师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倍

?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板书,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师板书: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学练习用。练习时,教师应组织他们按程序操作。)摆好两行三角形。

2)思考两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3)用一句话说出“第一行三角形的个数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用学具摆一摆: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学生操作时,提醒他们思考:在第一题中,是12和几比?在第二题中,是12和几比?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6倍

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3倍

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8是3的几倍?18÷3=6

5是5的几倍?15÷5=3

教学反思: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第4课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一、复习、每个同学有3本书,有8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本书?

2、有12个梨,每3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二、新授

(一)教学例4、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图,说出图意。

(1)有几条船?

(2)每条船上有几人?

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

3、讨论解决问题。

4、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5、引导分析,(1)要求要坐几辆车,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2)这两个条件在题里都告诉我们了吗?

(3)必须先算什么?怎么计算?

(4)第2步算什么?

6、让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不同的解题方法。

7、小结:先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6×4=24),再求所需碰碰车的辆数(24÷3=8)

8、引导列出综合算式,6×4÷3,说明:这是乘除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特别是等号的位置。

(二)比较、让学生把例4与前面的例题进行比较。

2、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三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4、有6条船,每条船坐4人,每辆碰碰车坐3人,这么多人要坐几辆?

(1)6×24(人)

(2)6×4÷3

24÷3=8(人)

=24÷3

=8(人)

教学反思: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准确计算

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目的要求: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整理用1~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

、用乘法口诀求商

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小组为单位,最内选适当的题目列出除法算式。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排列除法算式。

3、指导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用自己的话解读题意。

(2)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确立先求全班认输,再求可分的组数,然后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二、练习十四

第1题:先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2题:采用计时方式,进行百以内加、减、乘、除口算的复习。

第3题:以动物园的鸽子为题材,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第4、6题: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主的练习,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和记忆得更牢固。

第5题:通过游戏复习表内乘除和倍的概念,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7题:是需通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进行解答。

第8题:是一道开放型问题,以学生游泳为背景,给出多个信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9题:是通过游戏复习倍的概念,体会数的大小和数学学习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10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混合运算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三、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整理与复习,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准确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件www.xiexiebang.com

下载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反思

    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于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 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数学 表内除法二 教案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

    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的解决问题说课稿1

    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的解决问题说课稿1 【说教材】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页42页的例3及相关练习题。二、教材分析例3是用......

    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列式计算 2、看图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3、看图说题意,列式计算。 有3个纸盒,每个纸盒里放5只蚕宝宝。 (1......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张家湾中心小学颜慧 在本次连片研修活动中,我上了《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的内容。我是这样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 一,复习导入,直奔主题 复习了6-9的......

    表内除法(二)第2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