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

时间:2019-05-12 23:2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41页上的例1。教学要求:

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长 1.活动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2.活动二

⑴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⑶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⑷全班汇报、互相指正。3.周长的概念

⑴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⑵学生说一说

⑶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

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学生活动

3.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

三、联系生活,概括总结

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四、练习

1.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2.思考题:

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五、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第二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

反思

教材分析

《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41的。它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它是在学生掌握认识各种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通过本节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以学生最大程度参与为基本原则,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知识和学会学习的过程,真正的使学习变得快乐起来。因为周长是一个数学概念,而且在我们整个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所以本节教学内容结合了大量实物和图形,通过学生的感知、动手操作来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运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国庆节快到了,你们开心吗?有哪些事情值得开心?哇,想起来感觉真不错。那这节课我们来做几张卡片,表达表达高兴的心情,愿意吗?

①感知周长:出示做好的贺卡,这是我做的祝你们国庆快乐的贺卡。你们喜欢什么图形来做贺卡?

出示各种图形:美术老师给了我一个建议,在贺卡周围围一圈彩带会很漂亮,那我需要多长的彩带得先知道什么?

②巩固周长概念:你愿意举着自己喜欢的图形,大声告诉别人它的周长在哪里吗?(生演示,指出周长)

③抽象周长概念:谁能说说周长到底是什么?

2、出示一图形,请学生指出它的周长在哪里?

二、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1、请你独立想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怎么算?告诉我你的办法就可以了。如果你喜欢的图形太简单,也可以选一个难的。

2、告诉你的同桌你的想法。

3、反馈,汇报

(1)生:只要量出各边的长,再全部加起来就可以了。

师:同意吗?

生:同意。

(这两个图形方法同上)

(2)探究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生:只要量出一条边就可以了,然后加4次。

生:只要乘以4就可以了,比较简单。

师:有没有意见?(3)生1:用尺子量每条边,再加起来就好了。

生2:用尺子量一个角的两边长度之和,再乘5就好了。

生3:用尺子量一条边,再乘10就好了。(4)师:长方形的周长呢?

生1:量出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好了。

生2:只要量两次就可以了,量一个长再乘2,量一个宽再乘2就行。

生3:行。

师:什么理由?

生:有两个(长+宽)。

师:这几种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个方法?

生1:第一种。

生2:第二种。(5)生1:用尺量

师:(给一根米尺)你量给大家看。

生1:不行,不行。

生2:拿根绳子先围一围,再量绳子的长度。

师:(给一根绳子)你围给大家看。

生2:(简要操作)

师:这个办法行吗?

生:行。

生3:我用米尺也能量。

师:你量量看。

生3:我在圆上做一记号,再把圆在尺子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师:(示范)是不是这个意思?行吗?

生:行。(6)生1:在尺子上滚一滚。

师:(示范)行吗?

生:不行。

师:有向里的凹面就不能滚,那怎么办?

生2:用绳子先围,再量量吧!

师:(略作示范)行吗? 生:行。(7)生1:用绳子围,再量的方法。(生略作示范)

生2:弯的地方用绳子围,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加起来就可以了。

(8)生1:这个图形很简单嘛,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行了。

生2:我发现一个问题,只要量两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说说看

生3生4:我们也发现了。

把有的线段移动一下就可以变成一个长方形,像这样......师:我发现大家都很了不起,已经学会把一个比较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图形进行计算,这样的图形以后我们还会碰到很多,大家要继续加油!

二、巩固练习:算出以下图形的周长

三、小结: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剪市镇岩子岗完小

廖斌华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各种图形、线绳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今天,老师想请孩子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前几天,老师去商店买了一块圆形的桌布,老师觉得这块桌布不够漂亮,想用丝带在四周围上花边,老师要买多长的丝带,既够用又不浪费呢?(课件显示出桌布一周的长度)

生:买和桌布一周一样长的花边就可以。

师:我们只要知道桌布一周的长度就可以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桌布一周的长度?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用米尺量、用软尺量、用绳子量。

孩子们想的办法可真不少呀,那桌布一周的长度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生活中的新朋友。板书课题:周长的认识。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周长。

(1)、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圆形桌布的周长,那其他图形的周长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孩子请看,这片树叶,它的叶面也有周长,谁能指出它的周长?(找一个学生指一指)他指的对吗?

师边指边说:对,像这样从一个点起绕叶面一周,又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孩子们只能是这点能作为起点吗?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呢?请个孩子指一指。(贴树叶)

师:是啊,无论从哪一点开始,只要绕叶面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叶面的周长。(课件显示叶面的周长并且出示:叶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学生读一读。

(2)、师:孩子们,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数学书,它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边指边说出它的周长吗?同桌相互说一说。孩子们说得可认真了,谁愿意站起来给全班的同学们演示一下。(声音真响亮,说得很准确)对,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课件显示)孩子们,举起数学书,咱们一起来一边说一边指出它的周长。(老师领着说)(3)、(举起手中的三角形)这是什么形状?你能说出它的周长吗?学生一边描、一边说。课件显示出三角形的周长。

(4)、小结:

(课件显示)刚才咱们一起找到了一些图形的周长,桌面是一个圆形,叶面是一个不规则图形,数学书的封面是一个长方形,还有三角形,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有周长,那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呢?用一句话把它说出来。(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板书。

2、描周长。

刚才孩子们已经找到了不同图形的周长,那你能一笔描出不同图形的周长吗?这是什么?(碟片、正方形)请两个孩子上台试一试。他们描得对吗?

孩子们是不是也想试一试呢?拿出题卡,用彩色笔描出图形的周长。展示学生作品。

孩子们请看,这些平面图形,老师描出了它们的周长,老师描的对吗?

小结:原来必须要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老师在一周的下面加重点号)

3、理解封闭。

孩子们真棒,那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这个图形你能找出它的周长吗?为什么没有?和之前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个缺口、不能从起点饶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师:不能从起点绕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没有封闭,所以这个图形没有周长。前面的这些图形都是封闭的,因此它们才有周长,为了让周长的概念更完整更清楚,我们在这前面加两个字------封闭。(板书)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老师在封闭的下面加重点号)读一读。读出关键词。这就是周长的概念,打开书本41页,把这个概念的关键词标上小圆点。让我们响亮的齐读一次。

第四篇:三年级周长教案(定稿)

一、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数学意识。

三、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探究及归纳总结。

四、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周长,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周长? 生:各种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师:好,同桌之间相互说一下,看看他记住了吗。

师:那么今天我们继续看看咱们又接到了什么新任务。请看大屏幕。三(3)班的数学小组接到一项任务,要给学校里一个长9米、宽4米的长方形花坛和一个边长是7米的正方形花坛安上护栏。大家想一想安护栏之前我们要有什么准备工作? 生:购买护栏。

师:很好,那现在看一下大屏幕,能不能找到有关信息? 生:护栏8元/米。师:那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给长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 生:给正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 活动二:自主探究,解决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师:我们想要知道花多少钱,要先知道什么? 生:知道它们的周长。

师:那同学们自己计算一下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学生自己计算,老师巡视选取有代表性的方法)师:请同学们说一下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把4条边的长都加起来:9+4+9+4=26(米)生2:把两个长两个宽加起来:9×2+4×2=26(米)生3:先用一个长加宽,再乘2:(9+4)×2=26(米)师:这三种方法不一样,但是你能找到共同点吗? 生:都是求的长方形四条边的和。生:都要知道长和宽。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其中第二种与第三种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那要花多少钱,你会列式吗?自己列式。

生:26×8=208(元)

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之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求出长方形周长的公式?

生:长×2+宽×2(板书:长方形周长=长×2+宽×2)

生:(长+宽)×2(板书:长方形周长=(长+宽)×2)师:非常好,同学们互相说一下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活动三:自主探究正方形计算公式。

师:现在我们还有一个正方形花坛没有护栏,要想知道要花多少钱,我们先要知道什么?

生:正方形花坛的周长。再乘单价。师:那现在大家自己计算一下。(学生自己列式计算,老师巡视)师:请同学们说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四条边加起来,7+7+7+7=28(米)28×8=224(元)生:4×7=28(米)

28×8=224(元)师;哪一种方法好,你喜欢哪一种? 生:第二种,简单。

师:你能总结一下计算公式吗? 生:正方形周长=边长×4 活动四:巩固练习

(1)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2)有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为2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用90厘米的花边够吗?

(3)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6米,宽3米。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活动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

语文园地

这个《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指导学生能和同学交流课文里有新鲜感的语句,有意识地积累自己感兴趣、觉得优美的语句。“词句段运用”中包括交流发现成语的特点,积累成语,通过朗读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名字。“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所见》。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自己感到新鲜的语句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意识。成语学习在二年级已有接触,因此这八个成语的特点,学生也易于发现。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但在组名的选取上需要教师的指导。古诗《所见》是一首描写儿童的诗,学生应该能产生共鸣,背诵起来问题不大。

交流平台——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新鲜语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成语——通过讨论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成语的特点。句子——借助不同的朗读方式,表达句子的意思。

给小组取名字——合作创新,为兴趣小组取符合其特点且有个性的名字。

日积月累——结合图片、诗意指导学生快速背诵。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互相交流有新鲜感的语句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并能和同学交流成语的特点。3.指导学生练读句子,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合适而又响亮的名字。5.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所见》。【过程与方法】

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我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互相交流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及朗读的能力。3.让学生有团结合作的意识。

重点

交流成语的特点,指导朗读、背诵古诗。难点

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积累本,课前组建好兴趣小组。

2课时

第一课时

1.交流有新鲜感的语句,学会摘抄积累词句。2.积累成语,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练读句子,交流自己体会句子意思的方式。

重点

学会交流。难点

体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一、交流平台

1.多媒体出示下列语句。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2.请两位学生朗读。

3.拿出积累本,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摘抄。4.全班交流。

5.评选本周“最佳积累本”。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成语,交流发现。1.出示下列成语。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2.小组内互相猜猜成语的意思。3.全班交流成语的意思。4.结合课件了解成语意思。

5.小组内议一议这些成语的特点。

6.全班交流。(这些成语中都有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词。这些成语中都含有近义词。)7.把这些成语摘抄到积累本上。(二)练习朗读,交流朗读方式。

1.同桌互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读出了什么。2.课件出示第一个句子。◇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教师提示学生,从这个句子中你明白了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兴奋)我们还可以怎样读。

学生练习,教师相机提示。

3.学生自己练习读第二、三句。4.展示读句子。

读第二个句子时要强调“一点儿”,突出孙中山的“不懂”。读第三个句子时要强调“不懂就要问”,突出孙中山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精神。5.教师小结。

要想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境,可以改变自己的语气语调,甚至可以用上肢体语言等方式。

语文园地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合适而又响亮的名字。2.背诵古诗《所见》。

重点

让学生学会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小组取名。难点

背诵古诗《所见》。

一、词句段运用

组建兴趣小组,并为其取名。

1.学生根据课前建好的兴趣小组略调位子,坐在一起。2.教师出示取名方法。

(1)要能体现活动的特点。

(2)可以在名字中加入有个性的词语。(3)人看了名字就能记住。3.小组同学合作为组取名。4.全班交流组名,教师点评。

5.小组合作设计组牌,利用课外时间制作完成。

二、日积月累 1.导入古诗。

同学们,昨天你们有没有积累新的知识呢?愿意交流的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今天,我们一起来积累一首古诗。

2.看图了解诗意。

(1)(出示插图)谁能把看到的内容说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说图意)(2)师总结:夏季的一天,一个牧童骑在黄牛的背上,唱着动听的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便停止歌唱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看见这一幕,诗人诗兴大发,于是便将此情景用诗句记录了下来。诗名就叫《所见》,你们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袁枚)3.了解作者。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老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4.初读古诗。

(1)指名读古诗,教师对于其中学生读不准的字加以指导。

(2)学生自读古诗,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意思。(樾:“树荫”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欲:想要。捕:捉。

鸣:叫。)(3)再次观察课文插图。想象: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优美动听、响亮)(4)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可真是一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刻的心情呢? ①美美地读一读。

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5)作者袁枚正欣赏着牧童悦耳的歌声,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①牧童想干什么?(观察图中牧童的表情。)②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蝉?(引导学生找到“鸣”字。)③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开朗、可爱……)(6)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7)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个人读、小组读。5.尝试背诵。

语文园地

牧童

黄牛

迷人的田园风光图 所见

林樾

鸣蝉

“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我主要以交流为主,让学生交流积累本中的内容,并评选“最佳积累本”,让学生感受到积累的快乐。在教学成语时,我仍然采用交流的方式,只稍作提示,由学生自己发现成语的特点。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这一内容,在采用交流的方式之前,我先给学生以指导。对于组建兴趣小组并取名这一内容,我事先让学生组建好小组。课堂上,我打破学生座位的障碍,大胆地让同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坐在一起。这一突破,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参与这一活动的积极性,为他们自取组名创设了宽松的氛围。在古诗的教学中,我讲了学生难理解的,引导他们赏析古诗,进入情境,从而快速背诵古诗。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北师大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案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书P45)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 能测量并计算图形的周长。 3、 能结合具......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周长教案

    周长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例3 【课程标准描述】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

    三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人)

    三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 主备人:范欣 第一课:上学路上保安全 一、教学目标 1、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2、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冀教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的事物、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周长的概念,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

    三年级数学上册 周长的认识 3教案 冀教版

    周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实际测量活动,经历认识周长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初步学会表达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3. 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积......

    三年级《认识周长》教案

    《认识周长》教案 三年级组杜广强 【教材分析】 “周长”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一课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知......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6(33)教案 人教PEP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6(33)教案 人教PEP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读单词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November,December,birthday, date. 2、能力目标:能运用以下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花钟_人教新课标

    花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