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

时间:2019-05-12 23:4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篇: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

一、经典回放: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教学过程:

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

七、活动广角:第3页

八、成长袋:第4页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

一、经典回放: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6页

六、活动广角:第7页

七、成长袋:第8页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3课《续小儿语》(节选)

一、经典回放:

从小做人,休坏一点。覆水难收,悔恨已晚。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10页

六、活动广角:第11页

七、成长袋:第12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4课《增广贤文》(节选一)

一、经典回放: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14页

六、活动广角:第15页

七、成长袋:第16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5课《增广贤文》(节选二)

一、经典回放:

孝当竭力,非徒养身。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18页

六、活动广角:第19页

七、成长袋:第20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6课《弟子规》(节选一)

一、经典回放: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22页

六、活动广角:第23页

七、成长袋:第24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7课《弟子规》(节选二)

一、经典回放: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26页

六、活动广角:第27页

七、成长袋:第28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8课《幼学杂字》(节选)

一、经典回放:

正月元宵,立春雨水。二月花朝,惊蛰春分。三月寒食,清明谷雨。四月清和,立夏小满。五月端午,芒种夏至。六月三伏,小暑大暑。七月七夕,立秋处暑。八月中秋,白露秋分。九月重阳,寒露霜降。十月小春,立冬小雪。十一月数九,大雪冬至。十二月腊八,小寒大寒。除夕分岁,次早新年。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小卡片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小卡片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30页

六、活动广角:第31页

七、成长袋:第32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9课《中华改良杂字》(节选)

一、经典回放:

勤能补我拙,俭能为我廉。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路遥知马力,日久结人缘。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34页

六、活动广角:第35页

七、成长袋:第36页

八、个人熟读自立歌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10课《千家诗》

(一)一、经典回放: 湖 上 [宋]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清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38页

六、活动广角:第39页

七、成长袋:第40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11课《千家诗》

(二)一、经典回放: 山居夏日 [唐] 高骈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42页

六、活动广角:第43页

七、成长袋:第44页

八、课后熟读44页的《赤日炎炎似炎烧》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12课《千家诗》

(三)一、经典回放: 秋 月 [宋]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46页

六、活动广角:第47页

七、成长袋:第48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13课《千家诗》

(四)一、经典回放: 雪梅二首(其)[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卡片和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卡片和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50页

六、活动广角:第51页

七、成长袋:第52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14课《神童诗·卷首诗》

(一)一、经典回放: 四 季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54页

六、活动广角:第55页

七、成长袋:第56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15课《神童诗·卷首诗》

(二)一、经典回放: 华 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58页

六、活动广角:第59页

七、成长袋:第60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16课《随园诗话》(读书)

一、经典回放: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62页

六、活动广角:第62——63页

七、成长袋:第64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17课《世说新语》(王戎识李)

一、经典回放: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66页

六、活动广角:第67页

七、成长袋:第68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18课 格言警句

一、经典回放: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长歌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 [唐]韩愈《进学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岁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劝学》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清]周希陶《增广贤文》

二、教师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理解句子的意思。

1、小组讨论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学生读。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70页

六、活动广角:第71——72页

七、成长袋:第73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篇: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增广贤文》(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第三篇:二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教案

《道德经》教案

内容:《道德经》第17---19章

教学目的1、朗读课文,读出古典韵味。

2、理解课文,懂得“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

4、抄写、记诵喜欢的话。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简单介绍老子和《道德经》。《道德经》简介

也称《老子》,共五千言,被誉为“万经之王”。世界畅销书(有一千多种外文版本)

2、你记得的《道德经》名句。如: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治大国,若烹小鲜。

7、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二、新授 A

诵读教学

1、出示课文,生字正音

2、教师范读

3、学生试读、自读

4、点学生读课文,学生评议

5、小组对读(注意句读、语气、韵味)

6、全班齐读 B

理解课文

1、结合注解,教师点拨,学生说出文章大意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

生————弱

死————强

3、请你猜词:强权

强势

强力

强盗

强拆

逞强

这些词语给人的感觉好吗?

4、你联想到哪些相关的词语或事情?

5、《道德经》的价值:修身

治国

养生

修道

6、谈一谈你学了这一课所受到的教益。

三、升华 试一试你的道行:

1、什么样的人爱撒谎?

2、怎么做才符合大道? “仁者寿”(孔子)

霸强

用强 创造„„

“返本归真”(老子)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

四、随堂作业

1、抄写、背诵你喜欢的话。

2、课外了解 A 道教名人

老子(太上老君)(李姓的始祖)

庄子

鬼谷子

东方朔

张道陵(张天师

东汉人)王重阳(全真教创始人)

丘处机 张三丰(武当派创始人)B 道教圣地

武当山 木兰山

道观河 五脑山 龙虎山

齐云山

青城山

第二周 《道德经》教案

内容:《道德经》第20---22章 教学要求:

1、理解老子三宝理论的具体内容

2、体会三宝理论的含义与历史价值 教学思路:

一、导入课题

老子曾宣称:“我有三宝,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一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老子独将“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置于三宝的高度,这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二、分析三宝的含义(结合相关的章节)

1、“慈”作为三宝之首,首先体现着老子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爱护。他极力反对统治者残酷地镇压人民,警告统治者:“夫代司杀者杀,是谓大斯。”意为杀人者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慈”的第二特征是“助”即“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是说“道”和“德”可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会妄加干预。这是说对待万物,要遵奉它们蓬勃生长。

2、“俭”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少想点自己,多想点别人。“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大自然之所以永恒,是因为它不贪生、不自私。如果一个身处高位的人,不贪功,不贪利,不贪名,而将自己贡献给大众和社会,那自然会赢得公众的爱戴,这样他的生命价值就得以永存。

“俭”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知足”和“知止”。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还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可见,知足和知止决定着人们的荣辱、祸福、生死,只有知道满足,善于满足,才不会遭致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永远不会有过错,从而可以常保此身,果不知足、不知止,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3、“不敢为天下先”首先表现为“处下”的人生态度。“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认为,圣人为政则会谦让居下,不与民争利,以不争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戴。当然老子所谓的不争,并不是不要强的意思,因为在阶级社会里,争夺现象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往往并非你不与人争,人就不与你争。“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为不争之德,是为用人之力。”要按照自然法则去运用别人的能力,充分发挥人的才能,以不争达到争的目的,这才是老子所谓的不争。

三、体会三宝理论的历史价值

综上所述,老子的三宝理论对于批判现实的武器和贫民解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揭开了先秦诸子在“人学”的序幕,尤其难得的是老子将自己的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同宇宙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和重要的历史价值。

四、有许多名人饱读史书,深受经典的熏陶,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他们也从自己的经历中悟出人生哲理。名言拓展:

1、必须自己和自己搏斗,才能够征服自己。——罗曼罗兰

2、只要你能够自信,别人也就会信你。——歌德

3、有志者,事竟成。——郭沫若

五、小结 老子的文章言简义丰,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们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希望我们大家读千古美文,做翩翩少年。

六、作业:背诵相关的章节

第三周 《论语》教案

内容:《论语》第4篇12---19节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2、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设计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介绍孔子及其《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二、诵读感知

1、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给自己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三、合作探究学习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2、齐读。

教师小结朗读要注意的问题。

(提示:a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b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3、小组合作初步理解语句。

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5、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四、拓展体验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五、课外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2、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

第四周 《论语》教案

内容:《论语》第4篇20---26节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2、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设计〗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二、诵读感知

1、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给自己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三、合作探究学习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2、齐读。

教师小结朗读要注意的问题。(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2)、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3、小组合作初步理解语句。

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5、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四、拓展体验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五、课外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2、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

第五周 《孙子兵法》教案

内容:《孙子兵法》第四计 教学目标

1、阅读人物剪影孙武,对孙武有初步了解。

2、熟读背诵《孙子兵法》选段。

3、查阅资料,搜集孙武的故事,对孙武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学准备:查阅孙武的有关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为春秋末期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传统兵学的奠基之作,它还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备的军事理论体系,因此也有着“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称号。《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但其影响又不仅限于军事领域。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出现了一股将《孙子兵法》运用于非军事领域的研究热潮。人们从经济学、体育竞技、系统科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它,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这样说,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孙子兵法》在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思维。此书魅力无穷,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部分。(板书题目)

二、诵读感知

1、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给自己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三、合作探究学习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2、齐读。

教师小结朗读要注意的问题。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2)、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3、小组合作初步理解语句。

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5、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四、学习故事链接,对孙武更进一步的感知。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孙武的生平资料,加深了解。

2、课下阅读孙武的《孙子兵法》全文。

第六周 《孙子兵法》教案

内容:《孙子兵法》第四计 教学目标

通过对《孙子兵法》古代谋略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成功案例的解读,让学生了解与掌握古代经典谋略的精髓,为今后的人生之路铺设一定的奋斗基础。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习《曹操集·孙子·序》中人物剪影《孙武》。

1、学生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文章。

2、教师范读,使学生对孙武有整体印象。

二、作者介绍

孙子即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著有《孙子兵法》。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学生有疑难,教师点拨。

四、诵读感知

1、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给自己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五、合作探究学习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2、齐读。

教师小结朗读要注意的问题。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2)、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3、小组合作初步理解语句。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5、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六、学习故事链接,对孙武更进一步的感知。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孙武的生平资料,加深了解。

2、课下阅读孙武的《孙子兵法》全文。

第七周 《论语》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2、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教学流程

(一)导入

我们大致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论语》中,每条语录都渗透着孔子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品读赏析,探究内涵

l•学生散读、背诵、讨论、赏菥。

2•(1)从文中找出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句子。

(2)课文在学习方法方面强调什么?在学习态度方面又强调什么?(要点提示: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习要经常温习)

温故而知新(在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谦虚好学)学而不厌(学习要不满足不断进取)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要随时随地向人学习,择善而从)

归纳: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在学生阐述这些内容的过程中,要求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说,只要说得合理,老师就应给予肯定)(三)创读文句,拓展创新

1•学生朗读(分齐读、二读、个人朗读)。

2•(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课文中有些话己凝固为成语,试着把它找出来。

(3)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

(四)小结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让我们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从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为我们的成长,为建设祖国服务。(五)作业

课外摘录《论语》中的格言警句,在班上交流。

《弟子规》教案

内容:《弟子规》第6节---第7节 教学目标:

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主持:同学们,今天的经典诵读时间由我来主持。今天我们诵读的内容是:《弟子规》第6节---第7节。师:弟子规,圣人训,(用心学,积淀深)

二、学习《弟子规》

师:苏轼有这样一句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旧书:是指经典。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经典文章以及书籍要多读,多读并且深思后其中道理自然也就知道了。

今天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学习《弟子规》。大家读这段文字。

1、读《弟子规》

读书检测:(分组读、男女生对比读、师生互读、接龙读。)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地朗读,你知道这几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看看书下的解释,是怎样说的)

2、理解大意:

预设(一)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惟:只是,单单的,德是指什么呢?你认为品德都包括那些方面呢?(关心同学,爱班集体„„)指导学生读书下的解释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才能、技艺的培养,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努力、奋发图强。也就是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师:那“当自砺”中的“砺”是什么意思呢?结合书中的注释,看看“砺”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要真正赢得别人尊重,靠的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

预设(二):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当我们吃的、穿的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要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不开心的,或者感觉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4、听故事并讨论 小故事:

(1)班里努力学习的(2)个别现象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现象,班里有几个同学用拉杆的书包,有的看到了,就哭着对妈妈说,妈妈,人家都有那样的书包,我也要,我的那个书包,都旧了,多难看啊,您得给我买;看到别人穿漂亮衣服了,也和妈妈要,师:“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你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事情的看法吗? 通过前两天的问卷调查,我知道,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也有过这样的事情,你能谈谈自己以前哪里做的好,哪里做到不好吗?

5、带着理解再读弟子规

师:过渡:解大意,明事理;深感悟,再读文。我们带着理解再读《弟子规》

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

6、展示:

读一读 背一背 唱一唱(配乐读、展示的面广一些)

三、拓展

《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学生要注重自己的品德、学问、才艺、技能,你还知道古人积极上进的故事或者诗句呢?(学生回答)我也搜集了一些材料,投影出示: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插入故事)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事情,比如,在学习这方面,我们班的张玉轩同学,她的字既清楚有漂亮,很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在生活中,郑海轩、侯心怡这两位同学,每天中午,都帮着大家盛饭盛菜,像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很多,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当我们这些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就要向人家学习。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3、见贤思齐焉——孔子

4、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就是说一个人有学问有修养就会自然而然的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的气度,无论他衣着怎样,都无法掩盖这种纯正夺目的光彩。)

5、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颜之推 伎:技艺 积累千万财富,比不上有一门小小的技艺在身。技艺中容易学习而又宝贵的,没有哪个比得上读书的了。读一读、背一背

师:你还知道古人哪些积极上进、勤奋学习的故事或者诗句呢? 让学生说一说:(阮咸晒衣)手不释卷、宋濂借书、凿壁偷光„„

四、谈收获

学完这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你知道我们的家长对我们的期望是什么吗?(视频)

五、心灵对话:

你们的父母对你提出了什么希望呢?(读一读卡片上“家长寄语”)你准备怎样回答你的父母呢? 说一说(设计成学生课堂作业—互动)你可以吟诗一首,也可以写成和《弟子规》这样形式的,也可以给父母写几句话,总之,格式不限。

其实,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在学习,现在我谈谈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身为师,要自强。功夫上,做文章。求学问,无大小;与春芽,共相长。

六、写一写 读一读

七、小结:

第九周

内容:《笠翁对韵》上卷5---6篇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音乐、多音字、五岳的名称等。

三、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

四、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2、教师范读一遍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尝试朗读一遍。教师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4、游戏“火眼金睛”,教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僻字,为朗读扫除障碍。师:我要考验一下你们,我还听说你们有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好习惯„„(此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在竞争中,孩子们注意力很集中。)

5、学生朗读两遍,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6、学生同桌讨论,寻找文中的多音字:华、当、禁、扇、曝、省、塞。(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教师出示多音字学生齐读,加深印象,并要求学生课下写到书上。

7、学生朗读三遍。(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此环节培养了学生大声朗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文中多音字的读法。

8、学生同桌共同讨论寻找韵脚(公、龙、红、熊、烘、风。)

9、教师讲“华对嵩”引出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由世界闻名的嵩山少林寺引出河南,教育学生爱家乡,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引出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送杨山人归嵩山》:“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启发学生寻找古诗中的韵脚。加强学生对韵脚的认识,为学生以后写诗打下基础(本环节培养了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感受了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提高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10、游戏:双簧、接龙、藏宝。(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11、总结、评价、奖励获胜的小组。

第十周

内容:《笠翁对韵》上卷6---7篇

一、故事导入

上课之前,先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私塾,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执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相机出示这幅对联)

齐读对联。

这就是一幅对联,对联也叫对子。对对子很有趣,也很简单,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今天我们也来对对子。

二、对对子

1、先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老师出示:湖,学生自由对。说说这样对的理由。教师归纳:只要词类相当的都可以对。

教师出示自己对的一部分答案,学生如果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就做“耶”的手势。

再对“风”,自由对,说理由。

2、对二字。老师出示:西湖。学生自由对,教师提示对对子的方法。出示老师的答案,和老师一样的做“OK”的动作。

再对:七嘴—— 千山—— 天南—— 海阔——

为什么你们能脱口而出地对出来?(因为这些词语都是成语)

过渡:是呀,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掌握多了,你们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

3、对三个字的对子。

老师可要出三字对了,我的上联是“瓜子脸”。你能对上吗?

学生自由对,教师提示。

相机出示:葡萄牙。

老师对的是葡萄牙,和老师想的一样的请跷大拇指。(没有人和老师一样)

说说老师对的对还是错?说理由。

指导:上下两句内容不搭界,格式却正确的对子,叫无情对。

4、对四字的对子。

出示:福如东海—— 文可安邦——

有些古代的神话故事也能用来对对子:精卫填海——

(生依次对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

5、对五字的诗句。

出示句子,学生一齐对:

海内存知己——

路遥知马力——

明月松间照——

生当作人杰——

白日依山尽——

远看山有色——

6、对七字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窗含西岭千秋雪——

有心栽花花不开——

接天莲叶无穷碧——

山重水复疑无路——

三、学习《笠翁对韵》

从刚才的对对子游戏中,我们发现好的对子一般都词性相同,结构相仿,声调平仄交替,念起来琅琅上口。而说到对对子,我们就不得不提《笠翁对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部分。

1、请学生自己对照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指名读,齐读。

2、你能找出哪些地方是相对的呢?

找一找,指名交流。

3、短短的一小部分就已经囊括了一字、二字、三字、五字、七字乃至十一字的对,这《笠翁对韵》包罗的东西还真不少。其中有几个难懂的地方你明白了吗?老师来考考你。

出示:苍穹 雨霁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边塞,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了解词语意思,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4、把你的理解放到句子中去读。

5、接口读。

先师生接口读,后男女声对读。

6、《笠翁对韵》在读的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用不同的节奏读

配上各种动作读

同桌互相合作读

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读。

学生交流,评议。

7、《笠翁对韵》还可以配上旋律唱呢。老师给它配了《锄禾》的旋律,先听老师来唱一遍。

师示范唱。

学生跟唱。

四、总结.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除了《笠翁对韵》,还有《三字经》等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能进一步领略带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第十一周

内容:《千字文》马罗将相---焉哉乎也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现代人如果没有一个特殊的机缘,一生中能把《千字文》从头到尾好好读一遍的机会不是很多。现在无论在海外还是中国大陆, 能读《千字文》的不是研究生也是学中文的本科生。但在民国建立之前,这是六岁孩子入蒙学就必读的。现代人如果没有文史功底,确实读不懂。且不说弄清引经据典与用韵,只翻字典查生字一项,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兴趣全无了。有感于此,我笨鸟先飞,先求古寻论一番,作一块引玉之砖。希望我们每一个华人都能籍此珍惜自己的文化,知道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贝,不至于耻作中国人。

二、整体感知

(一)字正腔圆 知读音

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动动笔圈起来。看谁学得最快,读得最准。

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

4、听朗读录音,注意小声跟读。

5、教师强调重要字词的读音,然后学生齐读文章第一节。

(二)手舞足蹈 读韵律

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你看,“黄、荒、张„„”都有一个“ɑng”音,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还可以手舞足蹈。

1、全体学生拍手读: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女:天 地 玄黄(男:玄黄)女:宇 宙 洪荒(男:洪荒)

3、全体学生手舞足蹈读: ⅹ0 0ⅹ∣ⅹ0 0ⅹ∣ⅹ0 0ⅹ∣ⅹ0 0ⅹ∣

(踏脚)(踏脚)(踏脚)(踏脚)

古时候的文章就有这样的奥妙!既有好听的韵,也蕴含着不同的节奏,这就叫作韵律美了!

(三)三读成诵 知其意

1、遇到疑问标出来,小组间相互解决,然后反复诵读。

2、教师点拨讲解疑问,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

3、小组间进行诵读竞赛,评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四)摇头幌脑 出感情

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就本文来讲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发言)

三、课堂小结

《千字文》既是用一千个字编成的韵文,这次就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者解字说文,学者随文入观。古文在理解上没有标准答案,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义”,完全看读者的领悟力和想象能力。如果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想象力就被扼杀了。传统教育的好处就在于处处给你留门,而不是老师越俎代庖,处处关门闭户。“讲不清,师之过;听不明,学之惰”。

第十二周

内容:《悯农》《悯农》《寻隐者不遇》《山行》《清明》《江南春》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首古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让学生大概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教育学生尊敬劳动者,激发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导入新课。

谁能背诵一年级学过的古诗《悯农

(一)》?学了这首古诗,我们知道农民种田很辛苦。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生活怎样呢?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古诗,板书课题:悯农

(二)。

二、初读古诗,大致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读古诗,想象图画的意思。

三、自学生字。

1、一边读古诗,一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自学生字的读音。

2、用生字卡片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

四、了解词义,指导朗读。

通过看彩图和讨论,大概了解“粟、万颗子、四海、无闲田、犹饿死”的意思和诗文的内容,把课文读正确,读出节奏感。

五、品读背诵。

借助彩图,采用各种形式的反复吟诵(配上音乐),启发学生想象诗文描绘的悲惨情境,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七、迁移学习:《寻隐者不遇》《山行》《清明》《江南春》

八、朗读与展示:

第十三周

内容:《乐游园》《蜂》《江上渔者》《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2.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而深沉的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

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2)指导朗读一、二句。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3)指导读第三句。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

(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四、拓展积累

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2.背诵默写本诗。

3.你还读什么作品?师推荐欣赏《蜂》《江上渔者》《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第十四周

内容:《诗经》节选3篇 教学目标 :

1、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知识。

2、反复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3、揣摩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诵诗歌,并能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学会鉴赏诗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他和她是我们要结识的来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让我们走近他们!

一、新授:

1、请一位学生读文题。

2、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的内容读课文。明确字音,读到顺畅为止。(一定要让学生独自的自己来读,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学生会读的慢。照顾多数学生,甚至于照顾到最慢的那个学生的速度。)

3、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示范读课文

(请大家仔细的听读,用笔画出有读音出入的词语,等同学读完之后,一起订正,不要打断学生的朗读的过程。培养学生彼此尊重的精神。)

5、请学生订正个别字音。容易出现问题的字音是:(板书)

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g 载:zài 于:xū 说:tuō 徂:cú 汤:shāng 裳:cháng 靡:mǐ 隰:xí 角:jiǎo

6、集体读订正的字音,明确课下注释的位置。

7、体会四字句两两停顿的朗读方法。

二、诵读感知

1、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给自己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三、合作探究学习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2、齐读。

教师小结朗读要注意的问题。(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2)、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3、小组合作初步理解语句。

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5、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四、拓展体验

五、课外延伸

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整理《诗经》其他篇章中出现的优美词句。

第四篇:二年级上册 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课时《弟子规》

教学时间:8月30日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课后小结:我們現在學習弟子規的五項綱領後,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規,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教学反思:

让孩子走近《弟子规》,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对传统经典的追寻,进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凭借此课,体现校本经典特色。《弟子规》一课,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溶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这课不仅是学生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虽然这些字词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能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第二课时 三字经

上课时间:9月6日 教学内容:《三字经》第四部分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借助学习资料,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本部分内容。

3、通过对“儒家经典的了解,领会祖国文明的博大精深。教学准备:

1、《三字经》诵读资料。

2、《三字经》参考书籍。

教学流程:

一.自由谈话,激趣导入。

1、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古国的文明更是博大深奥。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从《三字经》的前三部分中懂得了受教育的重要,懂得了做人的一些基本礼仪,还了解了生活中的名物常识。不过, 一个人如果要使自己更出色,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只懂得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丰富的知识。因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 知义。”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平日你是怎样学习知识的吗?(学生自由谈话)

我们可以在家中向父母学习,在学校向老师、向小朋友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在我们身边一直都有一位默默无闻的老师,你知道它是谁吗?(书)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教会我们许多知识,你最喜欢读什麽书?(学生自由回答)

生活在古代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喜欢读书你们想知道他们都读些什麽书吗?进入今天的-----《国学新世界》,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共同了解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儒家经典》。

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领读“凡训蒙, 须讲究”至“文中子,及老庄”学生跟读,并注意生字读音。

(5)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通顺。(6)汇报读 ①指读 ②男女生轮流读

三.合作学习,理解内容.(“凡训蒙,须讲究”至“号六经,当讲求)

利用手中参考书籍小组合作,看看你都找到了哪些书籍,除了书名外,你对它还有 什麽了解? 四.汇报交流,知识拓展。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适时归纳,点拨。

(一)《小学》

作者朱熹,本书详细介绍了小学学习的具体内容,简单了解古代学生

学习内容,如:驾驶马车、射箭、音乐、书法、礼仪等

(二)“四书”: 学习语句

⑴《论语》学习“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了解《论语》共253章及作者和所记录内容。⑵《孟子》了解此书的主张行“仁政”而称天下。

⑶《大学》作者曾子,与《中庸》出自《礼记》是单独的两篇文章。⑷《中庸》作者子思(孔子的孙子)“中”不偏,“庸”不易。背诵这八句话。

(三)“六经”: 现存五部:《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其中《乐经》在焚书坑儒事件中失传 2介绍“焚书坑儒”了解史实。3背诵这两句话。

(四)《孝经》

回忆《孝经》的作者及写作目的。背诵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给大家听。五.熟读成诵,汇报展示。六.教师总结。教学反思:

现代蒙学教材的学习强调反复吟咏,熟读成诵,正是在诵读中,教材的押韵美感、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体现出来,或者说正是教材语言特有的声律美感内在地决定了吟咏诵读是其主要学习方式。因听声而记真切,因吟诵而见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语言的声音美本身!今天的语文低段教材,基本采用先集中学拼音后分散识字,采用了浅显通俗的白话韵语配合拼音识字,但在平仄起伏、抑扬顿挫方面不如传统蒙学教材那样讲究,汉语言的声律奥妙和平仄节奏美感体现得不太充分。

在研究中每天让孩子反复吟诵这类读本,美辞佳句尽入腹中,积累日丰,有助于培养学生凝练、典雅的文言语感和美感,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识字量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促进和发展。

第三课时 回乡偶书

上课时间:9月13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

2、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浓浓爱乡之情。

重点难点: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一个人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回到久别的家乡,心中一定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回乡偶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首诗,板书:《回乡偶书》。

2、学生齐读。先自己读,再指名读,更正后齐读。

3、出示头像,介绍诗人。

贺知章不但是个大诗人,而且还是个大学问家。指名说说自己了解的贺知章。

二、交流学习,感悟诗情。

1、学习第一、二行诗。

①自由读,说说大概的意思。

②图片出示(年轻和年老):有哪些变化呀?(家乡的变化)

③家乡的变化很大,诗人的样子也发生很多变化,可是唯一不变的是什么?(乡音)解释:家乡话。

④为什么没有变?(说明诗人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⑤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行诗:诗人50多年没有回家乡,现在回来了,还是衣锦还乡,见到了家乡的许多变化,心中百感交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学习第三、四行诗。

过渡:诗人没有忘记故乡,而故乡还认得这位在外多年的游子吗?

①自由读,你能说说大意吗?学生说后,交流理解诗意的方法。

②演一演。

③有感情的读。

三、配乐吟诵,升华诗情。

1、配乐诗朗诵。(师范读)

2、学生学习吟诵。

3、那么怎样读好诗呢?老师这里提供大家一个方法。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4、学生自由朗读。读出韵律和节奏,体会成就感。

5、指名朗读。

6、同桌朗读。(配乐)

四、阅读续篇,深化感情。

1、出示《回乡偶书》之二

2、学生自由朗读

3、集体朗读

教后反思:

教学本课,我引导学生多读,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 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 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边读边想象画 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上课时间:9月20日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教学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活动课上我们感受了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古代诗文。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板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二、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集体朗读。

三、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诗人在佳节里思念自己的家乡及亲人;诗人在外地;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4、感受诗人的孤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熟读成诵,感悟升华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开火车背诵。

五、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有关思念亲友类的古诗。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了全体学生背诵古 诗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训练,逐渐使背诵古诗成为孩子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一种习惯,真正把古诗文诵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

第五课时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上课时间:9月27日

教学目标:

1、读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2、背诵古诗。

重点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

1、指名学生感情诵背已经学过的《秋词》、《望湖楼醉书》、《山中问答》三首古诗。

2、出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二、看图质疑

欣赏课文插图,思考:

1、你看到了什么呢?[山(芙蓉山———四川-宜宾的一个风景名胜区)、狗、老人、白屋„.)

2、这些都是古诗里面所写到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吗?引出——课文插图中的老人是谁呢?

三、学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找答案。自学前交流自学方法。思考:课文插图中的老人是谁呢?

诗人是在一个如何的情况下,走进了这个茅屋呢??从古诗的题目中,我们能发现什么吗?

理解古诗的题目。理解词语:逢:遇到。宿:投宿。主人:诗人投宿的人家。

2、反馈:哪个同学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呢?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小结:诗人出门途中遇到大雪,夜里投宿芙蓉山主人家的情景。师:诗人当时出门遇到大雪时的所见、所感是什么呢?引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四、学习“日暮苍山远,天寒夜归人。”

1、自学理解头两句。

2、小组合作交流。

3、反馈

师: 诗人当时出门遇到大雪时的所见、所感是什么呢?(所见:日暮、苍山、白屋;所感:远、贫)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苍茫的山。

白屋:茅屋,穷苦人住的房子。用茅草盖的草房,被白雪覆盖了,因此叫白屋。

4、朗读练习。读出所感:远、贫。

5、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理解。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6、小结。

五、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这首诗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吗?

六、朗读指导,背诵古诗。可采用竞赛法,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

教后反思:

教学本课,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知识的介绍和重点突破这两点都交给学生去完成,注重通过在课堂上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事实证明学生的潜力是很大。本节课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基本上是来自自己身边的同学提供的,充分的体现了本节课的生成性,我在这当中只是起到了点评与引导的作用。学生学得快乐,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

第六课时 古朗月行

上课时间:10月11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能结合图片知道古诗的大意,想像出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重点难点: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看到月亮,你会想到什么?唐代诗人李白看到这圆圆的月亮他想到了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古朗月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古诗。指名说一说听后仿佛看到了什么?

2、初读古诗。(要求:准确、通顺。)

三、图文结合,感悟、理解古诗。

过渡:同学们都能把古诗读准确、通顺了,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李白一起去观赏美丽的月亮。

1、学习第一句诗。

(1)观察、想象、描述图画。(电脑出示:一个小孩在晴朗的夜空里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学生说图。

(2)图文理解第一句诗。

师: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小李白把月亮叫做了什么?请同学们动笔划一划古诗中哪两行诗是描写这幅图的。

师:为什么小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

(3)图文对照读第一句诗。

2、学习第二句诗。

(多媒体慢慢出现圆圆的月亮中倒影着亭台楼阁,在蓝色的云中飘动。)

过渡: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玉石的盘子,可好像不像盘子,瞧,月亮更像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中划出描述这幅图的诗句。

(1)学生观察图画。

(2)学生划出古诗中的第二句。

(3)学生结合图画进行读第二句古诗。

(4)学了这句古诗,你有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3、整体感悟,指导朗读。

师: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盘。又以为它是梳妆用的镜子,飞到蓝蓝的云上了。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来把古诗读好。(结合图画)

(1)学生根据课件读古诗。

(2)教师范读。(要求注意听老师读,划出停顿和重音。)

(3)学生练读。

(4)赛读。(按照划出的停顿和重音让学生自评、互评。)

(5)学了这首古诗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将不再是“小和尚念经”。而是根据语言和意像的联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感悟成诵。

1、学生想象读古诗。

师: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读得越投入,眼前的景物就会更清楚。

2、学生指画读古诗。

师:请同桌互相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3、配乐诵读。

4、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

这首诗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因为他们早就接触过了,所以背得特别快,于是我请背得快的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对诗歌比较陌生的学生,学生在教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对诗的理解也进一步加强,而新接触的学生也学得不亦乐乎。学生完成任务后,我们还交流了关于写月亮的诗句,学生积累了不少,热爱古诗文的兴趣进一步增强。

第七课时 三衢道中 上课时间:10月18日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2.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基本意思。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一、出示古诗,师范读。

二、小组学习

(1)读通全诗,读得正确。(2)简单理解诗意。

三、集体交流。(1)指名朗读。

(2)理解诗意:这首诗的小作者借咏新月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1. 梅子黄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着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现在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声声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2. 试背诵。

教学反思:

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夯实人生基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诵读经典、理解经文,提升个人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强文化积淀,增加其它学科以及艺术审美等各方面的素养。

第八课时

上课时间:10月25日 教学内容:江雪 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冬天的景色。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冬天景物的古诗。活动过程 教学时间: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雪给大自然装扮成粉妆玉砌的世界,山上看不见鸟影,路上看不到人的脚印。唐代诗人·柳宗元就写了一首描写冬天景色的诗。我们来学习一下。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冬天的诗句。

教学反思:

第五篇:二年级经典诵读材料

经典诵读三百篇

古诗

1、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ïng)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⑵,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⑶,遍插茱萸少一人。

5、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游子吟(yín)(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赋(fù)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2、忆江南(其一)(唐)杜甫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3、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6、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9、墨梅(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20、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1、中秋夜(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22、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23、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4、马诗(其四)(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25、雪(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儿童诗

1.花和蝴蝶(中国台湾)林焕彰 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蝴蝶是会飞的花。蝴蝶是会飞的花,2.怎么办(中国台湾)方素珍

小虫写信给蚂蚁,他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我想你。蚂蚁收到他的信,3.作业机(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 作业机,哦,作业机,世界上最完美的机器。

只要把作业放进去,再投进一角硬币,按下按钮,等上十秒,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花是蝴蝶 蝴蝶也是花。

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看不懂。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怎么办呢?

你的作业就会出来,又干净,又整齐。

来看看——“9+4=?”答案是“3”。3? 哦,我的天!

4.春天(中国台湾)谢武彰 风跑得直喘气 向大家报告好消息: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花朵们听见了 都站在枝头上 来欢迎春天

5.鱼儿睡在哪里 [前苏联]托克马科娃 夜里很黑。夜里静悄悄。鱼儿,鱼儿,你在哪里睡觉?

狐狸往洞里躲。狗钻进了自己的窝。

看来它没有我想的那么神奇。

等了好久好久 还是看不见 都急得踮起脚尖 互相问着说: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

花,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

松鼠溜进了树洞。

老鼠溜进了地洞。可是,河里,水面,哪儿也找不到你的身影。

黑咕隆咚的,静悄悄的,鱼儿,鱼儿,你睡在哪儿

晨读对韵1.麻(ɑ)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2.波(o)

繁对简,少对多,淅沥(xī lì)对滂沱(pānɡ tuï)。珊瑚对玛瑙(mǎ nǎo),河蚌对田螺。星妩媚(wǔ mèi),月婆娑(pï suō)。曲径对斜坡。黄鹂歌婉转,绿柳舞婀娜(ē nuï)。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3.歌(e)萍对藻,菊对荷,黄豆对青稞(kē)。桃枝对柳叶,放鹤对观鹅。小夜曲,大风歌。

潋滟(liàn yàn)对嵯峨(cuï é)。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遮。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4.齐(i)

河对海,涧对溪,远近对高低。奇珍对异宝,琥珀(hǔ pî)对琉璃。桃灼灼(zhuï),柳依依。龙眼对马蹄。掬(jū)水月在手,拈(niān)花香满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侯(ou iu)

猫对狗,鹊对鸠,河马对水牛。江风对海霞,青鸟对白鸥。山寂寂,水悠悠,盛夏对清秋。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6、豪(ɑo)

梅对杏,李对桃,芍药对芭蕉。春分对夏至,水远对山遥。风飒飒(sà),雨潇潇。麦穗对禾苗。青鱼潜绿水,白鹤上碧霄。烟火万家人两岸,春江一曲柳千条。7.寒(ɑn)

千对百,两对三,塞北对江南。山村对海岛,旷野对平原。花烂漫,月婵娟。草木对山川。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8、唐(ang)

高对下,短对长,晋宋对隋唐。嘉宾对好友,呐喊对傍徨。池边柳,陌上桑,橘绿对橙黄。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9、庚(enɡ inɡ

深对浅,重对轻,淡月对疏星。雷鸣对闪电,久雨对新晴。鸭嘴兽,猫头鹰,紫燕对黄莺。潮平两岸阔,江上数峰青。春水船如天上坐,秋山人在画中行。10.东(onɡ ionɡ)

云对雨,夏对冬,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文竹对武松。天浩浩,日融融。碧野对苍穹。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弟子规》

1.《弟子规》选1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弟子规》选2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3.《弟子规》选3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4.《弟子规》选4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5.《弟子规》选5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6.《弟子规》选6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7.《弟子规》选7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8.《弟子规》选8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9.《弟子规》选9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10.《弟子规》选10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下载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经典诵读

    二年级经典诵读串词 男:尊敬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女:今天,我们师生欢聚一堂,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二年级诵读材料

    诵读材料二: 孝 鸟 乌鸦全身都是黑色的,不怎么好看,它的叫声也不怎么好,可是它很可爱。它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孝鸟”。 小乌鸦很爱它的爸爸妈妈。当爸爸妈妈飞不动,也找不......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分解[精选5篇]

    台商投资区 仑前小学 校 本 教 案 二 年 上册 级 三字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 2.学习第一句到第四句。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

    二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五篇

    一(1) 枫香小学 潘光凤 1 经典诵读教案 1、 元日 (宋)王安石 教学内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tú)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

    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社团教案 活动一: 趣味童年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

    二年级古诗诵读节班队教案

    “醉吟历代诗 共抒爱国情”主题班会 ——巨化一小2015古诗诵读节二年级教案 一、活动目的 (一)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

    二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目 录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 维 2.静夜思„„„„„„„„„„„„„„李 白 3.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 白 4.望庐山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