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教育]教学设计及其一般步骤是怎样的7
有关新课程改革的问题解答之七
1、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和理解:
(1)教学设计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它把课程设置计划、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材料等都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并把教学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因此,可以把学生和教师的整个学与教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2)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就是:
●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
●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3)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分析,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以假设的学生(即学生的平均水平)作为教学对象,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假设的学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无不例外地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学生个体在群体中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另外,以往的那种重教而轻学的研究是不可取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一个依据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无论何种教学形式,学习最终是通过学生内部学习过程自己完成的,学习的结果将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教学设计必须重视激发、促进、辅助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进行,从而使有效的学习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处于教学的劣势上,要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同等的机会。可以说,教学设计具有个别化教学的特征。
(4)教学设计必须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其科学决策的依据
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学和教的双边活动,教学设计是以人类学习的基本规律为依据,探索教学规律,从而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媒体及方法策略的体系。因此,必须以研究学和教基本规律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作为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决策的科学依据,有了成功的教学设计,优化的教学效果才有保证。
(5)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为目的,它常以学生学习所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寻找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解决的目的。因此,教学设计是以问题找方法,而不是以方法找问题,使教学工作更具有目的性。
(6)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对设计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并对教学设计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为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21、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进行“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进行“学习目标的阐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接着依次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论对教学设计的前期工作进行修改完善。
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五大基本要素。(1)从学习的需求分析开始,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这样以解决“为什么”及“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2)教师需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考虑课程、单元及课时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考察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关于学习内容具有什么知识和技能,即对学生初始能力的评定,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3)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4)确定教学策略,考虑如何实现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的途径,解决“怎么学”和“怎么教”的问题,其中应考虑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或教学资源。(5)对学和教的行为做出评价,在行为评价时,一方面要以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提供了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模式中所有步骤作重新审查,特别应检验目标和策略方面的决定。
对于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理解,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将整体性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主要是为了便于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掌握和发展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技术。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从教学系统和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二是应该认识到我们所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动态过程,涉及到的如环境、学生、老师、信息、媒体等各个因素也都是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在利用模式设计教学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决定设计步骤,确定从何入手,重点解决哪些环节的问题,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工作。
第二篇:怎样设计调查问卷(步骤)
怎样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着问卷调查的成败。
一份问卷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束语三部分。前言置于问卷的开头,用来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有关填答问卷的要求等内容。结束语置于问卷的最后,一般是简短地对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真诚的感谢,也可以征询一下对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本身有何看法和感受。
问卷主体部分包括调查的问题和回答的格式,以及地如何回答问题的指导和说明等内容,它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问卷题目的设计中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1)问题的选用。首先要将与调查有关的问题尽可能地列出来,然后再逐个推敲筛选,决定问卷选用的问题。所选的题目一则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二则必须是围绕调查目的的最必要的题目,设计的总理2过于简略蔌过于繁琐都不行。
(2)问题的排列。问题的排列组合方式,一是要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来排列;二是要按问题的难易程度来排列,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3)问题的表述。问题的表述,第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通俗性;第二要持“中立”立场,不能带任何倾向性或暗示;第三要做到一个问号前只问一个问题,不要在一个问号前设多个问题。
步骤/方法
1.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这次调查的主题是什么,受试人群范围是否有限定,希望能够收到一个怎样的结果,根据这些来选择出题类型、描述用语,才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2.在问卷的开头,一定要明确告诉对方,我们进行的是有关于什么方面的调查,并且告诉对方该如何作答,是打钩,还是填写选项代码。不要让受访者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究竟要做什么。
3.在问题类型的选择上,最好以选择题为主,如果需要对方提出某些具体的意见或建议,这样的问答题最好控制在三个以内。这样的组合方式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假如都是问答题,只怕没有人愿意认真填写,都是敷衍了事,对于结果没有任何意义和帮助。
4.在选择题备选答案的设计上,如果是答案很明确,非此即彼的,就可以用二选一的题型;假如是问频率之类容易因个体感受不同而有分歧的问题,最好能有一个具体量化的选择,比如“一天一次、三天一次、一周一次”,而不要用“经常、有时”这样笼统的词汇。5.在问题的排列顺序上,应该先易后难,并且就像我们写作文一样,按照一定的逻辑,把几个相互之间有联系的问题排在一起,不要像心理测验的卷子一样,东一问西一题,毕竟设计心理测验的目的和调查问卷是不一样的。6.在描述上,一定要注意用词恰当,能够清楚表达含义,而且不会发生歧义。问题尽量用肯定句式,比如“我觉得看书是有益的”,那么答案可以是“同意、基本同意、基本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千万不要设计成“我不觉得看书是有益的”,有时候人们的思维定势可能会让他们错看这个“不”字,那么面对相同的答案选项,很有可能就做出了与本意相反的选择。
是否式(把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列出两种相矛盾的情况,请被调查人从中选择其一“是”或“否”、“同意”或“不同意。)
选择式(每个问题后列出多个答案,请被调查人从答案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一个或几个答案并作上记号)
评判式(后面列有许多个答案,请被调查人依据其重要性评判等级,又称为排列式,是数字表示排列的顺序)
三、设计问卷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卷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问卷中所提的问题,应围绕研究目的来编制,力求简单、明了,含义准确。不要出现双关语,避免片面和暗示性的语言。如“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师,你喜欢教师职业吗?” 2.问题不要超过被调查者的知识、能力范围。如对小学生的问卷出不要出现“你认为哪家商场的营销比较疲软”的问题。
3.问题排列要有一定的逻辑次序,层次分明。问卷的目的、内容、数据、卷面安排标准答案等都要认真地推敲和设计。
4.调查表上应有留给供人填写答案的足够空间,并编有填写调查单位的名称、填表人的姓名和填表年月日的栏目。
5.问卷形式可以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问题数量要适度,一般应控制在30个问题以内,最好在20分钟内能答完。
6.为使调查结果更为客观、真实,问卷最好采用匿名回答的方式。
四、问卷设计的步骤
设计问卷的内容要符合实际情况。一般来说,问卷设计前要摸底,对组内全体成员进行使用问卷调查的培训,并在小范围内进行试测,反复修改设计的问卷,以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并便于对结果进行处理
如果单讲问卷的设计步骤,则包括五个层次:问卷的理论构思与目的、问卷的具体形式或格式、问卷项目的语句和问卷的用词、问卷项目的编排。
1.问卷的理论构思与目的
在进行问卷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各层次的具体设计要求,以便确定问卷的结构和设计重点。问卷设计中的第一个层次是问卷量表的构思与目的。不同的目的和理论依据,决定了问卷项目的总体安排、内容和子量表的构成。
2.问卷的具体形式或格式 第二个层次是问卷的具体形式或格式。例如,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量表?量表应采取多少个等级(量表的点数)?是用奇数还是用偶数量表?量表上文字说明该用多少?等等。这些都是在第二个层次需要考虑的。
3.问卷项目的语句
问卷设计的第三个层次是问卷的语句。注意事项如前所述。4.问卷项目的语句
问卷的第四个层次是用词,总的要求是避免过于抽象、一般的词语,防止反应定势。5.问卷项目的编排
第五个层次是项目的编排。应从一般开始,越来越具体,比如先排对学习或工作的整体看法的项目,然后了解有关学习或工作环境、奖励和团体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还应该把影响情绪的问题安排在问卷结束部分,比如,年龄、工作、身体状况等,这也是问卷设计的 惯例,因为如果受试者认为这些项目涉及隐私而拒绝回答时,重要的信息在前面已经得到了。此外,在项目排列上还应注意顺序效应,即排在前面的问题有可能会后 面问题的回答造成影响,要设法避免。
第三篇:黄河是怎样变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2、教师准备小黑板,上面写有“资料袋”内容。
3、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4、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巾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力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人口迅速增长
无限制地开垦放牧 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水土流失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可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第四篇:7我是班级值日生教学设计
7.我是班级值日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今天我值日 这种情况怎么办 教学目标
1.知道值日生的职责,学习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学习采用讨论、商量、请教的办法解决问题 3.体验做值日生的不易。
教学重难点 体验做值日生的不易 教学准备 教学ppt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今天我值日 1.绘本故事 教材26页
2.讲讲我们班的值日生都做些什么工作。活动二 这种情况怎么办 1.绘本故事,教材27页故事
2.说说自己在工作中都遇到哪些问题。3.讨论:怎样解决遇到的问题。4.小结:经当好值日生真的不太容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羊羊值日 夸夸我班的值日生 教学目标 1.明白怎样做才是合格值日生 2.通过讨论获得合格值日生的要求 3.争做合格值日生,培养服务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怎样做个合格值日生 教学准备 教学ppt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羊羊值日
1.绘本故事“羊羊值日”,认真听认真想:你喜欢羊羊吗? 2.怎样才算一名合格的值日生?勇挑重担,不怕脏,不怕累,遇事大家商量,做事公平公正,为全班服好务。活动二 夸夸我班的值日生 1.绘本故事,教材29页。
2.我来夸夸班上值日生。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让被夸的同学体验到价值感和成功感,课堂小结。
第五篇: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学习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以及关于0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学准备】学具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谈话:同学们,花果山太美了!今天又有一群小朋友到花果山去游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图片并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
2.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谈话: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图上左边树上有4只小猴,右边的树上有2只小猴;左边树上有6个桃子,右边树上没有桃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提问:根据我们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同学? 一共有几朵花? 一共有几个小猴?„„(学生提问,老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用简单语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一)共同解决问题一: 一共有几只小猴?
1.提问:谁来说说有关小猴的信息?然后再列式。(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教师板书)预设:左边树上有4只小猴,右边树上有2只小猴 4+2= 2+4=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4和2合起来是6;从4接着数,5、6„„(借助学具摆一摆,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结果。)
2.进一步提问:你们发现4+2和2+4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观察)预设:4+2和2+4 的结果一样(对学生的正确回答及时给以肯定)小结:4+2=2+4
(二)独立解决问题二: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1.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关小朋友的信息,再用刚才讨论的方法自己列算式解决问题,并说一说自己用了哪种方法?
预设:5+2=7 2+5=7(学生回答,老师即时评价,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5+1= 1+5= 3.小结: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设计意图】及时强化、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提问:请同学们先找一找,再数一数左边树上有几个桃子?右边的树上没有桃子用哪个数字表示?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再回答问题)
预设:6+0=6 0+6=6 2.算一算:3+0= 4+0= 0+5= 提问:你发现什么?
3.小结:任何数和0相加仍得那个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思维产生碰撞,并适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10 以内的加法的方法,并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为下一步计算和是8、9、10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谈话:下面我们就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比比谁摘的星星多? 1.基础练习:(1)自主练习第二题
谈话: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自己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比一比谁对的最多:。(巩固和是6、7的加法运算,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自主练习第三题
谈话:请同学们先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列算式进行计算
预设:左边有3朵花,右边有3朵,一共有几朵?(或者左边的和右边的合起来)左边2颗樱桃,右边5颗,一共几颗?(尽量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提高练习: 自主练习第五题
谈话:请大家根据图片列算式(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最后老师订正答案,巩固“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以及“任何数和0相加仍得这个数”这两个知识点。)
3.拓展练习: 自主练习第四题
谈话:请同学们看图,说一说小青蛙在干什么? 预设:小青蛙在跳格子;在跳远„„
提问:小青蛙跳了几次?一共跳了几个格?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拓展练习三个层次,不仅对知识进行巩固,而且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带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五、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能不能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学生从三方面谈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了新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