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24)
2018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24)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放映幻灯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放映幻灯片的两种方式,并会正确放映幻灯片;会正确放映下一张幻灯片,并会使用绘图笔。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会操作放映幻灯片的方法,从而了解PowerPoint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PowerPoint这一工具软件的学习,提高对演示文稿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学会相关技能,应用于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放映幻灯片的方法。
【难点】区分当前放映和首页放映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导入新课
教师打开准备好的PPT,显示在编辑视图下,教师操作呈放映模式,引起学生兴趣。“今天就把我们上节课所制作的幻灯片让它播放起来,更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眼前。一起来学习放映幻灯片”。
——引入新课——放映幻灯片。(二)师生互动,分析任务
教师首先进行提问“放映幻灯片的方式,有哪个同学知道?” 任务一:放映幻灯片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选择放映方法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并演示方法。根据多个同学的演示操作,教师给出评价并进行总结放映的两种方法:
幻灯片可以放映了,那如何结束放映呢? 任务二:结束放映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放映幻灯片和放映下一张时,发现突然黑屏,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提问学生,老师总结:此为结束放映的标志,屏幕上会出现提示:放映结束,单击鼠标退出。单击鼠标之后返回到PowerPoint窗口。
任务三:菜单操作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何在放映模式下对幻灯片内容画线,标记重点呢?” 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并找一位同学对幻灯片内容进行画线。
(三)学生分组,自由操作
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对知识进行熟练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下场巡视并指导,收集问题并解答。
问题1:为何单击幻灯片视图放映按钮和单击菜单中观看放映命令出现的效果不同? 解答:单击幻灯片视图放映按钮从当前页开始放映;单击“观看放映”命令,从首页开始放映。
问题2:对幻灯片内容画线,若要更改,如何消除线? 解答:在画线后,再次右击,在弹出的菜单指针选项中,选择橡皮擦即可。(四)小结作业
1.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2.学生探究还有哪些更为简便的放映方式。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二篇:2018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3)
2018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3)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Word页面设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使用“文件”菜单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并对纸张类型和页边距进行设置。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掌握“页面设置”对话框的打开方式,从而了解利用Word软件进行页面设置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3.通过Word这一工具软件的学习,感受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发展来源于生活,服务到生活中去,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与他人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纸张类型和页边距的步骤。
【难点】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张类型和页边距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多张明星的图片,播放一张张图片,并问学生:“这些明星你们认识么?喜欢么?”学生回答,教师再抛出一个问题:“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明星介绍给大家?”大家情绪高涨,都很想马上把自己喜欢的明星介绍给大家。我们今天就利用Word制作这样的电子小报,那么我们首先应该需要完成的第一步操作是什么呢?此时,教师引入新课:Word页面设置。
环节二:师生互动,分析任务
教师先复习有关Word软件的有关知识。并且进行提问“如何设置电子小报的纸张类型和页面边距”。
任务
一、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并总结出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的一般方法: 在Word窗口中执行“文件à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任务
二、分别设置纸张类型和页边距,体会对文档的影响
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结合教材内容和打开教师共享的文档,两人一小组,自行探索纸张类型和页边距对文档的影响。
然后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分别对纸张类型和页边距,并把数据记录在课本上,并体会不同数据对文档的影响。
由师生共同总结:纸张类型决定了整体文档页面的大小;而页边距指的是文字到页面边缘的距离,且数值越大,距离越大。
任务
三、设置纸张方向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何将页面横向放置?”
教师操作完成改变纸张方向的操作,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置。任务
四、保存文档 环节三:巩固提高
方向为横向,输入大量的文字,不利于阅读,所以我们将一页分为两部分去使用,这样更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左右两部分应该对称,并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环节四:小结作业
1.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2.请学生思考保存文档的方式。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三篇:2018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美术《素描》教学设计
2018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美术《素描》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素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素描的含义、素描的表现手法,学习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步骤,完成一幅素描石膏几何体的创作。
2.通过欣赏中外不同形式的素描作品,学习素描含义和表现手法;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创作能力。
3.培养用素描表现身边生活的兴趣,养成耐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从而唤起热爱素描,热爱绘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素描表现手法,进行素描石膏几何体创作。【难点】
如何使素描作品造型严谨、素描层次分明。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素描纸、铅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法、实践练习指导法。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播放超写实主义画家冷军作品《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的局部——头发部分,引导学生与真实的头发黑白照片作对比,请同学分辨两幅图中哪一个是照片,哪一个是绘画,同学们自由发表看法,从而导入新课:《素描》
活动二:欣赏作品,直观感知 素描的含义
教师出示中外素描作品:吴冠中《冬天的树》、吴道子作品《八十七神仙卷》、马蒂斯《女人像》、马奈的招贴《猫》,学生针对作品畅所欲言,试着概括什么是素描。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进行总结:素描是以线条或者明暗色面来描绘物象的单色画。
活动三:探索交流,深入分析
(一)多媒体继续展示以上素描作品,引导深入学生赏析,并思考问题:以上素描作品给你什么感觉?造成不同感觉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八十七神仙卷》、马蒂斯《女人像》给人感觉较单纯,马奈的招贴《猫》、吴冠中《冬天的树》给人厚重的感觉。
②之所以有两种不同感觉是因为两组作品分别运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即:《八十七神仙卷》、马蒂斯《女人像》运用了以线造型的表现手法,马奈的招贴《猫》、吴冠中《冬天的树》借助光影,运用以面造型的表现手法。
教师总结:中国绘画多以线造型为主,西方绘画多以面造型为主,利用明暗和色调塑造物体的形态、空间和质感。
(二)在讲台展示石膏圆球体,学生四人为一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 通过作品可以看出,一幅好的明暗素描作品由哪些因素组成?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在自然光下,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线、投影、反光、有利于素描物体形态、空间、质感的塑造。
活动四:示范讲解,实践练习
(一)教师示范素描石膏圆球体的素描绘制过程,并讲解每一步的绘制技巧,与学生共同总结素描石膏几何体的步骤为:
1.起稿构图
2.确定明暗交界线,涂暗部和投影。3.深入刻画
(二)学生运用素描基本知识,进行素描石膏长方体练习,并尝试运用素描绘画工具完成一幅作品。(在此期间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错,为学生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活动五:分享作品,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交流
①开展“素描美术展览”主题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展览,小组成员自愿展示作品,介绍创作感受。
②同学间互相欣赏作品,并从画面空间、质感等角度赏析。
③教师从整体效果,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总评,语言多以激励为主。活动六:课堂总结,拓展提升
①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重点知识点(素描基本元素和绘制步骤)。
②搜集生活中的事物,并运用素描和相机进行表现,并将两件作品进行比较赏析。
六、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四篇:2018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2)
2018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2)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第17课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说明文,描写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表现了长城的雄伟气魄,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堡垒、智慧、隔”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讨论、交流等过程,了解长城的结构以及说明文当中打比方、列数字这两种说明方法。
3.激发热爱中国古典建筑之情,促进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词句,掌握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难点:领悟作者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说到长城,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国的象征。哪位同学愿意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长城呢?(提问学生并加以评价)但是,同学们,你们真的了解长城吗?它是怎么建造出来的?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本,去了解一下不一样的长城。首先同学们请齐读课题。(板书标题)(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2.再读课文,思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长城的结构以及长城是如何建造的)(三)深入研读
1.在作者眼中,长城是什么样子的?作者又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的?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明确:(1)在作者眼中,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2)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写作手法。
(3)用“长龙”比喻长城,极言长城之长,同时龙作为中国的象征符号,在这里用“长龙”也暗示了长城是中国的象征。“蜿蜒盘旋”体现了长城的雄伟。开篇的这句话暗示了长城的的地位,为文章末尾作者的感叹做出了铺垫。
2.小组讨论:概括全文,谈一谈长城在结构上都包括哪些构造?它们都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在这些描述当中,作者用到了什么说明手法? 明确:(1)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瞭望口、射口、屯兵的堡垒。(2)靠着古代劳动人民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点点建造起来的。(3)作者在进行描述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样写一方面可以更为精准地向读者展示长城的外貌,另一方面详细地写出建造长城的材料之重可以更好地突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智慧。
3.文中“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公里就到了长城脚下。”一句的“不过”是否可以删除? 明确:不可以,“不过”体现出长城距离北京非常近,同时也突出了长城作为古代的防御建筑,它的作用是抵御外敌侵略。
(四)巩固提高
作者看到长城时不由得产生一种自豪、赞美之情。同学们,下面我们也看一看长城,谈一谈面对长城,你有什么样的感情在里面?(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揭示的启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请用打比方和列数字两种说明方法介绍一座建筑物;利用网络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小学接触到最多的是记叙文,说明性文章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如何理解,教师如何讲授这都是问题。因此在本堂课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请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学生自身的自读自悟,相信收获到的知识一定是更加牢靠的。当然课堂的组织形式有待完善,日后也会进一步加强。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五篇: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信息技术教案(5.11)
2018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小学信息技术教案(5.11)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四则运算-用公式计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公式的含义和构成,掌握Excel中公式的输入及修改方法。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使用公式,体会Excel的自动计算功能。并能够对Excel的公式活学活用。
3.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提高,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在具体的任务中体会Excel公式的重要性及便捷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Excel公式的输入及修改,会用公式进行计算。【难点】将数学公式转换为Excel公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期末考试结束了,老师想利用Excel尽快将每名学生的总分计算出来,哪位同学们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老师用简单的方法快速完成这项工作?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成绩表”。
学生:用计算器将各科成绩相加,计算出每名同学的总成绩,再录入。教师:同学们的方法很准确。其实利用Excel中提供的公式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完成计算任务。
——引入新课——用公式计算。(二)新知探究
教师先介绍公式是一种以“=”开头的数学算式,例如,“=B3+100”就是一个公式。Excel规定用+号表示加、用—号表示减、用*号表示乘、用/号表示除。公式中只可以使用小括号,Excel计算公式的值与数学中的运算顺序相同。
任务一:公式的输入
引导学生练习使用运算符将数学算式变换并输入到Excel中。首先将算式(34+56)×0.2+35÷56在Excel中表示出来。然后在某个单元格中输入公式:=(34+56)*0.2+35/56,再敲回车键。观察单元格中显示的数据。根据学生的操作教师给出评价并进行总结输入公式两种方法:
1.在单元格中输入=(34+56)*0.2+35/56。2.在编辑栏中输入=(34+56)*0.2+35/56。输入完成,敲回车键得出结果。任务二:用公式计算
引导学生探究,如果公式中要用到其他单元格中的数据,如何快速引用? 学生探究后发现,可以在公式中输入那个单元格的地址。在公式里使用单元格地址时,Excel会自动从地址对应的单元格中取出有关的值进行计算。
练一练:计算“学生读书情况”工作表中参与调查的人数。
通过练习发现:输入公式时,当前单元格里先显示所输入的公式,敲回车键后,公式立即变成了具体的数值。
任务三:计算总人数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一行数字的和,能不能利用公式计算出一列数据的总和呢?”
学生操作:在“学生读书情况”工作表的第7行中计算出参与各类图书调查的总人数。
(三)巩固提高 任务四:修改公式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输入公式如果输错了,该怎么办? 通过讨论得出结果,如果有错误的公式,可以利用编辑栏修改。任务五:保存公式并退出Excel。(四)小结作业
1.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请学生制作自己从三年级到四年级各学科成绩表,并利用公式计算出每学期各科的总分和单学科两学年的总分。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