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历的制作教学设计
14、《日历的制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历的制作》是贵州省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14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word程序中利用日历向导制作日历,并借此引出在word中启动、修饰日历的方法。课程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对日历制作方法的学习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在word中制作日历的方法。
2.以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掌握制作日历的操作基本知识。3.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探索的精神。4.法制渗透点
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日历。
教学难点:利用word启动日历向导。【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计算机已有初步的认识,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训练度。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程序的基本操作,对word程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四年级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对日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促进学生对本课更好的学习。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接使用Word自带的一个日历制作向导来完成所有的制作。既然要利用日历向导来完成,就应掌握启动日历向导的方法。(板书:启动日历向导)
大屏幕出示任务1:利用向导模板启动日历向导。①学生操作。(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利用任务驱动及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第一个任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自主学习能力。)
②教师巡视指导。
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了第一个任务,下面到展示自己学习情况的时间了,谁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举手上台演示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通过大屏幕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动手操作及自主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巩固本任务的操作步骤。)
师对学生操作步骤归纳细化
启动“Word文档”,单击“文件”→“新建”→“本机上的模板”→“其他文档”→“日历向导”→“确定”。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归纳,强化所学知识。)2.制作日历
制作日历需要日历向导来完成,同学们已经启动了日历向导,下面,请同学们完成我们的第2个任务。(板书:制作日历)
大屏幕出示任务2: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日历向导模板制作2007年4月份的日历。
学生交流、小组合作操作完成。
选择按钮→“水绿色”→“确定”。
②修饰日历的日期显示窗口
星期背景颜色已经修饰完成,我们还需对日期显示窗口进行修饰。(板书:修饰日历的日期显示窗口)
请同学们继续完成第4个任务
大屏幕出示任务4:在填充效果的纹理中,将日期显示的背景颜色改变成“水滴”。
学生按照任务进行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生演示、讲解。师归纳演示:
选中日期显示框→单击绘图工具下拉按钮→单击“填充效果”→“纹理”→“水滴”→“确定”。
如果同学们觉得这些背景太单调,不喜欢,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来下载自己喜欢的图片作为日历的背景,同学们在上网时,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因此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来查阅或下载与学习有关的资料,帮助我们学习。不得在网上传播病毒或传播不良信息;不进黄色网站,不沉迷网络游戏。
(设计意图:以上网下载图片为例,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三、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第二篇: 制作活动日历教学设计docx
第6课时 制作活动日历教学设计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日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用可大了,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年、月、日的时间,知道哪一天是星期几。你们见过哪些日历?
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出示几种不同的日历:
(1)翻页式挂历(2)单张挂历(3)立式台历(4)书样台历
2.你觉得日历有什么用处呢?想自己做一做吗?(揭示课题:制作活动日历)【新课讲授】
1.了解制作日历的步骤。
日历要能同时表示出月、日和星期几,怎样用4个木块表示出12个月、31天、星期一到星期日呢?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充分发表见解。
小组讨论后,教师可请小组组长发表本组讨论的结果,最后作总结。同时各小组也可以根据交流的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修改本组的制作方案。汇报后,教师总结:
(1)用一个木块表示1~12个月,因为1个木块只有6个面,所以每个面要表示出2个月。(课件演示6个面的表示方法)(2)用一个木块表示周一~周日,其中一个面要表示2个星期几。(课件演示6个面表示的星期几)(3)用剩下的2个木块表示1~31天,其中一个木块上的6个面分别写上数字1、2、3、7、8、9,用两个木块合起来表示1~31日(课件演示两个木块表示1~31日)。
(4)最后把木块放入底座。
几月几日星期几,我们就翻动我们的活动日历。
在制作日历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对各小组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合理地分工合作。【课堂练习】
用制作的日历表示出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5天后是几月几日星期几。【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制作、交流、欣赏,你们一定有好多收获,请大家畅所欲言吧。【板书设计】
制作活动日历
用4个木块分别表示出12个月、31天、星期一到星期日。
第三篇:《制作活动日历》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制作活动日历》教案教学设计
制作活动日历
课题 制作活动日历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有序性。
3、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制作年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制作年历的方法
教具准备 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各一份、硬卡纸。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一、学前准备
1、调查。
(1)提问: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日历?
(2)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日历:整本、单张、台历、书历。(3)思考:这些日历都是怎样做的?
(4)设问:你们想自己做一个活动日历吗?
2、制作一个活动日历,需要有哪些步骤?
(1)准备4个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和一个底座。
(2)我们可以用一个木块表示1—12个月,一个木块表示星期几。(3)用另外两个木块表示1—31天。
二、制作活动日历
1、分组合作。
2、教师进行指导。
三、展示与交流
1、各组交流制作方法。
2、引导发现各组制作日历的优点。
第四篇:教学设计:《日历》
《日历》教学设计
王哲(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十二中学)
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在朗读中梳理文章脉络,品味哲理式句子的深意。
2.理解文章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抽象意义的巧妙构思。
3.依据课文,延伸阅读,以写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注重朗读,在朗读中梳理文章脉络,品味哲理式句子的深意。
2.理解文章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抽象意义的巧妙构思。
教学难点:
注重朗读,在朗读中梳理文章脉络,品味哲理式句子的深意。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同学们,刚才那首歌中,我感触最的是那句“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你们有没有同感?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喜欢一首歌,并不一定是因为它多好听,而是歌词写得像自己。今天我们学习当代作家冯骥才先生的文章《日历》,相信它也能像这首歌一样,引起大家的共鸣。
二、检查预习
1.请同学分享预习时圈点勾画的字词。2.出关键词语(出示幻灯片)
三、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思考:文章第一段写“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这是为什么? 2.本文的标题是“日历”,但文章显然不仅仅是写日历,那么文章究竟是写什么?想告诉人们什么?
明确:写时间,写生命;告诉我们时间易逝,生命易逝,要倍加珍惜(要求: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到重要的句子来支撑自己的看法)。
四、研读课文
既然同学们知道本文不只是写日历,而是有更深层的意思,是时间与生命。就请大家再次专心致志地朗读文章一遍,再次感知文章的深意。1.再读文章,理清脉络。
本文怎么从日历谈到时间与生命呢?这个过程有些曲折。我们一道沿着作者的思路,从“日历”出发向“时间”“生命”攀登,理清脉络,就能更加理解文章深意。
第一组朗读2—3自然段,并归纳大意。
明确:扯下一页日历——向往明天但又感到岁月匆匆与虚无。
第二组朗读4—6自然段,并归纳大意。
明确:不能从容地扯下日历——因为那是生命的页码。
第三组朗读8—9自然段,并归纳大意。
明确:明白日历的意义——生命忠实的记录。
第四组朗读10—15自然段,并归纳大意。
明确:不肯再去扯日历——因为想保存岁月。
归纳:由此可知,本文表面看来是写日历,但处处是写时间,写生命。从“扯下一页日历”到“不能从容地扯下日历”再到“明白日历的意义”和“不肯再去扯日历”,这个过程就是对时间与生命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2.理解文章的巧妙构思。
珍惜时间与生命,这是个抽象的问题。而此时我们不觉得抽象,反而是具体可感,为什么?
明确:主要原因是作者把抽象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
这就是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也是本文的魅力之一。将抽象的时间与生命转化为熟悉而具体的日历,十分形象。如果用几句话来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说:时间(生命)是一本日历,扯下了一页便消失了一天。它时刻在警醒我们:时间(生命)无价,要好好珍惜。3.品味哲理式句子。
巧妙的构思本文的魅力之一。其实,同学们还应当会感受到本文的另一个魅力——众多富有哲理的句子。每读到此处,我们不禁会放慢速度,若有所思。请大家细心朗读文章,标画出你认为富有哲理或者能触动你内心情感的句子。
(1)要求边读边标画,形成自己的初步感受。
(2)朗读并交流哲理式句子,品味深意。
(3)学生 个人展示哲理式句子的阅读感受和启发。
(4)教师点拨几个重点的哲理式句子,引导学生品味深意。
例如:“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
“于是,光阴岁月,就像一阵阵呼呼的风或是闪闪烁烁的流光。它最终留给你的只有无奈和频生的白发和消耗中日见衰弱的身躯。”
“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
“因为日历是有生命感的,或者说日历叫我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教师的点拨可以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句子包含的意义,其次是给予我们的联想与启迪)。
4.借助语言训练强化认识。
仿写
1.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2.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
五、当堂训练
阅读练习与探究中的第二题。
明确:之所以全文没有不统一的感觉,是因为这两者之间的本质是统一的。“为有大把大把的日子而心头十分快活”,那是因为我向往明天,有明天就有生命和希望。后来又说“感到岁月匆匆与虚无”,“日历大多数的页码都是黯淡无光”,这是因为我感到岁月的易逝、生命的可贵,不想碌碌无为。
六、总结
本文没有写故事,也没有写风景,谈的是一个抽象的道理,但文章却能打动读者,令人喜爱。原因至少有两点:首先是巧妙的构思,从具体形象的日历入手,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二是众多富有哲理式的句子,令人深思,启人智慧,获益匪浅。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珍惜时间,更加努力!
七、板书设计
日
历
冯骥才
新年伊始
——随手扯去,向往明天 忙碌的日子——扯下日历,不忍丢掉 特殊的日子——小心扯下,精心收藏 最后的几天——不肯再扯,保存岁月
第五篇:《看日历》教学设计
《看日历》教学设计(课时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看日历第一课时(课本6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认识大月、小月
3.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2013-2017年的年历、每位学生一张表格。【设计理念】
本节课利用猜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附页中的年历为载体,通过观察梳理、交流合作、探究记忆方法、计算、游戏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已有的零星认识条理化、系统化,建构新知。再通过猜生日的活动,巩固新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回归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和自主发现相结合,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流程】
一、猜谜引入 1.谜语导入 师: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打一物(日历)。
2、师简单介绍日历的种类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看日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大小月
1、打开书第101-104页,将表格填写完整
2、开火车汇报“2013~2016年各月天数”,同学汇报的时候,要求其他同学边指边核对。师出示课件
学生汇报。
师:认真观察,你从上面表格中发现了什么?发现完后可以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学生回答)
一年有12个月(板书:一年:12个月)。
生1: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生2:每年的4、6、9、11月都是30天。生3:2月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师:把每月都是31天的叫做大月,每月有30天的叫做小月。(设计意图:“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2.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怎样熟记大月、小月呢?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看大屏幕,师展示课件:拳头记忆法。学生示范后,再互相指拳数,生生交流。(找自己的好朋友)
3、游戏巩固:
(1)老师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男生起立,要是小月女生起立。(2)同学说自己的生日,其他同学判断是大月还是小月。
(设计意图:年月日相关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教学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展开,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记忆的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主动将已有的零碎、松散、抽象的认识具体化、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
三、快乐大闯关 1.抢答下面各题
(1)一年有几个月?几个大月?几个小月?(2)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2.完成练一练习题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计算,进一步探究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增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师补充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