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语文《我能行》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我能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2、了解自信与自负和自卑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客观的评价。
2、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负,不自卑。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
2、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自信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信与自负和自卑的区别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创设情景,问题法,讨论法相结合 过程与方法:
1、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
2、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负,不自卑。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相信自己》,导入新课:
师:大家知道这首歌是谁唱的吗?歌名是什么?听完有什么体会? 生:成龙的《相信自己》,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我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自信,相信我能行!“我能行!”(板书)
二、讲授新课
(一)自信一族
活动一:小泽征尔为什么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
多媒体播放:
1、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比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他开始指挥演奏,突然小泽征尔发现乐曲中有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的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一次,仍觉得不顺畅。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师: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如果你是小泽征尔你会如何做? 生: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来指挥乐曲。
师:面对权威,小泽征尔真地向你们所说的那样做了吗?
多媒体播放:
2、小泽征尔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但是,他思索再三,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评委立刻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判断。师:请回答是什么力量最终使小泽征尔获得好成绩?
生:小泽征尔是一个自信的人,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随意被别人左右。
师:通过小泽征尔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的人是如何对待别人的评价的:坚持。而对自我的坚持里包含的是对自己的肯定和信任。那么,我们也应该向小泽征尔学习,相信自己。(让学生看到自信者是如何对待别人的评价的,为后面讲自信的含义作准备。)活动二:夸夸我自己
师: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扇门,一扇叫“我能行”,另一扇叫“我不行”。我们应该充分发现自己的优势,走进“我能行”的大门,充满自信的在风雨中微笑。多媒体: 续写:我能行 ⑴学好语文,我能行!⑵写好英语作文,我能行!⑶帮助同学,我能行!
⑷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我能行!⑸帮妈妈做家务,我能行!⑹……
师:听到大家有这么多的“我能行”,看到大家这么优秀,我真的很高兴。大家都有这么多的“我能行”,把这些“我能行”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为“我能行”,情感上体验到“我能行”。“我能行”三个字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引导我们逐步走向一个个小小的成功,渐渐地成长、成熟起来。下面大家齐声朗诵第19页我能行的感受,用心体会“我能行”带给我们的神奇的力量。师:大家能行吗? 生:我能行!
师:这种催人奋进的“我能行”就是自信。同学们,现在大家能不能说一下什么是“自信”呢?阅读课本第20页,思考: 生:“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板书:自信的含义 板书:自信的表现
生:自信的表现: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一个小标题---自信一族。
板书:自信一族
活动三:自信者的风采 师:你想成为自信一族吗?大家能列举出自信的人吗?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自信者的风采。
1、李宁
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
2、刘翔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3、钱学森
4、杨利伟
是祖国和人民用智慧送我上太空 师:你还知道哪些自信的典范
生:周恩来、杨澜、邓亚萍、李咏……
(为使学生对自信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自信的认识更加具体化。展示多位自信者的风采,让学生感受自信带来的成功和精彩。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成功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个性魅力的人,而这一切,都是自信所赋予他们的。)
(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活动四 他们自信吗? 多媒体播放:(1)青蛙的故事
一群动物举行比“大”竞赛。老牛走上擂台,台下一片呼声:“大!”大象登台表演,台下又一片欢呼:“大!”青蛙看在眼里,很不服气,跳上一块巨石,鼓起肚皮,神采飞扬地高喊:“我大吗?”“不大!”传来一片嘲讽之声。青蛙继续鼓肚皮,嘭的一声,肚皮破了。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师:你怎样看待青蛙的行为? 生:青蛙对自己没有正确地认识,对自己的评价过高,脱离了实际,导致了悲剧的发生。(2)女科学家的故事
1951年,英国女科学家弗兰克林,从自己拍摄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的螺旋结构。随后她以此为题作了一次很出色的讲演。后来,她由于担心自己的发现是否真实存在,又公开否认了自己的发现。后来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里克也从照片上发现了这个结构,并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学说,标志着生物学时代的到来,克里里克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师:请大家分析弗兰克林放弃科研成果的原因是什么? 生:对自己没有信心,低估自己的能力。
师:通过以上事例的分析,我们来共同归纳自卑、自负和自信区别。板书:自负、自卑和自信区别
多媒体播放:师生共同归纳列表如下:
对自己的评价高低
依据的事实
对优、缺点的看法
自负
过高地估计了自己
虚假
只看到自己优点,看不到缺点
自卑
过低地估计了自己
虚假
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优点
自信
全面正确客观评价
真实
既要看到优点,又看到缺点
(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把握的关键在于自负、自卑都源于对自己不正确的认识,由于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和不成熟,对自信易产生误解,将自负和自信混为一谈,自卑和虚心相提并论,在此环节,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区分它们。)通过归纳,我们知道了自负与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所以我们应走出自信的误区,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板书:走出自信的误区 板书: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活动五:超级表演秀:自卑、自信、自负 根据表演猜一猜同学所扮演的角色。
放学前,教数学的班主任老师带着数学测试的成绩来到了班级里,介绍了一下考试的情况,并且表扬了考得好的同学,下课后,三个好朋友看着自己的试卷,站在一起聊天…… 由三名学生分别表演,并评出优胜组。
大家想一想,今天我们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师:自信是对自我能力的确信,而自卑、自负都源于对自己能力的错误估计。现在,同学们正处于一个注重个性张扬的青春阶段,都渴望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充满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种不适当的心理状态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让我们告别自卑,超越自负,走向自信,好好学习,快乐生活,做未来生活的强者,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自信的人。那么,现在就有一个机会,有谁愿意展示一下自信的风采,为大家朗诵一首诗歌。
活动六:诗歌欣赏《欣赏自己》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星;
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只是一颗小草;
也许你想成为大河,可你却只是一泓山溪;
于是,你很自卑。
由于自卑,你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其实,你不必这样:欣赏别人的时候,一切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却总是很糟。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处风景,也有阳光,也有空气,也有寒来暑往,甚至有别人未曾见过的一棵小草,甚至有别人未曾听过的一阵虫鸣……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
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大地;
做不了伟大,就做实在的自我,平凡并不可悲,关键是必须做最好的自己。不必总是欣赏别人,也欣赏一下自己吧!你会发现,你的天空一样高远,你的大地一样广阔,自己可以有不一样的活法。
(给学生美的陶冶,体验自我的伟大,学会欣赏自己。)最后,大家一起欣赏歌曲“相信自己”,结束本课。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搜集关于自信的名言警句。【板书设计】
自信一族
自信的含义 我能行
自信的表现
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
走出自信的误区
第二篇:语文二年级下《我能行》教学设计
24、《 我能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二年级下册24课《我能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 14个生字;会写 8个字;能用 “ 一会儿 …… 一会儿 ……” 说话。
2、能有感情地读,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知道在生活中遇到 这种情况时,要学会用聪明的办法保护自己,充满自信地与人交往、沟通与合作。
3、让学生从“我能行”的做法中感受在现代生活中要学会沟通和理解,学会合作和共处。
重点难点:贝贝处理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该积极面对,想办法处理。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且学习了生字、生词,现在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认读。
二、细读课文(新知讲授)
过渡:同学们真不错,生字朋友都认识了,那我们来看一看,主人公贝贝为什么会说“我能行”?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他的困难解决了吗?
(一)学习第1自然段 生齐读。
1、提问:星期天下午,爸爸陪贝贝在球场上玩儿,贝贝玩儿得怎么样?从文中找出写贝贝玩儿的句子。(贝贝一会儿拍球,一会儿瞄准球筐练习投篮。)
2、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二)学习第2自然段
指名读,其余同学思考。
1、正在贝贝玩儿得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板书:球被捡走。)
2、理解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
(三)学习第3—5自然段
1、贝贝虽然变成了观众,但是他既没有去找爸爸,也没有伤心地哭泣,没有直接去找他们要球,也没有接受爸爸的帮助,而是什么态度?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不,我能行!”贝贝自信地说)
2、自信是什么意思?(相信自己)(四)学习第6自然段。
1、贝贝等到最佳机会了吗?他怎样做的?用笔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2、师范读,3、贝贝与大家“融到了一起”,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板书:融入大家
(五)学习第7—8自然段。
1、理解汗流浃背、允许。(汗流浃背:课文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允许:准许、许可)
2、说一说,在第7段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3、爸爸为什么高兴地笑了?(爸爸看到自己的孩子遇到困难能自己解决了,自己的儿子长大了,觉得非常高兴)
三、课文拓展
1、议一议:要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你怎么办?
遇到问题,不要一味地依靠别人,要相信自己,自己想办法解决。
2、夸夸我自己,你能鼓励自己吗?(同学们夸了自己,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出色的完成下面的练习题的。)
四、课堂小测
一、选词填空。
自信 信心
(1)小明对完成这项任务()十足。
(2)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注视 注意
(3)上课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听讲。(4)爸爸做在场外看书,并()着儿子的举动。呆呆地 静静地(5)贝贝在那里()等待家长来接。(6)他()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二、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
(1)贝贝呆呆地站在那儿,没有走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贝贝静静地等待着大家给他传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贝贝一会儿拍球,一会儿瞄准球筐练习投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球被捡走 24 我能行
融入大家
第三篇:s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我能行》教学设计
《我能行》教学设计
惠农区回民学校 董秀秀
教学目标:
1、认识“瞄、投、凳、注 滚”等14个字;会写“与、之、注、视、球、准、允”8个生字以及下列词语:求之不得、球场、活跃、允许。
2、感情朗读课文。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写话。
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懂得现代生活中要学会沟通和理解,学会合作与共处。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那么在困难面前你是怎么鼓励自己的呢?你会对自己说那些话?(生自由回答)
生:(1)、我很棒!(2)、我一定可以的,加油!(3)、我能行!
2、以我能行引入新课。(出示《我能行》课件)
3、齐读题目两边,读出自信。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新词。
2、自己先自由读字、词。(出示字词课件)
篮球 求之不得 活跃 注视 瞄准 允许 投篮„„
3、齐读字词,开火车读。
4、把书上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分分类,(按结构)。
5、教师出示课件,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独体字,边找学生说边出示相关结构的字。
6、交流识字方法
偏旁加熟字:瞄 投 注 滚 捡 待 跃
数笔画:与 之
7、教师小结识字方法。
(二)课堂练习,巩固字词
1、选择正确的读音,前后鼻音的区分和平舌音翘舌音的练习。(课件)
2、选词填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读课文
1、默读课文,然后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的读一读。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找八名学生读。
3、其他评价、并指出错误。
4、再次认真朗读课文,纠正以上错误。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思考完成以下练习。(时间、地点、人物)出示课件。
2、找生回答,师边出示答案。
3、按照这三个顺序,串成一句话就是第一自然段的大意。
4、出示句子:
贝贝一会儿拍球,一会儿 瞄准球筐练习投篮。(齐读)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找生说
5、反复练习朗读。
6出示会写字“球”“准”组词并说句子,指导书写,老师范写,学生当堂练习。
7、教师小结,贝贝玩得开心之余突然发生了意外,贝贝是怎么处理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课后生字。
第四篇:《我能行》教学设计
《我能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知道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B、理解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之间的关系。
C、懂得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
能力目标:
A、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
B、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卑、不自负
C、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形成积极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
B、培养悦纳自我的愉快心态。
C、在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为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由于七年级学生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对于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需要加强引导。
教学过程
导入:
有一次,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比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他开始指挥演奏,突然小泽征尔发现乐曲中有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的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一次,仍觉得不顺畅。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
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如果你是小泽征尔你会如何做?
小泽征尔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但是,他思索再三,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评委立刻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判断。
请回答:是什么力量最终使小泽征尔获得好成绩?
一、自信一族(板书)
活动一:夸夸我自己
做早饭,我能行!
学好数学,我能行!
„„
活动二:说一说自己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温馨提示:
1、你当时面对的是什么困难?
2、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结果是怎样的?
4、你的感受是什么?
我思我悟:什么是自信?
“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实现自身所追求的目标。自信的表现: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活动三:请你来分析
材料一:马某在父母眼中,一直都是孝顺、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眼中他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2000年他以697分的高分考入了云南大学,进入大学后,马某发现周围的同学分数都没有他高,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最好的,就开始目中无人,连教授、老师也不放在眼里。
提问: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进入大学后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心理呈现出的就是自负(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忽视或看不起他人,自以为是),并让学生阅读课本“谁最大”的故事加深对自负的认识。
材料二:进入大学不久,马某在自己生存的小环境培养起的自负和骄傲迅速被现实击得粉碎──竞选干部的失败,参加运动会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他的心理严重失衡,导致成绩急剧下降……马某开始怀疑自己,进而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并认为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
提问: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心理呈现出的就是自卑,表现为情绪消极、缺乏进取心、性格孤僻、悲观,有时还会以暴怒、忌妒、自暴自弃等形式表现出来。
总结: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自负与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而且,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活动四:情景剧场──在成功面前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同学都曾有过自负或自卑的心理经历,下面,让我们进行一个即兴小品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三名表演的同学;
2、小品内容:数学考试后,自卑的甲、自信的乙、自负的丙都得了90分,三个同学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别会有什么表现)。
3、分组讨论(约三分钟),同学们为表演的同学设计人物和语言。
4、其他同学根据表演来猜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
5、最后评一评哪一组表演的更形象。
归纳总结:自信是对自我能力的确信,而自卑、自负都源于对自己能力的错误估计,现在,同学们正处于一个注重个性张扬的青春阶段,都渴望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充满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种不适当的心理状态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让我们告别自卑,超越自负,走向自信,好好学习,快乐生活,做未来生活的强者,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作业:
每天早上花一分钟的时间自己对着镜子大声说出:“我能行,我充满信心,我一定能成功!”
第五篇:我能行教学设计
我能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会认“瞄、投、凳”等 10 个生字,会写“与、准、注”等 8个生字,积累“瞄准、自信、约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学习贝贝面对困难时自己努力解决的勇气和办法,培养自信心。懂得在现代生活中要学会沟通和理解,学会合作和共处。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准确认读 10 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田字格里的 8 个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且学习了生字、生词,现在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你们能行吗?学生认读。
二、细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真不错,生字朋友都认识了,能不能告诉我贝贝遇到了什么困难,他的困难得到解决了吗?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你们带着这个问题来默读课文,看看在哪个自然段可以找到答案。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
3.指名汇报出示第二自然段。(展示课件第五屏)4.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大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求之不得”训练说话,以理解词语。
5.把你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
6.这时的贝贝遇到了什么困难呀?出示句子“贝贝却被晾在一边儿,变成了观众。”和课文第一幅插图。
(1)指名读。(2)板书“晾在一边儿”,说一说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过“被晾在一边儿”的遭遇,理解句子。
(二)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
1.请你带着问题再来轻声地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贝贝面对困难是怎样做的,并把相关 的语句画出来,自己多读几遍。(学生边读边画)2.汇报。
(1)出示句子。(展示课件第七屏)A.贝贝站在那儿,没有走开。B.贝贝静静地等待着。(2)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
贝贝站在那儿想什么呢?贝贝静静地等待什么?
(3)贝贝等到最佳机会了吗?他怎样做的?谁给大家读一读。(4)请你用笔画出表示动作的词,再读,从这几个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请学生先填一填,再齐读欣赏,体会贝贝的敏捷、灵活。过渡:一个小时之后,贝贝还是被晾在一边吗?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贝贝还是被晾在一边吗? 2.指名回答,板书“融到了一起”。
3.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融到了一起”。(1)汗流浃背,玩得开心尽兴。(2)对话诚恳。指导读对话。
“真对不起,刚才没经过你允许,就玩儿了你的球。” “别客气,大家一起玩儿多开心哪!”(3)分手时的约定。
是什么原因使贝贝和大男孩的关系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过渡:贝贝的爸爸又有什么表现呢?
(四)学习第八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爸爸注视着儿子笑了,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遍。
三、回归整体
多可爱的贝贝啊,让我们再次走入贝贝的故事吧!(回读全文)
四、生字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生字。2.教师范写。3.学生仿写。4.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外作业
收集有关自信的名言警句,并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