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铁小四年级第四单元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读写练习设计
东胜铁路小学四年级杨喜霞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作家的笔下分别描写了鹅、猫、母鸡等儿童常见的动物,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选编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一、教材分析,片段训练感知方法
《白公鹅》、《白鹅》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1)语言风格不同。由于国籍不同,民族不同,两位作家的语言也带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如,前者把鹅称作“鹅老爷”,后者说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读来给人以不同的形象感。(2)叙述的语气不同。虽然两位作者都是非常喜欢鹅的,但从叙述中,却能感觉到不同的语气。丰子恺更多的是善意的揶揄,如“我们的鹅老爷”,“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叶·诺索夫更多的是欣赏,并且语调轻松,颇有调侃的味道。这在课文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如,“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白鹅》、《白公鹅》读写训练点: 1.《白鹅》第三自然段中,让学生找出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
2.《白公鹅》读写训练点: 白公鹅叫声的想象语言描写。
《猫》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猫》读写训练点:
第一段中,用了“说它……吧,可是……”的句式来表达对性格古怪的大猫的喜爱之情。让学生模仿该句式写写第二、三段中所描述的猫性格古怪之处。
二、练习写作,大显身手: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同学们,您家里养了什么小动物?你去动物园看过动物吗?请你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动物,然后写一篇观察日记。
1.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样子,它喜欢吃什么、玩什么。2.想一想:你对小动物的哪些方面感兴趣?《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猫》写的是猫的古怪。你想写小动物的什么特点?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写出小动物的特点,可运用文中积累的词汇。
3.也可以模仿《猫》写,写通过自己与小动物的故事,突出小动物的特点。
4.题目自定,如《可爱的小狗》、《有趣的小白兔》、《淘气的小猫》等。
第二篇:铁小三年级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蜜蜂》读写结合设计
铁小 霍晨霞
一、仿照例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
原处。
无论……总是……
2.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尽管……都是……
3.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不是……而是……
二、.再次默读,带着问题考虑: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区分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三、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花钟》读写设计
乔瑞琴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用的准确的词。并读读那句话,想想用在这为什么准确。(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学生找出“大致”“左右”“有„„危险”“往往”。
2.“大致”可以换成“大概”“也许”“可能”“大约”“左右”。自读两句话,区分的“大致”“左右”用法。
3.作者在描写花儿开放的时候用上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先自读段落,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然后仿说再仿写。4.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写花园里的植物。
5.读了课文,你也来写一写你在生活中通过留心观察发现的小秘密吧!
《玩出了名堂》读写结合
李霞
本文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全文贯穿一个“玩”字,透视出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课文紧扣单元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要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才能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在教学目标中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写一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那么教学中,我便设计从以下几点入手
1、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3、精读课文,体味内涵
4、师生互动,突破重难点
5、小结学法,引导仿写
6、归纳总结,明确中心
7、首尾照应,拓展思维
8、读写结合,延展课后
请学生就“玩”这个话题谈谈自己喜欢玩什么以及玩中的发现,顺势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并思考课文讲了谁的什么故事?列文虎克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请学生带着问题精读课文,请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部分写出了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
接着文中写了列文虎克三次玩放大镜,写法相同,请学生总结出写法:先写玩什么,再写怎么玩,最后写玩中的发现。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这么大的名堂呢?引导学生结合单元专题谈出自己所受的启示。从而总结出: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那么接下来就结合列文虎克的故事,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法的理解,并引申谈谈其他人在玩耍中的发现、发明与创造。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发现。
最后便是我们本节课中要求做到的写的训练:拓展练习近平时我们都爱玩,请把你玩中的发现或收获写下来吧,学生自由谈谈自己喜欢玩什么,怎么玩的以及玩中的发现。扣住
“玩”字,与学生交流,巧妙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意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用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围绕贯穿全文的主线,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交流自主探究结果,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学以致用,指导习作。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明确本文教学目的,联系单元专题,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回到说理性极强的第一段,联系单元专题,让生重新认识“玩”,启迪学生养成玩耍时留心观察的习惯。以教材为例,向课外延伸,从而达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找骆驼》读写设计
王秋叶
课文改编自阿拉伯的一个民间故事,故事中提到了了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但是他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判断出骆驼的特征,指点商人找回了骆驼。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文章开头并不急于讲明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特点的,而是讲老人十分详尽地描述骆驼的特征,激起读者往下读的欲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养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1.在《找骆驼》这篇课文中,老人说出了商人走失的骆驼的三个
特点。但是,在课文中并没有展开描写老人的思维过程,课文留白处为学生思维发展预留了空间。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的特点的,再用自己的话说出老人思维的过程,用课前游戏和课中画图为学生的思考作铺垫,引导学生可以从正面推理,也可以反向推理。这一过程,既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找骆驼》这课的教学中,如果只重视让学生弄明白老人知道了骆驼的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三个特点这两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中段学生的语文课,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有所感悟,有所积累,有所提升,这才是语文课语文性的体现与落实。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抓住老人向商人发问时用上的“是不是„„”这个句式,让学生学习发问,发问的内容则是展示老人是怎样知道骆驼特点的思维过程。如此一来,就把课文内容和语言文字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3.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组织好语言后把它仔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第三篇:四年级第四单元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写互促、读写结合”板块教学设计
玲珑镇沟上完小 姜彩红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 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
《夜莺的歌声》
题目:用“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 仿写句子。提示:以“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脚。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为导向,联系上下文内容展开想象,想象孩子还会有哪些一系列行为。
《小英雄雨来》
题目1:展开想象:雨来为了引开敌人,保护交通员,面对敌人雪亮的刺刀,他心里在想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
提示:文中“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一系列动作的描写,你能否揣摩出雨来的心理活动。
题目2:当人们发现雨来没有死时,他们是怎样表达兴奋的心情的? 提示:当河沿上响起枪声后,村里的人们都以为雨来已经牺牲了,可是铁头突然在芦苇丛中发现雨来没有死,此时此刻,雨来的伙伴,交通员李大叔以及村里的人们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心情怎样?请大家充分展开想象,把这些内容表述出来。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动作写具体。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题目1:说一说爸爸到底在呼唤什么?呼声是为了什么? 提示:“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讨论、交流爸爸的心声,感受爸爸对和平的希冀及渴望。
题目2:学写书信。(选其一)
提示1:“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销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请你给战地的小朋友写一封信,鼓励他们坚强勇敢地维护和平。
提示2:“和平之花”虽美,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作为21世纪的少年儿童,你想对现任联合国秘书长说些什么?请你以书信的形式写下来。
题目3:读了这一段段令人辛酸的文字,看到这一幕幕悲惨的人间悲剧,我真想对那些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说:“„„”我真想对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说:“„„”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题目:仿写
--------的--------本是-----------------,可是-----------------,-------------------,提示:仿照第一至四小节的写法,写一段诗,表达你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
第四篇: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侧面描写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
2、分享孩子们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活动
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直接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感受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今天我们要带着上机课的收获走进《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
设计意图:回顾学过对人物描写的方法,加深记忆,为方法的灵活运用做好铺垫。
二、试用学法,理解感悟
1、请同学们读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 边读边画出语言和动作和侧面烘托的有关语句,读给小组的同学们听,并说一说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出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并把你的体会写在语句的旁边。
2、通过探究交流,统一意见后,教师明确出有关语言的语句:(1)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
(这句话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托德起初对“我”的态度。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
抓住“仍旧”“摆着架子”读出托德的“善变”。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点拨:托德神情的变化:“笑容是遍布满脸的”──“凝结”、“毫无光彩”;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比喻的妙用。)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
(引导学生勾画有关动作的词语,如“钻进”“来回翻动”“兴奋地说着话”,想象人物的连续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2)“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巴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强的过他。’„„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好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刘姥姥是丑角,但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所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通过语言描写和侧面烘托刻画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3)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花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反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
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嘴脸。
【设计意图:疏通文路是初读感知中较为关键的一环,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更帮助孩子理解文章人物的特点,既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又授予概括文本内容的方法,学能得法。】
3、汇报交流:
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解,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及时补充。
(1)先让学生自行画出,并写出自己的体会;(2)再在小组内交流;(3)最后在班内展示交流。
三、诵读品味 回顾三篇文章,相信大家一定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出现在你的脑海里,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动情诵读,同桌再次互读体会。
(教学方法:通过抓人物的动作、语言和侧面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读写结合
1、根据本节课对人物描写的方法,选择一项内容练习。
(1)炒菜片段:这时,油锅腾起油烟子。————————————————————————————————————————————————
就这样,炒鸡蛋做好了。(动作描写)(2)新来的小邻居
前些天,我家隔壁搬来了一户新主人。小主人是5岁左右的小男孩,可淘气啦!
一天,他轻轻地推开我家的门,“嗨”地一声,把我吓了一大跳。我回过头来,他 ——————————————————-————————,随手将门拉上,噔噔噔地溜回了家。我守在门口,决定等他出来是“报复”。没过几分钟,他哼着谁也听不懂的歌出来了。我拉开门,装着生气的样子,————————————————————,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他被我突如其来的“袭击”闷住了,————————————————————————看着他这副样子,我禁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这下可好了,他松开我的手扭转身就逃,边逃边回过头来,————————————————————。以后,他再不怕我了,碰到我就——————————————————————。我也喜欢上了他。(神态描写)
(3)下班回来,妈妈就忙着做家务„„她是多么辛苦啊!2、同桌互相交流,修改(注意方法的运用)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就是要把‘写’挤进去。”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我在语文课堂阅读中,注重读写结合,做到读中学写,写中促读,相得益彰。有效地突破了课堂练笔的教学难点。】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读写结合设计
东胜区第十二小学
“读写互促、读写结合”板块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第四单元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 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
《夜莺的歌声》
题目:用“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 仿写句子。提示:以“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脚。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为导向,联系上下文内容展开想象,想象孩子还会有哪些一系列行为。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学习,训练学生学习并尝试运用排比句,初步体验人物心理描写的妙处,加深对夜莺机智、勇敢特点的了解。
《小英雄雨来》
题目1:展开想象:雨来为了引开敌人,保护交通员,面对敌人雪亮的刺刀,他心里在想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
提示:文中“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一系列动作的描写,你能否揣摩出雨来的心理活动。题目2:当人们发现雨来没有死时,他们是怎样表达兴奋的心情的?
提示:当河沿上响起枪声后,村里的人们都以为雨来已经牺牲了,可是铁头突然在芦苇丛中发现雨来没有死,此时此刻,雨来的伙伴,交通员李大叔以及村里的人们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心情怎样?请大家充分展开想象,把这些内容表述出来。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动作写具体。
设计意图:学习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通过想象大家认为雨来已经牺牲后,交通员李大叔以及村里的人们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心情怎样等感受人们对雨来的喜爱之情,也是检测学生对篇幅较长的课文内容的把握程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题目1:说一说爸爸到底在呼唤什么?呼声是为了什么? 提示:“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讨论、交流爸爸的心声,感受爸爸对和平的希冀及渴望。
题目2:学写书信。(选其一)
提示1:“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销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请你给战地的小朋友写一封信,鼓励他们坚强勇敢地维护和平。
提示2:“和平之花”虽美,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作为21世纪的少年儿童,你想对现任联合国秘书长说些什么?请你以书信的形式写下来。
题目3:读了这一段段令人辛酸的文字,看到这一幕幕悲惨的人间悲剧,我真想对那些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说:“„„”我真想对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了解与体会,感受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真情实感。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题目:仿写
--------的--------本是-----------------,可是-----------------,-------------------,提示:仿照第一至四小节的写法,写一段诗,表达你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的体裁是诗歌,而且结构相似,所以仿写诗歌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抓取生活中的常见场景,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呼吁和平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