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写结合单元教学新探.全
读写结合单元教学新探
福建省南平市胜利小学
林仕平
内容摘要:读写结合单元教学,既要有篇章教学时的局部观——篇章中“点”的仿写,又要有单元组课文的整体观——取各篇之精华,仿写大作文,还要有整册课文教学的系统观。它把单元的一组阅读教材,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各课的教学形成小的能力点的积累,再进行 “大作文”的仿写,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读写结合 单元教学 语文 新探 课程改革 一.读写结合单元教学理念
周一贯先生在一次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后的评课中说:多数的选手过多地关注课文“写了些什么”,而对课文是“怎么写”的关注不够。特级教师张伟也说,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学应该从“教法——学法——用法”的转变。他们的精辟见解,都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语文素养唯有通过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扎实的提高。笔者认为,读中悟写,读中有写;以写促读,从仿到创,最后达到习作百花齐放的读写结合教学法,不但关注课文“写了些什么”,还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它不但关注学生的“学法”,更关注学生的“用法”。读写结合教学,让阅读教学更有针对性,它有利于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十几年来,我在“读写结合”的这片土地上不断地思考、实践、探索:第一阶段是从句的仿写,段的仿写,到篇的仿写,我的总结论文《读写结合,语文教学最美丽的风景》于2010年发表与《吉林教育》;近两年,我主要进行“读写结合的单元教学”的实验探究。
“读写结合的单元教学”,是把单元的一组阅读教材,看作一个整体,取各篇可仿写的“精华”,通过各课的教学形成小的能力点的积累,最后结合单元作文训练,或独立设计一次 “大作文”的仿写,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教学目的。本学期,我对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六次单元读写结合仿写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二.学情分析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我在任教的六年级班级,进行了一学期完整的读写结 1 合的单元教学实验,用的是人教课标版十一册语文教材。这个班级的同学,我在五年级教学时,在阅读教学时经常进行句子仿写、段的仿写,有时也进行篇章仿写,进行了大量的读写结合教学。同学们已掌握了读写结合的一些技能,多数同学已能轻松完成400-600字的习作。为了让学生的作文能力更上一层楼,在本学期开展读写结合单元教学实验,将为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读写结合单元教学全册分析
读写结合单元教学,既要有篇章教学时的局部观——篇章中“点”的仿写,又要有单元组课文的整体观——取各篇之精华,仿写大作文,还要有整册课文教学的系统观——编者每个单元组课文设置的内容、主题不同,有的写人、有的写景、有的写物、有的记事等,我们每个单元仿写的目标不同,但一个学期却能形成一个相对的整体,达到“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读写结合单元教学,首先要分析本单元几篇文章的不同特点,然后进行四确定:确定重点仿写的课文,确定每篇文章的“学习点”(作文技巧),确定单元仿写文章的结构(或形式),确定学生单元仿写习作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只有突破以上难点,学生的单元大仿写训练,才能水到渠成,取得成功。
本册六次的读写结合单元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单元的教材主题是“感受自然”。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处游览的风景名胜”。我结合本单元的习作要求,确定单元读写结合的大作文是:“仿写当地熟悉的一处风景名胜”。(具体的教法见“单元读写结合教学例举”)
第二单元的教材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詹天佑》一文围绕“杰出、爱国”组织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第三单元教材的主题是“爱的旋律”。《穷人》一课抓住“环境、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这两点写法值得学生学习。所以,我将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合并,设计一次“涓涓细流,汇成大爱”的写人的大仿写作文。要求学生用两周时间,静静地、悄悄地观察父亲(或母亲)对自己的爱的细节,记于心中,并注意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特点,以及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用心观察“记录”
三、四个生活场景,为大仿写积累素材。《别饿坏了那匹马》以三次出现“课题”文字为线索;《唯一的听众》通过人物的神态变化,展示人物的内心;《用心灵去倾听》以事情发展为序的多事例写法。这些写法都值得学生学习和选用。
本次仿写的教法与第一单元不同,在阅读课上,教师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法,不需要阅读课中“点”的仿写突破,只需在家里静静地观察,积累素材,运用学 2 法即可。
第四单元的教材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个单元我设计的单元仿写大作文是——《地球妈妈的哭诉》、《一只小鸟的诉说》,用人称转换的拟人化写法,深情地诉说“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本单元重点仿写的文章是《只有一个地球》(用其内容),《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学其拟人化的深情流畅、具有震撼力的写法),再上网查阅一些资料,学生习作的内容就十分丰富,写出来也生动感人。
第五单元的教材主题是“认识鲁迅,了解鲁迅”。重点仿写的文章是《少年闰土》,其一是经典的“外貌”描写句,老师当场请一学生上台,示范如何抓住人物特点写外貌特点,练习“写谁像谁”;其二是《看瓜刺猹》的仿写——抓住几个动词“扫、支、撒、拉”,用几个连续的动词写一组动作过程;其三是仿写文章的结构——“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不同的事例和场景的描写构成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用几个事例表现人物特点,且每个事例表现人物的写法各不相同——侧重于语言、动作等人物特点的某一方面,这种写法也值得学习。本单元设计的仿写大作文是《我的小伙伴》——用两周时间认真观察小伙伴的外貌特点,以及有代表性的几个事例(如课堂学习、体育活动、才艺表演、趣味生活等),以及场景中的人物特点,进行仿写。
第七单元的教材主题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重点仿写的文章是《老人与海鸥》和《跑进家来的松鼠》。《老人与海鸥》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与动物的深情;《跑进家来的松鼠》通过几个事例写出“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这些写法都值得同学们学习。本单元仿写大作文设计是《我和__(小动物)》、《我爱__(小动物)》。学生可写自己养的小动物,也可写别人养的熟悉的小动物。因为许多小学生都有养小动物的经历,学习写法后,写起来难度并不大。我提示学生通过两条线索仿写:一是认真观察小动物的“衣、食、住、行”,形成多事例多方面描写的文章结构,作文才会生动有趣;二是可以直接选取“我”和小动物之间的几件有趣的事进行描写。
第八单元的教材主题是“感受艺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学习艺术的故事和感受”。我结合单元作文训练设计了一个大仿写——《我爱__(画画、书法、弹琴等)》。重点仿写的课文是《我的舞台》,学习点有二:一是时间为序,多事例展示学艺的提高过程;二是在事例的描写中,渗透学艺的“酸甜苦辣”。本单元读写结合的仿写难度虽然较大,但由于本学期多次大仿写的“技巧”积累,3 本次仿写依然较为成功。
四.第一单元读写结合教学例举
本单元共四篇文章,《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 “野”》,这几篇文章共同特点是——通过细致观察大自然,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我确定的重点仿写篇章是《山中访友》和《索溪峪的 “野”》。
1.《山中访友》的拟人化写法如神来之笔,特别适合学生的仿写。在阅读教学时,我让学生运用“读-思-悟-习”的学法,读悟结合,在充分感受作者的写作妙处,顺势而导,进行立竿见影的“小读写结合”练习,以突破大作文仿写的难点。
学习点一:课文开篇第一句“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好一个“撞”字,教师要先让学生好好感悟,让它“撞”在学生的心坎上,再仿写这一句。有的学生仿写道:“走出门,就与秋风来了个拥抱,风中带着枫叶的气息和阵阵果香。”还有的学生说:“打开窗户,就与阳光抱了个满怀,阳光带着炽热的气息,阳光真明媚。”开篇第一句的仿写,一个“撞”字让学生找到了运用语言的灵性,从点上突破了本单元读写结合的第一个难点,为后面的系列教学,奠定了基础。
学习点二:教学第四自然段:“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汗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种“天人合一”的感觉,是一种感受自然的境界,也是一种作文的境界。让学生仿写此句,对学生感受大自然,描写大自然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此句仿写难度很大,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首先用“读-悟-议-读”的教学法,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文中的意思和意境。接着由教师深情的诵读,学生闭眼展开想象,体会文中的意境。最后,创设一个仿写的意境——“星期天的早晨,我来到延平湖边,背靠在一棵柳树上,静静地„„”学生的灵感被激发了,他们写出了不同时间、不同“树木”的“人树合一”的好片段。
学习点三:第五自然段“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此段文字极具灵性,排比句式气势如虹,拟人化运用出神入化,是学生段的仿写的好材料。此段的仿写也极具难度,教师若没充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仿写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而失败。为了帮助学生突破仿写内容这一难点,我先进行 4 引导:“山中的一切除了作者提到的以外,还有那些呢?”(火红的杜鹃花、青青的翠竹、五彩的蝴蝶„„)有了不同的内容,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驰骋,再套用“句式”仿写就容易多了。为了让学生“仿中有创”,我又提示另一种仿写方法:“走进溪源庵,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由于溪源庵是本地著名的风景区,同学们春游秋游经常光顾,是同学们的老朋友了,他们对其“一草一木、一溪一石”都十分熟悉,内容与课文大不相同,又创设了学生写作的情境,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仿写和创造。为了,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这种“大段”的仿写,可以作为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并适当减少其他的作业。学生在寂静的夜晚,更有利于其灵感喷发,多数学生都能写出“略有文采”的仿文来。
2.本单元的其他几篇文章的读写结合点。《山雨》的学习点有二:一是文章是以“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二是描写自然景物可抓住“音韵美”和“色彩美”来写。《草虫的村落》学习点有二:一是“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由于作者“忘了自己”,陶醉于自然之中,才能写出如此绝妙的文章;二是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小动物写得“有情有义”。课后有一写小动物的小练笔,可先让学生用以上方法进行仿写,培养对动物的情感,积累写小动物的灵感。《索溪峪的“野”》堪称奇文,读写结合点有二:一是全文围绕一个“野”字展开,以“野”为核心的写法;二是总分结构,写了“山是野的、水是野的、物是野的、人是野的”四部分,中心句都写在段的前面,这种结构十分有利于学生仿写。
3.本单元读写结合大仿写要求:
结合本单元作文训练“写一处游览的风景名胜”,选用本单元部分篇章的写作方法,描写当地熟悉的一处自然景观。同学们熟悉的当地自然景观有九峰山、溪源庵等,学生可利用周末时间“故地重游”,后再进行大仿写练习。本次大仿写可作为本单元的作文训练,一举两得。
仿写提示一:重点仿用《山中访友》的句式和《索溪峪的“野”》的结构。仿写提示二:仿《索溪峪的“野”》的围绕“野”的中心写法。师引导:相比于索溪峪的山的“惊险、磅礴”的野性之美,我们溪源庵的山是“温柔、宁静”的,你们能写出溪源庵的山的特色吗?
仿写提示三:写雾中、雨中、阳光中的不同情境时,可仿《山雨》的写法,写出景色的变化之美;写到风景区中的小动物时可仿《草虫的村落》的写法,写 5 出小动物的灵性和可爱之处。
4.本次读写结合单元教学效果
(1)学生习作形式多样,句式在仿写的基础上常有“创造”,可看出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灵感”频发,精彩片段随处可见。学生的习作内容丰富,他们在熟悉的景物中,各取所需,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
(2)这种单元仿写,学生可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习作,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仿写,由于汲取了许多作家的写作“精华”融于一文,学生的习作也到处闪现着灵感的火花。学生在习作中“技巧”运用较多,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都能像作者一样较多的运用,有的虽显稚嫩,但依然令人欣喜。
(3)本次习作,全班47名学生,习作字数全部达到600字以上,20人字数达800字左右,5人字数达1000字以上。当投影仪打出二十多篇成功的仿文时,同学们没想到自己也能写出这样长且美丽的文章,个个喜形于色。我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习作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方便同学们互相学习、观摩。成功对学生的激励是巨大的。
五.读写结合单元教学的几点思考
1.读写结合单元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的作文信心。经过一学期六次大的单元读写结合教学,参见“第一单元读写结合教学效果分析”,每次教学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作文的兴趣增强了,作文的信心更足了,到第七、第八单元测试及期末考试,全班同学的考场作文都能写600字以上,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作文字数达七、八百字,比上学期平均增长200字以上,且言之有物,行文有序,“略有文采”,达到了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效果。
2.孔子曰:“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许多作者才华横溢,在读写结合中,学习作家的写法,写自己的生活,也是“取乎其上”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收益是巨大的。
3.学生习作“仿而不死,仿中有创”。我们让学生在学习写法时,博采众长——“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写法。由于写作内容的改变(写自己的生活),学生只有经过一定的“改造和创造”,才能让“新写法”与内容溶为一体,写出有生命力的富有创造性的习作来。
4.读写结合单元教学不但关注了课文“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了课文是“怎么写的”(写法)。通过老师教学这座桥梁,在阅读课上渗透“写法”教学,6 体会“写法”妙处,用学习点的仿说、仿写,突破“用法”的部分难点,再经过两周时间的“留心观察周围生活”,“消化”写法,最后走向大作文的“用法”阶段,写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灵性的习作来。
5.读写结合是我国传统教学的宝贵经验,许多有识之士提出:我们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让阅读和作文教学,在相互促进中共同提高。愿读写结合的春天早一日到来。
第二篇:四年级第五单元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第五单元读写结合设计 《触摸春天》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在安静的心中不仅仅是春天,每一个季节每一天都是快乐的、缤纷的。哪怕是春天的一股花香,夏天的一声鸟鸣,秋天落在手心的一片树叶,冬天的一朵飞舞的雪花……都能让安静驻足,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发挥你的想象力写写安静的缤纷世界。
《永生的眼睛》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了这一家人捐献器官,奉献爱心的故事,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课文内容对文中的人物可以进行评价,也可以谈谈感想,写一写。
《花的勇气》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我惊奇的想:他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根据课文赋有深意的句子,你可以联想到什么,请把它写出来:
我惊奇的想:
使我明白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
《生命
生命》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道的困难,如:父母突然下岗,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已经尽全力了,可学习成绩仍无明显改善;你想和同学搞好关系可大家都不理解你;你遭受到突然的打击和挫折,面对这些,你是怎么认识的?
请任选一个角度,恰当地用上我们本节课所学的富有哲理的精警之句,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
第三篇:四年级第四单元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写互促、读写结合”板块教学设计
玲珑镇沟上完小 姜彩红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 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
《夜莺的歌声》
题目:用“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 仿写句子。提示:以“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脚。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为导向,联系上下文内容展开想象,想象孩子还会有哪些一系列行为。
《小英雄雨来》
题目1:展开想象:雨来为了引开敌人,保护交通员,面对敌人雪亮的刺刀,他心里在想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
提示:文中“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一系列动作的描写,你能否揣摩出雨来的心理活动。
题目2:当人们发现雨来没有死时,他们是怎样表达兴奋的心情的? 提示:当河沿上响起枪声后,村里的人们都以为雨来已经牺牲了,可是铁头突然在芦苇丛中发现雨来没有死,此时此刻,雨来的伙伴,交通员李大叔以及村里的人们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心情怎样?请大家充分展开想象,把这些内容表述出来。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动作写具体。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题目1:说一说爸爸到底在呼唤什么?呼声是为了什么? 提示:“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讨论、交流爸爸的心声,感受爸爸对和平的希冀及渴望。
题目2:学写书信。(选其一)
提示1:“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销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请你给战地的小朋友写一封信,鼓励他们坚强勇敢地维护和平。
提示2:“和平之花”虽美,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作为21世纪的少年儿童,你想对现任联合国秘书长说些什么?请你以书信的形式写下来。
题目3:读了这一段段令人辛酸的文字,看到这一幕幕悲惨的人间悲剧,我真想对那些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说:“„„”我真想对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说:“„„”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题目:仿写
--------的--------本是-----------------,可是-----------------,-------------------,提示:仿照第一至四小节的写法,写一段诗,表达你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
第四篇:读写结合(本站推荐)
读写结合·课外观察——初中作文教学的体会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始终是难点。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要做好两件 事情:
一、课内读写、紧密结合;
二、培养课外观察、练笔习惯。这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课内读写,紧密结合
课内读写紧密结合,不是读什么,写什么,而是将初中新教材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融为一体,体会读的 同时酝酿写,写的同时加深读的体会。
作文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的是另一种读写结合。新教材每单元阅读要求和写作要求是分前后两部分编排 的。一般情况处理,先讲完阅读部分,再指导写作部分,容易片面理解为读完就写,就是“读写结合”。这样,实际就造成读写脱节,学生在读的时候只管读,写的时候还不清楚要写什么,这样的作文势必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学生会感到作文难写,教师也感到作文难教,影响预期的作文效果。这种读写结合,只是表面形式上的 读写结合,而学生并没有从思维角度真正将二者结合。因此,导致了作文的“难”。
要突破作文的“难”,就要让学生从思维角度真正将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课内读写紧密结合。一开始学 生接触新的单元时,就要把新教材中阅读、写作两部分要求让学生真正理解、融会贯通,在学生思想上把两方 面要求一致的知识点,带到整个的阅读、写作中,也就是说完成一篇有一定要求的作文,不是单靠两节作文课 完成的。这篇作文的思维,是一接触这个单元时,就已经酝酿在其中了。这个过程也就是说,把读、写两部分 要求,完全、统一地贯穿到读写的全过程。读写做到这样的紧密结合,作文才能成效显著。
下面以初中二册五单元为例,谈课内读写紧密结合的具体做法。1.了解、明确理论知识要点
初中新教材,三年有整体要求,每册有整体要求,除对这些知识应做必要了解外,学本单元首先要了解、领会本单元的阅读要求,写作要求。本单元第一部分阅读要求:掌握线索;体会记叙、描写怎样结合。第二部 分写作要求:在记叙中描写,要服从中心意思需要,做到恰如其分。然后再要求学生掌握本单元两部分要求相 同的知识点:记叙中描写。这一步的目的,让学生一开始学这个单元,思想上就明确,这个单元阅读、写作要 紧紧围绕“记叙中描写”这一要点。这就给学生在阅读之前就讲清了本单元作文要求的理论知识,学生在阅读 过程中,就已带着作文的问题思考了。2.具体感受课文,体会知识点
这一步是最重要的。因为学生仅仅是理论、概念的了解,还只是抽象的,通过这一步,学生才能把抽象的 东西感受具体、形象。这一步是消化、吸收重要的一步;是突破阅读要求,酝酿写作要求的关键点。3.再次总结知识点
这一步是在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具体课文感受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学生便会 对这一知识由陌生到熟悉,再上升到理论。学生通过这样反复的思维活动,对本单元的要求已经融会贯通,为 下一步完成作文,已奠定了成熟的思维基础。4.利用学会的知识,进行写作
二、培养课外观察,练笔的习惯
每篇作文都是心之声。作文教学,要训练学生眼中有物,心有所感,笔下才有物可写。因此,培养学生课 外观察、练笔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作文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随处留意、观察,并通过自己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的习惯。作文的实质离不开做人和生活。因此,课外练笔是将课内知识灵活 运用的极好机会,是课内外互为补充的好办法。
培养课外观察、练笔的方法:每周让学生练一篇课外随笔,每次评讲,表扬那些言之有物的好随笔。如学 生随笔有这样一些:《雨中的故事》、《街上的字》、《小青豆的愿望》、《春之盼》、《如何对待错误》、《保护鸟类》等篇目,单从题目看,也能看出题材多样、内容广泛。不妨我们再看一篇具体例文:《无人售票 车》„„我认为无人售票车是伴随着一个城市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诞生的。它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 的标志之一。美、日、英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很早以前就采用了新颖的公交营运服务方式。其表现 为:公交车上不再设售票,而是由驾驶员一人开车监票,被称作公交车辆“一人运作”,即无人售票。
而在进入八十年代后,这种较先进服务方式才传入我国。深圳、广州、杭州、北京、上海等三十四个大中 城市已先后实行„„
从今年元月一日起,我市已有14、30、28、27、5路先后实行无人售票,17路也于三月一日起实行无人售票。虽然无人售票车显而易见,但它毕竟是新生事物,目前存在问题有三:
一、乘一站与终点票价一样;
二、上 下车不知规定乱上下,乘车环境没得到根本改善;
三、兑换零钱点极少,有人因无零钱只好放弃。但无论怎么 说,无人售票的出现是好的,它说明了我们乌鲁木齐人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我希望公交公司能不断改进不 足,也希望我们乌鲁木齐市民积极配合,使这一新事物不断蓬勃发展。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学生一旦养成了观察、练笔的习惯,就会主动观察社会、关心社会,并会提出自 己的观点。持之以恒,学生会从思想、观察、选材、组材等方面得到迅速提高。
第五篇: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侧面描写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
2、分享孩子们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活动
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直接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感受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今天我们要带着上机课的收获走进《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
设计意图:回顾学过对人物描写的方法,加深记忆,为方法的灵活运用做好铺垫。
二、试用学法,理解感悟
1、请同学们读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 边读边画出语言和动作和侧面烘托的有关语句,读给小组的同学们听,并说一说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出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并把你的体会写在语句的旁边。
2、通过探究交流,统一意见后,教师明确出有关语言的语句:(1)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
(这句话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托德起初对“我”的态度。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
抓住“仍旧”“摆着架子”读出托德的“善变”。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点拨:托德神情的变化:“笑容是遍布满脸的”──“凝结”、“毫无光彩”;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比喻的妙用。)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
(引导学生勾画有关动作的词语,如“钻进”“来回翻动”“兴奋地说着话”,想象人物的连续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2)“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巴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强的过他。’„„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好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刘姥姥是丑角,但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所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通过语言描写和侧面烘托刻画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3)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花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反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
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嘴脸。
【设计意图:疏通文路是初读感知中较为关键的一环,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更帮助孩子理解文章人物的特点,既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又授予概括文本内容的方法,学能得法。】
3、汇报交流:
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解,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及时补充。
(1)先让学生自行画出,并写出自己的体会;(2)再在小组内交流;(3)最后在班内展示交流。
三、诵读品味 回顾三篇文章,相信大家一定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出现在你的脑海里,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动情诵读,同桌再次互读体会。
(教学方法:通过抓人物的动作、语言和侧面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读写结合
1、根据本节课对人物描写的方法,选择一项内容练习。
(1)炒菜片段:这时,油锅腾起油烟子。————————————————————————————————————————————————
就这样,炒鸡蛋做好了。(动作描写)(2)新来的小邻居
前些天,我家隔壁搬来了一户新主人。小主人是5岁左右的小男孩,可淘气啦!
一天,他轻轻地推开我家的门,“嗨”地一声,把我吓了一大跳。我回过头来,他 ——————————————————-————————,随手将门拉上,噔噔噔地溜回了家。我守在门口,决定等他出来是“报复”。没过几分钟,他哼着谁也听不懂的歌出来了。我拉开门,装着生气的样子,————————————————————,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他被我突如其来的“袭击”闷住了,————————————————————————看着他这副样子,我禁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这下可好了,他松开我的手扭转身就逃,边逃边回过头来,————————————————————。以后,他再不怕我了,碰到我就——————————————————————。我也喜欢上了他。(神态描写)
(3)下班回来,妈妈就忙着做家务„„她是多么辛苦啊!2、同桌互相交流,修改(注意方法的运用)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就是要把‘写’挤进去。”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我在语文课堂阅读中,注重读写结合,做到读中学写,写中促读,相得益彰。有效地突破了课堂练笔的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