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的)说课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课《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设计和反思word教案
《盐和糖哪儿去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下面对《盐和糖哪儿去了》一课进行说课:本课主要是以图文并茂、相应的视频和实验环节为主,来进行教学,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授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3课《盐和糖哪儿去了》一课,本课与《水是什么样的》、《玩转小水轮》共同组成第二单元“水”。水是地球上最为常见也十分重要的物质,构成了地球的一个圈层。引导学生认识水,也是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水的经验,对于水的重要性也有一定认识,但是大多比较零散,还不能用科学语言来描述。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水的特征及溶解现象。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说实验目标:
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3、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三)说实验内容:
1、实验意义:在《盐和糖哪儿去了》一课,溶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只能通过课本中的定义了解像什么样的现象才叫溶解。本实验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而更直观、生动的理解溶解。
实验一:观察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实验二: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实验三:观察并比较盐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2、理论依据:有的物体能在水中溶解,有的能溶解一部分,有的不能溶解。
3、实验重点: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4、实验难点: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四)说实验准备:
分组材料一:盐、红糖、沙子各1份,水3杯,搅拌棒3根,分组材料二:面粉,水,搅拌棒
分组材料三:加了面粉的水1杯,盐水1杯,搅拌棒2根,过滤装置2个(杯子上固定一块棉布或滤纸)
演示材料:尝味棒1根,盐水1杯(可食用),红糖水1杯(可食用),搅拌棒1根,油少量,水,课件,视频
(五)说实验组织实施:
1、说教学方法:本次实验所采取的教学法有创设情境法、实验探索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2、在简单了解溶解概念后,给学生做了演示实验,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有利于学生对溶解的掌握。
3、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活动,大胆开口,及时进行交流。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能力。
(六)说教学程序
一、巩固旧知,情境导入
(一)请同学生回忆一下水的特点?(找学生回答: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会流动,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
(二)我们知道要想全面认识一个物质,需要动用多种感管,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尝,谁能说一说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找学生回答:不了解的物体不能随便闻和尝)
上节课同学们学的很认真,这节课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视频,我们一起看看吧!
1、播放毛驴过河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小毛驴背上的盐和糖哪儿去了,并出示课题《盐和糖哪儿去了》。在这个故事里,小毛驴背上的盐和糖变轻了,那么盐和糖哪儿去了?板书课
题:《盐和糖哪儿去了》学生观看动画,聚焦“溶解”这一话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导学生聚焦“溶解”的话题,揭示学生的前概念。
二、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红糖、盐、沙子,把这三种物质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出示盐、红糖、沙子三种物质,引导学生预测:把这三种物质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学生预测盐、红糖、沙子三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2、看三种物质分别是什么样的?说说盐、红糖、沙子是什么样的?组织学生观察三种物质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并描述三种物质。(出示盐、红糖、沙子放入水中的变化视频)
3、如果把这三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的?说说分别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把三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观察。
4、指导学生充分搅拌三个杯子里的混合物,观察。
5、指导学生将三个杯子里的物质静置3分钟,观察。学生观察刚放入物质、充分搅拌后、静置3分钟后3个杯子中的现象。
7、请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8、引导学生思考,盐和糖是否还在水中。学生通过观察颜色和尝味道的方法,发现盐和糖还在水中。(出示盐、红糖、沙子放入水中的变化视频,揭示答案)
9、小结:糖和盐能溶解在水中,盐粒均匀分散在水中,看不见了,水变咸了;糖粒均匀分散在水中看不见了,水变甜了,但水仍然是透明的。而沙子,则沉在水的底部。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
【设计意图】将盐、红糖、沙子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并比较它们在水中的变化,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
三、观察并比较盐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10、在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溶解现象,那么面粉在水中会溶解吗?引导学生思考,面粉会不会溶解在水中?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测面粉会不会溶解在水中。
11、指导学生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并观察。学生通过实验,分析面粉是否能溶解在水中。
12、指导学生将盐水和加了面粉的水分别倒在布上,进行过滤,并观察。引导学生思考,面粉是否溶解在水中了。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加了面粉的水倒在布上,布上留下了少量面粉,而将盐水倒在布上,没有留下盐颗粒。因此,面粉很难溶于水中。
小结:盐水过滤后在布上没有留下物质;面粉水过滤后布上留下一些面粉。因此面粉在水中不会溶解。(出示面粉在水中会不会溶解的视频,揭示答案)
13、指导学生观察静置后的加了面粉的水。引导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观察发现,杯底有一些白色沉淀,说明面粉
很难溶于水中。
小结:面粉沉淀在水底,水上略显浑浊,能看到悬浮的面粉颗粒。盐水里没有沉淀物,清澈透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静置后观察、过滤后比较等方法,认识到面粉不能在水中溶解。知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能溶解。
四、了解生活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14、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油能否溶解在水中。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油能否溶解在水中。
15、演示实验:将油加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静置片刻。学生描述现象,判断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16、播放视频,鼓励并思考生活中更多的物质能否溶解在水中。学生观察视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质不能溶解。学生课后通过实验验证,研究生活中更多的物质能否溶解在水中。
五、总结本课内容:
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七)学情分析
水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质,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了解水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尽
可能让学生投入科学探究的过程,操作性强,直观性强,实际操作体验效果好。
(八)说板书设计:板书简洁,条理清晰,让学生一看就知道本节课学了什么内容。
(九)说教学反思:通过讲《盐和糖哪儿去了》我对科学教学流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盐和糖溶解到水中了是常识。通过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比实验中揭示概念——溶解现象。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从导课到实验环环相扣,直奔重点。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由于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较多,每个环节的时间很紧。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和时间不是很充分,显得有些“以点带面”、“急于求成”。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单向交流较多(一问一答),忽视了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忽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本节课,找到自己需要刻苦锤炼的教学技能:
一、课件的熟练应用。我把握不够准确。
二、教学语言需要锤炼。
三、学生的兴趣点和掌握学情。这些,仅凭个人日常教学经验远远不够。需要自己做个有新人。虚心学习,请教大家。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希望我能在集体帮助下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我在科学的课堂上,将努力朝着目标前进。
第二篇:盐和糖哪儿去了 教学设计
盐和糖哪儿去了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自主构建溶解的概念。
2.通过有层次的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细致实验的素养。
3.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4.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科学从生活中来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层次的活动,建构溶解的概念
教学过程:
5.观察导入、纠正已有表达
6.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碗汤,请位同学尝一尝味道如何?
7.提问:我没看到里面有盐么?盐到哪儿去啦?
8.提问:(PPT:冰块、巧克力熔化图片),看!它们怎么了?
9.提问:是的,像冰块、巧克力这样,物体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后的冰块、巧克力我们还能看见么?汤里的盐你还能看见么?
10.谈话:盐看不见了,这并不是熔化,它到底去了哪里?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板书)
11.活动体验,建构溶解概念
1.看一看:除盐外,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红糖、面粉、沙子,每人挑一种,仔细观察,并在小组内说一说它是什么样的?
2.猜一猜:它们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呢?猜猜看,在记录单上把你觉得会跟盐一样不见的打钩。
3.做一做: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想试一试了,在做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建议(PPT视频实验步骤:小袋中的材料分别倒入一杯水中,用小棒轻轻搅拌,静静的观察,避免打翻水杯。)
4.画一画:实验结束的小组,不要忘了把你们看到的实验现象画在记录单上哦~
5.说一说:(汇总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6谈话:刚有的小组出现了争议,有的组认为面粉溶解了,有的组说没有,那到底有没有,我们就要来找一找水里还有没有面粉颗粒存在,你有什么好办法么?
7、谈话:我们可以找个有很多小孔的纸、科学上称为滤纸,过滤一下看看(PPT:实验步骤视频)
8、提问:在糖或盐中选一个跟面粉比一比,它们现象会一样吗?
9、提问:(收集汇总实验结果)有什么发现?
10、小结:像盐、糖这样,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板书)而面粉我们刚刚将它从水中分离了出来,因此它不能溶解。
三、回归生活,体悟溶解应用
6.提问:溶解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除了盐,汤里还可能溶解了什么?
7.提问: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四、适度拓展,鼓励课外学习
1、提问:我的这碗汤这么咸,可盐又溶解在水里找不到了,有什么办法是它变淡?
2、提问:刚才我们分离出了不溶解的面粉,那溶解了的盐、糖还能从水中分离出来吗?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思考,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最强大脑。
第三篇: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教学设计
6盐和糖哪儿去了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3、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
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教学难点:
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盐、红糖、沙子各1份,水3杯,搅拌棒3根,学习单1份
分组材料二:面粉2份,水2杯,搅拌棒2根
分组材料三:加了面粉的水1杯,盐水1杯,搅拌棒2根,过滤装置2个(一次性杯子上固定一块深色的棉布或滤纸)
演示材料:尝味棒1根,盐水1杯(可食用),红糖水1杯,搅拌棒1根,麻油少量,水1杯,搅拌棒1根,课件 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毛驴过河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思考驴子背的盐和糖哪儿去了,并出示课题。
观看动画,聚焦“溶解”这一话题
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导学生聚焦“溶解”的话题,揭示学生的前概念。
二、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出示盐、红糖、沙子三种物质,引导学生预测:把这三种物质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
组织学生观察三种物质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把三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指导学生充分搅拌三个杯子里的混合物,观察。指导学生将三个杯子里的物质静置3分钟,观察。请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盐和糖是否还在水中。
小结:糖和盐能溶解在水中,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将盐、红糖、沙子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并比较它们在水中 的变化,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
三、观察并比较盐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10、引导学生思考,面粉会不会溶解在水中。
11、指导学生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并观察。
12、指导学生将盐水和加了面粉的水分别倒在布上,进行过滤,并观察。引导学生思考,面粉是否溶解在水中了。
13、指导学生观察静置后的加了面粉的水。引导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静置后观察、过滤后比较等方法,认识到面粉不能在水中溶解。知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能溶解。
四、了解生活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油能否溶解在水中。演示实验:将油加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静置片刻。播放视频,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实验验证,研究生活中更多的物质能否溶解在水中。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质不能溶解。
板书设计:
盐和糖哪儿去了
溶 解
教学反思: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第6课《做个小竹筏》教学设计
第6课《做个小竹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做个小竹筏》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我来做小船》单元的第2课。本课将学习焦点聚集在如何利用竹筷子,将其加工改造成能载物的小竹筏上。让学生初步经历简单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完成制作小竹筏的任务。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怎样做小竹筏”,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想法,设计一个能载物的小竹筏。活动2“制作小竹筏”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小竹筏。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初步感知工程技术人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产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以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让学生在制作、检测等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改进,感受工程技术的核心是设计,每一项设计都离不开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了解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基础上的一节应用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已有的经验,完成制作小竹筏的任务。
这一课是一年级的孩子初步接触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的第一个活动。虽然学生们在幼儿园时期已经经历了许多动手做的活动,对于一些简单的制作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经历一个较完整的从选材、设计再按照设计进行制作的过程却并不熟悉。这正是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关注和引导的地方。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分组进行小竹筏的设计;
③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动手制作等操作性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做
小竹筏”的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
①利用有效问题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些观察实践活动,兴致勃勃地去猜测,去实验,去研究问题。
四、教学目标
1.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2.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制订做小竹筏的计划,并能按计划制作小竹筏。3.能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初步的反思。
4.主动与他人合作,乐于倾听和交流,对自己和他人的竹筏能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制作竹筏的任务。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小竹筏的制作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竹筷子、橡皮筋、细绳、水槽、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竹筷子、橡皮筋、细绳、水槽。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琪琪和彬彬在家里洗碗碟,在洗筷子的过程中,发现筷子都浮在水面上。
问题:能不能用筷子做小竹筏呢? 交流:对彬彬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将筷子制作成小竹筏是否可行?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什么问题,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怎样做小竹筏
任务:用筷子制作小竹筏。先根据任务进行选材、设计和准备制作工具等。交流:如何将竹筷子进行简单的加工,把它变成可以载物的小竹筏。讨论:围绕选材、设计和准备制作工具这三个主要的内容展开分组讨论,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和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对小竹筏进行简单的设计。
设计:分小组进行小竹筏的设计和记录。
交流:了解小竹筏能运输、漂浮的作用;观察竹筷子,比较竹筷子和竹筏;选择合适的材料将竹筷子变成小竹筏;需要哪些工具等。
引导: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分享、交流和展示。在小组之间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这是提高评价效度的重要保证,也让学生有充分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机会,并借此对自己的设计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活动2:制作小竹筏
指导:通过对常见工具的操作和使用,学习简单的加工方法,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意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工具。
分析:可对制作小竹筏的难点进行提示,捆绑的材料可以选择橡皮筋或细绳,以解决竹筏捆绑更结实的问题;用四根短的筷子分上下两面夹住竹筷子,再进行捆绑,能解决竹筏平整的问题。
活动:分小组利用材料进行制作活动。按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如果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要在活动手册中做好相应的记录。在完成制作小竹筏的任务时,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制作效率。
展示:将自己制作的小竹筏进行展示。讨论:讨论检验小竹筏是否制作成功的方法。
标准:制定评价小竹筏的标准,明确制作的目标与任务。
测试:将小竹筏放入水中检验能否浮在水面上,能否运载胡萝卜等重物。
评价:是否完成目标与任务,需要做什么改进才能更好地达到目标。改进:对自己制作的小竹筏进行改进。
八、板书设计
第6课 做个小竹筏 1.设计: 材料
2.制作:3.评价:4
工具 想法
平整
结实
测试
改进
第五篇:一年级下册第4课《空气还藏在哪儿》教学设计
广东教育出版社
第4课《空气还藏在哪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空气还藏在哪儿》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4课。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是“海绵里的气泡”,活动2是“哪些物体里还藏着空气”。本课是承接上一课,学生知道了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那物体里面有空气吗?学生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利用上节课的方法,把干海绵放入水中挤一挤,观察能否挤出气泡来判断干海绵是否藏有空气。然后再去探究更多的物体里面是否藏有空气。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第3课学生已经知道了我们周围都有空气,空气会流动。学生也进行了“让空气流出来”的实验,他们已经很清楚在水中挤压空气袋,看见有气泡冒出来就说明有空气。
三、教学策略
在让学生进行“干海绵里是否有空气”的实验前,可以调用学生的已有认知,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袋子里面有空气?那怎样才能知道干海绵里是否有空气呢?通过回顾旧知,引入新知,指导学生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判断干海绵里面是否有空气。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干海绵、粉笔、土块等物体里面会藏有空气。
2.把干海绵放入水中并挤一挤,观察现象并判断干海绵里是否有 空气。
3.把粉笔、土块等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判断这些物体里面是否有空气。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干海绵放入水中,挤一挤,通过现象能判断干海绵里面藏有空气。教学难点:
广东教育出版社
把粉笔、土块等材料分别放入水中,通过现象能判断粉笔、土块里面藏有空气。
六、教学准备
干海绵、粉笔、土块,水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彬彬和妍妍在学校的洗手台上用海绵洗饭盒。彬彬的饭盒盛满了水,手挤压海绵时,有气泡冒出来。
问题:这些泡泡是从哪里来的? 交流:气泡是从海绵里来的吗?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空气还藏在哪儿”。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海绵里的气泡
交流:在水中挤压空气袋,看见有气泡冒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海绵里面有空气吗?怎样证明海绵里面有空气呢? 活动:把干海绵放入水中,挤一挤,观察现象。交流:有气泡冒出来说明了什么?
问题:将海绵装入塑料袋,用力挤一挤,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活动:将海绵装入塑料袋用力挤一挤,观察现象。交流:为什么袋子会鼓起来呢? 小结:干海绵里面藏有空气。2.活动2:哪些物体里还藏着空气 问题:粉笔、土块里也藏着空气吗?
交流:怎样知道粉笔、土块里面是否藏有空气? 活动:将粉笔、土块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交流:有气泡冒出来的现象说明什么? 小结:粉笔、土块里面藏有空气。
(三)拓展
问题:为什么空气能流进海绵、粉笔、土块里?
广东教育出版社
交流:还有哪些物体里面也藏有空气呢?
任务:课后把其他物体分别放入水中,通过现象判断这些物体里面是否藏有空气。
八、板书设计
第4课 空气还藏在哪儿
海绵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里面藏有空气
(设计者:司徒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