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连续两个问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 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看,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写生,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二、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 男生有多少人?
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2、知道了什么?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3、怎样解答?
我们有两个问题,应当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 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怎样求男生人数呢?说说你的想法。14-5=9(人)一共有多少人呢? 9+14=23(人)
4、解答正确吗?
5、小结解答方法 先解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再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做一做 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2、完成P33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练习六第3 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解答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第二篇:教学设计《连续两问》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连续两问》解决问题
人教二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32页例5
茶田学区 杨胜万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结构,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学生
3、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连贯地思考问题,能正确运用加、减法计算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准确的找出解答第二问时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补充条件再解答出来。
______,二班有33人参加课外活动,一班和二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课外活动?
①出示题目让学生解答。
②学生质疑后追问:为什么无法解答?怎么办? ③补充相应的条件 ④解答
⑤小结:看来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2个条件。
2、导入
风和日丽的一天,我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到野外写生,(多媒体出示主题图)你们看,这儿的景色真美呀!同学们坐在草地上尽情地涂画着,可是,他们遇到了难题,向你们发出求救,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师:到底是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例5: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追问:
第1个问题是什么?第2个问题是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的实际问题和以前我们学习的实际问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小结:像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叫做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4、你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呢?为什么?能直接解答第二个问题吗?为什么不能?
解决第一个问题。男生有多少人?
5、学生列式计算,指名口述。
6、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7、现在能解决第二个问题吗?
解决第二个问题。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要求这个问题就是求什么?要先知道什么?
8、哪个条件题目直接告诉我们了?另一个条件你能找到它吗
9、教师指出:第一个问题求出的9人成了第二个问题的条件。也就是说要求出第二个问题一定要先求出什么?
10、学生自己解决第二个问题.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11、9表示什么?14表示什么?23表示什么?
12、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怎样检查?
13、学生汇报,师小结:把所得的男生9人,代到题目中,看是不是比女生少5人,和女生人数加起来,看看是不是23人。
14、检查完了可别忘了答。
15、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先由学生汇报后,老师小结:先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题目中已知的两个条件去解决第一个问题,再根据第一个问题的得数和另一个有联系的条件去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后进行检查和答。
三、巩固练习
1、课本32页做一做
说一说先解答哪个问题,为什么?
2、练习六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回顾,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解答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这两个问题之间是有联系的,在解答第二个问题时,因为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第一个问题求出的结果,所以我们把这种题叫做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在解答时,要注意:(1)做题时要把题目看清楚,不要把第二个问题漏掉;(2)解决第二个问题时,要用到第一个问题的结果。
【教学反思】
1、感知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的。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都十分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通过“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这三步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连续两问的问题的结构和解答方法,进一步感知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常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根据问题分析所需的条件,应坚持进行分析数量关系的常规训练,如给条件补充问题、给问题补条件等,使学生明确当一个缺少条件时,必须把条件补足,才能进行解答。在复习中进行常规训练,帮助理解连续两问的问题之间的联系。
3、建立联系,突破难点。
连续两问的问题,关键在于第2个问题的解答需要用到第1个问题的结果,让学生学会连贯的思考。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逐步将两问之间的联系建立了起来,知道第1个问题就是第2个问题的条件之一。但是我班有学生提出可以直接算第二个问题,列出了综合算式。面对这样的学生,首先我给予肯定,然后引导他说出第一步算的是什么,从而明白第1问和第2问之间的联系。
4、及时调整,促使课堂效果最有效。
学生对于“兴趣小组”不是很明白,因此在老师导入的时候,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在后来的教学中有所弥补,但是失掉了教材激趣的作用,因此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先问学生有没有在校外学习美术的经历,学生马上说有,于是我再顺理成章的引出例题,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看来,在课前应该对学生有更好的预设和研究,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5、两难的“检验”。
对于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检验,我还是感觉有些走过场,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是否正确,而我在教学时一再强调检验的方法,感觉有些教条,但是怎样把检验落实到位,学生需要达到什么程度,都是我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篇: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案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掌握在连续两问中将第一问的结果作为条件。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加法、减法解决连续两个问题的过程。
3、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连贯思考的数学思维能力。
4、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掌握在连续两问中将第一问的结果作为条件。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掌握在连续两问中将第一问的结果作为条件。
2、能使用数学思维中的连贯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主题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1、孩子们,你们都参加了哪些兴趣小组呢?
2、哇,有这么多喜欢的,有参加的舞蹈兴趣小组的,有参加绘画的,也有参加篮球的......3、小朋友们的兴趣真广泛,那能干的孩子,XX(任意选择一个小组)小组想请你们帮一个忙,你们愿意吗?
二、旧新知识结合,碰撞知识新火花:
课件呈现:(补充条件或问题)
A、XX小组有男生16人,女生比男生少9人,_______________?
B、XX小组有男生16人,_______________,XX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孩子们真棒!帮了XX小组一个大忙。孩子们,那你们能总结一下腰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几个已知的条件吗?(两个)
看到孩子们这么能干,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也想请能干的孩子帮他们解决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接下来学习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知识上的准备。】
3、课件出示例5,学生多形式看图读题(默读、齐读、指名读)读完后师设问:孩子们,你知道了什么?(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要解决的问题有几个?(两个)分别是?(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4、孩子们想一想,这和我们刚才帮XX小组解决的问题一样吗?(前面解决的都只有一个问题,而现在连续有两个。所以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就是连续两问。)揭示课题
5、现在请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说一说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有学生说出计算的式子教师引导学生数字分别对应条件,引出解决的方法)
6、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了,现在请你和同桌讨论下,我们应该先解决哪一个问题?
(1)第一个问题。(2)第二个问题。(3)意见不统一
A、为什么要解答第一个?(生回答)假如我先解答第二个问题呢?开始逐步从第二个问题开始分析: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加起来,而男生的人数有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呢?首先应该求出男生有多少人?也就是先解答的第一个问题。
B、我们来看一看行不行。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加起来,而男生的人数有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呢?首先应该求出男生有多少人?也就是先解答的第一个问题。
C、用A、B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分析。
6、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第一个问题;男生有多少人? 第二个问题: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4—5=9(人)9+14=23(人)答:(学生口答)
7、解答正确吗?有什么样的方法呢?(方法不唯一)(1)所求得的男生9人是否比已知的女生少5人。(2)共有的23人,减去男生的9人,剩下的女生是不是14人。
三、归纳总结所学,悟出数学连贯思想:
1、孩子们,聪明的你们帮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解决了问题,他们很高兴,非常感谢你们!但是他们更加希望你们再通过这到题归纳一下数学中的秘密。
2、这里一共有几个问题?要先解答哪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呢?在解答第二个问题时,我们缺一个男生人数的条件,只有将第一个问题求出来才能解决第二个问题。它是作为解答第二个问题的已知条件。两个问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所以我们要学会一步一步连贯的思考问题!做题时要先读懂题目,再认真解答。
四,巩固练习提高,牢固脑中知识。
1、一班有33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加的人数比一班多4人,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问题:
(1)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一班有33人参加,二班参加人数比一班多4人)
(2)先解答哪一个问题?为什么?(3)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2、(1)一共做了多少朵红花?
(2)如果再做40朵黄花,黄花和红花一共要做多少朵?黄花比红花多几朵? •(1)第一个问题怎么解答?(25+10=35(朵))(2)黄花和红花一共:40+35=75(朵)(3)黄花比红花多:40-35=5(朵)
第四篇:第3课时《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设计
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 中原区淮河路小学 秦文凯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2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六第8题。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一步加、减法解决问题及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应用意识。
(三)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发现问题,搜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
2.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积累连续两问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
经历连续两问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
(五)学习难点
发现连续两问的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连续两问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课件、《连续两问解决问题》巩固练习、《连续两问解决问题》课时作业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预习教材第32页。2.解决问题
(1)小兔采了12个蘑菇,兔妈妈比小兔多采9个,兔妈妈采了几个蘑菇?(2)图书馆有故事书35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少6本。请你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和信息)。
思考1: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显示在课件上,即: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思考2:一共有多少人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在一起)【设计意图:结合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自主探究
活动1:梳理信息和问题,拿出作业纸,独自把题目中的关键数据圈起来,把问题划出来。
思考3:思考这两个问题,怎样解答呢? 活动2:独立思考,在作业纸上试着解答。把你的想法在你的小组里说一说。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考4:为什么要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呢?我先解决第二个问题可以吗? 不可以,必须先解决第一个,因为只有先解决男生的人数才能解决兴趣小组的人数问题。
思考5:男生的人数怎么解决?
女生的人数-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男生的人数 思考6:美术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怎么解决? 女生的人数+男生的人数=总人数
像这样解答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需要把男生有多少人的问题先解答出来作为已知信息,也就是说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已知信息,这样的解决问题,叫做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思考7:解答这样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梳理清楚每个问题需要的信息。
为了使解答过程更清晰,我们在解决第1个问题时,可以标上序号(1),也可以在算式旁边标注男生人数:在解决第2个问题时,可以标上序号(2),也可以在旁边标注美术兴趣小组人数。而且算式和答语要对应。
思考8:这个问题解决完了吗?我们的解答正确吗?谁来检查?
回顾:(边点PPT边总结)回顾我们刚刚解决的兴趣小组的问题,我们需要先根据题目里面的已知信息,解决出来男生的人数,再把男生的人数9人作为已知信息,解决美术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解决一步加、减法计算的问题时没有什么难度,像这样解决两个问题的解决问题还是第一次接触,需要让孩子在探究讨论中发现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把问题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用一步加、减法解决的问题。积累解决连续两问问题的方法。】
3.巩固练习
(1)一班有33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加的人数比一班多4人。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请同学们独立解答。找同学汇报是怎么思考的。【答案】(1)33+4=37(人)(2)33+37=70(人)【解析】考查目标1、2。
(2)一捆电线长100米,一班先用去20米,又用去38米。一共用去了多少米?二班需要40米,剩下的电线够不够?
【答案】思路不止一种:如
(1)如:100-(20+38)=42(米)(2)因为42>40,所以,剩下的电线够。
【解析】考查目标1、2。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止一种,从而灵活地采取适当的策略解决问题。
4.课堂小结
思考9:通过今天解决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你想说什么?有什么发现? 今天我们探究的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与之前学习的2个条件可以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来比,我们今天学习的却是2个条件解决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之间是有前后联系的,前一个问题的结果又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条件。
(三)课时作业 1.练习六第1题。
【答案】(1)38+21=59(名)
(2)59-45=14(米)
【解析】考查目标1、2。培养学生会仔细阅读情境图,在读懂情境图的基础上寻找、搜集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认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先把信息补充完整,再解答。
在跳绳比赛中,小刚跳了46下,小明跳了多少下?小刚和小明一共跳了多少下?
【答案】答案不唯一
【解析】考查目标1、2。让学生充分感受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感受的同时也是在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一本故事书共95页,丽丽第一天看了28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5页,第二天看了多少页?计划第三天再看30页,丽丽能不能把这本书都看完?
【答案】(1)28+5=33(页)
(2)95-28-33=34(页)因为34>30,所以。丽丽不能把这本书看完。
【解析】考察目标1、2。本题属于连续两问解决问题的变式题,题中没有直接告诉两天看完后还剩多少页,而是又出现了第四个条件,相对来说分析起来比较复杂,这就需要学生找到条件和问题的联系,从而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4.孵小鸡。
(1)孵小鸡要用多少天?
(2)孵小鹅比孵小鸡多用9天,孵小鹅要用多少天?(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1)28-7=21(天)
(2)21+9=30(天)
(3)略
【解析】考查目标1、2。本题较之前的解决问题稍微复杂,不仅是两种事物之间的问题,而是三种事情之间的比多少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仅学会阅读和寻找信息,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和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58-02
[教学内容]
教材P32例5和“做一做”及教材P34第8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1.复习
教师先让学生完成下面的题:
师巡视辅导面批,然后集体讲评。
2.引入
(1)师:观察教材32页的情境图,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去郊外写生,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先让学生小组交流,然后组织汇报。(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师:根据刚才获得的数学信息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指名学生提数学问题。(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师:这道题里有两个问题,要先解决哪个问题,再解决哪个问题,每个问题怎么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建模
1.解决问题
师:我们有两个问题,应当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
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1)解决问题:男生有多少人?
师:怎样求男生有多少人呢?
先引导学生说出并板书:女生人数-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男生人数,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解决问题: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先让学生小组交流,然后组织汇报。引导学生说出并板书:女生人数+男生人数=一共有的人数。接着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检验结果
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怎样检验?指名学生说一说检验。
(14减9等于5,男生确实比女生少5人,23减9确实等于14,解答正确。)
3.让学生口答
4.归纳解题方法
师:怎样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先让学生小组交流,然后组织汇报,教师引导梳理。(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它有两个问题,要先求出第一个问题,再把求出的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条件,求第二个问题。)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P32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面批,然后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2.完成教材P34练习六第8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织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求的。
四、回顾小结
师: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这节课学习的是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它有两个问题,要先求出第一个问题,再把求出的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条件,求第二个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①14名女生 ②男生比女生少5人 ③男生9人
男生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人?
女生人数-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男生人数=一共有的人数
14?Ha5=9(人)14+9=23(人)
检验:14减9等于5,男生确实比女生少5人,23减9确实等于14,解答正确。
口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