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和练习题
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一)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编出6的乘法口诀.
(二)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难点: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具和学具
教具:例11的实物图,6根小棒. 学具:6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5的乘法口诀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全体同学一起背一遍,相邻两个同学互相背一遍.
2.卡片口算,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3=
1×4=
5×2=
2×1=
4×4=
5×5=
3×5=
4×3= 3.卡片口算,直接记得数
2×5=
2×2=
5×1=
3×4= 1×5=
5×3=
2×4=
5×4=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 诀.
(二)学习新课 1.准备练习
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让学生口算,6个6个地加,把每次加的结果,教师填在空格里,一直加到36.提问:12是几个6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3个6相加是多少?(18)5个6呢?(30)6个6呢?(36)
2.出示例11教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其它的蝉先用纸盖起来).
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
(2)仔细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板书: 6×1=6)
(4)6×1= 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一个六是六)(5)谁能结合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一六得六)教师在6×1=6的算式旁边,板书:一六得六. 教师移动遮盖纸,又露出1只蝉,一共露出了2只蝉.
提问:
(1)2只蝉共有多少条腿?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6×2=12)
(2)6×2=12这个算式什么意思,谁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12算式旁边板书:二六十二)
6的乘法口诀前两句咱们已经编出来了,后面几句,同学们试着自己编好吗?
教师陆续露出3只、4只、„„、6只蝉,每增加1只,让学生试着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订正后,教师把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句乘法口诀
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提问:
(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有6句)
(2)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3)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后一句比前一句多6)
(5)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4.熟记口诀(1)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3)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摆了一个六边形,学生动手也摆1个. 提问:
(1)你摆的六边形用了几根小棒?(6根)
(2)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如果不摆图了,你能知道摆2个六
边形用几根小棒吗?摆3个,摆5个,摆6个呢?
学生口答:教师逐一板书:6×1=6,6×2=12,6×3=18,6×5=30,6×6=36.你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它的得数?(用6的乘法口诀得出来的)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任意指一道题,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2.发展性练习
(1)先算出每道题的得数,再说一说每组两道题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练习,你得到什么启发?(不知道6×6=?我可以用6×5+6得出)
(3)读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 五六三十 四六二十四 3.综合性练习直接写出得数.
6×4=
1×6=
4×6=
3×5= 2×6=
3×6=
6×3=
4×3=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教学过程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1、激疑引入,让学生猜一猜今天要观察什么物体,然后出示玩具恐龙。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猜一猜,坐在恐龙的什么位置,可能看到恐龙的什么。
这样的教学设计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又复习了旧知为探索新知做准备。
2、画恐龙
请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看到的恐龙的样子画下来。教师从正
面、背面、侧面各选一张恐龙图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3、质疑明理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样一只恐龙,为什么他们画出来的形状却不一样呢?组织各小组同学讨论。然后反馈汇报结果。最后引导小结:因为这三个同学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就不一样。
4、全面观察,体验新知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全面观察,这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面去观察这只恐龙,并引导总结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
5、知识应用
此环节的教学通过让3名同学分别坐在3个方向,观察同数学书,并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组织质疑明理,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观察物体。
二、总结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68。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感知能够认识对称图形,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
图形。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会在长方形纸上剪一个对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会画一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重点: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会画一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自主的探索的学习。
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彩纸、一张长方形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剪刀、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感知
谈话:同学们,国庆长假刚过,但天气还是十分的炎热,大家向不向往凉爽的春天。好,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春天的美丽景色。(出示一幅综合图有:蜻蜓、蝴蝶、树林、池塘)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叙述:图上有蜻蜓、蝴蝶和树叶,我们把它们画下来。(出示:蜻蜓、叶子、蝴蝶)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如果将这几个图形对折,你又发现了什么?
叙述:我们通过对折,证明了这几幅图形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像这几幅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我们就叫它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剪一剪
提问:老师现在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件纸衣服,把它送给今天最爱思考、最爱发言的同学,你们想得到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纸衣服的。这是一张纸,先把它对折,使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将折痕处轻轻抹平,然后在靠近折痕的地方开始剪。我只剪了衣服的一半,轻轻打开,一件衣服就作好了。像这样只用对折剪出其中的一半,就能得到完整的图形,你还能想到哪些呢?请大家照着老师刚才剪的方法,自己利用桌上的纸、笔、剪刀、尺子这些材料来画一画、剪一剪。剪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叙述:同学们的这些作品都很棒,这些作品的图案、颜色、大小各不相同,但他们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呢?(展示作品)
提问:(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它们是对称图形吗?
把你们剪的给同组的小朋友看一看是不是对称的?
叙述:这些剪出来的对称图形的这儿都有一条折痕,我们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你们取的名字都很好,书上也给这条线取了一个名字,请翻开课本第68页,看看书上取的名字叫什么?(在图形旁边板书:对称轴)叙述:观察一下书上的对称轴画在图形的什么位置,是用什么线表示的。边说边示范:画对称轴的时候,要用尺子沿着折痕画虚线。叙述:请同组的小朋友互相指一指自己剪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找一找
留心观察,在我们生活中对称现象到处都有,想一想,你能找到哪些。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的确,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对称图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先从我们认识的一些常见事物中找一找
四、P63做一做
提问:这些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在是对称图形的下面打“√”。谁来说说看哪些是对称的? 这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对称的?
提问:你会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用铅笔、尺子画一画,注意要画虚线。
质疑: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画的,有什么不一样?
有的图形的对称轴是不是只有一条?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边说老师边用实物对折说明)(汇报)
叙述:刚才我们从认识的常见事物中找到了对称图形,下面让我们从我们认识的一些数学图形中找一找。P70第2题
提问:那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呢?请同组的小朋友拿出桌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纸,四个人合作一下,来折一折它们的对称轴。再用铅笔和直尺在图形中画一画对称轴。(1)展示长方形(两种)
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请两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折,说明有两条(出示课件)。(2)展示正方形
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出示课件)问:画对了吗?(3)展示圆形(多的,少的)
提问:你画出了几条对称轴?
你画出了6条对称轴,你画出了这么多条,想想看图形中还有没有对称轴了?
你想说什么?
眼睛闭起来想一想,我们再继续折,又能画出一条对称轴,再继续折,继续画,有无数条对称轴。同学们在旁边写上“无数条”(老师演示折纸过程,不用实际画对称轴)
对称图形真是无处不在,就连我们学习的英文字母中也有,你们看,找到了吗?还想继续找吗?看,这些是什么?这些标志中有对称图形吗?
好!我们同学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了那么多对称图形。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五、P70的第3题
提问:这是一个图形的左部分,我们应该怎样把它的完整图形画出来呢?(出示课件)根据它的对称轴,先把已知点的对应点依次画出来,然后再把这几个点用直尺连起来,就绘制出了完整的图形。这种方法叫做“先描点后连线”
按照老师介绍的这种方法,请同学们画出课本60页第3题的另一半?学生画
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
识了对称图形,知道该怎样画对称轴,动手做了各式各样的对称图形还找到了身边地许多对称图形。)
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欣赏几幅美丽的图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先想象一下即将看到的美景。好,睁开眼睛吧!(欣赏对称)和你想象中相比怎么样?你看到的这些,和今天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吗?
总结:我们刚才看到了一个神奇的对称世界,无论是昆虫、花草、树木、还是山水倒影,建筑物,剪纸艺术,无不体现着对称之美。我们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用数学
1、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19人,一共有多少人?
2、小明买玩具汽车,给售货员50元,找回27元,小汽车多少元?
3、饲养组去年养35只兔子,今年比去年多28只,今年有多少只?
4、二年级同学看电影,买了82张票,后来退了8张,二年级有多少同学看了电影?
5、公交车上原有67人,下去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
6、母鸡有45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公鸡有多少只?
7、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小鸡有多少只?
8、一盘苹果有6个,4盘有多少个?
9、一个杯子4元,买5个需要多少元?
10、有25名男生,21名女生,两位老师,50座的车够做吗?
填空:
1、3+3+3+3+3=()改写成乘法算式为——————,读作:——————,口诀:——————。2、3个6相加的和是()。5和6相乘的积是()。
3、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厘米和米都是()单位,量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6、用口诀二六十二写乘法算式:()和()。
7、()里最大能填几? 6 ×()<40 6×()>20
8、用4,5,6,可以组成()个两位数,把
它们写出来()。
看花容易绣花难,观摩了专家的授课,课堂上他们运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学的开心投入。我试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但效果不理想,我在教学《观察物体》 这一课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感觉课堂上学生纪律很乱,有的学生看热闹,不能用心的 思考,有的只顾玩,做与教学无关的活动,总之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感觉很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方面加强反思和改进。
第二篇: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及练习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
乳山寨小学三年级一班:于冬莉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3、读懂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4、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方法: 课前任务单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大胆质疑和语言表达能的训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四、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1.电脑出示:西沙群岛的地图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坐飞机去一个地方旅游,好不好?出示地图,在距离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2.请坐好,飞机马上要起飞了,请系好安全带,闭上眼,马上就到。睁开眼,看到了什么地方? 出示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
3、板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大家想尽情地游览美丽的西沙群岛,就要连闯三关,你们 有 信心吗?
第一关:预习识字关。(给词语加上拼音,主要看看学生会不会读;连线的词语看看学生的对词意的理解是否正确)组长汇报一下。
4、师:同学们看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词语,大家齐读)
1、先来看看这组词语: 岛屿 山崖 红缨 珊瑚 峡谷 鸟粪 海参(齐读词语)第二关:端正写字关。
学习“懒”的写法。插入课件“懒”的笔顺。卵的写法注意海参的参字,另外一种读音“参”参加。第三关:流利阅读关。
开火车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掉字,漏字。
师:同学们看来预习得不错,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
二、品读课文,理解体验
1、快速读课文,想想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师:作者带我们去看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可以跟同桌商量一下。
3、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现在你是想去看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海滩还是海岛呢?下面就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去学。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怎样学呢,我们来看看学习提纲:(1)读一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2)填一填,完成表格练习西沙群岛 有什么 海面 海底 海滩 海岛 总结
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3)说一说,和小组同学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例:我来到了 看到了。我觉得西沙群岛。)
2、合作探究。探究一: 哪个小组喜欢海水的下来交流一下?(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a.海水有什么颜色?这么多颜色,用个什么词去形容?你读到这段话时,觉得海水怎样?(瑰丽无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b.海水真美呀!说说看,海水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板简笔画)c.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让我们美美地读读,配乐朗读。探究二: 过渡:让我们穿上潜水衣尽情地潜入这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去寻找那些海底的生物吧!小组交流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a.海底有哪些生物呢?(根据学生回答板画:海底 珊瑚各种各样 海参到处都是 大龙虾样子威武 鱼多得数不清)b.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你喜欢什么?为什么?我们去看看(看动画)
(学生朗读体验。)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到你们喜欢的一种生物,进
行朗读练习,配上动作演一演。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谁来演演?重点理解“蠕动”“威武”; c.你还喜欢什么?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几种鱼?你最喜欢哪一种,读给你的同桌听,(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就这几种鱼吗,鱼多,你是从哪看出来呀?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看选择题(电脑出示)选择题: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是: ① 水和鱼正好各一半。()② 水很多。()③ 鱼很多。()选择③,“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说明了西沙群岛的鱼很多,夸张地描述了鱼占了海洋中的一半。这一句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讲鱼多,显得很恰当,也很形象。让我们去海底轻松轻松(看动画)d.西沙群岛的海底恰似一个美丽奇幻的鱼的世界,让我们再读再体会(配乐朗读)播放视频
探究三: 过渡:浮出水面,我们漫步在细软的沙滩上。谁来了海滩?说说吧。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a.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 b.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请女生朗读描写贝壳的句子,c.男生朗读描写海龟的句子,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d.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探究四: 过渡:如果说海里是鱼的世界,西沙群岛的岸上就是鸟的天下。谁到岛上来了?(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这是非常宝贵的服料。a.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几句话的思路是“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 b.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3.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去领略了西沙群岛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鱼,海滩上的贝壳,海龟,海岛上的鸟儿,西沙群岛真不愧为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我们为之感到骄傲,自豪,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的西沙群岛吧!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练习:看到西沙群岛如此美丽富饶,你最想做什么呢? 画一画:用你的彩笔画一画西沙群岛的景物 写一写:写一两句赞美西沙群岛的话 说一说: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说西沙群岛的其它鱼、贝壳或鸟 编一编:编写西沙群岛导游词。如: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西沙群岛。西沙群岛位于()。西沙群岛景色美丽,那里的海水(),海底有(),海滩上()。西沙群岛的物产也很丰富,海里有(),海岛上有()。
五、总结全文 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
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六、作业超市:你喜欢干什么?任选一项:
1、美美地朗读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还可以背下来;
2、摘抄文中优美的词句;
3、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西沙群岛中你最喜欢的美景;
4、收集西沙群岛的图片或资料。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测评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Wēi wǔ féi liào xíng zhuàng yán sè fù ráo dǎo yǔ()()()()()()
2、照样子,各写四个词语。
圆溜溜 ____ ____ ____ ____ 飘飘摇摇 ____ ____ ____ ____
3、把词语补充完整,再试着写几个带有数字的词语。千()百()五()十()七()八()()()()
4、读下面的句子和段落,完成练习。
(1)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①这句话中概括描写海水的词语是:________ ②这句话具体写了海水的_种颜色,分别是_、__、_、_。(2)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水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①这段话主要写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的__多,__多。②在描写鱼的样子的句子下面画“﹋﹋” ③这段话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A、西沙群岛的海里鱼和水各占一半。
B、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突出说明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④用直线划出本段的中心句
5、“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为什么文中用“拣”字,而不用“捡”字呢?(答题提示:“拣”是挑选的意思,而“捡”是拾取的意思。)
6、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意思完整的话。
7、“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示: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
第三篇:教学练习题
第七章 教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关于教学的正确论述应该是()A教学就是传授知识B、教学就是上课C、教学就是智育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A、孔子 B、杜威 C、昆体良 D、思孟学派
3、“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是()。A很快要达到的水平B明天要达到的水平C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D理想永远达不到的水平
4、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6、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A、赫尔纽斯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7、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 D、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
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0、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巩固知识 D、理解教材
1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A、获得直接经验 B、进行科学实验 C、进行社会实践 D、学习间接经验
12、“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3、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科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14、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1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力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6、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A、卢梭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17、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
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18、以下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1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0、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出了()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21、“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体现了()教学原则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2、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3、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4、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A、信号图式法 B、探究—发现法 C、暗示教育法 D、五段教育法
25、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实践法
26、(A)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A、练习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法
27、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是总结的是()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二、填空题:把答案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
1、教学 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 系统 过程。
3、按照朱熹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解释,“心求通而未得”谓之 愤。
4、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 直 接经验 为基础。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 组织者 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6、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的关系来看,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 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7、一般来讲,教学过程中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包括:激发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8、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简捷性、有领导的认识等方面。
9、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 认识发展 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原则。
10、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 启发性 原则。
11、“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系统性 原则。
三、简答题:(白皮书1-27页及讲义上教学部分上有答案)
1、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2、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3、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5、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四、论述题:
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答:道而弗牵。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就会自然和谐。强而弗抑。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开而弗达。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提供现成答案,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现实意义:(1)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3)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其学习潜力。
2、如何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包括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都共同关注的问题,请结合“教学应遵循理念联系实际”这一原则,谈谈教学中如何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答: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实现学校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沟通。
3、一次语文课上,当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这个新鲜而又古怪的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家都在思考:“是啊,他不在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有些老师这时候或许会搬出教参中现存的答案来解决,马老师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希望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这堂课。
答:从教学目标来看,马老师的这堂课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保护了学生的想象力。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马老师之所以不用教学参考书的答案来解释,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课堂上,老师唯有真正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附选择题答案:1D2D3C4A5B6D7B8D9B10D11D12B13D14C15A16C17C18C19D20B21C22D23A24C25C26A27C
第四篇:中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学设计
河北站:http://hb.offcn.com/
承德站:http://chengde.offcn.com/ 石家庄:http://shijiazhuang.offcn.com/
邯郸站:http://handan.offcn.com/ 保定站:http://baoding.offcn.com/
沧州站:http://cangzhou.offcn.com/ 唐山站:http://tangshan.offcn.com/
秦皇岛:http://qinhuangdao.offcn.com/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教学策略是()。A.合作学习B.情境教学 C.发现学习D.程序教学
2.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 D.示范者
3.布卢姆等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A.道德目标 B.动作技能目标 C.发展目标 D.健康目标
4.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 分为()。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E.价值体系个性化
2.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教学事项 B.教学方法 C.教学情景 D.教学媒体 E.教学目的
3.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哪些因素?()河北政法干警考试网:http://hb.offcn.com/
保定政法干警考试网:http://baoding.offcn.com/
河北站:http://hb.offcn.com/
承德站:http://chengde.offcn.com/ 石家庄:http://shijiazhuang.offcn.com/
邯郸站:http://handan.offcn.com/ 保定站:http://baoding.offcn.com/
沧州站:http://cangzhou.offcn.com/ 唐山站:http://tangshan.offcn.com/
秦皇岛:http://qinhuangdao.offcn.com/
A.具体目标 B.先前经验 C.产生条件 D.价值体系 E.行为标准
4.课堂社会环境包括()。A.教师 B.温度 C.学生 D.课堂情境 E.座位的安排
5.合作教学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特征有()。A.分工合作 B.密切配合 C.各自尽力 D.社会互动 E.团体历程
三、填空题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合作学习。2.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__________。
3.分析指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包括对要素的分析、对__________分析的、对__________的分析。
4.价值体系个性化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水平。
四、名词解释 1.教学策略 2.指导教学
五、简答题
1.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和作用。2.简述教学媒体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3.简述教学策略的类型。4.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哪些优越性?
六、论述题
1.结合教学实际,论述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时应注意的事项。2.什么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有哪些特点?
河北政法干警考试网:http://hb.offcn.com/
保定政法干警考试网:http://baoding.offcn.com/
河北站:http://hb.offcn.com/
承德站:http://chengde.offcn.com/ 石家庄:http://shijiazhuang.offcn.com/
邯郸站:http://handan.offcn.com/ 保定站:http://baoding.offcn.com/
沧州站:http://cangzhou.offcn.com/ 唐山站:http://tangshan.offcn.com/
秦皇岛:http://qinhuangdao.offcn.com/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2.A解析: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这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学生学习促进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3.B解析:按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体系,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4.D解析: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程度可以分为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缺一不可。
2.ABCD解析:E项不属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3.ACE解析: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标准。4.ACD解析:课堂社会环境包括教师、学生和课暨情境,温度和座位的安排属于课堂物理环境。5.ABCDE解析:略。
三、填空题
1.发现教学情景教学 2.学习结果 3.关系组织原理 4.概念化心向性格化
四、名词解释
1.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指导教学是指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五、简答题
1.教学目标的功能和作用有:(1)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3)指引学生学习。
2.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以下因素:(1)教学情境,如全班、小组和自学;(2)学 生学习特点,如阅读、非阅读、视听偏好;(3)教学目标性质,如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4)教学媒体的特征,如静止图像、动画、文字、口语等方面的因素。
3.教学策略的类型包括:(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及合作学习。(3)个别化教学,主要有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及掌握学习。
河北政法干警考试网:http://hb.offcn.com/
保定政法干警考试网:http://baoding.offcn.com/
河北站:http://hb.offcn.com/
承德站:http://chengde.offcn.com/ 石家庄:http://shijiazhuang.offcn.com/
邯郸站:http://handan.offcn.com/ 保定站:http://baoding.offcn.com/
沧州站:http://cangzhou.offcn.com/ 唐山站:http://tangshan.offcn.com/
秦皇岛:http://qinhuangdao.offcn.com/
4.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以下几个优越性:(1)交互性,即人机对话。学生可根据自已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路径、学习内容等。(2)即时反馈。(3)以生动形象的手段呈现信息。(4)自定步调。
六、论述题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1)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能理解时,教师可以给予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事实性的问题不能依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
(2)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
(3)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给以较少指导;对于能力较弱、个性依赖的学生给以较多的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
2. 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的环境是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问题情境;教学的目标是解决现实生活中遇 到的问题,学习的材料是具真实性的任务,这些任务未被作人为的简化处理,隐含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并且由于现实问题往往同时涉及多方面的原理和概念,因此 这些任务最好能体现学科交叉性;教学的过程要与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似,教师不是直接将事先备好的概念和原理告诉学生,而是提出现实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的过程相类似的探索过程。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原理和概念往往隐含在问题情境之中,学生为了解决 当前问题而学习它们,通过解决问题而深刻理解它们,并把这些知识的意义与应用它们的具体问题情境联系在一起。对学习结果的测验将融合于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过 程之中,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本身就反映了其学习结果。
河北政法干警考试网:http://hb.offcn.com/
保定政法干警考试网:http://baoding.offcn.com/
第五篇: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及练习题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一 教学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二 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同时它又是后面进一步研究矩形、菱形、正方形判别的基础,更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及说理的良好素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在本课中,可以探索活动为载体,并将论证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与必要发展,从而将直观操作与简单推理有机融合,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2都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它们的证明都可利用定义或前一个方法来证明.
(2)平行四边形有四种判定方法,与性质类似,可从边、对角线两方面进行记忆.要注意:
①本教材没有把用角来作为判定的方法,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为补充;
②本节课只介绍前两个判定方法.
(3)教学中,我们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如通过欣赏图片及识别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建立对平行四边形的直觉认识.并复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建立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接着提出问题: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从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的方法. 然后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在学生拼图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探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实现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别方法的掌握,并发展了学生说理及简单推理的能力.
(4)从本节开始,就应让学生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去解决问题,凡是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知识证明的问题,不要再回到用三角形全等证明.应该对学生提出这个要求.
(5)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6)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
三 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3个例题,例1是教材P96的例3,它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此题最好先让学生说出证明的思路,然后老师总结并指出其最佳方法.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灵活和综合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例3是一道拼图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边拼图边说明道理,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再用四个不等边三角形拼一个如图的大三角形,让学生指出图中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四 课堂引入
1.欣赏图片、提出问题.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在刚才演示的图片中,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判断的? 2.【探究】: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
(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
(4)能否将你的探索结论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别方法?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吗?
(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
从探究中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五 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96例3)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
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欲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根据判定方法2来证明.
(证明过程参看教材)
问;你还有其它的证明方法吗?比较一下,哪种证明方法简单. 例2(补充)已知:如图,A′B′∥BA,B′C′∥CB,C′A′∥AC.
求证:(1)∠ABC=∠B′,∠CAB=∠A′,∠BCA=∠C′;
(2)△ABC的顶点分别是△B′C′A′各边的中点.
证明:(1)∵ A′B′∥BA,C′B′∥BC,∴ 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
∴ ∠ABC=∠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同理∠CAB=∠A′,∠BCA=∠C′.
(2)由(1)证得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同理,四边形ABA′C是平行四边形.
∴ AB=B′C,AB=A′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 B′C=A′C.
同理
B′A=C′A,A′B=C′B.
∴ △ABC的顶点A、B、C分别是△B′C′A′的边B′C′、C′A′、A′B′的中点.
例3(补充)小明用手中六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做拼图游戏时,拼成一个六边形.你能在图中找出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解:有6个平行四边形,分别是ABOF,ABCO,BCDO,CDEO,DEFO,EFAO.
理由是:因为正△ABO≌正△AOF,所以AB=BO,OF=FA.根据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其它五个同理.
六 随堂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1)若AD=8cm,AB=4cm,那么当BC=___ _cm,CD=___ 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若AC=10cm,BD=8cm,那么当AO=__ _cm,DO=__ 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已知: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CD、AB上,DF∥BE,EF交BD于点O.求证:EO=OF.
3.灵活运用课本P89例题,如图: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第n个图形由(n+1)个等边三角形拼成,通过观察,分析发现:
①第4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6个)
②第8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20个)
七 课后练习
1.(选择)下列条件中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 2.已知:如图,△ABC,BD平分∠ABC,DE∥BC,EF∥BC,求证:BE=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