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练习题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6:2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论练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论练习题》。

第一篇:教学论练习题

教学论练习题

1、化学教育的价值观的类型,主要观点。

2、化学教育的教育目标的类型。

3、重结果教育的课程与教材有几种;重过程教育的课程与教材有几种。

4、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有教师以及教师的教,其中教师的教的内容。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有学生以及学生的学,其中学生的学包括。

5、化学教学论与化学科学的异同之处。

6、化学教师的职业道德。

7、化学教师的职业角色。

8、教师工作的特点。

9、英国学者艾雪丽等人,从社会体系的角度,将师生关系划分为哪三类:

10、教师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的方式。

11、教育应是一种关怀,这要求教师应该如何做。

12、称职教师的标准有。

13、教学工作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教师的知识水平包括。

14、教学设计的意义。

15、化学教学目标的要素。

16、教学目标的作用。

17、制定教学目标的顺序是。

18、实施教学目标的顺序是。

19、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是一种体验性和表现性的目标。只能在具体活动中通过不断的体验内化而成。

20、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不是教出来的,是潜移默化的结果,是伴随着活动过程而产生的体验,教师应根据其形成规律对学生施以影响。

21、教学重点。

22、教学难点。

23、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24、影响学习的人格因素有。

25、有效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

26、学生课堂的心理变化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27、分析教学内容有内涵分析和外延分析两种,其中外延分析的内容。同类比较的内容。

28、请说出至少四种化学教学策略。

29、讲授教学方法的教学要求有。

30、非语言表达的内容。

31、提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3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33、板书板画的基本要求。

34、教学反思的内容。

35、演示实验的教学要求。

第二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发展演变

选择题:

(1)提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观点的是:__________ A、陶行知 B、凯洛夫 C、赫尔巴特 D、杜威

(2)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来自于:__________

A、华生 B、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C、布鲁纳 D、罗杰斯

(3)当代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是:__________

A、教学论包含课程论 B、课程论包含教学论 C、既独立又依存的辨证统一关系

(4)国文教授法时期是:__________ A、.1920-1918 B、.1918-1924 C、.1924-1939

(5)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__________ A、拉特克 B、拉特克、C、夸美纽斯 D、夸美纽斯 E、昆体良

(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内容和结构体系要做到“四个基本”__________

A、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B、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导向、基本原则 C、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D、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7)“语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__________

A、教育学——教学论——语文教育学 B、教学论——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 C、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

(8)“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__________

A、教育学——语文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B、教育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C、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D、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9)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

A、实践、研制和应用 B、管理、研制和应用 C、管理、研制和开发

(10)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三大课程流派:__________

A、学科课程、融合课程、关联课程、广域课程 B、关联课程、广域课程、问题课程、融合课程 C、学科中心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D、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课程、职业课程

第二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

选择题:

(11)《三字经》的编写者是__________ A、.周兴嗣 B、王应麟 C、刘英庄 D、叶圣陶

(12)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__________ A、《唐诗三百首》 B、《昭明文选》 C、《文章正宗》 D、《古文观止》

(13)语文单独设科是在:__________

A、1916年 B、1912年 C、1902年 D、1903年

(14)语文名称的确立,国家是接受哪位教育家的建议:__________ A、徐特立 B、叶圣陶 C、张志公 D、吕叔湘

(15)《千字文》是谁编写的:__________ A、. 刘英庄 B、.王应麟 C、.周兴嗣 D、.昆体良

(16)“五经”是指:__________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战国策》 B、.史记》、《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C、.《诗经》、《尚书》、《国语》、《易经》、《春秋》 D、.《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7)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__________

A、.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技术问题 B、.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教学原则问题、教学方法问题 C、.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方法问题

(18)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__________

A、.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作文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B、.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C、.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审美教育 D、.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19)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两方面:__________ A、.推动了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B、.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C、.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素质教育模式

(20)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具体地体现在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理念上。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__________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B、.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C、.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D、.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选择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__________

A、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文课程三维目标:__________

A、价值观、方法、过程 B、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知识、能力、方法 D、情感态度、过程、方法

(3)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__________ A、语文技能 B、语文素养 C、学习方法

(4)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__________ A、语文素养 B、语文技能 C、学习方法

(5)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是由谁确定的:__________ A、徐特立 B、张志公 C、叶圣陶 D、夏丏尊

(6)新课程的价值转型必然导致目标重建,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__________ A、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新的教学观

B、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C、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教师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D、确立新的学习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7)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领域是:__________

A、课外活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B、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C、研究性学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D、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8)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__________

A、导向作用、促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B、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应用作用、管理作用 C、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D、指导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9)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突出的新的教育思想:__________

A、突出了教师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B、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C、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D、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本质

(10)口语交际有两个突出的特点:__________

A、实践性、情感性 B、综合性、实践性 C、综合性、情感性 D、综合性、随机性

第四章 语文课程设计

选择题:

(1)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哪个文件决定实行分科教学:__________ A、《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B、《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 C、《学务纲要》

(2)20世纪后半期第一套语文教学大纲,是一套较为规范、完备的分科式语文教学大纲:__________ A、《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B、《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初中、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 C、《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D、《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3)正确阐述了语文教学中的“道”和“文”不可分割的科学辩证关系的文件是:__________ A、《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B、《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C、《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4)1923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哪个文件是我国具有体现各学科教育思想的指导性文件的开始。:__________ A、《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B、《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 C、《学务纲要》 D、《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5)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和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具有开创意义的特点是:__________

A、突出了文学教学、教学内容易于抽取线索,形成序列、教学目标明确,头绪清楚、知识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提出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B、突出了文学教学和语文知识教学、教学内容易于抽取线索,形成序列、教学目标明确,头绪清楚、知识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提出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black;font-size: 12pt“>C、突出了文学教学和语文知识教学、教学内容易于抽取线索,形成序列、教学目标明确,头绪清楚、知识系统性较弱,覆盖面广、提出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D、突出了文学教学和语文知识教学、教学内容易于抽取线索,形成序列、教学目标不明确、知识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提出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6)首次把课程分为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两类,打破了单一课程的格局的大纲是:

A、《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C、《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D、《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7)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从哪三方面来理解:__________

A、课程功能从主要关注怎么教转向主要关注教什么、课程价值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B、课程功能从主要关注怎么教转向主要关注教什么、课程价值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C、课程功能着重提高学生能力、课程价值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D、课程功能从主要关注怎么教转向主要关注教什么、课程价值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8)现代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__________

A、范文系统,文学常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 B、《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 C、范文系统,知识系统,能力培养系统,助读系统 D、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导读系统

(9)教师灵活运用,适当调整教材的方法有:__________

A、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自主选择新鲜的时文、适当抽换教材 B、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自组单元,显示新意、适当抽换教材 C、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自组单元,显示新意、对一些课文不加讲解

(10)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向:__________

A、学生学习问题 B、教学问题 C、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

第五章 语文教学设计

选择题:

(1)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__________

A、体现语文特色 B、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学科性质特点,适应社会需要 C、培养学生能力

(2)我国古代的文章评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__________ A、讲授法 B、评点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3)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 A、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美育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

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C、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原则

D、1.语文内容简易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4)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

A、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B、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C、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语文工具性的作用、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D、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5)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分为三种形式:__________

A、点拨、指点和指向 B、引导、指点和答疑 C、引导、帮助和指向 D、引导、指点和指向

(6)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__________

A、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社会的要求 B、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课程标准的要求 C、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D、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学生的实际水平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7)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__________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适应社会需要 B、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特色、适应社会需要 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适应社会需要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适应学生的需要

(8)语文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__________

A、1.教学内容要恰当 2.教学内容要简单 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

B、1.教学内容要恰当 2.教学内容要充实 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

C、1.教学内容要精要 2.教学内容要充实 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

D、1.教学内容要恰当 2.教学内容要充实 3.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9)语文教学行为主体是:__________ A、教师 B、学生 C、学生和教师

(10)教案的特点有:__________ A、可操作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B、科学性、一致性和实用性 C、科学性、创造性和简约性 D、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第六章 识字写字与阅读教学

选择题:

识字与写字部分:

(一)斯霞“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的确优点是:__________

A、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2.强调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B、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2.强调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C、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2.强调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开展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的意义是:__________

A、1.增强汉字魅力,促进民族交流。2.可以为我国小学识字教学提供参照系,使二者互相促进。3.通过内外汉字教学差异的对比,拓展视野,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汉字与其它文字,促进文字学理论的研究

B、1.可以直接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为弘扬民族文化,让汉语走向世界服务。2.可以增强汉语的国际影响力。3.通过内外汉字教学差异的对比,拓展视野,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汉字与其它文字,促进文字学理论的研究

C、1.可以直接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为弘扬民族文化,让汉语走向世界服务。2.可以为我国小学识字教学提供参照系,使二者互相促进。3.有助于汉字的科学化与艺术化发展

D、1.可以直接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为弘扬民族文化,让汉语走向世界服务。2.可以为我国小学识字教学提供参照系,使二者互相促进。3.通过内外汉字教学差异的对比,拓展视野,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汉字与其它文字,促进文字学理论的研究

(三)对外汉字教学与我国识字教学的区别是:__________

1.教学目的不同 2.教学对象不同 3.学习基础不同 4.认知模式有别 5.出现偏误不同不 6.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 7.教学周期长短不同 1.教学性质不同 2.教学手段不同 3.学习基础不同 4.认知模式有别 5.出现偏误不同不 6.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 7.教学周期长短不同 1.教学性质不同 2.教学对象不同 3.学习方法不同 4.认知模式有别 5.出现偏误不同不 6.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 7.教学周期长短不同 1.教学性质不同 2.教学对象不同 3.学习基础不同 4.认知模式有别 5.出现偏误不同不 6.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 7.教学周期长短不同

(四)常见的对外汉字教学法是:__________

A、古文字介入法、画图法、体态语教学法、偏旁部首带字法、语音摹拟法、部件分合法

B、音译法、古文字介入法、画图法、体态语教学法、偏旁部首带字法、语音摹拟法、部件分合法、笔顺展示法、韵语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

C、翻译法、古文字介入法、画图法、体态语教学法、偏旁部首带字法、语音摹拟法、部件分合法、笔顺展示法、韵语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 D、翻译法、古文字介入法、画图法、声音模拟教学法、偏旁部首带字法、语音摹拟法、部件分合法、笔顺展示法、韵语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 ”)(五)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

A、杜绝简单化、杜绝喧染汉字神秘难学、正刺激与负刺激 B、杜绝幼稚化、杜绝喧染汉字神秘难学、正刺激与负刺激 C、杜绝复杂化、杜绝喧染汉字神秘难学、正刺激与负刺激 D、杜绝幼稚化、杜绝喧染汉字神秘难学、尊重他国的风俗习惯

(六)我们研究的汉字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

A、方法化、艺术化与信息化 B、科学化、规律化与信息化 科学化、艺术化与理论化 科学化、艺术化与信息化

(七)识字教学的科学化艺术化与信息化的基本目标,就是使汉字教学做到教师一语道破,学生终生不忘,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

A、形象展示法、字理讲析法、音义归纳法 B、形象展示法、字理讲析法、系统归纳法 C、字型展示法、字理讲析法、系统归纳法 D、形象展示法、拼音讲析法、系统归纳法

(八)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在识字写字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

1.突出了识字的政治教育功能。2.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标准。3.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提高了对写字的要求。1.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起来。2.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不做明确的要求。3.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提高了对写字的要求。1.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起来。2.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标准。3.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提高了对写字的要求。1.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起来。2.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标准。3.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提高了对识字的要求。

(九)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在7-9年级的要求是:__________

A、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首先强调情感态度。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也有情感态度的因素。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B、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币熟练地书写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C、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D、1.能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十)识字与写字教学的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__________ A、1.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起来。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的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B、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频度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的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C、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频度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交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的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D、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频度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3.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部分:

(一)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__________

A、对文章形式的理解 B、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研读过程 C、对文章思想的领悟

(二)从阅读的途径上看,阅读可分为:__________

A、课上阅读和课下阅读 B、书面阅读和浏览阅读 C、直接阅读和间接阅读 D、书面阅读、屏幕阅读和网上阅读

(三)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__________

A、1.多读好书的习惯 2.健康读书的习惯 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B、1.勤于读书的习惯 2.深入读书的习惯 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C、1.勤于读书的习惯 2.健康读书的习惯 3.反复读书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D、1.勤于读书的习惯 2.健康读书的习惯 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需注意以下几点:__________

A、1.明确阅读的方法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B、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 2.鼓励学生精读阅读材料 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C、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D、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追求阅读教学的美育境界

(五)阅读方法:__________ A、朗读、快读、精读、略读 B、朗读、默读、精读、略读 C、朗读、默读、反复读、略读

D、默读、精读、略读

(六)精读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__________ A、1.把握重点,深入研究 2.咬文嚼字,融会贯通 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 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

B、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 2.理解大意,粗略阅读 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 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

C、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 2.咬文嚼字,融会贯通 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4.灵活运用一种精读方法

D、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

2.咬文嚼字,融会贯通 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 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

(七)几种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有:__________

A、评点法、讲述法、讲解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法 B、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法

C、评点法、问答法、疑问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 D、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

(八)网络阅读的优势表现在:__________

A、1.阅读资源的丰富性 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 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

B、1.阅读资源的单一性 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 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 4.阅读过程的互动性 5.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C、1.阅读资源的丰富性 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 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 4.阅读过程的互动性 5.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D、1.阅读资源的丰富性 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 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 4.阅读过程的双向性 5.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九)网络阅读的弊端:__________

A、1.对象的单一性 2.内容的随意性 3.技术的依赖性 4.费用的制约性 5.注意力的散乱性 B、1.对象的芜杂性 2.内容的随意性 3.技术的依赖性 4.费用的制约性 5.注意力的干扰性

C、1.对象的芜杂性 2.内容的过多性 3.技术的依赖性 4.费用的制约性 5.注意力的散乱性 D、1.对象的芜杂性 2.内容的随意性 3.技术的依赖性 4.费用的制约性 5.注意力的散乱性

(十)网络阅读的形式有:__________ A、1.主题性网络阅读 2.延伸性网络阅读 3.定向阅读 4.交互性网络阅读 5.随意性网络阅读

B、1.主题性网络阅读 2.延伸性网络阅读 3.创造性网络阅读 4.交互性网络阅读 5.随意性网络阅读

C、1.主题性网络阅读 2.延伸性网络阅读 3.创造性网络阅读

D、1.主题性网络阅读 2.延伸性网络阅读 3.创造性网络阅读 4.消遣性阅读 5.随意性网络阅读

第七章 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选择题: 写作部分:

(1)学生写作积累材料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A、听别人介绍 B、细心观察生活 C、用心感受生活 D、广泛涉猎各类读物(2)写作训练的任务有:__________

A、育人训练、积累训练、知识训练、语言训练、技能训练 B、育人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实践训练 C、技巧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 育人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技能训练

(3)用语要适应语言环境,写作时候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场合、上下文的精神,考虑到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考虑到文章体裁的特点等因素指的是:__________ A、准确 B、简明 C、得体

(4)作文批改的几点要求是:__________

A、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少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 B、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多批少改;内容为主,形式为辅 C、多赞扬,少批评;多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 D、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多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

(5)立意要努力达到的要求是:__________

A、鲜明、深刻、新颖 B、正确、深刻、新颖 C、正确、有说服力、新颖 D、正确、深刻、求异

(6)选取重点材料应注意的几点是:__________

A、多样、典型、新颖 B、真实、典型、有说服力 C、真实、典型、新颖 D、真实、求异、新颖

(7)写好作文批语的要求是:__________

A、运用夸张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B、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含蓄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C、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D、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随意的句式写评语

(8)想象作文训练的方法是:__________

A、关联式想象作文、联想式想象作文、假想式想象作文、寓意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B、关联式想象作文、深入式想象作文、假想式想象作文、寓意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C、关联式想象作文、扩展式想象作文、假想式想象作文、寓意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D、关联式想象作文、扩展式想象作文、假想式想象作文、寓言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9)自主作文训练包括:__________

A、教师拟题作文、课外自由写作、网络写作 B、自由拟题作文、课内写作、网络写作 C、自由拟题作文、课外自由写作、网络写作 D、相互拟题作文、课外自由写作、网络写作

(10)写作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是:__________

A、教师引导,学生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B、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立意;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C、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D、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指导,学生自改;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部分:

(一)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有:__________

A、规范口头语音、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B、规范口头语言、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C、规范口头语言、规范口语交际的行为、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二)良好的口语交际的态度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表现,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

A、一心两用的倾听、自信负责的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口语表达能力 B、耐心专注的倾听、随意的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口语表达能力 C、耐心专注的倾听、自信负责的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 D、耐心专注的倾听、自信负责的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口语表达能力

(三)口语表达能力包括:__________

A、组织语言能力、语言编码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化为有声语言 B、内部组码能力、语言输出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化为有声语言 C、内部组码能力、语言编码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化为有声语言

(四)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A、创造性、互动性、综合性 B、情境性、单一性、综合性 C、情境性、互动性、复杂性 D、情境性、互动性、综合性

(五)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A、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 B、整体性、自主性、开放性 C、整体性、随意性、开放性 D、整体性、自主性、交互性

(六)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

A、课外实践活动课 B、科研性学习C、探究性学习D、课本知识学习

(七)综合性学习一般有三种形式:__________

A、1.综合语文课程中部分相关内容的综合。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B、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文科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C、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加强社会实践。

D、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八)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应该避免两种倾向:__________ A、一是教师对不关心综合性学习认是可有可无的。二是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彻底放手,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放弃了自己的责任。B、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不放心,不敢放手,过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替学生选择课题, 替学生分组,替学生拟订方案等等,做了大多不属于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二是教师选择的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C、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不放心,不敢放手,过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替学生选择课题, 替学生分组,替学生拟订方案等等,做了大多不属于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二是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彻底放手,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D、一是教师不知道什么是综合性学习。二是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彻底放手,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九)复述可分为哪三种形式:__________ A、详细复述、省略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B、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陈述性复述 C、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D、简单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十)综合性学习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__________

A、1.具有扎实本专业知识。2.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加强计划性。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B、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2.掌握一定的其他学科知识。3.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加强计划性。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C、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2.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加强计划性。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D、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2.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活动不闻不问。4.加强计划性。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第八章 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选择题:

(1)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叫做:__________ A、思维 B、记忆 C、观察

(2)当人和外界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使各种智力因素活动起来的心理力量,叫做:__________ A、意志 B、情感 C、兴趣 D、动机

(3)记忆分为:__________

A、长久记忆和瞬时记忆 B、直接记忆和间接记忆 C、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4)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有:__________

A、动机、思维、感情、意志 B、记忆、兴趣、感情、意志 C、动机、兴趣、感情、观察

D、动机、兴趣、感情、意志(5)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一般都要经历哪几个阶段:__________

A、个人兴趣产生的动机、个人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社会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 B、外力冲击产生的动机、个人体验产生的动机、社会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 C、外力冲击产生的动机、个人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社会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 D、外力冲击产生的动机、个人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时代需要产生的动机

(6)动机教育的主要方法:__________

A、通过学校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B、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C、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教师指导激发动机;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D、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通过家长的协助强化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

(7)语文教学中培养和训练想象力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

A、口语训练、设置场景、设置悬念 B、语言描述、加强引导、设置悬念 C、语言描述、设置场景、提高兴趣 D、语言描述、设置场景、设置悬念

(8)“为学生服务”的三项要求是:__________

A、要求教师具有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要求教师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工作适应和满足考试的需要 B、要求教师具有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要求教师精心培育少数精英学生、要求教师工作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C、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工作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D、要求教师具有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要求教师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工作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9)教学语言的特点:__________

A、严谨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谐性、交流性 B、规范性、流畅性、艺术性、和谐性、交流性 C、规范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谐性、交流性 D、规范性、科学性、思想性、和谐性、交流性

(10)智力的核心:__________

A、创造能力 B、思维能力 C、观察能力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论练习题

小学语文教学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汉语拼音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是()、()、()、()。

2、在进行字音教学时,要注意几点:()()()()。

3、识字教学的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

4、小学生认读既要准确、又要逐渐加快()。

5、语文学科,即是一门()学科—读的和写的主要是一篇文章,又是一门()学科—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6、小学生掌握汉字的心理过程,一般经历()、()、()等三个阶段。

7、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一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二是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的分析过程。

8、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识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经历()、()、()的过程。

9、听话、说话训练的基本方法:看图听说;()、情境听说;();复述、转述及对话;();辨析;().10、()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11、小学阶段的听话,说话训练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注意其(),又要注意其()。

12、放声朗读会进入文章意境,提高对()、()和()的感受力,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以及对文章的鉴别力,从而培养语感。

13、进行简记叙文训练的方式比较多,最常见的方式 有:看图作文、()、()、()。

14、备课必须处理好四对关系;“出”与“入”的关系、()、()、()。

15、背诵,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能对不规范的口头语起着()作用,为说话和写作提供();能发展学生的()。

16、根据学生阅读时的心理过程,一篇课文的教学程序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7、教学设计是指备课时在“吃透”教材和教学对象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的,并围绕完成教学目的的这一中心安排(),选择(),组织(),制定()。

18、运用体态语言的原则包括:()、()、()、()。

二、简答题

1、写字教学一般分为哪几个步骤?

2、听话,说话训练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科?

3、在听话、说话训练过程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4、什么是篇章教学?它包括哪些内容?

5、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心理特点。

6、朗读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7、作文讲评有哪些方法?

8、小学语文学习方法形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根据这些特征要求教师应该重视什么?

9、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原则包括哪些?

10、词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小学语文教学论答案

一、填空题

1、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复习巩固、课堂小结

2、纠正方言语、同音字的归类比较、多音字、形声字半边漠读

3、提出生字、教学生字、复习巩固、运用生字

4、速度

5、很单纯的、很复杂的6、泛化阶段、初步分化阶段、精确分化阶段。

7、双向

8、训练写话、训练写片断、训练写成篇作文。

9、观察实物、景物听说、交流信息、讨论、评论、想象听说。

10、兴趣

11、多流性、阶段性

12、语音、语义、语法

13、命题作文、自拟题目作文、给材料作文

14、“备人”与“备学”的关系、“读懂”与“教会”的关系、“长”与“短”的关系

15、改选、丰富的语言材料、记忆力

16、初知大意、深入阅读、总结巩固

17、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方案

18、目的性、准确性、简洁性、优美性

二、简答题

1、指导—示范—练写—批改—讲评

2、(1)看图听说(2)观察实物、景物听说(3)情境听说(4)信息交流(5)复述、转述及对话(6)讨论、评论

(7)辨析

(8)想象听说

3、答:在听话、说话训练过程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①小学生听话比较粗略,分辨理解能力不强。②小学生说话时内容的随意性、语言的不完整性。

③小学生说话时不会利用自己的听沉反馈来调节口语表达的内容。

4、答:篇章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对全篇文章从思想内容到语言表达的系统的学习理解。这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练习给课文分段;二是给课文分段之后,练习归纳段落大意;三是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是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五是练习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5、答:①具体形象的思维占优势,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②感知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观察事物笼统,精细辨别能力、方位知觉能力差。③在学习汉语拼音过程中易受方言读音的干扰。

④写字初始阶段未形成熟练技巧,制约着汉语拼音的书写。

6、答:1)朗读有助于深入体味文章的思想情感 2)朗读有助于集中注意,加深记忆 3)朗读有助于听、说、学能力的提高 4)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

7、(1)综合讲评法:这是对全班学生作文概括性、全面性的评论,肯定优点、提出缺点、并举例加以说明。(2)专题讲评法:从学生作文实际出发,抽取一两个问题,联系写作实际,进行具体分析。(3)典型讲评法:选择一篇作文作典型,进行分析讨论。

(4)对比讲评法:选择写得好的作文和学写得差的作文比较分析,使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

(5)经验交流法: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让作者朗读,然后汇报自己是怎样想,怎样写的,有什么心得体会以使使其他同学受到启发。

8、答:小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小学语文的学科特色,形成了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一些特点。①模仿性。②操作性。③渐进性。④个体性。

模仿性需要教师重视学习方法的示范指导;操作性需要我们重视学习的具体操作训练,在实践中让学生学到学习方法;渐进性则要求我们重视训练的阶段性以及学习方法的迁移;个性性则是从学生学习方法掌握的个性差异来研究的。

9、答:①导向性原则。②客观性原则。③整体性原则。④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⑤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10、一是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第四篇:邓论练习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

2.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A.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B.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D.毛泽东思想

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5.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阐释是()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排除姓“资”姓“社”抽象争论的干扰

D.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6.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大D.中共十大

7.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D.自力更生

8.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理论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9.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

A.历史依据B.理论源泉

C.时代背景D.现实依据

1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改革开放B.实事求是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12.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对象不同

13.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工人阶级B.知识分子

C.农民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1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B.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

D.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

15.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产阶级财产D.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和财产

1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公有制、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

A.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

B.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能力的轨道上来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C.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D.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9.在党的基本路线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坚持党的领导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其性质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B.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C.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D.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2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充分调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积极因素

C.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

D.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23.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A.根本任务B.优越性

C.根本目的D.发展动力

2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是由()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决定的D.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目标决定的25.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提高综合国力B.发展生产力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实现现代化

26.邓小平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A.创新B.改革

C.发展D.科技

2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

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D.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要求

28.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为我国的()

A.市场经济体制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B.市场经济体制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C.市场经济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D.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是结合在一起的29.科技、人才和教育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非常重要。其中,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

A.科技B.人才

C.教育D.创新

30.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B.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A.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D.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

A.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D.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3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A.根本任务B.基本方针

C.主要内容D.根本要求

34.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

C.改革创新D.自强不息

35.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6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题是()

A.发展B.改革

C.体制机制创新

D.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

3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

B.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

C.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

D.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3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D.管理民主

4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D.以德治国

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发展B.改革

C.体制机制创新

D.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

4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根本任务B.基本方略

C.本质属性D.战略目标

4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4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46.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的性质,是因为()

A.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D.特别行政区除高度自治外,与内地各行政区没有什么区别

47.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

A.和平问题B.发展问题

C.反恐问题D.战争问题

48.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

A.开放全方位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B.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C.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49.周恩来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其中“一纲”是指()

A.台湾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B.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C.台湾问题必须通过和平方式解决D.台湾不能加入联合国

50.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51.当今世界,虽然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但改变不了的时代潮流是()

A.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谋求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D.反对恐怖主义威胁

5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D.新的社会阶层

5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5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其主线是()

A.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B.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

C.反腐倡廉建设D.执政能力建设,纯洁性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55.加强思想建设的重点是()

A.坚定理想信念B.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健全民主集中制D.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56.新时期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

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B.祖国统一问题

C.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D.党的领导问题

57.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密切联系群众B.作为执政党手中有了权力

C.党具有崇高价值D.和各民主党派合作

58.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

59.加强组织建设的重点是()

A.坚定理想信念B.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C.健全民主集中制D.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60.加强作风建设的重点是()

A.坚定理想信念B.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D.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第五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2.“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183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4.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5.()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A.课程编制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选择

()6.“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7.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8.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9.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D.杜威

()10.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11.()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12.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

A.利维 B.泰勒 C.布卢姆 D.莱斯()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A.随机访问教学 B.情境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问题教学

()14.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

A.学术中心课程 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人格中心课程

()15.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16.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17.“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18.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19.()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20.“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 D.黑格尔

()21.()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22.“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23.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24.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25.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26.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27.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28.()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29.“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D.瓦根舍因

()30.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二、填空题

1.所谓,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2.现代 可以分为五类:光学媒体、音响媒体、文字图像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

3. 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体和受传者。

4. 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手势、体态、眼神、面部表情等来表达。

6.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7.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 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特点。

8.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功能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9.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 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10.在我国的教育实际工作中,课程一般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

11.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和实验法。12.是教学的基本理论,是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13.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把学习过程概括为 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

14.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重点集中在学习差的学生身上。15.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与选择作品和反省与评价。

16.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知识说、、教学过程本质说和教学过程实践说。17.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教学过程的 和教学过程的外部动力。18. 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19.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与任选课两类。

20. 是为了达到—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

2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 ——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22.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23.以 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24. 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25. 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6. 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27.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8.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29.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30.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 三种类型。

三、名词解释

1.学习双机制理论 2.课程组织 3.课程评价 4.教学过程 5.课程实施

6.结构-定向教学理论 7.课程标准 8.有效教学 9.课程 10.教学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教学对话的性质?

2.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 3.简述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4.目标达成模式的步骤是什么? 5.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简述教学媒体的作用。7.教学环境有哪些功能? 8.研究性学习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9.课程的分类有哪些标准? 10.课程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五、分析题

1.有一位数学教师,在讲“对数表”一课时,先问学生“一张纸厚度是0.0 83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请同学估计一下厚度”?学生:“30毫米””60毫米”?!教师:“我经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叠起来的高度”。学生惊讶不已,甚至有人认为老师搞错了。教师列出式子:0.0 83X 230,对学生说:“230很难计算,不如查对数表。” 试用学过的教学理论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策略。2.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且获得优异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05级中文班的同学在九小见习时,九小的王进老师向他们面授教学技巧,王:“教学有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效果,但是我们选择哪种教学方法的时候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充分考虑教学方法的优选因素。”

问题:1.结合材料一,说说教学方法的作用? 根据材料二,谈谈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哪些因素?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这次见习的心得体会,围绕《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知识谈谈自己对教学技能的认识或对教学方法的看法。

下载教学论练习题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论练习题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含答案)[范文模版]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一 练习题第一套 一、论述 1.试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关系。 2.谈一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举例谈谈你对阅读......

    《语文教学论》练习题答案5则范文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语文教学论》练习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国文、国语 2) ①20世纪②五·四③50年代初④1978 3) 教师、教材、课堂 4) 五六千年......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题(一)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

    《语文教学论》专科 练习题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专科 一、 填空题 答案1、国文、国语2、①20世纪②五·四③50年代初④1978 3、教师、教材、课堂4、五六千年、三千5......

    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精选5篇)

    作业 1.第1题 “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A.教师、学生、课程 B.教师、学生、教材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D.教师、学生、环境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

    《孔孟论学习》练习题

    《孔孟论学习》练习一、基础识记 1、默写: ⑴学而不思则罔, 。 ⑵不 不 ,不 不 。 ⑶“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 , ”。 ⑷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练习题答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练习题一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素质教育的特征 目的性 有了目的,做事情才有目标,才有追求的境界。所以说目的既包含了目标,也包含了境界。素质......

    财务管理第一章 概 论,练习题

    第一章:概论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化目标是。 A. 产值最大化B. 利润最大化C. 每股利润最大化D. 企业价值最大化 2.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体现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