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学练习题 (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2:0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七章教学练习题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七章教学练习题 》。

第一篇:第七章教学练习题

教学 一判断

1、实验法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

2、师生之间建立友谊虽然可以使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

3、上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

4、课堂提问可以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习成果。()

5、教学中,就掌握知识而言,学生是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主的。()

6、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启发性原则,一分为二看待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与不足。()

7、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具有主导作用。()

8、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规律制定的,所以二者没有区别。()

9、教学具有教育性。()

10、教学相长最早出于《大学》。()

11、教学无论效果怎样,都具有教育性。()

12、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

13、教学是学校里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4、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5、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16、教学就是智育。()

17、教学就是上课。()

18、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19、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20、非指导性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理论。()

21、教学评价要坚持全面性原则。()

22、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23、翻转课堂强调学生在家里先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课内辅导。()

二、单选

1、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很高。A 难度

B 信度

C 效度

D 区分度

2、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来编班。

A 年龄

B 发展水平

C 知识经验

D 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3、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A 配置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4、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A 实验法

B 讲解法 C 讨论法

D 演示法

5、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中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学形式叫()A 特朗普制 B 道尔顿制

C 分组教学制

D 班级授课制

6、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 非制导教学模式 B 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 发展性教学莫师 D 最优化教学模式

7、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A 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道德

C 传授知识

D 发展个性

8、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

A 中心环节 B 起始环节

C 终止环节

D 一般环节

9、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A 教学目标明确,采用多种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正确;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B 教学目标明确,备课认真,准备充足;教学内容正确,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C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组织严密,结构紧凑,教学内容正确,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D 教学目标明确,采用多种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正确,板书规范,教态从容自如

10、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A 唐朝中期 B 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 辛亥革命以后

11、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A 教学任务 B 教学内容

C 教学规律 D 教学原则

12、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A 班、课、室

B 师、生、课

C 师、生、时 D 班、课、时

13、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A 教师的主导作用 B 学校的管理作用

C 教材的媒体作用

D 学生的主体作用

14、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A 教学计划 B 教学过程

C 教学评价

D 教学设计

15、刘老师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来决定自己是否需要改善教学,这种评价属于()评价

A 诊断性 B 描述性

C 形成性

D 总结性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观点强调的是()。A 学习的兴趣

B 学习的过程

C 学习的要求

D 学习努力的程度

17、课堂教学是教学的()。

A 唯一组织形式 B 重要组织形式

C 基本组织形式

D 辅助形式

1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育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A 孔子 B 杜威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特

19、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A 教学 B 课外活动

C 社会实践 D 校外活动

20、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重点掌握()

A 直接经验 B 间接经验

C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重

D 先掌握直接经验,后掌握间接经验

21、教学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 计划决策职能

B 组织实施职能

C 指挥运筹功能

D 监督控制职能

22、“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 创新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想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3、“学不躐等”讲的的教学要重视()。

A 启发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24、“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 最早出自《论语》 B 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 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 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25、程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罗杰斯

B 布鲁姆 C 斯金纳 D 皮亚杰

26、程序教学的基础是()心理学

A 构造主义 B 认知主义 C 行为主义

D 实用主义

27、读书指导法属于以()为主的教学方法。

A 引导探究

B 直接感知 C 实际训练

D 语言传递信息

三、多选

1、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主要有()。

A 激发学习动机 B 领会知识

C 巩固知识 D 运用与检查知识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

A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C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D 发扬教学民主

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B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C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D 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4、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 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B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C 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D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第二篇:教学练习题

第七章 教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关于教学的正确论述应该是()A教学就是传授知识B、教学就是上课C、教学就是智育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A、孔子 B、杜威 C、昆体良 D、思孟学派

3、“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是()。A很快要达到的水平B明天要达到的水平C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D理想永远达不到的水平

4、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6、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A、赫尔纽斯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7、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 D、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

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0、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巩固知识 D、理解教材

1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A、获得直接经验 B、进行科学实验 C、进行社会实践 D、学习间接经验

12、“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3、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科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14、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1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力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6、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A、卢梭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17、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

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18、以下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1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0、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出了()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21、“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体现了()教学原则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2、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3、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4、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A、信号图式法 B、探究—发现法 C、暗示教育法 D、五段教育法

25、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实践法

26、(A)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A、练习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法

27、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是总结的是()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二、填空题:把答案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

1、教学 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 系统 过程。

3、按照朱熹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解释,“心求通而未得”谓之 愤。

4、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 直 接经验 为基础。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 组织者 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6、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的关系来看,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 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7、一般来讲,教学过程中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包括:激发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8、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简捷性、有领导的认识等方面。

9、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 认识发展 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原则。

10、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 启发性 原则。

11、“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系统性 原则。

三、简答题:(白皮书1-27页及讲义上教学部分上有答案)

1、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2、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3、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5、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四、论述题:

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答:道而弗牵。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就会自然和谐。强而弗抑。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开而弗达。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提供现成答案,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现实意义:(1)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3)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其学习潜力。

2、如何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包括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都共同关注的问题,请结合“教学应遵循理念联系实际”这一原则,谈谈教学中如何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答: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实现学校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沟通。

3、一次语文课上,当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这个新鲜而又古怪的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家都在思考:“是啊,他不在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有些老师这时候或许会搬出教参中现存的答案来解决,马老师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希望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这堂课。

答:从教学目标来看,马老师的这堂课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保护了学生的想象力。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马老师之所以不用教学参考书的答案来解释,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课堂上,老师唯有真正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附选择题答案:1D2D3C4A5B6D7B8D9B10D11D12B13D14C15A16C17C18C19D20B21C22D23A24C25C26A27C

第三篇:教学设计和练习题

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一)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编出6的乘法口诀.

(二)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难点: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具和学具

教具:例11的实物图,6根小棒. 学具:6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5的乘法口诀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全体同学一起背一遍,相邻两个同学互相背一遍.

2.卡片口算,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3=

1×4=

5×2=

2×1=

4×4=

5×5=

3×5=

4×3= 3.卡片口算,直接记得数

2×5=

2×2=

5×1=

3×4= 1×5=

5×3=

2×4=

5×4=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 诀.

(二)学习新课 1.准备练习

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让学生口算,6个6个地加,把每次加的结果,教师填在空格里,一直加到36.提问:12是几个6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3个6相加是多少?(18)5个6呢?(30)6个6呢?(36)

2.出示例11教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其它的蝉先用纸盖起来).

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

(2)仔细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板书: 6×1=6)

(4)6×1= 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一个六是六)(5)谁能结合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一六得六)教师在6×1=6的算式旁边,板书:一六得六. 教师移动遮盖纸,又露出1只蝉,一共露出了2只蝉.

提问:

(1)2只蝉共有多少条腿?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6×2=12)

(2)6×2=12这个算式什么意思,谁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12算式旁边板书:二六十二)

6的乘法口诀前两句咱们已经编出来了,后面几句,同学们试着自己编好吗?

教师陆续露出3只、4只、„„、6只蝉,每增加1只,让学生试着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订正后,教师把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句乘法口诀

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提问:

(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有6句)

(2)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3)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后一句比前一句多6)

(5)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4.熟记口诀(1)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3)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摆了一个六边形,学生动手也摆1个. 提问:

(1)你摆的六边形用了几根小棒?(6根)

(2)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如果不摆图了,你能知道摆2个六

边形用几根小棒吗?摆3个,摆5个,摆6个呢?

学生口答:教师逐一板书:6×1=6,6×2=12,6×3=18,6×5=30,6×6=36.你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它的得数?(用6的乘法口诀得出来的)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任意指一道题,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2.发展性练习

(1)先算出每道题的得数,再说一说每组两道题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练习,你得到什么启发?(不知道6×6=?我可以用6×5+6得出)

(3)读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 五六三十 四六二十四 3.综合性练习直接写出得数.

6×4=

1×6=

4×6=

3×5= 2×6=

3×6=

6×3=

4×3=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教学过程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1、激疑引入,让学生猜一猜今天要观察什么物体,然后出示玩具恐龙。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猜一猜,坐在恐龙的什么位置,可能看到恐龙的什么。

这样的教学设计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又复习了旧知为探索新知做准备。

2、画恐龙

请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看到的恐龙的样子画下来。教师从正

面、背面、侧面各选一张恐龙图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3、质疑明理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样一只恐龙,为什么他们画出来的形状却不一样呢?组织各小组同学讨论。然后反馈汇报结果。最后引导小结:因为这三个同学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就不一样。

4、全面观察,体验新知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全面观察,这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面去观察这只恐龙,并引导总结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

5、知识应用

此环节的教学通过让3名同学分别坐在3个方向,观察同数学书,并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组织质疑明理,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观察物体。

二、总结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68。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感知能够认识对称图形,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

图形。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会在长方形纸上剪一个对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会画一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重点: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会画一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自主的探索的学习。

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彩纸、一张长方形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剪刀、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感知

谈话:同学们,国庆长假刚过,但天气还是十分的炎热,大家向不向往凉爽的春天。好,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春天的美丽景色。(出示一幅综合图有:蜻蜓、蝴蝶、树林、池塘)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叙述:图上有蜻蜓、蝴蝶和树叶,我们把它们画下来。(出示:蜻蜓、叶子、蝴蝶)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如果将这几个图形对折,你又发现了什么?

叙述:我们通过对折,证明了这几幅图形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像这几幅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我们就叫它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剪一剪

提问:老师现在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件纸衣服,把它送给今天最爱思考、最爱发言的同学,你们想得到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纸衣服的。这是一张纸,先把它对折,使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将折痕处轻轻抹平,然后在靠近折痕的地方开始剪。我只剪了衣服的一半,轻轻打开,一件衣服就作好了。像这样只用对折剪出其中的一半,就能得到完整的图形,你还能想到哪些呢?请大家照着老师刚才剪的方法,自己利用桌上的纸、笔、剪刀、尺子这些材料来画一画、剪一剪。剪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叙述:同学们的这些作品都很棒,这些作品的图案、颜色、大小各不相同,但他们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呢?(展示作品)

提问:(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它们是对称图形吗?

把你们剪的给同组的小朋友看一看是不是对称的?

叙述:这些剪出来的对称图形的这儿都有一条折痕,我们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你们取的名字都很好,书上也给这条线取了一个名字,请翻开课本第68页,看看书上取的名字叫什么?(在图形旁边板书:对称轴)叙述:观察一下书上的对称轴画在图形的什么位置,是用什么线表示的。边说边示范:画对称轴的时候,要用尺子沿着折痕画虚线。叙述:请同组的小朋友互相指一指自己剪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找一找

留心观察,在我们生活中对称现象到处都有,想一想,你能找到哪些。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的确,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对称图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先从我们认识的一些常见事物中找一找

四、P63做一做

提问:这些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在是对称图形的下面打“√”。谁来说说看哪些是对称的? 这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对称的?

提问:你会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用铅笔、尺子画一画,注意要画虚线。

质疑: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画的,有什么不一样?

有的图形的对称轴是不是只有一条?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边说老师边用实物对折说明)(汇报)

叙述:刚才我们从认识的常见事物中找到了对称图形,下面让我们从我们认识的一些数学图形中找一找。P70第2题

提问:那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呢?请同组的小朋友拿出桌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纸,四个人合作一下,来折一折它们的对称轴。再用铅笔和直尺在图形中画一画对称轴。(1)展示长方形(两种)

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请两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折,说明有两条(出示课件)。(2)展示正方形

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出示课件)问:画对了吗?(3)展示圆形(多的,少的)

提问:你画出了几条对称轴?

你画出了6条对称轴,你画出了这么多条,想想看图形中还有没有对称轴了?

你想说什么?

眼睛闭起来想一想,我们再继续折,又能画出一条对称轴,再继续折,继续画,有无数条对称轴。同学们在旁边写上“无数条”(老师演示折纸过程,不用实际画对称轴)

对称图形真是无处不在,就连我们学习的英文字母中也有,你们看,找到了吗?还想继续找吗?看,这些是什么?这些标志中有对称图形吗?

好!我们同学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了那么多对称图形。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五、P70的第3题

提问:这是一个图形的左部分,我们应该怎样把它的完整图形画出来呢?(出示课件)根据它的对称轴,先把已知点的对应点依次画出来,然后再把这几个点用直尺连起来,就绘制出了完整的图形。这种方法叫做“先描点后连线”

按照老师介绍的这种方法,请同学们画出课本60页第3题的另一半?学生画

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

识了对称图形,知道该怎样画对称轴,动手做了各式各样的对称图形还找到了身边地许多对称图形。)

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欣赏几幅美丽的图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先想象一下即将看到的美景。好,睁开眼睛吧!(欣赏对称)和你想象中相比怎么样?你看到的这些,和今天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吗?

总结:我们刚才看到了一个神奇的对称世界,无论是昆虫、花草、树木、还是山水倒影,建筑物,剪纸艺术,无不体现着对称之美。我们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用数学

1、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19人,一共有多少人?

2、小明买玩具汽车,给售货员50元,找回27元,小汽车多少元?

3、饲养组去年养35只兔子,今年比去年多28只,今年有多少只?

4、二年级同学看电影,买了82张票,后来退了8张,二年级有多少同学看了电影?

5、公交车上原有67人,下去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

6、母鸡有45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公鸡有多少只?

7、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小鸡有多少只?

8、一盘苹果有6个,4盘有多少个?

9、一个杯子4元,买5个需要多少元?

10、有25名男生,21名女生,两位老师,50座的车够做吗?

填空:

1、3+3+3+3+3=()改写成乘法算式为——————,读作:——————,口诀:——————。2、3个6相加的和是()。5和6相乘的积是()。

3、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厘米和米都是()单位,量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6、用口诀二六十二写乘法算式:()和()。

7、()里最大能填几? 6 ×()<40 6×()>20

8、用4,5,6,可以组成()个两位数,把

它们写出来()。

看花容易绣花难,观摩了专家的授课,课堂上他们运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学的开心投入。我试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但效果不理想,我在教学《观察物体》 这一课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感觉课堂上学生纪律很乱,有的学生看热闹,不能用心的 思考,有的只顾玩,做与教学无关的活动,总之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感觉很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方面加强反思和改进。

第四篇:教学技能练习题

教学技能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教师教育机构萌芽于()

A.17世纪初 B.17世纪末 C.18世纪初 D.18世纪末

2.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形成的一系列()A.教学行为方式 B.心智活动方式 C.教学行为和心智活动方式 D.操作活动方式 3.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态是()

A.教学技巧 B.教学技艺 C.教学艺术 D.教学自动化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旁人可以插话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是(A.介入教学 B.教育教学实习C.微格教学 D.模拟教学 5.介入教学是一种()

A.教学方法 B.教学技能 C.学习方法 D.教学技能训练方法

6.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性较强的方法是()A.微格教学 B.介入教学 C.录音训练法 D.模拟教学 7.教案的最重要的部分是()A.概况 B.教学过程 C.板书设计 D.教学后记 8.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

A.备课技能 B.课堂教学技能 C.学法指导技能 D.教学反思技能

9.课堂教学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是()A.直接导入 B.复习导入 C.情景导入 D.问题导入

10.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而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方法是()A.直接导入 B.复习导入 C.情景导入 D.问题导入

11.教师从探讨题意入手导入新课的方法是()A.直接导入 B.审题导入 C.情景导入 D.问题导入

12.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是()A.课堂导入 B.课堂讲授)1

C.课堂提问 D.课堂板书

13.教师通过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是()A.讲述 B.讲读 C.讲解 D.讲演

14.布鲁姆把课堂提问划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等六种类型的分类依据是()A.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B.提问的一般形式

C.学生的能力高低 D.教学的目标层次

15.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是()A.回忆提问 B.理解提问 C.应用提问 D.综合提问 16.从巩固所学知识出发设计的提问是()A.回忆提问 B.理解提问 C.应用提问 D.综合提问

17.最常见的、几乎适用于所有学科的一种板书形式是()A.语词式板书 B.表格式板书 C.纲要式板书 D.线索式板书

18.教师采用一定方法促进和增强学生某一行为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教学行为属于()A.课堂对话技能 B.课堂倾听技能 C.课堂反馈技能 D.课堂强化技能

19.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再现一节课或一个章节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A.归纳结课 B.比较结课 C.活动结课 D.悬念结课

20.教师采用讨论、试验、演示、竞赛等形式进行结课的方法是()A.归纳结课 B.比较结课 C.活动结课 D.悬念结课

21.把考试分为选拔性考试、水平考试和诊断性考试的依据是()A.性质和功能 B.评分是否客观 C.考试目标 D.考试内容范围

22.试卷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是指试卷的()A.难度 B.区分度 C.信度 D.效度 23.教师教学中最基本最广泛的表达工具是()A.书面语言 B.教学口头 C.体态语言 D.内部语言

24.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事物、解释道理、分析问题、论证原理的语言,属于()A.说明性语言 B.叙述性语言 C.论证式语言 D.描述性语言

2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语速控制在()

A.每分钟100字以下 B.每分钟100——150字 C.每分钟200字左右 D.每分钟200字以上

26.某教师上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视这个学生,引起他的注意,促使其重新专心听讲,这个教师运用的是()A.直观技能 B.体态表达技能 C.提示技能 D.批评技能

27.被称为“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是信息社会每个人赖以生存、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是()

A.探究能力 B.自主学习能力 C.合作学习能力 D.信息能力

28.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指()A.探究学习B.自主学习C.合作学习D.主动学习

29.首次提出较为系统的探究性教学理论,主张进行“问题教学法”的教育家是()A.杜威 B.布鲁纳 C.布鲁姆 D.波斯纳

30.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为突破重点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方法而进行的说课是()A.研究性说课 B.示范性说课 C.检查性说课 D.评比性说课

31.让优秀教师所作的作为教师学习和借鉴范例的说课()A.研究性说课 B.示范性说课 C.检查性说课 D.评比性说课

32.研究课堂教学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A.备课 B.上课 C.说课 D.评课

33.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指()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发展 D.专业自我

二、多项选择

1.教学技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态有: A.教学技巧 B.教学技艺 C.教学反思 D.教学研究 E.教学艺术 2.教学技能的特点有()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发展性 D.操作性 E.整体性 3.教学技能训练的原则有()

A.目的性原则 B.分解原则 C.示范原则 D.反馈原则 E.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原则

4.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有()

A.观察法 B.书面作业法 C.对镜练习法 D.介入教学 E.微格教学 5.根据备课把握的内容,可以把备课分为()

A.课前备课 B.学期备课 C.课后备课 D.单元备课 E.课时备课

6.备课的内容有()

A.备课程标准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法 E.备学法 7.电子教案的特点有()

A.形象生动 B.数字化 C.可交互操作 D.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 E.便于携带与运输

8.编写教案不仅要切合学生实际,还要坚持“五性”,即()A.科学性 B.主体性 C.教育性 D.经济性 E.实用性

9.课堂对话的特点具有()A.民主性 B.生成性 C.多边性 D.开放性 E.倾听性

10.根据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言语时是否参与其中,课堂倾听的类型可分为()

A.介入型倾听 B.非介入型倾听 C.单向型倾听 D.双向型倾听 E.多向型倾听

11.课堂对话主要包括()

A.人与客体的对话 B.师生对话 C.生生对话 D.师师对话 E.人与自身的对话

12.课堂板书的特点有()A.超越性 B.艺术性 C.实践性 D.高度概括性 E.直观形象性

13.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A.激励作用 B.导向作用 C.调控作用 D.媒介作用 E.预测作用

14.根据操作手段不同,可以把教学强化分为()A.正强化 B.语言强化 C.标志强化 D.动作强化 E.活动强化

15.课堂导入的作用主要有()

A.集中注意 B.引发兴趣 C.及时反馈 D.及时强化 E.进入课题 16.按照作业的难易程度,可以把作业分为()

A.口头作业 B.实践作业 C.基础性作业 D.发展性作业 E.实践作业 17.课堂观察的影响因素有()

A.学习成绩 B.光环效应 C.期望效应 D.刻板效应 E.教师素质

18.按照考试的性质和功能,可以把考试分为()

A.标准化考试 B.综合考试 C.选拔性考试 D.水平考试 E.诊断性考试 19.教学口语的基本特征有()

A、教育性 B.科学性 C.针对性 D.规范性 E.可接受性

20.根据教学口语的信息流向可以将教学口语分为()

A.单项传输语言 B.双向对话语言 C.描述性语言 D.说明性语言 E.多向交流语言

21.教师口语的构成要素有()

A.语音和吐字 B.音量和响度 C.语调和节奏 D.语速 E.词汇和语法 22.教态语言的特征有()

A.辅助性 B.连续性 C.表情性 D、动作性 D.情境性 23.教态语言的功能有()

A.教育功能 B.传递信息功能 C.激励功能 D.调控功能 E.强化功能 24.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身姿变化主要包括()A.站姿 B.走姿 C.手势 D、眼神 E、微笑

25.教师教态语言的类型分为()

A.身姿变化 B.口语变化 C.板书变化 D.面部表情 E.外表服饰 26.对学生新型学习能力的指导包括()

A、信息能力指导 B.自主学习指导C.合作学习指导 D.探究学习指导 E.创新学习指导

27.对学生进行信息能力指导,包括()

A、获取信息能力 B.信息分析能力C.信息加工能力 D.信息利用能力 E.信息创新能力

28.探究学习的特点有()

A.自主性 B.开放性 C.过程性 D.实践性 E.规范性 29.教学反思的特点有()

A.超越性 B.实践性 C.过程性 D.主体性 E.发展性

30.教师的教育专业情感包括()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自我 D.专业能力 E.专业发展

三、判断

1.教学技能是包括心灵、感情和身体在内的整个人的行动,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知识、情感、行为整合的实践。

2.没有反思就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

3.教学技能的形成不仅是教师长期练习的结果,而且是教师在经验基础上体悟反思的结果。4.教学技能是教师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多样性与简约性的统一。

5.微格教学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德瓦特.爱伦。

6.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学习。

7.微格教学可以代替教育教学实习和实际的现场操作练习。8.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构成了教师教育的历史起点。9.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0.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进一步研究教案,熟悉教学过程,经过深思熟虑,使教学的课时计划得以充分落实的过程。

11.备课的实质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背熟以便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12.课时计划就是教师进行课堂讲授的计划。

13.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14.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

15.新课程提出了立体“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6.编制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

17.教案是教师经过周密策划而设计出来的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18.电子教案是课件的一部分。19.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20.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

21.直接导入是课堂教学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22.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

23.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24.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

25.课堂对话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26.作业分析的技能是一种教学反馈的技能。27.课后作业必须和课堂教学一起进行设计。

28.编制的客观性试题题目的正确答案应是无可争议的。29.日常口语具有随意性和偶发性,教学口语具有规范性。

30.教学口语的语速要适当高于一般人际交往口语的语速,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1.由于教态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所以在教学中与口头语言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32.教态语表达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33.“三字”(钢笔字、粉笔字、软笔字)“一话”(普通话)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

34.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35.合作学习分组时要按照“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进行。36.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以团体成绩为标准。

37.说课就是教师阐述爱课堂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教学研究活动。38.说课的重点是“怎么做”。

39.说课就是宣讲教案,浓缩课堂教学过程。

40.评课的重点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鉴定某一节课的教学效果。41.教育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灵魂和支点,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42.教学案例是包含问题与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教学事件。43.行动研究不是一种方法和技术,而是一种新的研究理念和类型。44.教师成长档案袋不是一种学习工具。45.学校是教师成长档案袋的主人和管理者。

四、简答题

1.简述制定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的要求 2.简述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3.简述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4.简述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 5.简述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 6.简述结课的基本要求 7.简述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 8.简述教学反思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B 2.C 3.C 4.A 5.D 6.A 7.B 8.B 9.A 10.D 11.B 12.B 13.C 14.D 15.B 16.A 17.C 18.D 19.A 20.C 21.A 22.C 23.B 24.A 25.C 26.B 27.D 28.C 29.A 30.A 31.B 32.D 33.D 二.多选

1.ABE 2.ABCDE 3.ABCDE 4.ABCDE 5.BDE 6.ABCDE 7.ABCDE 8.ABCDE 9.ABCDE 10.AB 11.ABCDE 12.BDE 13.ACDE 14.BCDE 15.ABE 16.CD 17.ABCD 18.CDE 19.ABCDE 20.ABE 21.ABCDE 22.ABCDE 23.ABCDE 24.ABC 25.ADE 26.ABCD 27.ABCDE 28.ABCD 29.ABCDE 30.ABC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四、简答题

1.制定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的要求:要通读教材;内容项目要齐全;分析要准确深入;教学目标要明确,进度要合理科学;措施要得力。

2.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五性指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

3.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要有启发性;导入要有趣味性;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导入要有艺术性。

4.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5.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要多途径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反馈必须及时;反馈必须准确;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

6.结课的基本要求:结课要有针对性;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结课要简洁明快;结课要有趣味性。

7.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将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结合起来;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

8.教学反思的作用: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第五篇:第八章 教学下练习题

第八章 教学下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2、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

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阐述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画》 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4、帕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5、我国的班级授课制最早始于()

A、唐代 B、宋代 C、清末 D、新中国成立后

6、现代我国学校的教学以()为基本组织形式。A、个别授课 B、个别辅导 C、班级授课 D、讲座

7、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9、备课包括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和()

A、了解学生 B、阅读参考书 C、上网 D、制订教学计划

10、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

A、知识的传授者 B、学者和学习者 C、集体的领导者 D、学生的榜样

11、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12、一节综合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在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14、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来编班。

A、年龄 B、发展水平C、知识经验 D、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

15、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6、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A、教学 B、教学原则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式

1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18、良好测验标准中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分数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指标是()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19、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在古代的东西方,个别教学制是学校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但到1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

制已成为西方各国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2、苏格拉底善于运用启发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形成了著名的“助产术 ”。

3、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4、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和 道尔顿制。

5、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6、备课

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7、课的 结构 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8、根据主要教学方法,课的类型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9、钻研教材包括钻研 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10、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

11、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 练习。

12、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是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 综合型。

13、内容型策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 问题化策略。

14、以教师或学校为中心的策略主要指的是过去的 指导教学。

三、简答题:

1、教师应如何备课?P177 178

2、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P178

3、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P181

4、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P162

5、某大学化学系的高才生,分配到一中学教初中化学,他每节课尽心讲授,渴望将其化学才智传给学生。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埋怨教师讲的东西他们无法理解,老师责备学生太笨,自己的苦心得不到回报。试以教学原理分析为一现象。P162P178

四、论述题:

1、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1)谈谈你对什么是教学方法以及如何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理解。P172(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可以如何得“法”。P173 3

2、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问: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

答: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想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

材料一,“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材料二,“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叶圣陶

(1)分析材料一,你认为“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2)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材料二,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

答:(1)课堂里没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要更重要。(2)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落实主导性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①启迪学生做人;②引导学生会学习;③激励学生会思考;④指导学生能实践。

附选择题答案:1D2B3B4C5C6C7A8B9A10A11C12B13D14D15D16C17B18D19A

下载第七章教学练习题 (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七章教学练习题 (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之教学练习题

    第八章 教学(下)(本章重点提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

    达标教学课堂达标练习题

    18.将相和当堂达标练习题 一、字词达标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wán bì guī zhàoyǔn nuòdǎn qiâgǔ sâjī fǒujù juã shàng qīngzhào jiànfù jīng qǐng zuì......

    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及练习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 乳山寨小学三年级一班:于冬莉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

    微格教学练习题

    微格教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微格课堂一般有几人组成( B ) A.3-4 B.4-8 C. 5-10 D.6-10 2.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微格教学录象设备 A.小型摄象机 B.录象机 C.电视机 D.VCD 3......

    教学论练习题5篇范文

    教学论练习题 1、化学教育的价值观的类型,主要观点。 2、化学教育的教育目标的类型。 3、重结果教育的课程与教材有几种;重过程教育的课程与教材有几种。 4、化学教学论的研究......

    教育学第七章教学练习题

    第七章 教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关于教学的正确论述应该是( D ) A、教学就是......

    小学教学心理学练习题

    《小学教学心理学》练习题 一 一、单选题 1、现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将 看作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A、陈述性知识;B、知识;C、程序性知识;D、......

    幼儿园教学练习题答案

    线 人 做 信 诚 试 考订 信 自 : 示 提 别 特 装 第八章 《幼儿园教学》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教师利用每天吃点心的环节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