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9-05-12 23:4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克与千克公开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克与千克公开课教案》。

第一篇:克与千克公开课教案

《克与千克》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2.了解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以及了解知道物体重量的方法。3.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重要性 4.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难点]:

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教具准备]:课件、硬币、水、萝卜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ppt出示跷跷板游戏图)师:你能从图片中知道图片中哪位同学重,哪位轻? 师:那你能知道这两只鸭子谁轻谁重吗?有什么方法? 预设回答:1.称2.跷跷板3.用手“掂”。

师:要知道谁轻谁重,就是要知道他们分别的重量是多少。那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重量单位吗?

预设回答:克、千克、斤、两、公斤

说明:克与千克世界所有人都用的,而其他的只在中国使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克与千克”(并板书)

二、新授

(一)“克的认识” 1.感受1g 师:那么1g到底有多重呢?现在每一个小组桌上都有一节萝卜杆用手掂一掂,你感觉怎么样?放在一个手指上怎么样?

师:那这一节萝卜杆到底多重呢?请谁来帮忙?(引入天平,并简单介绍天平的看法)利用ppt展示称量过程及结果 2.说1g的物体

师:这节萝卜杆重1g,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重1g?(请学生自由发言)3.掂物并估量物体

师:大家已经知道1g的重量了,请掂一掂硬币和书本,你能估计出它们重量吗? 4.总结

仔细观察ppt上的物品和它们的重量,你有什么发现吗? 比较轻的物体,一般用“克”作单位。

(二)“千克的认识” 1.寻找1“千克”

师:在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克”这个新的重量单位了,还有一位单位朋友,被我们放在那里很久了,它藏起来了,你能在主题图里找出来吗?(ppt出示主题图)2.感受1“千克

师:1千克有多重呢?桌上有个黑色口袋,掂一掂。

师:这个物体的重量就是1千克。相不相信,我们要用什么来帮忙呢?(引入秤,并介绍怎么读秤)3.总结

师:轻的物体一般用“克”作单位,那重的物体一般用什么作单位呢?(用“千克”)

三、课堂强化 判断一篇日记是真是假?

四、家庭作业

105页第2题,106页第5题 [板书设计]: 克与千克

轻的物体一般用“克”作单位 那重的物体一般用用“千克”作单位

第二篇:克和千克 公开课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读出常见称的重量。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教学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准确估量物体的能力。教学准备:电子秤,天平,各种物品。

学生准备:1个两分硬币,1千克的任意物品,500克的任意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调查汇报引入 1.汇报调查表。

T:课前同学们对生活中的物品有多重,进行了一次调查,谁愿意来说说你的调查结果?(3位学生汇报调查结果)(找常见)生举例介绍,可以是一项,也可以多项。(你的调查表中还有其他的吗?

你们和他一样吗?你来说一说。

确实不一样,还有谁来说。——恩,你也想说——)

2.解释净含量

T:你的调查真丰富,把你的生活小调查,拿上来给大家看一看?(师一一指着带学生看)

(指着表中的1千克物品,有标签的,且要已知道他?已带来)

你记录的某某物品重1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净含量(板书:净含量)

你带来了吗?拿上来,净含量在哪里?指给大家看一看。(学生拿实物投影介绍)板书:1千克(kg)他说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包装内物品的重量)

T:哦,那么也就是说,不包括外面包装的重量,只是里面部分的重量。看来,看净含量这个方法,让我们很快地知道物体有多重。(板书:看)

二、逐步建立1千克、500克标准 1.感知1千克

T:某某找到的什么东西重1千克,你也找到了吗?

你找到的是——

举高说,让大家看得见。

你找的跟他不一样,还有吗?(4,5人)——要体现1千克物品有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数量

T:有什么想法吗?(多些学生表达想法)

(引导感悟:有的1千克数量很多,有的1千克数量很少,或者有的1千克上上去很大,有的1千克看上去很小;同样是重1千克)你们找到的1千克物品真多。

T:是呀,都是重1千克

把它放在手心掂掂看,1千克多重——记住了吗? T:记住1千克的感觉了吗?记住的小朋友把物品放回桌面。

2.感知500克

T:金老师也去调查了,我的两包(一样的)盐重1千克,你们知道一包盐重多少呢?(500克)都同意吗?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说:1000可以分成2个500;1000克平均分成2份,500+500也可以。

(板书:2个500克是1000克)

那么这个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也可以写成——(板书:1千克=1000克)T:你们有没有找到500克的物品呀?

好,来,把它放在手心掂一掂,(停顿)你有什么感觉? S1: 500克比1千克轻

S2:感觉500克是1千克的一半。

T:是这样吗?我们同时来掂一掂1千克和500克的物品,它们分别有多重,闭上眼睛来感觉。睁开眼睛,放好物品。

(组织教学:已经记住的同学,他用坐姿来告诉老师了)2.逐步建立1千克和500克的标准(猜矿泉水、书的重量)T:感觉有了吗?我们来试试你的感觉——(1)初步找方法(估一瓶700克左右的水)T:这里有瓶水,猜一猜看,有多重?

S:我猜大约900克

T:能说说你是怎么猜的吗?

S: 若说:S:因为我感觉这瓶水要比500克重。

T:好给你感觉一下(给你个500克),现在你猜多重?(900克)

因为——

S:因为它比500克重。T:你猜——(请3学生猜)

S:700克,我认为它比500克要重,比1千克要轻。T:给你个1千克,你想跟大家说什么?

T:你的方法是拿500克和1千克来比一比,他说的对不对呢?请你来验证一下,(让一生掂一掂验证,第2次1千克)你的感觉如何? S:是比500重,比1千克轻。

T:他的方法真不错,告诉大家这瓶水 真的是在500克和1千克之间,大约重700克。

(2)方法运用(估数学书)

T:你也能用这个方法来估一估我们的数学书吗?(生活动)(组织教学:某某想好了,用坐姿告诉老师了)估计师们估好了吗,谁先来说,你感觉——? S: 200克。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引出:我感觉比500克轻)T:你呢?(请3生)

T:同学们真厉害,通过比一比,都感觉比500克轻,是的,我们的数学书大约重200克。(板书:比)(3)感受1克

T:(手拿500克物品)我们感受了这瓶水比500克重,一本数学书比500克轻,那么如果把500克平均分成500份,其中一份重几克?

S:1克

T:如果把1克的物品放在手心,想一想,会有什么感受呢? S:会很轻很轻,像没东西一样

T:一个2分硬币重1克,拿出来,放在手心,掂一掂,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S:是的

T:(一边掂一边说)虽然它很轻很轻,像没东西一样,但是它重1克,生活中,这样重1克的物品还有吗? S:一根羽毛,一个乒乓球,一张纸,3.介绍不同的秤?

T:某某的这块橡皮呢,会重几克呢? S:十几克

T:他估的准确吗?你有什么好方法? S:可以用秤称(板书:称——秤)

T:金老师带来的是什么秤?(电子秤)(验证,读数)T: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秤?他们可以称什么? S:体重秤,(天平)

T: 它称什么?(体重)好,我们来称称某某的体重,看看她有多重?(20千克左右)

T:除了体重秤可以称体重外,你知道什么秤也可以称?(磅秤)(点击出示图片)你在哪里见到过?(卫生室)T:是的,生活中还有认识别的秤吗?

(生介绍:天平,弹簧秤——出示实物,它用来称什么?

杆秤——点击图片,你在哪里见过?)

T:金老师收集了一些秤,你们认识吗?(想认识一下吗?)

盘秤,台秤,吊秤,电子台秤,婴儿秤,天平,弹簧秤,地磅秤(滚动播放)T:要秤汽车的重量,用什么秤呀?(地磅秤)

T:秤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物品可以选择不同的秤来称。

三、感受不同重量 1. 估重赛

师: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来做一个游戏内容:——估重赛,比一比,哪个组最厉害!

(点击课件)游戏要求:

1.掂一掂。(以4人为一组,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按顺序每人掂一掂)2.说一说。(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3.写一写。(选择最合适的答案记录在老师给你的纸上)

游戏要求听清楚了吗?好,组长拿出物品,开始。(1)200克的果冻(2)80克本子

(3)各个小组长的书包(3,4千克)(准备一张纸记录)

反馈:(1)出示果冻,哪个小组来汇报?(按顺序说)你们组呢?

哪个小组最接近呢?请电子秤做裁判员,看看验证的结果是?(表扬奖励其他本子)

(2)出示本子:本子呢?方法同上。

(3)最后,你们的书包有多重?

生说:我们小组估计书包大约有10千克。

师:金老师这里有一包10千克的大米,请你来感受一下,它有多重。

你有什么感受?(好重)

师:那你书包有这么重吗?(没有)(和你书包比呢?)

到底有多重?请电子秤来告诉我们。(验证)

2.小结:

师: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你对我们今天学习的克和千克又有了哪些认识? 生说:克小,千克大——1千克=1000克 3.介绍其他重量单位

师:在生活中,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你知道还有其他的单位可以用吗?(斤和公斤)

生:1斤=500克,1公斤=1千克(点击课件,出示小精灵介绍的话:在我们中国买东西时,还经常用斤和公斤。1斤=500克,1公斤=1千克)师:这是我们中国常用到的单位,你知道在国外,会用什么作单位呢?

(边说,边点击课件,出示小精灵的花:在英国和美国表示物体有多重,经常用到盎司,磅单位作单位)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重量单位,但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克和千克。(板书课题)还用g和kg表示。师:学习了这些本领,你能解决下面的练习吗? 四.练习巩固

1.拿出练习纸,独立完成 2.反馈校对

(1)看一看,写一写。(读体重)(2)填单位

梨 150()

南瓜4()

排球450()

方便面

()(4)小马虎日记

第三篇:克与千克教案

二年级数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谭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逐步积累对克与千克的感受。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教学准备】

1.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些硬币,盐,绳子等实物。

2、多媒体课件一套。【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吧,看看谁的观察能力最强,眼睛最明亮,你们觉得现在我们教室里谁是最重的?谁是最轻的?

教室里最重的是老师,老师的体重是100斤,最轻的是xxx,她的体重的xxx斤,而100斤,xxx斤,这些表示物体有多重的量都叫做质量,而我们说的斤,公斤,千克等都是质量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际通用质量单位

克与千克.(板书:克与千克)

二、探究新知。

活动

一、认识新朋友 克

小朋友们,请你拿出纸盒子里的2分硬币,放在手心掂一掂,猜一猜,它有多重呢?那么小朋友猜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需要用到称量的工具,秤。

1、初步认识各重秤

物体的轻重我们可以用秤来称量,秤的种类有很多,(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在市场上面称量大袋的粮食用的磅秤,有实验室用的天平,有超市里经常使用的电子秤,还有水果店经常使用的盘秤,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物体的轻重程度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秤,我们现在要测量的是2分硬币的质量,我们就需要用到电子秤。

2、初步认识1g 我们一起来称量一下吧,那么这个2分的硬币的质量大约就是1克,请你再次用手掂一掂,说一说,你认为质量大约为1克是什么感觉呢? 1克是很轻很轻的,我们用一只手就能很轻松的掂起来,我们在计量较轻的物体时,用的计量单位是克,又叫g(板书:计量较轻的物体——克、g)

3、几粒黄豆大约重1克

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准备了小小的黄豆,大家拿出一颗黄豆,用手掂一掂,说说,它比1克重还是比1克轻?掂的时候我看见有很聪明的宝贝,他一手拿黄豆,一手拿着硬币,一起掂,真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宝贝啊,那么,你得出你的结论了吗?

对了,黄豆比1克轻,那么,你知道几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g吗?动动小手,掂一掂 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答案,那么刚才小朋友的答案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用天平进行验证)原来6粒黄豆大约重1g。那么5粒对不对呢?也对,6粒小一点的黄豆和5粒大一点的黄豆

4、猜猜我是谁

老师昨天晚上在给大家准备学具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我就不知道我称量好的物体谁是谁呢?你能帮帮我吗?

(出示课件)

小组合作,一起掂一掂,猜一猜,请组长说一说 纸巾12g、1元硬币6g、盐500g、细绳比1g轻

生活中也有很多是以克为单位的物体,小朋友们昨天回去找到了那些以克为单位的物体呢?谁愿意来分享一下(展示课前题单)

活动

二、认识新朋友千克、kg

1、认识1kg 一包盐是500克,那两包盐呢?500+500=1000g,那到底是不是1000克呢?我们就需要用到另一个称量的工具了,盘秤

简单认识一下盘秤,盘秤的单位是千克,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我们来称量一下两包盐,指针指向1,即为1kg,思考:为什么计算出的答案是1000克,而称量出来的答案是1kg,因为1000g=1kg,刚才我们学习了1枚两分的硬币大约为1g,1000枚2分硬币呢?那么2kg的质量大约会有多少枚硬币呢?1kg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请小组长拿出两包盐,放在袋子里,左手掂硬币,右手掂两包盐,小组内轮流掂一掂,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重的感觉,1kg用一只手掂一下就有一点困难了,说明计量较重的物体用的单位是千克,kg(板书:计量较重的物体用千克、kg)

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吧,小组一起合作,用手掂一掂,1kg大约有几本数学书,小组长汇报,教师盘秤验证,大约4本书

那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你找到的生活里有那些东西可以用千克来做单位?老师也找到了一件质量为千克的物体,一起来看看吧。洗衣液净含量5kg,苹果净含量25kg。

这瓶洗衣液的上面写着呢,净含量2kg,那么这个净含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秤一秤,咦?怎么会比2kg多那么多呢?净含量就是指这瓶洗衣液不包括瓶子的质量是2kg,包含了瓶子就会比2kg多。

(展示课件)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克和千克,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吧,看看谁最棒。学生独立完成,展示题单,集体订正。

三、总结

我们学到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四、拓展

刚才我们上课的时候说了体重,其实我们8岁孩子的标准体重如下:只有在标准体重内,我们的身体才能更健康,长的更高,更强壮,小朋友们,回家后去秤一秤,自己的体重吧,看看你是多少kg?看看你达标了没有?最后啊,老师还有四句口诀来送给大家,我们一起读一读(展示课件)希望孩子们都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迎接更美好的明天!下课!

四、附板书设计:

千克

克 计量较轻的物体用克、g 计量较重的物体用千克、kg

kg

g

1千克=1000克

第四篇:克与千克 教案

克和千克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二、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量的计量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节课学习的就是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所以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4、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实际观念)

三、学生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四、设计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的价值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数学教育已经从原来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关注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设计了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在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供现实背景,改变呈现方式,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游戏导入,背一背。

大家喜欢做游戏吗?请学生互相背一背,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找三位学生,其中两位体重对比明显。这三名学生互相背一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轻重。)(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课件演示,请学生观察两幅图片,说一说哪边轻,哪边重?

3、联系生活实际,掂一掂。

请学生在自己的桌上找出两样物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它们的轻重,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样为学生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力求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欲望。)

4、设疑,导入新课。

看来物体有轻有重,那么怎样来表示物体的轻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用设疑来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操作探究,感悟新知。

1、构建克的概念。

(1)、认识秤。

要想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怎么办?先说说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秤,相机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磅秤、电子秤、弹簧秤、台秤、盘秤、杆秤、天平、人体秤、)接下来让学生认识这些工具,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其中重点认识天平、盘秤、人体秤,以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秤一秤。

用天平称出1克的2分币。

(3)掂一掂。

体验1克到底有多重。

(4)找一找。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在克的认识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秤、掂、找、说”四个层次,让学生认知克是用来秤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单位,通过用天平称出1克,再用手掂一掂2分币,以及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来加深对克的感受,明确克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重要的作用。)2、构建千克的概念。

(1)掂一掂。

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

(2)称一称。

让学生用手称一称两袋盐的质量,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

(3)小组合作秤出质量为1千克的物品,如大约几个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等。再掂一掂。

(4)猜一猜。

为每组都准备了1号包,猜一猜有几千克?再称一称,拎一拎。也可以称称体重:先猜一猜老师的体重,找同学帮忙称一称,再称称其他同学的体重。(可以先让其他学生猜一猜体重,然后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是体重)

(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猜一猜等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来感受新知。)

(5)联系生活说一说以千克为单位的物品的质量。

(这样通过称体重的游戏和联系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几千克的质量,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沟通克与千克的内在联系。

(1)利用前面的教学直接揭示,即从两袋盐的质量中巧妙地揭示出克与千克的内在联系,即1千克=1000克。

(2)设计一些习题,解决克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接换算。如填空题:5千克=()克

3000克=()克等等。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基本练习:

例如: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乒乓球重1()。一袋洗衣粉重1()。一管牙膏重100()。一只鸡重2()。一位小朋友重23()。一个西瓜重3()。

(学生通过填写单位,可以进一步明确质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使认识更加准确。)

2、深化练习:

改错题:爷爷收到了明明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爷爷:

您好!我已经9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爷爷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找出文中的错误。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这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要准确使用。

3、课外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超市购物)。

(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发展。)

(四)回顾全课,畅谈感受。

请学生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又提出新的要求。

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学生体验的自由空间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学生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过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场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第五篇:《克与千克》教案

《克与千克》教案

伊宁市逸夫小学 李秀军

教学目标

1、创设让学生自主发现的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2、通过体验活动,自主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3、通过合作交流活动,感受克与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4、结合操作过程,养成热情参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并知道“1000克=1千克” 难点:通过掂量,感知1克与1千克到底有多重,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一个2分硬币,其它很小的物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大组2袋500克食盐 〖教学流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感觉”的游戏好吗?然后邀请2位学生上台作为特邀佳宾(其中一胖一瘦),指名上台分背一背他们,并说一说有什么样的感觉?(谁比谁重或谁比谁轻)从刚才的活动实践得出:物体有轻有重。

2、认识称{出示课件}

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怎么办?(用秤称)师:你见过哪几种秤?指名回答。

教师介绍各种称:一般来说称量比较重的物品会用磅秤;称量很轻很轻的物品就用天平来称;超市、商店、农贸市场卖的商品一般用电子秤或者是盘秤,弹簧秤便于携带,临时用来称物品重量挺方便的;杆秤是农民伯伯卖菜时常用到的秤。

3、认识质量单位,揭题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逛下超市。(课件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在超市里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一位阿姨在说苹果1千克。)它们用到了什么单位?

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板书:克与千克)

二、点拨指导、自主探究

(一)自主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1、建立“1克”概念

师:那么1克有多重呢?现在,请小朋友从桌上拿起一个2分的硬币来,放在手掌心里掂一掂,你有什么感觉?(好轻哟!)

师:是的,一个2分的硬币真的是好轻。在课前,老师用称称了一下,一个2分的硬币约重1克。现在闭上眼睛,再次把2分硬币放到手掌心,好好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

2、感受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有多重。

师: 1个2分的硬币重1克,那么10个2分的硬币呢? 生1:10个2分的硬币重10克。

师:你们桌上有重10克的“999感冒灵”, 请同学感觉一下10克有多重。(让学生感受10克的重量)师:100个2分的硬币呢?

生2:100个2分的硬币重100克。

师:桌上的4个作业本,大约重100克。大家感受一下100克有多重。(感受100克的重量)

师:像2分硬币、“999感冒灵”这样比较轻的物体,表示它们的重量我们一般都用克作单位。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克作单位比较好呢?(指名举例)

3、建立“1千克”概念

师:接下来咱们就来体验一下,1千克有多重?。老师这里有一捆食盐(事先捆在一起),也事先称了一下,大约重1千克。(板书:1千克)下边,每个组发一捆,你们一个接一个地传给后边一人,每人都掂一掂,体验一下1千克到底有多重。

师: 体验了1千克的物品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重!师:现在,我把4个大组的4捆食盐合在一起,你们说有多少千克?(4千克)请几个同学来试试4千克有多重。感觉怎么样?(很重)

师:比较重的物体,表示它们的重量咱们就用什么做单位?(千克)师:在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用千克做单位?

4、巩固练习(自己设计几道练习)

(1)连线

(2)填上合适的单位

(3)判断

(二)自主探究1000克与1千克的关系

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克和千克这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老师把每个大组的一捆食盐还给每级第一个同学)师:刚才我们知道这捆食盐重1千克。现在请你们解开它,拿出其中一袋。问:你知道这一袋食盐多重吗?(指名回答)师:你怎么知道是500克呢? 生:这上面写出来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重量标注:500克。

师:一袋食盐重500克,那两袋重多少克呢? 生:1000克。(板书1000克)刚才老师说一捆食盐重1千克,现在你们算出来是1000克,那这个1000克的重量和这个1千克的重量有什么关系呢?(指名回答)

师:对!1000克就等于1千克(板书:“=”)咱们一起来读一读。也就是说1000个1克就是1个千克。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P88的1、2、4题,结合课本进行练习

2、小老师作文

3、考考你

4、你知道吗?

四、小结

1、从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以后大家去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可以先掂一掂、猜一猜它大约有多重,用什么单位比较好。不用多少久,你就会成为爸爸妈妈的生活好帮手的。

板书设计:

克与千克

1000克=1千克

下载克与千克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克与千克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克与千克教案

    《克与千克》教案 康巴什新区第二小学:刘建华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掌握用称物体的方法和过程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

    克与千克教案

    教研专题公开课教案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

    克与千克教案

    克与千克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二)了解天平和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三)培养......

    克与千克教案

    第九单元 单元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

    公开课教案 千克和克的认识

    公开课教案 千克和克的认识 百里镇中心学校 刘德清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85-87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

    克和千克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克和千克》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

    千克和克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 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掂......

    《克和千克》教案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101页、102页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