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3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选择

时间:2019-05-12 23:2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主题3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主题3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选择》。

第一篇:主题3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选择

主题3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选择 学习目标

1、了解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了解常见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及其适用范围。

3、形成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意识,掌握常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4、能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5、能根据给定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等,评价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6、能运用文字编辑软件完成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学习内容概要

学习内容要点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不同的教育理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概念、特点

1、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黑线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2)特点

①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②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③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含主题(理论依据)、目标、条件(或称手段)、程序和评价五个要素。这些要素各占有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彼此联系,相互蕴涵,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2、教学策略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在某个教学模式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同时,一个教学策略可用于多种教学模式中。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关系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主要区别在于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学策略尽管也以一整套的教学行为作为表征形式,但其本身是灵活多变的,其结构性却显得不足,而且往往并不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而是指向单个或局部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通常是指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而不是某种单一的策略,所以也可以称之为大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各自的内涵、特点及组成成分虽然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对教学方法进行不同层次的抽象和归纳后得出的概念。在某些情况下,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之间的区分界限并非绝对不变的,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应用来确定其为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策略。

四、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分类

1、教学模式的分类

乔伊斯、韦尔等按照学习的目的和内容分类:信息加工模式、个性模式、社会交往模式和行为模式。

张楚廷根据与不同学科的联系分类: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社会学模式、管理学模式、教育学模式等。

比较有影响的教学模式: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马塞拉斯和考克斯等人的社会调查教学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加涅的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塔巴的归纳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布鲁纳等人的发现式教学模式、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约翰逊兄弟的合作教学模式。

2、教学策略的分类

(一)美国学者瑞格卢斯分类: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1)教学组织策略: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即如何做出教学处方)的策略。

(2)教学内容传递策略:为实现教学内容由教师向学生有有效传递,应仔细考虑教学媒体的选用和教学的交互方式。传递策略是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使用以及学生如何分组(个别化、双人组、小组或是班级授课等不同交互方式)的策略。

(3)教学资源管理策略:在上面两种策略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如何对教学资源进行计划与分配的策略。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根本目的是解决教与学中的具体问题,也就是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从指导解决问题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思想出发,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分类: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五、信息技术环境下通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

1、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

奥苏贝尔提出。它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式的学习,学生要通过教师所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的知识。但是这种接受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新获得的知识必须与原有观念之间建立适当的、有意义的联系。有意义接受学习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意义的理解、保持和应用,强调依据知识的内存逻辑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种模式包含四个教学环节:

(1)呈现先行组织者。在学习之前让学生学习有关的比新知识包摄性更广、更清晰、更稳定的引导性材料,作为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桥梁,同时使学生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2)呈现新学习内容。即通过讲解、讨论、录像、作业等形式让学生接触新的学习材料或任务,学习材料的呈现必须逻辑清晰,让学生很容易地把握各个概念、原理之间的关联性。

(3)知识的整合协调。即帮助学生把新信息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每个要点与整体知识结构的关系,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4)应用。即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的问题。

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系统的知识,且在实施上经济、可行。但这种模式不利于对具体经验有较大依赖性的内容,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布鲁纳提出。它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它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的发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这种教学模式同时强调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掌握。包括三个教学环节:

(1)问题情境。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让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分析,逐渐缩小观察范围,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要点上。

(2)假设—检验。让学生提出假说,并加以验证,得出概括性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和组合,以形成假说,而后通过思考讨论,以事实为依据对假说进行检验和修正,直到得到正确的结论,并对自己的发现过程进行反思和概括。

(3)整合与应用。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纳入到认知结构的适当位置;运用新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促进知识的巩固和灵活迁移。

发现学习模式是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但是,这种学习往往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效率较低,另外,它对学生要求较高,且主要适用于理科的教学。

3、探究性教学模式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提出。它的理论基础是何克抗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理论。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包含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总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与研究性学习不同的是,这个知识点并非选自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也不是由学生自由选择而产生的,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进度来确定。一旦确定了这个教学出发点或者说学习对象后,教师就要通过问题、任务等多种形式,使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与此学习对象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

(2)启发思考。学习的对象确定后,为了使探究性学习切实取得成效,需要在探究之前全班学生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以便全班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是探究性学习能否取得效果乃至成败的关键。这类问题要由教师提出。

(3)自主(或小组)探究。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靠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加上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完成,这是关键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学生、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教师起引导、支持作用,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探究的认知工具。在不同的学科,所使用的认知工具有所差异。人文学科可以通过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达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这些资料能起到认知工具的作用,而在数理化学科中则可以使用能起认知工具作用的软件,如仿真物理、化学实验室、中学物理作图工具等。(4)协作交流。协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才有成为学生提供思路交流、观点碰撞、成果分享的平台。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起到组织、协调、引导的作用。(5)总结提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可联系实际,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

探究性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即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涉及两个方面——既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要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导—主体相结合”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策略

三种常用的教学策略,主导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和合作学习策略。

1、主导策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除了担任传统意义中的教学组织者、实施者,起到知识的传递作用外,要起到对学习的帮助作用和促进作用。通过确定教学起点、安排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材料、制作教学资源、控制教学实施等不同方面的合理设计,令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主动性,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主导策略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九段教学策略、情境—陶冶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等。

2、自主学习策略。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始终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

3、合作学习策略。

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常用的合作学习策略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五种。实际教学中常将多种合作学习策略混合运用。

六、使用自主学习策略和合作学习策略时的注意事项

1、关注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素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2)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3)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素。

2、教师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设计

合作学习有两种情况:一是学习的主题事先已知;二是学习的主题事先未知。多数以属于第一种情况,但也经常遇到第二种情况(例如,语文课的作文,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让学生当堂进行看图作文或命题作文,然后在课堂的后半段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进行全班性的评议交流。具体的评议内容即学习主题在事先并不清楚)。(1)第一情况的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内容: ①围绕已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②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③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稍稍超前于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④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2)对于第二情况的设计没有固定的程式,主要依靠教师的随机应变和临场的掌握,注意:

①教师在讨论过程应认真、专注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仔细注意每位学生的神态及反应,以便根据该生的反应及时对他提出问题或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②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③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通过发言暴露出来的关于某个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正确之处,并及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

④当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⑤在讨论的末尾,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对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作出小结。

七、评价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这样做,可以从学习者的认知与情感目标达成情况、与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的切合度来判断,其中前者尤为重要。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既要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教学实施,学生不仅要得到广泛的认知范围、深层次的认知深度,同时还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所收获,如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培养良好的道德观等。

所还要考虑选择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是否符合当前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媒体。在经济性、可操作性、时间、精力、人力、物力成本等综合考虑。

八、Word中的项目符号、样式、目录和表格的操作

1、项目符号

多个并列等级的文本前面,可以使用编号排列;当这些内容的顺序性不是很强的时候,可心使用项目符号排列,显得简洁和美观。

2、样式和格式

样式有段落和字符两种类型。段落样式有设定字体、边框、语言、段落、制表位、图文框和编号等七类格式。字符样式有设定字体、边框和语言等三类格式。样式有系统预设、用户自定义。

3、目录

当一个教案中有多级的标题或者在一个文档中含有多个教案时,使用目录供查询。目录不仅具有传统目录的检索功能,还具有点击目录后跳转到对应页面的超链接功能。使用Word的“索引和目录”功能来实现。

4、表格

使用表格,清楚地呈现教学步骤与思路。合并、拆分单元格,设置边框和背景,将表格和文字相互转换。

第二篇: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发展性

所谓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每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这种收获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不想学到想学、从想学到学好的变化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上。有效教学设计体现在学生个体身上,还应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不硬性规定“步子”大小,不强求全班同步行进,允许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需求、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选择各自的发展目标和目标达成的先后。有效教学设计要体现适合于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2.开放性

有效教学设计立足于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范例,从单一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拓展,将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以及学习环境看做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提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与心灵对话,让学生多一些感悟、体验的机会,多一份参与的激情和动力;问题解决从答案唯

一、解法唯一向条件、问题、解法和结果的适度开放转变。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习能力。3.生成性

有效教学把预设看做是生成的前提,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预期的生成。对于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传统课堂看成是一种意外收获,有效教学则当成一种价值追求;传统课堂看成一种教学机智,有效教学则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因此,有效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要多一些弹性灵活的成分,以便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涌现的各种信息,及时修正原有的教学设计,灵活机智地选择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有效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4.反思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构思于课前,展开于课堂,调整于过程,完善于课后,环环相扣,动态发展。反思是修正、完善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提高后续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必要环节。教学设计只有适合的,才是有效的。

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1.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有效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目标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期待和达成学习目标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有效地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反思与校正,从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2.知识呈现情境化

情境对于教学的作用论述颇多。其中,德国一位学者的比喻,十分精辟。如果将几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难以下咽。但是,当将这几克盐加在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生机活力,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3.学习方式多样化

有效教学设计改变了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突显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亲身体验科学家当年研究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苯分子结构的理解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积极的作用。4.解题训练建模化

解题是提升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也足检验学习结果的一种常态形式。有效教学设计重视建模在习题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建模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的基本思路,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训练,体现建模优势,掌握建模方法,提高解题效率,起到“以不变应万变”的作用。建模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一个概念、一条规律、一种反应类型甚至一个虚拟体系都可以成为一种思想模型。5.课堂小结图示化

课堂小结的作用不言而喻,方法灵活多样。但课堂小结毕竟已接近课堂教学的尾声,有些同学把它当成下课前的序曲,注意力开始分散。因此,课堂小结要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要围绕学习目标用“关系图”把构建的知识体系、学习的重点难点、解题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模式等勾画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小结具有归纳引导、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的特点,发挥画龙点睛、强化目标、点拔校正的作用。有效教学设计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我们反对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预设,需要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预设。这种预设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反映学生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生活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意义学习过程。要研究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背景;哪些内容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和掌握,不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和讲解;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惟其如此,才能使预设具有针对性、生成性,才能通过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几年来我部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一直研究和探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此略作介绍,与大家共享。

一、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础学科探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保证教学的高质量。要做到“负担轻”,就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加大课堂容量和密度,树立课堂解决问题的思想。为此,我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坚持教研、教改、科研一体化,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研究启发式、探究式教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一)教学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1.参与社会竞争的需要。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在社会激烈竞争下,如何求得生存、求得发展?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用我们创造性的工作,办出自己的特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家长和学生的要求。我校创办初期,学生来源复杂,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只要求学校管好孩子“别出事”。随着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不出事”,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考上大学。随着良好的校风校纪形成,不仅优秀学生勤奋好学,而且问题学生也期盼进步。家长的希望、学生的期盼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家长放心、学生满意?因此,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就是我们攻关重点。

3.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初中教育的目的由向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和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转变为“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各级各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的公民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出人才的问题上,江泽民主席指出“要鼓励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教育目的的转变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我们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我们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防差、转差”,而且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4.我校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我校开发了综合能力课程、个性特长课程并纳入课程计划,排进课表。探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学模式,就是要确保学生学好基础学科课程,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基础,进行综合能力课和个性特长课的学习和研究。

(二)教学模式探索的途径

在“负担轻、质量高”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我们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并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主要的方式是师生全员参与,1.全体教师参与“负担轻、质量高”教学模式方案的制定。

2.全体教师根据个人对方案的理解,独立设计教学方案,人人上研究课,及时总结。3.综合集体智慧,骨干教师就不同课型上示范课,再总结、提炼不同课型的模式雏形。4.所有师生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5.从评价中找经验,从经验中找规律,让教学模式经得起实践检验。

(三)三种课型的教学模式。

我们以数学教学常见的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验证、反复实践,总结出三种课型的“负担轻、质量高”教学模式。1.新授课“诱导探究·效果回授”的教学模式。它的结构程序由五部分组成。

(1)激趣引入,明确目标。把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形成认知冲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似曾相识,似懂非懂”中进入学习状态。如学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时,教师提出:“不用其它工具,你能用一张矩形纸片折叠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学习“垂直于弦的直径”时,教师用“破镜重圆”导入新课,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2)启发诱导,探究新知。选准新旧知识的切入点,为发现新知识创造最佳心理环境,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动脑动手,尝试解决新的问题,激励学生而不是强加于人,启发独立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结论。这种模拟数学家的发现过程,更能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快感,纠正了传统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现象。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教师出一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先求出它们的根,再计算两根的和与积,通过观察、比较、概括,自己得出结论,最后就一般情况加以证明,这样学生就有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圆内接四边形性质”时,教师诱导:“三角形的每个内角虽然不能确定,但它的内角和是不变的;圆内接四边形每个角的大小虽然不定,但其中也包含着不变的量,你能找出来吗?”学生通过类比发现了结论。(3)变式运用,深化理解。通过不同层次的新知运用和变式训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使学生深化了对新知的理解,训练了技能,同时对知识、技能、方法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训练内容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

(4)总结提炼,认知升华。数学是有严密体系的知识系统,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堂教学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总结提炼,揭示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最终形成科学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达到认知的升华。(5)达标检测,效果回授。针对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点,结合学生实际,编拟一组达标检测题,当堂检测,当堂反馈。教师要根据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教学目标调控。这样就避免了内容学完课上完,教学效果还是“一笔糊涂帐”的现象。

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质疑、探索、发现、解决”中培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营造一个“人人有事做,人人要做事,人人有成功”的教学氛围。2.练习课“忆·讲·练·测”的四题组教学模式。

与忆、讲、练、测相对应的题组分别是复习题组、教练题组、巩固题组、检测题组。(1)忆。学生通过完成“复习题组”,回顾基本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法则、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这组题的题量可根据内容灵活确定,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解决的,并且所花的时间不宜太长。

(2)讲。教师精心设计“教练题组”,揉和知识、解题技巧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这组题题型要比新授课中出现的新颖,应尽可能精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典型习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习题课的关键部分。这里的“讲”,不单指教师的讲解,也包括学生解决问题的表述。

例如,在“三角形、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习题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以AD、AC为边作□ACED,DC延长线交EB于F。求证:EF=FB。此题先由学生讨论,相互启发,拓宽证题思路,通过添加辅助线(见下列图形)找到八种不同证法;教师再补充归纳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构造三角形中位线,或梯形中位线,或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3)练。这是为深化、巩固知识、方法而编制的一组“巩固题组”,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教师巡视,给问题生更多的照顾,根据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发现妙解还可以让学生演板,给以鼓励。有时可以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规律,使知识结构系统化,这是习题课的重头戏。

(4)测。为更全面、细致地获得反馈信息而设计一组“检测题组”,这组题的难度应略小于教练题组和巩固题组,并要有一定的坡度。如果学生训练有素或课堂时间充裕,最好当堂评价,及时反馈。

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题组为形式,以练习为主线,以“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思维能力为目的,通过解决逐步加深的问题,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培养独立思考、创造思维的能力。

3.复习课“归纳——诊断——示例——提高——总结”的五步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通过对知识要点的归纳,形成认知体系;通过诊断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典型例题示范,领悟思想方法;通过综合练习,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教学策略

民办学校不能象重点中学那样挑选学生,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且悬殊很大,如1997年初一新生中仅有16.3%的学生达到我镇中学录取分数线,但在2000年中考中,我们不仅培养出顺德市中考状元和第五名,而且数学单科的优秀率超过省一级学校北滘中学;2001年全国数学竞赛我们夺得全国一等奖。取得这样的成绩,靠的是什么?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教学策略。雷杰卢斯(Reigeluth)认为,教学策略实际上包括三类策略:组织策略,授递策略和管理策略。我们的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分层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如果教学系统是切合实际的,如果学习者在学习困难的时候和在困难的地方能得到帮助,如果学习者具有足够的时间达到掌握,如果对掌握能规定明确的标准,那么绝大多数学习者的学习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人的智力和能力有差别,但不能人为夸大这种差别,如果提供合适的条件,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分层教学。1.班级分层。

将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在不同的教室同时上课。这种分层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要求,形式也不同。如1996年上学期初二年级在普通班的基础上分出了一个加强班;1997年的初二年级分出了一个加强班、四个普通班和一个优班;1998年初

一、初二年级各分出了若干个普通班和两个优班,取消了加强班;1999年初

二、初三在优班中通过选拔,各组建了一个特优班。

不同类型班级的教学要求也各不相同。加强班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放慢进度,借鉴上海闸北八中的“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思想进行教学;普通班以中等生为基准,按照各科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授课,适当进行提高训练,鼓励普通班为优班输送优秀学生;优班教学的基准点为中上层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较高要求”授课,适当增强技能、技巧训练,要求双率均达100%;特优班不仅有优班的要求,而且要适当渗透竞赛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冒尖,教学进度可适当加快,用“富裕”的时间发展个性。2.学科分层。

同一班级,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一般分为A、B、C三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 李健民老师在数学分层教学中总结出的“四统四分”方法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详见本期第21页)3.交叉分层。

同一班级的数学与其它某一学科(如物理、化学)交叉分层,将学生分为两大层次,交叉在不同的教室同时上课。这种分层必须在绝大多数学生两科的水平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进行,对于极少数一科好一科差的同学,本着“宁高勿低”的原则。这种分层所占比例不大,主要在初三复习阶段实行,因为教师要增加一倍的工作量。

(二)坚持个别化辅导。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进行个别化辅导,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1996年加强班的数学教学为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了初二还不会分数的加减运算。我们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学习困难学生可分为三种类型:智力型——反应迟钝、智商偏低、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平均水平;动力型——智力正常,头脑灵活,但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学习态度消极;外因型——由于受个人疾病、家庭变故、周围环境等影响而出现心理障碍,因而意志薄弱,耐挫性差,学习焦虑等。在个别化辅导中,我们采用了课前补缺,先练后讲,作业面批,螺旋上升等办法,使这个班中考的数学及格率达80%,而且三分之一的学生达到优秀。再如2000年中考状元马颖,她的弱科是数学,主要表现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解题思路不开阔,计算粗心大意等。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个别辅导,有时还要占用她少量的强科时间辅导,使得她中考数学达到了113分(满分120分)的高分,并以总分超过第二名17分的成绩夺得当年顺德市中考状元。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每个教室都装备成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大屏幕、电视机、录音机、放像机等)教室,这为我们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了有利条件。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数学CAI课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从某种意义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我们的做法是: 1.培训教师。

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学习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如PowerPoint、Author ware、《几何画板》等;数学教师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全部达到初级水平,其中85%的老师达到了中级水平。2.研发课件。

在课件的开发中,我们坚持教师自行研制,把设计者的意图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任务的安排和教学交互的活动中,这样设计的课件才更切合教学实际。设计基本思路是:学生因素、适宜的内容→确立教学目的、设计教学方案→制定辅助教学策略、完成课件制作→实施课堂教学→反馈分析、修改完善。3.合理运用。

我们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为了“用”而用,搞“花架子”,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用得恰当,用得合理。目前,有60%以上的课在使用计算机辅导教学,师生反映良好;数学教师李裕达的计算机辅导教学课例《切割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受到专家的好评,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四)重视数学竞赛辅导。

我们进行数学竞赛辅导,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辅导发现数学人才,参加各类竞赛出好成绩,但这毕竟是少数学生;二是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辅导培养数学爱好,开阔知识视野,领悟思想方法,体验数学魅力。

(五)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其实就是教师对被教育者的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教书育人,贵在身体力行,重在情感交流。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表率,也是行为准则的模范,从某种意义说,教师的育人行为其实就是学生对教师人格行为的不断认可和信服,继而才有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学习。

2000年数学中考之所以能取得优异成绩,除了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三位数学教师是班主任,占这届数学教师人数的50%,且从初一一直带到初三,他们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有深入了解,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不仅是师长,懂得如何领导学生去实现目标,用爱心去感召学生,而且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的帮助者、建议者和参与者,与学生平等相处,在学生学习动机的驱驶、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方法的习得、学习任务的明确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在学习的道路上,教师和学生实质上也就是事实利益上的合作伙伴,教师只不过是特殊的“领航员”或“舵手”而已,合则进,散则退,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把“船”划到既定的“彼岸”。

(六)加强学法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重视教而相对地忽视学,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而相对地忽视对学生学习规律、学习方法等的探索,造成费时较多效果不佳的状况。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应成为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并把它作为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

指导学生拟定自学计划,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指导学生读书、做笔记、写心得、绘图表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效记忆的方法。2.应考方法的指导。

教育学生树立信心,端正考试观,考试按先易后难的次序作答,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仔细检查。

3.学习心理的指导。

教育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七)强化课堂组织与管理。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因此,整个教学过程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力求上课达到三个境界: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收尾,余音不绝。

教师的教学领导作风主要有三种典型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以民主作风去组织教与学,这种教学作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内在动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师生之间知情双向交流与反馈,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行更多的认可和赞赏,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满足感。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几年来我部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一直研究和探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此略作介绍,与大家共享。

一、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础学科探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保证教学的高质量。要做到“负担轻”,就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加大课堂容量和密度,树立课堂解决问题的思想。为此,我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坚持教研、教改、科研一体化,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研究启发式、探究式教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一)教学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1.参与社会竞争的需要。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在社会激烈竞争下,如何求得生存、求得发展?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用我们创造性的工作,办出自己的特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家长和学生的要求。我校创办初期,学生来源复杂,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只要求学校管好孩子“别出事”。随着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不出事”,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考上大学。随着良好的校风校纪形成,不仅优秀学生勤奋好学,而且问题学生也期盼进步。家长的希望、学生的期盼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家长放心、学生满意?因此,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就是我们攻关重点。

3.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初中教育的目的由向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和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转变为“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各级各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的公民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出人才的问题上,江泽民主席指出“要鼓励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教育目的的转变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我们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我们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防差、转差”,而且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4.我校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我校开发了综合能力课程、个性特长课程并纳入课程计划,排进课表。探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学模式,就是要确保学生学好基础学科课程,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基础,进行综合能力课和个性特长课的学习和研究。

(二)教学模式探索的途径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在“负担轻、质量高”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我们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并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主要的方式是师生全员参与,1.全体教师参与“负担轻、质量高”教学模式方案的制定。

2.全体教师根据个人对方案的理解,独立设计教学方案,人人上研究课,及时总结。

3.综合集体智慧,骨干教师就不同课型上示范课,再总结、提炼不同课型的模式雏形。

4.所有师生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5.从评价中找经验,从经验中找规律,让教学模式经得起实践检验。

(三)三种课型的教学模式。

我们以数学教学常见的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验证、反复实践,总结出三种课型的“负担轻、质量高”教学模式。

1.新授课“诱导探究·效果回授”的教学模式。它的结构程序由五部分组成。

(1)激趣引入,明确目标。把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形成认知冲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似曾相识,似懂非懂”中进入学习状态。如学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时,教师提出:“不用其它工具,你能用一张矩形纸片折叠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学习“垂直于弦的直径”时,教师用“破镜重圆”导入新课,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2)启发诱导,探究新知。选准新旧知识的切入点,为发现新知识创造最佳心理环境,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动脑动手,尝试解决新的问题,激励学生而不是强加于人,启发独立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结论。这种模拟数学家的发现过程,更能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快感,纠正了传统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现象。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教师出一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先求出它们的根,再计算两根的和与积,通过观察、比较、概括,自己得出结论,最后就一般情况加以证明,这样学生就有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圆内接四边形性质”时,教师诱导:“三角形的每个内角虽然不能确定,但它的内角和是不变的;圆内接四边形每个角的大小虽然不定,但其中也包含着不变的量,你能找出来吗?”学生通过类比发现了结论。

(3)变式运用,深化理解。通过不同层次的新知运用和变式训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使学生深化了对新知的理解,训练了技能,同时对知识、技能、方法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训练内容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4)总结提炼,认知升华。数学是有严密体系的知识系统,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堂教学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总结提炼,揭示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最终形成科学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达到认知的升华。

(5)达标检测,效果回授。针对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点,结合学生实际,编拟一组达标检测题,当堂检测,当堂反馈。教师要根据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教学目标调控。这样就避免了内容学完课上完,教学效果还是“一笔糊涂帐”的现象。

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质疑、探索、发现、解决”中培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营造一个“人人有事做,人人要做事,人人有成功”的教学氛围。

2.练习课“忆·讲·练·测”的四题组教学模式。

与忆、讲、练、测相对应的题组分别是复习题组、教练题组、巩固题组、检测题组。

(1)忆。学生通过完成“复习题组”,回顾基本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法则、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这组题的题量可根据内容灵活确定,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解决的,并且所花的时间不宜太长。

(2)讲。教师精心设计“教练题组”,揉和知识、解题技巧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这组题题型要比新授课中出现的新颖,应尽可能精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典型习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习题课的关键部分。这里的“讲”,不单指教师的讲解,也包括学生解决问题的表述。例如,在“三角形、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习题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以AD、AC为边作□ACED,DC延长线交EB于F。求证:EF=FB。此题先由学生讨论,相互启发,拓宽证题思路,通过添加辅助线(见下列图形)找到八种不同证法;教师再补充归纳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构造三角形中位线,或梯形中位线,或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3)练。这是为深化、巩固知识、方法而编制的一组“巩固题组”,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教师巡视,给问题生更多的照顾,根据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发现妙解还可以让学生演板,给以鼓励。有时可以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规律,使知识结构系统化,这是习题课的重头戏。

(4)测。为更全面、细致地获得反馈信息而设计一组“检测题组”,这组题的难度应略小于教练题组和巩固题组,并要有一定的坡度。如果学生训练有素或课堂时间充裕,最好当堂评价,及时反馈。

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题组为形式,以练习为主线,以“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思维能力为目的,通过解决逐步加深的问题,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培养独立思考、创造思维的能力。

3.复习课“归纳——诊断——示例——提高——总结”的五步教学模式。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这种模式就是通过对知识要点的归纳,形成认知体系;通过诊断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典型例题示范,领悟思想方法;通过综合练习,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选择了正确的教学策略。雷杰卢斯(Reigeluth)认为,教学策略实际上包括三类策略:组织策略,授递策略和管理策略。我们的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分层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如果教学系统是切合实际的,如果学习者在学习困难的时候和在困难的地方能得到帮助,如果学习者具有足够的时间达到掌握,如果对掌握能规定明确的标准,那么绝大多数学习者的学习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人的智力和能力有差别,但不能人为夸大这种差别,如果提供合适的条件,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分层教学。

1.班级分层。

将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在不同的教室同时上课。这种分层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要求,形式也不同。如1996年上学期初二年级在普通班的基础上分出了一个加强班;1997年的初二年级分出了一个加强班、四个普通班和一个优班;1998年初

一、初二年级各分出了若干个普通班和两个优班,取消了加强班;1999年初

二、初三在优班中通过选拔,各组建了一个特优班。不同类型班级的教学要求也各不相同。加强班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放慢进度,借鉴上海闸北八中的“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思想进行教学;普通班以中等生为基准,按照各科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授课,适当进行提高训练,鼓励普通班为优班输送优秀学生;优班教学的基准点为中上层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较高要求”授课,适当增强技能、技巧训练,要求双率均达100%;特优班不仅有优班的要求,而且要适当渗透竞赛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冒尖,教学进度可适当加快,用“富裕”的时间发展个性。

2.学科分层。

同一班级,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一般分为A、B、C三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李健民老师在数学分层教学中总结出的“四统四分”方法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详见本期第21页)

3.交叉分层。

同一班级的数学与其它某一学科(如物理、化学)交叉分层,将学生分为两大层次,交叉在不同的教室同时上课。这种分层必须在绝大多数学生两科的水平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进行,对于极少数一科好一科差的同学,本着“宁高勿低”的原则。这种分层所占比例不大,主要在初三复习阶段实行,因为教师要增加一倍的工作量。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二)坚持个别化辅导。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进行个别化辅导,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1996年加强班的数学教学为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了初二还不会分数的加减运算。我们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学习困难学生可分为三种类型:智力型——反应迟钝、智商偏低、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平均水平;动力型——智力正常,头脑灵活,但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学习态度消极;外因型——由于受个人疾病、家庭变故、周围环境等影响而出现心理障碍,因而意志薄弱,耐挫性差,学习焦虑等。在个别化辅导中,我们采用了课前补缺,先练后讲,作业面批,螺旋上升等办法,使这个班中考的数学及格率达80%,而且三分之一的学生达到优秀。

再如2000年中考状元马颖,她的弱科是数学,主要表现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解题思路不开阔,计算粗心大意等。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个别辅导,有时还要占用她少量的强科时间辅导,使得她中考数学达到了113分(满分120分)的高分,并以总分超过第二名17分的成绩夺得当年顺德市中考状元。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每个教室都装备成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大屏幕、电视机、录音机、放像机等)教室,这为我们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了有利条件。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数学CAI课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从某种意义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我们的做法是:

1.培训教师。

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学习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如PowerPoint、Author ware、《几何画板》等;数学教师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全部达到初级水平,其中85%的老师达到了中级水平。

2.研发课件。

在课件的开发中,我们坚持教师自行研制,把设计者的意图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任务的安排和教学交互的活动中,这样设计的课件才更切合教学实际。设计基本思路是:学生因素、适宜的内容→确立教学目的、设计教学方案→制定辅助教学策略、完成课件制作→实施课堂教学→反馈分析、修改完善。

3.合理运用。

我们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为了“用”而用,搞“花架子”,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用得恰当,用得合理。目前,有60%以上的课在使用计算机辅导教学,师生反映良好;数学教师李裕达的计算机辅导教学课例《切割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受到专家的好评,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四)重视数学竞赛辅导。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我们进行数学竞赛辅导,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辅导发现数学人才,参加各类竞赛出好成绩,但这毕竟是少数学生;二是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辅导培养数学爱好,开阔知识视野,领悟思想方法,体验数学魅力。

(五)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其实就是教师对被教育者的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教书育人,贵在身体力行,重在情感交流。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表率,也是行为准则的模范,从某种意义说,教师的育人行为其实就是学生对教师人格行为的不断认可和信服,继而才有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学习。

2000年数学中考之所以能取得优异成绩,除了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三位数学教师是班主任,占这届数学教师人数的50%,且从初一一直带到初三,他们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有深入了解,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不仅是师长,懂得如何领导学生去实现目标,用爱心去感召学生,而且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的帮助者、建议者和参与者,与学生平等相处,在学生学习动机的驱驶、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方法的习得、学习任务的明确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在学习的道路上,教师和学生实质上也就是事实利益上的合作伙伴,教师只不过是特殊的“领航员”或“舵手”而已,合则进,散则退,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把“船”划到既定的“彼岸”。

(六)加强学法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重视教而相对地忽视学,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而相对地忽视对学生学习规律、学习方法等的探索,造成费时较多效果不佳的状况。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应成为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并把它作为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

指导学生拟定自学计划,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指导学生读书、做笔记、写心得、绘图表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效记忆的方法。

2.应考方法的指导。

教育学生树立信心,端正考试观,考试按先易后难的次序作答,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仔细检查。

3.学习心理的指导。

教育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七)强化课堂组织与管理。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因此,整个教学过程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力求上课达到三个境界: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收尾,余音不绝。

教师的教学领导作风主要有三种典型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以民主作风去组织教与学,这种教学作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内在动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师生之间知情双向交流与反馈,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行更多的认可和赞赏,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满足感。

本论文获嘉兴市论文评比二等奖)

一、提出问题:

从事高中数学教学近十年,看今日之高三数学教学,虽“素质教育”呼声很高,“减负”之声不绝于耳,但“考上大学,榜上有名”的功利目的驱使着学生们通过大量练习来学习数学,师生鏖战于“题海”中,早已身心疲惫。这样的数学教学模式对于掌握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演练能力,和常规解题能力确实相当有效,然而,大量的模仿性练习,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分薄弱,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学生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了解不多,而当面临一种新的问题时却办法不多,对于诸如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猜想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不够;这样的数学教学模式,既不利于在越来越注重应用与创新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也不利于将来从事需要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工作。

面对高三学生,即将升入大学的莘莘学子,对他们来说,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是最好的呢?

二、提出观点:

我们提倡在高三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教学。从数学教育的角度来看,问题解决中所指的问题来自两个方面:现实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数学学科本身。--------------------------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问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对于解决问题者的新颖性,使得问题解决者没有现成的对策,因而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要顺利地进行问题解决,其前提是已经了解、掌握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在问题解决中要综合地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在问题解决中,问题解决者的态度是积极的。此外,在学校数学教学中,所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别于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主要指学习中的再创造。因而,从数学教育的角度看,问题解决的意义是:以积极探索的态度,综合运用已具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来自数学课或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新问题的学习活动。简言之,问题解决教学就是创造性地应用数学以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

顾泠沅认为,学习数学要吃“三个馒头”.前两个馒头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最后一个馒头是“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西方教育认为第三个馒头重要,只吃第三个馒头,那些没有吃前两个馒头的大多数学生就吃不饱了,于是数学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中国数学教学则老是只吃前两个馒头,结果也是吃不饱.虽然大多数人都吃到半饱,可是长期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到了高三中后期,在学生已经较熟练的掌握了“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逐步培养了“三大能力(基本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的前提下,此时,最重要的是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教学,针对问题解决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反省性提炼整合,让学生亲身体验比较完整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常用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结合实际,强化应用,着力培养学生实践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较高数学素质的新世纪T型人才的需要。

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要是的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结合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数学解--------------------------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题紧密相关,而数学能力的提高在于解题的质量而非解题的数量,解题要重在研究解题的方向和策略。要善于从题目的条件和求解(或求证)的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作为于记忆系统中的数学认知结构,提取相关的知识,推动题目信息的延伸,归结到某个确定的数学关系,从而形成一个解题的行动序列,这就是解题方向。题目信息与不同数学知识的结合,可能会形成多个解题方向,先取其中简捷的路径,就得到题目的最优解法。解题过程中不断进行这样的思考和操作,将使数学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三、问题解决教学的具体实措原则:

问题解决教学”应遵循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原则;创设情景,自觉学习的原则;设置层次,分类指导的原则;三个过程有机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循环上升的原则;突出过程,激励探索的原则;分组学习,强化活动的原则;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的教学原则.

四、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因素:

(一)提倡探索、猜想、发现的问题解决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是要让学生具有积极探索的态度,猜想、发现的欲望。要设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经常地启发学生去思考,提出问题。

(二)提倡实践数学、应用数学

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重视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数学课题,最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可以考虑把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银行事务、利率、投资、税务中的寻找问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数学课题都要从实际引入,数学体系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规律,许多数学概念是从前面的概念中通过演绎而得,又返回到数学的逻辑结构。

(三)教给学生一般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思想方法

在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省性提炼整合,通过回顾、总结、反思引伸、推广、变式训练,让学生亲身体验比较完整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常用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由于实际问题常常是错综复杂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也多种多样,不可能也不必要寻找一种固定不变的,非常精细的模式。笔者认为,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1.首先对与问题有关的实际情况作尽可能全面深入的调查,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问题有一个比较准确、清楚的认识;2.拟定解决问题的计划,计划往往是粗线条的;3.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要对计划作适时的调整和补充;4.回顾和总结,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及时的评价。

问题解决的常用方法有:1.画图,引入符号,列表分析数据;2.分类,分析特殊情况,一般化;3.转化;4.类比,联想;5.建模;6.讨论,分头工作;7.证明,举反例;8.简化以寻找规律(结论和方法);9.估计和猜测;10.寻找不同的解法;11.检验;12.推广。

(四)以问题为中心

1.一个好问题或者说一个精彩的问题应该有如下的某些特征:(1)有意义,或有实际意义,或对学习、理解、掌握、应用前后数学知识有很好的作用;(2)有趣味,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投入进来;(3)易理解,问题是简明的,问题情景是学生熟悉的;(4)时机上的适当;(5)难度的适中。

2.习题形式作些改革,适当充实一些应用题,配备一些非常规题、开放性题和合作讨论题。

(1)应用题的编制要真正反映实际情景,具有时代气息,同时考虑教学实际可能。(2)非常规题是相对于学生的已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而言的。它与常见的练习题不同,非常规题不能通过简单模仿加以解决,需要独特的思维方法,解非常规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练习题而言的。开放性问题中提供的条件可能不完备,从而结论常常是丰富多彩的,在思维深度和广度上因人而异具有较大的弹性。

五、问题解决教学的数学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定向激励;设问启发,领会新知;回顾整理,明确结论;练习反馈,校正补偿;总结概括,深化提高.问题系列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阶梯式路标,通过问题系列把学生引向了“探索学习”之路.问题--------------------------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解决教学的数学教学结构分四个基本环节:

1.具体问题数学化

具体问题数学化中的问题,可以是与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是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提炼出的新问题.问题解决应首先使具体事物能够转化成数学问题,然后再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数学化,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出数学知识的框架结构,理解所学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间的联系,明确学习目标,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这个环节的教学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建构—明确目标—讨论五个环节.

2.数学材料逻辑化

在具体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用到一些相关概念、方法和结论等.在这一环节中,要按照数理逻辑的要求,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给出定义,对结论确定其表达方式并作出证明.这一过程是建立在对概念的定义方式、结论的表述方式和证明方法等进行反复筛选、优化的基础上.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这一环节最能引起教师重视,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观察、试验、归纳、类比、大胆猜想.教学活动围绕数学知识的逻辑化形成过程及推理过程展开,突出过程与方法,重视逻辑化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整合,使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概念,掌握课题基本结论的表达形式和推理证明方法,充实和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

3.逻辑知识应用化

首先是前两个环节中所建构的数学逻辑知识的应用,包括巩固性应用和变式应用,要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数学知识应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对练习中学生表现出的知识缺陷和问题,及时进行矫正和补偿.其次是逻辑知识的实际应用,即向学生呈现生产、生活和相邻学科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所学到的逻辑知识,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情境过程、建立模型的过程、问题解决策略与方法的解释过程、数学问题的拓展再生过程和由此产生的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即所谓“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拓展”模式.

4.问题学习反思化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在问题学习之后,教师围绕问题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系统地反思,并书写问题学习报告.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知识结构,升华思想方法;归纳问题解决的范围、策略与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合作交流,教师评价激励.

“问题解决教学”的数学教学结构,各个环节不一定在同一节课中同时出现,有时需要几节课才能完成一个环节,但在每一个问题的教学中应有相对完整的体现,只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水平的教师可有不同的要求.问题可大可小,各种教学模式可灵活选用.

六、问题解决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学会学习!

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这是高三师生的共同愿望。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来建构完善知识结构,并形成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实践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思路和重要特征。

--------------------------精品

文档-------

第五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设计.doc题型总结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设计

1.给出若干种典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根据学习者特征及教学目标,以一种教学模式为依据设计教学过程。(典型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2.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导入方式(选择)

3.教学设计中小组合作学习阶段的步骤和分组策略(合作学习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4.给出教学流程图,要求指出指定步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教学过程设计)

5.选择与学生有意义学习有联系的选项(选择)(有意义学习)

6.按照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将教学方案补充完整。(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

7.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汇报阶段的设计。(合作学习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8.给出不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要求根据已有知识点,提出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并能和下一个知识点产生联系。(教学过程设计)

9.根据学习者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选择)(教学方式的选择)

10.给出教学活动,指出该活动的目的,给出教学目的,分析教学活动的合理性,指出不合理指出并做相应修改。(教学过程设计)

11.给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资源的确定)

12.给出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指出其中一个教学环节属于哪个阶段,且为某一个阶段设计教学活动,活动步骤不少于两个,并编号。(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

13.给出教学设计方案,要求指出方案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并给出修改建议,同时提出在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两个问题,并给出预防措施。(案例分析)(教学过程设计)

14.给出教学设计方案,要求从过程安排、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等角度针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教学资源使用等做评价。(word表格)(案例分析)(教学过程设计)

下载主题3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选择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主题3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选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第三节化学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概述 “策略”一词源于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一直与“方法”“步骤”同义。在教学领域,“策略”主要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师生间连续......

    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策略的选择 作者:唐文标校本课程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32 更新时间:2007-1-8 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时,为求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取向,而非特别限定的某种教学方法。因此,在......

    教学策略的选择

    一、示范——模范教学策略 根据中老年学习者的特征以及使用QQ聊天工具属于应用层面的特点,我们采用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1. 定向。教师运用教学媒体等的示范,使中老年人逐......

    教学策略、模式、方法

    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它具有指示性和灵活性,不具有规定性和刻板性、教学策略包括五方面的......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定义

    一.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教学法的真实性原则,设计学习活动,提供话题和真实任务,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面向全......

    生物教学模式3

    生物教学模式3 建构主义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回答问题;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教师指导协助,媒体是运输教学信息的工具。建构主义强调......

    分销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分销模式的比较与选择.txt——某天你一定会感谢那个遗弃你的人,感谢那个你曾深爱着却置之你不顾的人。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比什么都强。________舍不得又怎样到最后还不是说......

    浅论江苏省高考模式下高中化学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

    浅论江苏省高考模式下高中化学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 点击数:78 次录入时间:2014/8/15 16:18:00 编辑:lxj5858 [宣传赚点] 论文关键词:高考模式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论文摘要: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