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共五则)

时间:2019-05-12 23:1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课题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那现在请你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观察桌面上的玩具,然后说说你看到的是玩具的什么部位。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课前每组学生的桌上准备了一个玩具)。

2、学生观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请各小组集体到台前,按照座位顺序站好,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他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玩具的哪一部分?让其他组的同学判断正误。

4、教师: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玩具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再在小组中说一说。(学生很高兴地在小组内互换座位)

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教师:咱班的小朋友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刚才帮助盲人叔叔认识了大象,那现在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图中的这三个小朋友呀?

出示P67页上的恐龙图:

这是小亮、小红、小明三个小朋友看到的恐龙的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动。

(教师巡视,看学生连线情况)

教师:你们能这么快判断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真厉害。那么如果你们小组的书都放一块,你能马上说出你看到的是哪一部分吗?

(学生动手操作,没有经过讨论,马上举起手来,兴致非常高)教师:如果把你们小组的书变换位置,你还能很快地说出来吗?(学生仔细观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2、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

教师讲桌上放一茶壶,出示四张图片,老师指定一张图片,想想你能在哪个位置能看到,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

(学生很兴奋,师先请四个学生上讲台进行游戏,其他学生跃跃欲试)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五、随堂练习

A卷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讨论,三张图分别是从谁看到的?你是怎么判断的?全班集体交流。

B卷

帮帮小兔、小猴和小狗:三把椅子分别是谁看到的?(连线)

六、作业布置

回家后,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家里的物品,说给爸爸妈妈听,你看到的是哪一部分?老师相信你一定说得非常好!

第二篇:观察物体二年级第五单元教案

观察物体

(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包括的教学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判断所给图形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对空间图形和方位知识已经有里一定的认识,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描述所观察物体的形状,这样会使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比较容易。

2.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中通过提供一些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比较密切,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有极少数一部分学生的空间观念不强,方位知识也比较模糊,在教学时多创造一些情景,组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体验、感受来建立和巩固空间观念和方位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物体的不同形状,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发;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掌握有关知识。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懂得看事物要全面。

教学重点: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掌握有关知识。

课时分配: 4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相应的实物

第一课时: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方法:引导观察法、讲解法。课前准备:水壶、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照相吗?

游戏1,照相:出示本班同学不同面的照片,让学生和这位同学站在前面从不同的面照相。

2.汇报,分别是从哪个面照的。

3.出示小白兔储蓄罐的不同面的照片,一步一步猜测,是什么?

汇报后强调:观察物体时一定要全面观察。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68页的主题图;感受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不同:

(1)你看到了什么?

(2)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你是如何区分小红和小亮看到的?

小亮可以看到熊猫头上的蝴蝶结,而小红看不到蝴蝶结。所以第一幅图是小亮看到的,第三幅图是小红看的。

3.为什么他们看到的都不一样?

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大熊猫的。引导说出分别是从熊猫的前面(正面)、后面、侧面,看的。

总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同。4.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全面地观察大熊猫,怎么办? 5.合作探究

(1)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汇报:(2)可以把大熊猫转一转。

(3)也可以我们围着大熊猫转一转。(4)小组观察水壶:

你在水壶的那个面观察到了那个图形。(小组观察,然后交流)汇报

(5)为什么他们看到的都不一样? 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水壶的。

三、巩固练习

1.小组观察每天喝的奶盒,出示奶盒,小组观察,小组交流自己从个位置观察到了什么? 2.汇报。

3.从正面看水壶是什么形状?还是从正面看奶盒又是什么形状?为什么都是从正面观察形状不也一样呢?

汇报后总结: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不一样。4.做P62页的做一做。(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你表现得怎么样?(自评、互评、师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同一物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同。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第二课时 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掌握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树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树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前准备:课件、立方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事一个玩具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小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出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提出问题:从上面和下面看是什么形状,从左面、右面、正面或者后面看又是什么形状呢?

引出课题板书:观察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长方体。1.出示教材第69页例题2.2.学生四个一组分别坐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学生观察。一边观察一边交流:

从正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从左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从右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从后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从下面看呢?

汇报上面的结果,完成例2的练习。活动二:观察圆柱体:

学生四个一组分别坐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学生观察。一边观察一边交流:

从正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从左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从右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从后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从下面看呢? 1.反馈汇报。

2.换成球体和正方体独立观察后汇报。

3.小结:同一个立体图形,当你从不同点的位置观看,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4.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先独立观察,让后小组交流解难。

5.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是从什么面观察的?

6.把长方体和圆柱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方法同上面。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70页第2、5题。2.课件上的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观察立体图形

同一个立体图形,当你从不同点的位置观看,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第三课时 由平面图形判断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掌握根据一个平面图形判断是什么立体图形的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操作根据一个平面图形判断是什么立体图形的过程,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丰富学生对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根据一个平面图形判断是什么立体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一个平面图形判断是什么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立方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事一个立体图形(长方体)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小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你能判断出它可能是什么立方体吗?

引出课题板书:观察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一个面是正方形,判断立体图形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题3.2.发给学生若干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一个面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

3.先找,找到后在小组内说一说。4.学生汇报:

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还有可能是长方体,因为长方体的有两个面可能是正方形。

总结:一面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它可能是正方体,也有可能是长方体。

活动二:一个面是长方形,判断立体图形

1.发给学生若干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一个面是长方形的立体图形。

2.先找,找到后在小组内说一说。3.学生汇报:

可能是长方体,因为长方体的4个面都是长方形,还有可能是圆柱体,因为圆柱体的侧面可能是长方形。4.总结:一面是长方形的立体图形,它可能是长方体,也有可能是圆柱体。

我们能不能说一面是正方形的立体图形,它只有正方体,就不是长方体。

总结:只看到物体的一个面,不能判断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样的。

三、巩固练习1.做随堂练习。

看到一个面是圆形,判断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样的?先独立思考,想不出来后,小组讨论,看图形。

2.课件上的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由平面图形判断立体图形

只看到物体的一个面,不能判断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样的。

第四课时 观察物体练习

练习目标:

1.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空间观念。

2.体会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且能准确的想象、辨认从正面、侧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3.培养学生小组交流合作的意识及交流的能力。

练习重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空间观念。

练习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以及想象能力。课前准备:课件、练习过程:

一、回顾知识

1.回顾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师引导。

2.课件出示从不同位置拍到的人物、书包的照片,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物体的哪一个面拍的,再回忆观察的方位词:正面、侧面(左面、右面)、上面。

3.问题: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4.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二、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从一个位置拍到的桌子、立体图形的图片,思考:从一个位置最多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几个面?具体看到的是那个面?

根据回答总结: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完成教材70页练习3、4题

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课件上的练习。4.提升练习:

观察几何图形,按要求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图形。

学生先尝试,然后教师引导,最后学生再画。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2013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单元教学要求: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

2、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4、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单元教学课时:大约3课时。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课本P68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3、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感知

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图片,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观察物体。(随机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有信心吗?

老师这里有一张给小鸭子照的照片,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照片摄影师站在小鸭子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鸭子的哪一面?

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地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只鸭子,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

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学生喜欢感兴趣的猜一猜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什么是观察。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熊猫)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熊猫)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熊猫?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师:我们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所以我们观察物体要全面有序。

(引导学生知道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4)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2、巩固新知。

1、说一说“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1题”)

2、连一连(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3题)

3、猜一猜(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2题)

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肉眼和其它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啊,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我们的观察,请看大屏幕。1. 放大镜

师:它可以把一些很小的文字、图片进行放大。2.望远镜

师:观察比较远的物体我们可以依靠――瞧!解放军叔叔有时还借助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呢!3.显微镜

师:这是显微镜,通过这个工具啊,可以看见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很多科学家就是借助它来观察一些微生物或者细胞的。

师: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前面)侧面 后面

从不同的位置→形状不一样

第二课时 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课本p69例

2、例3,练习十六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究立体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积木:同学们认识它们吗?拿出积木搭一搭。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出示任意图形,或发出指令,组内成员搭一搭,看谁搭得又快又对。

揭示课题:像这样的积木,没有确定哪个面是正面,我们通常把正对着的这个面称为正面。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些积木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二、观察体验、探索结论

(一)教学例2

1、小组合作探究

把正方体摆放在桌子的中间,再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长方体,并和周围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2、课件出示例题。

提问:小刚、小强和小英也在观察长方体,从他们的角度,你能说说,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根据画面情境指出。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从不同角教学流程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增 减 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观察正方体 小组合作,从积木中拿出正方体,正面在桌子中间,认真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指名回答:看到的是正方形。设疑:为什么看到的都是正方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正方体,看到的形状相同。教师小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此环节的设计,是想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探究,总结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4、小结

刚才我们观察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我们看到的形状不同,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正方体,看到的形状相同,因此,我们说: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5、学生观察

照样子,观察圆柱,你有什么发现? 照样子,观察球,你有什么发现?(在交流中得出,在任意角度观察球体,给我们的视图感受都是圆形)

小结:正方体和球从不同的位置看上去都是一样的;长方体和圆柱从不同的面看过去是不一样的。

(二)教学例3

1、猜猜看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说明:这是老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这个立体图形是外面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猜测,并说出理由。教师引导小结: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还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的长方体有两个面也是正方形的。

外面单凭一个面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物体?(不能,要从整体上进行观察。)

2、汇报交流

(教师出示正方体和有正方形面的长方体)

小结: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方向、全方位地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比较准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4题

学生填出序号,并说明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我们以后观察物体时,应从多个方面、全方位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比较准确。

第三课时 观察物体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过程与方法:从具体、形象、直观的物体中形成表象,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想想能力。教学重、难点:

1、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空间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想想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知识

1、出示书包、玩具等图片,让学生辨别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

板书:正面、侧面、上面

提问: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2、出示实物立方体,提问: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这个物体的几个面?

二、积累运用 你看到了什么图形? 给出由4个小正方体形成的组合图形, 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3、小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可能不同呢?

因为,有特殊的立体图形,即使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图形也可能相同。

三、练习观察图形。

1、填一填

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为什么说

从侧面看是A图的有(),从正面看是B图的有()

2、观察下面的物体。从上面、左面、正面看,各是什么图形? 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与疑问。

第四篇: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单元教学重、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课时:大约4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课本P67例1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知识目标: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力目标:能正确辩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发展形象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辩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辩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新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引入新课:由于每个人摸的位置不同,对大象的感受也就不同。那么如果我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又是什么样呢?这节课共同探讨一下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究体验

1、观察同一物体。

(1)定位观察。

a.提出要求:请每组组长把玩具狗放在桌子的中间,把头对着1号同学。

b.组织学生分组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看到的玩具狗是什么样子?把看到的样子用笔画下来,画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c.组织汇报交流。

d.小结:虽然观察的是同一个物体,由于每人人坐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不相同。

(2)换位观察。

a.提出要求:请1号座位的同学到2号座位,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依次换位

观察,直到回到原位为止。

b.组织学生分组观察

c.组织班内交流。

(3)根据图形判断。

a.提出要求: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对玩具狗进行观察,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面这些图形各是哪号座位上的同学看到的。

b.组织学生观察、判断。

教师依次出示玩具金狗的正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图片,让学生判断。

(4)小结:通过从不同的位置对玩具狗进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2、观察不同的物体。

师:请每个小组的同学选一件你们喜欢的玩具放到桌子中间,并把玩具的正面对着1号同学。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2)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67页的例1。

(1)投影出示例1的情景图。

(2)组织学生观察判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是谁看到的就请在下面标出谁的名字。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教材第67页的“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7页,这本数学课本的侧面、正面、后面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请你连一连。

(1)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

(1)投影出示第1题的图片。

(2)引导学生思考:假设你站在车的前面、后面、侧面会看到哪个图形。

(3)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四、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课本P68例2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能识别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能识别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图片、纸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新

出示蝴蝶、小蜻蜓等图案。

1.谈话引入:大千世界,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物体,如一片碧绿的树叶、一只漂亮的花蝴蝶、美丽可爱的小蜻蜓等等,这些物体虽然样子都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二、探究体验

1、课件或投影演示,揭示概念。

师:这些图形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是不是真的完全一样呢?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1)演示对折的过程。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说明:如果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完全一样,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或图形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2、引导举例,丰富认识。

在生活中,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谁还能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的东西?

3、动手操作,体验对称。

(1)组织学生讨论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a.出示蜻蜓、松树、鱼等图片。师:老师用彩纸剪出了一些对称图形,想一想,怎样才能剪出对称图形呢?

b.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c.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师: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剪一个你喜欢的对称图形,剪好后贴到黑板上。

(3)展示作品,交流方法。

4、认识对称轴。

(1)组织学生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作品,你发现了什么?

(2)揭示概念。师:如果沿着这条折痕画一条直线,然后再沿着这条直线对折,那么,两边的部分就会重合在一起,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师用直尺画出黑板上的几个图形的对称轴。)

(3)组织学生用直尺画出其他图形的对称轴。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68页的“做一做”。

(1)出示“做一做”。

(2)组织学生说一说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2、练习十五的第2题。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请大家折一折,看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1)组织学生折一折。

(2)组织学生画出对称轴。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练习十五的第3题。

(1)组织学生根据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4、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镜面对称

教学内容:课本P69例3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镜面对称,初步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能力目标:能正确判断镜子里的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镜面对称,初步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能正确判断镜子里的像。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镜子里的像。

教具准备:相关图片、镜子等。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新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3情景图。提问: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揭示课题:其实河岸上的物体与它们水中的倒影和物体与它在镜子里的像也都是一种对称现象。

二、探究体验

1、组织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际情况是不是一样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镜子照一照,看你能发现什么。

(1)组织学生独立照一照。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组织学生想像、验证。

(1)引导学生想像: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物?

(2)组织学生进行验证。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小结:

通过以上的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物体和像上、下位置一样;前、后位置一样;左、右位置对换。

三、实践应用

1、练习十五的第4题。

(1)出示蝴蝶左半部分的图片。

师:请大家猜一猜图片上画的是什么?

(2)提问:怎样做才能看见一只完整的蝴蝶呢?

(3)指名学生演示。

(4)组织学生操作。

师: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方法,用镜子在书上照一照,看一看另外三幅图画的分别是什

么。

2、练习十五的第5题。

(1)投影出示第5题。

(2)组织学生完成第5题。

师: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请你在书上圈出来。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观察物体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十五中的相关练习

知识目标:正确辩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进一步认识轴对称与镜面对称的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正确辩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进一步认识轴对称与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与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学准备:小朋友给小兔照相的情景图,小朋友在镜子前活动的图片,每人准备一张彩纸和一面镜子。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新

1、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二、探究体验

1、下列图形哪些是对称图形?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投影出示第一题。

(2)组织学生观察、判断。

(3)组织学生画对称轴。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请圈出来。

(1)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说一说是谁看到的。

(1)投影出示三个小朋友(小丽、小红、小明)分别坐在小白兔正面、左面、右面照相的情景图和三人给小白兔照的相片。

(2)组织学生观察、思考。

师:仔细观察,这些相片分别是哪位小朋友照的?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三、实践应用

1、画一画。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一件你们喜欢的玩具,在你的座位上仔细

观察一下这件玩具的样子,把它画下来。

(1)组织学生画一画。

(2)组织学生评价交流。

2、剪一剪。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彩纸、剪刀等用具,剪一个你喜欢的对称图

(1)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2)组织学生评价交流。

3、说一说。师:请同学们对着镜子,在小组内描述一下自己的特征。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2)组织学生进行班级交流。

4、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第一题。

5、看镜子写时间

教师出示P71思考题第二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钟面上的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五篇: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新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观察物体》教案 谭利萍 2012,3,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有了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理解得较好,但是在练习考试环节,要辨认不同面的形状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误。特别是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不同。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的数学活动:

1、猜一猜

我准备了班上一位同学的照片,用白纸遮住,然后慢慢从下露出脚的部分,请学生猜猜是谁?学生纷纷说出不同的答案,能确定吗?不能,继续猜。

又露出一部分图像,能猜出来吗?这是范围缩小了,因为根据衣着,能猜出是个女生。最后露出头像,呀,原来是班长。猜对的同学高兴极了。

【设计猜一猜,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他们在课堂一开始就兴趣很浓,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同时也让学生找到本节课的抓手------用眼睛仔细观察】

2、本位观察、说一说、想一想

我准备了一辆玩具汽车,举在手上,站在教室中间,请学生观察,你看到了汽车的哪一面,是什么样?

学生纷纷说出了汽车的正面的汽车头,后面的汽车尾巴,侧面的汽车门或窗,下面的汽车四个轮子。

想一想:为什么同一辆玩具汽车,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呢? 如果你想看到与刚才不同的形状,有什么办法吗?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归纳起来是两种:其一是学生换个位置观察;其二是请老师转动一下玩具汽车的方向。

【设计本位观察,是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换位观察、说一说、想一想

老师转动汽车的方向,学生再次观察。说一说你看到的形状。再转动,再观察,再说一说。【设计这个换位多次观察,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提高强化次数,达到强化目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4、小组合作,说一说、想一想

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带把的杯子,请学生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并和同学交流你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特别提示观察把手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设计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更近距离仔细观察。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交流、喜欢交流,在彼此交流中得新知、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和修正自我。而且在交流中也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他人、珍惜友谊、注重合作等优良品质。】

5、眼力大比拼

把在杯子不同方向拍摄到的照片展示出来,请学生说一说分别是从杯子的哪个面拍摄到的。

【设计这个活动,是考察学生刚才观察物体的细致程度,对观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不仅从上下、前后,更从左侧面和右侧面观察杯子把手的位置的不同,并能正确辨认。如果判断错误,请学生再次进行观察,及时修正。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6、拓展

给每组发一个正方体,请学生在不同的位置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想一想。如果再增加一个正方体,将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能看到几个相同的面,几个不同的面?你能将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画下来吗?并请你展示在黑板上。

【设计这个活动,是让学生体会到有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对于观察,一定要有辩证的思想。同时,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学生经常能有机会在老师、同学或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或阐述自己的学习经验,对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无疑会起到重要的意义。】

下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 学习目标: 1.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感受数学与......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合集5篇)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能观察由2~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两个特......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含五篇)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

    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合集)

    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

    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教学内容: 94-95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