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八 历史上的西部开发教学案
专题八 历史上的西部开发教学案
专题八历史上的西部开发教学案
●复习提示、掌握历朝统治者对西部的管理和开发。
2、西部地区的范围: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x疆、x藏、内蒙古、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12个省区及湖北省的恩施、湖南省的湘西两个自治州。
3、联系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
4、联系现在实行的西部开发,了解西部六省三区一市的概况。西部地区区域辽阔,占全国面积的55%;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50%以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草原面积占全国的55.9%,森林面积占全国的36%;矿产资源中钛、铜、汞、铅、锌储量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丰富。
5、西部地区旅游景点:丝绸之路遗迹,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都江堰、布达拉宫等。
6、西部大开发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实施的重大战略,体现了国家在经济上的宏观调控职能,是资源配置中的重大经济问题。
7、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等。
●知识梳理
春秋战国到西汉: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明显超过东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当时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战国时期:①秦国经商鞅变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②都江堰的修建,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2、秦朝: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
3、西汉:①关中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丁程;②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x疆的序幕。③西域都护设置,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④丝绸之路开通。⑤西汉政府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4、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5、三国时期:①蜀国农业迅速发展;②诸葛亮鼓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6、隋唐时期:①隋炀帝派人去西域;②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④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同唐朝的联系不断加强;⑤云南西北的南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⑥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7、宋元时期:①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兴起了西夏王国;②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x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x藏正式归人中央版图;③在边远的云南地区建立了行省;④四川地区的丝织业在北宋时期水平最高;⑤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经济破坏严重。
8、元明两代:在云南和贵州设立行省,将云贵高原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开发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明代后关闭嘉峪关,对今x疆地区的控制削弱,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负面作用。
9、明清时期:①成都在明代成为茶叶市场;②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发生长时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摧残。清初实行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央政府进行恢复性开发的重大措施,对地区经济开发起了积极作用。③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将军,加强了对x疆地区的管辖;④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撤关卡,鼓励x疆商人到内地经商。清代后期在x疆建省,并大量移民实边,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⑤云南地区在清代开采铜矿较多;⑥清朝时确立了历世**和**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x藏地区的管辖;⑦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辖区。
0、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①19世纪70~80年代,云南、x藏、x疆人民抗击英、俄的侵略。②1875~1878年,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x疆,1881年中国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x疆设行省,加强了x疆同内地的联系。③1913年,英国策动x藏亲英分子闹“独立”,中英两国就x藏主权问题反复交涉,中国政府强调对x藏不容置疑的主权,并一直拒绝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④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⑤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云、贵、川、甘、陕等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⑦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⑧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转移到西南,许多近代企业从华北、华东、华中迁到西南、西北各地,增强了西部的经济实力。
1、新中国时期:①新中国建立后,和平解放云南、西康的广大地区,1951年和平解放x藏。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x藏与各地的联系。③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④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⑤1957~1966年,在西部建成成昆铁路和兰新铁路。⑥1966~1976年,国民经济在**中缓慢发展,西部地区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⑦西昌和酒泉成为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获得较快发展。⑨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升华认识、导致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①政治中心的东移或南移。②战乱的影响。③自然条件的影响。④无节制地开发。⑤近代以来,随着与西方国家通商增多,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而西部地区则严重落后,东西部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到解放前,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已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中、西部地区快。⑥改革开放,首先是沿海地区的开放。
2、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第二篇: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说课教案
《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说课教案
作者:张楚雄
晋江一中
这次《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说课内容为以人教版高级中学历史教材中与西部开发相关知识为依托,适当结合地理、政治等学科相关知识组建而成。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西部开发是当前党的伟大决策之一。搞好西部开发是21世纪中国进一步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今天讲《中国历史上西部开发》这个专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西部开发古今中外皆有,从历史角度看古今中外西部开发的兴衰成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天的西部开发提供借鉴。2.教学目的和要求(1)能力培养方面:
① 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当代重大历史决策的能力。
② 安排学生搜集与西部开发相关的信息资料,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
③引导学生从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多角度横向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2)思想教育方面:
使学生认识到党的关于西部开发决策的伟大历史意义和党伟大决策的正确性,从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家乡的热情,进而培养其关心西部开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上进心。
3、本专题的重点:① 古代中国的西部开发②现代中国的西部开发
中国古代西部开发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代中国的西部开发,说明了党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西部的开发。而且新中国成立以后对西部的开发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教材中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所以是本课的重点。
4、本专题难点:如何认识今天东西部差距形成的原因
为什么到今天东西部的差距是如此巨大,这个差距是怎么样形成的?我们应当怎么样看待东西部如此巨大的反差?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更是学生比较困惑的问题,所以它是一个难点。二.教法学法
在教法学法方面,主要采用谈话法。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对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已学过了相关的知识,只是比较零散而已。所以主要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并引导学生将之形成系统的知识。
同时结合启发式教学法,将一些带有启发性的知识点,比如为什么今天东西部差距是如此巨大?我们对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何计策?之类的,以此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课堂设计
1.课前安排学生概括归纳教材中的与中国历史上西部开发相关的知识点。2.首先教师先指出,今天党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决策,这是21世纪中国进一步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西部开发的伟大决策,我们必须回顾西部开发的历史,以展望西部开发的未来。然后导入新课。(2分钟)
3、讲授新课(38分钟)
(1)首先讲授第一部分:西部疆土的开拓(8分钟)
首先指出今天的西部开发主要是为经济服务的,所以“西部”概念更侧重于经济方面。接下来以地图为载体介绍西部的地理概念。今天我们所说的“西部”我们形象地称之为“10+2+2”,即包括我国的陕、甘、宁、青、新、滇、藏、川贵、渝、蒙、桂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此外还包括湖南的湘西和湖北的恩施。
介绍完西部的地理概念后,指出西部是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历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断地开拓才有了今天西部广阔的疆土。接下来按顺时针方向着重介绍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这几个边疆省份的开拓历史。(2)接着讲第二部分:西部的开发与发展(20分钟)
这一部分内容较多,主要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的从古到今西部开发与发展的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分成三个部分来回顾。
首先介绍古代的开发。应该强调西部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在这一部分里重点介绍丝绸之路在古代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的丝绸之路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什么启示。接着介绍近代西部的发展。强调西部在国家不强的,西方列强的侵略中所遭受的屈辱;同时更要向学生指出西部人民对近代革命的伟大贡献。
接下来介绍现代我国对西部开发与建设。着重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就高度重视西部的开发与建设。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下,西部的开发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
(3)第三部分:西部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落伍(5分钟)
首先教师以时间为线索,介绍西部在长期的开发与建设中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指出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接着讲,西部曾经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但到今天却落伍了,成了落后的地区,与东部的差距巨大,突出的表现在经济、教育等方面。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东西部差距会如此巨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4)第四部分:为西部开发献计献策(5分钟)
此部分主要组织学生展开大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创新能力。同时也是进行爱国爱家的情感教育的一次好机会。
3.小结:(3分钟)
简要地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总结指出:西部开发是一项伟大的决策,同学们应该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为西部开发作出应有的贡献,让我们一起来为西部的开发与建设加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4.布置作业:(2分钟)
从文史结合、史地结合、政史结合、历史学科内部综合等多角度出题,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
第三篇:西部开发(范文模版)
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主要成因:
1、历史原因与文化背景东西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差异,是导致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西部地区的黄河上中游,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经济社会重心逐渐南移。但沿海地带经济的发展,内陆相对衰落这种宏观地域结构的变化;
2、沿海开放的区位优势和先发效应区位条件的不同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心位置,沿海各主要城市均与世界经济有广泛联系,整个地区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城市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备,这对吸引外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中西部地区却处于相对封闭或半封闭地带,地形地貌复杂,交通不便,气候条件也差,远离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因此,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但难以引来外资,形不成生产力。
3、政策倾斜与投资倾斜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国家对区域发展采取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东部地区给予了一系列倾斜发展的优惠政策
4、深层的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由产业结构差异所导致的效益差异,是造成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另一重要原因。
怎样做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和劳动力优势。西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处于开发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综合开发都需要大大加强。市场潜力大,不仅体现在消费市场上,而且还体现在投资市场上。另一方面,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这将有利于西部吸引外来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区域经济。二是发挥西部边境优势。三是发挥西部资源优势。西部地域辽阔,能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四、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区域产业结构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程度,既是经济素质和效益的一个重要表现,又对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来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其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是扩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三是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
一、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
二、继续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
五、积极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六、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西部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八、拓宽资金渠道,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保障
九、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十、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加强对西部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四篇:2.3 大气环境(八) 教学案
2.3 大气环境
(八)教学案
课型:新授课 编号:015 时间:2014/11/6 主备人:张保华 高一地理组 第 11 周 第 1 课时 总第 10 课时 备课组长:张风丽 段长签字: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
2.了解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3.了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4.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5.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风速的关系。
6.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说明其移动规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7.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
8.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低压(气旋)系统与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以及对天气的影响。【学习重难点】
1.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
2.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低压(气旋)系统与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以及对天气的影响。【使用说明】
1.自学教材第36页到第42页,找出本课中的重点和疑难点并将其标记出来。2.本学案中的【合作探究】部分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或由老师答疑解惑。【学习时间】1课时
【自主学习】 第2课时 【活动提示】
(教材P52)活动2 1.在南北纬10°~20°之间的大陆西部: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至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北纬10°~2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南纬10°~20°之间受信风控制,干旱少雨。当太阳直射点南移至南半球时,北纬10°~20°之间受信风控制,干旱少雨;南纬10°~2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这样在南北纬10°~20°之间的大陆西部,因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干湿交替的热带草原气候。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当太阳直射点移至一半球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当太阳直射点移至另一半球时,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这样就形成了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气候。2.赤道低气压带——南北纬10°之间;终年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热力原因);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多对流雨,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高空聚积的空气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动力原因);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炎热干燥。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近地面冷暖气流辐合上升(动力原因);气流以上升
运动为主;温和多雨。极地高气压带——两极附近;终年寒冷,气流下沉(热力原因);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寒冷干燥。低纬信风带——分布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所控制地区降水较少(大陆东部 除外)。中纬西风带——分布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所控制地区降水较多。极地东风带——分布在极地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所控制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教材P54)
1.甲是1月,乙是7月。因为甲图亚欧大陆上是高压,说明陆地上的温度低,符合冬季的情况,北半球冬季的代表性月份是1月;乙图亚欧大陆上是低压,说明陆地上温度高,所以是7月。
2.甲图东亚地区吹西北风,南亚地区吹东北风,因为东亚位于高气压的东部,南亚位于高气压的南部。
3.乙图中,东亚地区吹东南风,因为气压梯度力由太平洋指向亚欧大陆内部,又受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南亚地区吹西南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右偏形成的。【跟踪训练】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所示为
____________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2)图中气压中心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D点盛行____________风,E点盛行____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4)此季节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A气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上,B气压中心位于北太平洋上。此时大陆上形成高压,为1月份等压线分布图,位于亚欧大陆上的高压为亚洲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图中D点位于东亚,冬季吹西北风,图中E点位于南亚,冬季吹东北风。在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下,我国天气以寒冷干燥为主要特征。此季节,我国昼短夜长。
[答案](1)1(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 东北 寒冷干燥(4)昼短夜长
2、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解析](1)从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西北偏西,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因此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2)夏季副热带高压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往往成块状分布。[答案](1)A(2)C 【当堂检测】
9.读亚洲东南部及澳大利亚气流运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____________月(1月、7月),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
(2)图中B处盛行____________季风。
(3)图中C处盛行____________季风,它是由____________形成的。该风主要影响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读右面的模式图,完成1~2题。
1.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A.丙为极地高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 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①气流温暖湿润
读下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B.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 C.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D.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 4.a图中气压柱切断的气压带是()A.极地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赤道低压带D.副热带高压带
下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读图完成5~6题。
5.若图中①为高压中心,则()
A.①为夏威夷高压
B.②为阿留申低压C.③为亚速尔高压
D.④为亚洲高压
6.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①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②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③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④季风气候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下图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为____________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2)我国东部和印度的风向有何不同?分析说明此时两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
(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撒哈拉沙漠地区纬度位置相当,为什么气候差异较大?
9、答案:(1)7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2)东南(3)西南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 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以南(4)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1、B
2、C
3、A
4、B
5、B 6.C
7、答案:(1)七(2)我国东部: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印度:西南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3)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而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而撒哈拉沙漠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作业布置】
第五篇:欧洲西部教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欧洲西部》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读图说明欧洲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能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掌握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3、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4.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并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区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5、培养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并从欧洲西部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得以借鉴。
【学习重点】
主要国家及分布,繁荣的旅游业 【学习方法】
分组学习、情境教学法、小组竞赛等 【教学准备】
老师:提早布置分组,让学生收集资料。关注收集提取资料的情况,给予指导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幻灯片播放欧洲西部风光图片
营造学习的氛围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美妙的自然景观和城市建筑,分布在什么地区?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
自然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文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地理位置
幻灯片:欧洲西部轮廊图,读图回答
海陆位置:西临 _______洋,北临 ______洋,南临 _______海。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 ________(纬度带)、_______(五带),几乎全部位于______ 半球和 ________ 半球。教师:通过幻灯片完成欧洲西部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欧洲西部是亚欧大陆向西伸向大西洋的大半岛,纬度范围大致在35N-70N之间,即北温带。引导学生回忆本区的气候是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学生:在课本P53圈画出北冰洋、大西洋等地理事物名称并画出重要纬线。
2、范围
幻灯片:欧洲西部的范围
了解欧洲西部是除原苏联以外的欧洲部分,包括30多个国家。幻灯片:欧洲西部政区图
幻灯片展示主要国家的名称,学生在图中找出。用空白图学生互考。老师用幻灯片考学生。
训练:找学生上台指图说明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相临的海洋
3、欧盟
过渡: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但都面积不大,为了能与世界的经济大国美国、加拿大等抗衡,为了让各国的经济得以更快的发展,1957年他们建立了经济联盟,进而发展成为欧洲联盟。
学生:阅读书P53阅读材料。
老师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提问:欧盟总部在啊?简称是什么?欧盟的共同货币是什么?现在有几个成员国?
教师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欧盟的成员国是不断变化的。
4、经济
幻灯片:欧洲西部几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名 引导学生得出:欧洲经济实力雄厚
学生读课本分小组介绍欧洲西部的工业、农业、交通、特色产业。训练:连线题把欧洲部分国家及相应的特色产业用直线连接起来
精密仪器和钟表 丹麦
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 挪威
海洋渔业 荷兰
花卉种植 瑞士
5、繁荣的旅游业
过渡:独特的地理位置、暖湿的气候、发达的经济、悠久的历史,使得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旅游业非常发达。学生:阅读书P57活动题2“1998年各洲国际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的世界比重”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欧洲西部的旅游业在国际旅游业中最为发达。承转:欧洲西部到底有哪些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使得它成为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课前已经让大家提早收集资料。下面由各组同学带我们到欧洲西部旅游吧。1)、四组学生代表上台介绍,老师给予补充点评。(时间足够,再让其余学生介绍他们查找的资料。)
2)、老师利用课件补充学生没有讲到的重要的旅游景点。并强调欧洲三大著名旅游国。
3)、让学生画书中景点的分布P55 4)、老师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回忆主要国家的主要景点 合作探究:通过欧洲西部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学习,请你说出我市有哪些旅游景点?发展状况如何?谈一下你的看法。
三、巩固训练
出示相关练习题:
1、选择题
2、综合题
四、总结提升
比一比,赛一赛。
以小组比赛进行课堂的小结。
1、指图说出国家的名称及首都。
2、说出某一国家的著名的景点或说出景点说出国家名。教师询问:对于欧洲西部你还有没有疑问?
五、布置作业
课下再搜集一下欧洲西部的相关资料,制作一期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