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部开发的问题
基础设施严重短缺,成为西部发展的瓶颈;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水平不高,经济带动能力不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社会经济的承载力低;处于劣势的地理区位,使市场扩展受到巨大制约;市场发育水平低,直接影响西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发展将继续面临强烈的资金约束;低下的劳动力素质,使生产效率难以提高,科技教育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件关系西部地区开发全局的重点工作: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战略眼光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坚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放在突出位置。要在做好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一批重大骨干工程。
第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推进西部开发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加大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力度,同时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由国家无偿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苗木,对陡坡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先搞好实施规划和试点示范。试点的规模要适当,不宜铺得太大,防止一哄而起。要加强政策引导,尊重群众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
第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起点要高,不能搞重复建设。要抓住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时机,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农业基础,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步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第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现有科技力量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在办好高等教育的同时,特别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千方百计使用好现有人才,采取积极措施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大力培养各类人才。
第五,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研究适应新形势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特别是要采取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加快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更多地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城乡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城乡商品市场,逐步把企业培育成为西部开发的主体。
第二篇:浅谈我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浅谈我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学生:陈 攀
指导老师:
摘 要:人力资源是进行社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西部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西部的发展,延缓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关健词:人力资源;西部地区;开发现状;对策思考
一、国外人才战略
1、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与现状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并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劳动人口,也是衡量当地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是把人力当作一种财富的价值观,人力资源开发旨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从而有效的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力资源不同于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人力资源包括社会的、人文的、个人的因素,具体的表现在人口的特征与结构,民族的文化程度与健康状况,劳动者的工艺技术水平以及整个公民群体的工作热情,奋发向上的精神。人力资本是也被称为人力资源,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价值的总和。
1970年,麦迪逊(Maddison)研究了1950~1965年的22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在考虑了劳动者年龄构成、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认为“有效的”劳动供给(包括就业增长、劳动者素质的变化、劳动者年龄构成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35%。1972年,纳德里(Nadiri)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人力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显著贡献。
2、人才与城市经济
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人才的积聚。没有人才这股新鲜的血液维系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便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失去发展的活力。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推动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式的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粗放型增长方式,一种是集约型增长方式。对于以往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我们不能质疑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种增长方式是以大量的消耗资源来换取的。在当今社会资源越来越稀缺的现实下,再依靠这种增长方式,经济会渐渐的失去发展的潜力。现阶段寻找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成分,重视提高人的素质、技能,是重视人才的培养,才能拉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是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一个城市真正重视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经济才会腾飞!
3、人才资源的放射性开发
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国外体现的是一种放射性的状态。以美国为例,为了使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在加强高等教育、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美国许多科学技术学院的专业完全是根据当地的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实际需要确定的。设置哪些专业和开设哪些课程,事先要多次调查,反复征询有关企业单位的意见,然后进行评价,再报地方委员会批准,如发现劳动力市场某类技术人员过剩,即报教育委员会批准,停止招生。这种根据社会需要设置课程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以短期的高等教育的形式大力开展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在美国传统大学的同一专业内设有多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并按行政区域设社区学校及初级学院,现有的社区学院与工商企业挂钩,共同开设成人教育课程。美国不仅重视本国人才的培养,也注重挖掘外国高级知识精英。美国对外国高级的知识分子的也是相当优厚的,优先获取“绿卡”的优惠。
4、人才的培养与国家现代化发展
人才培养是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我们的调查,西方的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具有丰富的经验,比较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自然资源依赖型,一种是人力资源依赖型。一般的现代化国家基本上都是采用人力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方式。人才的培养是这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高科技发展的带动,哪个国家掌握先进的技术,哪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就越高,高科技是以人才为后盾的,国家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为国家源源不断的输送高科技人才,形成了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软肋
目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扩大。虽然西部也保持了连年的经济增长,但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远高于西部。要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这就要求西部必须以高于东部的速度发展,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那么西部要以怎样的增长动力才能保持高于东部的增长水平?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必须以人才为后盾,最后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其潜能的充分发挥。因此,西部地区是否拥有足够数里的高素质人才是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1999年上半年,中央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这为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就西部大开发而言,它是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而发展西部的人力资源开发事业是重中之重!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对于现在来将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三、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现状
西部地区土地面积约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60%,总人口约2.85亿,占全国人口的23%。丰富的资源、辽阔的土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本应是经济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西部地区却是全国最贫困、落后的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45.7%,各专业科技人员也仅为全国的15.5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与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密切相关。分析我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大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西部地区普查登记总人口为35531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为25990.1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3.37%,占全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为27.12%。
2、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老化的趋势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看,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45-49岁组的比重大幅度上升,从1990年的7.35%,上升到10.82%,上升了3.47个百分点,45-64岁组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23.35%上升到30.13%,增加了6.78个百分点。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力人口趋于老化,在一定程度上将加速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进展,人口的老龄化对社会的贡献会越来越少,同时对社会、政府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国家政策对西部的倾斜,重视科教事业的普及,西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总体说来,比1990年有大幅度提高。文盲半文盲人口比1990年下降一半,受过高等以上教育的劳动年龄人口上升。但是,西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看,西部地区200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7.03年,比1990年有较大提高,已达到初中水平,说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已见成果,但是尚低于7.63年的全国平均水平;除陕西外西部地区各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好地区,集聚了大量的劳动年龄人口,而幅员辽阔的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不高。特别是中国户籍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和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区的人口和劳动力的集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与这些地区的差距将越来越拉大。
4、人才流失
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从西部企业和员工个人角度来分析。就西部企业的组织职能而言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可能是组织结构本身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复杂、管理力度不当。就领导职能而言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可能是领导者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计划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不足,也可能是领导者风格、个性原因导致,主要表现为任人唯亲、墨守成规、集权控制等。就计划职能而言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可能是目标设定不当、目标管理失效、工作与人员不匹配等;就协调、控制职能而言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可能是权责不清、沟通不足、奖惩失当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用人机制僵化、招聘人才不当、员工培训不足、激励制度缺乏力度、薪酬不合理、考核不力、人际关系失调等。就员工个人而言,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个人目标不同、职业生涯阶段不同、主导需求差异、个性及价值观差异、晋升渠道限制等。西部地区在人才流失的众多原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地的经济环境,信息的沟通条件差。
四、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思考
人力资源的开发包括教育、培训、配置等多种方式,针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搞好西部大开发,最终还是要靠西部自己,要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手段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加强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对已发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搞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教育投资
1.普及基础。
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要大力普及各种基础教育,包括初级教育及高等教育等。优先发展教育关系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为此,必须明确发展基础教育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尽快通过增加公共财政资源解决投入问题,同时,鉴于西部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基础教育普及难度很大的实际情况,政府应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安排专向资金的方式给予支持。
2.普及职业教育
将实用性、技术性较强的中等职业教育普及开来,充分结合本地生产实践,为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部分学生提供一个获得一技之长的机会,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对中、高级职业技术人员的巨大需求。尤其要重视对农牧民的技术培训,让农牧民掌握适合当地特点的种植、养殖等技术,成为种田能手、养殖高手。也只有这样,农业产业化经营才有可能真正在西部得到推广。
3.加强继续教育
西部地区决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当地的农业干部和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要加强农业干部培训和农业继续教育,经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批准,每年在农业部干部培训基地,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举办西部地区农业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农业科技培训班和师资培训班,提高西部省、区农业领导干部、科技干部和师资人员的市场意识、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高素质的农业干部、科技人员和农经人员。
(二)配合政策,规范用人机制
1.突出重点,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
西部大开发,需要引进大批人才,但从根本上说,西部开发主要依靠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西部地区的 1 100 多万人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作用,这是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也是政策扶持的重点。
2.构建西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作用越来越强。在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要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环境需要的人才成长、人才使用、社会劳动力选用的机制,在这个机制中要体现市场机制的公平、公开和完全双向选择的方式。在西部大开发中,也必须启动西部的人才开发战略,确立西部的人才价格,使各类人才在对西部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三)开发新的留人机制
1.以事业发展吸引人才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部地区很难支付东部地区的工资,那么在价值规律起主导作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吸引人才从发达的东部地区流向落后的西部地区呢?有关专家认为,人才的流动不同于一般劳动力的流动,人才的流动不仅取决于经济水平,更取决于经济发展势头。深圳、海南的情况便证明了这一点,同样人才去西部地区是创业而不是去享乐,西部地区吸引人才,不要企图创造比东部更好的生活环境,而要为人才创造比东部地区更能实现自身价值、干一番事业的机会和条件,这对真想干一番事业的人才是最大的吸引力。
2.以良好待遇吸引人才
西部地区虽然不能与东部地区拼工资、比待遇,但也要尽量提高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改善人才的住房、医疗、交通、通讯等生活条件,帮助人才解决户口、家庭安排、子女入学和就业等后顾之忧,使人才在西部地区能安居乐业。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办公设备、试验设施、信息资料、科研经费、辅助人员等工作条件,使人才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否则生活条件再好也留不住人才,并且背离了引进人才的目的。
3.充分发挥流动人才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频繁的人员流动是正常的,多年来西部地区也流失了不少人才,我们必须理智地应对这种挑战。然而,如果从辩证的角度看,这些人走了也未必完全是坏事,面对流动的人才潮,我们除了想办法吸引和留住现有人才外,更应当以博大胸怀和周到的服务与身边流走的人才搞好合作,利用他们所去单位良好的创业环境,争取他们为故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再作贡献,至少可以通过他们为西部同行传递有用的信息。与此同时,要站在全面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的立场上,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帮助西部地区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让他们在发达地区开了眼界,练就了本领,再返乡成为经商办企业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骨干和能手,带动受千百年封闭所困的西部儿女找到致富门路,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标。
五、结束语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西部经济发展,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是西部开发成败的关键!总之,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面对严峻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及人文环境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还要有忧患意识,全局意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时机不断深化人力资源开发,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
参考文献
[1]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2]世界银行.中国:90年代的扶贫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3] 吴文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系统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4] 梁裕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5] 邹东清.中国西部大开发全书(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1)[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7]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致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完成的,在表示衷心的感谢。老师平日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向他请教的同学总给予很热情的帮助。从这次课题的选择到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支持。在此我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通过本次毕业论文的准备,使我对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的学习以及两年的考试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总结,能力和水平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并在此感谢平日里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谢谢!
第三篇:西部开发(范文模版)
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主要成因:
1、历史原因与文化背景东西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差异,是导致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西部地区的黄河上中游,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经济社会重心逐渐南移。但沿海地带经济的发展,内陆相对衰落这种宏观地域结构的变化;
2、沿海开放的区位优势和先发效应区位条件的不同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心位置,沿海各主要城市均与世界经济有广泛联系,整个地区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城市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备,这对吸引外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中西部地区却处于相对封闭或半封闭地带,地形地貌复杂,交通不便,气候条件也差,远离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因此,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但难以引来外资,形不成生产力。
3、政策倾斜与投资倾斜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国家对区域发展采取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东部地区给予了一系列倾斜发展的优惠政策
4、深层的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由产业结构差异所导致的效益差异,是造成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另一重要原因。
怎样做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和劳动力优势。西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处于开发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综合开发都需要大大加强。市场潜力大,不仅体现在消费市场上,而且还体现在投资市场上。另一方面,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这将有利于西部吸引外来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区域经济。二是发挥西部边境优势。三是发挥西部资源优势。西部地域辽阔,能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四、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区域产业结构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程度,既是经济素质和效益的一个重要表现,又对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来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其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是扩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三是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
一、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
二、继续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
五、积极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六、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西部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八、拓宽资金渠道,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保障
九、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十、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加强对西部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四篇:西部开发立法问题思考建议
西部开发立法问题思考建议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西部开发立法问题思考建议2010-06-29 19:15:1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西部开发立法问题思考建议西部开发立法问题思考建议(2)
一、问题及意义
据报道,在2000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代会上,至少有600多名代表联名提交了有关西部开发或涉及西部开发立法的议案20多件。人大代表的这一举措,表明了西部开发立法纳入我国立法议程的必要性。对西部开发尽快立法并以法规制,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开发过程中对开发行为立法、实现依法开发几乎是世界通例。如意大利的南方开发计划是二战后规模最
大、期限最长的关系意大利企业全局的战略性计划,其在1950年通过646号法律,提出了开发南方的全方案,政府成立了南方基金局(又称南方开发银行)服务于南方开发,还在1977年颂布675号法律,对企业更新改造提供优惠贷款。欧共体在1957年就立法确立了“国家援助”制度,由政府通过各种倾斜政策工具和手段,扶助经济不发达特别是经济极端落后地区发展,40多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基本实现了平衡协调发展。日本在开发北海道时,于1950年制定了《北海道开发法》、并相应设置了北海道开发厅等机构。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于1980年8月2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明确规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并对特区的经济管理机构、投资范围、利益、优惠等问题作了规定。上述立法所涉的对象、背景等各不相同,但却体现“经济开发(发展)先立法”这一规律。
令人遗憾的是,2000年3月成立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但在该办的若干中心任务中,并没有反映出与立法有关的内容。在2000年九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上,只提出“在新的一年里常委会将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而没有将西部开发的法律问题列入立法议程。实践证明,经济类法的动态特质决定了这类法是否及何时具备了一个成熟的条件是难以在时间上界定的,即使条件相应成熟了也不可能制定一个尽善尽美,永远有效的法。条件不成熟,反向证明了西部开发更需要以法规制,西部的民众更需现代法治思想的启蒙。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只要有这种必然性,法就应产生。
由于在西部开发问题上缺乏相应立法,已经造成了一些认识上的混乱,如对西部范围问题,是从地理意义上划分,还是用经济实力划分,进而西部到底指哪些省市,还有许多混乱的认识,说明对此还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定。所以,“西部”不应仅是一个经济地理意义上的概念,应是一个法律化的概念,这将有助于国家对西部宏观政策的制定,也有助于西部开发地位提高,更有助于避免将“西部”这一概念形式化、庸俗化,现在媒体上只要涉及与西部有关的问题,都打上“西部××”的招牌,如教育、计划生育等属基本国策。本应在东西部都应得到贯彻执行,不应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有差别,但也打上了“西部教育、西部计划生育”等招牌,似乎只要有些招牌就能获某种特殊利益或产生某种特别效应。这多少反映了缺宪法法律规制而出现的形式化、庸俗化倾向。
二、西部开发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法治原则
法治思想应是西部开发立法中的基本思路,西部法律基础薄弱,公民法律意识淡漠不能成为弱化法治的理由。法治思想在西部立法中的核心是要体现代价意识,“人类的一切行为在为他带来
收益的同时,也使他付出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讲,西部开发立法的过程,也是一个改善这些地区民众依利益而非依法律作为行为动因的反现代法治习惯树立法治至上的过程,即当立法中现实的经济利益与法治精神抵触时,是利益至上还是法律规定至上,是否愿为法治的权威而付出物质代价,如果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局部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生态保护以致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事实作一检讨性反思,那么结论是非常肯定的。同时有学者讲:“当前世界秩序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施公平(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失败是毁灭性的。”为了我国的西部不致有这种悲哀,西部应尽快立法坚决制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与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相悖的行为。
(二)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之一,已被世界各国的政府和学界所认可。其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与理论模式,已体现于法学
领域中的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中。以法规制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联系起来,是西部开发的价值之一,就是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生态保障,所以西部开发不是西部开垦,而是要向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讲的:“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此要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的措施法律化,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开发立法的核心,以法律手段将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西部的资源和环境免遭破坏。而这一思路将直接关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想,如果西部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北京沙尘暴肆虐而变成了“西部”
第五篇:西部开发立法问题思考建议
一、问题及意义
据报道,在2000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代会上,至少有600多名代表联名提交了有关西部开发或涉及西部开发立法的议案20多件。人大代表的这一举措,表明了西部开发立法纳入我国立法议程的必要性。对西部开发尽快立法并以法规制,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开发过程中对开发行为立法、实现依法开发几乎是世界
通例。如意大利的南方开发计划是二战后规模最大、期限最长的关系意大利企业全局的战略性计划,其在1950年通过646号法律,提出了开发南方的全方案,政府成立了南方基金局(又称南方开发银行)服务于南方开发,还在1977年颂布675号法律,对企业更新改造提供优惠贷款。欧共体在1957年就立法确立了“国家援助”制度,由政府通过各种倾斜政策工具和手段,扶助经济不发达特别是经济极端落后地区发展,40多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基本实现了平衡协调发展。日本在开发北海道时,于1950年制定了《北海道开发法》、并相应设置了北海道开发厅等机构。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于1980年8月2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明确规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并对特区的经济管理机构、投资范围、利益、优惠等问题作了规定。上述立法所涉的对象、背景等各不相同,但却体现“经济开发(发展)先立法”这一规律。
令人遗憾的是,2000年3月成立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但在该办的若干中心任务中,并没有反映出与立法有关的内容。在2000年九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上,只提出“在新的一年里常委会将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而没有将西部开发的法律问题列入立法议程。实践证明,经济类法的动态特质决定了这类法是否及何时具备了一个成熟的条件是难以在时间上界定的,即使条件相应成熟了也不可能制定一个尽善尽美,永远有效的法。条件不成熟,反向证明了西部开发更需要以法规制,西部的民众更需现代法治思想的启蒙。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只要有这种必然性,法就应产生。
由于在西部开发问题上缺乏相应立法,已经造成了一些认识上的混乱,如对西部范围问题,是从地理意义上划分,还是用经济实力划分,进而西部到底指哪些省市,还有许多混乱的认识,说明对此还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定。所以,“西部”不应仅是一个经济地理意义上的概念,应是一个法律化的概念,这将有助于国家对西部宏观政策的制定,也有助于西部开发地位提高,更有助于避免将“西部”这一概念形式化、庸俗化,现在媒体上只要涉及与西部有关的问题,都打上“西部××”的招牌,如教育、计划生育等属基本国策。本应在东西部都应得到贯彻执行,不应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有差别,但也打上了“西部教育、西部计划生育”等招牌,似乎只要有些招牌就能获某种特殊利益或产生某种特别效应。这多少反映了缺宪法法律规制而出现的形式化、庸俗化倾向。
二、西部开发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法治原则
法治思想应是西部开发立法中的基本思路,西部法律基础薄弱,公民法律意识淡漠不能成为弱化法治的理由。法治思想在西部立法中的核心是要体现代价意识,“人类的一切行为在为他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使他付出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讲,西部开发立法的过程,也是一个改善这些地区民众依利益而非依法律作为行为动因的反现代法治习惯树立法治至上的过程,即当立法中现实的经济利益与法治精神抵触时,是利益至上还是法律规定至上,是否愿为法治的权威而付出物质代价,如果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局部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生态保护以致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事实作一检讨性反思,那么结论是非常肯定的。同时有学者讲:“当前世界秩序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施公平(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失败是毁灭性的。”为了我国的西部不致有这种悲哀,西部应尽快立法坚决制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与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相悖的行为。
(二)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之一,已被世界各国的政府和学界所认可。其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与理论模式,已体现于法学领域中的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中。以法规制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联系起来,是西部开发的价值之一,就是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生态保障,所以西部开发不是西部开垦,而是要向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讲的:“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此要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的措施法律化,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开发立法的核心,以法律手段将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西部的资源和环境免遭破坏。而这一思路将直接关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想,如果西部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北京沙尘暴肆虐而变成了“西部”,长江黄河断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持续多久。
(三)立法权合理配置原则
立法权的合理配置,即中央立法权与地方立法权的权力划分问题,目前我国的总趋势是中央向地方逐步放权,地方立法的范围必将进一步扩大。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广,中央除对根本性制度的专属立法权外,应给西部地方更多的立法权。
西部应以开发中的立法热为契机。促进西部法治观念提高和法律结构的现代化构筑。西部地方在行使立法权时,应注重科学性、效益性、前瞻性,不能在低层次上将地方立法变成中央立法的翻版,进行“重复立法”。这实际等于放弃立法权。在中央考虑扩大西部地区立法权时,可借鉴1981年全国人大授权广东省、福建省,1988年授权海南省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特区法规,及1992年、1994年、1996年先后授权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法规权的成功经验,可考虑给西部某些省市自治区授予这种立法权,以东西部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等重要的角度讲,这种授权是非常必要的。
三、西部立法的模式
西部开发立法,将是对我国目前的立法观念、立法理论、立法经验的大挑战,因为对一个涉及人口达2.85亿,土地面积达6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的开发发展立法,是古今中外罕见的,无前例经验可循。从西部开发涉及内容的复杂性来看,很难用一部法来涵盖西部开发中的所有法律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应先制定《西部开发发展法》来作为基本法,规定西部开发的法定范围,西部开发的战略地位,西部开发的基本制度、西部开发的战略规划、西部开发中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关系,西部开发的宏观管理机构等问题。在基本法下制定相关“子法”:
(一)《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有学者已将生态问题提高到与政治、军事等国家安全等同的地位,提出了“生态安全”的概念。而广阔的西部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森林覆盖率青海为0.35%、**为0.79%、宁夏为15.4%、甘肃为4.33%。该法应将封山绿化、保护植被;严禁大江大河源头上游森林砍伐;生态保护建设专项基金。监督执法部门的权限等问题中心任务,同时还应将退耕的地区范围(今年国家确定西部174县),退耕户的经济补助措施(这是西部生态建设动源泉)等作更权威的规定,并应鼓励开展西部生态经济法学的研究。
(二)《西部投资法》、西部缺乏投资而吸引投资者的就是政策,在市场经济中政策倾斜的价值超过了任何单一的物质行为,政策倾斜远比资金倾斜要长远可靠。投资的利益取向决定了只有当西部的投资政策更优惠于东部,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投资,所以西部投资的优惠措施要大于东部这是西部投资法的基点。西部目前投资立法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教育开发投资。
(三)《西部人才培养法》,有专家指出,东西部人才比例是10∶1。有专家研究表明,东部人均受教育时间为10年零8个月,西部为3年零6个月。在从业人员中受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东部平均是6.0%,西部是3.05%。教育程度决定发展水平是一个世界性规律。所以应将西部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引进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采取特别措施鼓励国内优秀人才、高新技术人员,出国留学人员到西部进行科技开发。
(四)《西部发展援助法》根据有关国际义务,发达国家应承认贫困国家的发展权并有义务对其提供帮助并与其合作。将这一义务延伸到国内的具体表现就是东西部互助合作。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援助的重要性,可从印度最高法院高级法官乔德赫瑞的《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权的基础》一文中看到,他写到:“贫穷是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贫穷不堪的社区……不得不过分开采已有的资源以便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随着生态系统开始恶化,贫穷地区受到最大损害,因为它们无力负担采取必需的措施来控制生态恶化……”。我国生态逐年恶化固然有多种原因,但贫穷是根源,对西部援助的意义在于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永久享有可持续发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