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4江北办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18课《雷雨》教学设计
江北办赛教2012.4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8《雷雨》教学设计
中渡小学:李增琴
一、教材解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演示一段雷雨视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这么大的雷声,这么亮的闪电,说明即将有一场——(生齐说“雷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雷雨是我们夏季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有这样一句谚语:雷阵雨,三过午。那么课文中的雷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想不想去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按要求自读,读准字音,了解文章写作顺序。
(1)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加字、漏字。
(2)边读边想: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是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快速浏览,理清层次。
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景物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景色变化的?
三、识记生字
1、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课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指读。
(2)提出生词,问“离开了句子,这几个词你还认识吗?”(3)出示生字,问“离开了词句,这几个生字你还能读准吗?”
2、记忆字形
说说这四个字当中你认识哪个?是怎么认识的?或者说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学生汇报: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用编字谜的方法识记“压”(工厂里面把土压碎了)、“垂”(千名士兵紧相连,中间只有一根草),并相机指导写好这两个字。
3、理解字义
引导学生运用组词、说句子的形式理解字义。
四、感悟课文
1、回文识字,再读课文。
指名读文,听读评议。
2、学习“雷雨前”部分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找一找雷雨前出现了什么与平时不同的景象,动笔把它画下来。
(1)生轻声读文。
(2)交流汇报,感情朗读。(随机板书:乌云
压
树叶
不动
蝉
不叫)第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压”,从而领会当时天气的闷热,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通过比较一组句子,领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①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哪句好?好在哪里?)
这一段让我们看到了雷雨前这天又黑又闷,谁能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
第二自然段:
刚才还一点风也没有,现在忽然来了—— 一阵大风。雷雨前的天气变化真是快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这一段还有哪里让我们感受到了风很大?
(板书:树枝
乱摆)
树枝乱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好,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棵小树。
微风来了!(生左右摇摆)
大风来了!(生身子前后左右乱摆)
同学们像这样没有方向地摆,就是乱摆。你瞧,树枝都乱摆了,这风真大!
谁能用朗读表达?(风再大些
我们一起来)
这树枝一乱摆,把树上的谁吓着了?
蜘蛛怎么样了?谁来读读这句?(板书:蜘蛛
逃走)
师:小蜘蛛,你是怎样从网上下来的?你能给这个“垂”换个词吗?教师利用实物演示蜘蛛垂下的样子,使学生理解用“垂”更能表达当时蜘蛛很害怕,是匆忙逃走的。
能用朗读表达出小蜘蛛内心的害怕吗?
生读(小蜘蛛,你是害怕了)
师:小蜘蛛们,大风来了,我们快逃吧!
师:这是多大的风啊!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段。
第三自然段:
雷雨前这闪电一道亮过一道,这雷声一声想过一声。谁来读?
生1„„(师:我感受到了雷电交加的场面了。)生2„„(师:这真是可怕的场景啊!)
五、读说结合
同学们,夏天的雷雨前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天气的变化太快了!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让我们感觉到一场大雨顷刻将至。除了课文中的小动物蝉和蜘蛛有异常表现,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雷雨前的表现?你能把他们的表现像课文中那样完整地表达出来吗?
(多媒体出示提示语: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发现了这么多事物在雷雨前有不同的表现,并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完整地表达出来。希望同学们继续留心周围的事物,有更多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乌云
压
树叶 不动
蝉 不叫
雷雨前(1~3):树枝
乱摆
蜘蛛
逃
闪电
亮
雷声
响
18、雷雨 雷雨中(4~6):
雷雨后(7~8):
《雷雨》教学反思:
一:目标制定的比较
按照以往的惯例,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 1:认识四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3:读写结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通过品读“雷雨前”部分,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文中的构段方式说一段话。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乐于表达,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目标达成的策略
1:识字、写字的落实: 在初读课文时,我要求他们读准字音,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理清层次。接下来进行集中识字。先出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再从句子中提出词语,最后认读生字,及时纠正易错的字音。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班同学已经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偏旁联想法等多种方法主动地识记生字,并在课堂上积极交流汇报、互相启发,轻松地记忆字形。对“压、垂”这样的比较特殊的字,我采用编字谜的方法引导学生记字形,并适时进行写字指导,分散了教学难点。对字义的理解,除在文章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运用扩词、造句的方法也能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字义。
2:课文内容理解的落实:在“雷雨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了几个点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如第一自然段中的“压”,通过做动作,展开想象来理解当时天气的闷、热。通过一组句子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到“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这样写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当时当时一丝风也没有。
第二自然段,我抓住“乱摆、垂”这样的重点词语,通过让学生进入角色做动作、换词、演示实物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当时风很大,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入情入境地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逐步使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读说结合的落实:学完这篇课文,就要求学生学会写观察日记了。因此,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仿说训练。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观察到的其它小动物在雷雨前的不同表现,然后再出示提示语,使学生能够仿造文中的写法把语句说得更完整些,为写观察日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向学生进行留心周围事物的教育,使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
2012.4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18课《雷雨》教学设计
题记:“心中有标,步步夯实”是我校校本研训中确定的小课题,小课题研究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如何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克服目标制定空、大、虚的弊端;另一方面,研究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将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一夯实,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展示的就是马春霞老师的示范课《雷雨》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18课《雷雨》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压、垂”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抓住重点词句,采用“换词法”、“比较法”、“实物演示法”,结合上下文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感悟“雷雨前”部分的写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3.通过品读“雷雨前”部分,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文中的构段方式说一段话。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乐于表达,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演示一段雷雨视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这么大的雷声,这么亮的闪电,说明即将有一场——(生齐说“雷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雷雨是我们夏季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有这样一句谚语:雷阵雨,三过午。那么课文中的雷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想不想去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按要求自读,读准字音,了解文章写作顺序。
(1)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加字、漏字。
(2)边读边想: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是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快速浏览,理清层次。
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景物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景色变化的?
三、识记生字
1、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课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指读。
(2)提出生词,问“离开了句子,这几个词你还认识吗?”
(3)出示生字,问“离开了词句,这几个生字你还能读准吗?”
2、记忆字形
说说这四个字当中你认识哪个?是怎么认识的?或者说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学生汇报: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用编字谜的方法识记“压”(工厂里面把土压碎了)、“垂”(千名士兵紧相连,中间只有一根草),并相机指导写好这两个字。
3、理解字义
引导学生运用组词、说句子的形式理解字义。
四、感悟课文
1、回文识字,再读课文。
指名读文,听读评议。
2、学习“雷雨前”部分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找一找雷雨前出现了什么与平时不同的景象,动笔把它画下来。
(1)生轻声读文。
(2)交流汇报,感情朗读。(随机板书:乌云
压
树叶
不动
蝉
不叫)第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压”,从而领会当时天气的闷热,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通过比较一组句子,领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①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哪句好?好在哪里?)
这一段让我们看到了雷雨前这天又黑又闷,谁能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
第二自然段:
刚才还一点风也没有,现在忽然来了—— 一阵大风。雷雨前的天气变化真是快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这一段还有哪里让我们感受到了风很大?
(板书:树枝
乱摆)
树枝乱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好,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棵小树。
微风来了!(生左右摇摆)
大风来了!(生身子前后左右乱摆)
同学们像这样没有方向地摆,就是乱摆。你瞧,树枝都乱摆了,这风真大!
谁能用朗读表达?(风再大些
我们一起来)
这树枝一乱摆,把树上的谁吓着了?
蜘蛛怎么样了?谁来读读这句?(板书:蜘蛛
逃走)
师:小蜘蛛,你是怎样从网上下来的?你能给这个“垂”换个词吗?教师利用实物演示蜘蛛垂下的样子,使学生理解用“垂”更能表达当时蜘蛛很害怕,是匆忙逃走的。
能用朗读表达出小蜘蛛内心的害怕吗?
生读(小蜘蛛,你是害怕了)
师:小蜘蛛们,大风来了,我们快逃吧!
师:这是多大的风啊!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段。
第三自然段:
雷雨前这闪电一道亮过一道,这雷声一声想过一声。谁来读?
生1„„(师:我感受到了雷电交加的场面了。)
生2„„(师:这真是可怕的场景啊!)
五、读说结合
同学们,夏天的雷雨前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天气的变化太快了!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让我们感觉到一场大雨顷刻将至。除了课文中的小动物蝉和蜘蛛有异常表现,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雷雨前的表现?你能把他们的表现像课文中那样完整地表达出来吗?
(多媒体出示提示语: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发现了这么多事物在雷雨前有不同的表现,并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完整地表达出来。希望同学们继续留心周围的事物,有更多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乌云
压
树叶 不动
蝉 不叫
雷雨前(1~3):树枝
乱摆
蜘蛛
逃
闪电
亮
雷声
响
18、雷雨 雷雨中(4~6):
雷雨后(7~8):
教学反思:
一:目标制定的比较
按照以往的惯例,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 1:认识四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3:读写结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学校确立“心中有标,步步夯实“小课题之后,我知道了确定目标之前要研读”三路“:编路、文路和 学路。“编路”即编者的思路,它会在单元训练重点、课后习题中体现;“文路”指文章本身的线索、脉络;“学路”是学生学这一课时的疑问、难点和兴趣。确定目标要注意“三路”结合。我把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认识4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压、垂”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抓住重点词句,采用“换词法”、“比较法”、“实物演示法”,结合上下文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感悟“雷雨前”部分的写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3、通过品读“雷雨前”部分,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文中的构段方式说一段话。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乐于表达,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两次教学目标的设置有以下几点区别:后者不仅有认识生字,还有认识生字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理解生字的音、形、意;不仅有理解生字、词语意思的基本目标,还有达成目标的手段:抓住重点词句,采用“换词法”、“比较法”、“实物演示法”,结合上下文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不仅有进行读说结合的设置,还有达成这个目标所采用的具体方法:自由交流之后采用“雷雨前”的语言形式进行说话训练。二:目标达成的策略
1:识字、写字的落实: 在初读课文时,我要求他们读准字音,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理清层次。接下来进行集中识字。先出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再从句子中提出词语,最后认读生字,及时纠正易错的字音。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班同学已经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偏旁联想法等多种方法主动地识记生字,并在课堂上积极交流汇报、互相启发,轻松地记忆字形。对“压、垂”这样的比较特殊的字,我采用编字谜的方法引导学生记字形,并适时进行写字指导,分散了教学难点。对字义的理解,除在文章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运用扩词、造句的方法也能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字义。2:课文内容理解的落实:在“雷雨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了几个点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如第一自然段中的“压”,通过做动作,展开想象来理解当时天气的闷、热。通过一组句子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到“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这样写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当时当时一丝风也没有。
第二自然段,我抓住“乱摆、垂”这样的重点词语,通过让学生进入角色做动作、换词、演示实物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当时风很大,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入情入境地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逐步使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读说结合的落实:学完这篇课文,就要求学生学会写观察日记了。因此,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仿说训练。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观察到的其它小动物在雷雨前的不同表现,然后再出示提示语,使学生能够仿造文中的写法把语句说得更完整些,为写观察日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向学生进行留心周围事物的教育,使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四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风》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或蜡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在《画风》这篇课文中认识了三个小朋友,他们分别是谁呀?(板书三个孩子的名字),请你们和三个孩子打打招呼吧。(复习生字:宋涛、陈丹、赵小艺)
2、三个小朋友在一起画画,他们画了太阳、房子和大树。(黑板上作简笔画)这时宋涛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请大家打开书66页。谁来读读宋涛的话。(指读、再指读、分男女读、师生对读。)
二、自主探究
1、风画出来了吗?请大声读课文,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生找)
2、请你起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好吗?(生读,课件随机出示)
(相机出示句子比较,引导学生用句式说话。)
宋涛──“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师相机指导:
同学们,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这样吧,老师就当宋涛,现在正准备画风呢,请你们大家一起用朗读告诉我,我应该怎么画风吧!
(师出示一幅只画了太阳、大树和房子的画,然后按照学生的朗读擦去太阳,画上乌云,但是只画了直直落下的雨丝)
我画得怎么样?(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
你们能用“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补充,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教师课件出示。
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师相机指导:
你能让我们听到风的声音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把腰弯一弯。
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师课件出示)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赵小艺──“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句子比较: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
(指导方法同上,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3、三个孩子都画出了风,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再次和他们打招呼,巩固生字。
5、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都很了不起,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6、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三、拓展体会
1、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填一填画下的那句小诗。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
(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2、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朋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
师总结,表扬:
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细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就由我来朗诵一下这首小诗,作为送给你们的礼物吧。(师朗诵)
四、总结延伸
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其实,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18课《雷雨》教学设计
题记:“心中有标,步步夯实”是我校校本研训中确定的小课题,小课题研究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如何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克服目标制定空、大、虚的弊端;另一方面,研究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将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一夯实,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展示的就是马春霞老师的示范课《雷雨》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18课《雷雨》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压、垂”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抓住重点词句,采用“换词法”、“比较法”、“实物演示法”,结合上下文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感悟“雷雨前”部分的写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3.通过品读“雷雨前”部分,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文中的构段方式说一段话。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乐于表达,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演示一段雷雨视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这么大的雷声,这么亮的闪电,说明即将有一场——(生齐说“雷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雷雨是我们夏季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有这样一句谚语:雷阵雨,三过午。那么课文中的雷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想不想去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按要求自读,读准字音,了解文章写作顺序。
(1)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加字、漏字。
(2)边读边想: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是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
写什么?
2、快速浏览,理清层次。
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景物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景色变化的?
三、识记生字
1、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课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指读。
(2)提出生词,问“离开了句子,这几个词你还认识吗?”
(3)出示生字,问“离开了词句,这几个生字你还能读准吗?”
2、记忆字形
说说这四个字当中你认识哪个?是怎么认识的?或者说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学生汇报: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用编字谜的方法识记“压”(工厂里面把土压碎了)、“垂”(千名士兵紧相连,中间只有一根草),并相机指导写好这两个字。
3、理解字义
引导学生运用组词、说句子的形式理解字义。
四、感悟课文
1、回文识字,再读课文。
指名读文,听读评议。
2、学习“雷雨前”部分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找一找雷雨前出现了什么与平时不同的景象,动笔把它画下来。
(1)生轻声读文。
(2)交流汇报,感情朗读。(随机板书:乌云压树叶不动蝉
不叫)
第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压”,从而领会当时天气的闷热,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通过比较一组句子,领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①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哪句好?好在哪里?)
这一段让我们看到了雷雨前这天又黑又闷,谁能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
第二自然段:
刚才还一点风也没有,现在忽然来了—— 一阵大风。雷雨前的天气变化真是快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这一段还有哪里让我们感受到了风很大?
(板书:树枝乱摆)
树枝乱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好,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棵小树。微风来了!(生左右摇摆)
大风来了!(生身子前后左右乱摆)
同学们像这样没有方向地摆,就是乱摆。你瞧,树枝都乱摆了,这风真大!
谁能用朗读表达?(风再大些我们一起来)
这树枝一乱摆,把树上的谁吓着了?
蜘蛛怎么样了?谁来读读这句?(板书:蜘蛛逃走)
师:小蜘蛛,你是怎样从网上下来的?你能给这个“垂”换个词吗?教师利用实物演示蜘蛛垂下的样子,使学生理解用“垂”更能表达当时蜘
蛛很害怕,是匆忙逃走的。
能用朗读表达出小蜘蛛内心的害怕吗?
生读(小蜘蛛,你是害怕了)
师:小蜘蛛们,大风来了,我们快逃吧!
师:这是多大的风啊!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段。
第三自然段:
雷雨前这闪电一道亮过一道,这雷声一声想过一声。谁来读?
生1„„(师:我感受到了雷电交加的场面了。)
生2„„(师:这真是可怕的场景啊!)
五、读说结合同学们,夏天的雷雨前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天气的变化太快了!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让我们感觉到一场大雨顷刻将至。除了课文中的小动物蝉和蜘蛛有异常表现,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雷雨前的表现?你能把他们的表现像课文中那样完整地表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提示语: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然一阵大风,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发现了这么多事物在雷雨前有不同的表现,并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完整地表达出来。希望同学们继续留心周围的事物,有更多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乌云压树叶 不动蝉 不叫
雷雨前(1~3):树枝乱摆蜘蛛逃
闪电亮雷声响
18、雷雨 雷雨中(4~6):
雷雨后(7~8):
教学反思:
一:目标制定的比较
按照以往的惯例,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
1:认识四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
3:读写结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学校确立“心中有标,步步夯实“小课题之后,我知道了确定目标之前要研读”三路“:编路、文路和 学路。“编路”即编者的思路,它会在单元训练重点、课后习题中体现;“文路”指文章本身的线索、脉络;“学路”是学生学这一课时的疑问、难点和兴趣。确定目标要注意“三路”结合。我把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认识4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能正确、端正、整洁
地书写“压、垂”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抓住重点词句,采用“换
词法”、“比较法”、“实物演示法”,结合上下文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感悟“雷雨前”部分的写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3、通过品读“雷雨前”部分,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文中的构段方
式说一段话。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乐于表达,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两次教学目标的设置有以下几点区别:后者不仅有认识生字,还有认识生字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理解生字的音、形、意;不仅有理解生字、词语意思的基本目标,还有达成目标的手段:抓住重点词句,采用“换词法”、“比较法”、“实物演示法”,结合上下文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不仅有进行读说结合的设置,还有达成这个目标所采用的具体方法:自由交流之后采用“雷雨前”的语言形式进行说话训练。
二:目标达成的策略
1:识字、写字的落实: 在初读课文时,我要求他们读准字音,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理清层次。接下来进行集中识字。先出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再从句子中提出词语,最后认读生字,及时纠正易错的字音。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班同学已经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偏旁联想法等多种方法主动地识记生字,并在课堂上积极交流汇报、互相启发,轻松地记忆字形。对“压、垂”这样的比较特殊的字,我采用编字谜的方法引导学生记字形,并适时进行写字指导,分散了教学难点。对字义的理解,除在文章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运用扩词、造句的方法也能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字义。2:课文内容理解的落实:在“雷雨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了几个点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如第一自然段中的“压”,通过做动作,展开想象来理解当时天气的闷、热。通过一组句子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到“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这样写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当时当时一丝风也没有。第二自然段,我抓住“乱摆、垂”这样的重点词语,通过让学生进入角色做动作、换词、演示实物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当时风很大,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入情入境地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逐步使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读说结合的落实:学完这篇课文,就要求学生学会写观察日记了。因此,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仿说训练。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观察到的其它小动物在雷雨前的不同表现,然后再出示提示语,使学生能够仿造文中的写法把语句说得更完整些,为写观察日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向学生进行留心周围事物的教育,使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
第五篇: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简析: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1、能默读课文,会写垂、越、彩、蜘蛛等12个生字。
2、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变化特征。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PPT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一)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8课。学生齐读课题。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课件出示会认的生字,学生读字,组词。
(二)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生字这个拦路虎看来已经被我们的小朋友消灭了。在这节课中你想学会哪些新知识呢?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走进18课,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朋友知道作者都写了雷雨哪几个时期的景象?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2、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读读课文,想一想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读课文最合适呢?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可以找三个同学,按照雷雨前、中、后每个人读一部分;可以找8个同学来读,每个人读一个自然段。
教师抓住学生提出按照雷雨前中后的顺序的读法,引导学生读文。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
指名读文。读后汇报。
3、过渡:小朋友想不想欣赏雷雨这三个不同时期的景色呢?下面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吧。
三、分段读议,朗读感悟
(一)学习雷雨前。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读一读雷雨前的这一部分,想一想,作者在雷雨前都写了哪些景象呢?
小组同学讨论后,学生自由说说,教师相机板书(乌云蝉大风树枝蜘蛛树叶)
教师引读课文,通过适当范读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并进行朗读指导。学生练习朗读,逐句汇报读,再整体读1—3自然段。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和学生一起欣赏范读。
(二)学习雷雨中。过渡: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紧凑热闹,雨马上就要下下来了。和老师一起看一看雷雨中作者又写了哪些景象?准备好笔,在树上圈一圈,画一画。
以同桌为单位,读一读,说一说。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声也小了)师:雷雨是变化的,来的快,去的也快,那小朋友们应该怎样把雷雨的渐变过程读出来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指导朗读,学生汇报读,齐读。
(三)学习雷雨后。
过渡:万物经过大雨的洗礼,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那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7、8自然段,看看作者在雨后都写了哪些景象?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师: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的唱着歌,这个时候你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读课文呢?(高兴、喜悦)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
生练读,教师指名读。
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配乐朗读。
师:刚才的同学配乐朗读读的很美,那全班同学想不想试一试呢? 教师播放音乐和画面,学生随乐齐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
把书翻到82页,书上有12个要求大家会写的生字,看一看这些生字你认为哪个比较难写,老师给大家做指导?
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老师利用课件进行集中指导垂、越、蜘蛛、彩。
五、课外延伸
课文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雷雨中,第二幅是雷雨后,只有雷雨前没有插图,;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灵巧的双手给我们雷雨前的景象也配上一幅插图。
六、课后总结
1、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总结汇报
2、师:生活中除了有下雨这种天气现象之外,还有下雪,下雾,下冰雹等天气现象,那同学们都应该认真观察,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可以像作者一样写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