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做到有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4、帮助学生认识“幔、倘、聘、绛、拈、卒、堕”;会写“巡、刃、倘、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等词语。
5、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二课时
一、时代背景导入。
1、出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介绍周瑜和曹操。
2、师:这些人物都来自于哪里?(三国演义)板书三国。分别是谁统领?(曹操,齐备,孙权)
出示周瑜:此人就是用三万大军打败八十万大军的英雄人物,此人姓甚名谁?(周瑜)喊出这个千古人物来。(板书)出示曹操:此人则是被周瑜用三万大军打败他八十万大军的人物,此人是?(板书曹操)
3、时代背景:东汉末年,群雄分争,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占据了中原大片江山,其中曹操的势力最为强大,曹操借东汉帝之名统一了北方,公元208年,曹操以平定中原为借口,率80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歼灭孙、刘两方势力。就有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战例——板书课题。读题。
二、当前双方军事的形势分析。
1、周瑜分析敌情。
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可。曹操叫人用铁索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林板,就像平地一样。他只等兵士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周瑜手下有一员老将,叫黄,他对周瑜说:“曹军八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船尾,把船边在一起,只要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
2、周瑜具体实施计划。
过渡:“火攻”这一仗是怎么打的呢?黄是怎么办的呢?在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当年硝烟弥漫的古战场,看看几位英雄人物是怎样斗智斗勇的。
三、自由朗读课文,说说火攻的过程。“火攻”实施关键步骤:
黄假降,曹操中计 趁风行船,二里点火 黄追杀,数军合围
师:刚才你们通过朗读理解了火攻的整过程,从而理解火攻实施的关键步骤,可见朗读就是什么?(理解)竟然朗读就是理解,那我们是得好好朗读朗读,(出示:朗读人物)
四、交流探讨,认识人物形象。
1、学习交流“黄盖假降,曹操中计”这部分。我们先来朗读“黄盖假降,曹操中计”这部分,⑴出示:第一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出示:朗读人物语言
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
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①指名朗读程昱、曹操二人的对话。——理解意思——重点朗读曹操的话,体会反问句的语气。
②师:朗读至此,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曹操?(自傲)
(曹操对程昱的提醒不屑一顾,连用两个反问句,可见这时已经曹操傲慢轻敌。)
③再次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二人的对话。
⑵出示书信内容:
“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
①指名朗读信的内容。
②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学生思考)
学生可能会说:
带士兵粮草投降,为船里装火药打埋伏;
信中说杀江东名将,其实杀的是曹操派来诈降的将领蔡和;
信中说周瑜看防得紧,无计脱身,只在今晚二更。这样曹操不但不会起疑心,而且这样为在离曹营二里点火创造了条件,天黑不易被发现。
③从这封书信可以看出周瑜是怎样的一个人?(深谋远虑)
④集体朗读书信的内容。
过渡语:接到信的曹操此时已是满心欢喜,迎风大笑。课文中除了直接描写曹操十分高兴,还有一处描写可以表现曹操此时心情十分高兴,(自喜)同学们迅速找一找。
出示: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这时,曹操心中想什么?心情如何?(兴奋不已)。
3、学习“火烧曹营,曹操省悟已迟”。
导语:正当曹操得意时,谁又在提醒(程昱)出示程昱的话。
⑴集体朗读程昱的话。
(2)此时曹操的神态有什么变化?(自醒)
导语:可惜曹操省悟已迟,黄盖在距曹寨二里水面点火,江面一片火海。(朗读场景)
⑵出示: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①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
④出示插图,观察图画,并结合这段话中的具体词语,说一说想象到的情景。
A着火的时间短还是长?(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
B火光亮到什么程度?(一派通红)
C烟浓到什么程度?(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里是岸。)
D曹军的士兵此时是什么样的?(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⑤自由读,读出壮烈场面。——指名读——齐读。
(3)曹操见大势已去,是叫苦连声,此时,你想曹操会怎样叫苦?
3、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集体朗读第五自然段。
4、出示视频:火烧赤壁的场面。
5、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读完这么激烈的一场战役,下面我们来分析分析:曹操为什么会失败?(他仗着兵多将强,骄傲轻敌)周瑜为什么会成功?(知已知彼、扬长避短,)
三、总结全文:
“赤壁之战”的结果验证了“火攻”计策制定的正确、实施安排的周密。而计策的制定又源于战前东吴周瑜、黄盖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正确分析,能够知已知彼、扬长避短,特别是把握了曹操的弱点(他仗着兵多将强,骄傲轻敌),利用了曹操的错误(他用铁索连船潜伏着的危机就是:一旦起火,就会火烧连营)。
在“赤壁之战”的火影刀光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因骄而败的曹操,有勇有谋的黄盖,谋略深远的周瑜。
四、集体朗读诗句,回味赤壁之战: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语文s版28.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做到有情感。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3.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
4.帮助学生认识“幔、倘、聘、绛、拈、卒、堕”;会写“巡、刃、倘、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等词语。
5.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帮助学生认识“幔、倘、聘、绛、拈、卒、堕”;会写“巡、刃、倘、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等词语。
3.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过程:
一、学前指导
1.板书课题。
2.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①赤壁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②交战的双方是哪些人。
爱心
用心
专心 导语:那么,赤壁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2.讨论交流:
(1)《赤壁之战》这篇课文读起来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本文是古典文学原著的节选,文言词较多,朗读起来比现代白话文要困难些。
(2)朗读时要做到字音准确,句子通顺,有什么方法?(学生交流)——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断句要正确。——对朗读困难的句子要多练习几遍。
——在读人物的话语时,还要注意人物的语气、声调。
三、合作探究
1.利用工具书,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生字、新词。
(1)结合生字表学习生字,并注意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意思。(2)可让学生比较下面各组字,并分别组词。幔()倘()拈()漫()淌()沾()雌()刀()堕()雄()刃()随()(3)理解词语:
巡哨、天助我也、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 2.对朗读困难的句子做到正确断句。
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注意反问句的语调)是时/东风大作。
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南船/且/休近寨。
韩当/急为(wèi)/脱去湿衣。先令/别船/送回大寨/医治。3.练习朗读课文。
四、精讲释疑
1.指名朗读每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可在每段旁边做简明的批注。2.同桌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
第1自然段:实施计策,黄盖传书愿降;曹操中计,喜接黄盖降书。第2自然段:亲迎黄盖,曹操兴奋不已;火烧曹营,曹操省悟已迟。第3自然段:曹操叫苦连声,黄盖追寻曹操,中箭落水。第4自然段:曹操登岸逃走。
第5自然段:数军合围,曹军伤亡惨重;赤壁鏖兵,周瑜大获全胜。
爱心
用心
专心
五、巩固达标:
1.抄写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学前指导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当年硝烟弥漫的古战场,看看几位英雄人物是怎样斗智斗勇的。
二、自主学习
㈠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赤壁之战中,拥有精兵强将的曹操的神态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把这样的语句画下来。
1.默读批注。2.交流:
(1)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2)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观望黄盖船到。(3)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4)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5)曹省悟,便问:“谁去止之?”(6)操叫苦连声。
3.请同学们浏览这六句话,提出问题:
曹操从“大喜、大笑”到“省悟”再到“叫苦连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认真默读、勾画,找找其中的原因。
三、合作探究
1.学习交流“黄盖假降,曹操中计”这部分。⑴出示:
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 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①指名朗读程昱、曹操二人的对话。重点朗读曹操的话,体会反问句的语气。②从曹操的话语中,你体会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爱心
用心
专心(曹操对程昱的提醒不屑一顾,连用两个反问句,可见这时已经曹操傲慢轻敌。)③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二人的对话。⑵出示书信内容:
“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
①指名朗读信的内容。
②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学生思考)学生可能会说:
带士兵粮草投降,为船里装火药打埋伏;
信中说杀江东名将,其实杀的是曹操派来诈降的将领蔡和;
信中说周瑜看防得紧,无计脱身,只在今晚二更。这样曹操不但不会起疑心,而且这样为在离曹营二里点火创造了条件,天黑不易被发现。
③从这封书信可以看出周瑜是怎样的一个人?(深谋远虑)④集体朗读书信的内容。
过渡语:接到信的曹操此时已是满心欢喜,迎风大笑。课文中除了直接描写曹操十分高兴,还有一处描写可以表现曹操此时心情十分高兴,同学们迅速找一找。
四、精讲释疑:
1.请同学朗读“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
①读了这句话,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曹操的心情如何?
②小结:看来,环境的描写可以反映此时人物的心情。曹操抬头仰望明月高悬,俯首江中翻波戏浪,迎风大笑。当听到军士报告黄盖粮船驶来,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这时,曹操心中想什么?心情如何?(兴奋不已)。
2.学习“火烧曹营,曹操省悟已迟”。导语:但是,曹操马上醒悟了,为什么? ⑴集体朗读程昱的话。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程昱的认识。——仔细观察,细心谨慎。
导语:可惜曹操省悟已迟,黄盖在距曹寨二里水面点火,江面一片火海。⑵出示: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①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②同桌之间交流。
③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④出示插图,观察图画,并结合这段话中的具体词语,说一说想象到的情景。A着火的时间短还是长?(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B火光亮到什么程度?(一派通红)
C烟浓到什么程度?(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里是岸。)D曹军的士兵此时是什么样的?(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E用一段通顺的话说一说。
爱心
用心
专心 ——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里是岸。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曹操见大势已去,是叫苦连声,此时,你想对曹操说什么? 3.集体朗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
⑴“火攻”计策的成功实施主要有哪些关键的步骤?
⑵从“火攻”计策的制定与实施,你对周瑜和黄盖有怎样的印象?
五、巩固达标:
1.“赤壁之战”的结果验证了“火攻”计策制定的正确、实施安排的周密。而计策的制定又源于战前东吴周瑜、黄盖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正确分析,能够知已知彼、扬长避短,特别是把握了曹操的弱点(他仗着兵多将强,骄傲轻敌),利用了曹操的错误(他用铁索连船潜伏着的危机就是:一旦起火,就会火烧连营)。
2.在“赤壁之战”的火影刀光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因骄而败的曹操,有勇有谋的黄盖,谋略深远的周瑜。
3.集体朗读诗句,回味赤壁之战: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4.作业布置。
①诗句采集: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②片段采集: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③学完课文,你一定会被火烧赤壁的战争场面吸引。请同学们课后把《三国演义》找来读一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
(火攻)周瑜曹操
(三万兵)(八十万兵)黄盖假降喜接降书 趁风行船笑迎黄盖 备引火船省悟已迟 二里点火叫苦连声 伏兵追杀登岸逃走 数军合围伤亡惨重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爱心
用心
专心 5
第三篇: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记叙方法。
3、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知当时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激动,兴奋的心情与对党、新中国、毛主席、解放军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那又有谁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
2、过渡:教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介绍历史背景资料:194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在解放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又有外国的入侵,圆明园的大火燃烧着中国人民的屈辱和灾难,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刻骨铭心的过去,真可谓暗无天日、民不聊生,旧中国成了一座人间地狱,危难之际,是毛主席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历经八年的抗日战争,四年的解放战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所以这一天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在这一天人们欢聚一堂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下面就随老师一同回顾一下当时大典的盛况。(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断)学生观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3、揭示课题。
二、浏览课文,理清顺序。
1、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31页,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述开国大典这一盛况的?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2、想一想哪一部分是重点来写的?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典之时这部分的内容。
3、快速浏览课文第二部分大典之时的5—14自然段,想一想主要讲了开国大典的几个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三、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1、品析“宣布成立”场面。
(1)当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时,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全场三十万人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全中国人民的心又是怎样的呢?找一找后大声地读出来。(板书:宣布成立)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声音?为什么说这是“庄严的宣告,雄伟的声音”?“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的是什么?全中国人民的心为什么“一齐欢跃起来”?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一段,并练习背诵。
(4)请同学们听一听这庄严的宣告。(播放宣布成立时的录像)
2、品析“升国旗”场面。
(1)毛主席宣布成立后,紧接着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全场三十万人有怎么样的表现呢?找一找并大声地读出来。(板书:升国旗)(2)理解词语“肃立”、“瞻仰”。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加深理解、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把“瞻仰”一词换成“看”行不行?为什么?
(4)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表明——。”(5)同学们,让我们感受一下当时升国旗时那种庄严的场面吧。(播放升国旗时的录像)
3、品析“宣读公告”场面。
(1)当毛主席读到“选举了毛主席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时,全场三十万人又怎么样?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爱的欢呼”?(板书:宣读公告)
4、品析“阅兵式”场面。
(1)教师播放阅兵式的课件,学生欣赏并感受阅兵式的壮观。
(2)请2个同学为一小组,把阅兵式这部分内容读完,并找出描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时的兴奋心情的句子,并加以理解。
5、品析“群众游行”场面。
(1)教师引读这部分内容。
(2)学生分组练习读,强调语速要快,声音要高。
四、回归全文,追本溯源。
1、请同学们先自已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再与学习伙伴进行交流。
2、从刚才开国大典的场面,人民群众的心情始终是怎样的?(板书:无比激动)他们的心情为什么会如此激动?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出示图片)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建国61周年以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六、布置作业。
假如你是一名当年参加开国大典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某一动人的场面及感受写下来。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宣布成立
升国旗
宣读公告 无比激动 阅兵式 群众游行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赤壁之战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语文
章(组)
六《名著之旅》
学习内容
《赤壁之战》
学习内容
分
析
《赤壁之战》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根据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关章节改写而成,叙述了东吴都督周瑜采用部下黄盖诈降和用火攻的计策,在赤壁以三万兵力打败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故事。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这一战役不仅改变了当时双方力量的对比,也为后来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奠定了基础。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为三部分,记叙了战役的经过。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着重叙述了火攻这一仗是怎样打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使学生;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是“疑而不问”,那些不善于质疑的人,一般学习态度懒散、知识面狭窄,而乐于发问的人却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质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
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哪怕是一
些幼稚、肤浅的问题。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4.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妒忌、军令状、迟延、调用、奇谋、神机妙算、欣然而立、军中无戏言”等词语。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角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体会赤壁一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条理。
难点:引导学生如何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中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
学习方式
方
法
教
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
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拓展延伸法
学习准备
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老师:教学课件
学习时数
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东汉末年,曹操率领80万大军南下,周瑜调兵遣将,与曹军隔江相对,拉开了赤壁之战的序幕。
2.齐读课题,说说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本文的课题告诉我们两点:一是地点(赤壁),二是事情(战)。
二、整体进入
1.我们知道课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指名回答——
出示:曹操周瑜黄盖
哪一个在这场战争中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黄盖)为什么?
因为黄盖想出了火攻的计策。
2.要想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就要——知己知彼:
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黄盖“知己知彼”。
板书: 兵力 地理位置 水战经验
知
己(周瑜)3万 南
熟水战
知
彼(曹操)
80万 北
不善水战
|
战船相连
请同学算一算周瑜的军队一个人要打曹军几人?(26.6)
3.曹操知道自己不善水战,所以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读书上的句子。
(曹操叫人……就下令渡江。)
补上板书:战船相连
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措施呢?
引读:生:曹操的兵士……非坐船不可——(所以)——曹操叫人……平地一样。
“非……不可”这组关联词语应读出什么语气?(强调)
再读这句。
4.出示:
黄盖为避免己方兵力弱这一情况,而针对彼方战船相连这一弱点,制定了速战速决的火攻计划。
用一个成语,板书:扬长避短
5.齐读第1、2段。
三、讲读课文
1.过渡:火攻当然不是放一把火,要完成这一个计划,就要巧妙安排,环环相扣。
老师先给你们两个环节:
出示: 火攻
选择刮东南风的那一天。(6-10)
定点点火,让火船冲向曹营。(9)
其余1、3、5
环节开展讨论完成。
2.分组讨论。
3.交流:
黄盖写信假意投降。(5)(“假意投降”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代替“诈降”。)
火船在前,兵船在后。(7、8)
乘胜追击,大获全胜。(11)
师:火攻到达第4步已经结束,然而要全部消灭敌人,大获全胜,还要进入第5步,自由朗读第11节,自己体会赤壁之战的妙。
4.出示思考题:
从哪些词句中看出写信是为了骗取信任?
*
摘录描写东南风猛的句子。
(注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句子,并圈出句中词说明理由。)
思考:东南风在此次战役中起了什么作用?
火船、小船、兵船各有什么用处?
为什么要“定点点火”?
师:第2
题人人自己做,1、3、4
题小组讨论做,先在文中划句子再体会。
交流的时候也请你先读句,再谈体会。
5.交流:
A.第1
题:
第5节第1句(东吴兵少……大军。)
△向曹操示弱。
第5节第2句(周瑜自不量力……哪有不失败的。)
△用了贬低周瑜的词,抬高曹操,使曹操——
出示:麻痹轻敌
师:第5节第3句(他愿意……投降曹操。)
这里为什么要写带兵和粮草,与下文的哪句话有关系?
(第7节:不错……硫黄。)
师:黄盖做这一步就要为下一步作准备,可见黄盖火攻计策的环环相扣。
师:请你总结一下黄盖的计策中的两个任务。
(一是写诈降信麻痹曹操;二利用东南风火攻。)
由此看来,你认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头脑简单,麻痹大意的人。)
师:恰恰相反,曹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军事家、文学家,而且生性多疑,他怎么可能会被区区一封诈降信骗倒呢?原来,除了这封信,黄盖、周瑜,以及课文中没有出现的诸葛亮、鲁肃等,他们孙刘联军暗中做了许许多多的准备工作,如黄盖的苦肉计,诸葛亮舌战群儒,孔明借东风,有一句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打它那儿来的,等等,这才把曹操给骗倒了。
这么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全出自《三国演义》这本书。请大家课外阅读这步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能够进一步理解赤壁之战的背景,以及人物的特征。
*B.第3
题
师:那么黄盖诈降到底带了什么?
火船:
出示句子比较:
二十条船都用幔子遮着,船里是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黄。
二十条船都用幔子遮着,船里不是兵士,也不是粮食,而是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黄。
师:为什么第二句好?(强调)
所以你感受到这个计策怎么样?(妙)
让我们朗读这句句子,体会计策之妙。
小船:
读句:(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后面)(7)——逃生。(9)
齐读第9节逃生的句子(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9)
读句:(周瑜带着兵船跟在后面)(8)——乘胜追击,打击曹军。(11)
齐读第11节乘胜追击,打击曹军的句子。
*C.第4
题
读“定点点火”的句子:(黄盖的船离曹操……曹操的船队。)
为什么要“定点点火”呢?
生:不能离曹操太远,也不能太近。
太近:火势不大;
太远:自己的船要烧光,曹操有时间准备。
齐读黄盖点火的句子。
6.余下一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讲,回去后再好好思考一下,把课文读熟。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家默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分析了课文,交流了3个思考题,出示上节课题目:
从哪些词句中看出写信是为了骗取信任?
*
摘录描写东南风猛的句子。思考:东南风在此次战役中起了什么作用?
火船、小船、兵船各有什么用处?
为什么要“定点点火”?
这节课我们来交流第2
题。
2.在交流以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回家朗读课文的情况。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二、继续讲读火攻
1.要讨论风的作用,首先我们要来观察一下赤壁之战的地理位置。
出示示意图:
曹操 北
————————
———————— ↖
周瑜
南 东南
指名划出风向。
你觉得风重要吗?说出理由。
师:这真是——火借风势,风助火威
请你交流你划到的书上描写东南风猛的句子,并找出其中词语说说理由。
生交流:
这一天……(急,波浪滔天)
曹操定睛一看……(不一会儿)
黄盖的船……(快,离弦的箭)
让这二十条……(冲)
曹操的战船……(一下子)
火又窜上岸去……(窜)
2.引申
过渡:战争惨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虽然曹操带着残兵败将逃出了大火,但周瑜显然不肯就此放过曹军。齐读最后一节。
如果穿梭时空,采访曹操,你认为曹操会说些什么?
失败是成功之母;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扬长避短,不能轻敌;召纳贤才……
三、落实单元目标
1.谁能把黄盖的计策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东吴老将黄盖提出火攻的计策,他先写信假意投曹,在一个刮东南风的日子,让火船趁风冲向北岸,火烧曹营,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2.补上
东汉末年(时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东吴。(起因<地点>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结果)
3.出示单元目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写事文章:采用抓6要素的方法。
连起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东汉末年(时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东吴。(起因<地点>人物)东吴老将黄盖提出火攻的计策,他先写信假意投曹,在一个刮东南风的日子,让火船趁风冲向北岸,火烧曹营,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经过、结果)
四、总结朗读全文
1.赤壁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它的胜利来源于周全的计策。
2.朗读全文。
作
业
设
计
完成课后习题,熟读课文,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板
书
设
计
赤壁之战
起因 战前准备 经过结果
曹军犯境 妙计歼敌 大获全胜
隔江相对 献计火攻 写信诈降-草船冲寨-火烧战船-乘胜追击
第五篇: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稻草人》教学设计
《稻草人》导学
目标导航: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3、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重点难点: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学生前置性学习: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教学准备:稻草人图片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诱思导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资料,介绍作者
2、前置性学习检测:补充叶圣陶的资料
二、感知研学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有弄懂?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①要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去描写事物的模样。
②感受稻草人的形象,它是一位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三、读悟品学
1、抓对比→突出责任
有感情朗读课文第1、2 自然段,思考问题:
(一)课文是怎样介绍稻草人的样子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你觉得稻草人美吗?
(二)稻草人的责任是什么?你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写牛和狗有什么作用?
2、抓飞蛾→突出善良
有感情朗读第3—5 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
(一)稻草人看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着一个,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二)哪些事让老太太笑不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三)稻草人看到蛾子飞来,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四)从描写稻草人的内心和动作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哪些变化?
3、抓祸事→突出忠诚
默读课文第6—8 自然段,自学并讨论:
(一)老太太“看一切事情都很好”,“一切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想一想:老太太此时心情怎样?(指导观察插图)
(二)主人要走了,稻草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三)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哪些变化?
(四)从稻草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抓肉虫→突出悲惨 朗读第9 自然段,思考:
(一)稻草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么?
(二)想一想:稻草人为什么而“痛心”?为什么而“哭了”?
(三)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稻草人的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5、抓变化→突出中心
再次默读全文,找出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一)结合课文,仔细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想一想:《稻草人》这篇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第三课时(提升课)
四、得知博学
1、升华感情:稻草人的焦急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对主人的关爱,他同情主人悲惨的遭遇。同学们,如果你也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你希望自己是什么?你想怎样帮助老妇人?
五、反思促学:
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
追因分析:
板书设计:、稻草人
叶圣陶
稻长新穗 高兴 小蛾产子 惊恐 警告无效 愁闷 吃光稻叶 痛心(尽职、忠诚、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