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首课,一方面引出研究内容,从引发关心的角度激发兴趣,展开内容,引导学生去关注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认识气候特点,掌握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另一方面,以学生关心天气变化的活动为核心,从小学生关心天气引入天气预报和气象符号,最后阐明天气变化与人们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力求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积累,通过研讨和阅读,使学生对天气现象以及天气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文由“今天我们去哪里玩”,引发学生讨论:天气会影响我们的活动吗?揭示我们小学生也应关心天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天气问题是一个值得大家密切关注的问题,从而为本课以及本单元的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动力基础。
第二部分,首先以插图的形式提示了可以通过看电视、看报纸、网上查找、电话咨询四种渠道来获得天气预报,表现出天气预报是我们目前了解天气的主要形式。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回忆天气预报包括的内容,既说明表述天气的要素,又为后三课指导观测天气做好准备。
第三部分,首先要求学生设计气象符号,记录天气情况,培养学生的形象概括能力和创造力,这里包括可用不同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其后,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晴、阴、多云、小雨、风力风向、雪等各种天气符号表示的含义,教会学生识别天气符号,为学生记录天气现象奠定基础,也为以后以长期的天气情况为基础总结气候特征做好准备。
第四部分,强调天气预报具有重要价值,分别介绍现代和历史上的预报天气的方法,即现代的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利用现代科技进行观测、记录、分析的过程,而历史上预报天气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生活经验的积累来进行的,展现出科技发展提高了天气预报的水平。
第五部分,积极呼应在第一部分中天气与儿童活动间的直接关系,以种地、运动、航天三例启发学生讨论各行各业的人为什么要关心天气,讨论天气与人们
1/5
生活之间的关系,揭示天气对生产生活的普遍影响。从而将儿童活动受天气的影响扩展到人们的活动普遍受天气的影响,以此扩大研究视角,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并认识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为本单元学习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全面影响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天气变化并不陌生,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经常受到天气的影响。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家长的指点,他们或多或少都对天气有所认识和了解,这是他们学习的前认识。然而,这些认识又是零散的和不全面的。
学习目标
1.知道可以用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力与风向等来描述天气。2.能够自己设计符号来表达天气情况,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3.意识到天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4.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天气预报。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难点: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评价任务
1.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天气。
2.认识不同的天气符号,能自己设计符号记录天气。3.了解天气预报的各种途径。教学准备
1.收听天气预报,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当天”指进行课堂探究的这一天。2.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当天天气信息。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发兴趣,引出话题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吧!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两则谜语,咱们一起来猜猜!
(1)“干根线,万根线,掉到河里都不见。”猜一猜这是什么?(雨)(2)“你见过它吗?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但我知道,当树枝摇晃的时候,2/5
它正从那里经过。你见过它吗?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但我知道,当湖面泛起波纹的时候,它正从那里经过。”(风)
2.小结:刮风和下雨是最常见的两种天气现象。(板书:天气)
二、感受不同天气,提出问题
1.谈话:下面请你说说自己曾经遇到过哪些天气。(晴天、阴天、打雷、下雪、雾天、霜冻、暴雨……)你还知道哪些天气?(沙尘暴、龙卷风、台风、暴风雪……)
2.教师概括这些同学是从哪些方面观察、描述天气的。(板书:雨量、气温、风力、风向、云层等)
3.提问:那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能具体描述一下吗?(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会影响你的生活吗?为什么?
4.谈话:关于天气,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想研究些什么?
三、设计天气符号,把握特征
1.谈话:我们一般是从哪里了解到天气情况的?(看或听天气预报)这是一段有关天气预报的录像,请大家观看。(播放录像)
(1)学生观看有关天气预报的录像。
(2)提问:天气预报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预报天气的?又是怎样表示不同天气的?
2.思考:这些符号表示什么天气?
(1)讲解:像交通有交通标志一样,天气状况也可以用符号表示。(2)思考:符号有什么优点?(简略、直观、方便)3.谈话:你能自己设计一些符号记录各种天气吗?
(1)要求:比一比谁的设计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2)投影展示或张贴在黑板上进行交流。
4.讲述:我们除了用词语、符号来描述天气外,还可以用动作、声音来表天气。猜一猜,下面的动作和声音各表示什么天气?(动作:寒冷、炎热、下雪、龙卷风……声音:大风、下雨、打雷……)
四、了解获得天气预报的各种途径
1.提问:要想获得天气预报,还有哪些途径?(看电视、听广播、查报纸、3/5
上网、打96121电话、通过短信查询、公共场所公布的天气信息等)
2.讲述:这些天气信息是气象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那么,气象工作者又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呢?
(1)阅读教材第43页。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获取信息——分析资料——做出预报。
(2)说明:预报并不是绝对准确。
3.讲解:如今,我国天气预报的水平居世界前列。我国先后自主研制了风云1号、2号气象卫星,并在全国建立了许多观测站,大大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
(说明:应指导学生梳理天气预报的整个流程,突出分析资料和做出预报。还可自主增加探究活动:①根据本地区三天来的天气资料,让学生试着分析,明天的天气;②播放目前掌握的卫星云图,共同分析本地区未来24小时天气变化。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如何做出天气预报”的一种体验)
4.提问:古时候,人们不可能有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他们又是如何预测天气的呢?
(1)从动物、植物的一些反应来获知天气信息。
①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积累,发现某些生物表象与天气存在某种关系。(教材第44页列举的现象,理解含义)
②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可以预告天气?(泥鰍出水、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都预示着快要下雨)
(2)看云(看风、看天象、看物象)识天气。
①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积累,发现某些征兆与大气存在某种关系。例如“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等等。这种以成语或歌谣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天气变化的经验就是天气谚语。
②课后再收集一些气象谚语,理解这些谚语的含义。
五、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讲述:2005年5月西藏登山队的健将们协助测绘人员成功登顶测量珠峰新高度。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在北京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度为8844.43米。然而,攀登珠峰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天气条件又是怎样的重要,我们是难以
4/5
想象的。攀登珠峰,除了缺氧和低温外,还要受到大风、降雪等天气的影响。珠峰地区的气候主要分为雨季和旱季,夏季是雨季,降水量大,不利于登山活动。冬季(11月至次年4月),副热带西风急流带正好在珠峰上空,7000米以上风力非常大,暴风雪容易引发雪崩,一般也不宜攀登。因此,只有春秋季攀登珠峰相对有利一些,特别是5月最为有利,不过适宜攀登珠峰峰顶的天气在5月也仅有几天。
“攀登珠峰,成败在天”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2.思考:还有哪些人更关心天气?为什么?
六、课外实践
1.用自己设计的符号,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2.登陆气象网站,了解更多的气象知识。教学反思
不同的活动对天气的要求不同。学生的有些活动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小,但教师应抓住受天气影响较多的活动,如春游、秋游、外出考察活动等,让学生思考:我们小学生关心天气吗?如果当日的天气状况较好,在启发学生时可以用上“假如是什么样的天气的话……”这样的假设来引发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
充分的准备是课堂顺利进行的条件,教师可提早一天让学生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要求他们记下天气预报的内容。也可以录制一段天气预报的内容到课堂上来播放,以使学生获得真切感受。
在设计天气符号时,教师不必要求学生设计的符号与新闻媒体向相同,只要具有象征,设计人能说出为什么这样设计,符号容易识、记、画即可,可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设计,互相取长补短。
“谁关心天气”,该讨论环节不仅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人关心天气,还应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活动为何受天气的影响、受到怎样的影响,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渗透环境作用的教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播放相关录像资料予以补充,以便学生讨论、分析。
5/5
第二篇: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
《今天天气怎么样》
西安市雁塔区红庙小学 郝玉涛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
二、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生对天气变化并不陌生,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经常受到天气的影响,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家长的指点,他们或多或少都对天气有所认识和了解。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一方面引出单元研究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认识天气与众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学习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另一方面,以关心天气变化为重心,过渡到认识气象符号和了解天气预报的形成,让学生观察卫星云图预测天气情况。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可以用气温、湿度、风向与风力、降水量、气压等来描述天气.2、能够自己设计天气符号来表达天气情况,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
3、意识到天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4、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天气预报。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难点: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五、教学准备:
ppt、天气符号设计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3分钟)师:孩子们,喜欢听歌吗? 生:喜欢。
师: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好听的歌,让我们一起欣赏欣赏好吗?
(《上学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哗啦啦啦 下雨了》《洁白的雪花飞满天》
师:歌曲听完了,孩子们不知道你们从歌曲中能听出些什么? 生:都是关于天气方面的歌曲。
师:对了,这说明孩子们听得都很认真、耐心。平时很注意观察思考。师:从歌曲中,听出有哪些天气情况呢? 生:晴天、风、雨、雪天。
师:好,今天就从天气说起。(板书:天气)
(二)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3分钟)
师:同学们,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板书课题)(学生描述)师:那明天呢?(学生A:可能是雨天。学生B:可能是晴天。)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是猜测的。谁有办法知道准确的天气情况?(学生A:可以看天气预报。)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天气预报的?(学生:看电视)
师:我们还可以从那些途径获得天气预报呢?(学生:看报纸.网上查找.电话咨询等。)
(三)描述天气(约5-6分钟)
师:可以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还真多。你们看过天气预报吗? 生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天气预报视频。在观看时,请你仔细想天气预报都播报了那些方面的内容?(生观看约1分钟的视频)
师:根据她播报的,小组内来讨论一下,天气预报是从哪些方面预报天气的?(学生讨论约1-2分钟)
(汇报大约3分钟)(板书)(此处设置抽奖)
(四)设计气象符号(约17分钟)
1、师:除了刚才歌曲里听到的天气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你都曾经遇到过哪些天气?
(学生A:晴天。学生B:阴天.雪天.雨天.雾天.霜冻等等。)师:除了这些你遇到过的天气外,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学生A:沙尘暴。学生B:龙卷风.台风.暴风雪等等。)(板书)(2分)
2.师:这么多种天气,我们要怎么来表示它们呢?同学们你能自己设计一些符号来表示这些天气吗?我们一起来看设计要求:
1、每个人只选择画一种天气符号就可以了,2、画的要简单易懂。谁能说一说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生回答)
师:我们以小组的形式活动,自己选择一种进行设计,完成设计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你选择的是那种天气,为什么这样设计,明白了吗?听老师的信号,击掌开始,击掌结束,结束后立即停止讨论,坐回自己的座位,否则就要扣分哦
(师巡视,注意观察同学们的作品,并把典型的设计符号让学生代表贴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上)
师:我们活动结束,我已经看到所有同学都坐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这是哪位同学设计的?来,请你上来说一说,你设计的是那种天气,为什么这样设计?
生讲解。
师:这些都是晴天吗?哪个不是?为什么?谁来给它搬搬家呢? 此处注意语言和课堂秩序。(小组合作约5分,生介绍约7分)(抽奖)师:看来同学的作品时候,老师觉得大家的作品很有创意,老师也很欣赏同学的想象力。这些是同学们设计的天气符号,那么规范的、科学的天气符号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这些符号大家都认识吗?谁能说说这些符号分别代表哪种天气?(学生回答)(约2分钟)注意ppt符号要考虑周全。
(五)、了解现代与古代天气预报的不同(7分钟)
1.师:这些符号通俗易懂。气象工作者就是用这符号来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的。那么气象工作者又是怎样知道天气情况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气象工作者具体是怎样工作的。(短片)(5分钟)
2.师:短片看完了,谁能说说气象工作者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根
据学生回答,板书:获取信息——分析资料——做出预报)
3.师:气象工作者在做天气预报的过程中,运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然而古时候,人们有这些技术和设备吗?那么有同学知道古代人是如何预测天气的吗?(学生回答)(约2分钟)
教师:同学们的知识面看来很广,知道这么多。
(教师:看来对这方面不太了解,那么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预测天气的。)(根据学生回答来选择)
(1)课件:从动物.植物的反应来获知天气信息。
图片:同学们来看看这两个松果有什么不同?(学生A:第一个松果鳞片是闭合的,第二个松果的鳞片是张开的)是的,空气干燥时,成熟的松果的鳞片就会张开。
图片:(蜻蜓低飞)教师:看到蜻蜓低飞可能和下了阵雨有关,雨后空气湿度加大,其它昆虫不能高飞,所以蜻蜓就在低空盘旋觅食。
(2)课件:看云(看风.看气象.看物象)识天气。
师: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说的是天上出现钩钩云,预示着就要下雨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是说,早上有朝霞,这一天会下雨天气不好就不要出门,如果有晚霞那么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可以放心大胆地出门!人们通常通过长期对天气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通俗易懂的谚语至今广为流传。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天气谚语,即使没有天气预报,只要细心观察天气,也能进行天气预测。
(六)、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约2分钟)
1.师:虽然现代与古代预测天气的方法不同,但是人们对天气情况的关心程度是一样的。
(图片:种地的农民)农民,他们关心天气吗?(学生A:关心)谁能说说原因?(学生A:庄稼的生长和天气有密切的关系…等等。)
(图片:训练.比赛的滑雪运动员)运动员们关心天气吗?为什么?(学生A:如果不下雪,他们就不能训练和比赛了。学生B:如果风很大,会影响他们的比赛成绩。)宇航员关心天气吗?为什么?
2.教师:除了老师给你举的这些例子,你还能说说吗?各行各业的人们还有哪些人关心天气呢?(根据时间选择)
(七)、总结(约1分钟)
教师:看来天气对我们的影响还真不小,是不是?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根据时间让生回答。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多地去了解天气.认识天气.科学预测天气,让科学为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生活小常识,来扩大知识面。愿孩子们就像阳光明媚的天气一样,永远灿烂,永远有个好心情,永远笑口常开!
(八)、拓展(适时间而定)
1.欣赏各种各样的天气(美丽的、恶劣的)2.观赏图片,并汇报。你喜欢哪一种天气,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
今天天气怎么样
晴天 多云 阴天 雨天 风 雪
第三篇:《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知道可以用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力、风向等来描述天气;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了解现代和古代人们预测天气的方法。
2、科学探究:能够认识到天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能够搜集资料了解古代人们预测天气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
本课重、难点
重点: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难点:认识气象符号,能够分辨用那种气象符号记录各种天气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能认识大家,给大家上课老师非常高兴,老师最近认识了一个小朋友他叫小明,他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你们帮帮他,大家愿不愿意?(出示课件)
(这样的设计的导入,是在合理提出为题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难题:小明明天准备出去旅游,想知道哪里的天气怎么样?谁能告诉他怎样知道哪里的天气情况。(板书课题:天气怎么样)
(二)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和途径
游戏:做天气预报主持人
要求:
1、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介绍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
2、由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介绍。
(通过游戏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要让学生懂得自己在天气预报知识方面的匮乏。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学生回答(板书:今天)
提问: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
(三)认识气象符号
提问:平时我看天气预报时发现屏幕上除了有一些文字外,还有一些气象符号,我很喜欢这些符号就积累了一些,我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气象符号)
(四)介绍现代和古代预报天气的方法
提问: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来说越来越重要了,你们知道这么重要的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我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录像,让我们共同来看一看,边看边想,制作一次天气预报要分几步?画面中出现了哪些观测仪器?(课件出示录像)
谈话:从这些观测仪器使我们看出了现代科技的发达,但是在古代可没有这么先进的观测技术,然而他们也能预测天气,让我们看看书,了解一下他们用的办法。(学生看后解释)
谈话:大家看了课本上的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请把你们知道的的谚语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让其他同学也来分享你的收获。
(小组交流后指生读)
课件展示收集的气象谚语
(五)讨论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谈话:我感觉天气预报好像与学生没有什么关系?你们是小学生,你们觉得有关系吗?讨论(学生回答)
谈话;为什么?除了(学生回答)说的时候关心天气外,还会在什么时候关注天气?
谈话:听你们一说,好像天气预报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除了我们以外,还有很多人也关心天气呢,他们是谁呢?为什么关心天气?请同学们结合书中的例子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这个活动能够使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有效的让学生学生学有所用。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
(六)总结
谈话:今天同学们收获肯定很多,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向小明介绍一下有关天气预报方面的内容。解决小明的难题,让小明知道更多的知识。
(与前面的导入小明的难题前后呼应,为本课画上一个圆满的结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七)作业
1、自己设计天气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并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2、了解更多有关天气方面的知识。
第四篇: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
课型:交流课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交流讨论天气现象,获取关于天气的信息。2能够设计符号表达天气情况。知识与技能:
1能够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天气预报工作。2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
3知道可以用阴、晴、雨、雪、风等一些可测量的方面来描述天气。4知道古时候人们预报天气的一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2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去研究观察天气。教学重点:
能够设计符号表达天气情况。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白纸每人一张、彩笔每组一盒。
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 引出天气
1、师出示一些图片,生观看。
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天气怎样?
3、你关心天气吗?还有谁也很关心天气呢?
4、说说今天天气怎样?明天呢?后天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5、教师:可以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还真多。那么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提前收看了天气预报,并且要求同学们记下了天气预报的内容。(请学生做天气预报)那么就根据她播报的和你自己所记录的天气预报,来讨论一下,天气预报是从哪些方面预报天气的?(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意在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二、讨论交流,关注天气。
1、教师:这些是天气预报的天气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你都曾经遇到过哪些天气?
2、讨论: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要是几个月或者更长时间都只有一种天气行不行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知道可以用阴、晴、雨、雪、风等来描述天气。让学生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
3、师总结:阴晴雨雪风沙走石只不过是天空表情的不同而已,这都是大自然的必然规律,正是这多种多样的天气滋润了大地万物,让我们可以这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我们应该从今天开始关心天气,正确的对待各种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按排好我们平时的生活。
三、激发兴趣 参与设计。
1、教师:这么多种天气,我们要怎么来表示它们呢?同学们你能自己设计一些符号来表示这些天气吗?
2、分组设计:(出示设计要求。)
3、学生设计符号,师巡视。
4、学生将自己的设计贴到黑板上对应的天气下边。
5、师生交流评价:你觉得用这些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天气好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这时候的他们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符号设计这样的活动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理发展特点。让学生设计天气符号,渗透可以用多种形式进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教学理念,旨在让学生知道天气符号没有规定的样式,只是能让大家通过看符号能知道表示什么天气就行。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行到提高,也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四、认识符号 注重迁移
1、教师:看同学的作品时候,老师觉得大家的作品很有创意,老师也很欣赏同学的想象力。这些是同学们设计的天气符号,那么规范的、科学的天气符号
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这些符号大家都认识吗?谁能说说这些符号分别代表哪种天气?
2、师课件出示图片,联系图片出示天气符号预报天气。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一个天气预报的过程,学生的收获远远比获得一些天气知识更多、更重要。学习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必须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学习,并把新的知识纳入已有的形式系统中.这样新旧联系,系统学习,就能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五、师生交流 了解资料。1,播放短片天气预报制作过程。
2,了解在经济条件不发达的古代,在没有这些先进的观测仪器的时候,人们是怎样了解天气的。(出示图片讲解)
3,出示气象谚语,交流。
六、总结知识 拓展应用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谈)古人用自己的实践掌握着天气变化的规律,如今的我们不但能对天气做出预报,对一些恶劣天气提前做好防范准备,而且还能在一定范围内利用一些特殊的天气为我们人类造福,是头顶上的天空给予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那里更有着数不清的科学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2、老师布置课外作业()
【设计意图】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欲望,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持续观察天气,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有效的和生活联系起来。
第五篇: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反思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反思
这是我校课题组织开展的一次观摩课,也是一节研讨课,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反思。重点研讨:科学学科如何有效深透环境教育思想。
在备课时,教学目标设定准确,重难点突出,课件准备充分。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启示下,兴趣比较浓,效果比较好,教学反思《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反思》。如让学生设计气象符号,我统一下发了表格,让学生感受天气对环境的影响时,我准备了教学VCD,通过生动、惨烈的场面让学生了解到环境与天气的紧密联系。其次,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设计出有动态的图画和文字。
我认为:在科学教学中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解决教学设施的不足。多媒体技术直观性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且不多时空的局限,从天气符号到气象工作人员工作统程,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能直观感受到。
但这这节课中,我感受到这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缺乏亲和力、感染力。
2.教师在挖掘知识的能力不强,学生探究时不能让学生大胆地多多发表意见。
3.教师的主导作用多了一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