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川剧武将教案设计
课题:《川剧武将》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美版四川部分第九册第22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传统川剧中武将人物造型、服饰特点及其相关知识,绘画加雕刻技法的综合应用,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体验地方传统艺术的美感,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为载体,以谈话法、交流讨论法、小组学习法、讲解法探究、尝试结合讲授、演示。同时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联系新旧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并习得学习经验。
教学目标: 应知:了解地方传统川剧武将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绘画、雕刻技法的综合运用。
应会:能利用综合技法创作一幅川剧武将形象人物的作品。
情感: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川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服饰特点。
2、雕刻技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捕捉川剧武将人物造型的特点,运用雕刻技法大胆表现。
教学准备:
学生:川剧武将相关图文资料、水粉、水粉笔、刻刀等。
教师:课件、川剧视频片段、水粉、水粉笔、刻刀、川剧武将人物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赏视频,引出课题
1、欣赏川剧视频片断
2、小结并出示课题:《川剧武将》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欣赏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川剧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导入新课。
二、欣赏图片,了解川剧武将相关知识
1、川剧基础知识
2、认识川剧中的武将人物(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展现川剧艺术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川剧的相关知识,感受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积累创作素材,为下一步表现人物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三、感受,抓住人物特征(课件展示)
1、交流喜爱的形象,说说你为什么喜爱他?
2、快速抢答,人物服饰有什么特点?
铠甲:(“铠甲”行话为“靠”),甲片特点:人字形、鱼鳞形、长方形、正方形串连而成。能表现出人物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英雄气概。
头盔:帅盔,是主帅专用的。形如覆钟,顶端有戟头和红缨,背后有小披风。同时前面加大额子。比如佘太君所戴。
罐子盔,御林军用,形似帅盔但简化了,不带额子。夫子盔,扎巾盔的进一步装饰化。其额子两边的挂耳及后兜均特大,两旁挂大穗、飘带顶部大火焰的两侧还缀以珠项。红夫子盔为关羽专用,白夫子盔为岳飞等人用。
倒缨盔,其特征是盔后垂红缨一束,为武将所戴。八面威,由倒缨盔装饰而来,上有八角形宽檐,为大将所戴。
旗:背后插旗,即表示人物全副武装,已处于临战状态,这叫“硬靠”(靠旗之生活依据,源于古代将官之令旗。当然,那种实用令旗较小,传令时手执,骑马行进时就插在后腰革带上,作为传令凭证。发展为“靠旗”后,已美化、夸张、加大成为临战武将的装饰物了。一般用四面靠旗,缎料,绣“单龙戏珠”)。
兵器:刀、枪、剑、戟„„等。
小结:川剧武将人物生动传神,英勇善战,威风凛凛。
【设计意图】学会从服饰和动作抓住川剧武将人物的形象特点。同时积累形象储备,感受人物形象魅力,激发尝试创作的欲望,为接下来解决教学难点奠定基础。
四、尝试、质疑、发现。
1、试制作(在一小块瓦楞纸上试验)
2、发现问题
3、探究方法
4、总结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对比分析中总结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总结的意识。
五、播放“制作过程”视频,同时教师讲解。
1、水粉刷色制作底板:要与纸板的色对比强烈。
2、底板干后打轮廊。
3、雕刻。
【设计意图】最直观的了解整个创作过程和技法的应用,解决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大胆创作的欲望。
六、实践与指导
作业内容:参考图片创作一幅川剧武将的作品。
作业要求:抓住并突出人物的服饰特点。
【设计意图】提供图片资料丰富学生造型资源。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充分感受川剧人物的造型魅力和造型过程的乐趣,增强美术学习的热情。
七、展示、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提供评价方向引导,给不同层次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体现评价层次。也是对本课所学的内化反馈,培养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美术学习的自信。
八、总结延伸
川剧是我们的国宝,弘杨川剧艺术并使之后继有人,发扬光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去了解川剧、走进川剧、发展川剧,愿大家都来为振兴川剧出一份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后的进一步探究。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中,多媒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大量的板书、示范过程中的一些难以表达的东西都交给了多媒体,这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被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了。
第二篇:川剧教案
川剧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形式,学生认识和了解家乡的戏剧——川剧,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2、了解川剧的有关知识,拓展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3、培养多角度了解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组织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形式,选择有价值的话题开展活动,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难点:指导学生在活动中累积资料,深入思考,最后落实到文字。
三、课前准备:
学生根据话题,查阅相关资料。
四、课时安排
2课时。1课时学生展示研究成果,1课时作文写作。
五、活动过程
1.激趣引入
你们知道吗?在咱们的家乡——四川,也有我们自己的戏曲形式,那就是川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川剧,去体会川剧的魅力吧。我们在课前进行了川剧的资料收集,同学们分成4个活动小组,分别从学生说,教师板书——(川剧脸谱鉴赏、川剧服装鉴赏、川剧剧本鉴赏以及川剧绝活鉴赏)四个方面走近川剧。
下面请每个小组选取代表来为我们展示自己研究的结果。让我们首先走入川剧脸谱的鉴赏。2.开展活动
(1)脸谱鉴赏,品人物性格
生代表1:要说脸谱,先从这个“谱”字入手,“谱”字可以组那些词?
从同学们的组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谱”不是随意的行为,是有一定的规则和目的的。所以什么是脸谱。
“脸谱,顾名思义,既然称谱,便不是在脸上随意作画,胡涂乱抹,而是有谱——有道理、有目的、有规矩的。这个谱,就是艺术的真实——从生活出发,经过艺术的加工、提炼、夸张、美化……以展示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是川剧舞台艺术刻画人物创作手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川剧脸谱以颜色表现人物基本特征,其用色基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长期形成的欣赏习惯为根据的。(2)服装鉴赏,知蜀绣绝技
生代表1:川剧的服装是以明朝服式为基础,参照唐、宋、元、清的服饰制成的一种统一剧装,没有朝代、地域和季节的分别,只从式样、色彩、图桉上来区别剧中人物的性别、身分、性格和年龄等。什么角色穿什么衣服,有严格讲究,老戏人就有“宁可穿破,不可穿错”的说法。我们为大家选取了几个有代表的服饰为大家进行介绍。
1.第一幅图是彩鞋,多用于花旦扮演的角色。
2.第二幅图是朝靴,剧中凡是着官衣、开氅(chǎng)、蟒袍、褶子的人物皆可穿。
3.第三和第四幅介绍的是学士巾和玉带,玉带是剧中文臣武将系于摆翅上用于围腰的一种圈带。
4.这一页介绍的是凤冠和韦陀铠,这美丽的凤冠专用于皇后、一品夫人和神话剧中的王母所带,不是一般人物能享用的。
5.最后介绍的是黄开氅和富贵衣。这富贵衣虽称“富贵”,但名不副实,多用于剧中乞丐。
生代表2: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川剧服饰,它的制作工艺涵盖了蜀锦、蜀绣等多种技法,要经过数十道工序,花整整3个月时间,才能做出一套戏服。
说起蜀锦,不得不提起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成都为什么有“锦官城”的别称?这当然和蜀锦有关。
这就是蜀锦,是成都的一绝。(点击)
蜀锦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有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美誉。因为汉朝时成都蜀锦织造业便已经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而环绕成都的锦江,也因有众多民众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
刘禹锡曾在《浪淘沙》一诗中赞颂了蜀锦,让我们一起来诵读。我读一句,请同学们跟着读一句。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这首诗描绘了这样的景象:夕阳西下,晚霞当空,灵巧美丽的织女们在锦江边洗蜀锦,江水中的蜀锦与倒映在江水中晚霞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长卷画一样在锦江中缓缓展开。
师:蜀锦织就的川剧服装,美仑美奂,件件都是艺术珍品,为川剧舞台增光添色。但好的服装只是衬托,川剧吸引人还更需要有好的剧本作为根本,才能演尽人间喜乐。接下来请三小组派代表上台,为我们展示他们对川剧剧本的研究成果。(3)川剧名剧,传祖国文化 学生代表:
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这里我特别介绍一部川剧剧本,也就是《迎贤店》。
《迎贤店》讲了书生常诗庸因访友未遇,盘缠用尽,店婆脱其蓝衫作抵押,并逼他卖字换钱。常生在风雪中卖字换钱,得一隐士赠银
相助,回店以后,店婆仍讥讽常生,而当常生亮出银两,店婆立刻笑脸相迎,甜言蜜语,任常生讥讽奚落,也笑脸相迎,并不断认错承认过失。
这一剧目向我们展现了店婆为钱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形象,正如一句话所总结:势短世长演戏一回方知世和势。
师:刚才同学总结得非常好,这一部部的经典剧目,都是源于生活,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演出,传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只有富贵子弟才能接受学堂教育的年代,这一本本剧本,向广大普通民众传播着“忠孝节义”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引导人们向着真善美求索前行。最后我们请第四小组为我们带来他们的研究成果。
(4)川剧绝活,赏艺术瑰宝
其实,川剧的绝活除了变脸,还有吐火、滚灯、和开慧眼等,我们在调查川剧绝活的过程中,为川剧艺人的创新精神所折服。3.总结、升华
这节课我们选取了四个点,勾勒了四幅剪影,初步对川剧有了解,更感受到了家乡深厚的历史积淀,我们深深为自己的家乡而骄傲。其实,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中华戏曲这个大花园里,除了川剧以外,你还知道还有那些剧种。
这些戏曲各有特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传播了中华文化。让我们以一位家长在我们共同学习过程中因对川剧感悟而写出的一副对联作为总结:
上联:红黄白绿蓝施粉黛登舞台
下联:喜怒哀乐愁画角色演人生
今天我们通过川剧感受到了家乡、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学们肯定有很多的感想。大家可以从哪些话题来写?
下节课我们将就这一话题展开写作,请同学们接下来思考一下,从哪些地方展现。
第三篇:川剧__教案
川 剧
——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方案
胡老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形式,学生认识和了解家乡的戏剧——川剧,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2、了解川剧的有关知识,拓展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3、培养多角度了解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组织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形式,选择有价值的话题开展活动,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难点:指导学生在活动中累积资料,深入思考,最后落实到文字。
三、课前准备:
学生根据话题,查阅相关资料。
四、课时安排
2课时。1课时学生展示研究成果,1课时作文写作。
五、活动过程
1、回顾教材,激趣引入
师:前两天我们学习了《唱脸谱》一课,同学们对京剧这一戏曲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们知道吗?在咱们的家乡——四川,也有我们自己的戏曲形式,那就是川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川剧,去体会川剧的魅力吧。
我们在课前进行了川剧的资料收集,同学们分成4个活动小组,分别从学生说,教师板书——(川剧脸谱鉴赏、川剧服装鉴赏、川剧剧本鉴赏以及川剧绝活鉴赏)四个方面走近川剧。
下面请每个小组选取代表来为我们展示自己研究的结果。让我们首先走入川剧脸谱的鉴赏。
2、开展活动
1)脸谱鉴赏,品人物性格
生代表1:要说脸谱,先从这个“谱”字入手,“谱”字可以组那些词?
从同学们的组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谱”不是随意的行为,是有一定的规则和目的的。所以什么是脸谱。(学生点击ppt)
“脸谱,顾名思义,既然称谱,便不是在脸上随意作画,胡涂乱抹,而是有谱——有道理、有目的、有规矩的。这个谱,就是艺术的真实——从生活出发,经过艺术的加工、提炼、夸张、美化……以展示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是川剧舞台艺术刻画人物创作手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川剧脸谱丰富多彩,我们只能选取一二供大家欣赏。(点击)
1、这一张主要介绍的是三国人物
2、这一张主要介绍的是神怪人物 生代表2:我们学习了《唱脸谱》,知道了京剧脸谱以不同的颜色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其实在这一点上和京剧雷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点击ppt)
川剧脸谱以颜色表现人物基本特征,其用色基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长期形成的欣赏习惯为根据的。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的提示,用四字词语来概括这些颜色所表现得人物性格特点。
学生点击
红色代表的性格你能用四字词语概括吗?依次点击ppt 我们组汇报结束
师:第一组的同学对脸谱的介绍十分翔实,下面请第二组来介绍川剧服装。
2)服装鉴赏,知蜀绣绝技
生代表1:川剧的服装是以明朝服式为基础,参照唐、宋、元、清的服饰制成的一种统一剧装,没有朝代、地域和季节的分别,只从式样、色彩、图桉上来区别剧中人物的性别、身分、性格和年龄等。什么角色穿什么衣服,有严格讲究,老戏人就有“宁可穿破,不可穿错”的说法。我们为大家选取了几个有代表的服饰为大家进行介绍。
1、第一幅图是彩鞋,多用于花旦扮演的角色。
2、第二幅图是朝靴,剧中凡是着官衣、开氅(chǎng)、蟒袍、褶子的人物皆可穿。
3、第三和第四幅介绍的是学士巾和玉带,玉带是剧中文臣武将系于摆翅上用于围腰的一种圈带。
4、这一页介绍的是凤冠和韦陀铠,这美丽的凤冠专用于皇后、一品夫人和神话剧中的王母所带,不是一般人物能享用的。
4、最后介绍的是黄开氅和富贵衣。这富贵衣虽称“富贵”,但名不副实,多用于剧中乞丐。
生代表2: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川剧服饰,它的制作工艺涵盖了蜀锦、蜀绣等多种技法,要经过数十道工序,花整整3个月时间,才能做出一套戏服。
说起蜀锦,不得不提起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成都为什么有“锦官城”的别称?这当然和蜀锦有关。
这就是蜀锦,是成都的一绝。(点击)
蜀锦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有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美誉。因为汉朝时成都蜀锦织造业便已经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而环绕成都的锦江,也因有众多民众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
刘禹锡曾在《浪淘沙》一诗中赞颂了蜀锦,让我们一起来诵读。我读一句,请同学们跟着读一句。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生读)
这首诗描绘了这样的景象:夕阳西下,晚霞当空,灵巧美丽的织女们在锦江边洗蜀锦,江水中的蜀锦与倒映在江水中晚霞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长卷画一样在锦江中缓缓展开。
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师:蜀锦织就的川剧服装,美仑美奂,件件都是艺术珍品,为川剧舞台增光添色。但好的服装只是衬托,川剧吸引人还更需要有好的剧本作为根本,才能演尽人间喜乐。接下来请三小组派代表上台,为我们展示他们对川剧剧本的研究成果。3)川剧名剧,传祖国文化 学生代表:
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这里我特别介绍一部川剧剧本,也就是《迎贤店》。(展示PPT)
《迎贤店》讲了书生常诗庸因访友未遇,盘缠用尽,店婆脱其蓝衫作抵押,并逼他卖字换钱。常生在风雪中卖字换钱,得一隐士赠银相助,回店以后,店婆仍讥讽常生,而当常生亮出银两,店婆立刻笑脸相迎,甜言蜜语,任常生讥讽奚落,也笑脸相迎,并不断认错承认过失。
这一剧目向我们展现了店婆为钱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形象,正如一句话所总结:势短世长演戏一回方知世和势。师:
刚才同学总结得非常好,这一部部的经典剧目,都是源于生活,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演出,传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只有富贵子弟才能接受学堂教育的年代,这一本本剧本,向广大普通民众传播着“忠孝节义”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引导人们向着真善美求索前行。最后我们请第四小组为我们带来他们的研究成果。
4)川剧绝活,赏艺术瑰宝
生代表:
先请同学们看这段视频,说说这是川剧的什么绝活? 播放ppt 其实,川剧的绝活除了变脸,还有吐火、滚灯、和开慧眼等,我们在调查川剧绝活的过程中,为川剧艺人的创新精神所折服,我们撰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出示调查报告)
我们首先了解了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调查的时间、小组的成员、调查的方法,以及正文部分,正文部分就是将自己调查的情况和资料做整理形成文章。)我们形成的文章题目是“从川剧绝活,看川人之创造”,前面对川剧的绝活变脸,还有吐火、滚灯、和开慧眼等的介绍我就不再多说,我着重介绍我们的感受和结论:
在调查中,我们尤为惊叹于川剧艺人的创造能力之强,这些绝活源于就川剧舞台表演的需要的创新。
以变脸作为范例,川剧演出中,随着剧情的转折,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脸谱也需相应发生变化。如何在一出戏里让脸谱发生变化,川剧艺人创造发明了变脸、扯脸和擦暴眼的特技。这些特技都是在舞台演出现场,在不能被观众察觉的前提下使用的,以达到人物脸谱瞬间变化的强烈演出效果。
例如,川剧《治中山》中的乐羊子,当他得知眼前的肉羹是亲生儿子时,演员使用嘴吹金粉的方法,让乐羊子粉底本色脸突然变成了金色的脸,口条也由黑变白。这一变脸,刻画了乐羊子心灵受到的强烈刺激,“面为心变”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表现。
结论
能干灵巧的四川人创造出了川剧这一艺术瑰宝,同时在表演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以创新,现在川剧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川人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师:通过第四组的介绍,我们不仅了解了川剧的绝活,更了解了撰写调查报告的格式,更为家乡有这样不断创新的川剧而骄傲。
3、总结、升华
这节课我们选取了四个点,勾勒了四幅剪影,初步对川剧有了解,更感受到了家乡深厚的历史积淀,我们深深为自己的家乡而骄傲。其实,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中华戏曲这个大花园里,除了川剧以外,你还知道还有那些剧种。
这些戏曲各有特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传播了中华文化。让我们以一位家长在我们共同学习过程中因对川剧感悟而写出的一副对联作为总结:
上联:红黄白绿蓝施粉黛登舞台 下联:喜怒哀乐愁画角色演人生
今天我们通过川剧感受到了家乡、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学们肯定有很多的感想。大家可以从哪些话题来写?
下节课我们将就这一话题展开写作,请同学们接下来思考一下,从哪些地方展现。
第四篇:武将写诗
武将写诗
据说当年刘秀曾被王莽打的很残,只剩下几十人,后面的王莽紧追不放,人心动摇,开始对刘秀信心不足,弟兄们想考考刘秀的文才,都说诗言志,让他写首诗,看看他的底气。
此时正好是鸡叫头遍,刘秀吟出了第1句:“鸡叫头遍歇一歇。”大家一听,真俗。
继续逃跑赶路。甩开追兵后,鸡叫了第2遍,刘秀自然地吟出第2句:“鸡叫二遍歇两歇。”弟兄们想吐,这也叫诗?!
继续逃命,鸡叫三遍时,天已朦朦亮,刘秀继续:“鸡叫三遍红日现”大家已没有了信心,心想,你就念吧,乡巴佬。
不能再等了,刘秀赶紧吟出了最后1句:“扫尽满天星和月。”
过了好一会,大家才反应过来,这最后一句最有味,前3句原来是铺垫。鸡叫头遍歇一歇,鸡叫二遍歇两歇。鸡叫三遍红日现,扫尽满天星和月。
有一次,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游览大明湖,即兴写了一首诗: 大明湖,湖名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最后一句,形象逼真,充满童气。
北洋军阀张宗昌,土匪出身,目仅能识几丁,为人粗暴,有“狗肉将军”、“混世魔王”、“长腿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等一系列绰号,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也写了一首诗,模仿刘邦的《大风歌》,还正式地给这首诗取了个名字:《俺也写个大风歌》,内容如下: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张宗昌的最后这一句,不得不承认还是有些气魄
第五篇:川剧《变脸》观后感
川剧《变脸》观后感
生长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90后可能和我一样对中国戏曲文化还是相当的不了解,通过戏曲选修课,我发现其对习惯现代剧的我们也具有极大的魅力。观看川剧《变脸》,其情节同样波折感人,意味深长。
川剧《变脸》不是单单讲述中国变脸绝技的戏剧,而是更侧重于情节、人物情感、内涵的表达,更蕴涵层层深刻的变脸含义。本剧主要讲述了身怀变脸绝技、只身驾舟、浪迹江湖的艺人水上漂的一段波折经历。水上漂老年膝下无子,孤单一人,在观音会上,偶然结识“活观音”男旦梁素兰(人称活观音),活观音目睹了水上漂的变脸绝活,恳请他投身梨园,被他婉然拒绝,但俩人诚投意恳的交谈,使水上漂萌芽了收留后代以传绝活的念头。渴望绵延子嗣,传承技艺的水上漂又从人贩子手中花大价钱买下狗娃,狗娃聪明伶俐、孝敬长辈,爷孙俩相依为命,其乐融融。后来,水上漂发现狗娃是个假小子,不禁大失所望,又不忍心将其赶走,便将她改作小帮工,狗娃则以‘老板’代替爷爷,留在水上漂身边,依旧相依为命。
好景不长,狗娃勤奋努力,习得除变脸外的所有技艺,但生性好奇、对水上漂的重男轻女不服气的狗娃,暗中偷看“老板”变脸秘密,不小心引发出一场火灾,酿成大祸,不得已内疚跳船逃走。川江某城,梁素兰主演〈舍身岩〉,玩友师长率部捧场,戏园内外人声鼎沸,十分闹热。人贩子从人群拥挤时拐走高家孙少爷天赐,而狗娃在流浪乞讨中,又落入人贩手中。在人贩子破旧的阁楼上。她结识了三岁男孩天赐,并身背天赐逃出虎口,暗中送给水上漂认作孙儿,不料水上漂反惹出一桩绑票案,狗娃的报恩之举给水上漂带来杀身之祸。水上漂被以“拐卖儿童罪”锒铛入狱,拒绝高价保释后,警察局便把本县十几起未结的儿童案全算在他头上,他被判以死刑。狗娃闻讯痛悔不已,去找梁素兰帮忙,恳请他去救爷爷,梁素兰求告护国军师长,却断然遭到拒绝,狗娃情急之中在护国军师长寿宴上亲身上演了一出〈舍身岩〉,为了为爷爷洗刷冤屈,纵身跳崖,感动了军部师长,水上漂得以昭雪,但此刻狗娃却要永久的告别爷爷了。
观看这部剧,我们不禁联想到‘变脸’的深刻含义。通过这部剧,我们看到
了那个年代官场混沌,水上漂有冤无处伸,人欲横流。那样的年代,心术不正的官员不上演着一出出变色龙的戏份,他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逮着机会就像百姓伸出贪婪的双手,只可怜了那些被冤枉的穷人。水上漂这样一个年迈艺人便是那个时代挣扎在底层民众的一个缩影,高价的保释金缴付不起便被不分青红皂白地冠以各种罪名。善变的贪婪的官员像吸血鬼一样压榨着劳苦大众,官官相护,置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水上漂的情感变化也可说成是另一种“变脸”:一开始以为狗娃是男孩时,娇宠万分,一则自己有了后嗣,二则变脸绝活后继有人;但发现其为女孩时,大失所望,更断绝祖孙关系,要将其逐出‘家门’,当狗娃为其送来天赐时,原本就已思念狗娃的水上漂更加感激万分,然而到最后,狗娃为救爷爷纵身跳崖,爷爷为此深深忏悔、抱着狗娃紧紧不放,水上漂情感的变化又何尝不是一种变脸呢?
在表演过程中穿插了慈航观音为救父命而在舍身崖前割断绳索跳崖的情节,也许一开始我们以为这是为了接下来发展天赐在戏院丢失的剧情而铺垫的,但到最后,我们明白,这是为了讴歌狗娃——这个十岁左右、生性善良的小女孩如观音一般。小女孩狗娃虽然被爷爷赶出家门,但仍时时刻刻牵挂爷爷,再又一次被人贩子关起来时,想到天赐正符合爷爷的希望,便攀爬着、经过重重困难将天赐送给爷爷,又默默的离开。后来狗娃为帮爷爷洗冤,纵身跳崖,只求换爷爷的清白,最后我们欣慰地看到人性的真善美终将战胜狭隘落后的传统观念。这样的舍身精神堪比观音救父。所以戏剧在安排慈航观音救父的情节时,就把拥有善心的小女孩比作观音。
也许身在这个富足的年代,我们无法设身处地的去感受那个年代人的艰难。但看了这部剧,仍冲击了我们的心灵。在今天,我们仍可以看到像小女孩这样有着善良心肠的人,也有着漠视他人的悲惨遭遇而不伸出援手的人们,我们不难发现人性的善良是与地位没有关系的。剧中即使小女孩不小心烧毁了爷爷脸谱,内疚离开之后虽然爷爷表面装作平淡,但仍旧牵挂着狗娃,正想狗娃所说“刀子嘴,豆腐心”;而狗娃虽然经常被爷爷嫌弃不是个男孩,不能授予变脸技艺,还甚至断绝了祖孙关系,只能称水上漂为老板,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小女孩狗娃在外流浪的日子里也时时刻刻牵挂着爷爷,送来天赐,报答爷爷,也便了却爷爷的心愿,更甚为爷爷洗冤舍身跳崖。在戏剧最后我们仿佛听到躺在爷爷怀里的狗娃
在一遍遍地嘶哑地叫着爷爷、爷爷、爷爷.......而此刻,爷爷哭喊着狗娃与狗娃紧紧地抱在一起,我们相信此时爷爷已经抛弃“男孩是个宝,女孩是根草”的思想,若狗娃还能重新活过来,爷爷一定会将变脸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个曾经与他朝夕相伴、然而又被他嫌弃到最后却用自己的生命换取自己清白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