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红树林》教学案例(王彩琴)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红树林》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红树林》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奇观”里的一篇文章,这篇散文为读者描绘了海面上的奇观。文章第一段“大海里”“梦幻般的”两个词语概括了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是全文的核心。接下来的四个自然段从红树林的外观、红树林的深处、红树林的繁殖和红树林的根这四个方面围绕“大海里”“梦幻般的”描绘了红树林的奇观。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树林吗?也许有些同学见过,但不确定它是不是红树林,现在请你们翻开书品读课文,对照一下你们见过的红树林是不是像课文中描写的那样。
生:品读课文。
师:好,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见到过的红树林的样子? 生1:是个大花园。生2:是个世外桃园。
师:你们说的真好。看,这些图片正如你们所说,现在谁能看着图书来细细地观察红树林并用优美的词语描述红树林呢?
生1: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生2:红树林的树冠是青翠的。生3: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
师:真棒,这些优美的词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师:此时此刻是在哪里看到的红树林呢? 生:站在海南岛琼山上所看到的。师:那红树林在什么地方呢?
生1:在海水里。
生2:在海浪之中。生3:在海滩上。
师:现在能体会到作者是从哪个方位来写红树林的吗? 生:站在远处。
师:非常好,既然是在远处看红树林,这一段描写的是红树林的什么景象呢?
生:红树林的外观。师:你的概括能力真强。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下一张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 红树纵横交错。
生2:树干弯弯曲曲,是褐红色的,盘根错节。生3:树干有的高有的低。
生4: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
师:啊,真是幽静而神奇的仙境,令人陶醉。此时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来描写红树林的呢?
生:红树林深处。
师:作者乘着小船悠然地在红树林深处陶醉,是作者从近处描写红树林。但突然,啪啪的响声打断了作者的思绪,原来是小红树降生了。为什么突然降生呢?
生:因为红树具有“胎生”的繁殖特点。
师:所谓植物的“胎生”就是不需要种种子,通过根来繁殖,再来看看这些图片,怎样来描述呢?
生1:纵横交错的根。生2:庞大的根系。
师:正是因为它有庞大的根系,才能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带来的自然灾害。此时此刻,你想对红树林说些什么呢?
生1:它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生2:它对大自然的贡献很大。
师:面对这么美的红树林,我们不得不对它产生赞美之情,它神奇的外表,独特的身躯和高尚的品格令每个人为之赞叹。
第二篇: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点阵中的规律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上第五单元《点阵中的规律》 设计理念:
尝试与猜测这部分内容是《标准》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点阵中的规律》看起来似乎对学生很陌生,与其他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节相对独立的数学活动课,其实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如:一年级的找规律填数,二年级的按规律接着画,以及四年级探索图形的规律,都是逐步将数形结合在一起,将知识进行进一步提升。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在生动的情景中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与归纳概括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的意识。教法安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观察、寻找图形的特点,从而探索出点阵中的规律,并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
2、通过活动教学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和逻辑抽象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增强学生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概括点阵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
教学法设计:
本节课我运用了活动教学形式,通过创设找朋友的游戏情境,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组内合作学习,以及组间相互汇报、交流、提问、评价等方式,归纳总结出中的规律,充分体会图形与数的联系。学法体现
五年级学生善于动手操作、探究能力较强,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将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进行综合运用,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粘一粘等形式,体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始激趣,兴趣盎然
[预设3分钟] 师:(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一个点)今天的数学课呢,老师要先画一个非常重要的图形。注意观看。画完了。(生笑)
师:别小看这个点。许多点排列起来就组成了有趣的点阵,比如跳棋,都是点阵的运用,二千多年前,希腊的数学家就开始研究点阵了,这节课,我想请你们也来尝试一下?敢不敢?从而引出课题:点阵中的规律。
二、课中参与,兴趣正浓
[预设10分钟]
1、出示点阵,提出问题——研究平方数
师:(出示点阵),这就是他们当时研究过的一组点阵,请大家用数学的眼光,仔细看看每一个点阵,想想,你有什么发现?说给大家听听?请大家闭上眼睛,在心底悄悄的想象一下第五个点阵的样子?试着在练习本上画出来。指名学生画?看看,和他画得一样的举手。为什么要这样画?说得真好。原来你是发现了这组点阵的规律,谁来描述一下第6个点阵的样子?第7个呢?你觉得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研究点阵?板书:形状、点数。
2、探索点阵中的规律
师:说得很好。看来我们研究点阵中的规律可以从形状和点数这两方面进行。现在,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再来研究这组点阵中的规律。他们的形状一眼就看出来了,再看看点数,每个点阵有多少个点?第一个?第二个?„„分别是怎么算的?第8个呢?第9个?现在,用心看看这一组算式,你又想说什么?对,这就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一个平方数可以写成两个相同数相乘的形式。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在这一组点阵中,当有了第一个图形,也就是一个点的时候,它是怎么变成第二个点阵的?这时有几个点?又是怎么变成第三个图的?又有多少个点?„„你能接着用算式表示出第四个点阵的点数吗?第五个呢?现在观察这组算式,关于平方数,你又有什么发现?我给一个平方数,36,可以写成什么样的算式?还可以怎么写?
师:真了不起,通过研究点阵,我们发现平方数原来如此神奇。其实,这组正方形点阵中还有很多规律,这些规律表现了平方数的另外一些特征,课后同学们可自己去接着研究。
三、课末设疑,兴趣犹存 [预设15分钟]
1、除了正方形的点阵外,还有很多形状的点阵,研究他们,同样会有很大收获。
2、以正方形点阵为例,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计算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总结的规律抽象成算式。
3、请学生运用发现的这一规律说出第五个正方形点阵有多少点,试着画出图形,并说一说想法。
4、同理,请学生总结出长方形点阵的规律,并列式计算。
5、请学生继续寻找三角形点阵的规律,并写出算式。适时引入划分法,让他们说说三角形点阵有没有其它的划分方法。
6、让学生用划分法将第五个正方形点阵图进行划分,并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情况灵活的出示“折线划分法”,使学生体会到通过点阵研究数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7、观察下列图形的规律并填空。
(此题是让学生寻找规律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8、观察下图中已有的几个图形,按规律画出一个图形。
(为了使有困难的学生生动地理解图形变化的规律,我采用了不同颜色标出了每次的变化情况。)
四、课外延伸[预设4分钟] 在很久以前,数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这些点阵了。(电脑展示)
五、感受与发现 [预设5分钟]
教材练一练内容:让学生感受研究点阵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发现规律,创造规律。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设计了拓展应用,运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了点阵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六、课堂小结:[预设3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它对我有什么帮助?这节课表现的怎样?”或者反思探究过程中的问题,达到思想共享的目的。老师送给大家的话:“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数形结合,发现规律.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美把自然规律抽象成一幅简洁准确的图像!”
七、点阵设计:
这节课我本着“充分预设,关注生成”的态度,让学生自主的探究,解决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经验”。在现实情境中,有意识地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归纳概括的全过程,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点 阵 中 的 规 律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谢金贤 2009-12-15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红树林》教学设计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大雁塔小学地处着名的古迹大雁塔西侧,毗邻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创办于1960年。整个校园精心设计规划,形成了一个绿化、美化、净化、文化的优雅育人环境。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教工135名,学生3000多名。学校于1978年分别经省、市、区政府批准定为省、市、区三级重点小学和对外开放学校。1991年被确定为国家教育科研”八五”电化教育实验学校。1998年分别被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教委确定为首批”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陕西省现代化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多次获得多种省、市、区级的先进、优秀等称号。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所以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积累。
教学建议
1.在语言文字方面,教师在教学时,要帮助、引导学生多积累。
2.远观和近赏红树林部分,在朗读时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在朗读时可作适当的引导和示范,当学生出现不同的感悟方式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3.课后可安排一篇习作,写一种你了解的植物,有对这种植物的介绍,并进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
5.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奇特,体会红树林对大自然不求索取,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能继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3.在阅读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
1.有这样的一个人,他热爱森林,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他留下了许多绿色的梦,但令他从没想到的是:在大海里也有着梦幻般的森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走进他为之陶醉和震撼的海底奇观——红树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认为红树林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然后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可以同桌合作,可以小组合作,注意生字的读音,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红树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
4.根据课文内容,把文章分成三大部分。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在作者的心目中,红树林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是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那么,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2.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学生自读自悟做批注。
(这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体悟的过程,学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谈理解,为下文的合作交流做一个铺垫。)
4.合作交流学习。
(1)说说自己喜欢红树林的原因。
(2)文章的哪个部分或者哪个自然段使你有着这样的感受?抓住重点的句段,精读理解。
(出示“金钥匙”: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时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
远观红树林:涨潮时,红树林在海水中动态的美;退潮时,红树林的芳馨和婀娜、绚丽多姿。
近赏红树林:世外桃园。纵横交错、盘根错节、幽静神奇。
红树林的繁殖:“胎生”的特点,“飘落于地,扎根于土”。简单而令人赞叹。
红树林的精神:首尾照应。理解为什么把红树林比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海岸卫士。
(对大自然不求索取,但却默默地奉献,造福于人类。)点题升华。
(3)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应该怎样读?
练习朗读。侧重点有所不同:
①远观部分重点要突出这一海上奇观的雄伟、壮丽,朗读时适合用高昂的语调来表现。
②近赏部分重点突出这一“世外桃源”的幽静、神秘,朗读时适合用舒缓的语调来表现。
③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出现不同的感悟方式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
5.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文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作者被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深深吸引,在赞美这一奇观的同时,更要赞美的是红树林的精神,从而进一步赞美具有红树林精神的人,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学习作者的写法,观察一种你了解的植物,由对这种植物的介绍,进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的意图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精读的方法。所以,在具体学习文章内容时,根据“金钥匙”的提示(有些文章,不必通篇细读,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我尝试把精读和略读相结合,教学的前半段,侧重于略读点拨,后半段侧重于精读指导,目标明确又各有侧重。精读、略读都是阅读的基本方法,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小学阅读教学应以精读训练为主,但也不是“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精读上”。只有精读与略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才能提高学生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要引导孩子有目的的略读,有创意的精读。对于略读,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在学习本课时,学生继续用《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学到的列提纲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对于精读,我主要教给孩子读书的基本方法:有滋有味地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在读中感悟理解。学生还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交流探究,共同进步,课堂气氛宽松平和,学得有声有色。
总评:
在本单元的三篇主题课文中,《红树林》是一篇略读文章。略读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载体之一,它在一个教学单元中的定位、目标以及阅读方法等,是有别于精读课文的。王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
1.在教学目标确定上,重在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根据课标的精神,略读课文旨在通过阅读,快速捕捉信息,粗知文本大意,至于文字的训练,文章的结构、语言修辞等有关知识性方面的,则不是它所要特别关注的,不必作繁锁的讲解和精细的语言文字训练。本课教学,着重在让学生从课文中捕捉三类信息:一是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二是所描绘的每一方面都有着怎样的特点?三是作者由红树林联想到了什么?
2.在教学策略运用上,重在自读为主,略而不简。略读课文,必须抓住主要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自悟、重点探究以及拓展延伸,做到自读为主,略而不简,教略学丰。本课教学,一是注意引导学生凭借课后两个问题,自读自悟。以学生为主,以自读自悟、合作学习为主,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让学生自读自悟;二是注意引导学生凭借“金钥匙”,精略交互。“略读”与“精读”虽然各不相同,各有侧重,但是只是相对而言的,“精读”“精”到什么程度,“略读”“略”到什么程度,并没有绝对的明确的界限。他们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配合使用,都是阅读策略、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因此,本课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凭借“金钥匙”,在自读自悟、粗知大意、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精读”“略读”交互进行,相互配合,努力促进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三是注意引导学生凭借“金钥匙”,内引外连。略读课文的教学,还要注意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点带一片,注意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语文课外拓展性学习与综合性实践。本课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后安排的一篇习作,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3.在学法的指导上,根据本组内容和本课“金钥匙”,本课教学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培养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主要突出二项:①继续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作点批注的习惯。“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也可以在书旁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想”。这个要求放在“金钥匙”中提出,目的不是写读书笔记,而是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作点批注的习惯。本课设计注意在自学前提出要求,自学后组织交流,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此之外,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在教学时还要体现出人文关怀,文以载道,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是人生的智慧的提升,是精神的体悟,是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而这一点,也正是本课上竭力在做的。
第四篇:2011093学习王彩琴通知
范教字“2011”93号
范县教育局
关于转发《濮阳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教育 系统开展向王彩琴同志学习的决定》的通知
各乡(镇)中心校、县直各学校:
现将《濮阳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王彩琴同志学习的决定》(濮教“2011”41号)转发给你们。各单位要于6月29日前组织本单位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本文件和后面所附的王彩琴事迹材料,要进行认真的讨论,迅速掀起一个向王彩琴同志学习的热潮。在这个活动中要留下讨论或教师代表发言时的照片,照片背景一定要有‚范县××单位向王彩琴学习报告会(讨论会、代表发言会)‛字样(布质纸质横幅或黑板写粗粉笔字都可)。每位教职工都要写一篇1500字的心得体会。
第五篇:学习王彩琴老师心得体会
学模范教师,做师德标兵
辛庄乡中心校 曹洪胜
我叫曹洪胜,43岁,大专毕业,任辛庄乡高杨董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积极参加濮阳市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取得了很大收获。“当老师真苦、真累、学生怎么这么不听话、现在的学生太难教啦”我们会经常听到一线的教师这样说。今天看了王彩琴老师的事迹,通过学习我对于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其中师德是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素质的高低不但决定一位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同时师德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感受着王彩琴老师的师德高大,对比着自己工作中的点滴,我深深感到教育学生不单单是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书育人中利用自身高尚的师德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使学生受益终生。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艺的全部奥秘就在于有一颗挚爱儿童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广泛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培育学生感情的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实践证明,王彩琴老师关爱学生已经显现出师生关系的和谐,心里的相融,情感的相通,易于相互沟通,伴随着这种气氛,各种教育影响象涓涓细流般的进入学生的心田。由此可见,教师的爱对学生来说,虽是一种外部条件,但由于它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能转化为学生接收教育的内部动力。
王彩琴老师为了学生,一再拖延看病的机会,自己身体里长了七年的肿瘤,竟然浑不知晓,我想她不是不知,而是她对工作的激情、对学生的爱,让她忘记了自己的病痛,这是一个何等敬业的老师啊。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要求教师对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王老师做到了!王老师热爱教育工作,她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选择,她的行为表现出了对教育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和不懈追求的信念、态度和决心;她热爱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潜能和自觉的信任、对学生思想的行为的理解、对学生知识和不足的宽容,都充分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关注、关心和关爱。
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王老师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她感受到了教育教学对她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体验到了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捕捉到生活的绚丽与精彩。学生是她生命的给养,讲台是她生命的舞台,教学是她生命的源泉。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的教好学生。王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超过了对自己生命的热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