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典型教学设计研究.doc
初中体育《立定跳远》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纪兴伟
【教材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跳跃项目的要求,立定跳远技术应属于水平段四的要求范围(初中阶段),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初中体育会考的必考项目。本节课主要是在学习双脚跳跃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为初中体育会考打下基础,另外,学习立定跳远,还能有效发展速度、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敢直前的精神,并具有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的锻炼价值。所以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立定跳远,我准备配合辅助教材跳台阶共同完成,把二者安排在一起是因为:一是根据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腿部力量的下肢练习,二是根据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原则,结合人体适应性的基本规律,使学生的身体机能科学合理的发展。另外,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把课的内容全部游戏化、比赛化,这样既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由于当前独生子女数量大、吃苦精神、个性差异差等原因我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差,学习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所以在学习时教学内容一定要合理按排。想要整节课学生精神饱满、持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就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立定跳远的单元教学中,每节课都需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玩中学,在情境中练,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学法设计】
将整个教学内容游戏化、比赛化,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并在较为兴奋的状态下达到教学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差的特征,因此宜在教学中多应用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进行模仿练习。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游戏、比赛参与法:将教学内容全部融合于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尝试教学法:依据“实践----认知----再实践”的规律,在讲解前,先使学生主动探索,启发学生创新练习,理解知识、自我完善,同时也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基本原则。
3、示范法: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多看动作优美标准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指导、纠正错误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动作。
5、表扬法: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发现闪光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6、水平段分组合作法:学生依据自身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的自我评定进行分组,组内互助学习,其目的是通过自选难度,自由分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真实的需要。
7、大胆尝试练习法: 在教师或同伴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做跨越障碍练习。其目的是:通过大胆的尝试增强学生的勇气,建立自信心,并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找出最佳的方法。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学生下肢力量和立定跳远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终生体育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舒筋活骨
(一)教学常规,整装待发
1、体育委员清点人数上报,师生问好
2、教师 宣布教学任务,安排见习生
(设计意图: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确保每节体育课的出勤率,及时安排见习学生,保证所有到课学生都能有最大收获,同时让学生对课堂学习有初步了解。)
(简要实录:学生集合基本达到快、静、齐的要求,学生问号声音洪亮,学习积极性高。)
(二)准备活动,唤醒机体
1、场地慢跑,做“听数抱团”游戏
2、徒手操练习
(设计意图:用做游戏的方式进行课前热身,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兴趣,增加体育课乐趣,有效提高体育课质量。紧扣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
(简要实录:学生的热身效果非常好,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了很多乐趣,同事得到了更好的锻炼,使身体充分激活,为后面体育课的进行做好的很好的铺垫。)
二、课堂学习,脱胎换骨
(一)小试牛刀,各显神通
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立定跳远的理解,在立定跳远场地进行试跳,教师对于技术动作暂不做指导。
(设计意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以及对立定跳远的初步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动作来做,以求可以跳出最远的距离,这样可以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在立定跳远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加强联系的动作。)
(简要实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非常高,都想要跳的比其他同学远一点。有的并紧双脚起跳,有的腾空过程中双腿分开前拿,动作各式各样,但是普遍跳的距离都不是很远,只有个别身体素质略好和动作稍微标准一点的同学还可以)
(二)动作学习,查缺补漏
先集中纠正学生在自己跳远时存在的错误动作,然后将学生分组,下发印有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要领及图解的纸片,每小组同学自主学习,由动作标准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进行指导,教师巡回检查,对学生进行个别纠错,以便使所有学生都可以掌握动作要领。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可以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志品
质,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简要实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非常高,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气氛也更加放松。各个小组长都非常认真负责,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成果展示,你挑我指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组练习,让各组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的每一名同学都分别进行展示,由相对的组进行挑毛病、指不足。教师进行评价,讲解所出现错误的地方并进行标准动作示范。
(设计意图:相互指出不足,不仅可以帮助同学改正错误,同时还可以让自己避免出现相同错误。)
(简要实录:对于同学在展示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大都被及时指出,而且大多数同学的动作都标准了很多,立定跳远的距离也远了很多。)
三、学以致用,小结放松
(一)小组比拼,你争我夺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跳远接力游戏,所跳总距离最远的小组获胜对于成绩最差的小组进行象征性的惩罚(每名组员蹲起15次)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能够对所学的技术动作进行巩固练习,同时游戏也是学生在体育课上最为喜爱的内容,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简要实录:学生在进行游戏的时候不但非常开心而且对于刚刚学习的技术动作也有很好的应用)
(二)课堂小结
首先请个别学生对于自己及本小组在本节课表现进行自评,对于相对小组的表现进行互评。然后教师表扬表现较好的小组以及个人,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期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而且效果会更加明显,同时,通过教师的表扬,增加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体育课兴趣和热情)
(简要实录:学生的自评都非常中肯,反映的问题也很到位。)
(三)快乐放松
所有学生根据集合队形站成四排,进行兔子舞放松。然后自己叩打双腿。
(设计意图:通过有效的放松,防止学生课下出现肌肉酸痛症状,保证肌肉可以快速恢复到放松状态。)
(简要实录:学生的放松非常认真,许多学生已经把体育活动后的身体放松当成了一种习惯,这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
【课后反思】
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球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方式—竞赛评比法—
游戏教学法。
1.让学生自由组合,7—9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带领组员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教师到每组实行检查。
2.每组可选送2名成绩优秀的同学,代表本组参加比赛,然后从中选取出3—4个跳得最远的同学给予奖励。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很深的体会。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分组比赛,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
通过课堂实践后,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时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时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第二篇:《夸父逐日》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优质课《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夸父逐日》是一则文言神话,教学中应在注重文言字词翻译的基础上,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使其感受到夸父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勇于探索、执着追求、死而不已、造福人类的伟大精神,理解神话的意义。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不少的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已经有所掌握,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关键是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时时注意创设情境,使课堂设计尽可能科学、合理、生动,使教学能真正做到“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
【设计思路】
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就是要“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
1.能朗读涵咏,感知神话内容。
2.理解夸父形象、夸父精神及神话的意义。3.会举出实例,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流程】
一、涵咏疏通、感知神话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投影)语文天地是丰富多彩的,神话则是这块天地中灿烂夺目的文学瑰宝。同学们心中装有哪些神话故事?(设计意图:贴近生活的诱导更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课件投影)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还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图片组成动画组依次出现。
伴随动画,教师充满激情导入:无论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还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所有这些神话,无一不引起我们的遐想,令我们心向往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山海经》中《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魅力!
(设计意图:美丽直观的图片,充满激情的话语,创设了情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神话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师生朗读,感知神话
【课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1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课件投影)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初步感知内容。个别地方可向同学求助。(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让学生帮助学生,使学生扫清字音、句读等障碍,初步感知神话。)
(简要实录:学生大声朗读,个别同学交流字音、句读。)2.(课件投影)听老师配乐范读,听清字音、停顿,初步体会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范读,旨在使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调动学生投入感情来更好地朗读。)
3.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指读的目的,在于发现学生朗读中的问题,便于纠错。)
(简要实录:指名的学生站起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并就个别字音、语速、情感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4.配乐朗读
(课件投影)优美的音乐会让你的朗读更加生动,让我们一起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自在、如痴如醉地朗读神话,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投入朗读,再次感知内容、体会感情。)(简要实录:学生或你读我听,或二三人齐读,摇头晃脑,陶醉其中。)
(三)自主合作,疏通文意
1.(课件投影)小组合作,读原文,讲译文,逐句翻译,圈出不懂的词、句。(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帮助学生,生生互助,解决问题,彻底扫清词句障碍。)
2.(课件投影)试分析理解以下词句和句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设计意图:检测重要、难解之词及省略句式,及时了解学生学情。)
(简要实录:教师任指一列,生依次站起解释一词、一句或补充省略成分,个别不准确的,其他同学纠正)3.找生译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彻底理解神话,了解神话内容,使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情,同时也为后面深入品读神话打好基础。)((四)读背课文,加深理解。
1.(课件投影)请同学们带着理解背诵课文,看谁背得快、背得有感情。2.找生背 3.齐背
2(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能极大地刺激他们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跳”(背)一下之后“摘到果子”(背出课文),获得一种成功感,提升学习效果。)
二、品读神话、探究形象
(一)联系积累,说说神话
(课件投影)根据你们的积累,谁来说说为什么会有神话故事的产生?神话又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神话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为后面创造性复述及从正面理解夸父形象做好铺垫)
(课件投影)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科学准确的解释,但又想探求这方面的知识,于是就借助想像创造了神话。因此,神话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其显著特点就是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设计意图:呈现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印象,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记忆。)(简要实录:伴随教师总结,课件投影,生认真记下笔记。)
(二)展开想象,讲述神话
1.(课件投影)文中哪些情节最能体现神话想象大胆奇特的特点?(设计意图:使学生结合故事,再次理解神话特点,为下一环节展开想象、复述神话、塑造学生心目中的夸父形象打下基础。)
(简要实录:一生站起,回答“与日逐走”、“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弃其杖,化为邓林”等情节想象最为大胆奇特。)
2.(课件投影)请同学们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复述这则神话,塑造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注意要讲清夸父追赶太阳的原因、经过、结果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创造性地复述神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其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通过此环节,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夸父形象,为下一环节探究形象、突破重难点做好铺垫。(简要实录:给学生两分钟的准备时间,小组间合作交流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教师恰当点评。以下是精彩发言:)
(三)探究形象,突破难点
1.(课件投影)请观看动画片《夸父逐日》,结合课文思考:夸父到底是个怎样的形象?在他身上都体现出了哪些精神?
(设计意图:动画片的播映,一是为了再次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使学生在音画同步的欣赏中,更直观地感受夸父形象。)
(简要实录:学生专注地、饶有兴趣地欣赏,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音乐的变化,他们的表情也在发生着变化。)2.(课件投影)说说你心中的夸父形象
第三篇:《乙酸》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乙酸》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 柴守玉 证书编号:080600 学 科:化 学 联系电话:***【课程分析】
《乙酸》是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内容,由于本节第一课时刚学过乙醇的性质: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酸,所以本节课的引入顺理成章。其中乙酸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知识的中心枢纽。由于课本对结构理论介绍的很少,仅从理论上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极为有限,更主要的是在学习乙酸的化学性质过程中,借助它的性质反过来认识它的结构,同时,乙酸的性质又决定乙酸的用途。可见,乙酸的化学性质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是本节知识的重点。对酯化反应历程的认识。由于乙酸与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形式有两种可能,在酯化反应中究竟按哪种方式脱水,是无法在本节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只能通过“原子示踪法”的讲解和微机模拟反应历程来说明。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第二课时:乙酸。由于在初中化学中,已经简单地介绍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虽然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和用途,但是由于上节已经学习了乙醇,对乙醇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已经有所了解。对于学生建立“(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本节课无论从导入来看,还是从乙酸有关性质的介绍来看,难度都不是太大。只是对于乙酸酯化反应的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最好,但由于该实验用的时间较长,可能在时间上不好把握。
【设计思路】
根据诱思探究理论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认知层次:
一、生活常识,激发兴趣。从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醋”说起,由醋的史话引入本节乙酸的教学,引起学生兴趣;结合刚刚学过的乙醇的性质: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酸,利用球棍模型演示此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让学生感性认识乙酸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具有怎样的分子结构?
二、实验探究,把握本质。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顺利的进入乙酸化学性质的学习:先抛出问题“乙酸是不是酸?如果是酸,怎么用实验证明?”,给出仪器药品让学生根据教师准备的仪器药品分组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证明乙酸确实是酸;对于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的酯化反应的实验,课本中安排的是一个演示实验,把其改变为学生分组实验。意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描述现象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工合作能力。
三、迁移应用,拓展提高。这一认知层次中设计了两个活动:1.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的原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乙酸来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除水垢(主要成分CaCO3)。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乙酸具有酸性这一化学性质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以乙烯和水为主要原料如何制得乙酸乙酯?试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乙酸的酯化反应这一性质掌握是否熟练,也间接的考查乙醇的制法和利用乙醇制取乙酸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应用的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讨论了解食醋的主要成分、用途以及乙酸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3.通过从结构决定性质入手来研究乙酸性质的整个过程,领悟研究有机物性质的常规方法。
4.通过设计验证乙酸酸性的实验,体验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学流程】
一、生活常识,激发兴趣
(一)(课件投影)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吃醋吗?吃醋的感觉如何?同学们知道醋是怎么来的?
醋的典故:传说古代山西省有个酿酒高手叫杜康。他儿子黑塔跟父亲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从山西迁到镇江。黑塔觉得酿酒后把酒糟(zāo)扔掉可惜,把酒糟浸泡在水缸里。到了第二十一日的酉(yǒu)时,一开缸,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黑塔忍不住尝了一口,酸酸的,味道很美。烧菜时放了一些,味道特别鲜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酱”。它在古代又叫“苦酒”。
(设计意图: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历史典故引出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要实录:通过观看投影,学生情绪空前高涨,感到很新奇,原来醋是这样发现的。并且通过预习知道食醋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很希望知道乙酸的有关知识。)
(二)(课件投影)复习旧知 推进新课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乙醇的有关性质:乙醇可以催化氧化,请同学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回答其氧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乙醇催化氧化性质的回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乙酸是怎样得到的,更好的激发学生探求乙酸性质的兴趣。)
(简要实录:教室内马上安静下来,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不一会儿有学生主动站起来回答该问题,其他学生纷纷表示赞同。由于上节课刚学过乙醇的性质,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的比较熟练。)
2.(展示模型)边回顾边展示球棍模型:乙醇球棍模型,脱H原子变为乙醛球棍模型,再加O原子变为乙酸球棍模型,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由乙醇到乙醛到乙酸变化的特点,特别是对乙酸的结构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简要实录:对教师展示的模型,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根据模型学生能迅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投影出正确的写法,(课件投影)乙酸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羧基:—COOH(特征基团)让学生加以对照,加深对乙酸结构的认识。)
二、(课件投影)实验探究,把握本质
(一)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论,羧基的存在将决定乙酸的性质,乙酸有怎样的性质呢?迅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问题:乙酸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由于这一知识点课本中有明确的阐述,老师没有必要再讲,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
(简要实录: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都能很轻松的找到乙酸的物理性质。并能积极的展示出来,课堂气氛很活跃。)
3(课件投影)乙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熔点16.6℃,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二)(课件投影)如何证明乙酸是否是酸?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实验回答之。实验内容:通过实验证明乙酸是否是酸
实验试剂:稀醋酸、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酚酞、金属镁、Na2CO3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玻璃棒、玻璃片
实验要求:组内合作,注意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要求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出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结论。
(设计意图:关于乙酸酸性的教学设计中,改变课本的实验验证为实验探究,即不直接告诉学生乙酸是酸,而是让学生根据初中已学的证明酸的通性的方法,利用教师准备的相关试剂仪器,通过分组实验、合作探究获得乙酸是酸的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意识;实验完毕,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锻炼了同学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作小结性评价,让同学享受体验后得出结论获得的成功感。)
(简要实录:学生六人一组,共分成十个小组。引导学生明确实验意图:要证明乙酸是否是酸,应从酸的通性角度来考虑。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各组基本上完成了任务,至少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乙酸是酸,具有酸的通性,只是证明方法的多少不尽相同。从而得到乙酸的第一条化学性质。)(课件投影)实验结论:乙酸是酸:pH<7(1)使指示剂变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与活泼金属(Mg)反应(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4)与碱(NaOH、Cu(OH)2)反应(5)与部分盐(Na2CO3)反应
(三)1.完成以下实验,探索乙酸和乙醇的反应。
(课件投影)实验试剂:浓硫酸、乙酸溶液、乙醇、饱和碳酸钠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单孔橡皮塞及长导管 实验步骤:
(1)按图连接好仪器,检查装臵气密性;
(2)在一试管中加入3ml乙醇,边摇动边缓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另一试管中加入约3ml饱和碳酸钠溶液;
(3)用酒精灯小心加热,观察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上的变化。
实验要求:组内配合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小组成员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同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回答。
实验注意事项及有关问题: ⑴如何检验装臵气密性? ⑵药品添加顺序怎样?为什么? ⑶应该怎样给试管加热?
⑷本实验中为什么使用长直导管?对其位臵有何要求? ⑸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什么?
⑹本实验中使用了浓硫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他们分别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本实验课本中安排的是一个演示实验,把其改变为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描述现象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工合作能力。由于本反应需要较长的时间(5-7min)才可观察到乙酸乙酯的液滴,在学生实验加热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本实验的若干个注意事项,并引导同学思考原因,充分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不浪费课堂宝贵的一分一秒。之所以设计了若干个实验注意事项及问题,主要考虑到本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典型有机实验,是考试中经常考查的实验,而以上列举的几条,都是考试中考查本实验时经常考查的知识点,让学生边做实验边思考这些问题,在教师导向性信息的引导下,可以把这些问题掌握的更牢固)(简要实录:各小组先看实验步骤,然后迅速开始实验。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很高,只是有些操作还不够规范,老师只是稍加指导,基本上都能完成实验。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小组内激烈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 5 组内团结协作精神,大多数问题能够解决。个别比较难的问题通过组间交流和教师讲解,最终也全部解决。)
2.(课件投影)根据上面刚做的实验及记录的实验现象,分析发生的的反应,总结酯化反应的概念。
(设计意图:以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以分析促达成,完成概念,享受成功的快感。)
(简要实录:通过实验发现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上面得到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经过分析学生很容易想到是由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的,结合教材可知还有水生成。教师加以引导:像乙酸和乙醇这样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反应就称为酯化反应。)
(课件投影)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3.(动画演示)演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微观过程。(同位素示踪法)(设计意图:反应原理中谁脱氢原子、谁脱羟基,学生很容易弄错。利用动画演示学生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情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好该反应的反应原理。)
(简要实录:看到精美的动画演示,学生感到很惊奇,纷纷表示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根据动画演示的微观过程描述反应过程中断键情况,书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从课堂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的写出化学方程式。)(课件投影)反应原理:
酯化反应的特点:
(1)反应的实质是乙醇的羟基脱氢,乙酸脱羟基;(2)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也可看成是分子间脱水反应。4.(课件投影)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酯类物质有关用途。(设计意图:性质决定用途,了解用途有助于加深对性质的掌握。)(简要实录:比较简单,学生都能找到。)
三、(课件投影)迁移应用,拓展提高
(一)(课件投影)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乙酸来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除水垢(主要成分CaCO3)。是什么原因呢?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乙酸具有酸性这一化学性质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要实录:由于刚总结得知乙酸具有酸性,学生马上能想到并且齐答是利用了乙酸的酸性,反应非常迅速。)
(二)(课后思考题)以乙烯和水为主要原料如何制得乙酸乙酯?试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应用的能力。)(简要实录:学生积极自学,努力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反思】
本节课应该说是比较成功地一堂课。整堂课真正实现了把教师的“满堂教”变为学生的“满堂学”,彻底改变了以前的教学方式。这都是认真学习张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结果,张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像一缕春风,像一场及时雨,非常及时地把困惑我们教育工作者多年的问题给解决了。以前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在讲台上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所以整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多少东西。期间也摸索过其他的教学方法,都没有取得很理想的效果。但现在经过两年来对张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学习与实践,我越来越感觉到该理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我们不应该对其抱有任何怀疑,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
我之所以认为本堂课比较成功,是因为这节课真正实现了学生的“满堂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做到了“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具体来看,本节课有以下两个亮点:
第一:在乙酸酸性这一化学性质地学习中,改变课本的实验验证为实验探究,不直接告诉学生乙酸是酸,而是让学生根据初中已学的地证明酸的通性的方法,利用教师准备地相关试剂仪器,通过分组实验、合作探究获得乙酸是酸的结论。这样做就让学生从分体验了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他们设计实验地能力和小组合作地意识;实验完毕,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锻炼了同学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作小结性评价,让同学享受体验后得出结论获得的成功感。第二:乙酸的第二条化学性质和乙醇的酯化反应,课本中安排的是演示实验,而我把其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意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描述现象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工合作能力。由于本反应需要较长的时间(5-7min)才可观察到乙酸乙酯的液滴,为了从分利用课堂地有效时间,不浪费课堂宝贵的一分一秒。我设计了在学生实验加热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本实验地若干个注意事项,并引导同学思考原因。这样就把学生分组实验用时长,时间不好控制地缺点给弥补了。从课堂效果来看,应该比我预想地的还要好,学生的潜能得到了从分的发挥。
虽然说本节课比较成功,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足:有个别知识点的导向性信息设计的不够好,影响了学生的思路。比如探索乙酸和乙醇的反应的实验第一次上课时,让学生看完实验步骤,直接就说“请同学们完成该实验”,结果发现不少同学闲着没事干,实验效果很不理想。下课后我们同组老师讨论,认为问题还是出在导向性信息不够明确,第二次上课时改为“组内配合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小组成员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同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后派代表回答”。这样一改,不仅明确了“干什么”,具要求了“怎么干”,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根据分工都能很好的完成实验。由此可见导向性信息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有多大,因此在今后设计导向性信息时一定要多下功夫。
现在我对《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学习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今后要想把该理论更好的应用于课堂实践中还任重道远,我还仍需努力!
第四篇:《夸父逐日》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夸父逐日》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河南省焦作市实验中学 初中语文 周绚丽
证书编号:076126 联系方式:*** 【课程分析】
《夸父逐日》是一则文言神话,教学中应在注重文言字词翻译的基础上,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使其感受到夸父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勇于探索、执着追求、死而不已、造福人类的伟大精神,理解神话的意义。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不少的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已经有所掌握,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同时,这则神话的篇幅很短,所以在字词句的理解方面学生不会有太大问题。关键是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时时注意创设情境,使课堂设计尽可能科学、合理、生动,使教学能真正做到“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
【设计思路】
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就是要“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与之不谋而合,尤其是张教授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始终贯彻“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思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具有导向性的引导语的设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探究、迁移运用,做学生的引路人、引导者、促进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研究者,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据此,我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贯彻“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思想,教学思路按照“三个层次要素”来安排,即通过“涵咏疏通,感知神话—→探究形象,品读神话—→拓展神话,激活思维”,在教师导向性信息的诱导下,使学生通过多读充分感知神话,在此基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夸父的形象及神话的意义,进行品德教育,进而借助神话的两面性,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培养,以期达到“知识、能力、品德”三个维度相结合的有效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导向性问题的设计上,我首先注意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和导向的明确性,同时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另外,时时注意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朗读涵咏,感知神话内容。
2.理解夸父形象、夸父精神及神话的意义。3.会举出实例,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流程】
一、涵咏疏通、感知神话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投影)语文天地是丰富多彩的,神话则是这块天地中灿烂夺目的文学瑰宝。同学们心中装有哪些神话故事?(设计意图:贴近生活的诱导更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简要实录:学生说出自己积累的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哪吒闹海等等,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课件投影)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还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后羿 射日等图片组成动画组依次出现。
伴随动画,教师充满激情导入:无论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还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所有这些神话,无一不引起我们的遐想,令我们心向往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山海经》中《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魅力!
(设计意图:美丽直观的图片,充满激情的话语,创设了情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神话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简要实录:学生全神贯注、兴致勃勃,与教师一起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师生朗读,感知神话
【课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课件投影)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初步感知内容。个别地方可向同学求助。(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让学生帮助学生,使学生扫清字音、句读等障碍,初步感知神话。)
(简要实录:学生大声朗读,个别同学交流字音、句读。)2.(课件投影)听老师配乐范读,听清字音、停顿,初步体会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范读,旨在使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调动学生投入感情来更好地朗读。)
(简要实录:师配上音乐,以背诵的方式范读全文,声情并茂。生或认真倾听,或小声跟读,感知语调语速适中与否,或羡慕之情溢于脸畔,感知情感把握方面与老师的差距。)
3.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指读的目的,在于发现学生朗读中的问题,便于纠错。)
(简要实录:指名的学生站起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并就个别字音、语速、情感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4.配乐朗读
(课件投影)优美的音乐会让你的朗读更加生动,让我们一起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自在、如痴如醉地朗读神话,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投入朗读,再次感知内容、体会感情。)(简要实录:学生或你读我听,或二三人齐读,摇头晃脑,陶醉其中。)
(三)自主合作,疏通文意
1.(课件投影)小组合作,读原文,讲译文,逐句翻译,圈出不懂的词、句。(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帮助学生,生生互助,解决问题,彻底扫清词句障碍。)
(简要实录:学生与学生间热烈交换意见、讨论字词,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诸如‚欲‛、‚至‛、‚其‛等难解之词,鼓励其他学生解答,解决不了的,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学文言文理解,掌握词义。)2.(课件投影)试分析理解以下词句和句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设计意图:检测重要、难解之词及省略句式,及时了解学生学情。)
(简要实录:教师任指一列,生依次站起解释一词、一句或补充省略成分,个别不准确的,其他同学纠正)3.找生译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彻底理解神话,了解神话内容,使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情,同时也 为后面深入品读神话打好基础。)
(简要实录:生站起直译了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对于个别翻译不准的,又有同学站起进行了纠正。)
(四)读背课文,加深理解。
1.(课件投影)请同学们带着理解背诵课文,看谁背得快、背得有感情。
(设计意图:一节好课应该有张有弛,有放有收,背诵课文就是在‚收网‛,让学生再一次回归文本,加深学生对神话的理解,使得他们对神话内容的掌握不是停留在泛泛的层面上。
(简要实录:所有学生都投入地读背)2.找生背 3.齐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臵能极大地刺激他们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跳‛(背)一下之后‚摘到果子‛(背出课文),获得一种成功感,提升学习效果。)
(简要实录:先后指名两位学生背诵,均做到了流畅、有感情,教师适当评价后,师生一起齐背课文,课堂气氛再一次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二、品读神话、探究形象
(一)联系积累,说说神话
(课件投影)根据你们的积累,谁来说说为什么会有神话故事的产生?神话又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神话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为后面创造性复述及从正面理解夸父形象做好铺垫)
(简要实录:经过思考,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结合一些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等,谈到了自己对神话及其特点的理解。最后教师总结。)
(课件投影)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科学准确的解释,但又想探求这方面的知识,于是就借助想像创造了神话。因此,神话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其显著特点就是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设计意图:呈现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印象,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记忆。)(简要实录:伴随教师总结,课件投影,生认真记下笔记。)
(二)展开想象,讲述神话
1.(课件投影)文中哪些情节最能体现神话想象大胆奇特的特点?(设计意图:使学生结合故事,再次理解神话特点,为下一环节展开想象、复述神话、塑造学生心目中的夸父形象打下基础。)
(简要实录:一生站起,回答‚与日逐走‛、‚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弃其杖,化为邓林‛等情节想象最为大胆奇特。)
2.(课件投影)请同学们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复述这则神话,塑造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注意要讲清夸父追赶太阳的原因、经过、结果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创造性地复述神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其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通过此环节,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夸父形象,为下一环节探究形象、突破重难点做好铺垫。注意提醒同学们复述的前提是不改变课文原意,可以通过一些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
(简要实录:给学生两分钟的准备时间,小组间合作交流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教师恰当点评。以下是精彩发言: 王精滢——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法力无边的恶魔,他无恶不作,弄得民不聊生。这天,他突然异想天开,想要太阳当他的奴隶,日夜挂在天上为自己服务。这样的话,人们就该日夜工作,没有休息的时间了。说干就干,它制造了几根坚硬无比的链子,在趁太阳不注意时,一下便将它套住,拴在了太行山和王屋山上,太阳怎么也挣脱不了,便只有日夜都挂在天上。
这样一来,人们一天到晚都不能休息,太阳晒得到处都是一片干旱。夸父是个巨人神,女娲死的时候,便创造了他,让他守卫自己孩子们的安全。现在,夸父看到这种景象,就决定去拯救太阳。他来到了太行山,见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太阳,二话不说便去扯那条链子,终于链子断了,夸父对太阳说:‚太阳啊,快回家吧,从明天开始,依旧东升西落吧!‛太阳便从西边落了下去。
当夸父准备离开时,太阳竟又升了起来,要往北边飞去。‚天啊,太阳想要怎样?要去哪里?‛夸父想。于是,夸父准备追上去看看,他就追着太阳跑呀跑呀,他越想越不对劲:‚北边,北边那是……那是死海的方向,太阳想要离开这里,再也不升起来!‛想到这,夸父情不自禁地喊:‚太阳啊!你不能走,不能离开人类阿!‛可太阳不理会他,夸父追啊追,越来越累,越来越渴。到了黄河边,他一口气将黄河和渭河的水喝了个精光。他继续追,可太阳终究比他快一步,在追到北海边的时候,渴得不行的他并没有去喝近在咫尺的大湖的水,他怕晚一步太阳就会落下,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太阳,你不能走啊!这不是人类的错!人类需要你啊!‛他的声音越来越虚弱,就在夸父即将倒下的那一刻,太阳停止了下沉,他被夸父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又回来了,夸父露出了临死前的最后一个笑容。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高大的山峰,他的拐杖则变成了山脚下一片开的正艳的桃林。
周佳汶——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渴望光明,十二小时的白天对他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想让太阳永远挂在天上,因为这样,黑暗就永远不会来临。
于是,人们派巨人夸父去完成这一使命,他也毅然决然地答应了。在这艰苦的追索过程中,他翻越了无数的的山,跨越了无数的水,忍受月亮的讽刺,面对太阳的嘲笑,他几乎快要撑不下去了。但在他的心里,不曾想过放弃,有的只是完成人们交给使命这一信念。他要追寻到光明,渴,忍了;累,他忘了。一分一秒的时间他都不想浪费。到最后,他实在忍不下去了,到了黄河边,他竟一口喝干了黄河的水,可还是万般干渴。到了渭水,那么多的水也不够他喝,他准备向北去那里的大湖喝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更加地疲劳、口渴,最终他倒下了。
临死,他恨自己,恨自己无能为力,恨自己没有保住永远的光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抛出了手中的杖子,变成了一片桃树林,也许他是希望再来追寻太阳的人口渴时可以解渴吧!
王叶——在遥远的古代,在北方的山林深处,生活着一位力大无穷的巨人——夸父。夸父身强力壮,高大魁梧,犹如一座山峰;而且气概非凡,勤劳勇敢。
有一年,天气非常热,顽皮的太阳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挂在天上,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着大地,烤死了庄稼,晒焦了树木……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夸父看到这种情景,很难过,他发誓要捉住太阳,让太阳听从人们的指挥,为人们服务。人们劝他不要这样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心意已决,一定要去。
当太阳从东海升起,夸父就迈开大步,像风一样追去了,开始了他的逐日征程。夸父拼命地追着,他的脚震得地隆隆作响,他越过一座座的山,跨过一条条的河。与太阳越来越近,他也越来越渴。他看见气势雄伟的黄河,一气喝完了黄河水。他无比欢欣,可太阳炽热异常,跑到渭河边,他把渭河的水也喝完了。他又向北跑去,那里有许多大湖,但 还没有到,他却已经倒下了。那时,天地静寂无声。
夸父临死时,将手中的木杖扔出去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桃林。)
(三)探究形象,突破难点
1.(课件投影)请观看动画片《夸父逐日》,结合课文思考:夸父到底是个怎样的形象?在他身上都体现出了哪些精神?
(设计意图:动画片的播映,一是为了再次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使学生在音画同步的欣赏中,更直观地感受夸父形象。)
(简要实录:学生专注地、饶有兴趣地欣赏,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音乐的变化,他们的表情也在发生着变化。)2.(课件投影)说说你心中的夸父形象
(设计意图:在前面充分地感知、铺垫的基础上,让学生谈夸父形象、夸父精神,以便很好地突出教学重点。)
(简要实录:生略加思考,踊跃举手,有的说夸父敢与太阳赛跑,是个执著追求,勇敢无畏的人;有的说黄河渭河的水都不够夸父喝,夸父是个神力无比的巨人;有的说夸父死了还不忘将手杖化为桃林,恩泽众生,是个死而不已、造福人类的人等等。最后教师总结。)
(课件投影)夸父精神:勇于探索 执着追求 死而不已 造福人类
神话意义: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设计意图:再次突出本课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印象。)
(简要实录:教师随课件的展示,有感情地总结;学生认真倾听,并快速地将其记录下来。)
三、拓展神话、激活思维
(一)拓展神话
(课件投影)夸父逐日的精神令人钦佩,正如巴金在《日》这篇散文中写到的:“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但如果夸父能够转换一下思维角度的话,肯定会是一个更加美好的结局。
(课件投影)请听读余光中的诗歌《夸父》,找出“诗眼”,并且思考:诗人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夸 父 余光中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霭的余烬,——何不回身挥杖,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设计意图:意在以此诗使学生明白夸父想遇上太阳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角度的转换,提醒学生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有多种方法。)(简要实录:生纷纷发言。张正协:‚我认为诗眼是——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我觉得诗人好像是在告诉我们既然追不上了,不如换个方向、换种思维去解决问题。‛任怡璇:‚我也觉得后三句是诗眼。我觉得诗人是想告诉我们当人陷入某种困境或僵局时,一定不要钻‘牛角尖’,而要去冷静地思索,试着去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走出困境,一切就会‚柳暗花明‛!‛……)
(二)激活思维。
1.(课件投影)请换个思维角度来看待我们所熟知的神话故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或帮助愚公、精卫等想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意在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简要实录:生非常踊跃,情绪高涨,纷纷发言,师适时评价、鼓励。以下是精彩发言——
王松:愚公为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通衢大道、改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而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困难、锲而不舍,其精神可嘉。但我想移山时间过于漫长,且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如开个隧道或盘山公路更容易些。
张斌杰:我也想说愚公。我觉得山里也挺好的,他可以开荒种树、发展旅游资源,引进外资,领导子孙发家致富!……
吴峥:我想谈谈《精卫填海》。精卫鸟以自己弱小的力量坚持不懈要填平大海,其坚强的意志同样是可嘉的,但这样做同样也是徒劳。为什么不能与大海谈判,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呢?比如可以利用大海的能源,去造福人类等等。……)
2.(课件投影)今天所谈到的这些神话人物,无论是愚公,还是精卫,其实都与夸父一样——勇于探索、执着追求,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并且懂得运用自己的智慧,科学的方法,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愿你们永远富于创新,热爱神话!请记住“青春,因创新而美丽;生活,因神话而神奇”。(设计意图:意在明确地教给学生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鼓励性的话语,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课下更好的自主学习。)
(简要实录:师伴随课件文字的出现,饱含激情地总结;生情绪饱满、认真倾听。)
(三)课外阅读,开阔视野
(课件投影)请走进“神话世界”,收集神话故事,出一期神话故事展。推荐阅读:《中国古代神话》、《古希腊神话》。
(设计意图:陶行知说:‚一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所以,当学生学习了《夸父逐日》这个‚点‛之后,应该了解的是神话这一类体裁。一节课的结束并不等于一个‚。‛,而应该是更多的‚?‛和‚……‛,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引向更广袤的天地,让学生走向大语文!)
(简要实录:生认真记下作业)
【课后反思】
本节课实现了预设的学习目标。三个学习目标贯穿整节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和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依据和方向。通过反复诵读、涵咏疏通,实现了第一个学习目标,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神话的内容,体会到了神话中所流露出的情感。这也为实现第二个学习目标——品读神话、探究形象做好了铺垫。通过学生创造性地复述,再加上极富兴趣又有意义的动画片的引入和教师导向性信息的诱导,很容易使学生理解夸父形象、夸父精神,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获得了第二个学习目标的实现。第三个学习目标为拓展神话、激活思维,联系课 文,以余光中的《夸父》为引子,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第三个学习目标。最后还以收集、阅读神话,将课堂学习拓展到课外,把学生引向更广袤的学习天地!
情境式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时时注意创设情境。上课伊始,以贴近生活的诱导、美丽直观的图片、充满激情的话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神话的兴趣;课中,又以动情的音乐调动学生的情感,以生动感人的动画使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夸父的感人形象,同时还注意问题情境、尝试情境的设置,使学生满怀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滋有味地进行学习;临近尾声,有注意迁移情境的创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热情。整节课学生讨论热烈,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帮助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每个环节每个问题的设置都做到目的明确、具有启发性,努力激发学生去提问去思考,使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体验、探究、创新的园地,五官并用,以一个探究者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整个教学过程。
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三个层次要素”科学地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张熊飞教授反复告诫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首先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进而探究讨论得到理性知识,最后迁移运用,学以致用。本节课我主要通过反复诵读、涵咏疏通,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神话;后又做了深入探究,品味神话,使学生体会夸父身上展现的崇高精神,受到思想上的教育;最后又对神话进行了拓展,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获得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一步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品德”三个维度相结合的有效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引导语设置明白简洁、导向性强,很好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营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氛围,实现了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满堂学”,从而实现了“以诱达思”的教学理念。
上完这堂课,我深切感受到了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了这一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的巨大指导作用,明白了教师每个教学策略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自己怎样教,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怎样学,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进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做课堂教学的主人,全身心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情趣中进行学习,在愉悦中克服困难,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在满怀热望中不断取得成功。它如一泓清泉,洗涤了我的思想,又如一缕春风,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也更坚定了我坚持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深化教学改革的信心。相信,有了诱思探究理论的指导,教学成功不是梦,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不是梦!
(设计意图:课后反思是教学设计的必要环节,是对一节课成败得失的思考和总结,是我们青年教师不断进步的阶梯。只有认真总结和反思,我们的教学设计才能精益求精;只有认真总结和反思,我们的教学能力才能与日提高;只有认真总结和反思,我们的教学能力才会逐步提高,我们的教学经验才会得以丰富,我们的教学思想才能更加深刻和完善。)
第五篇:运白菜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运白菜》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课程分析:
《运白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是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连减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方法的多样性,并运用学会的知识正确计算。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连减”,二年级学习过 “三位数的加减及其应用”。许多孩子对“连减问题”已有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在购物中有很好的经验和体现。用两种方法解决连减的问题,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现在学生可以把两种方法都掌握,而且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检验计算的是否准确,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和认真检验的好习惯。但学生对三位数加法、减法的计算不够准确,运算速度慢,导致在连减计算中,会出现错误。
学习目标:
1、结合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探索连减的具体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结合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
【课件展示】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思考:根据这三条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要求: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与小组成员交流后,推选一名代表总结小组结果;由代表将结果展示,方法重复的不展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条理的整理的能力。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这一情境给学生提出问题创造了空间。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是我们教学的理念之一。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旧知识,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来解决,有的是新知识,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就只是进行衔接,遇到不懂的及时汇报解决。
【简要实录】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效问题,这也说明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提升。【课件展示】
二、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一)思考:运走两车后,还剩下多少棵白菜?
要求:
1、独立思考并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与小组成员交流后,选一名代表总结小组结果;由代表将结果展示,方法重复的不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具体的问题情境、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计算的方法步骤有机结合起来,弄明白其中的算理。在此重要的思想指导下,这两种算法会自然而然的产生。
【简要实录】学生大部分列出的算式是850-280-256,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利用小括号列出850-(280+256),而展示学生基本能根据自己列出的算式说出第一步算的是什么,第二步算的是什么,而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两种方法在理解上并没有存在太多困难。
【课件展示】(二)思考: 淘气和笑笑,算这道题时,出现了错误,你能帮他们改过来吗?
要求:独立思考,然后举手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改错题,让学生体验检查和验算的作用,并增强学生检查的意识。
【简要实录】学生能够较准确的找到错误,从而体会检查的必要性。很多同学不仅能够找到错误,而且也能够根据错误说出出错原因,并且能够自发的说出在计算完之后要进行检查的重要性。【课件展示】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一)算一算,再进行验算。1000-435-162 思考:尝试用两种方法计算,并思考有没有简便方法。
要求:独立思考并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与小组成员交流后,推选一名代表总结小组结果;由代表将结果展示,方法重复的不展示。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计算策略,逐步调整和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准确计算,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简要实录】两种计算方法在书写格式上有不同,有少部分的学生对于小括号的使用并不是很熟练,这也说明了学生在第一单元学习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很好,所以也提示老师在后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对于小括号的使用方法的讲解和鼓励学生用小括号来列出综合算式。
【课件展示】
(二)最近,以“青春、奥运、健康”为主题的阳光体育活动正在我们学校热烈地开展,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踢球游戏”好吗? 次数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158 73 ? 373 思考:第三次踢了几分?
要求:独立思考并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计算;与小组成员交流后,推选一名代表总结小组结果并展示,重复的不展示。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在解决问题这一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培养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要实录】此题目在理解上并没有太多困难,重点依旧在于对于两种列式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上,总体来说,大部分的学生能熟练运用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课件展示】
四、梳理知识,全课小结。
在计算连减时应该注意:1.有两种方法计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退一当十。
(设计意图)灵活而又富有数学思考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的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使数学学习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同时又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简要实录】通过对整节课的回顾,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虽然不完整,但是对于重点的梳理还是较为全面的。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连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以及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是叙述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
本节课通过诱思课堂模式来进行,通过教学,我发现:
1、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2、要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掌握到一定的生活技能。
3、站在学生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本节课的优点有:
1、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学习知识不再是依赖家长,而是课堂随机生成。
2、学生对刚做过的题目进行及时讨论,有效的加快处理疑难问题的效率。
3、学生在用展台展示时,因为面向的都是前方,听讲的同学会更加认真。不足有:
1、本人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语言上的评价,仅仅以加分来体现,可以
多增加语言上的激励。
2、时间预设不到位,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课堂流程时间没有规划好。
3、对于教材结构和教材内容研究还不透彻。改进措施:
1、加强对教材、教参的研究,对教材编写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做好课前预设,将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都在备课时提前预设出来。
3、加强自己对于学生的鼓励和评价。
4、对于课堂巩固的习题编制再更有层次性一些,注重不同程度学生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