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圈和水循环》教学设计[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0:4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圈和水循环》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圈和水循环》教学设计》。

第一篇:《水圈和水循环》教学设计

《水圈和水循环》教学案例

课标解读: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中也讲过: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因为地球有生命之源———水,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就是水圈。

一、水圈的组成(板书)1.水圈的组成(板书)

【播放视频】

1、从宇宙看地球为蓝色的水球

2、地球表面浩瀚连续的海洋水和南北两极洁白连绵的冰川。

【明确】地球表面仅29%是陆地,71%是海洋。

【教师提问】 读课本图2-3-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说出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有哪些?它们所占的比例各是多少? 【学生回答】(略)

【分析提问】由比例图可看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那么淡水的主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南北两极的冰川。

【教师提问】在这些淡水资源中我们目前可利用的是哪些?为什么只能用这些?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其他水体人类目前还不能有效利用。【强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平日节约使用每一滴水是每一个地球人的责任和义务。【引导讨论】看书讨论一下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有哪些特点,使其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主要淡水资源? 2.可利用的水资源(板书)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短,利用后在较短时期可恢复。因此,它们可以循环利用,与人类关系也最为密切,成为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水体。【拓展引导】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在许多地方有河流、湖泊等其实并不缺少淡水,但当地为什么还是缺水?

【讨论回答】当地水被污染,不能用了。

【拓展引导】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哪些不良行为能污染水源?有哪些解决措施? 【学生回答】不良行为:工厂不经过处理的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过量农药等.解决措施:严格执法,工厂污水达标排放、处理生活污水,回收垃圾、使用低

毒高效农药等.【分析引导】在这些有限的淡水资源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时间、空间分布的不均匀。下面请同学们思考:我国许多地方修建水库,以及“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作用?

3.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及解决措施(板书)

【教师归纳】修水库,主要是解决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的问题。水库的作用是在河流的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前些年搞的城市引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均属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承转、过渡】各种水体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不断的更新。有的更新速度快,平均每16天多就可更换一次,如河流水;有的则更新很慢,如冰川、深层地下水,需要“千年等一回”。那么水体是如何更新的呢?

二、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板书)

【读图分析】教师放动画,看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板书)【教师提问】何谓.水循环?有哪几种类型?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因为发生的领域广、范围大,所以称为海陆间大循环。而在陆地上和海洋上,也存在着水循环运动,称为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因为它们发生的领域较小,称为小循环。

【观察提问】观察图上闪动的箭头回答:三类水循环分别由哪些主要环节组成? 【学生回答】(略)

【承转、过渡】那么,三类水循环水循环有什么地理意义呢?请同学们根据 图示、课文来分析归纳、总结。2.水循环的意义?(板书)【学生归纳、总结】)

第一,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第二,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第三,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拓展探究】大家看屏幕材料: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比较缺水的华北地区虽有大河——黄河流经,但仍是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不少城市引河流水缓解城市用水危机。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工程。但是北方河流径流量不稳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甚至出现断流现象。1972—1998的27年间,黄河有21次断流,进入90年代后几乎年年断流,黄河断流不仅导致黄河沿岸用水紧张,而且黄河三角洲湿地几乎萎缩一半,鱼类减少40%,鸟类减少30%,海水步步回逼,1997年断流,仅山东一省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

现在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人类可直接施加影响的是哪一个环节?举例说明。【教师归纳】人类可直接施加影响的是地表径流。如南水北调工程

2.既然通过水循环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更新,能否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 【教师归纳】在空间上、时间上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水体还存在更新周期的限制,所以我们不能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只有保护好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承转过渡】陆地水体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既有运动转化,也存在着水源补给关系。

三、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板书)

学生读图分析,教师提出问题:河流径流与降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河流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降雨多的时候,河流的径流量就会增加;否则,便减少。

1.大气降水补给

水量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关(板书)

【教师提问】这样的河流属于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区呢?

【学生回答】这种河流属于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承转)但情况也不都是这样,再看下面这幅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上只画出了气温曲线,而没有降雨量的变化。气温与河流流量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图中1、2、11、12月份为何空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这幅图反映的是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大多为内流河)的水源补给状况。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由于降水较少,水源主要靠高山、高原上的冰雪、冰川融水来补给。而冰川融水量的多少,与气温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气温升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河流的流量就会增加。

2.冰川补给

水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板书)

(播放多媒体课件:河水与地下水互补示意图思考)结合示意图说明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特点是什么?根据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分析说明河流与湖泊之间的补给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回答】

【教师归纳】在丰水期时,河流的水位可以高出湖面或两岸的潜水面,这样,河水就可以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潜水;图的右半部分刚好相反,当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河流的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这样,湖泊水或潜水就会补给河流。不仅如此,湖泊水或潜水就会补给河流。不仅如此,湖泊对河流还具有调蓄作用,在河流涨水时可以蓄存一部分洪水,从而延缓、削减河川洪峰。

3.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板书)4.湖泊对河流起调蓄作用(板书)

【教师归纳】以上3、4类型的补给关系其实挺简单:谁的水位高,谁就是补给源;谁的水位低,谁就是被补给者。好了这节课讲完了,谢谢大家!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一、水圈的组成

1. 水圈的组成 2.可利用的水资源

3.淡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及解决措施

二、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

2.水循环的意义

三、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1.大气降水补给

水量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关

2.冰川补给

水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

3.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4.湖泊对河流起调蓄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无论是讲述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还是陆地水的更新,始终围绕着水资源以及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这一主线展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也应对此有充足的体现,通过对三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水资源的危机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对于本节教材中原理性内容或知识间相互关联性的内容,教学中力图通过动画、课件、示意图等形式使学生易于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对学生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认定、提取、加工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二篇:水圈和水循环教案

《水圈和水循环》教案

吴国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圈的组成、水体及水圈的特点;(2).认识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和意义;(3).掌握洋流的概念、形成、分布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图示熟悉各种水体的储量;

(2).根据“水循环示意图”比较三种水循环的差异。

(3).联系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认识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4).联系世界气候、渔场,分析洋流的地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加深水资源有限性的认识;(3).增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

1、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2、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 2-3课时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中也讲过: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因为地球有生命之源———水,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就是水圈。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一、水圈的组成

1、水圈的概念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共同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

材料展示

[材料] 课本材料 “地球表面71%被水面所覆盖,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

思考讨论 :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但为什么许多地方缺水严重?

读课本图2-3-2 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的比重

2、水圈的水体组成 水圈是由各种水体组成的。

分析缺水的原因:(1)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小——自然原因(2)污染和浪费严重——人为原因

实际上,陆地上冰川是淡水的主题,但不易利用,浅层的地下淡水、湖泊淡水、河水容易利用。

(转折导入)李白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奔流到海真的不复回吗?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学生看书自学)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

板图讲解水循环过程(教师边绘边讲)

拓展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目前人类主要有哪些活动影响着水的循环

如修建水库、植树造林;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3、水循环的意义(学生看书自学)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其意义有三点:

1)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2)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运动和能量传输得以转化。3)水循环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这应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辩证的认识: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意义上讲,水资源是可更新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缺水或水质性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课本活动 看图2-3-4和2-3-5:

讨论:比较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和异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判断它们分别以那种补给类型为主。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 根据坐标分析影响因素

(1)河流一年中哪几个月的流量较大,什么原因?

(2)图2-3-5中1、2、11、12月份有何异常,为什么?

(教师)这幅图反映的是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的水源补给状况。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由于降水较少,水源主要靠高山、高原上的冰雪、冰川融水来补给。而冰川融水量的多少,与气温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气温升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河流的流量就会增加。在我国新疆地区天越旱,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图中1、2月份是空白,说明气温在0℃以下,山上冰雪冻结,河流断流。

材料展示 [材料] 在十年前,日本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日本以东的洋面播撒了大量的带有颜色的物质。大约五十天以后,这些带有颜色的物质在美国旧金山以西的洋面出现了。这一有趣的实验说明什么 ?

(世界大洋的海水是连续运动的整体。)

三、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学生自学)

洋流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思考讨论: 暖流和寒流的水温状况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在不同纬度海区的暖流水温不一定高于寒流。一般的,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是暖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是寒流。

学生阅读知识窗 这部分内容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1.洋流按成因的分类

2.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因素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转)下面我们通过阅读课文中的两幅图形;来掌握全球洋流分布规律,(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世界洋流分布简图

1.看图2-3-6思考洋流的流向和盛行风向之间有什么关系?说明洋流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2. 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

① 以太平洋为例,说明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有什么规律?并说出具体的洋流名称。

提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② 南半球横贯三大洋的西风漂流和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北半球的西风漂流被阻断?

提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差异

③ 观察北印度洋海区有什么特殊情况?并分析原因。.

提示:季风和北印度洋的面积

教师总结:(边绘洋流模式图边讲解)

1.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有呈反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3.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

(承转)由于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中各组成要素和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作为地球水体的主体海洋水的运动必然对周围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3)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5(4)扩大了海洋污染(5)影响航行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一、水圈的组成

1. 水圈的组成 2.可利用的水资源

3.淡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及解决措施

二、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

2.水循环的意义

三、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1.大气降水补给

水量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关

2.冰川补给

水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

3.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4.湖泊对河流起调蓄作用

【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总结、梳理本课知识,锻炼学生总结、梳理知识的能力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无论是讲述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还是陆地水的更新,始终围绕着水资源以及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这一主线展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也应对此有充足的体现,通过对三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水资源的危机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对于本节教材中原理性内容或知识间相互关联性的内容,教学中力图通过动画、课件、示意图等形式使学生易于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对学生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认定、提取、加工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三篇:最新高一地理教案水圈和水循环教案-word文档

高一地理教案水圈和水循环教案

【】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地理教案水圈和水循环教案,供大家参考!高一地理教案水圈和水循环教案 《水圈和水循环》教学案例 课标解读: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第 1 页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法;2.读图分析讨论法;3.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中也讲过: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因为地球有生命之源水,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就是水圈。

一、水圈的组成(板书)1.水圈的组成(板书)

第 2 页 【播放视频】

1、从宇宙看地球为蓝色的水球

2、地球表面浩瀚连续的海洋水和南北两极洁白连绵的冰川。【明确】地球表面仅29%是陆地,71%是海洋。

【教师提问】 读课本图2-3-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说出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有哪些?它们所占的比例各是多少? 【学生回答】(略)【分析提问】由比例图可看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那么淡水的主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南北两极的冰川。

【教师提问】在这些淡水资源中我们目前可利用的是哪些?为什么只能用这些?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其他水体人类目前还不能有效利用。

【强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平日节约使用每一滴水是每一个地球人的责任和义务。

【引导讨论】看书讨论一下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有哪些特点,使其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主要淡水资源? 2.可利用的水资源(板书)【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短,利用后在较短时期可恢复。因此,它们可以循环利用,与人类关系也最为密切,成为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水

第 3 页 体。

【拓展引导】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在许多地方有河流、湖泊等其实并不缺少淡水,但当地为什么还是缺水? 【讨论回答】当地水被污染,不能用了。

【拓展引导】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哪些不良行为能污染水源?有哪些解决措施? 【学生回答】不良行为:工厂不经过处理的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过量农药等.解决措施:严格执法,工厂污水达标排放、处理生活污水,回收垃圾、使用低毒高效农药等.【分析引导】在这些有限的淡水资源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时间、空间分布的不均匀。下面请同学们思考:我国许多地方修建水库,以及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作用? 3.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及解决措施(板书)【教师归纳】修水库,主要是解决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的问题。水库的作用是在河流的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前些年搞的城市引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均属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承转、过渡】各种水体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不断的更

第 4 页 新。有的更新速度快,平均每16天多就可更换一次,如河流水;有的则更新很慢,如冰川、深层地下水,需要千年等一回。那么水体是如何更新的呢?

二、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板书)【读图分析】教师放动画,看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板书)【教师提问】何谓.水循环?有哪几种类型? 【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因为发生的领域广、范围大,所以称为海陆间大循环。而在陆地上和海洋上,也存在着水循环运动,称为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因为它们发生的领域较小,称为小循环。

【观察提问】观察图上闪动的箭头回答:三类水循环分别由哪些主要环节组成? 【学生回答】(略)【承转、过渡】那么,三类水循环水循环有什么地理意义呢?请同学们根据 图示、课文来分析归纳、总结。2.水循环的意义?(板书)【学生归纳、总结】)第一,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第二,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第 5 页 第三,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拓展探究】大家看屏幕材料: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比较缺水的华北地区虽有大河黄河流经,但仍是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不少城市引河流水缓解城市用水危机。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工程。但是北方河流径流量不稳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甚至出现断流现象。19722018的27年间,黄河有21次断流,进入90年代后几乎年年断流,黄河断流不仅导致黄河沿岸用水紧张,而且黄河三角洲湿地几乎萎缩一半,鱼类减少40%,鸟类减少30%,海水步步回逼,2018年断流,仅山东一省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现在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人类可直接施加影响的是哪一个环节?举例说明。

【教师归纳】人类可直接施加影响的是地表径流。如南水北调工程

2.既然通过水循环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更新,能否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 【教师归纳】在空间上、时间上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水体还存在更新周期的限制,所以我们不能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只有保护好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承转过渡】陆地水体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既

第 6 页 有运动转化,也存在着水源补给关系。

三、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板书)学生读图分析,教师提出问题:河流径流与降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河流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降雨多的时候,河流的径流量就会增加;否则,便减少。1.大气降水补给 水量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关(板书)【教师提问】这样的河流属于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区呢? 【学生回答】这种河流属于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承转)但情况也不都是这样,再看下面这幅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上只画出了气温曲线,而没有降雨量的变化。气温与河流流量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图中1、2、11、12月份为何空缺? 【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这幅图反映的是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大多为内流河)的水源补给状况。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由于降水较少,水源主要靠高山、高原上的冰雪、冰川融水来补给。而冰川融水量的多少,与气温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气温升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河流的流量就会增加。2.冰川补给 水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板书)

第 7 页(播放多媒体高一地理高一地理教案:河水与地下水互补示意图思考)结合示意图说明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特点是什么?根据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分析说明河流与湖泊之间的补给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回答】

【教师归纳】在丰水期时,河流的水位可以高出湖面或两岸的潜水面,这样,河水就可以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潜水;图的右半部分刚好相反,当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河流的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这样,湖泊水或潜水就会补给河流。不仅如此,湖泊水或潜水就会补给河流。不仅如此,湖泊对河流还具有调蓄作用,在河流涨水时可以蓄存一部分洪水,从而延缓、削减河川洪峰。

3.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板书)4.湖泊对河流起调蓄作用(板书)【教师归纳】以上3、4类型的补给关系其实挺简单:谁的水位高,谁就是补给源;谁的水位低,谁就是被补给者。好了这节课讲完了,谢谢大家!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一、水圈的组成 1.水圈的组成 2.可利用的水资源

第 8 页 3.淡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及解决措施

二、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 2.水循环的意义

三、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1.大气降水补给 水量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关 2.冰川补给 水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 3.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4.湖泊对河流起调蓄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无论是讲述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还是陆地水的更新,始终围绕着水资源以及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这一主线展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也应对此有充足的体现,通过对三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水资源的危机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对于本节教材中原理性内容或知识间相互关联性的内容,教学中力图通过动画、课件、示意图等形式使学生易于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对学生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认定、提取、加工分析能力的培养。【专家点评】

该教案紧扣人类与水资源的关系这一中心环节,由浅入深的讲述了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水的更新

第 9 页 等知识内容,其间配以动画、课件、示意图等形式进行教学,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效果好;教师层层设疑尤其设计了一些拓展性材料和题目,不但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也体现了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学情分析,精讲精练,更突出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切忌盲目走形式,不求实效。

第 10 页

第四篇:水循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水循环》

一、前期分析

本章节属于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模块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的第一课时,课程标准时“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使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学习做的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的设置介绍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发生的环节、水循环的类型和意义。因此本次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本章节的学习对象是刚从初中升上来的高一学生,对于高中学习的兴趣还是很足的,而且像本章内容这样的结合生活实际的内容更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前几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被称为“水的星球”,知道水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已经掌握一定的水的知识;高一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想象,也具备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这些都为学习水循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生活在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降水充足,河网密布,亲身体验深刻。因此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章节中关于降水和径流的知识提供很好的背景。

(一)教学重点

1、了解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环节

2、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3、认识水循环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

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复述陆地水循环的转化规律。

2、知道水循环的主要环节,阐明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验证水循环的原理,模拟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探究水循环的成因。

2、结合图表,运用图解的方法正确表示水循环的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的行为。

2、增强自身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水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展示关于黄河流水和水循环flash的视频资料,以及水库,南水北调,黄土高原等相关设计教学的图片。

2、实验器材:半杯冰水、矿泉水一瓶、碗一只、透明塑料纸、台灯

四、教学过程

(一)思考问题,导入新课

播放黄河流水的视频,同时教师提问:

1、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还不复还”,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思考过,诗中所描述的黄河的水来自天上,那天上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黄河的水奔流到海,是真的不复回吗?

在学生思考完问题并进行完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得出自然界中的水是在周而复始,连续运动之中的,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二)模拟实验,探究成因

实验

一、在一只杯子里装满半杯冰水,静置3分钟,观察杯子外壁的变化。思考杯子外面的水来自何处?

实验

二、在碗里装半碗水,用透明的塑料纸蒙在碗上(注意密封),将碗放在台灯下直接照射3分钟,观察碗和塑料纸。思考塑料纸下面的水汽从何而来,水汽变成水珠为何又能滴到碗里?

学生讨论出水循环的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即随着温度的变化,水的气态、液态、固态可以相互转化。这使水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重力作用: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匀和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空气的运动,为水汽的转移创造了条件;地球重力促使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从而实现了循环。

(三)多重感知,构建知识

先播放水循环的flash动画,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避免学生在刚才的实验中开始偏离重点。在播放的同时,调动学生“眼、嘴、手、脑”等感知器官参与学习,资助构建水循环的知识。每个同学都能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以下活动:

1、说一说: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2、指一指:水循环发生的环节有哪些?

3、画一画:水循环示意图。

4、想一想:哪一种水循环可以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地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哪一种水资源参与的水量最多?

5、辩一辩:内陆湖泊水蒸发、洪水入海、台风登陆、赤道海域的对流雨等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水循环。

请学生上黑板进行绘图,然后结合这个图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掌握了解主要知识点: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和蒸发、大气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水循环、海上水循环。(学生归纳每个水循环的环节)

最后引出:既然水循环的规律我们已经了解了,那我们就能利用这些来研究一下水循环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所起到的应用价值。

(四)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分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修建水库、“南水北调”、植树造林。

1、放映地方修建水库、“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起到什么作用?

2、放映植树造林和黄土高原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形成的原因及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哪些?

通过对两个实际问题的讨论分析,学生能够将水循环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地理分析中去,同时能使学生了解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现状。进一步地了解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结合书本“黄河输沙造陆”和现实分析的材料,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通过这一部分的分析,学生对于水循环的认识会进一步加深,再结合自身的亲身体验,能综合得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实现知识深化,能力提升的效果。

(五)知识迁移,深入思考

教师提问:既然自然界中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那么我们人类是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用水资源呢?

通过学生对各个角度进行探讨,深入思考。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辩证地认识。学生要明确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区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数量或者水资源早沙鸥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因此这个角度讲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五、教学评价

练习:读上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

E: B:

F: C:

G: D: H: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区域,可以分为

(3)图示各环节中,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是

第五篇:《水循环》教学设计

《水循环》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组 田东东

课标解读

1、能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

2、能说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会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学习目标

1、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理解水循环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式之一这一地理意义 重、难点

1、重点: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难点: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学法指导

以示意图的形式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教学过程

环节一 学生自主预习

(投影)水循环示意图,理解水循环形成过程及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水通过 和、、、和(、)等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进行着,这种 称为水循环。水循环的分类

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时时刻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主要包括、和。

水循环的成因

1、内因:

2、外因: 水循环的意义1、2、3、思考

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哪些环节构成海陆间水循环?(序号)三类水循环环节有何相同之处?

环节二 学生展示

1、水循环的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水循环的成因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常温常压下)。

外因:太阳辐射---提供能量;水的重力---动力条件。

3、水循环的意义

(1)联系四大圈层,促使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2)使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3)塑造地表形态。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地表径流、降水、蒸发。其中,影响最大的环节——地表径流。积极: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等。消极:乱砍乱伐,过度开采水资源,围湖造田等。自主探究(要求: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探究一:能够运用简单图示的形式画出水循环的示意图(包括三种类型),并能够思考出三种水循环的区域有何差异?

探究二:你觉得李白《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错误吗?为什么?

当堂检测

读“水循环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各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A、B、C、D、E、F、(2)图中水循环发生领域有 ______、__、___(3)人类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有: 请举例说明:

(4)如果这个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开垦为农田,可能会对该地区造成什么影响,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1.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 2.你还有那些方面需要努力: 板书设计

下载《水圈和水循环》教学设计[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圈和水循环》教学设计[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循环教学设计

    《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 夏官营高中 杨小强 一、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

    水循环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I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水的运动” 第一课时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课标对本目内容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理......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

    水循环微课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的水体以及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2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及其循环过程。 3.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学情分......

    济南市优质课 水循环教学设计

    《水循环》教学设计 商河弘德中学 程会丽 授课时间:2013.12.5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自制改编的动画视频作为一节课的贯穿主线,讲述自然界的水循环,通过动画结合图片把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