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 今天的你有多重(心理学教学)
今天的你有多重
——服刑人员怎样释放压力 ?
引导语:
当今社会,“压力”二字充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上至各类达官贵人、白领精英,下至咱各位老百姓,压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压力几乎每天都来敲我们的门,纠缠不休,挥之不去。
有压力是好事。我承认这是正确的,有压力的确是件好事……当然仅只是当它能助你一臂之力时。在需要保持高度警惕时,有压力是好事;在需要高负荷调动足够的力量、肾上腺素和清醒状态时,有压力是好事。压力激活了你身体内部的能量,让你做起事来就像超人一般。
但是,当压力延绵不断,不断膨胀,与上述情况相反的结果便会出现。长时间处于压力之下,人体内部的化学系统(内分泌)和电磁系统(神经网络)所出现的变化就会对我们自身造成巨大的伤害。
首先,人体组织受到伤害并导致体重增加,同时患上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癌症的机率也有所上升。其次,在情绪上人们容易焦虑和沮丧,认知能力、创造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有所下降,睡眠困难,这些则会导致身心状态的继续恶化。而好消息是……大家上了这堂课,希望能给你们带来小小的帮助。
教学设计:
(一)细数身边的压力源
工具:黑板一块
操作:由一人书写板书,分门别类列出大家讲到的压力种类(可能会有改造的压力、生产任务的压力、无颜见人的压力、养孩子的压力、家里纠纷的压力、人际交往中的不和谐因素造成的压力、追求完美的结局带来的压力、来自教育的压力、出狱后就业的压力……),大类别可以粗一点,具体的压力尽可能越细越好。过程中鼓励大家积极上来写黑板,写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看到黑板上那么多的压力种类,是否有感:原来和我一样饱受压力之苦的人那么多,大大的压力并非只压我一个人。——暗示自己: 与人分担,我也并非压力最大的那个倒霉鬼。
(二)给压力打分
工具:白纸若干 笔自带
操作:按黑板上的压力种类,分别列出如下
加法:背负1kg压力(日常常见的小矛盾 小纠纷)、5kg压力(有一定影响的矛盾 事件)、10kg压力(给自己打击较大的事情 一直持续耿耿于怀的事件等)。
减法:减去1kg压力(很快就化解过去的压力)、5kg压力(经过一番努力能完成的事件,或者经朋友开导,自己想想也就想通的方法)、10kg压力(找到专业人员咨询,化解自己心理疙瘩)。
累加每一档的事件,计算全部压力,比如:我这周有一次赶交通车,很急,担心迟到(+1kg),为买衣服的事和妈妈斗了嘴很不开心(+1kg),上班出了一次不算严重的小差错(+5kg),领导布臵了一项很急很重的任务(+10kg);赶上了车,没迟到,很开心(-1kg),完成了领导布臵的工作(-5kg),和很好的朋友聊天,觉得大家很投机很对味,有了“同道中人”的感觉(-5kg),我现在的压力就是:1+1+5+10-1-5-5=6kg 大家可以自己算算,自己身上分别背负着多少压力,分别是哪些压力?
(三)面对压力,我们能做什么? 对应黑板上已有的压力,及各自算出的压力分数,引导大家释压,怎样释放?由大家齐思共想出主意,每想出一个办法就划掉自己的一项压力,基本上有一项压力,就必然对应一种方法,关键只要你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和肯主动思考的脑袋。
除常规的倾诉、找心理辅导员、看书吸取知识外等等,再提供一些新的好的方法:香薰释压 音乐释压 甜品释压 运动释压 瑜伽释压 笑话释压……
这里举例是自我催眠释压法:自我催眠可释放“过剩”压力 自我催眠是运用自我暗示方法导入的一种类似睡眠的特殊意境。在这种意境中,你为自己暗示的催眠指令会变成清晰的图像(如会见亲友、游览风光)和真实的感受(如舒展心情、消除疼痛),如果技艺纯熟,自我催眠术还可用来克服自卑感、增强记忆力和治疗心身疾病等。这并不是因为自我催眠术有什么神秘,而是因为它唤醒了你被压抑的心理对生理的控制力。
如果能请一位催眠师为你做几次催眠,然后练习自我催眠就易如反掌了。即便没有这个条件,只要按程序练习一段时间,也是很快就能学会的。
下面的步骤能帮助你进行自我催眠:
1、找一个舒适的、隐私的地方坐下来或者躺下来,以你认为舒服的姿势就行。
2、闭上眼睛,试着去排除心里的焦虑和恐惧。一般来说,当你试着开始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不让自己去想事情是很困难的。出 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不去想,相反,你要静下心来,好像你能看到这些想法,然后让它们轻轻飘走。
3、消除身体的紧张和压力。从你的脚趾头开始,想像你的紧张和压迫正在慢慢远离你的身体,从你的身体中消失。放松你的脚趾头,然后是你的脚,继续放松小腿、大腿、臀部、腹部等,直到你放松每一个部分,包括你的脸和头部。
4、缓慢地深呼吸。
5、欣赏你现在的放松状态。想像你正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想像自己是快乐和放松的。
带领学员做一次简单释压练习,最后布臵作业,自己回去可以常练习,然后再给自己打打压力分,看清楚是哪些东西在干扰着自己宁静、优雅的心。
(四)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对挫折、苦难,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需要博大的胸襟,非凡的气度。如果你感到痛苦,证明你的心还不曾麻木。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逆境中磨炼出你的意志,不必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如蚌之含砂,在痛苦中孕育着璀璨的明珠。人生的烦恼来自于非分的欲望,种种诱惑使你心中的明月蒙尘。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既不抱怨贫贱又不仇视富贵。而对世俗,不随波逐流;面对权贵,如雪峰坚守自己的高洁。这是勇敢,也是骨气,一切都出自本心。
和大家分享这些都是对付日常压力的基本方法。试着做一做吧,你会发现,原来压力也那么的脆弱,不堪一击。最后,给大家说一句: 不要忘了休息,过重的劳动会导致人生理疲劳,效率低下,从而导致过分的焦急与紧张。适当的休息不但会缓解大脑疲劳,而且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减轻心中的压力。虽然大家身处特殊环境,但也应抓紧各种宝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毕竟完美的、理想的、符合自己心意的好事,不会时时降临自己头上,我们还要开心快乐继续生活下去。
教案设计:曹 佳 2010年11月20日
第二篇:《有多重》教案(范文模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500克的盐(2袋)、笔、尺子、台秤、天平、曲别针3个、一角钱硬币、一粒花生米、两粒黄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师:(游戏导入)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和大家玩个游戏,下面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下面请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一听。(课件出示一个小孩背两个小孩的动态图。)
生:我感觉抱生1时比抱生2时更费劲,因为生1的体重更重,所以抱生1更费劲,而抱生2时就显得更省劲一些。
师:好,请回。是呀,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有重有轻,它们到底各自有多重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轻重的问题——有多重。(书写板书)
二、实践体验,探索新知。
1、认识秤。
师:要想知道刚才这两位同学谁重谁轻,应该怎么办呢? 生: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生:我们可以用秤来称一称。师:这两个方法都不错!如果物品的包装上标有质量,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些物品的质量。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到商店任选3件自己喜欢吃的食品调查它们的净含量。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引学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调查结果呢?(课件出示商店各种商品的货架图)
生:1包火腿肠有500克,一根火腿肠有45克,一包薯片有125克。生:一包饼干500克„„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好!你们刚才说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用来表示物品的质量,(出示课本主题图学生大声朗读智慧老人的话)。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师: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包装。比如:刚才两个同学的体重、桌上百度鸡蛋、苹果等物品,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怎么办呢?
生:用秤来称。
师:那么对于秤你们了解多少呢?生活中有哪些秤呢?把你认识的秤介绍给大家吧。
生:我知道的秤有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等等。(课件出示秤的示意图)
师:看来你真是生活的小能手呢。刚才啊我们认识了天平和盘秤等计量物品质量的仪器,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桌上的物品有多重呢?
3、认识克。
师:同学们看!桌子上有一枚一角钱的硬币大约是克,请你们拿出一角钱硬币用手来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到底有多重。感觉怎么样?(课件展示一角钱硬币为1克的天平测量图)
生:感觉很轻。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称比较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为单位,一般用字母“g”来表示。(板书)
师:好,现在老师需要大家小组讨论,请你在你准备的物品中,哪些你认为大约是一克?用手掂一掂。现在开始。
生1:我们小组经过与1角钱进行对比与反复的掂量,终于探究出以下结果。生2:1粒花生米大约为1克。
生3:2粒黄豆大约为1克。生4:3个曲别针大约为1克。
4、认识千克。
师:看来大家真是细心的好孩子。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桌面上哪些物品时比1克要中的物品呢?
生:有食盐、笔、尺子。用手来掂一掂一袋食盐、两袋食盐有多重?这回拿起来感觉怎么样呢?
生:感觉比较重。
师:那么老师告诉大家2袋盐大约为1千克。那么之前我们再称比较轻的物品时,用“克”作为了单位,那么这次我们在称比较重的物品时,我们一般用“千克”作为单位,在国际上用字母“kg”表示。(课件展示两袋盐大约为1千克的图示)
师:那么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究竟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现在小组谈论开始。
生1:我来代表我们小组回答克与千克的关系。大家看我们通过盐后面的净含量表知道1袋盐大约为500克,刚才我们通过老师提供的信息知道2袋盐大约为1千克,所以500×2=1000g,所以1000g=1kg.师:你们小组总结的真好,思维真清晰。
师:那么请同学们以克和千克为单位说一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的质量吧。生:我的体重27Kg.生:„„
三、习题小练,巩固新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下面这些物品都有多重吧。(课件出示练一练第一题)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引学案,填写一下都有多重吧。
生:我首先看台秤 的单位是克,指针的读数为100,所以一枚鸡蛋100克。生:我首先看台秤的单位是千克,指针读数为5,所以一个西瓜重5千克。生:我首先知道体重秤 的单位是千克,指针都市为25,所以笑笑的体重为25千克。师: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怎样读出物体的质量为多少。那么大家看一看这些物品都应该填什么单位呢?(课件出示练一练第2题。)
生:我认为苹果比较轻,所以单位为克。生:我认为洗衣粉也比较轻,所以单位为克。生:我认为小狗质量较重,所以单位应为千克。
生:我认为虽然白菜较轻,但是它前面的数只为2,所以得填千克。师:大家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老师看看都填对的有哪些同学们呢? 师:看来这些知识大家已经掌握的非常好了,那么这些单位换算呢?大家来看一下第三题。(课件出示练一练第三题。)
生:大家齐说答案。
四、拓展应用
师:老师这有一道终极挑战,看看你们能不能解决这道题呢?(出示练一练第6题)
生:我们通过第一幅图知道2个梨和6个橘子一样重,所以1个梨和3个橘子一样重,第二幅图知道2个苹果和4个橘子一样重,所以1个苹果和2个橘子一样重,所以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一个梨和一个苹果应该和5个橘子一样重。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看来你们的能量真的是不容小觑啊。
五、总结反思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我知道称较轻的物品单位用g来表示,称较重的物品,单位用kg来表示。
生:我知道1000克=1千克,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单位了。
生:因为这两个重量单位,让我以后在购买东西时能够更加方便的购物了。师:看来大家这节课真是收获不小,所以我们学习数学也是为了方便我们的生活,也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是生活小能手。
六、板书设计
有多重
克——g 千克——kg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第三篇:“有多重”教案
有多重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轻重。教材简析:教材创设了“有多重”这个教学情境,通过比较体重引导出可以用千克和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历称、掂、估的过程,充分地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体验1千克、1克的重量,明晰1千克=1000克。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验,促进学生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
教具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盘秤、天平、砝码。
(学生用)六人一组:每人一个2分硬币、一袋1千克重的米、500克重的精盐;小组内共用学具箱里装黄豆、图钉、曲别针、橙若干;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师:大家都知道自己的体重吗?谁来告诉老师?
生1:我有45斤。
生2:我有40斤。(边听边板书“斤”)那你们能根据自己的体重估计一下我有多重吗?
生1:你有120斤。师:原来在你眼里我有那么重啊,看来我得减肥了。生2:你有80斤。
师:恩,还差一点。
生3:你有90斤。同意90斤的举手。
(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你们真聪明,这回差不多了,老师的体重啊是95斤。生:YEAR。看来根据自己的体重再估计老师的体重就会很容易了,这个办法真不错。
一、生活引入,揭示课题
师:刚才猜体重时大家用到了一个词(边说边板书:斤),它是用来表示什么的?
生1:是用来表示重量的。
师:同意吗?(生:不同意,[„])同学们都说的有道理,重量是我们生活中的语言,数学中我们就说斤是用来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生2:是用来表示质量的。
[师:同意吗?你真棒!生活中我们就用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国际上规定用字母KG表示千克,G表示克。(板书课题)] 师:那你还知道哪些表示质量的单位吗?
生:克和千克。
生:公斤。
生:吨。
师: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在这些单位中,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克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克和千克。(板书:千克、克)在生活中它们通常表示物体有多重。(板书课题:有多重)
二、结合经验,提出问题
师:有关克和千克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表现出很困惑的样子)看来大家对它们比较陌生,那有关克和千克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用?
生2:我想知道克和千克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3:我想知道他们有多重?
师:善于动脑的小朋友,你们的问题提的很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和千克、克交朋友,好吗?
生:好!
三、整体感知,初步认识(比较体会1千克与1克的重量)
师:老师给每位同学的桌上都准备了两样东西,看看是什么? 生:一袋米、一个2分硬币。师:如果一只手上放一个2分硬币,另一只手放一袋米,会是什么感觉呢?想不想试试?
生:想。
师:那就赶快开始吧。
(学生掂一掂比较)
学生大声喊着:这边太重了,那边太轻了。
师:这袋米太重了,你知道它有多重吗?
生:1千克。师:这你也猜着啊,你真了不起,这袋米刚好重1千克。
那这枚硬币呢?
生:1克。
师:你们真厉害。好,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感受一下1千克和1克吧。请放下。
四、亲身经历,加深认识
1、估计1克重的物品 A、猜1克
师:除了这枚硬币,你能找找学具盘里还有哪些大约重1克的东西吗?然后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活动后汇报,师:你来说?
生:别针。
师:把话说完整,几颗别针大约重1克啊? 生:2颗别针大约重1克。
师:,好象差不多。
生:我认为3颗黄豆也是1克。
师:看起来是有点象。生:我认为豆子和图钉一共是1克。
师:哦,两样合起来,与众不同。
师:还有谁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4颗图钉大约重1克。B、认识秤
师:大家的意见都不相同,那怎样才能知道你们估计的到底是不是1克重呢?
生:用秤称。
师:哦,用秤称,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你们都认识哪些秤啊? 生:盘秤、天平、吊秤„ 师:看来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咱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演示)
C、天平验证
师:这么多各式各样的秤,那称1克这么轻的物品用什么秤合适啊? 生:天平。
师:同意吗?(生:同意。)你真聪明。
(出示实物天平)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个天平,你们说咱们先称一称什么?
生:称一称黄豆„
师:好,就称黄豆。谁愿意上来和我合作?先看看天平是否平衡了?(师生共同演示):先把大约1克重的硬币放在天平左边的托盘上,然后把刚才同学们估计的3颗黄豆放在右边的托盘上,仔细观察一下是否平衡了?(生:还没有)
师:哪边重?
生:2分硬币重。
师:说明3颗黄豆有没有1克?(生:没有。)
(生操作)那我们继续加黄豆,再拿2颗试试,现在怎么样?(生:差不多了)
师:一共是几颗?
生:五颗。
师:对了,一共五颗黄豆大约重„1克。谁来把这句话完整地说一遍?(指名复述:大约5颗黄豆重1克)。你的声音非常响亮。其实图钉、别针老师在课前也称了,正确答案是三颗图钉约重1克,三颗别针约重1克。你们猜对了吗?没有也不要紧,希望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咱们的估计能力能有更大的提高,好吗?
2、体验100克
A、感受100克黄豆和1克硬币 师:刚才我们已经感觉到1克„太轻了,如果把很多个1克放在一起会有多重呢?你们想知道吗?(生:想)现在啊就请每位同学从学具盘中轮流拿一袋黄豆掂一掂,另一只手放一个2分硬币,比比看,什么感觉?
生1:黄豆比2分硬币重。
师:重多少? 生:重的多。
师:大家都是这样的感觉吗?
师:是。B、猜重游戏
师:好,那就根据你们的感觉来一次小组之间的猜重夺红旗比赛,看哪组能获胜,好吗?(好!)听清楚规则:首先每位同学先估计一下这袋黄豆的重量,然后小组同学从你们的估计中选一个大家都认为最合适的答案进行汇报,最后哪组的估计最接近正确答案哪组就可赢得一面小红旗。好,准备,开始!
(小组活动)
师:好,统一一个意见向老师汇报,第1组。
组1:60克。
组2:100克。
组3:80克„„ 师:哦,大家的意见都不同,到底谁的答案正确呢?记住各自的结果,我们来请天平来帮忙检验一下。用天平称物体时我们还需要用到砝码。(出示砝码)谁和我来一起来操作一下?
教师演示:先把这包黄豆放在左边的托盘里,再夹出50克的砝码试试,平衡了吗?(生:没有)哪边重?(生:黄豆重)看来还不止50克,换个100克的试试怎么样?现在呢?(生:差不多了)
师对台上的同学说:来,你大声的告诉大家这袋黄豆的质量是多少?
生:这袋黄豆的质量是100克。
师:哪组获胜?
师:祝贺你们,给你们插上红旗!
很快算一下,100克里有多少个1克? 生:100个。
师:多少个1克?
生:100个1克。
师:好样的。其他的小组不要灰心,你们还想不想继续猜?
(生:想)
3、体验500克
师:好!比赛继续进行,这次猜重的物品是1袋盐,规则和刚才一样,准备,开始!
(学生活动)
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和小组同学交流,然后汇报: 师:想好的请举手,第1组汇报。组1:400克。组2:450克。组3:400克„„
师:都同意500克啊?谁来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因为黄豆是100克,我觉得这袋盐比黄豆重的多,所以是500克。师:哦,你根据一袋黄豆的重量就能估计出一袋盐的重量,真不简单。师:那这袋盐到底有多重呢?撕开贴纸看一下。(结果:500克)师:答对的小组举手,来,恭喜你们!(边发小旗)
教师边小结:你们之所以能获胜,是因为方法好,看来借助一个已经知道重量的物品去比较会估计得准确一些。
4、体验1千克,以及认识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一袋盐重500克,算一算两袋盐重多少克? 生:1000克。(师板书:1000)
师:咱们来称一下吧。想想称这两袋盐再用天平合适吗?对,我们就可以用盘称,(教师演示)谁会认?
生:1千克。
师:对,称物体时我们就要看称的指针,指针指向1kg,说明两袋盐的重量就是1千克。(板书:1)两袋盐的重量算出是1000克,称出是1千克。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答师板书“=”)
师追问:为什么1000这么大的数能和1之间划等号呢?
生:1000的单位是克,1的单位是千克,它们连上单位就相等了。
师:哦,原来左右两边单位不同,重量却相同。回答的非常好,掌声鼓励!师:这两袋盐里有多少个硬币的重量呢?
生:1000个。师:谁来完整的说一遍,这1000克里有多少个1克? 生:这1千克里有1000个1克。
师:谁会读?谁能读的更好?
生:1
千克=1000 克。
师:好,根据这个关系,我们来进行一次抢答比赛,好吗? 生:好!
师:会的同学就马上站起来回答,请看题。(课件出示)
1千克里有()个1克?
师:呵,还行啊。2千克里有()个1克?
师:这么快啊。5000克里有()个1千克?
师:好样的!学生抢答。
5、小组比赛。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既然你们500克的盐猜的这么好,我们再来猜更重的东西,好不好?
生:好!
请听规则:首先每个人先自己动脑想想怎样就能又快又准地从桌子上取出1千克重的橙,然后小组同学商量着来用塑料袋装好;最后哪组装的橙的重量最接近1千克哪组获胜。(小组讨论,取橙)
师:一二三。
生:我坐好。
师:请每组的组长提着你们装好的橙上台来,我们一起来验证。请两个同学上来做裁判。
(组织好学生按小组顺序排好队)师:第1组,1千克超过1大格。
师:好,记住你们的答案,第2组,1千克少了7小格。师:第3组,1千克少6格„ 师:哪个组称的重量最接近啊? 生:第1组!
师:恭喜你们!请你们插上1面红旗!
来,我们数数,大约1千克的橙有几个? 1、2、3、4、5、6,原来六个这样大的橙大约有1千克。
五、活动练习,拓展应用
师:那么到现在为止,你觉得自己和克、千克成为好朋友了吗?(生:是的)师:好,那谁敢接受新的挑战?
1、填单位名称
师:这么多啊,好,一起回答,请看第一题,(音乐)填上合适的单位。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想好了,第一个,雪梨150„? 生:克。
师:填千克不行吗? 生:不行,太重了。
师:150千克的雪梨估计得要一个大巨人来吃了。„„
2、连线
师:小猪多重?
生:„
3、数学日记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亮亮的日记。(课件播放)
师:你们觉得他的日记写的怎么样?有哪些不太合适的地方? 生:鸡蛋应该是50克,不是50千克。师:还有吗?„
4、背同学猜体重
六、师总结
师:好的同学们,看来你们已经和千克、克成为好朋友了。那么你们今天学的开心吗?
生:开心。
师:看到你们学的又快又好,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其实质量单位还有很多,只要你们认真观察、勤于动脑,你们将会有更大的收获的!最后老师就把这些橙送给你们,祝你们学习进步,心想事成!下课!
第四篇:你在我心中有多重
在我还没有懂得爱的时候我爱上她,可能那不算是爱。但在我的心里她会长久的占有所有的空间——直到我可以把她忘记的时候。
她不算漂亮,或者只能说不太丑。一颗童心的她恰是我久久追寻的女孩。我不知不觉的陷在她的泥潭里。他们多数不理解我,为什么呀就要找这么一个看上去闹子有毛病的呢?都说处在爱情中的人是愚蠢的,是的,现在我看她自己都会感到她丑,也许因为她现在不的、是我的女朋友了吧!
后来我的恋爱是失败的,因为我不能忘记她。我总爱用现任的和她比,我也戴上了有色眼镜,这一切都都是她和我绝交带来的——我没有得到她。
时常想起她,不是一般的系念,我想立刻跑到她的身边,拥抱她,永远不放开。我不要她的怜悯,怜悯我,只会使我更不安,我不知道是谁欠谁的,啊呀,我不会放弃我的生活,尽管不快乐。
第五篇:《有多重》教学设计
《有多重》教学设计
陕西师范大学御锦城小学数学教师
雒甜
【教材依据】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45页至46页,第四单元千克,克,吨的第一课时《有多重》。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对常用的质量单位也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质量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有一定的挑战性。教科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充分的感知和体验,增加对克和千克的感知认识,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课只有让学生亲生经历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在教学中不仅引入了视频教学,还应该设计一些丰富的体验活动,注重学生活动的实效性,由简入深,具体而真实的感知和体验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建立准确的质量概念。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① 结合“称体重”的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②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③ 能运用千克和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方法与途径:
通过感知,掂一掂,估一估让学生经历物体有多重;通过测量,测出物体的质量。
(3)情感与评价: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能力,养成估一估,测一测的好习惯。(4)教学手段的运用:
通过运用多媒体视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亲身体验1千克和1克各有多重。
(2)教学难点: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教学准备
1.翻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师用书,认真研读课本与教参;
2.运用网络查阅关于“千克”与“克”的相关资料;
3.录制视频(视频1:主要内容以“有多重”提出问题,采访班里的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有多重的视频;视频2:主要是教师利用天平测量3个曲别针的质量); 4.寻找生活中物体有多重,准备课件需要的图片; 5.制作Focusky课件 ;
6.准备教具,若干个苹果,400克的盐若干袋,天平,1千克白砂糖,弹簧秤,曲别针,500克的砝码等。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千克”和“克”与生活的联系(1)播放视频(视频主要内容采访班里的学生,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分别有多重)。
【学习成果预设:
学生通过视频播放,提出质疑,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有多重》。】(2)观察情境图,找出重要信息
① 提出问题:图中淘气和小鸟在干什么?他们分别有多重? 谁的体重更重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习成果预设: 生:在称体重;
生: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小鸟的体重是50克; 生:淘气比小鸟重; 生:人比小鸟重多了】
② 归纳总结: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千克”可以用“kg”来表示,“克”可以用“g”来表示。这两个单位表示的质量是不同的,一个重一个轻。
(3)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质量并且认识秤 ① 掂一掂,估一估谁的质量重。让学生掂一掂,估一估准备的两个质量相近的物体(红色和蓝色)哪一个重一些。
【学生成果预设:
生:红色物体的质量重一些; 生:蓝色物体的质量重一些。】 ② 认识秤,学会看上面的读数。
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两个物体的质量哪个重该怎么办?在生活 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
【学生成果预设: 生:测量;
生:台秤,电子秤,天平,磅秤等 生:超市,家里,菜市场等】
③ 出示准备的弹簧秤,提出问题,你知道圆盘上的刻度和数表示的意思吗?
2.动手操作,建立“千克”的概念
(1)称一称:称一称物体的质量,建立1千克的概念。(2)掂一掂:掂一掂准备的学具,感受1千克有多重。(3)估一估:用手掂一掂苹果,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然后用秤来测量,验证自己的猜测。
(4)找一找: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质量大约是1千克? 3.动手操作,建立“克”的概念(1)估一估:估一估3个曲别针的质量。
(2)测量:视频导入(教师录制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测量出3个曲别针的质量大约是1克)。
【设计目的:知道1克有多重,测量较轻物体时运用天平】(3)掂一掂:把称出的1克的物体放在手上来掂一掂。(4)寻找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4.掌握1千克=1000克
(1)估一估:让学生用手掂一掂1克的物体和1千克的物体,让学生说一说多少个1克的物体是1千克。
(2)认一认:出示foucsky让学生观察得出1千克=1000克。5.深化认识“千克”和“克”(练一练)
(1)通过游戏让学生感知几千克,几十千克。(出示不同的物体让学生来掂一掂,估一估物体的质量)
(2)填一填学生根据托盘秤上的指数说一说物体的质量(题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本46页练一练第一题填一填)。
(3)学生根据情境图和刚才的体验来填出合适的质量单位(题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本46页练一练第二题)。
(4)“1千克的棉花重还是1千克的盐重”学生独立思考完成。(5)思维拓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本46页练一练第六题)
6.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数学课开展了什么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7.作业设计:小册 8.板书设计
有多重 1千克=1000克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千克、克、吨的第一课时《有多重》。
本节课课前进行了资料查阅,准备学具,录制视频等保障了活动的质量。视频教学的引入,减少了学生在测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学会利用天平测量较轻的物体,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测量让学生学会测量,读出测量结果。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感知千克和克,让学生不断的感知生活中物体大约有多重。本节课操作活动较多,在课堂上及时了解了活动的进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活动时间以及范围,提高了活动效率,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并且活动中通过奖励千克,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此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在掂一掂,估一估,测一测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真实体验,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知1千克和1克。
本节课学生的测量活动较少,只是掂一掂,估一估,应该让学生自己也去尝试如何去测量,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可以更好的将数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1千克=1000克的过程中,让学生猜一猜,掂一掂的过程中还是设计的不够完美,可以通过测量真实的物体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奖励机制应该更加完善具体有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