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教学设计 教案(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00:3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教学设计 教案(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教学设计 教案(最终版)》。

第一篇: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教学设计 教案(最终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毛泽东在开国之初,为挽救新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而进行的斗争。

2. 掌握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新的探索”及取得的成果。并能分析

其经验教训。

3. 了解毛泽东的晚年岁月。4. 正确评价毛泽东功绩和过失。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充分展现毛泽东为挽救新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而进行的斗争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新的探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毛泽东丰功伟绩的认识。

2.搜集整理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的史料,教学生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

3.分小组讨论毛泽东的功绩和过失,正确评价毛泽东。

4.用列表的形式,从时期、重大活动、成果(特点)等方面,帮助学生归纳毛泽东的历史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对新中国的诞生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巩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2. 使学生认识: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

3.通过毛泽东历史事实的讲解,引导学生学习他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抗美援朝”的背景、成果、历史意义 难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含义、基本内容、实质和特点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4.标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合唱《东方红》

今年是建国60周年,共和国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共和国不会忘记她的缔造者,他是我们永远的记忆。今天我们学习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他是一个 真正富有传奇色彩的伟大人物,他是一个神奇的矛盾统一体: 他是一个思想家和革命家, 又是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 既是一个军事家和诗人, 又是一个书法家:

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 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

20世纪的中国和世界,留下了他独特而鲜明的印记。

今天我们从毛泽东的诗歌来探究一下毛泽东其人,来感受一下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和波澜壮阔

我们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思想转变组、开创新路组、革命建国组、社会主义探索组

我们已经把探究题发给大家了,大家根据课本、高一学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探索这三课内容来组织陈词。

一、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1910-1921)问题探究一:

1、中共成立前,毛泽东思想发生了怎样变化?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马克思主义

2、什么时间毛泽东转为共产主义者? 1920年夏

3、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标志是什么? 参加中共一大

4、毛泽东树立的志向是什么? 挽救国家、改造社会 诗歌:

立志篇:这首诗写于1910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首诗表达了毛泽东怎样的远大抱负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二、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1921-1927)1、1921-1927年毛泽东从事了哪些革命活动?

1、领导工农运动(1921-1927)

(1)中共一大结束后,回湖南从事中共湖南地方党组织和开展工人运动

(2)1925—1927年从事农民问题研究和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1927年参加“八七会议”,提出“政权由枪杆子中取得”

2)1927年—1928年领导秋收起义,起义后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3)发表《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方向。2、1921年中共成立后的革命道路是怎样的?结果如何? 城市包围农村、失败

3、秋收起义爆发后,毛泽东为什么主张放弃进攻大城市而转向农村?

最主要的因素是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

4、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5、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 充分说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

6、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 反映出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7、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有哪些理论贡献?

《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方向。沁园春•长沙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学习探究: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的是什么时候?,谁正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做出回答?做出了怎样的回答?(结合1925年的革命形势回答)

学生回答:(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国民大革命是一次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一次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他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由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全和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国民革命最终失败。毛泽东的怅寥廓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教师过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国到底向何处去,成了不少人思考的一个焦点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又是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小组朗诵: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学生活动与合作探究:我们可以从词中得到哪些关于秋收起义的信息? 这首词创作时毛泽东已

A.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D.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主要反映了()A.毛泽东灵活的战略思想

B.毛泽东革命的创新精神

C.中国的革命不需要共产国际的领导D.当时的党中央战略思想是错误的

三、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教师过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大为震惊,从1930年到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五次“围剿”,由于第五次“围剿”,执行了“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损失惨重。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在长征即将胜利的时候,毛泽东用诗词记载了这段艰难的历程,歌颂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壮举,请欣赏《七律.长征》 全班男生朗诵: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学生活动:如果请你设计一条“重走长征路”旅游路线,你认为从诗中哪些地点是应该去的? 为什么? 学生回答:(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岷山等)

学生思考:除了这些地点,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是值得去的?请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着重介绍遵义,围绕遵义会议展开,介绍遵义会议的意义)学生回答:(着重介绍遵义,围绕遵义会议展开,介绍遵义会议的意义)教师补充: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四渡赤水,冲破乌江天险,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是什么?在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也开始了”。全体学生跟录音朗诵:《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毛泽东创作该诗的历史背景?反映了毛泽东怎样的精神世界? 毛泽东领导红军主力在长征胜利后到达陕北,准备开赴抗日前线。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这里作者所说的风流人物指的是谁?

真正的风流人物,是今天登上历史舞台,把握人类命运,主宰世纪风云的工农大众!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该诗公诸于世,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件盛事

教师过渡: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中华民族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四、建立新中国(1937-1949)3)“ 革命建国组”:

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和解放战争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的?

是基于对哪些情况的分析而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的?(提示: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各种力量的态度;美英的利益要求。)为争取和平建国,他又进行怎样的努力? 欣赏朗诵(赵忠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2分)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这首诗我们可以通过它直接看到解放全国即将到来,解放军势不可挡的历史形势,也看出了作者对新中国的诞生充满了信心。蒋家王朝已经山穷水尽,旧社会即将崩溃,人民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教师讲解:通过近三年的解放战争,特别是1948年底到1949年初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盘踞了22年的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宣告蒋家王朝灭亡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在人民的“薄海欢腾”声中挥笔写成此篇。

(五)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1956年)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195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周年国庆纪念日,举国欢庆,盛况空前。毛泽东国庆观剧时很激动,便对坐在前排的柳亚子说:“这样的盛况,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呢?

建国后,毛泽东为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社会主义探索组”:建国初期,毛泽东进行了哪些重大决策和活动建设新中国?毛泽东在十年探索时期,有哪些正确的探索?探索中存在哪些失误?为什么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讲话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探索?(提示:《论十大关系》总结了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关系,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它成为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1)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领导中国人民巩固人民政权(措施:继续追歼反动势力,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恢复国民经济(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合理条整工商业,引导人民进行工农业发展)。(2)(1953-1956)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3)(956--1976)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走向繁荣昌盛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要活动:经济上: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指出主要矛盾,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政治上: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阐释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这些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消极探索:1958年,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政治:1957年反右扩大化、十年“文化大革命”。教师小结:

课堂小结

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少年立志,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青年抱负,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英雄气概,从毛泽东诗词中我们找到了中国革命的足迹,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成长探索的艰辛历程,毛泽东诗词和中国革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

课后习题

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和解放战争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的?

是基于对哪些情况的分析而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的? 为争取和平建国,他又进行怎样的努力?

(提示: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各种力量的态度;美英的利益要求。)

板书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第二篇:“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教学设计

“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教学设计

合唱《东方红》

今年是建国60周年,共和国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共和国不会忘记她的缔造者,他是我们永远的记忆。今天我们学习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他是一个 真正富有传奇色彩的伟大人物,他是一个神奇的矛盾统一体: 他是一个思想家和革命家, 又是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 既是一个军事家和诗人, 又是一个书法家:

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 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

20世纪的中国和世界,留下了他独特而鲜明的印记。

今天我们从毛泽东的诗歌来探究一下毛泽东其人,来感受一下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和波澜壮阔

我们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思想转变组、开创新路组、革命建国组、社会主义探索组 我们已经把探究题发给大家了,大家根据课本、高一学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探索这三课内容来组织陈词。

一、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1910-1921)问题探究一:

1、中共成立前,毛泽东思想发生了怎样变化?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马克思主义

2、什么时间毛泽东转为共产主义者? 1920年夏

3、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标志是什么? 参加中共一大

4、毛泽东树立的志向是什么? 挽救国家、改造社会 诗歌:

立志篇:这首诗写于1910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首诗表达了毛泽东怎样的远大抱负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二、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1921-1927)1、1921-1927年毛泽东从事了哪些革命活动?

1、领导工农运动(1921-1927)

(1)中共一大结束后,回湖南从事中共湖南地方党组织和开展工人运动(2)1925—1927年从事农民问题研究和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1927年参加“八七会议”,提出“政权由枪杆子中取得”

2)1927年—1928年领导秋收起义,起义后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3)发表《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方向。2、1921年中共成立后的革命道路是怎样的?结果如何? 城市包围农村、失败

3、秋收起义爆发后,毛泽东为什么主张放弃进攻大城市而转向农村? 最主要的因素是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

4、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5、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 充分说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

6、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 反映出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7、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有哪些理论贡献?

《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方向。沁园春·长沙(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学习探究: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的是什么时候?,谁正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做出回答?做出了怎样的回答?(结合1925年的革命形势回答)

学生回答:(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国民大革命是一次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一次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他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由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全和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国民革命最终失败。毛泽东的怅寥廓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教师过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国到底向何处去,成了不少人思考的一个焦点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又是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小组朗诵: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学生活动与合作探究:我们可以从词中得到哪些关于秋收起义的信息? 这首词创作时毛泽东已

A.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D.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主要反映了()A.毛泽东灵活的战略思想

B.毛泽东革命的创新精神

C.中国的革命不需要共产国际的领导D.当时的党中央战略思想是错误的

三、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教师过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大为震惊,从1930年到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五次“围剿”,由于第五次“围剿”,执行了“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损失惨重。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在长征即将胜利的时候,毛泽东用诗词记载了这段艰难的历程,歌颂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壮举,请欣赏《七律.长征》 全班男生朗诵: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学生活动:如果请你设计一条“重走长征路”旅游路线,你认为从诗中哪些地点是应该去的? 为什么?

学生回答:(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岷山等)

学生思考:除了这些地点,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是值得去的?请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着重介绍遵义,围绕遵义会议展开,介绍遵义会议的意义)学生回答:(着重介绍遵义,围绕遵义会议展开,介绍遵义会议的意义)

教师补充: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四渡赤水,冲破乌江天险,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是什么?在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也开始了”。

全体学生跟录音朗诵:《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毛泽东创作该诗的历史背景?反映了毛泽东怎样的精神世界? 毛泽东领导红军主力在长征胜利后到达陕北,准备开赴抗日前线。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这里作者所说的风流人物指的是谁?

真正的风流人物,是今天登上历史舞台,把握人类命运,主宰世纪风云的工农大众!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该诗公诸于世,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件盛事

教师过渡: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中华民族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四、建立新中国(1937-1949)3)“ 革命建国组”:

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和解放战争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的?

是基于对哪些情况的分析而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的?(提示: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各种力量的态度;美英的利益要求。)为争取和平建国,他又进行怎样的努力? 欣赏朗诵(赵忠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2分)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这首诗我们可以通过它直接看到解放全国即将到来,解放军势不可挡的历史形势,也看出了作者对新中国的诞生充满了信心。蒋家王朝已经山穷水尽,旧社会即将崩溃,人民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教师讲解:通过近三年的解放战争,特别是1948年底到1949年初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盘踞了22年的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宣告蒋家王朝灭亡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在人民的“薄海欢腾”声中挥笔写成此篇。

(五)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1956年)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195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周年国庆纪念日,举国欢庆,盛况空前。毛泽东国庆观剧时很激动,便对坐在前排的柳亚子说:“这样的盛况,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呢?

建国后,毛泽东为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

“社会主义探索组”:建国初期,毛泽东进行了哪些重大决策和活动建设新中国?毛泽东在十年探索时期,有哪些正确的探索?探索中存在哪些失误?为什么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讲话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探索?(提示:《论十大关系》总结了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关系,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它成为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1)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领导中国人民巩固人民政权(措施:继续追歼反动势力,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恢复国民经济(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合理条整工商业,引导人民进行工农业发展)。(2)(1953-1956)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3)(956--1976)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走向繁荣昌盛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要活动:经济上: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指出主要矛盾,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政治上: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阐释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这些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消极探索:1958年,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政治:1957年反右扩大化、十年“文化大革命”。

教师小结: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少年立志,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青年抱负,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英雄气概,从毛泽东诗词中我们找到了中国革命的足迹,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成长探索的艰辛历程,毛泽东诗词和中国革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

第三篇: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的演变过程是在屡屡遭遇挑战,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过程。宋明理学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理学兼收并蓄发展成完整的哲学体系,更加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并最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本课上承魏晋儒学的危机和唐宋三教合一的潮流,下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们对理学的反思和批判,在教材中具有突出地位。

二、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们已经基本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方式,基本掌握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也具有了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对儒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但是因为本课内容主要研究思想理论,所以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

针对上述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拓展资料,联系实际,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加深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新阶段的表现,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重点、难点

1、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确定理由:掌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准确说明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也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实现知识能力目标的保证。

突破策略:利用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讲解,借助补充资料和巩固训练帮助学生掌握。

2、难点: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确定理由: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理解,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所以需要学生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方面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故定为难点。

突破策略:教师提供大量的资料,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并由教师做总结归纳,体现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互动探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

针对学情特点,实行创设情境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针对本课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辅之以生动材料和细致讲解的方法,形成感性认识,为理性分析和评价打下基础;针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以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最终形成全面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学手段:

本课内容多而抽象,加之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所以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六、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导学案课前预习、收集相关资料,课堂思考回答问题,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2、合作探究: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获得新知识。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1、布置学案,让学生预习教材,了解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2、让学生搜集跟二程、朱熹、王阳明有关的小故事,帮助他们多角度地认识宋明理学家及其观点。

(二)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引用张载的格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学生理解并尝试解析这段话的意思。可让学生阅读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思考是什么赋予他们这种豪迈的英雄气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析这段话,了解特定时代的人物特色,激发学生研究宋明理学的兴趣,从而进入对本课的探究学习。

(三)讲授新课

1、对教材课题和知识结构作如下调整: 知识结构:

课题:宋明儒学的新发展——理学

一、传统儒学的危机——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三、民族文化中的理学——理学的历史影响和辩证评价 依据:

(1)、新课改理念下,教材只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教师可以依据课标,大胆地处理教材。(2)、课标要求说明宋明儒学的新发展,但教材课题是宋明理学,对学生来说有些突兀,稍加调整,有助于学生从一开始就能理解理学就是宋明儒学新发展的表现,从而形成正确的思路。

(3)、知识结构的调整使本课的主题更加突出,体系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的把握。

2、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时代的挑战——儒学的衰落和佛道两教的兴起 问题设置:

春秋到秦汉,儒家思想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为什么在汉代确立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却出现了严重危机?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互动,简单回顾春秋至秦汉儒学发展的历程和地位的变化及原因,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把握儒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对比性的问题更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2)、争鸣与交融——唐宋时期的“三教合一” 设计意图:

三教合一是理学兴起的重要背景,但三教的含义、合一的表现及与理学兴起的关系,是学生难以明白和理解的内容,所以应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在此可用韩愈的一首诗来创设情境:“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这封给韩愈引来政治之祸的“朝奏”说明什么呢?这一问题是如何发展的呢?

3、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1)、理学的含义

这是本课重要的历史概念,是学生必须明白的内容,但教材介绍的过于简略,所以教师在补充一定材料的基础上给学生讲解清楚。比如补充“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故事。(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问题引导:

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代表人物各有哪些?请介绍他们的故事和各自的主张。设计意图:

学生进行过课前探究,课堂上的展示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对人物的介绍能够增加学生对理学家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也有助于他们对理学观点的理解和评价。(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问题引导:程朱理学的观点与陆王心学有哪些异同?提供“鹅湖之会”“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设计意图:

此处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但比较抽象难懂,所以通过相关材料的补充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表格的设计和使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调理化,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解决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完成,体现新课改合作探究的理念。

4、民族文化中的理学——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和辩证评价 问题引导:再联系张载的那段偈语思考

宋明理学对当时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理学所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理学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之间有无关系?

设计意图:

此处是本课的难点,是知识的升华和运用,通过多角度资料的呈现和问题引导,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此处还要注重体现历史的时代感和历史为现实服务的功能,使学生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四)小结

经过程朱、陆王等人的努力,儒学在宋明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并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宋明之后,儒学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儒学又将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

教师总结概括主要内容,并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使本节课的内容得到延伸,也为下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八、习题设计:

设置紧跟知识点的单项选择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反馈性练习,巩固知识点。课后练习为本课中讨论题的延伸,培养学生历史的思辨能力。

第四篇:第4课 搜索引擎 教学设计

第4课 搜索引擎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搜索引擎的含义,知道搜索引擎的作用。2.知道常用的搜索引擎。

技能目标:1.掌握搜索引擎的常用方法。

2.通过查找资料,初步学会搜索和观察结果,找到自己的资料。情感目标:体验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2重点难点

重点: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难点:多个关键词的运用。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引入

1.师:上课前请大家看一个短片,这个短片里的主人公是谁呢?(柯南)今天我要来测试一下我们班谁有成为“名侦探柯南”的潜力。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 生:听讲

2.师:柯南要查案,首先他也要查找资料。现在的小柯南们,你们用什么来查找资料更方便呢?

生:考查找资料的方法(上网))3.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上网查找资料,使用搜索引擎,帮助帮助柯南寻找蛛丝马迹(板书:搜索引擎)

(用柯南作为课程的开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逐渐引入课程。)活动2【讲授】新授

(一)一个关键词 幻灯片4(运用幻灯片给出明显的关键词,让学生自己提取,同时破谜题,激发学生兴趣。)1.师:这是一个照片,可是我很好奇,他是谁呢?想不出来啊。同学们,你能告诉我吗?生: 思考,图片里面的是谁(知道——保守秘密,看看你的答案对不对;不知道——怎么办)2.师:看看旁边的提示,你能找出一个关键词吗? 生: 寻找关键词(中国科学原子能之父)

3.师:连关键词都被你们轻而易举的找到了,那我们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可是去哪里破案呢?

生: 思考,利用关键词,如何搜索资料(大部分学生想起百度,顺带解释一下搜索引擎)4.师:记得百度怎么运用吗?(提示学生百度的运用方法)5.一分钟,学生尝试搜索。生: 根据关键词搜索

6.学生公布答案,请一位学生演示操作。(二)多个关键词

(从易到难,由少到多提取关键词,设置情境,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破解了前一个谜题,你们可不要沾沾自喜,我还有更大的挑战等着你们,准备好了吗? 幻灯片8 2.师:这是一本杂志的封面,原本是介绍这位成功人士的,可是我忘记了他是谁,现在就需要你们睁大眼睛,破解这个谜题。阅读一下,请你找出关键词。生: 思考,阅读,讨论,寻找关键词 3.学生根据关键词搜索。

生: 学生根据关键词搜索,选择合适的内容破解谜团。4.教师总结。

5.选出班级中最有侦探潜力的学生。(三)搜索引擎大家庭

师:你还知道其他的搜索引擎吗?请你阅读书本第12页,搜索引擎大家庭。生: 阅读书本,了解其他搜索引擎。活动3【活动】玩转搜索引擎

玩转搜索引擎

1.师: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搜索引擎,以最快的速度回答我以下五个问题。(见word文档)

运用搜索引擎,寻找关键词,回答五个问题,比一比谁最快。五个问题

(1)世界上的动物种类繁多,蜘蛛就有很多不同的类别.你知道蜘蛛有多少种吗?(2)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你知道它是每年农历的哪一天吗?(3)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记录哈雷彗星的人是哪国人吗?(4)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第三长的桥梁,那么你知道它全长多少公里吗?(5)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高尔基是哪国人? 2.交流成功心得。

生:交流成功心得(关键词的选择,复制粘贴小方法 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么一学习,看来以后什么难题都难不倒你们了。想要查找资料更方便,怎么办?(总结课程,点题。)

第五篇: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16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学业分层测评

学业分层测评(十六)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毛泽东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这反映了()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早期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 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 D.毛泽东早期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传入中国的,从“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可看出其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答案】 D 2.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古田赖家坊的“协成店”驻地写了一封题名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的长篇信函,除对那些右倾悲观思想做了分析批评外,更多的是深刻阐发了他的关于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该信函()A.明确指出工人无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B.肯定了农民的历史作用和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C.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实际上否定了当时部分“左”倾领导人奉行的“城市中心论”

【解析】 材料中毛泽东阐发的是中国革命的道路,与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无关,也与农民革命的重要性无关,故A、B两项错误;1939年毛泽东才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他强调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故D项正确。

【答案】 D 3.毛泽东说:“《毛选》哪是我一个人的著作啊,里边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代价的。”这说明了()A.《毛选》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著作 B.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C.毛泽东思想是从群众斗争实践中得来的 D.毛泽东具有非常谦虚的优秀品质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毛泽东思想是从群众斗争实践中得到的,是对革命斗争实践的总结和升华,C项正确。

【答案】 C 4.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有关毛泽东著作的连线,不正确的是()A.《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B.《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C.《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解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是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论十大关系》提出的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A 5.1958年5月,毛泽东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为了实现“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C.②③

B.①② D.①③

【解析】 本题注意题干的时间限制为“1958年”。③发生在1966年,时间上不符,排除含③的A、C、D三项。

【答案】 B 6.孙中山和毛泽东是20世纪的两位伟人,对中国历史发展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思想的相似之处是()A.直接来源于西方启蒙思想 B.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产物 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D.包含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解析】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与启蒙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指导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产物,故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故C项错误;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推动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行,担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故D项正确。

【答案】 D

[能力提升] 7.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把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看待的。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

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材料二 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毛泽东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创新精神?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建设新中国”作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国营经济是„„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不没收„„私有财产”“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作答。第(3)问属于开放性的探究题,可从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与国情相结合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本侵华;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目的:争取民族独立,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

(2)政权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经济上,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发展;文化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

下载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教学设计 教案(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教学设计 教案(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4课_唐朝的民族关系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唐朝疆域的四至;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①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

    五年级语文第4课教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科目:历史 年级:八年级 教学设计:宋金花 时间:7-31 编号:03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黄海海战,威海卫溃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

    第4课 《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第4课 《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 “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危机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危机的影响。罗......

    第3课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凯末尔所处时代的土耳其国内外历史背景,认识凯末尔成为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的客观环境。 了解凯末尔的生平,认识他由一名出色的军人......

    第4课草莓(语文版教案)-教学教案[本站推荐]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中第19--21页。本课通过对一颗晚熟的草莓的联想,托物言志,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生活的感受。 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

    第4课 画中画教案

    第4课画中画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过程与方法:画一副画中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

    第4课《蚂蚁》教案

    第4课《蚂蚁》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 2.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3.借助,加深对生存、生命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中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