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教师招聘面试《电荷》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电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难点】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通过动手小实验,由教师进行演示,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以及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并将棒靠近纸屑、头发或其他轻小物体,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可以发现摩擦过后的棒会吸引轻小的物体,从而引出本节的课题——电荷。
环节2:讲授新课
1.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或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硬橡胶棒或玻璃棒带了电,或者说它带有了电荷。由此引出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点的现象叫摩擦起电。通过小实验引入本节的课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好更快地进入课堂。
2.两种电荷: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入手,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气球为工具,将两个吹足气的气球分别在干燥的皮肤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将悬线提起,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及现象分析,学生可以知道由于摩擦,气球带电,因此可引发学生猜想,由于气球带电,使两个气球弹开。
根据学生猜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并谈论。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硬橡胶棒,玻璃棒,毛皮,丝绸。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会产生什么现象?(互相排斥)(2)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产生什么现象?(互相排斥)(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互相靠近时,会产生什么现象?(互相吸引)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小组间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硬橡胶棒上的电荷和玻璃棒上的电荷是不同的,由此引出在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并且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得出正负电荷的相关知识。
根据实验现象以及概念介绍,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验电器
通过实物展示,为学生出示实验室中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器材——验电器,并为学生介绍验电器的构造。
接下来通过实验展示,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提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一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金属箔张开,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当带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带点体所带的电荷越多,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大。
4.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这部分主要是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这部分可以由学生自主阅读,并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生活中静电现象应用的原理是什么?(2)静电现象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防护,以具体事例来进行说明?(3)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关静电现象的实例?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并进行解答。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示小实验的过程,为学生介绍带点物体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个小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可以通过动画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看到实验现象,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雷电为例子,说明放电产生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防护,雷电是一种发生在大气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地面附近的雷电会造成很大的破坏作用,甚至发生人、畜的死伤事故,因此人们为了避免发生此类事故,在建筑物的顶端安装避雷针,这样可以避免雷电直接袭击建筑物。
并且在此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说一说避雷针是如何作用的,避免雷电的袭击?”让学生谈一谈看法,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环节3:巩固提高
说一说当雷电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安全? 环节4:小结作业
小结:找同学来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作业: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验电器。
四、板书设计
第二篇:四川教师招聘面试《电动势》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电动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为电能的装置。
2.了解电路中(电源外部和内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和非静电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3.了解电源电动势的基本含义,知道它的定义式。4.理解电源内电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动势的概念 【难点】对非静电力做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电源”的概念,再结合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提问在教材图2.1-2中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电源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过渡:电源又是如何把其他形式能转
化为电能的呢?
(二)新课讲授
1.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根据前面的分析,大家讨论一下,电源是如何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呢?学生阅读教材可得出:在电源内部也存在电场,电场方向也是从正极指向负极。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源必须把自由电子不断地从正极搬运到负极,自由电子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这就需要有“非静电力”作用于电子。这个“非静电力”是电源提供的。也就是说,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使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教师对此点评、总结,引导学生建立起电源的概念: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过渡:不同的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一样吗?这个本领用什么来描述呢? 2.电动势
非静电力对电荷做功的多少与电荷的数量有关,不能用做功多少来反映做功的本领。非静电力把相同数量的电荷从电源的一个极搬运到另一极,做功越多,电荷获得的电势能就越多,可以用非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的比值来反映静电力做功的本领。
电动势也是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教师引导学生把电动势的定义完整地说出来,并写出电动势的定义式。说明给出物理量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第三篇: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之《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之《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两个物理量——线速度、角速度,会推导二者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传动模型的应用,对线速度、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思考中体会物理学科严谨的逻辑关系,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难点】
二者关系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
展示生活中的一些运动,引导找相似点:运动轨迹是一些圆,这种运动叫做圆周运动——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过渡: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圆周运动。1.田径场弯道上赛跑的运动员的运动;2.风车的转动;3.地球的自转与公转;4.自行车的前后轮、大小齿轮转动等。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往往会提到物体的运动快慢。对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我们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问题:对于圆周运动又如何描述它们的运动快慢呢?(一)线速度
演示1:在台式电风扇的叶片上分别标记红、蓝两种颜色的点,到中间轴的距离不等。用手缓慢拨动叶片转动,让学生感受两点的运动,并用flash模拟。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哪个点运动得快,你是怎么比较的。讨论交流
两个点运动时间相同,但通过的弧长不相等,通过的弧长长的点运动得快。
总结:圆周运动的物体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能够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把它称之为线速度。
以上就是《圆周运动》教学设计,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第四篇:2016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苏武传》教学设计
2016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苏武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相关文言文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突出弘扬爱国主题,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领会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落实文学常识、文言知识点,校准字音,疏通文意。【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小伙了,自己体会一下十七八年的光景,这是七八年我们有多少的幸福时光,有多少成长与收获。这十七八年太珍贵了。而有一个人居然用十九年的时间,甘心忍受匈奴的囚禁与压迫,也不愿意投降,于是书写了一曲高亢的民族气节之歌,这一壮举也被载入史册,被后人广为流传,这个人就是汉代的苏武,今天我们就一起翻开历史的卷轴,来品阅一下苏武的传奇故事。
二、文学常识
(ppt展示,学生齐读,教师重点解释、强调划线的语句。)1.作者简介 2.关于《汉书》
(ppt展示,学生齐读之后,回忆《史记》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对比记忆。)3.故事背景(ppt展示,学生朗读)
三、初读课文,疏通字音,把握文言知识点,理解文章内容梗概
1.疏通字音
(ppt展示疑难字音如下,文章涉及了大量的关于少数民族的专有名词,注意结合书下注释校准字音。)2.解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实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文章层次,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人物之间的斗争语言及策略,以此来品析人物形象;进一步了解苏武的形象,体会苏武精神的现实意义,【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划分课文层次
1.请同学复述文章内容,每个自然段都叙述了些什么内容。(学生小组讨论,由一组回答,ppt逐个展示情节过程的小标题)初使匈奴,单于受礼——缑王谋反,祸及汉使——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卫律劝降,威武不屈——饮雪吞毡,此志不渝——李陵劝降,忠贞不二—— 汉匈和亲,请还苏武——历尽艰难,发白归汉。2.请学生快速划分层次(ppt展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2~8)段:记述了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倍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9、10)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三、分析课文,合作与探究
(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教师ppt展示每部分的问题,留一些时间交给学生,每组代表举手回答,教师做必要的补充)1.苏武一共自杀了几次?为什么自杀?是否成功?从中可以看出苏武怎样的品质? 讨论明确:
两次。第一次是张胜告诉苏武自己参与谋反的事实,苏武敏感地认识到自己
定会受到牵连,因为不想国家尊严受辱,所以自杀。第二次是面对卫律的讯问,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引刀自刺。
不想自己受到屈辱,更不想因为自己而侮辱国家。
第一次是被张胜和常惠阻拦下来,第二次是被卫律请医生救活。从救治的繁琐的程序可以看出苏武是真想自杀,但都没成功。
苏武的举动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忠于国家,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2.难道只有咱们关注到苏武的精神品质了吗? 明确:不是,还有匈奴的单于。“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单于对待苏武和对待张胜是截然不同的。朝夕候问,一来是怕苏武再出事,而来体现自己对苏武的关怀,试图收降苏武。这是对苏武人格的肯定。
3.说服苏武是事情首先落在了卫律身上,因为他就是降将。卫律是怎样来说服苏武的?苏武有何表现? 幽禁地窖,断绝饮食——啮雪吞毡,数日不死 放逐北海,不至廪食——掘鼠食草,杖节牧羊
4.李陵,匈奴的又一位降将,他来到北海,试图以自己曾与苏武同僚的身份来说服苏武。他有事怎样劝降的呢?卫律的“威逼利诱”策略已然失效,李陵又是什么样策略呢?(请同学们细读一下李陵对苏武说的话,其中表达了几层意思?)家——母丧兄亡,妻离子散 国——郡主昏庸,法令无常
得出结论:“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四、课堂小结
“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能为信念坚持如此,却实令人佩服!幸而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气节,作者的欣慰之感和赞美之情显而易见。十九年的年华就这样过去了,如果这十九年苏武在自己的国家,也许会有更高的爵位或官职,自己也许不会妻离子散。如果苏武投降了,也许也享受到不尽的荣华富贵,有了自己新的家庭。但
是那样的话,历史不会记载他,人们也会忘记他。十九年是磨难,他诠释了什么才是坚守气节,什么才是忠心耿耿。苏武用一身肝胆照耀了史册。
五、作业布置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
六、板书设计
第五篇:2018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高中语文教学设计(4.3)
2018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高中语文教学设计(4.3)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通过合作探究品析“即景伤怀”的手法,养成合作探究意识,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沉郁顿挫的诗风,并逐步树立爱国情怀和审美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合作探究品析景、情的关系,体会“即景伤怀”的手法。【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三、教学方法
吟诵法、点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导入语
学生观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人们往往喜欢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去野外踏春,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就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样是登高,“诗圣”杜甫又是怎样的处境与心情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二)品读诗歌
①教师范读,学生默读。
(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体味本诗音韵低沉,回环的原因。)②选取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③学生自由朗读。
(结合注释默读,领悟诗歌的大意。)再次朗读,思考问题:可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悲凉。(三)精读诗歌
1.先看诗的头两句,也就是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主要是写景。景物有: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个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这些景物给我们的感觉是显得十分悲凉、凄清。“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正像清代诗人王夫之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提问: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提问: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4.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提问: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正是心急如焚,才两鬓染霜。提问: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四)拓展延伸
朗诵比赛,分小组诵读这首诗,看哪一组读地更有感情。(五)布置作业
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三吏三别”。
五、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