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实质及概况 2.东欧剧变的原因
二、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2.“八一九”事件 3.阿拉木图宣言
三、多极化趋势的增强及其影响 1.“一超多强” 2.欧洲联盟 3.多极化趋势
重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联盟;多极化趋势 难点:东欧为何剧变、苏联为何解体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涉及的“热点”较多,而且多个问题已在时事政治中有所了解。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讲述、放录像资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从中寻找疑问,带着问题去搜集有关的历史资料,加以思考、分析,寻找答案,形成自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阐述,与他人合作交流。教师相应提供部分历史原始录像、历史资料及相关文章,引导学生分析、处理,加深对本课有关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导入新课】
大家看这张图片:一个画面是大量居民涌入墙内,另一幅画面是在拆除一段墙,这些人在干什么呢?大家知道这幅图片中的两个画面描述的是什么事情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幅图片描述的是德国柏林墙被拆除的史实。大家知道柏林墙的来历吗?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始建于1961年,当时作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反法西斯防卫墙”横断在它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之间,总长43公里。1989年11月9日,在宣布民德公民可以自由穿越柏林墙的那个晚上,约10万人象潮水一般从柏林墙的东边涌向西边,所有的护栏全部被挪走,28年的人为阻隔就这样消失了。1990年6月13日,民德政府开始拆除全部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两德实现统一,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以德国分裂为基础、苏美对峙为特征的“雅尔塔格局”彻底终结。由此导入新课。【讲述内容】
一、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实质及概况
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在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六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下台成为在野党(其中民主德国统一于联邦德国;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南斯拉夫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多米诺骨牌第一张为什么是波兰?通过放映一段有关波兰剧变的时事录像资料,让学生通过录像了解事件的基本过程。然后教师稍做介绍。在东欧各国中,波兰的情况更特殊。1956年波兰开始“民主化进程”,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经济援助、文化交流等手段,对波兰进行渗透。波兰有9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党员也往往是教徒,天主教成为反社会主义的借用力量。恰逢此时,一名原波兰籍人士当上了教皇,他就是约翰·保罗二世。1982年,美国总统里根与其结成了“历史上最大的秘密联盟”,行动的重点是使波兰脱离苏联集团。1988年,美国一方面对波兰政府实行经济制裁,另一方面为波兰反对派“团结工会”提供50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终于导致“团结工会”上台,东欧剧变即从波兰开始。2.东欧剧变的原因
让学生概括教材内容,教师简单讲述即可。波兰等东欧国家长期照搬苏联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阻碍了这些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国家经济状况恶化,群众强烈不满。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由于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脱离群众,丧失民心。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蜕变。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和意识形态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内、外因结合,使东欧各国共产党相继失去政权。
二、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关于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可先提出问题:苏联为什么会走上解体?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在战后初期形成的两极格局中,美国和苏联是决定性的因素,当时它们两国是可以互相抗衡的力量。两极格局结束时,苏联的解体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苏联对外扩张和军备竞赛,使苏联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为形势所迫,1985年出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按他所策划的方向进行改革。作为第一步,他决心放弃同美国的对抗,把精力集中于国内事务。这促成了8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从紧张走向缓和,两极格局也出现了明显动摇。2.“八一九”事件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放一段有关录像资料,教师可简单介绍这一事件的背景和经过。1989年下半年,在苏联的直接影响和干预下,东欧局势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导致东西方两大集团原有的泾渭分明的界限迅速消失。而苏联国内的改革,却越改越乱,经济危机、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并存,并日益严重。“八一九”事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了局势的混乱;其直接导火线,是《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问题.这一条约的签署,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变为一个松散的邦联,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的开始。因此,出现了由一些苏联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发动的“八一九事件”。这一事件后,在短短的三四个月,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阿拉木图宣言
1991年12月21日,由苏联11个共和国(波罗的海3国和格鲁吉亚除外)的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签署(简称: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至此联盟国家彻底解体。
苏联解体对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苏联由统一的联盟国家变成大小强弱不等、利益各异的十几个国家。苏联的解体,终于导致了世界两极格局因其中一极的消失而最后崩溃。苏联的巨大变化,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远的国际影响。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国际关系根本改观,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快。这一变化,既使全球大战的危险性大大减退,又带来了国际局势的新动荡。在讲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到挫折时,可提出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或以讨论的方式进行。
三、多极化趋势的增强及其影响 1.“一超多强”
提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概括后,教师概括综合讲述。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二战后的冷战局面结束,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与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同时,世界其它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冷战结束后,世界存在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即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这种“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标志着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超多强”的存在表明,国际格局既不是单极,也不是多极,而是单极化与多极化相互较量,这种较量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将持续下去。大国(国家联盟)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有利于多极化的国际格局的建立,也有利于新的大国关系的建立。2.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法律大街200号一座十字形的大厦内。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马约”指出,欧洲联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多极化趋势
世界力量多极化的趋势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露端倪,在整个七八十年代,这一趋势更日见明朗.首先,世界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两极世界格局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这主要表现为:美苏两国的力量相对衰落;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两极格局的瓦解,使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更加不可逆转.除了欧洲联盟成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一只重要力量外。日本也要求与自己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苏联解体后,接替苏联联合国席位和拥有与美国军事相匹敌的俄罗斯,也努力恢复和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也日益提高,成为致力于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就目前情况来看,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最后应使学生明确: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建立多极化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进程是符合时代进步的表现,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在建立多极化政治格局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应该遵循平等、合作、互利的原则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课后研讨】
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新形势下,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是经济因素和国家的利益。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也有人认为关于“文明冲突”的观点是经不起检验的。
你同意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吗?说说你同意的理由。如果你不同意,同别人交流一下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思路:(1)文明的冲突是各种冲突的背景而不是各种暴力冲突的根本和直接的原因。造成各种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冷战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因素对国际政治局势影响有所增加,但是,经济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冲突仍然是国际冲突的根源。在冷战后,同一文明内部爆发的冲突事例比比皆是,爱尔兰问题,中国与台湾之间的紧张关系、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在西撒哈拉问题上的争端,与文明冲突都毫不相干。而在“9·1l”事件后,又出现了在反恐怖问题上跨文明的合作。因此,把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用“文明的冲突”来概括是不全面的。
教学反思
80年代中后期,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进程中出现了重大的挫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战后以来的两极格局崩溃。东欧剧变到苏联解体,标志着战后以美苏两极对立体制为核心的旧格局已经终结,世界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两极格局的结束,使世界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时期。各种国际力量正经历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政治呈多极化的趋势。
第二篇:27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教学设计 教案[模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波兰剧变、两德统一的过程;了解苏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国际关系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教师讲解、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思路引领,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在世纪之交多极化趋势加强,全球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形势下,中国应该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2 教学难点
两级格局解体的原因,以及多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看《苏联解体》图片,让学生进入90年代初动荡的苏联,亲身感受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及带来的困惑——当世界政治力量失衡后,世界格局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由此引入,开始探讨。新知介绍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实质: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东欧剧变:
1)时间:20世纪80年代后期。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3)概况:①1989年,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②同年,民主德国大量公民外逃,政局出现动荡;11月,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
4)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②忽视民主法制,日益脱离群众;③西方的和平演变;④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新思维”)的影响。
3、苏联解体
1)概况:①1991年8月,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苏联成为松散的邦联。
②“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③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
2)原因:
①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②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3)影响:两极格局解体、冷战结束
二、和平和动荡并存
1、特点: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2、原因:①新旧矛盾的冲突;②美国霸权主义等。
3、表现:
①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A、巴以冲突;B、波黑战争;C、卢旺达种族屠杀。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A、2003,伊拉克战争;B、1999, 北约轰炸南联盟。③ 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
我们感受恐怖主义最震撼的一件大事就是“911事件”。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直接原因: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
2、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3、表现:
(1)美国单极世界的主张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2)欧盟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过程: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②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订(即《罗马条约》);③1965年,三各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69年,欧共体正式决定把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共同体的奋斗目标。④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⑥1993年生效,欧盟正式建立。
2)建立的意义: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3)欧盟扩大:1995年曾至15个成员国;2004年25个。
4)1999年1月1日,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0年批准希腊进入欧元区;2002年,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
(3)日本跻身政治大国的行动
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4)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5)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4、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④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缓和和改善大国之间的关系,促进相互合作。对话、协商成为解决国际问题和争端的主要途径。
5、我们该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
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
课后小结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崩溃。两极格局的结束,一方面使“一超多强”格局呈现的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世界形势发生新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建立和平、民主、多样化的国际社会的理想还任重道远。
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复习总结
1.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相似之处:
①时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都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②性质:都是共产党丧失了国家政权,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③原因:都根源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都由于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中的错误政策引起的,都受到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作用和影响。
2.如何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a.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b.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挫折是暂时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实力敌视、遏制乃至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因素使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c.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3.“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是一部分企图维持原苏联国家体制的党、政、军领导人密谋发动的一场政变,以阻止联盟国家的解体趋势。
“八一九”事件的结果与其发动者的愿望相反,进一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进程。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已失去实际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成为按叶利钦意志行事的傀儡。
4.权力的象征
“莫斯科大地上,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克里姆林宫上,唯见遥遥苍穹。”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世俗和宗教的文化遗产,它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公元14~17世纪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这里过去是统治俄国的多代君王的皇宫,十月革命后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的所在地,今天又是俄罗斯的总统府(议会和政府现已迁出克里姆林宫)。可以说,从公元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与俄罗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关,它见证了俄罗斯从一个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至今日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国家的全部历史。
5.科索沃战争
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
美国标榜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为制止种族灭绝的人道主义战争。但实际上是美国利用苏联解体,加强其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并进一步确立单级格局及由它主宰的国际新秩序的称霸战争。它加强了美国在巴尔干和欧洲的主导权,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多极化的进程。
课堂练习
1、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①“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②“多强”指世界上还有其他几个力量中心 ③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④“一超多强”的局面意味着当前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2、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第三篇:《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等基本史实
(2)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3)运用:分析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探究问题、解答问题,逐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从而逐渐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维护世界和平任重道远,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的信念
教学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和原因 教学难点: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以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切入点,从关心天下大事角度引入课题。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的概念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改变,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2、东欧剧变的原因
历史: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现实: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政治经济危机严重,忽视民主法治建设,脱离群众。(根本)
外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3.步骤:东欧剧变三阶段(困难;妥协;更迭)经济困难社会动荡→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反对派夺权→制度质变剧变完成
4、苏联解体的过程(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实质:从根本上否定科学社会主义)(2)八一九事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3)独联体的建立——完全解体(1991年底)标志: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5.苏联解体的含义: 苏联的解体有双重含义:一是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同时伴随着瓦解,分裂为15个国家
6、苏联解体的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外部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合作探究1:如何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②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合作探究2:苏联的解体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1)使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和平与动荡并存。
(3)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的扩大创造了条件。(4)使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
(2)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建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
(3)多个国际力量中心出现,主张推进多极化。2.多极化表现
①美国极力构建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②欧盟建立,实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③日本力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④俄罗斯军事力量强大,经济好转,国际地位的改善。
⑤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特点:
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合作探究3: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合作探究4:我们该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
① 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和平与动荡并存 1.特征:和平与动荡并存
2.表现:动荡:地区冲突不断,局部战争频发;恐怖主义事件增多
和平:世界总体形势缓和 3.原因:
①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导致了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动荡)②美国力图构建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推行霸权政策(动荡)③多方力量的制约(和平)④当前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
本课小结: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格局
三、和平与动荡并存——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
俄罗斯
日本
中国 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巩固练习:
1.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执政党丧失政权但社会制度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界的分裂局面
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3.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4.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和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第四篇: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教学设计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正确认识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其历史根源主要是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未能从根本上予以纠正;现实原因主要是1985年以来苏联改革失误的消极影响;同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也是导致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挫折,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和新事物成长中曲折性的表现,并不表示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都不成熟;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基础薄弱;巩固社会主义成果是长期的过程,资本主义势力从遏制到“和平演变”,使社会主义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只有不断改革、自我完善,才能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成就就是最好的例证。
历史合力与多极化趋势
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国际力量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各种因素作用的合力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构筑自己主导下的单极世界。但美国的企图遭到包括西方大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反对,而且在经济上受到欧、日严峻挑战,国际经济地位下降,对国际事务的控制能力减弱;俄罗斯在经历了全盘西化后,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实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有很大提高,积极推行多极化,是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但其综合实力要达到与美国抗衡的程度尚需时间;日本随着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但其军事实力的发展则面临重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使欧盟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其要摆脱来自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尚需时日;中国综合国力正在迅速提高,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述几种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和平与动荡并存的世界形势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由于两个超级大国、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局面的终止,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世界和平可以维护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世界人民长期努力争取的独立、和平、民主、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是,随着建立在东西方力量平衡基础上的格局的瓦解和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失衡、紊乱、矛盾和冲突先后出现,加上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同时,国际恐怖主义也呈现泛滥趋势,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所以,整个世界并不安宁,仍存在着紧张与动荡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欧盟成立 D.日本崛起
2.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A.多党制取代无产阶级专政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统一的民族国家走向分裂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3.自成立以来,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首次进攻的主权国
家是()
A.越南 B.朝鲜 C.南联盟 D.伊拉克
4.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
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二)能力提高
1.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未能从根本上予以纠正
B.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严重失误
C.经济体制改革困难重重
D.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
2. 1988年,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进行的政治改革直接导致了()
A.国民经济的大滑坡
B.民族矛盾的总爆发
C.苏联人民思想的混乱 D.“八一九”事件的爆发
3.北约进攻南联盟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C.联合国的作用日益突出 D.世界各国反恐斗争走向联合
4.近年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主要是立足于()
A.两极格局日趋解体
B.经济大国地位逐渐确立
C.国际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D.军事力量日益增强
(三)延伸拓展
1.东欧剧变给我们的教训主要有()
①发展模式必须符合国情 ②党风政风必须加强 ③内外政策必须独立自
主 ④始终坚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苏联“八一九”事件()
A.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B.促使苏共放弃领导地位
C.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 D.迫使戈尔巴乔夫辞职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
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B.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C.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D.美国国际政治地位日益衰落
4.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克林顿总统提出“TMD”、“NMD”战略构想;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表明()
A.美国推行政治一体化
B.美国支持经济全球化
C.美国企图建立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 D.美国奉行“门户开放”的原则
(四)模拟练习
1. 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这说明()
A.“冷战”时代结束
B.民主德国社会制度发生剧变
C.联邦德国制度优越 D.两极格局解体
2.科索沃战争期间,世界人民的反战游行反映的内容不包括()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B.和平、发展是时代主流
C.美国武力介入科索沃危机使当地局势更为复杂
D.美国的世界战略违背了美国的根本利益
3. 2001年“9·11”事件后()
A.美国减少了对国际事务的干涉 B.世界各国加强了反恐斗争
C.国际恐怖主义初显泛滥趋势
D.美国超级大国地位遭受严峻挑战
4.欧盟能够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一支重要力量的原因不包括()
A.彻底摆脱了来自美国的政治、军事影响
B.加强了内部各国资本、资源和劳务市场等方面的联系
C.政治经济的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发展
D.在国际事务中奉行依附美国的政策
5.任何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时都必须立足于()
A.国家性质 B.国家利益 C.国际主义 D.国家职能
6.当今世界,欧盟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联合国、在世界的许多热点地区,欧盟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发挥着独特作用。
请回答:(1)欧盟的前身是在西欧“共同市场”基础上建立的。该组织建
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2)该组织的形成和发展有何重要影响?体现了世界局势发展变化的哪些
特征?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问题时的发言
材料二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是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邓小平文选》卷三
材料三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仍趋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面临新的挑战。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明显增加„„
──1999年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实质。
(2)材料二中“国际形势的变化”的含义是什么?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4)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掌握“世界格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在一定时期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结构状态。充当世界格局主角的必要条件有三个:一是在国际舞台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能发挥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二是具有对世界全局有一定影响能力的政治实体;三是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能在国际关系中起制衡作用。世界格局的形成,关键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实力的对比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如美苏均势形成两极格局,“一超多强”体现出多极化不断加强的趋势。
(二)例题解析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最根本错误在于()
A.承认全人类价值高于一切
B.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C.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D.实行多党制,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错误。A项实质是资产阶级泛爱论,抹杀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B项实质是以资产阶级自由化取代马克思主义;C项实质是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D项实质是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其中B项起决定作用,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否定了党的指导思想实质上也就否定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正确答案为B。
(三)学习拓展
孙子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当前,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中国应采取什么策略来推进多极化进程和争取主动呢?请以此为主题,举办一次学术沙龙或撰写一篇小论文。
(四)自展才华
如何选取热点问题
以现实材料为背景,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世界热点问题、体现资治功
能,是近年来历史高考的重要特点。
选取热点问题一般要注意:(1)是重大现实材料;(2)与历史趋势和时代主题相关联;(3)与教材重点知识相关联;(4)有警示性和启迪性。如伊拉克战争(题材重大)体现了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与教材关联);法德反对美国单方面解决伊拉克问题,主张在伊拉克重建中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多极化趋势);中俄主张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和平主题);伊拉克战争表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任重道远(启迪性)。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随笔
丘吉尔曾对英、美、苏的力量对比作过一个形象的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美国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两极格局下的西欧诸国的确是一群小毛驴,而且在政治上都唯美国“牛”首是瞻。但如今,欧盟的法、德在伊拉克问题上却发出了响亮的、与美国不同的声音。从这一变化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二)历史资料
中国外交部对多极化发展的看法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但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并未改变。全世界„„在民族传统、经济水平、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情况千差万别,很难想象用一种模式、一种价值来统一,由一个国家来领导。《联合国宪章》所确定的关于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准则绝没有过时。各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该得到尊重。多极化的进程可能曲折、漫长并充满斗争,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它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意愿与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
我们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促进各种力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协调对话,不搞对抗,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三)新苗论坛
我看多极化(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摘要)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种力量发生新的分化组合,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几种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这表明,国际关系格局已开始了量变的过程,但新格局的形成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从近期看,“一超多强”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从长远看,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从当今世界形势呈现的特征看,在新格局下,各极之间的关系不像两极格局时期那样以对抗为主,而是在新的国际系统中,各极或各个力量中心为它们的共同利益,在和平共处的前提下,以协调作为处理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对比新旧格局,旧格局下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冷战”、对峙,新格局下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则是广泛交流、多方协调。因此,这种格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
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四)学术前沿
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几种不同解释
1.“一、三、五”体系。日本学者田中明彦认为:“冷战”结束后,军事上存在美国一个中心,经济上存在美、日、德三个中心,在传统上则存在着美、俄、英、法、中五个中心。上述三种力量可称为“一、三、五”体系。
2.“多权力中心”说。亨利·基辛格认为:“世界„„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来解决问题是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配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的某些国家。”
3.“一、二、五”体系。比较多的中国学者持有的看法是:①从综合国力上看,当推属美国;②从军事上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美俄两国,因为它们仍拥有经过裁减后的绝大部分核武器;③政治上将出现美、俄、欧、日、中五个力量中心。在过渡时期,还可能出现某些地区强国和新兴工业化
国家、地区。
4.“单极—多级”结构。少数中国学者认为,目前世界处于“单极—多极”结构,即美国独霸下的多极结构;另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提法低估了美国的相对衰落和多极结构对美国起的制约作用。
(五)书目网址
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4年
2.王晓德等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5年
3. http://www.luckup.net/magl/n3/colart3273.
第五篇:高中历史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与名师对话】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苏联解体是一系列政治因素影响的结果。与苏联解体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不结盟运动
B.日本的崛起
C.欧共体的建立 D.八一九事件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1991年8月19日的“八一九事件”使苏联政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答案:D 2.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解析:材料的观点站在民族统一的角度认识东欧剧变,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答案:C 3.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出()A.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苏联的利益和价值观念曾击溃了美国
C.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D.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能力。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以此为契机,建立单极世界。
答案:C 4.“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而“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扩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解析:“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斗争淡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世界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加强合作,说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即“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B 5.一位同学通过查阅材料发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着德国的两面国旗(图
一、图二),可90年代后只剩下图二所示国旗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共体成立
B.联合国改革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解析:
答案:C 6.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复杂多变。造成“国际形势跌宕起伏”的原因主要有()①经济利益 ②领土争端 ③民族、宗教问题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源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源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最长期的,棘手的;源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突甚至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的最大挑战。
答案:C
7.某博客的一个帖子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绘制了一个示意图(如右图),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一超多强”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A.日中俄印 B.法德英日 C.欧日俄中 D.亚非拉美
解析:当代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趋势,其中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欧日俄中是几个力量中心,印度或非洲及拉美虽然正在崛起,但未能形成“一极”。
答案:C 8.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C.美国实力的衰弱
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之所以会有三极论、五极论、六极论这样的分歧和争论,说明世界政治格局仍然处在剧烈的变动之中,新的政治格局仍然没有形成,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答案:A 9.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解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被打破。材料反映了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崛起,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答案:D 10.为下图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 B.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当今世界格局的两极化趋势 D.当今世界格局的单极化趋势
解析:材料中既体现有要求单极化的势力又有要求多极化的势力,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
答案:A 11.有人认为从文明史的角度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假如你赞成该观点,那么你认为决定未来这种“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的因素应该是()A.明智的外交政策 B.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关系 C.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 D.区域性政治经济的集团化
解析:“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霸,用来形容未来世界即指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世界,其决定性因素是综合国力的强弱,故选C。A、B、D三项都不是决定性因素,皆排除。
答案:C 12.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中心,并且每一个中心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最能表明()A.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B.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C.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解析:由材料“世界新秩序……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中心”“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等可知,本题选C。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