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立体图形的视图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

时间:2019-05-13 00:4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2016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立体图形的视图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2016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立体图形的视图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

第一篇:2015-2016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立体图形的视图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

4.2 立体图形的视图

课程标准分析

让学生掌握由立体图形画出该物体的三视图,反过来,给出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说出该立体图形的名称,画出该立体图形;能够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由三视图描绘物体的形状,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视图法是画立体图形的一种方法,在生产实际中经常用到;它的主要作用是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探索过程.由立体图形能够画出它的三视图,由视图也能够回到立体图形中.本节课采用了比较、猜测、综合、归纳、模拟与位置有关的推理,有条理的具体操作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2.重点与难点:本节的重点是会描述球、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及立方体的简单组合的视图.难点是由视图描述简单的实际图形.教法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初中生思维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采用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教具、多媒体等辅助教学,通过演示、操作、观察、讨论等师生的共同活动,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并在探索中锻炼思维.学法分析

画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要注意:①物体摆放位置不同,三视图也不同;②要以平行视线观察;③要准备实物,如圆柱、球、正方体、圆锥等,进行仔细观察,得出它们的三视图是什么形状,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怎样,与同伴多交流.由视图到立体图形,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要善于总结:如①:正视图是长方形的有哪些?(长方体、圆柱、三棱柱等)②正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的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圆柱、三棱柱等)③正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且俯视图是长方形、圆或三角形的几个大小一样的小立方体,随意摆成几种组合体,充分观察、动手、与同伴合作交流.4.2.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意义,知道视图是从不同方向平行投影得到的图形.2.理解物体的视图能正确反映物体各个方面的形状;能正确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过程与方法

注意图形与几何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并把有关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形成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出简单的物体的三视图.难点:正确画出物体的三视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投影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欣赏几幅庐山的不同方位拍摄的照片.问:这几幅照片从拍摄的角度上看有什么不同? 答:一幅是从正面拍摄,一幅是侧面拍摄.问:这首诗揭示的意义是什么呢? 答: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2)观察飞机、轮船、坦克几组图片,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师:同一物体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视图,那么一个物体究竟需要几个视图才能全面反映它们的形状呢?(学生讨论交流)总结:为了能完整确切地表达物体的形状的大小,必须从多方面观察物体.在几何中,我们通常选择从上面、正面、左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比如刚才给出的关于飞机、轮船和坦克的图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主要内容——三视图.二、探究新知 1.三视图定义

用一组动画显示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一束光从正面、左面、上面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投影,引出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定义).师:根据以上的动画演示,你能说说三视图的定义吗? 总结三视图的定义: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物体的投影叫做主视图,把从左面看到的物体的投影叫做左视图,把从上面看到的物体投影叫做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合称三视图.三视图:为了确定物体的长、宽、高和结构形状,通常采用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投影面(正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侧投影面W)建立一个三投影面体系,再用正投影法将物体(所有面)同时向三投影面投影形成演示.2.三视图的画法

给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按要求试画出它的三视图.师:观察你画出的图形,这三种视图分别在长度大小上面有什么联系呢? 总结:画三视图的要求:(1)位置方面一般先画主视图,再把左视图画在主视图的右面,把俯视图画在主视图的下面.(2)大小方面;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三、应用举例

例1 见教材第125页例1(让学生初步了解三视图画法)例2 见教材第126页例2 对应练习:教材第126页练习第1、2题.四、拓展训练

1.画四棱锥的三视图.【答案】

2.李师傅做了一个零件,如图,请你告诉他这个零件的主视图是()

【答案】A

五、当堂达标

1.下面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2.如图,从不同方向看下面左图中的物体,右图中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答案】上 正 左

六、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能谈谈你的收获和体验让大家与你共同分享吗?

(教师从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三视图的定义,三视图画法总结)

七、课后作业

1.下列各种现象属于中心投影现象的是()A.上午10点时,走在路上的人的影子 B.晚上10点时,走在路灯下的人的影子 C.中午用来乘凉的树影

D.升国旗时,地上旗杆的影子 【答案】B 2.如下图,水杯的俯视图是()【答案】D 3.用小立方块塔一个几何体,使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搭成这样的几何体的搭法唯一吗?请任选合适的一种形式画出其左视图.主视图

俯视图

【答案】不唯一,如下图就是其中一种形式的左视图.【板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三、应用举例 例1;例2.四、拓展训练

五、当堂达标

六、课堂小结

七、课后作业

4.2.2 由视图到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画法,能根据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的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教学活动,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性与创造性,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并从交流中获益,培养自主意识和协作学习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三视图描述几何体.难点:把三视图综合起来的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问题,复习由立体图形到视图的有关知识,并利用多媒体演示出粉笔的三视图,然后把出示的问题进行变式,从而自然引入新课.师:试画出粉笔的三视图.学生动手,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议.师:若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如下图,试说明物体的形状.学生组内讨论,交流物体的形状,教师作出引导点评.二、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利用已有知识导出新的问题,为新知的学习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例题的处理中采用多种辅助手段,使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使学生的思维顺利地由二维过渡到三维空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出示例1:下面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教师先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橡皮泥独立制作,交流讨论;然后教师用电脑动态演示,让学生体会逼真的变化过程,通过这两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从中体验和领会实物模拟与数学中化归的思想方法.试一试;一个物体的三视图是下面三个图形,试说出该物体的形状.学生分组,讨论完成,然后小组内选出代表展示结果.针对学生的完成状况,教师应注意引导,提示学生用手头上准备的橡皮泥等物品进行摆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出示例2:下面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推向高潮,激励学生要敢于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最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该物体的立体图形,师生进一步体会、确认.5 试一试: 1.下面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2.下面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学生板演,其余的在下边完成;然后组内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最后作点评.三、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结所学知识及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的抽象概括水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小结:谈谈你对本节课学习的认识.四、课后作业

1.下面三视图所对应的物体是

.【答案】长方体

2.根据下列物体的三视图,画出它的立体图形.【答案】如图所示:

【板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

二、探究新知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

第二篇:4.2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教案)

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4.2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设计:苏凤仙 审核: 责任校对: 批准使用: 创作时间:2010.08 内容: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128--13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体视图能正确反映物体各个方面的形状。

2、使学生能正确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3、通过视图的绘制过程,掌握基本的作图方法,认识物体的构成。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画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拿出一件制造完好的三叉接头实物,工人生产这件实物之前,是如何完成这件三叉接头的生产 的。工人师傅最初看到的并不是三叉接头的立体图形,而是该物体的三个平面视图,根据视图制造 的。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在平面上画空间的物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复杂的物体,如航天飞机,摩天大厦等为

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创造了三视图来帮助我们。

二、自主探究

观察上图,同学们归纳三视图的定义:

从正面、上面、侧面(左或右)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绘出来的图形叫三视图。通过视

图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

正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像;侧视图:从左面或右面看到的图形。

三、实践应用

探究

1、画出如图所示的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三视图。解:正方体的三视图为: 圆柱的三视图为:

探究

2、画出右图所示的四棱锥的三视图。

探究

3、如图、这个几何体的正视图是(D)

探究

4、如图是由7个正方体组成的图案,画出它的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四、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

五、检测反馈

1、下列几何体中,俯视图不是圆的几何体是(A)

A B C D

2、如图所示,右面水杯的左(C)

3、在水平的讲台上放置圆柱形水杯和长方体形状的粉笔盒(如图)则它的正视图是(B)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实物图

4、下面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共有(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下列几何体中,同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不同的是圆柱 正方体 圆锥 球

A B C D

9、指出左面三个平面图是右面这个物体的三视图中的哪个视图?

C)

第三篇:4.2由视图到立体图形(教案)

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4.2 画立体图形—由视图到立体图形

设计:苏凤仙 审核: 责任校对: 批准使用: 创作时间:2010.08 内容: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131--134页 教学目标: 1.掌握由物体的三视图辨认出物体形状的方法.

2.在探索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的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教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与创造性,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并从交流中获益,培养自主意识和协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 教学难点:根据三视图描述实物原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通过_________可以把一个物体转化为平面的图形

2、正视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形,俯视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形,侧视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图形。

3、如图所示,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正方形上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它的正视图和左视图。

4、试画出粉笔的三视图.

二、自主探究

观察右边的平面图形,大家可以联想到什么立体图形?

结论:根据一个平面图形可以联想到许多的立体图形,要准确判断一个立体图形就必须用三视图的各个图形来综合判断。

三、实践应用

探究

1、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图形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并画出立体图形。

(1)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2)

正视图

正视图

俯视图

解:(1)长方体

(2)圆锥

探究

2、一个物体的三视图是下面三个图形,请说出该物体形状。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探究

3、如图,是一个常见的机械零件的三视图,请猜想,它可能是什么?

答案:六角螺丝帽

探究

4、三视图如图所示的组合体,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

答案:12个

探究

5、一个由几块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这个立体图形中共有几块小正方体?

答案:或7个;或8个;或9个

四、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五,检测反馈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如图,图(1)是立体图形(C)的俯视图

2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图形的三视图,这些小正方体的个数是(B)

A、4

B、5

C、6

D、7(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

3、根据下列物体的三视图,填写几何体的名称:

(1)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是____________

(3)(1)六棱柱(2)三棱柱(3)空心棱柱

4、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

立体图形的名称。

六、课后反思

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教学设计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认识一些基本立体图形后出现的,学生通过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体会如何将一个立体图形反映到平面中,能识别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对比,能够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生活中的建筑物构图,零件加工图纸等相联系,了解三视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此外,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中,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在交流讨论中,培养了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三视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识别简单的三视图,会画简单几何体及一些正方体组合体的三视图。

2、能力目标: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锻炼学生对立体图形的三维思考能力和动手画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交流合作,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激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会画简单物体的三视图。难点:画简单几何体和一些正方体组合体的三视图。

四、教具准备

教师:球,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四棱锥,三角板,圆规。学生:两人一组,每组准备好4个一样的正方体,圆规。

五、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中近二分之一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学生在数学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学习方法还处于“被动,模仿”向“自主,领悟”过渡的阶段,学习习惯正在训练与培养中。

新教材注重问题情景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语言通俗易懂,但在自学中,学生通常只能掌握表面知识,很难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和掌握知识的本质和核心。

六、设计思想

本课设计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入手,然后从定义出发,反复亲身感受,通过实际观察,发现,归纳画三视图的规律,并寓教学任务于实际物体中,既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无处不在。

通过丰富的实例以及信手拈来的身边物体进入课堂教学,淡化数学的神秘感,枯燥感,激励学生参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面向主体学生,让学生能自觉投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复习能认清圆柱,圆锥,四棱锥,四棱柱,球体。设计意图:快速回顾一下几种立体图形。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2、引入 如何用平面的图形来反映这些基本的立体图形呢?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思考

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思考。

(二)、探索新知

1、展示建筑物的多方位的图片,引导学生对于物体的观察应多角度。

2、建筑工人在建房子前要先看到所建房子的平面图形。因为要将立体的图形画在平面上是很不容易的,那么这些平面图形是怎样得到的呢?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是很有用的。

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三)、讲授新课

展示教练机,三叉接头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的图片,引入三视图概念: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叫正视图。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叫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叫侧视图。(分左视图和右视图)设计意图:用实例引入概念让学生易于接受。师生互动:老师讲述,学生理解。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1、确定:正视图方向

左视图方向 俯视图方向

2、布置视图位置

3、画视图注意规范

设计意图:给学生比较明确的做题思路 师生互动:老师讲述,学生记忆。例题讲解

例1: 画出圆柱的三视图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视图的画法。如果这个圆柱体是倒放的呢?

设计意图:拓展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和提高,知识融会贯通。师生互动:学生讨论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模型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多观察,并描述自己看到的图形形状。教师可画一组比例正确的三视图,以及一组比例不正确的三视图,让学生讨论其是否有不妥地方。

练习:画出正方体和球体的三视图.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实践三视图的画法。例2 画出四棱锥的三视图.动动手 画出圆锥的三视图.设计意图:通过绘制三视图,让学生体会并养成严谨的数学态度。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板演,教师巡回指导,点评。教师注意要求学生注意三视图的线段比例情况。

归纳:(1)看得到的棱要画出;

(2)看得见的物体的顶点要画出;(3)主视图:从物体的正面方向去观察,而只能看到的物体的长和高。左视图:从物体的左边方向观察,而只能看到物体的高度和厚度。俯视图:从物体的上方垂直向下看,只能看到物体的长和宽,而看不到物体的高度。

作图口诀: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长对正:主视图与俯视图长相等;高平齐:主视图与左视图高相等; 宽相等: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1、观察一个立体图形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2、同一物体不同的放置方式,不同的观察方向,其视图有可能不一样。

3、画三视图的注意事项:看到的棱和顶点要画出。作业

课本114页 课本114页习题 4.2 1,2,3 板书设计

4.2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

1、三视图定义

正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侧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分左视图和右视图)

2、三视图的作图步骤:(1)确定:正视图方向

左视图方向 俯视图方向

(2)布置视图位置

3、画视图注意规范

4、例题

5、练习

6、小结

7、作业

第五篇:七年级数学说课稿《4.2立体图形》教学设计方案及评课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4.2立体图形》教学设计方案及评课

作者:365范文网 文章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点击数:698 更新时间:2010-4-22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完成由立体图形到视图,再由视图想到立体图形的复杂过程。这对于刚刚接触几何的初一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次较大的挑战,顺利地完成教学,对今后学习兴趣、信心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对教材做如下设计:

首先我用苏轼的《题西林壁》巧妙地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让他们认识到视图的知识在生活中我们早有亲身体验,只是还没有形成概念,然后我再用“粉笔”这一简单的教具,让学生再次体会,加深认识,这样,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既有自然地导入课题,又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同时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然后,我不适时地出示“三视图”这一概念,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视图就是由立体图形转化成的平面图形,并不断地训练、讨论、总结,得出画三视图的正确方法。这时教师要巧妙点拨,学生如何从正面、上面、侧面三个角度来观察,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能力。

由视图到立体图形与上面的过程恰恰相反,需要学生根据视图进行想象,在大脑中构建一个立体形象。我引导学生利用直观形象与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联系,通过归纳、总结、对比的方法,有效的突破这一难点。

为了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用一些小立方体随意摆出几种组合并描绘出它的视图,再由视图到立体图形的课堂训练。最后,让学生归纳所学知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使知识系统化。以上设计如有不妥之处,望老师们不吝赐教,我不胜感激。评课记录

开发区李玉:于坤老师这节课有几个突出特点:

1、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问题情境。本节课用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著名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引入课题,从横、侧、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来观察庐山,引出如何观察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个切入点非常好,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多找这样的例子。如在教七年级《代数式》时,有的老师这样引入“童年是美好而幸福的,大家还记得那首“唱不完的儿歌吧”,然后同学们一起念“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腾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腾两声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12条腿,扑腾三声跳下水……”,然后问: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唱完这首儿歌?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有的学生通过思考得出: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腾n声跳下水,将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一下子表现出来,令学生顿觉耳目一新。

2、注重过程教学和学法指导

在教学画圆柱体、长方体、球体和圆锥体的三视图时,老师不是直接给学生讲解它们的三视图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记忆、变式练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看书、观察老师手中的教具、学生自己的学具或学生自制的模型,再找学生回答、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答案。这种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观察实物或学生看书、计算、画图、独立思考、猜想———小组讨论交流———让一个小组代表发言,其它小组补充说明———师生交流总结———拓展应用的模式,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3、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法指导

教师在本节课上处处关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肯定、被激励之中,时时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给学生留有较大的学习的空间:如观察、讨论、动手摆放学具等,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充分思考并给予适时的点拨。教科院李洪光老师:

1、周六研究课的定位:本学期的周六研究课不再是一节公开课,而是为解决我们在平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开设的研究、研讨课。

2、在平日的教学中,不少学校和老师存在这样的现象:课堂上老师讲的多,学生学的少;学生听明白的多,学会的少。究其原因,是我们只注重了终端的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知识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让教师和学生充分暴露思维的过程,另外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这也是我们的任务之一。这两节课在这些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如王长山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学生思考、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于坤老师抓住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处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等作法,就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让学生探究、讨论,如果讲解能引发学生思维的就用讲解法,讨论交流能引发思维的就用讨论法,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另外一定要突出数学自身的特点,在我们的老师的课上,多数老师在一节课的结尾都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会了哪些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对本节的内容进行概括性总结,这样做就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了整体认识。另外不少老师强调严密的逻辑思维、严格的解题步骤等作法都值得发扬。

下载2015-2016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立体图形的视图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2016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立体图形的视图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简单随机抽样教学设计 (新版)青岛版

    简单随机抽样 我们学过的调查方式有哪些? 交流与发现 为了了解本校学生暑假期间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准备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按下面的调查方法取得的结果能反映......

    《观察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观察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页。 2.教材编写特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教材是按三个层次进行处理的:......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因为......

    立体图形的整理教学设计

    立体图形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 1、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比较、沟通相关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知识网络。 2、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涵,能灵活地计算它们的表......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学目标: 1、在操作和观察中,学生能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知道他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转)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2页。 2.教材编写特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教材是按三个层次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