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 《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 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3.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2)认识1秒和几秒。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第2课时 《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设计: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60秒=1分(10个1=1个10)60分=1时(10个10=1个100)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第3课时 《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 5分=()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
()()
()()
()()
()()
()()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列式计算:39+44(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第2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2)两位数的退位减。
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列式65-48.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先算65-()=()
再算()○()=()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3)比较算式。
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
第3课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53+6=
85-5=
67+9=
72-6= 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 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
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
480
520
790
210(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
270
450
840
910
二、探究新知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1)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列式计算:380+550(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1: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3: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
十个
8 0
+ 5 5 0 3 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提问: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
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所以是9)
注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列式:550-380(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算法2:55个十减38个十等于17个十。
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
十个
5 0 2 2 1 1 3 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允许算法多样化。
2、教学例2.师:你能试着自己算一算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解答的情况,重点说清个位上的计算情况: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这样就是15减6,结果个位上的得数是9;同时十位上的3还剩2,2减8不够减,继续从前一位(百位)退1再减,这样就是12减8,结果十位上的得数是4;同时百位上的4还剩3.竖式如下: .. 4 3 51 5 8 2 4 5 师:如果我们想验算一下,看算得是否正确,该怎样验算呢? 学生可能会说:
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如果等于减数说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如果不等于减数就说明计算结果是错误的。4 0 3-2 4 5 1 5 8 可以用加法验算,让减数加差,看是否等于被减数,如果等于被减数说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如果不等于被减数则说明计算结果是错误的。1 5 8 + 2 4 5 4 0 3 对于以上两种验算方法都要给予肯定,不必强求统一。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主交流。
四、课堂作业。
小军、小兰和小宁星期天帮王大爷拾鸭蛋。小军拾了126个,小兰拾了114个,小宁比小军少拾了20个。
(1)小军比小兰多拾多少个?(2)小宁拾了多少个?
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与估算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商场逛一逛,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谁掌握的最好,能灵活运用。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瞧,我们遇见朋友了,小红的爸爸、妈妈在买什么?(出示第43页例4销售清单)生:他们买了空调扇、学习机和护眼灯。师:从这张单子上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了这三种商品的单价,空调扇的价格是558元;学习机的价格是225元;护眼灯的价格是166元。
师:你能帮收银员算一算应收多少钱吗?自己试一试。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可以先把空调扇和学习机的价格相加558+225=783(元)。谈后再加护眼灯的价钱783+166=949(元),竖式是: 5 5 8 7 8 3 + 2 2 5 + 1 6 6 7 8 3 9 4 9 我们也可以直接把这三种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558+225+166=949(元),列竖式的时候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三个加数摞在一起相加即可:5 8 2 2 5 + 1 6 6 9 4 9 只要算法合理就要给予肯定,不强求一致。
师:那么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呢?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生:要准备多少钱,不需要像收银员那样精确的计算,估一估就可以了。师:那该怎样估算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们可以把558元看作560元;把225元看作230元;把166元看作170元,这样一共需要准备560+230+170=960元。也就是说小红的爸爸准备960元够用了。
师:好好想一想,同样是买东西需要的钱数,为什么选择的方法不一样呢?跟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明确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在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三、总结提升。
师: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自由交流。
师:请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它们。
四、课堂作业。
1、用竖式计算:
162+234+123 718+120+89 456+307+247
2、购物满300元可以获得奖品:
一个笔记本28元;一条裙子149元;一个平底锅156元;一个闹钟22元。(1)买一个笔记本、一条裙子和一个闹钟能获奖吗?(2)买一条裙子、一个平底锅能获奖吗?(3)你还想买些什么?大约需要多少钱?
第五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
1、通过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加强估算意识。
2、在整理和复习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计算认真和仔细检查、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 学 设 计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知道有些时候用精确计算,有些时候用估算就可以。
生2:我发现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百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一致的。生3:我知道了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验算,能更有效地提高我们计算的准确性。
生4:我发现列竖式计算的时候,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究竟掌握的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接受今天的考验吧!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自己思考并解答。(出示第47页第3题)
学生读题思考并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生1:要知道准备600张快递单够不够,不需要精确的计算,估算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把279看作280,把395看作400,这样需要的快递单接近280+400=680(张),显然准备600张快递单是不够的。而计算还差多少张快递单就需要精确的计算了,需要先算出这一天需要多少张快递单,然后才能算出还差多少张,算式是279+395-600=74(张)。生2:我们可以直接先计算出这一天需要多少张快递单,279+395=674(张),这样与准备好的600张作比较,发现根本就不够。然后再计算还差多少张,算式是674-600=74(张)。„„
不必强求算法的统一,学生能讲清楚道理就要给予表扬和肯定。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感受自己有哪些进步?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进步。
四、课堂作业。
1、解决问题:妈妈要买一件478元的衣服,付给售货员50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
2、同学们去爬山,这座山高987米,小明爬了398米,还有多少米就爬到山顶?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第一课时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目标 :
1、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 理解“倍”的意义,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 学 设 计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除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这种倍数关系,你想了解什么是“倍数”关系吗?那就好好学习今天的数学课吧!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师: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情景图)学生可能会说:
生1:图中有6只兔子,其中3只黑兔子和3只灰兔子。生2:图中共有6根水萝卜,2根胡萝卜,10根白萝卜。„„
师:图中的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6根,也就是3个2根,这时我们就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课件演示对比过程)
师:请你画一画,白萝卜的根数有几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的看法。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白萝卜有10根,每2根圈成一组,可以圈成5组,说明10里面有5个2根,所以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对于解答正确、叙述条理清楚的学生给与表扬和鼓励。
2、教学例2.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即使是同学们司空见惯的值日活动中也有数学。瞧,老师把同学们值日的场面用相机拍摄下来了,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生:知道了擦桌椅和扫地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师: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跟小组同学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是用摆小棒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先摆了12根小棒表示擦桌椅的12个人,又摆了4根小棒表示扫地的4个人,这样很容易看出擦桌椅的12人里面有3个4,也就是说12是4的3倍,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生2:我们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先画出某种图形表示擦桌椅的12人,然后用相同的图形画出扫地的4人,每4个图形圈成一组,可以把12人圈成3组,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师: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说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12÷4=3.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擦桌椅●●●● ●●●● ●●●● 12里面有几个4 扫地 ○○○○ 12是4的3倍 12÷4=3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第二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目标 :
1、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通过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
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 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 :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教 学 设 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咱们一起玩一会摆小棒的游戏吧!
让学生根据要求摆小棒。由组长安排先让其中一个学生摆一个正方形,再要求第二个学生白的正方形个数相当于第一 个同学摆的2个那么多。
师:你用了多少根小棒:列算式计算一下。生:我用乘法计算得出4×2=8(根)。
师: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两个正方形要用2个4根,也就是2个4根可以说成4的2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
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请看下面的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例3情境图)生1:我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生2:还知道了两种价钱之间的关系。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可以通过摆小棒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摆出8根小棒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摆出4个8根的小棒来表示,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生2:我们还可以画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4段与之前相等的线段来表示4个8元,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表扬。
师:想一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在小组里举例证明一下,你的猜想对吗?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设计。
1、摆一个正五边形用()根火柴,摆6个这样的正五边形用多少根火柴呢?
2、莉莉的奶奶养了9只鸭,养的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莉莉的奶奶养了多少只鸡?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准确性。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看题、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 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 : 理解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 学 设 计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游乐园里也有我们的数学,看看这张游乐园的照片,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出示第56页情境图)生:我知道了游乐园各种项目的价格。
师: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跟小组的同学说说。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这些有关的乘法口算的问题。
二、教学例1.师:先看题,说说你了解到那些信息。(课件出示例1)生:坐碰碰车每人20元,要求计算3人要多少钱。师:你怎样理解题意?该怎么解答?
生:每人20元,3人需要的钱数就是20的3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列式为20×3。
师:该怎样计算呢?跟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1: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生2:因为10个3是30,所以20个3是60.生3:因为2×3=6,所以20×3就等于60.师:引导学生推想:200×3、2000×3得多少?
(200×3=600,200就是2个百,2个百乘3是6个百,就是600;2000×3=6000,2000表示2个千,2个千乘3等于6个千,就是6000)
2、教学例2.师:先看题,说说你了解到那些信息。(课件出示例2)生:坐过山车每人12元,要求计算3人要多少钱。师:你怎样理解题意?该怎么解答?
生:每人12元,3人需要的钱数就是12的3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列式为12×3.师:该怎样计算呢?跟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我是借助摆小棒算出来的,先在第一行摆1捆和2根小棒表示每人12元钱,然后在第二行、第三行分别这样摆小棒,这样就表示出了3人需要的钱数。这时整捆的小棒数就是3捆,1捆表示1个10,3捆就是10×3=30(根),单根的小棒数是每行2根,3行就是2×3=6(根),所以一共就是30+3=36(根),也就是说3人需要的钱数就是12×3=36(元)。多给学生机会练习叙述思考过程,只要合理就要给与表扬和肯定。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0×4 200×4 2000×3 30×4 3000×7
2、口算下面各题。
4×2 30×3 200×3 5×4 40×2 300×3 4000×2 600×3 3000×3 1000×6 90×3 1000×5
第二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教 学 设 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
6×2 4×2 20×3 40×2 300×2 20×4 50+7 6+40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教学例1.师:观察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图意,并且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第60页例1情境图)
生:图中小红、小丽和小明在一起画画儿,他们三人用的是同样的彩笔,已知每盒装12支彩笔,求3盒一共有多少支。
师: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 生:12×3,也就是求3个12是多少。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盒大约共有多少支? 生:把12看成10,用10×3=30,3盒大约共30支。师: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该怎样算呢?先在小组里交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可以摆小棒,也可以画图等。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吧。学生可能会说:
方法一:摆小棒,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方法二:画图,3个长条共30个方格,再加上单个的6个共36个。方法三:连加。12+12+12=36.方法四:分解组合,先算10×3=30,再算2×3=6,然后算30+6=36.方法五:拆数。①9×3=27,3×3=9,27+9=36 ②8×3=24,4×3=12,24+12=36 ③7×3=21,5×3=15,21+15=36 ④6×3=18,6×3=18,18+18=36 师:组织学生讨论这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方法一和方法二都好理解,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方法三如果因数的个数多了,算起来就比
较麻烦。方法四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方法五虽然因数不管是几都能算,但是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相乘,乘后再加,比较麻烦。师: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从刚才讨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合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三个算式组合起来写成一个竖式。教师 板书并讲解:
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2得6,表示6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3去乘十位上的1 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用虚线在个位上写一个0),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就得36.进一步说明:因为积的十位上的3表示3个10,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可以把3直接写在积的十位上。教师再次板书: 1 2 „„因数 × 3 „„因数 3 6 „„积
可以请学生再说一说乘的过程。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今天的收获。
四、课堂作业。把一根长10米的木料锯成2米一段的短木料。每锯一段需要3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第三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 掌握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 学 设 计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口算卡。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 3 2 4 3 2 2 1 2 × 4 × 3 × 2 × 4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教学例2.师:观察图片,谁愿意把图意跟大家说一说》(课件出示第61页情境图)生:
王老师到书店给同学们买连环画,一套16本,买3套一共多少本? 师: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16×3,也就是求3个16是多少。师:怎样计算呢?
生1:先用小棒摆一摆,通过摆小棒得出16×3的结果。每行摆一捆(10根)和6个一根,摆3 行。
3个6根是18根,满10根要捆成一捆,共可捆1捆,与前面3捆合起来一共有4捆,再加上单独的8根,共48根。生2:用连加的方法。16 16 + 16 48 师:同学们很善于动脑,想出了不同的方法,那么用乘法竖式怎样计算呢?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请一位同学进行板演,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1 6 × 3 4 8 生: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6得24,把8写在个位上,1表示1个十,向十位进1;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个十,再加上进
上来1个十是4个十,把4写在积的十位上。师:为什么要从个位乘起,而不先从十位乘起呢?
生:如果先从十位乘起,十位乘完后得3,当个位乘完向十位进1时,十位上的3还要再加1,就需要把3变成4,这样计 算既麻烦,又容易出错。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
四、课堂作业。
第四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 掌握连续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 学 设 计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
4×4+2 5×7+4 6×5+1 3×4+2
2、说一说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怎样计算。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3、计算下面各题。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9 1 4 2 1 3 1 × 3 × 4 × 7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出示教材第62页例3的情境图。
师:学校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们准备了饮料。每箱24瓶,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师:怎样列式?为什么?
生:24×9,也就是求9个24是多少。师:先估算一下,9箱饮料大约是多少瓶? 生: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少。
师:用竖式计算。请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试算。做完后共同订正。2 4 × 9 2 1 6 请计算正确的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个位上4×9=36,向十位进3后,十位上2×9=18,表示18个十,18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2应写在积的百位,1应写在积的十位)
教师小结:用一位数乘另一个因数的十位后,要看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如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最高位写在百位上。
师:下面请同学们做下面的练习。6 8 6 9 × 7 × 8
学生独立完成。算完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这两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第1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没有改变,第2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又增加了1.三、课堂作业。
1、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有4个方阵,每个方阵128人,一共有多少人?
2、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多少?
第五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和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 学 设 计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数字是什么吗? 学生猜想。
师:在数学王国里的特殊数字就是0,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0有关的乘法计算。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4.(出示课件)
师:你能把图意跟大家说一说吗?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谁愿意跟大家讲一讲?
生:图中有7只小猴子,把它们面前盘子里的桃子都吃光了,问我们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么? 生1:因为每个盘子里都没有桃子,所以每个盘子里的桃子用数字“0”表示,7个盘子就是7个0相加,结果还是0,所以算式是0+0+0+0+0+0+0=0 生2:我觉得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7个0相加就可以写成0×7=0(个)或7×0=0(个)师:想一想,0×3=? 9×0=? 0×0=?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得0.我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3、教学例5.师:请看下面与0有关的计算问题,你能解决吗?读完题后先说说你的想法。(出示课件)
生:求这个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就是计算8个604是多少,我们可以把604看做600,那么600×8=4800,所以应该比4800个还多一些。师:到底是多少呢?尝试自己列竖式计算一下。学生尝试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交流竖式算法: 0 4 × 8 4 8 3 2 师:十位上写几?为什么?
生:十位上应该是3,因为8与十位上的0相乘还得0,加上个位上进上来的3,所以十位上结果应该写3.要适时给予竖式计算正确的学生以表扬和鼓励。
4、教学例6.(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2)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280×3,也就是求3个280是多少。(3)先估计一下大约得多少。280×3≈900,大约得900.(4)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做。教师巡视时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同学进行板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先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上也是0,这个0起占位作用。生2:把280乘3看成28个十乘3,先算28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因数末 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作用。(5)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 第二种更简便。
(6)概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
四、课堂作业。
1、笔算下面各题。
207×8 603×4 305×9 604×5 708×3 390×4 520×3 190×7 460×6 230×4
2、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哪个算式的得数大吗? 1+2+3+4+5+6+7+8+9+0 1×2×3×4×5×6×7×8×9×0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 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解问题的能力。教 学 设 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师借助乘法计算解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生活中哪些问题是需要乘法 解决的?你能正确解答吗?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7.师:每张门票8元,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想知道带250元钱够不够,必须先知道29人卖门票共需多少元。也就是要先算出29×8得多少,然后和250元比较一下。生:29×8我还没有学过,怎么办呢?
师:这道题只要知道29×8的结果比250大还是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精确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也就是看29×8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可以再小组内讨论,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及时指导、点拨学生。
集体交流:因为29接近30这个整十数,所以我们把29看成30,用30×8=240,所以29×8大约等于240.师:同学们想得很好。29×8大于等于240,“大约等于”写成数学符号就是“≈”,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所以29×8≈240 板书:29×8≈30×8=240(元)
生:通过估算得出了29×8的结果,和250比较后发现250元钱购买门票了。
2、教学例2.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道稍复杂一点的问题,然后说说你的想法。(课件出示第71页例8)
生1: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理解问题。
生2:求买8个同样的碗用多少钱,就需要先算一个碗多少钱,再算8个同样的碗多少钱。
生3:一个碗的价钱就是18÷3=6(元),8个同样的碗的价钱就是6×8=48(元)。生4:也可以列成综合算式18÷3×8,结果仍然是8个碗48元钱。„„
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师:究竟算得对不对呢?你们检验了没有? 生:可以这样检验,买8个碗48元,说明一个碗的价钱是48÷8=6(元),这样3个碗的钱数就是6×3=18(元),说明 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师:对!我么一定要记住解答完之后要进行检验,才能有效提高我们解解题的正确率。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生:先算一个碗的价钱18÷3=6(元),再算30元里面有几个6元就可以买几个碗,列式为30÷6=5(个),所以说30 元钱可以买5个碗。
3、教学例9.师:妈妈在买碗的过程中又遇到问题了,你能帮忙解决吗?试一试。(出示例9)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解答策略,说说你的想法吧。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首先是画线段图来表示题意的,这样就能比较直观地分析题意了。
生2:根据6元一个碗可以买6个,可以算出总价是6×6=36(元),那么36是9的几倍就可以买几个9元的碗,列式为36÷9=4(个)。生3:可以列成综合算式6×6÷9,结果也是4个。
生4:我检验过了买4个9元的碗和买6个6元的碗,总价是相同的,都是36元,说明解答是正确的。„„
师:同学们,讲得有理有据,真棒!继续努力!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
四、课堂作业。
1、一个两位数与3相乘的积大约是180,那么这个两位数可能是多少?
2、张爷爷为了锻炼身体每天要绕圆形花坛步行3圈,每圈400米,如果还是步行相同的路程,绕操场就要步行2圈,操场每圈多少米?
第七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 : 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难点 :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 学 设 计 :
一、总结算法。
下面各题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1)小军每分钟大约走65米,他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8分钟。他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2)每套课桌椅坐2个人没学校新买来200套课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个人?(3)阳光小学每个年级都有136人,全校6个年级共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内同学讨论,然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说出各题选择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第(1)题应选择估算。因为不需要求出准确结果,从题目可以看出问题是求大约多远,所以只知道大概的结果就可以了,因此用估算,65×8≈560;第(2)题应选择口算,因为题目中的多位数是整百数,口算比较方便,200×2=400;第(3)题应选择笔算,因为题目要求求出精确的结果,口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就要进行笔算。
二、练一练。
1、口算下面各题。
20×4 70×3 12×3 120×4 3×6+5 200×4 600×8 21×4 320×3 4×8+7 500×2 1000×7 32×2 1100×6 8×8+6 做完后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用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估算下面各题。
98×4 79×3 102×5 287×6 53×6 212×4 319×7 72×8 做完后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把多位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用这个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去乘一位数,就得出了估算的结果)
3、笔算下面各题。
213×3 89×7 28×4 507×5 213×6 354×4 146×9 470×3 做完后说一说笔算的方法。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三、课堂作业。
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华山旅游,成人票每张125元,儿童票每张60元,有2位老师,9名学生,买票一共要用多少钱?
第八课时 数字编码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通过调查、比较、猜测、交流等活动初步了解身份证编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
3、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领悟与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身份证编码的规律,初步学会编码。教学难点 : 如何科学合理的编码。教 学 设 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怎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
从而揭示课题: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有关数字编码的数学课,我很高兴,相信你们也很感兴趣。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同学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拿出已写好的信封,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同桌互相说说。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 生:邮政编码。
师:谁知道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
生: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
师: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课件出示第77页)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信息。邮政编码由六位数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本地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组成的?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师:这是老师的身份证(实物出示),谁来读一读老师的身份证号码? 学生读出号码,教师写出来。
师:请把你们搜集的身份证号码拿出来,放在小组中集体去观察、比较,看看号码中藏着哪些秘密,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1)地址码。
①通过查询直接汇报出地址码的相关信息。②汇报的信息不具体、不全面,教师引导得出。(2)生日码。
看到生日,你还能知道年龄。(3)顺序码
顺序码表示在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中的顺序。第17位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4)效验码 师:效验码是电脑根据前17位数字按一定公式自动生成的,是电脑识别身份证真假的。师:你们搜集的信息很全面,现行的第二代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数字是地址码,7-14位是生日码,15-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效验码。像这样把一些数字或字母按一定标准排列,就叫数字编码。(板书课题)以前我们学习了用数表示数量和顺序,这节课我们还知道了数还可以用来编码。
师: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数字时代,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数字编码? 生:数字编码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师:运用数字或符号来描述事物可以更简洁准确。现在请同学们运用数字编码,给每个同学编号,可以看到这个号码不用知道名字就能找到这个人。首先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号码中要体现哪些方面的内容?先自己思考再到小组中交流,组长记录下讨论的结果。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集体讨论得出结果。编入入学时间、班级序号、班级学号和性别等。师:按什么顺序编排比较合理呢?
生:按入学时间、班级序号、班级学号和性别的顺序。
学生给自己编号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交流汇报,给予编码正确的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师小结:数字编码真是又方便又快捷。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未来社会将更是一个数字信息时代,还有许多数字编码有待我们去发现,等着我们去设计,希望同学们 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课后,到生活中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数字编码,调查了解编码的含义。
五、课堂作业。
“小马虎”在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但是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能帮帮他吗? ***412 ***311 ***240 ***161
第二篇: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教科书
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下册
教学内容:P4/例
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 :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算。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再加后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再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2)P5/做一做1、2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反思: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同级运算中两种情形的运算规则,准确率也较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2)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3)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一)24+24+24÷2
= 24+24+12
= 48+12
= 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二)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二)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1)24+24+24÷2(2)24×2+24÷2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
=48+12
(1)270÷30-180÷30(2)(270-180)÷30
=48+12
=60(元)
=9-6
=90÷30
=60(元)
=3(名)
=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1)42+6×(12-4)(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三)(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课后小结: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P13/例6(0的运算)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2)0+568=(3)0×78=(4)154-0=
(5)0÷23=(6)128-128=(7)0÷76=(8)235+0=(9)99-0=
(10)49-49=(11)0+319=(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课后小结:
反思: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四则运算中各种情形的运算规则,准确率也较高。
不足之处是计算时易漏掉进退位
位置与方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过程: 设置情景
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小组讨论:
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① 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②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的地。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偏
,的方向上。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
在哪?
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试一试解决。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习:
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巡洋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鱼雷艇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课后延伸: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º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º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的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 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教学目的
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目的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小红家在广场的偏
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练习:
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二、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内容:第22页例3和做一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书上插图
小组讨论(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2、汇报讨论结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3答疑解难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二 复习巩固
1、完成做一做
(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
(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三 复习反馈
1、完成练习第1、2两题
2、当堂汇报
(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上。)(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
反思: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四大正方向,八大方向的辨别和描述。准确率也较高。但对正偏某一方向类的问题,个别学生搞错主方向。
第四课时
已有基础:
1、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3、已能体会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
教学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学生一个越野路线图,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教学过程:
一、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小组讨论:
1、作为越野队员我们将怎样确定越野路线?
2、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
3.描述行走路线为什么要到达一个目标就重新画出方向标?
描述行走路线一个越野车队,四个赛段的时间分别是15分钟、5分钟、35分钟、5分钟,他们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千米 描述行走路线讨论:
为什么第一赛段的路程与第三赛段路程长短差不多,时间却相差一倍多?车坏了、路是上 坡、路上障碍物多、路上休息了一些时间„„
二、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1)点1的西北方是
,终点在起点的方向,点2在起点的方向。(2)说出具体路线:
从起点出发,先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1,再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2,最后向
偏度方向走
km到终点。
开放题:公园游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二、新授
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板书:a+b=b+a 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符号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出示(69+172)+28 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符号表示:(△+☆)+○=△+(☆+○)教师板书:(a+b)+c=a+(b+c)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P28/做一做
P31/
4、1
四、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五、作业:P31/3 板书设计:
加法的运算定律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88+104+96
104+96+88
=192+96
=200+88
=288(千米)
=288(千米)
40+56=56+40
(88+104)+96=88+(104+96)
┆(学生举例)
(69+172)+28=69+(172+28)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155+(145+207)=(155+145)+207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b+a
(a+b)+c=a+(b+c)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第四天 城市A→B
A→B 115千米 第五天 城市B→C
B→C 132千米 第六天 城市C→D
C→D 118千米 第七天 城市D→E
D→E 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巩固练习
P30/做一做
四、小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32/5—7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课后小结:
反思: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加法运算定律所描述的内容。准确率也较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口答: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46+()=75+()
24+19=()+()()+38=()+59
a+57=()+()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632+85=717
85+632=()
304+215=519 215+304=()(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60+450=460+250 20+70+30=70+30+20
a+400=400+a 通过上面的几道题,你们能小结一下我们都复习了什么内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学生小结。
练习本独立完成:
(1)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场多少千米?
(2)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 求:(1)画出线段图。(2)列式计算。
比较两题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在比较重视学生明确,第1题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而第2题先用加法交换律把75和480交换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师生共同订正。(简单说明线段图应该怎样画,做简要规范。)(3)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369+258+147=369+(□+147)(23+47)+56=23+(□+□)654+(97+a)=(654+□)+□
(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10+20)+30+40=10+(20+30)+40(5)用简便方法计算:
91+89+11
78+46+154 168+250+32
85+41+15+59 480+325+75
325+480+75
二、小结
学生谈收获。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P34/例1(乘法交换律)
例2(乘法结合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
二、新授
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1)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2)(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小组合作学习。
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②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③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④字母表示。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
三、巩固练习P35/做一做1、2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完善板书。
五、作业:P37/2—4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4=100(人)
4×25=100(人)
(25×5)×2 25×(5×2)
25×4=4×25
=125×2
=10×25
┆(学生举例)
=250(桶)
=250(桶)(25×5)×2=25×(5×2)
┆(学生举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50×2=100
50×20=1000 25×4=100 25×8=200
25×12=300
25×40=1000 125×8=1000
125×16=200 125×24=3000 125×80=10000
通过刚才的口算,你们很快就算出结果,你们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三对好朋友,它们分别是谁?板书:5×2 25×4 125×8(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0×6×7=30×(□×□)125×8×40=(□×□)×□(3)计算:43×25×4
25×43×4 比较两道题,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有什么不同?在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出:第1题只应用乘法结合律把后两个数相乘,就可以使计算简便;第2题要先用乘法交换律把4放在前面,使25与4相乘,或把25放在43的后面,使25与4相乘,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小结: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运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一种是两个运算定律结合使用,使计算简便。关键要掌握运算定律的内容,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加以区分。
(4)师生比赛,看谁直接说出结果速度快。25×42×4
68×125×8 4×39×25(5)对比练习:4×25+16×25
(25+15)×4
46×25 4×25×16×25
(25×15)×4
(40+6)×25 49×49+49×51
(68+32)×5 49×99+49
68+32×5 学生小组分工后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内交流。汇报。
二、小结:学生谈收获。课后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P36/例3(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埋伏
思考问题: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新授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学生举例。根据学生举例板书。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P36/做一做
P38/5 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四、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学生举例)(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课后小结: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1.口算:73+27
138×100
100-64
64×1
8×9×125
(4+40)×25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02=300+□
(300+2)×43=300×□+2×□
2003=2000+□
(2000+3)×14=2000×□+□×□
二、新授
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出示102×(),学生任意填上一个两位数。老师迅速说出它的得数,而不用笔算。出示:计算102×43小组讨论完成。学生可能出现:(1)(100+2)×43
(2)102×(40+3)
在对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从而使学生 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小练:(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001×84=□×84+□×84 92×203=92×(200+□)
=92×200+92×□(2)计算102×24 出示:9×37+9×63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1)9×37+9×63
(2)9×37+9×63
=333+567
=9×(37+63)
=900
=9×100
=900 找出不同的方法,进行板演。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重点理解、说明第二种方法。小结: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算式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在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那个数。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一般是两个能凑成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小练:(80+8)×25
35×37+65×37
32×(200+3)
38×29+38 讨论:这个题目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形式吗?你能把它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吗?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订正时,说明怎样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
引导学生小结: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间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观察算式的特点,有的不能直接简算,只要将题型稍加改变,就能进行简算。
三、巩固练习
1.师生对出题。我们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对出题,你出一个乘法算式,我出一个乘法算式,但这两个算式合起来要能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2.根据乘法分配律把相等的算式用“=”连接起来。
23×12+23×88
(35+45)×12
(11×25)×4
25×(4+40)讨论:
2、3题为什么不相等?要使等号两边的算式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应该怎么改? 3.P38/5
四、小结:谈收获。
五、作业:P38/6—8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计算102×43
9×37+9×63
9×37+9×63
38×29+38
102×43
=333+567
=9×(37+63)
=38×(29+1)
=(100+2)×43
=900
=9×100
=38×40
=100×43+2×43
=900
=1520
=4300+86
=4386 课后小结: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乘法运算定律的复习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的复习: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这一小节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回忆,并相应板书。
二、联系实际复习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乘法的运算定律的相应知识。
2.学生汇报课前自己根据乘法运算定律自编的题目或搜集的题目。教师把符合要求的题目贴上黑板。学生根据前面的知识点的复习,进行题目的独立解答。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教师巡视,加以必要的指导。有必要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练习画线段图。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三、小结:学生谈收获 课后小结: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P39/例1(减法性质)P43/例3(除法性质)
教学目标: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购物:一个电脑桌497元,一种电脑椅203元,另一种电脑椅235元。带103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剩多少钱?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独立解答。汇报:(1)1035-235-497
(2)1035-(497+235)(3)1035-497-203(4)1035-(497+203)
1035-497-235
1035-203-497
二、新授
板书:1035-235-497
1035-(497+235)
1035-497-203
1035-(497+203)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教师板书。学生发现规律,并相应进行语言描述,初步总结减法性质。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谁能试着用字母表示?板书:a-b-c=a-(b+c)小练:(1)一本书一共有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汇报时对比不同的解法,找出最优解法。在其他的运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a+b+c= a+(b-c)a×b×c= a×(b÷c)a÷b÷c=a÷(b×c)究竟哪个是对的呢?请小组合作验证。小组合作验证;可以采用代入数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等等。小组选择自己认为可能的规律进行验证。最后验证出第三个是正确的。小练:(1)填空:436-236-150=436-(□+□)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1000〇(□+441)□-(217+443)=895-□-□ 16÷2÷4=16÷(□〇□)
210÷(7×6)=210〇(7〇6)□÷(25×7)=350〇(□〇□)
(2)判断:638-(438+57=638-438+57 901-109-91= 901-(109+91)113-36-64= 133-(36+64)
3456-(481+519)= 3456-481-519 35÷14 = 350÷2÷7 3000÷4÷25= 3000÷(4+25)
三、巩固练习:P39/做一做1、2 简算:(1)1245-(245+673)(2)1275-(164+36)(3)480-82-18
(4)673-84-71-45(5)81÷3÷3
(6)210÷(7×6)
四、小结 : 学生谈收获,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和做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作业:P41/2—
4、P47/6 板书设计:
连加、连除算式中的简算
(1)1035-235-497
(1)1035-497-203
a+b+c= a+(b-c)1035-497-235
1035-203-497
a×b×c= a×(b÷c)(2)1035-(497+235)
(2)1035-(497+203)
1035-235-497 =1035-(497+235)
1035-497-203 =1035-(497+203)
┆(学生举例)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b-c=a-(b+c)
a÷b÷c=a÷(b×c)课后小结: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P40/例2(综合运用加碱计算的实践问题)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
1.观察图
(一)中的条件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
(一),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一)的解决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小组讨论。(教材提示了两种算法。一种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采用这种方法,学生遇到的困难是,四本书取三本共有几种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直接从四本书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难度较大。如果反过来思考,四本取三本,也就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这种反过来思考的间接思路,用于计算三本书总价,就是教材提示的第二种算法。)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板书。2.观察图
(二)的条件问题。小组讨论。汇报。
三、小结 :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完善板书。
四、作业:P42/5—7
课后小结: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P44/例4(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12×30
18×20
24×40
15×40 15=()×()
24=()×()
30=()×()
36=()×()
二、新授
出示
例4主题图
什么是“一打”?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一打”表示12个。观察主题图,独立解决题目中的问题。找三个代表性的解题方法进行板演。板演:(1)25×12=300(元)
(2)25×12
(3)12×25
=25×(3×4)
=12×(100÷4)
=(25×4)×3
=12×100÷4
=100×3
=1200÷4
=300(元)
=300(元)第1种直接计算。第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及解决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第三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除的形式,然后变成乘除混合运算,可以任意交换位置进行简便计算。
根据主题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选择性地板书。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题目。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教师要注意学生在简算过程中,是否正确地采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小结重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完善板书。
四、巩固练习
P47/
4、5 板书设计: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12×25=300(元)
12×25
12×25
=(3×4)×25
=12×(100÷4)
=3×(4×25)
=12×100÷4
=3×100
=1200÷4
=300(元)
=300(元)
课后小结: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巡视指导。汇报:
(1)31×2+30×2+26
(2)7×21+1
=(31+30)×2+26
=147+1
=61×2+26
=148(天)
=122+26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 板书设计: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31×2+30×2+26
(2)7×21+1
=(31+30)×2+26
=147+1
=61×2+26
=148(天)
=122+26
=148(天)课后小结:
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二)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德育方面
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填空(投影出示)(1)0.1是()分之一。
0.7里有()个0.1。(2)10个0.1是()。
10个0.01是()。(3)写成小数是()。
写成小数是()。(4)1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2.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1000÷10=
100÷10=
10÷10=
1÷10=(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3.教学小数的意义(1)填写
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
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④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⑤完成“做一做”。
(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
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②出示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三、巩固发展 1.填表格:
2.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2)35克=0.35千克()3.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独立作业:
六、板书设计
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52~53页小数的读写法,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九的第6~7题。教学目的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教具准备: 幻灯、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2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0.15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0.008是()位小数,表示()分之()。2、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新课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0.2
0.05
0.005
0.01„„)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谁能举出一些例子?(1.5
40.6
3.134
6.8„„)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 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书整数数位顺序表。
接着提问:0.2表示什么?(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
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
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再往下还有万份位、十万份位等,所以我们在数位表上用„„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小数
3、教学小数的写法
(1)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2)做一做: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0.9里面有()个0.1 0.07里面有()个0.01 4个()是0.04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3、说出24.375 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4、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小数的性质 教材简析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目的: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
生:2.0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生:3.50元。师:是多少钱? 生:3元5角
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2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3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板书如下:
(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 生: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生:小数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探索新知
验证猜想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
3生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师:0.30与0.3相等,证明刚才这个结论是对的。
5生2: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师: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要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问: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6提醒注意:性质中的“末尾”跟一般说的“后面”是不同的。7判断练习。
下面的数中,那些“0”可以去掉? 3.9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三、联系生活
灵活运用
1.教师结合板书内容讲解性质的运用。
(1)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侯,例如,0.30,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0.30=0.3)化简下面各小数:
0.40
1.850
2.900
0.50600 0.090
10.830
12.000
0.070(2)师: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例如:0.3→0.30)
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 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比如:我们在商场里看到的2元=2.00元,2.5元=2.50元
出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 让学生同桌两人议论后答出。
提醒: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学校小卖部进了一批冷饮,你能帮忙设计一下价格标签吗? 盐水棒冰每支5角 随便 每支1元5角 可爱多每支2元5角 2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面的圈内涂上黑色)化简102.020的结果是()
12.212.02
102.0200
102.02 ○
○
○
○ 要求学生回答:化简的依据是什么? 3.判断题。(打“√”,错的打“×”)(1)0.080=0.8
()(2)4.01=4.100
()(3)6角=0.60元
()(4)30=30.00
()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让学生按顺序回答,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0”?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1)3.09
0.300
1.8000
5.00(2)0.000
412.002
60.06
500(3)0.090
12.0000
10.50605060 30.0 要求学生思考后,按顺序回答。5.(1)改写。原数0.7770 改写成一位小数 改写成两位小数 改写成三位小数
(2)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
20.1
44.800
50.00
1.60 50
10.010
16.0
4.0
4.8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抽查评讲,检查全班练习效果。5.做游戏。
(1)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50变成5.0,500变成5.00)
(2)贴数游戏。让自愿参加的十位学生,每人拿一个数(卡片),教师板书“50.3”,要求学生在“50.3”的下面贴上与它相等的数,不相等的贴在旁边。50.0
35.30
5.3
50.300 50.30
503
五十又十分之三 500.3
五、课堂作业
六、课堂小结: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都需要买一些文具,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介绍三家文具店——“奇 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豆豆文具店”。现在我们就请三家文具店的售货员分别给我们介绍商品的价钱,请同学们注意听,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由三个同学扮演售货员,分别介绍商品的价钱。)师:听完售货员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三家商店都有卖橡皮的,但价钱不一样。
生2:我发现到“丁丁文具店”卖的书包会便宜一些。
生3:我发现同样的铅笔盒在“奇奇文具店”与“丁丁文具店”卖的价钱不一样。师:由这些发现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1: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卖的价钱可能不一样,我们买东西时要进行比较后再买。生2:我们应该到价钱比较低的商店买东西。
师:在生活中,我们喜欢到物品价钱比较低的商店去买东西,我们的这种做法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货比三家”。师出示课题:货比三家。
二、学习新知。
1、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师:大家都知道买东西应该“货比三家”。如果我要买铅笔盒到哪家文具店买便宜呢? 生:到“奇奇文具”店买便宜。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奇奇文具店”的铅笔盒是4.9元,“丁丁文具店”的铅笔盒是5.1元,只要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就知道了。
师: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想出的办法最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策略一:
4.9元=4元9角
5.1元=5元1角
5元1角大于4元9角 策略二:
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策略三:
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小数点前面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数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办法,真棒。
2、提出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有关比较小数的大小的问题,你们能根据情境图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下面请同学们轮流在小组里提出问题,请小组的同学来回答。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
师: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请一个同学来回答。生1:我要买一个书包到哪一个文具店买便宜呢? 生2:到哪家买橡皮便宜?
(解决这个问题涉及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要让学生来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三个小数的大小。)生3:“奇奇文具店”的什么东西最贵? 生4::“丁丁文具店”的什么东西最便宜?
三、拓展运用。
1、游戏——抓珠子。(1)介绍游戏规则: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很在意思的活动——抓珠子游戏,这盒子里有红珠子和蓝珠子和绿珠子,一个红珠子代表1元钱,一个蓝珠子代表1角钱,一个绿珠子代表1分钱。你们任意从里面抓出一把珠子,看看可能会得到多少钱?(2)老师示范。(3)小组活动。师: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这样的盒子,小组同学轮流从里面抓一把珠子,并填写在统计表中。填完统计表之后,在小组里比一比谁抓出的钱多。
红珠子几个蓝珠子几个绿珠子几个共几元几角用小数表示(几元)3元2角1分3.21元
(4)师:请各小组抓出的钱最多的同学向大家汇报自己抓了多少钱,我们最后来比一比全班的冠军是谁?
(5)小结:想一想,抓到多少钱跟什么有关?
2、完成书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互相说一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四、回顾总结。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好,上完这节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哪一个活动呢?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反馈预习
通过前面的学习了我们知道了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可以改变原小数的计数单位,但并不能改变它的大小。这是什么知识? 课前思考题:“在数字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改变68.32的大小可以怎么办?”谁说说你们的想法?
反馈:
1、改变数字的顺序。
2、不改变数字顺序,可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板书:小数点位置的移动
在数字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改变68.32的大小有几种办法? 今天就来研究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关于这个内容你想了解什么?
“移动的方向、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移动与变化的关系。”(教师板书:35.67
3.567
356.7
3567比较大小.
订正后提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教师小结: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二、探究规律
1、我们先来研究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小组合作:
1、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改变原小数的大小,并将移动的方向和得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说说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关系? 反馈:
(一)点右移
68.32~
683.2 :
扩大 点右移
68.32~
6832 :
扩大。点左移
68.32~ 6.832 : 缩小。点左移
68.32~
0.6832 : 缩小。(二)
小数点向右移动,原小数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原小数缩小。评价一下哪组写得好? 再说说发现的规律 板书: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
左移
.右移
扩大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研究出了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关系? 小练:能根据要求手势表示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吗? 左移、右移
~
原数(扩大、缩小、缩小、扩大、)看老师手势说说原数变化:
原数扩大、原数缩小、哪组来给其它组出手势,同学判断。
2、把0.009扩大,手势表示? 知道原数扩大后可能是多少吗? 0.09、0.9、9、你们得出的三个数一样吗?
都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不同的三个数,有什么想法吗? 右移一位、右移两位、右移三位、你们又有什么发现了?
移动的位数不一样,原小数大小变化也不一样。
原小数的大小变化既与小数点移动方向有关还与小数点移动位数的多少有关,我们继续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借助什么单位研究? 米
各组有这样一组等式和刚才填写在数位表下的数两种学具,请你们组选择一种学具 研究: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与原小数扩大的倍数有什么关系,小数点左移? 反馈:
1、填空
0.005米=(5)毫米 0.05米=(50)毫米 0.5米=(500)毫米 5米=(5000)毫米
反馈:
右移一位~扩大10倍
50毫米是5毫米的10倍 右移两位~扩大100倍
500毫米是5毫米的100倍 右移三位~扩大1000倍
5000毫米是5毫米的100倍
谁再说说小数点右移的原数的变化规律?补充左移规律并举例 板书: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
左移
.右移
扩大 1/10
一位
10倍 1/100
两位
100倍 1/1000
三位
1000倍 有用数位表研究的吗?
演示说明:当小数点右移一位时原数数字所在位置都向左移一位,所以原小数扩大10倍。他们组用数位表不仅发现规律还说明了原因。
能说说我们用计数单位和计量单位两种学过的知识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还有问题吗?
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
移动的方向 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
倍数。
三、巩练:
1、填表
原数分别扩大10倍扩大100倍缩小到它的1/10和缩小到它的1/100 47.28 11.2
2、填空
(1)把6.2扩大
倍是62。(2)把59缩小到它的()是0.59。(3)0.28去掉小数点得(),原数扩大了()倍。(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
3、判断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2、3.69扩大1000倍是36.9。
()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4、观察三个数,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吗? 3.8
0.038 看来今天你们收获不小,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收获。知识、方法操作、旧知识、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能给自己打个分吗?
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
2、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会进行名数的改写。教学难点:
会进行名数的改写。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千米=()米
1千克=()克 1米=()厘米
1吨=()千克 1时=()分
1分=()秒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新课:
1、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小组同学听,找一组同学汇报他们收集的数据。
2、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水果糖的质量是0.5千克 小明的身高是1.35米 小红体操得分是9.25分 小丽的体温是38.5度
3、像这样我们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把哪两部分合起来叫名数?你能举出一些名数的例子吗? 3分钟、7千米、6时15分、78平方米、4吨50千克 5米6分米
20平方厘米
9年
5千米60米
4、什么叫单名数?什么叫复名数?从刚才举出的例子中你能找出哪些是单名数哪些是复名数吗?
5、小组活动:
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 又有米又有厘米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要想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把它们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问:又有米又有厘米要想直接比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生:把它们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把它们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
6、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一进行改写
(1)教学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1)0.95米=()厘米
你们会做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米等于100厘米,0.95米=0.95乘100厘米。可以直接把0.95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
1.32米=()厘米是米这个单位大些还是厘米这个单位大些?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而把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改称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请同学们接着做一做:
3.7吨=()千克
0.86平方米=()平方分米 0.3千克=()克
2.63千米 =()米 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呢? 小组讨论后,汇报(用高级单位量得的数去乘进率)(2)教学低级单位的名数改称高级单位的名数。80厘米=()米 谁能说说你的想法?
(因为1米=100厘米,80厘米=80/100米)用这种改写方法改写下面各题
9020千克
=()吨
7450米=()千米
23分米=()米
1350克=()千克
像一想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用低级单位量的的数去除以进率)
能用这种方法解答1米45厘米是多少米吗?小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45厘米=0.45米,0.45米和1米合起来是1.45米)
三、巩固练习1、71页6题
2、()分米=1.5米
()千克=4.08吨
510米=()千米
516厘米=()米
4700克=()千克
3在括号里填上﹤﹥或﹦
3.61米()362厘米
284克()0.284千克
1480米()1.5千米
532厘米()5.3米 4、72页10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生活中有许多小数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吗?(此处安排收集资料。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近似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生:汇报,教师按准确数和近似数把学生提供的信息中的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师:谁注意到了老师为什么把同学提供的这些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呢?(生通过观察回答)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必说出小数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同学们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这样的情况吗?(生汇报和小数近似数有关的信息。)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呢?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这么广泛,怎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98653
45874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以上复习内容重点抓住了整数取近似值的方法让学生回忆练习,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印象,为求小数的近似值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如豆豆的身高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那么如
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新授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进似数的?
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生:自己练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有没有争议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汇报。生:(1)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思维过程,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2)保留一位小数,有争议吗?找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近似数是1.0还是1。教师出示线段图,看一看给学生带来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长度在0.95与1.04之间。保留整数为1,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4与1.0之间,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师:总结出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同学们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部分应怎样思考,注意什么问题呢?
师:请同学们回忆求0.984近似数的过程,你能发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同学们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也就是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求课前同学们提供的这些小数的近似数。(保留到十分位)
(4)小结:
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三、练习
(1)师:最后一个信息谁提供的,你能把这个信息用小数近似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吗? 生评价(改后的信息叙述也要准确)。
学生自己修改自己手中的信息,汇报后,再同桌之间交流。
(2师: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小数的信息,这些信息能用小数近似数的形式表述吗?能请你表示出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师:同学们还记得自己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吗?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教师提示:身高大约是1.6米,老师的实际身高是两位小数,猜一猜老师的实际身高是多少米?老师的身高是用四舍法得到的,再来猜一猜。
(4)出示食物的价格,判断小明带12元钱够吗?学生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理由。(5)出示租车说明,判断租多少辆车去出游?
师:看来我们不仅要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还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全课小结:教师明确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将下面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一个人的头发约有80000到90000根。人造卫星每分钟约行472000千米。师: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以个为单位数写成以万位单位的数 不同点:整万的数可以直接改写成一万位单位的数
不是整万的数先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二、新课:
1像这样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位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
小组研究:
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 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4练习:
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像这样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3.4528亿,小数点后有4位,小数位数太多,往往实际又没有用,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如这道题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
1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2、2003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难点、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二、复习小数的意义
1、做期末复习第8题(1)、(2)、(3)。
(1)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说一说0.5、0.023的意义。(2)说一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问: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的数?
2、(1)在小数里,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哪一位?从小数点起,向右依次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2)填空。
0.1里面有()个0.01。10个0.001是()。10个0.1是()。0.1里有()个0.01。
三、复习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1、练习。
(1)把下面小数化简。
4.700 16.0100 8.7100 14.00(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写成两位小数。4.2
13.1
①学生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②问:做题时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2、做期末复习第9题,第1竖行两题。(1)学生在书上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3、做期末复习第10题。
(1)先把这些数排列起来,找出最大、最小数,并和其他数一起,写好序号。0.1 0.012 0.102 0.12
0.021(2)按要求从小到大排列。
四、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做期末复习第8题(4)、(5)。
(1)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 问: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2)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2、练习。
(1)把1.8扩大100倍是()。()扩大1000倍是6.21。(2)把()缩小100倍是0.021。()缩小1000倍是6.21。
五、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的改写
1、把下面小数精确到百分位。0.834 2.786 3.895(1)学生做,指名板演。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486700
521000(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460000000 7189600000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说一说怎样把一个较大数改写 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67100
209500(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
(2)比较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
4、做期末复习第9题剩下的两题。
(1)比较25万和0.25亿大小,可以把25扩大10000倍,0.25扩大1亿倍。得到两个整数再比较大小。
(2)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3)小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再在后面添上“万”字或“亿”字,反过来,一个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改写成原来的整数,只要把它扩大1万倍或1亿倍就可以 了。
5、做期末复习第11题。
学生在书上做,并说明理由。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我们可以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作业设计】 1、0.45表示()。
2、把6.956 6.965 6.659 9.665 5.669 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3、把671209860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万,保留一位小数是()万;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亿,保留一位小数是()亿。
4、在○里填“>”、“<”或“=”。16.36○16.63 0.36万○3600 0.97○1.01 0.23亿○2100万 5、1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76千克,平均每千克稻谷出大米多少千克? 100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多少千克?
五单元
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学生会认为(1)、(2)、(3)(4)为三角形,但对(2)、(3)(4)有争议]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2)三角形表示法;(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5巩固练习:为了营造更美的城市,许多城市加强了绿化建设。这些绿化地带是不允许踩的。(电脑动画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实践问题)。他运用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难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用具:量角器、直尺。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怎样分?
二、新课: 1小组活动:
(1)出示小片子,观察每个三角形.可以动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据你发现的特点将三角形分类。
2按角分的情况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还有一个角分别是锐角、钝角和直角.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1)分类.
根据上边三个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图①,三个角都是锐角,它就叫锐角三角形.(板书)提问:图②、图③只有两个锐角,能叫锐角三角形吗?(不能)引导学生根据另一个角来区分.图②还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图③还有一个钝角,它就叫钝角三角形.
请同学再概括一下,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师板书: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2)三角形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画圆圈)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分成三类,就好象是包含三个小家庭.(边说边把集合图补充完整.)每种三角形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反过来说,这三种三角形正好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两个锐角,所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应看它最大的内角.„„ 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 3按边分的情况:
(1)我发现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还有三条边都相等的。
(2)师: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一条边叫底。
(3)师: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4)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5)从红领巾、三角板、慢行标志中找一找哪里有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4)三角形中能有两个直角吗?为什么? 2.87页7题猜一猜小组同学模仿练习(四)作业 板书设计
按角分类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要求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
教学用具 每个学生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张,量角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3.如图,已知∠1=35°,∠2=75°,求∠3的度数。
二、教学新课
1.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老师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3.以小组为单位先画4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利用手中的工具分别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4.指名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5.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我们一定能弄清这个问题的。
6.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 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7.请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试一试。8.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9.拿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试试看,折的方法一样。再拿钝角三角形折折看,你发现了什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1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11.老师板书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2.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吗?怎样求? 13.出示教材85页做一做。让学生试做。
14.指名汇报怎样列式计算的。两种方法均可。∠2=180°-140°-25°=15° ∠2=180°(140°+25°)=15°
三、巩固练习1.88页第9题
这一题是不是只知道一个角的度数?另一个角是多少度,从哪看出来的?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还可以怎样算? 2、88页第10题
①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两底角相等)②列式计算 180°-70°-70°=40°或 180°-(70°×2)=40° 2.88页第10题
①连接长方形、正方形一组对角顶点,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两个什么图形? ②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呢?
四、布置作业
图形的拼组
1小组同学合作,用三角形拼四边形 让学生明确:
(1)不是任意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四边形(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四边形(3)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长方形
(4)两个相同的锐角或钝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5)用三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梯形 2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
六单元
统计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读懂折线统计图,届时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感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制作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114页第4题的病人体温记录折线图:
1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汇报:刚进医院时病人正发着高烧。病人体温最高时是39.5度,最低时是36.8度。„„ 师:这也是一种统计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折线统计图
二、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1课前布置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请把收集到的折线统计图拿出来,说说你是从哪里收集到的,图中表示什么内容?
2展示交流:每个组推荐一份较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
三、制作折线统计图
同学们,你们刚才从报纸上、网站上、课外读物等收集到了许多折线统计图,这说明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你不想动手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呢?
(一)制作步骤
1看一看:一幅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比一比: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议一议:折线统计图中的这条折线应该怎样画? 学生讨论
小结:定宽度、描点、连线、标数量
(二)小组合作动手制作
老师也在生活中去调查收集了许多资料。1北京地区近六年来的年降水量统计表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降水量 1900 1850 1630 1400 1720 1200
2北京2003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2003 70 260 240 200 3北京2004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2004 90 45 300 320 请从三组资料中选择一组,制成折线统计图
评一评:在小组内会轩昂评一评看谁制作的折线统计图最正确、美观 想一想:你制作的折线统计图中,能向别人传递哪些信息?
(三)全班展示、评价
预测:从2003年和2004年的旅游人数统计图中,你能预计一下,再即将到来的2005年的第二季度游客将达到多少万人?
四、预测身高
在书上完成例2,并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测。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退位减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
2000-493
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
1、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1)小数点对齐
42(2)数位对齐
(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
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复习巩固:
1、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略)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复习。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3.6-1.6
7+2.3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提问: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
二、笔算练习
1、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单位 元)
2、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三、解决问题
1、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班里要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100页例3。课
型:新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
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
3、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二、新课:
1、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
(2)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2、小组合作要求:
(1)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2)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汇报。
(1)483.4―(39.5+98.8)
= 483.4―138.3= 345.1(千米)(2)165+80.7+99.4
= 245.7+99.4
= 345.1(千米)(3)483.4―39.5―98.8
= 443.9―98.8
= 345.1(千米)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2、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第104页例5和例6。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口算:(投影片或口卡)0.35+0.5
0.26-0.16
0.25+0.17
5-2.5
7.2+6.8
8.5-5
3.6-1.6
2.1+7.9
13.5-2.4
6.7-2.3
4.8-2.8
7.1-4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
48+25+52+175
120-75-25
430-121-79 36+11+64+89
85-(15+64)
3、引入: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二、授新课
1、创设情景: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2、小组合作完成
(1)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
(2)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3、汇报:
(1)8.42+8.46+8.54+8.58
= 16.88+8.54+8.58
= 25.42+8.58
= 34(秒)
(2)8.42+8.46+8.54+8.58
=(8.42+8.58)+(8.46+8.54)
= 17+17
= 34(秒)
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5、小结: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三、复习巩固
1、练一练
4.36+14.8+5.64+5.2
38.2-7.09-20.6-2.31 ⑴要求: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思路.⑵指名汇报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2.5+1.8
0.5+1.5+1.5+0.5
5.26+3+1.74
0.25+0.15+0.75+0.85
27.85-(7.85+3.4)要求:比赛完成,同学间互相介绍好的经验、方法。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简
算
8.42+8.46+8.54+8.58
8.42+8.46+8.54+8.5 = 16.88+8.54+8.58
=(8.42+8.58)+(8.46+8.54)
= 25.42+8.58
= 17+17 = 34(秒)
= 34(秒)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第105页练习十八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定律进行简算。教学难点:准确的进行简算。教学过程:
一、口算
0.4+0.6+5
7.5+3.1+2.5
10-2.5-2.5
21-7.7-2.3 8-2.5
9+3.6
10-2.4
8-1.6
二、简算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3.85+10.06=□+3.85
10.24+8.2+1.8=10.24+(□○□)
18.76-(3.76+0.53)=18.76-□○□
32.17-0.46-4.54=32.17-(□○□)
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赛完成)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34.5-(17.2+4.5)
三、解决问题
1、P105 4 2004年春季运动会 田径 思念机组男子4×50米接力赛选手情况:
(见书)
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⑸怎么算的快?
2、P106 5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⑷独立完成⑸怎么算的快?
3、P106 7(按以下步骤组内交流完成)
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⑸怎么算的快?
4、P106 8 ⑴ 通过观察图、计算,你知道2003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使多少? ⑵通过计算你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5、P106 9
完成表格。说说每轮动作后,这三对选手的的分及排名情况
四、作业:第134页7题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课型
:复习课.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口算: 2.6+0.4
0.375+0.625
5.8+2
5-0.2
0.48+0.29
4.3-1.6
0.74-6.4
1-0.89
3-2.3 2.计算: 4.2+15.6
24.8-18.2
13+7.1
10-9.05
3.96+6.04
4.03-1.97 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 练习: 1.计算: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选择正确答案.写在等号后边:
(1).9.26-3.96+8.905=
(14.475
14.205
13.809)(2).9.09+11.1-19=
(20
1.1
1.19)(3).40-9.05-(3.8+6.02)=
(21.13
33.35
20.95)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4.9+0.1-4.9+0.1
34.02+13.5+0.98
5.6+2.7-4.4 5.17-1.8-3.2
9.95-(4.95+3.14)
8.43+2.87+0.57+0.13 列式计算:(1).27.8减去19.3的差.再加上24.5,和是多少?(2).23.64加18.9的和.再减去37.82.得多少? 解决问题:
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54.3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7千米.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
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13.58万吨,结果上半年生产7.96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0.04万吨,全年超过计划多少万吨?
3、有两个粮食仓库 ,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57.5吨,第二个仓库里有50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9.9吨,这时第一个仓库的粮食比第二个仓库少多少吨?
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
第七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书P108~10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师出示统计表)
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00 01 02 03 人数(万人)3 4 6 8 8 10
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师演示“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2.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
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新学案。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书P110~1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书P114~116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完成书中P114的第4小题:
A学生先观察体温变化,交流对人体温的了解信息; B对照正常值发现信息 C回答书中的5个问题
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
2.完成书中P115的第6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结合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价值发现。
3.完成书中P116练习十九第9小题的问题解答;
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
结合书中第7.8题的练习,开展实践活动。
课前参与:1.学生提前根据书中第7.8题的练习的要求,开展调查活动;2.应用书后的练习纸,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
课中交流: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交流作品
课后延伸:组织学生从统计图中预测信息,提出科学建议,布置在学校走廊上。
三、作业:完成书中P115的第5小题: 教学后记: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数:4课时
第1节 数学广角-植树的学问
(一)教学内容:117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理解有些数学问题只计算不一定对,要考虑它的合理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用画线段图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教学难点:正确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春天到了,阳光明媚正是植树好季节。美化环境,造福人类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但你们可知道,在植树活动中还有不少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篇一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本节课上,我尝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集合的思想,感悟重叠,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接着,创设了让学生自己设计图。当学生汇报自己独特的表示方法时,进而引导学生借助一种图(集合图)来理解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也更加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特别是在解读集合图时,让学生充分理解
“参加……的,只参加……的,既参加……又参加……的”的含义。在解读集合图的过程中,我很注重学生表述各个部分的意思。红色圈是表示“参加跳绳兴趣小组”和蓝色圈使表示“参加踢毽子兴趣小组”,而去掉了都参加的部分后是“只参加跳绳兴趣小组的人数”,“只参加踢毽子兴趣小组”,多了一个字“只”,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还有“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子”让学生明白这是2个小组都参加的。因此在比较“8+9-3”和“5+6+3”中的“+3”和“-3”时,大部分学生都已理解。在这两个过程中,我都重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形。并对这个图形作了重点解读:如:你认为红色圈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蓝色圈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这绿色部分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那黄色中的5个人表示的是什么?这蓝色中的6个人表示的是什么?
“杨明、刘洪、李芳”
这3个人表示的是什么?从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读懂了图意,知道了韦恩图丰富的内涵。并正确选择相关信息进行解题,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篇二
大半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回顾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现就自己面对几种现实反思如下:
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节。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要想抓住他们的思维给他留有悬念,而且还得不要让他们处在胜利之中。由于他们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们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啦。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镖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但将竞赛法运用于差生的转化一定要巧妙灵活一些。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脸儿”、“爱面子”,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机会,便自动退出了竞赛,这就达不到激励其志的目的了。但要对症下药,针对他们的优点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
在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培养、提高。
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反思:任小学低年级数学,最挠头的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里的原因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特殊性之外,教师授课方式、水平、内容安排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教学一些课时,用不同的方法就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本学期在设计一些课时,我抛开了书中的例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这样处理的好处不仅解决了课的重点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大家又一次进入了学习的高潮之中。尽管要通过多个情境解决几个知识点,这么大的容量,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感兴趣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些让我反思,在平日的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太少了,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围绕书本讲书本,围绕例题解例题,所以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长此以往,学生感到厌烦在所难免,厌学的症结所在。
对学生的两极化现象的反思:新课改的理念中倡导突出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学生的实际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以所在任教的三年级六班为例,数学的各项成绩在历次抽测和考核中均在两班前列,但从口算到应用题,每一项都有几个待及的学生。我就想,为什么待及的学生越教越多呢?于此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大多数同学热火朝天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的只是鸭子叫雷的角色,不仅提不出问题,甚至记不住常见的计算公式,而对于这部分学生,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忽略不计的,日积月累,错过的东西越来越多,与大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所以我觉得,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更要因人而宜,我们也不能用公开课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学生,我认为我们可以吸取公开课的思想,但不能照搬公开课的方法。
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开放过度,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篇三
《测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
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
分米和
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
接下来我拿出
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
分米”的概念。
认识了“1
分米”
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
分米”
长的东西。
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
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秒的认识》
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
时、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时间计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精神,创造性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点:
教学方法:
1、设疑激情:
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
在导入时我利用新年到,大家欢天喜地,喜迎午夜新年到了的场景,通过学生们的倒记时导入新课,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学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
2、引导探索:
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
在教学中,我通过七个环节:
认识秒针和
秒、体验
秒的长短、1
秒的价值、教学1
分=60
秒、体验
分的长短、小结。
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感知,激励学生再课堂上认真思考,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
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自主探索秒针的走动情况;
组织学生体验
秒与
秒,观察分针走动情况,让学生知道
分=60
秒;
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续时间。
3、应用提高: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
如:
阅读短文《小宇的一天》
帮助学生理解,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
4、交流评价:
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
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学生学习方法:
1、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钟面,认识秒针与分针、时针的区别;
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
分=60
秒。
2、活动实践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
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用各种方式估测活动的时间,集体活动时我用钟表记时,来看看学生
秒能做些什么事情,加强学生对
分=60
秒的认识,从而感知
秒。
3、独立思考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把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方法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
如:
教学中,认识秒针和1
秒、体验
秒的长短、1
秒的价值、教学
分=60
秒、体验
分的长短、小结,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给学生留出时间想一想,然后再与同桌学生交流,最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说出来。
4、指导学生倾听的方法:
我的做法是:
课堂上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人。
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
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就是正确的,就是最好的,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总想辩解。
这时,我就会对学生说:
“比一比,看谁最懂得尊敬别人,能安静地听完别人的发言。”
这样不仅使急于辩解的同学静下来听,更促进提出不同见解的同学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具体,说完整。
同时,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
并重,相互促进。
当在课堂上意见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常常常会留给学生们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有时候会用“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想法”
来平息他们之间没有结果的争论。
这时候学生往往听得最认真。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能做到:
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到的,我决不设计包办代替。
努力设计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地思维。
《四边形》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我在教学《四边形》时,出示“喜羊羊开店”的情境,这样的导入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很有趣,有效地吸引学生倾听,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其中,真正意义上作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也就自然愿意倾听了。
课堂中我始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身边感兴趣的事情,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2、这节课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及自主探索,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能性》
教学反思
上《可能性》
这课之后,有个孩子天真地说了一句:
“老师,我觉得今天的课不像数学课?
令我哭笑不得,但更让我深思:数学课要“生活味”,更要“数学味”
.《可能性》
是《数学课程标准》
新增加领“概率与统计“中的内容.课前,我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区分“可能性“知识的感知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有些零散、杂乱,大都建立在经验上,带有缺陷,数学化的程度较低.因而,本节课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整合,把认识“随机现象“和“可能性大小“同时纳入到第一课时进行教学,并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贯穿全过程,创设生动、直观、有趣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通过“猜想一实验一统计一验证一推理“,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他们的数学思考得到更好的发展,品味浓浓的数学味.〈吨的认识〉
教学反思
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
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
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
而引导学生建立
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
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
克和千克。
接着让学生开展互相背一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平均体重
千克,估估大约多少个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
吨,问:
全班同学合起来的体重够
吨了吗?
让学生充分感受、估计、想象和整理,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进而对
吨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部分教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引出关于吨的话题,抓住学生“童心”
激发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情绪高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加到学习的过程中。
围绕“能同时过桥吗”
在解决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
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回头解决一下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
吨的质量观念。
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还可以说说其他的例子,如学生说钢铁的重量,汽车的载重量都以吨为单位等等。也学生想想
吨大米有多少(每袋
千克),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
学生在认识了吨之后,利用新知帮助小动物过桥,学生显得尤其兴奋,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
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
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
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
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
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
统一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
12×3、18×3
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
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
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
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
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
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
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
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
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
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4、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
《秒的认识》
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实效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全心全意的,创造性地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在学生借助自己的钟表体验
秒时,我让学生听、看自己的钟表
秒钟是怎么表示的,然后全班交流,通过这个有趣的过程,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了
秒钟的时间,接下来设计一个动作表示
秒,更强化了
秒钟的时间观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有趣的活动中,但这个活动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始终是主动的。
这样,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真正的发展。
《测量复习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
复习课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意思、无新意,学生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但就这一节课,我个人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课堂“活而不乱”。
平时教学中我与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
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2.学生真正“动”
了起来,思维“活”
了起来。
这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操作”
中明方法,在“悟”
中见真知。
虽然是复习课,但我希望给学生新的感觉、新的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认识也进一步提高。
例如,对单位的认识,有的学生还局限于抽象思维来理解,通过复习交流,认识得到提高。
让学生真正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定的理解,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我觉得学生们还真的不简单,当他们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且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我感到震惊,巧填单位和等量代换及互化问题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可这些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自己解决了,我觉得学生的思维真的“活”
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课堂因“我”
而精彩。
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数学、研究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在“算法多样化”“归类整理活动”
中我看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算法的多样性。
我觉得每个学生在数学面前都是自信的,他们已经认识到数学是精彩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使课堂更加精彩。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还应当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多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机会。
另外,趣味性还可以设计的更浓厚些!一堂课过去了,但是还是有些东西值得我去回味和反思。
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真正提高;
只有这样,我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真实的自我!
回首过去,展望明天。
我已经踏上了“星光”
这一艘巨轮,随时准备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冲向胜利的终点。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
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
总体感受,效率很差。
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
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
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
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
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
至
道题目。
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导与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
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
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
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
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
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
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
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
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
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可矛盾的是:
时间哪儿找?
《千米的认识》
教学反思
《千米的认识》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在担心,因为米、分米、厘米、毫米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学生也可以用眼睛去看。
那千米怎么办呢?
学生既不能用手比划,也不能用眼睛来看。
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就一直拖着没有上。
最后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我决定在上这节课时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
我们的教学楼到校门口一个来回刚好
米的距离,我就让每一个学生从教学楼走到校门口再走回来,体验
米有多远,再想象一千米就是走
个
米那么远。学生听说要走路,高兴的都举起了小手,生怕老师把自己遗忘,当得知每个人都要体验时,有学生条件反射性的一跃而起,看到学生们笑容灿烂的面孔,我知道我这样安排是正确的。
学生只有对这件事真正的感兴趣了,才会用心的去学习它。
走路这个环节取得了成功,学生把自己走的步数记下,很快的就算出了
1000
米要走多少步。
从而建立起
千米的长度观念。
2、用“抢做小老师”的游戏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节课在学生明白了“1
千米=1000
米”
这个单位换算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为了不让学生机械地做题,我们全班一起来做“抢做小老师”的游戏。(到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同学就可以主动来抢改。)
一经公布,下面立刻沸腾起来,每个人都想做小老师来给别人修改错误,被点到做题的学生也憋着一股劲,我就是不让你们来改错。
这样一来,课堂就很活跃,学生也在游戏中巩固了“1
千米=1000
米”
这个单位换算。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比较积极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
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难点也基本克服了。
学生也觉得比以往有趣多了。
从作业情况来看,正确率也是可以的。
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衔接,内容的过渡等等存在许多不足。
在这方面我将会进一步的加强与提高。
《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反思
今年送完一届毕业生后,我又从三年级教起。
学生人数
人,比上学期六年级的44
人少了一半有余,自己感觉“轻车熟路”。
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
时,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
在和学生共同探讨认识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后”,我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开始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们开始分组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投入。
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
我让小组选代表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8+4+8+4=24(厘米)!”
“8+4+8+4=24(厘米)
!”
……
没有出现我的预设效果。
我只好进一步鼓励说:
“谁有更好的方法?
”
“8+8+4+4=24(厘米)
!”
课代表王凡站起来发言。
我心里有点失望,可是还鼓励说:
“不错!
谁还有更好的方法!”没有同学再举手了。
我说:
“汇报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
“我测量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两条长加两条宽。
就得到了它的周长。”
几乎每个同学都如是说。
看来学生自己不会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
我只好硬往公式上引:
我说:“长方形两条,那么
8+8
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8×2。
宽用乘法算式表示为
4×2。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示: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接下来是课堂练习,我出示了四个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周长。
全班
人,用我的公式方法计算的仅有
人!
其他同学全是用加法做的。
这堂课上我完全陷入了沉思:
以往自己是怎样教的?
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他们死记公式是背离新课改要求的。
也许让学生先记公式再学计算周长,就学习成绩而言可能会高点,可是长此以往,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
对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
既然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课本上不是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注明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吗?
今天他们自己总结出最好记、最好用的计算方法,不久的将来他们在数学上会有颇丰的收获!
《四边形》
教学反思
我所执教的这一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四边形》
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认识四边形》。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
使学生直观的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
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标: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于教师适时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准备(游戏:
复习图形知识)
2、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观察主题图)
3、涂一涂(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初步感知四边形)
4、总结四边形特点(4
条直边,4
个角)
5、反馈练习(快速抢答)
6、找一找(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7、分一分(根据四边形边和角的特点分类)
8、巩固练习(走四边形的迷宫、画四边形)
本节课中我做的比较好的有以下三点:
一、力求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在本节课中,我由光明小学校园场景图引入,既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
在学生对四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又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通过学生找生活中的四边形,进一步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
二、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点明今天研究四边形之后,我设计了涂一涂的环节,先让学生把心目中的四边形涂上颜色。
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动起手来,虽然这时候他们并不十分清楚什么是四边形,只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在涂。
涂完之后再交流为什么有的不涂?
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探索逐步概括出了四边形的特点。
在认识了四边形之后,我安排的教学环节是将四边形分分类。
学生独立分类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为什么这么分。
在这里,学生的思维被充分的展开了,出现了许多情况。
书中例
展示了两种分类方法,教学参考给出了三种,而学生们互相启发、勇于探索,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有按角分的,也有按边分的。
而且每种理由表述的都比较清楚。
这说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为孩子们打开了思维的大门。
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三、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回答给予多元的评价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不仅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对每位同学的回答都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例如:
你的反应真快!你的思维真敏捷。
这次回答比上一次的有很大的进步。
你的声音真响亮。
你回答对了,如果能把话说完整就更好了。
你的回答对大家进一步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等等。本节课中,我感觉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在认识了四边形之后,如果能给学生准备一些小棒,让学生亲自去摆一摆四边形,或者准备一些钉子板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围一围,就更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四边形有
条直边和
个角的理解。
《平行四边形》
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在教学这一知识时,重点调整了师生之间的课堂角色,当好向导,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操作、发现、归纳、表达,整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1、在自主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喜欢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
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产生一种直觉而又朦胧的感性认识时,我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
如提问引导“拉一拉、看一看,这个长方形框架发生了什么变化?
”。
学生发现了长方形框架的形状、角、名称都有了变化。这些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则是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独立操作、独立观察、测量、思考以及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新发现”,这就是他们的创造。
教学到这里,我接着引导他们去验证,对
“全新发现”
作出积极的评价。
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通过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乐趣,激起学习的热情。
2、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拥有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图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知识的自信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和发现获得的,而不是我教给他们的。
我先让学生“拉一拉——看一看——说一说”
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然后以一句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有这样的特征呢?
”
为学生创设了继续探索的空间,接着,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去发现平行四边形边角的关系,通过“画一画、剪一剪”
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理解。
纵观这堂课,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良好的培养。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自信地学数学,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的光荣使命!
也是一项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教学任务!
我应该为此继续努力!
《时、分、秒》
教学反思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钟面的基础知识,会认钟面上的时间,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及求经过时间等等。
对于缺乏知识经验的二年级孩子来说,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例如在认识钟面的时候,通过实物展示和课件的操作,让学生数出钟面上有
12个大格和
个小格,时针和分针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又向他们介绍了秒针。
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走一圈是
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
时;
秒针走一小格是
秒,走一大格是
5秒,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以上概念在一边拿钟面进行实际操作一边提问时,孩子们尚能回答,可是让他们在独立做的时候,就很容易混淆。
在教学求经过时间时,则感觉更加困难。
例如求从
点--4
点经过了几时,答案就五花八门。
有的孩子用
减
4,有的在钟面上数,却数成了从
到
11的格数,而且在数格的时候,他们往往数的不是几个格,而是几个数字。
还有诸如“2:
45--3:20
经过了()
分”
这样的题目,也是比较难理解的。
我给孩子们讲了几种方法,第一种是最直观的方法,在钟面上数格子;
还可以先算
2:
到
3:
00
是
分,再算
3:
00
到
3:
是
分,合起来是
分;
另外还可以把这样的题目当作减法来做,用后面的数减前面的数,20
减
不够减,拿出一个小时当作
分,和
合在一起是
分,再减
就可以得到
分。
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没有要求孩子们全部掌握,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或可以理解的方法。
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孩子,他们能在钟面上把经过的时间数出来,我也觉得他们挺棒的。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地讲解、练习及个别指导,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大部分同学对以上知识都能基本掌握,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比以前有了提高。
但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能不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还是这些知识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的确过于难了,仍然是让我们感到比较困惑的…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
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
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
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
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 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
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统一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
12×3、18×3
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
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
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
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
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图形中,学生即将认识一个新朋友,怎样学生学会简单辨认平行四边形呢?通过复习长方形,对长方形特征的复习,再拉一拉,让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再给这种新图形命名,我认为还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接着让量一量书上的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然后,学生示范围一围,画一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其次,对比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得出不稳定性。最后通过观察例举,猜一猜巩固认知。
不足之处:因为我担心学生不能备好学具,于是一手操办。学具准备不充分,在课堂上学生只能通过观察,利用对长方形旧知的迁移,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点。围一围的操作范围小,马上进入画一画环节。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就开始画长方形,并没有把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区分开来。于是“没有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成了学生画图的要求,但是在要求之后,部分学生都排除了水平画法和垂直画法,都在方格纸上画倾斜的平行四边形,这样难度大幅度增加了。疑惑:这是在哪里出了岔子了?幸好在说你是怎么画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怎样简便的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鼓励能正确得画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又多占据了一些课堂时间。总缺乏课堂练习。
重新设计应该注意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围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中,在学生画平行四边形之前,应让学生说说画时应注意的地方,同时在学生画时出现不规则的地方让学生展开讨论。预设出学生画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先画两条与方格重合的现,再画两条斜边。画完后总结最佳画法:先把直边画对了,斜边再连线就可以了。
《测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摆五辨花、探索规律)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学的还不错,但在“发现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律时,我是指名学生板书连续的算式,原先是想这样会缩短时间,由于学生在板书过程中没有把各数对齐,使学生没能很快的观察出这个规律,反而花的时间更多,如果由老帅自己来板书可能效果会更好。
《秒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秒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时间计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时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精神,创造性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点: 教学方法:
1、设疑激情: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入时我利用新年到,大家欢天喜地,喜迎午夜新年到了的场景,通过学生们的倒记时导入新课,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学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揭示课题“秒的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七个环节:认识秒针和1秒、体验1秒的长短、1秒的价值、教学
1分=60秒、体验1分的长短、小结。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感知,激励学生再课堂上认真思考,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索秒针的走动情况;组织学生体验1秒与60秒,观察分针走动情况,让学生知道1分=60秒;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续时间。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如:阅读短文《小宇的一天》帮助学生理解,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
4、交流评价: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学生学习方法:
1、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钟面,认识秒针与分针、时针的区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2、活动实践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用各种方式估测活动的时间,集体活动时我用钟表记时,来看看学生60秒能做些什么事情,加强学生对1分=60秒的认识,从而感知60秒。
3、独立思考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把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方法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如:教学中,认识秒针和1秒、体验1秒的长短、1秒的价值、教学1分=60秒、体验1分的长短、小结,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给学生留出时间想一想,然后再与同桌学生交流,最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说出来。
4、指导学生倾听的方法:我的做法是:课堂上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人。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就是正确的,就是最好的,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总想辩解。这时,我就会对学生说:“比一比,看谁最懂得尊敬别人,能安静地听完别人的发言。”这样不仅使急于辩解的同学静下来听,更促进提出不同见解的同学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具体,说完整。同时,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意见都是正确的。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当在课堂上意见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常常常会留给学生们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有时候会用“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想法”来平息他们之间没有结果的争论。这时候学生往往听得最认真。
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能做到: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到的,我决不设计包办代替。努力设计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地思维。
《四边形》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我在教学《四边形》时,出示“喜羊羊开店”的情境,这样的导入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很有趣,有效地吸引学生倾听,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其中,真正意义上作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也就自然愿意倾听了。课堂中我始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身边感兴趣的事情,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2、这节课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及自主探索,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能性》教学反思
上《可能性》这课之后,有个孩子天真地说了一句:“老师,我觉得今天的课不像数学课?令我哭笑不得,但更让我深思:数学课要“生活味”,更要“数学味”.《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加领域“概率与统计”中的内容.课前,我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区分“可能性”知识的感知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有些零散、杂乱,大都建立在经验上,带有缺陷,数学化的程度较低.因而,本节课我对教材进
行了大胆的整合,把认识“随机现象”和“可能性大小”同时纳入到第一课时进行教学,并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贯穿全过程,创设生动、直观、有趣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通过“猜想一实验一统计一验证一推理”,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他们的数学思考得到更好的发展,品味浓浓的数学味.《数学广角——搭配》教学反思
一、活用教材,内容生活化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配衣服”,后来,在教导主任和年级组成员的共同商讨下,把例题与习题交换,觉得这样更符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这样,把例题、做一做、课后练习题整理成一个情境串,学生从开始到结束,把知识不知不觉地体现,学得自然新鲜。内容取材于生活,如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电话号码的选择、寻找生活中“0”在前面的数字排列,寓教于乐于生活实际,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早餐的搭配、衣服的搭配、电话号码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到的,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摆一摆”、“连一连”、“写一写”、“画一画”、“猜一猜”等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总之,我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理解搭配的思想方法。然而,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问题:
首先就是目标的把握,还是有点没拿准,比如,要不要引导学生计算一共有几种搭配的方法。当初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与主任[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也探讨过这个问题,如果要学生掌握算法的话,那么就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再总结算法。但是这样在时间安排上就得调整,难度也会提高,估计一部分学生会有困难。
其次,在教学例1的时候,虽然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强调要先确定一种事物,但实践中,孩子还是没有很好地建立起这个有序的思考过程,所以在做题的过程中,仍有学生不按顺序搭配,出现遗漏和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个后果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公开课,特别是操作课,课堂气氛很热烈,优生会抢着演示、发言,有意注意差一些的孩子就成了观众和听众。我班的刘宇桐同学就是,当我说到:“••为她准备了丰富的早餐•“时,他也不听•我下面的要求了,就东张西望地找。所以,让学生踏实地上好一节课,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而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接着让学生开展互相背一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平均体重25千克,估估大约多少个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1吨,问:全班同学合起来的体重够1吨了吗?让学生充分感受、估计、想象和整理,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进而对1吨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部分教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引出关于吨的话题, 抓住学生“童心”激发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情绪高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加到学习的过程中。围绕“能同时过桥吗” 在解决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回头解决一下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还可以说说其他的例子,如学生说钢铁的重量,汽车的载重量都以吨为单位等等。也学生想想1吨大米有多少(每袋25千克),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学生在认识了吨之后,利用新知帮助小动物过桥,学生显得尤其兴奋,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统一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12×3、18×3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4、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实效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全心全意的,创造性地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
在学生借助自己的钟表体验1秒时,我让学生听、看自己的钟表1秒钟是怎么表示的,然后全班交流,通过这个有趣的过程,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了1秒钟的时间,接下来设计一个动作表示1秒,更强化了1秒钟的时间观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有趣的活动中,但这个活动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始终是主动的。这样,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真正的发展。《测量复习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复习课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意思、无新意,学生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但就这一节课,我个人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课堂“活而不乱”。平时教学中我与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2.学生真正“动” 了起来,思维“活” 了起来。这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操作”中明方法,在“悟”中见真知。虽然是复习课,但我希望给学生新的感觉、新的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例如,对单位的认识,有的学生还局限于抽象思维来理解,通过复习交流,认识得到提高。让学生真正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定的理解,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我觉得学生们还真的不简单,当他们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且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我感到震惊,巧填单位和等量代换及互化问题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可这些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自己解决了,我觉得学生的思维真的“活”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课堂因“我”而精彩。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数学、研究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在“算法多样化”“归类整理活动”中我看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算法的多样性。我觉得每个学生在数学面前都是自信的,他们已经认识到数学是精彩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使课堂更加精彩。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还应当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多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机会。另外,趣味性还可以设计的更浓厚些!
一堂课过去了,但是还是有些东西值得我去回味和反思。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真正提高;只有这样,我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真实的自我!回首过去,展望明天。我已经踏上了“星光”这一艘巨轮,随时准备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冲向胜利的终点。《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在建立余数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凸显有余数的除法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有余数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的教学我是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开展的。小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但部分差生还不能理解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师需加强指导。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时间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分和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万以内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总体感受,效率很差。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导与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可矛盾的是:时间哪儿找?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千米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在担心,因为米、分米、厘米、毫米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学生也可以用眼睛去看。那千米怎么办呢?学生既不能用手比划,也不能用眼睛来看。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就一直拖着没有上。最后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我决定在上这节课时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
我们的教学楼到校门口一个来回刚好100米的距离,我就让每一个学生从教学楼走到校门口再走回来,体验100米有多远,再想象一千米就是走10个100米那么远。学生听说要走路,高兴的都举起了小手,生怕老师把自己遗忘,当得知每个人都要体验时,有学生条件反射性的一跃而起,看到学生们笑容灿烂的面孔,我知道我这样安排是正确的。学生只有对这件事真正的感兴趣了,才会用心的去学习它。走路这个环节取得了成功,学生把自己走的步数记下,很快的就算出了1000米要走多少步。从而建立起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用“抢做小老师”的游戏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这节课在学生明白了“1千米=1000米”这个单位换算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为了不让学生机械地做题,我们全班一起来做“抢做小老师”的游戏。(到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同学就可以主动来抢改。)一经公布,下面立刻沸腾起来,每个人都想做小老师来给别人修改错误,被点到做题的学生也憋着一股劲,我就是不让你们来改错。这样一来,课堂就很活跃,学生也在游戏中巩固了“1千米=1000米” 这个单位换算。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比较积极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难点也基本克服了。学生也觉得比以往有趣多了。从作业情况来看,正确率也是可以的。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衔接,内容的过渡等等存在许多不足。在这方面我将会进一步的加强与提高。《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今年送完一届毕业生后,我又从三年级教起。学生人数19人,比上学期六年级的44人少了一半有余,自己感觉“轻车熟路”。
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在和学生共同探讨认识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后”,我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开始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们开始分组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投入。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我让小组选代表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8+4+8+4=24(厘米)!”
“8+4+8+4=24(厘米)!” „„
没有出现我的预设效果。我只好进一步鼓励说:“谁有更好的方法?” “8+8+4+4=24(厘米)!” 课代表王凡站起来发言。我心里有点失望,可是还鼓励说:“不错!谁还有更好的方法!”
没有同学再举手了。
我说:“汇报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我测量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两条长加两条宽。就得到了它的周长。”几乎每个同学都如是说。看来学生自己不会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我只好硬往公式上引:我说:“长方形两条,那么8+8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8×2。宽用乘法算式表示为4×2。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示: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接下来是课堂练习,我出示了四个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周长。全班19人,用我的公式方法计算的仅有2人!其他同学全是用加法做的。
这堂课上我完全陷入了沉思:以往自己是怎样教的?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他们死记公式是背离新课改要求的。也许让学生先记公式再学计算周长,就学习成绩而言可能会高点,可是长此以往,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对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
既然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课本上不是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注明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吗?今天他们自己总结出最好记、最好用的计算方法,不久的将来他们在数学上会有颇丰的收获!《四边形》教学反思
我所执教的这一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四边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认识四边形》。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使学生直观的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于教师适时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准备(游戏:复习图形知识)
2、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观察主题图)
3、涂一涂(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初步感知四边形)
4、总结四边形特点(4条直边,4个角)
5、反馈练习(快速抢答)
6、找一找(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7、分一分(根据四边形边和角的特点分类)
8、巩固练习(走四边形的迷宫、画四边形)本节课中我做的比较好的有以下三点:
一、力求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本节课中,我由光明小学校园场景图引入,既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
在学生对四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又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通过学生找生活中的四边形,进一步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
二、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点明今天研究四边形之后,我设计了涂一涂的环节,先让学生把心目中的四边形涂上颜色。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动起手来,虽然这时候他们并不十分清楚什么是四边形,只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在涂。涂完之后再交流为什么有的不涂?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探索逐步概括出了四边形的特点。
在认识了四边形之后,我安排的教学环节是将四边形分分类。学生独立分类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为什么这么分。在这里,学生的思维被充分的展开了,出现了许多情况。书中例2展示了两种分类方法,教学参考给出了三种,而学生们互相启发、勇于探索,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有按角分的,也有按边分的。而且每种理由表述的都比较清楚。这说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为孩子们打开了思维的大门。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三、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回答给予多元的评价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对每位同学的回答都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例如:你的反应真快!你的思维真敏捷。这次回答比上一次的有很大的进步。你的声音真响亮。你回答对了,如果能把话说完整就更好了。你的回答对大家进一步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等等。
本节课中,我感觉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认识了四边形之后,如果能给学生准备一些小棒,让学生亲自去摆一摆四边形,或者准备一些钉子板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围一围,就更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四边形有4条直边和4个角的理解。
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我上了《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数手指的游戏、有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在教学这一知识时,重点调整了师生之间的课堂角色,当好向导,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操作、发现、归纳、表达,整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我认为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1、在自主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喜欢数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产生一种直觉而又朦胧的感性认识时,我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提问引导“拉一拉、看一看,这个长方形框架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发现了长方形框架的形状、角、名称都有了变化。这些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则是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独立操作、独立观察、测量、思考以及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新发现”,这就是他们的创造。教学到这里,我接着引导他们去验证,对 “全新发现”作出积极的评价。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通过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乐趣,激起学习的热情。
2、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拥有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图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知识的自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和发现获得的,而不是我教给他们的。我先让学生“拉一拉——看一看——说一说”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然后以一句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有这样的特征呢?”为学生创设了继续探索的空间,接着,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去发现平行四边形边角的关系,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理解。纵观这堂课,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良好的培养。
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自信地学数学,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的光荣使命!也是一项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教学任务!我应该为此继续努力!《时、分、秒》教学反思
在第三册数学教材中,第六单元《时、分、秒》是一个难点。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钟面的基础知识,会认钟面上的时间,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及求经过时间等等。对于缺乏知识经验的二年级孩子来说,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例如在认识钟面的时候,通过实物展示和课件的操作,让学生数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时针和分针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又向他们介绍了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时;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以上概念在一边拿钟面进行实际操作一边提问时,孩子们尚能回答,可是让他们在独立做的时候,就很容易混淆。
在教学求经过时间时,则感觉更加困难。例如求从11点--4点经过了几时,答案就五花八门。有的孩子用11减4,有的在钟面上数,却数成了从4到11的格数,而且在数格的时候,他们往往数的不是几个格,而是几个数字。还有诸如“2:45--3:20经过了()分”这样的题目,也是比较难理解的。我给孩子们讲了几种方法,第一种是最直观的方法,在钟面上数格子;还可以先算2:45到3:00是15分,再算3:00到3:20是20分,合起来是35分;另外还可以把这样的题目当作减法来做,用后面的数减前面的数,20减45不够减,拿出一个小时当作60分,和20合在一起是80分,再减45就可以得到35分。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没有要求孩子们全部掌握,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或可以理解的方法。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孩子,他们能在钟面上把经过的时间数出来,我也觉得他们挺棒的。
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地讲解、练习及个别指导,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大部分同学对以上知识都能基本掌握,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比以前有了提高。但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能不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还是这些知识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的确过于难了,仍然是让我们感到比较困惑的„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统一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12×3、18×3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4、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
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例题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与十位的积都要进位、十位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教学例题和试一试时又在黑板上把过程板书出来,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做到“目中有人”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需要心中有教材,更需要目中有学生。《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设计,我关注了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都以适合学生的“初始状态”为原则。
上课伊始,我以学生喜欢看《西游记》的故事导入:唐僧师傅给悟空和八戒分月饼,怎样分才让悟空和八戒没意见,引出“平均分”。4个月饼好分,2个月饼也好分,1个月饼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呢?用手势表示。在学生“山穷水尽”时,点燃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思维。
二、教学方法:做到:“朴实有效”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进行了多次的试讲,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了月饼实物图片在黑板上进行了现场操作,加上老师的体态语和手势语以及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初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并说“二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学生由“不会”到“会”的效果非常明显。我认为课件取代了教师的演示,课件取代了学生的操作,这样的课堂不一定高效。
三、教师的主导性: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唯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共同学习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是由原来的“保姆式”变成“放羊式”。我认为教师还是要适时地点拨、讲解和有效的提问,因为教师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停步不前时,我们教师该出手时要出手。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苦练数学教学基本功。用朴实的教学,在真实的课堂中,一样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可能性》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得较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数学概念
我在教学中重组教材,从大家感兴趣的“猜球”游戏入手,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数学概念。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致。使“可能性”等抽象的数学概念易于被学生接受。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明白了“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以及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事实。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三)、课堂气氛和谐,学生心情愉快。
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合作学习,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他们的合作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心情愉快,愿学、乐学,尝到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心。本节课尚需改进的方面:
初次体验“猜球”和再次体验 “摸球”这两环节因为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学生热情高涨导致活动时间过长,从而使整节课在时间的把握上有点头重脚轻,第一个环节小组合作意义不大可以和第二环节合并改为师生互动,作为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不是教学重难点,时间安排上还可以紧凑些、如果能把更多时间放在了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大小这两个环节将会更为科学合理。
第五篇: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实效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全心全意的,创造性地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
在学生借助自己的钟表体验1秒时,我让学生听、看自己的钟表1秒钟是怎么表示的,然后全班交流,通过这个有趣的过程,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了1秒钟的时间,接下来设计一个动作表示1秒,更强化了1秒钟的时间观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有趣的活动中,但这个活动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始终是主动的。这样,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真正的发展。
《测量复习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复习课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意思、无新意,学生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但就这一节课,我个人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课堂“活而不乱”。平时教学中我与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2.学生真正“动” 了起来,思维“活” 了起来。这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操作”中明方法,在“悟”中见真知。虽然是复习课,但我希望给学生新的感觉、新的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例如,对单位的认识,有的学生还局限于抽象思维来理解,通过复习交流,认识得到提高。让学生真正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定的理解,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我觉得学生们还真的不简单,当他们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且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我感到震惊,巧填单位和等量代换及互化问题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可这些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自己解决了,我觉得学生的思维真的“活”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课堂因“我”而精彩。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数学、研究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在“算法多样化”“归类整理活动”中我看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算法的多样性。我觉得每个学生在数学面前都是自信的,他们已经认识到数学是精彩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使课堂更加精彩。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还应当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多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机会。另外,趣味性还可以设计的更浓厚些!
一堂课过去了,但是还是有些东西值得我去回味和反思。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真正提高;只有这样,我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真实的自我!回首过去,展望明天。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在建立余数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凸显有余数的除法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有余数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的教学我是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开展的。小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但部分差生还不能理解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师需加强指导。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时间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分和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总体感受,效率很差。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导与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 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可矛盾的是:时间哪儿找?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千米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在担心,因为米、分米、厘米、毫米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学生也可以用眼睛去看。那千米怎么办呢?学生既不能用手比划,也不能用眼睛来看。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就一直拖着没有上。最后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我决定在上这节课时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
我们的教学楼到校门口一个来回刚好100米的距离,我就让每一个学生从教学楼走到校门口再走回来,体验100米有多远,再想象一千米就是走10个100米那么远。学生听说要走路,高兴的都举起了小手,生怕老师把自己遗忘,当得知每个人都要体验时,有学生条件反射性的一跃而起,看到学生们笑容灿烂的面孔,我知道我这样安排是正确的。学生只有对这件事真正的感兴趣了,才会用心的去学习它。走路这个环节取得了成功,学生把自己走的步数记下,很快的就算出了1000米要走多少步。从而建立起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用“抢做小老师”的游戏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这节课在学生明白了“1千米=1000米”这个单位换算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为了不让学生机械地做题,我们全班一起来做“抢做小老师”的游戏。(到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同学就可以主动来抢改。)一经公布,下面立刻沸腾起来,每个人都想做小老师来给别人修改错误,被点到做题的学生也憋着一股劲,我就是不让你们来改错。这样一来,课堂就很活跃,学生也在游戏中巩固了“1千米=1000米” 这个单位换算。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比较积极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难点也基本克服了。学生也觉得比以往有趣多了。从作业情况来看,正确率也是可以的。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衔接,内容的过渡等等存在许多不足。在这方面我将会进一步的加强与提高。
《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
在和学生共同探讨认识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后”,我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开始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们开始分组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投入。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我让小组选代表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8+4+8+4=24(厘米)!” “8+4+8+4=24(厘米)!” ……
没有出现我的预设效果。我只好进一步鼓励说:“谁有更好的方法?”
“8+8+4+4=24(厘米)!” 课代表王凡站起来发言。
我心里有点失望,可是还鼓励说:“不错!谁还有更好的方法!”
没有同学再举手了。
我说:“汇报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我测量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两条长加两条宽。就得到了它的周长。”几乎每个同学都如是说。
看来学生自己不会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我只好硬往公式上引:我说:“长方形两条,那么8+8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8×2。宽用乘法算式表示为4×2。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示: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接下来是课堂练习,我出示了四个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周长。这堂课上我完全陷入了沉思:以往自己是怎样教的?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他们死记公式是背离新课改要求的。也许让学生先记公式再学计算周长,就学习成绩而言可能会高点,可是长此以往,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对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
既然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课本上不是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注明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吗?今天他们自己总结出最好记、最好用的计算方法,不久的将来他们在数学上会有颇丰的收获!
《四边形》教学反思
我所执教的这一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四边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认识四边形》。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使学生直观的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于教师适时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对每位同学的回答都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例如:你的反应真快!你的思维真敏捷。这次回答比上一次的有很大的进步。你的声音真响亮。你回答对了,如果能把话说完整就更好了。你的回答对大家进一步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等等。
本节课中,我感觉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认识了四边形之后,如果能给学生准备一些小棒,让学生亲自去摆一摆四边形,或者准备一些钉子板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围一围,就更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四边形有4条直边和4个角的理解。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我上了《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数手指的游戏、有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在教学这一知识时,重点调整了师生之间的课堂角色,当好向导,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操作、发现、归纳、表达,整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1、在自主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喜欢数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产生一种直觉而又朦胧的感性认识时,我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提问引导“拉一拉、看一看,这个长方形框架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发现了长方形框架的形状、角、名称都有了变化。这些
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则是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独立操作、独立观察、测量、思考以及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新发现”,这就是他们的创造。教学到这里,我接着引导他们去验证,对 “全新发现”作出积极的评价。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通过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乐趣,激起学习的热情。
2、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拥有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图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知识的自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和发现获得的,而不是我教给他们的。我先让学生“拉一拉——看一看——说一说”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然后以一句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有这样的特征呢?”为学生创设了继续探索的空间,接着,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去发现平行四边形边角的关系,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理解。纵观这堂课,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良好的培养。
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自信地学数学,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的光荣使命!也是一项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教学任务!我应该为此继续努力!
《时、分、秒》教学反思
在第三册数学教材中,第一单元《时、分、秒》是一个难点。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钟面的基础知识,会认钟面上的时间,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及求经过时间等等。对于缺乏知识经验的二年级孩子来说,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例如在认识钟面的时候,通过实物展示和课件的操作,让学生数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时针和分针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又向他们介绍了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时;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以上概念在一边拿钟面进行实际操作一边提问时,孩子们尚能回答,可是让他们在独立做的时候,就很容易混淆。
在教学求经过时间时,则感觉更加困难。例如求从11点--4点经过了几时,答案就五花八门。有的孩子用11减4,有的在钟面上数,却数成了从4到11的格数,而且在数格的时候,他们往往数的不是几个格,而是几个数字。还有诸如“2:45--3:20经过了()分”这样的题目,也是比较难理解的。我给孩子们讲了几种方法,第一种是最直观的方法,在钟面上数格子;还可以先算2:45到3:00是15分,再算3:00到3:20是20分,合起来是35分;另外还可以把这样的题目当作减法来做,用后面的数减前面的数,20减45不够减,拿出一个小时当作60分,和20合在一起是80分,再减45就可以得到35分。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没有要求孩子们全部掌握,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或可以理解的方法。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孩子,他们能在钟面上把经过的时间数出来,我也觉得他们挺棒的。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地讲解、练习及个别指导,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大部分同学对以上知识都能基本掌握,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比以前有了提高。但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能不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还是这些知识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的确过于难了,仍然是让我们感到比较困惑的…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
4、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
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例题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与十位的积都要进位、十位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教学例题和试一试时又在黑板上把过程板书出来,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做到“目中有人”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需要心中有教材,更需要目中有学生。《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设计,我关注了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都以适合学生的“初始状态”为原则。
上课伊始,我以学生喜欢看《西游记》的故事导入:唐僧师傅给悟空和八戒分月饼,怎样分才让悟空和八戒没意见,引出“平均分”。4个月饼好分,2个月饼也好分,1个月饼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呢?用手势表示。在学生“山穷水尽”时,点燃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思维。
二、教学方法:做到:“朴实有效”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进行了多次的试讲,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了月饼实物图片在黑板上进行了现场操作,加上老师的体态语和手势语以及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初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并说“二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学生由“不会”到“会”的效果非常明显。我认为课件取代了教师的演示,课件取代了学生的操作,这样的课堂不一定高效。
三、教师的主导性: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唯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共同学习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是由原来的“保姆式”变成“放羊式”。我认为教师还是要适时地点拨、讲解和有效的提问,因为教师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停步不前时,我们教师该出手时要出手。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苦练数学教学基本功。用朴实的教学,在真实的课堂中,一样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可能性》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得较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数学概念
我在教学中重组教材,从大家感兴趣的“猜球”游戏入手,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数学概念。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致。使“可能性”等抽象的数学概念易于被学生接受。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明白了“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以及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事实。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三)、课堂气氛和谐,学生心情愉快。
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合作学习,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他们的合作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心情愉快,愿学、乐学,尝到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心。本节课尚需改进的方面:
初次体验“猜球”和再次体验 “摸球”这两环节因为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学生热情高涨导致活动时间过长,从而使整节课在时间的把握上有点头重脚轻,第一个环节小组合作意义不大可以和第二环节合并改为师生互动,作为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不是教学重难点,时间安排上还可以紧凑些、如果能把更多时间放在了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大小这两个环节将会更为科学合理。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实效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全心全意的,创造性地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
在学生借助自己的钟表体验1秒时,我让学生听、看自己的钟表1秒钟是怎么表示的,然后全班交流,通过这个有趣的过程,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了1秒钟的时间,接下来设计一个动作表示1秒,更强化了1秒钟的时间观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有趣的活动中,但这个活动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始终是主动的。这样,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真正的发展。
《测量复习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复习课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意思、无新意,学生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但就这一节课,我个人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课堂“活而不乱”。平时教学中我与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2.学生真正“动” 了起来,思维“活” 了起来。这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操作”中明方法,在“悟”中见真知。虽然是复习课,但我希望给学生新的感觉、新的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例如,对单位的认识,有的学生还局限于抽象思维来理解,通过复习交流,认识得到提高。让学生真正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定的理解,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我觉得学生们还真的不简单,当他们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且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我感到震惊,巧填单位和等量代换及互化问题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可这些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自己解决了,我觉得学生的思维真的“活”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课堂因“我”而精彩。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数学、研究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在“算法多样化”“归类整理活动”中我看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算法的多样性。我觉得每个学生在数学面前都是自信的,他们已经认识到数学是精彩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使课堂更加精彩。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还应当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多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机会。另外,趣味性还可以设计的更浓厚些!
一堂课过去了,但是还是有些东西值得我去回味和反思。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真正提高;只有这样,我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真实的自我!回首过去,展望明天。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在建立余数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凸显有余数的除法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有余数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的教学我是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开展的。小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但部分差生还不能理解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师需加强指导。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时间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分和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总体感受,效率很差。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导与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