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适合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适合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沈阳市第八十一中学
走进沈阳市第八十一中学教学楼一楼大厅,你会看到大厅上方悬挂着“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的醒目标语。这句话是对八十一中学“面向全体抓合格,因材施教促特长”的办学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升级。从2007年以来,这一理念不断被全校广大教职工理解、践行并在各自的岗位被不断充实完善,不断积淀成具有八十一中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创办适合学生成长的学校教育的理念提出
(一)政策背景
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普通高中开展新课程改革,这次课改最大的不同在于,除了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要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还鼓励高中特色化办学。
由原来对知识和技能的注重转向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注,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这是新课改的巨大进步。基于此,广大教育工作者,站在国家、民族和未来的高度,纷纷投入到新的改革实践中去,我校办学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思考,也是借鉴和感动于诸多拓荒者的思想和教育教学实践。
(二)学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与《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的意见》(辽教发[2011]102号)文件要求完全吻合。该文件说,加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是世界高中教育发展的共同主题,是今后中国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方向。加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是落实我省《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更是破解普通高中“千校一面”、同质化问题,提升我省基础教育综合实力,培养多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加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是普通高中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
目前,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高达50%至60%。近视人数连年攀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
医学专家钟南山曾指出,“高身材、低体质”已经成为对中国青少年的典型描述,这种身体状态又怎么能肩负起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此外,当前我国道德状况更呈现出一些令人担忧的变化,如拜金主义泛滥、享乐主义蔓延、道德败坏、公德意识淡薄、失信现象泛滥等,而且我们此刻正在承受着由此而带来的诸多恶果,如环境问题、诚信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些都在冲击着我们的公民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带来的功利性教育以及偏重升学率评价等,影响并严重侵蚀合格公民教育的阵地,中、高考,升学与就业的压力,使我们诸多学生、家长、老师、校长迷失了教育的方向,忽视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加特色的公民,摆在了所有家 1 长和老师面前。
现在,学生的思维模式及求异创新的个性发展在当前社会生活中越来越起主导作用。为此,我们在思考办学和教学出发点和着力点是什么?创建合格教育前提下的特色校园文化的思路正符合我校学生的特点,符合我们的校情。
二、学校的客观条件
我校是2010年3月由于沈阳市行政区划调整划入沈河区的。此前因为地处市郊,是所名不经传的市级重点高中,由于区划调整前政府投入不足,截止目前在办学硬件上无法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接轨,加之2006年沈阳市中招录取改革打破区域限制,大批初中毕业生纷纷选择市区学校就读,使我校学苗质量急剧下降,同2005年相比录取分数线下降100多分。学生的整体状况令老师一度十分不适应,反映学生难教、厌学的多,从考试成绩也看出很多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成就学生,找到距离学生最近的发展点,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办适合学生成长的学校教育势在必行。
根据学生实际,我们确立了必须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战略目标,打造符合学情、校情的特色校园文化,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办出特色,增强学生在高考中的竞争力,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力。
三、特色校园文化的定位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关于加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的意 2 见》,大力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和多样化发展,全面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要求,针对学情、校情,我们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同时要办出特色。校长提出并几经讨论确立了“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各方面工作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去思考、去落实,使合格教育、特色教育成为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我校确定以规范为本,以丰富校园文化为抓手,打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具有八十一中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特色校园文化实施
以促进学生良好的情感与人生价值观形成为目标的八十一中特色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一系列德育活动和特色教育两大方面。
(一)丰富多彩而有实效的德育活动
1.爱国主义文化
“我与祖国共成长美文朗诵会”、青年业余党校、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及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的主题升旗仪式、清明祭扫烈 3 士墓、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东陵公园、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雷锋纪念馆、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
2.正行为文化
“我的青春我做主”论坛、心理专题报告会、法制教育报告会、学生入学与毕业典礼、校园控烟活动、建校50周年纪念活动、农业科普基地参观体验活动。
3.美品德文化
慈善捐助活动、传统文化讲座、成人节活动、期末各种表奖、“奖优促学老校友报告会暨辽宁省百万模范进校园活动”。
4.扬特长文化
社团活动、学生会干部竞聘会、校园趣味运动会、艺术节、迎新年书画楹联展。
5.健体魄文化
师生健步观光行、冬季师生千米健康跑、各种球类比赛、大课间活动。
在工作中我校还不断打破旧有模式,比如2012-2013学年开学典礼,参加开学典礼的有在校生和新生、全体家长。我们邀请心理专家杨子先生为全校学生、家长、教职工做专题讲座,形成“专家——学校——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强教育场。师生在活动中,思想得到熏陶和升华,学校多年来没有出现违法乱纪学生。
(二)注重合格教育,打造特色教育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提出了必须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办出特色。
学校从培养学生美术、体育特长入手,我们觉得开展特长培养的益处:
1.可以提高毕业生被大学录取比例和升学档次,使更多学生有深造求学的希望;从近几年考上艺术类美术专业、体育专业的学生来看,他们的文化成绩在年级中大都是中等和偏差的。
2.可以开拓办学视野,营造美术、体育教学氛围,对开展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可以使学生在训练中掌握一技之长,增加他们高中毕业后就业的机会,提高自身素质。
4.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展现学校办学的特色,扩大学校对外影响力。
硬件条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校先后投入50多万元改善了美术办学条件,有学生画室三个,建筑面积380平米,增添教学设备,保证教学需要。沈河区在2010年暑假投资一百多万对操场进行硬覆盖,确保了学生训练需要。
专业课师资条件:选聘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特长生的辅导工作,先后聘用、调入美术教师三人、体育教师一人。
高校协作:2010年10月我校成为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合作校,在师资、信息方面有了保证。
学生条件:学校每年在中招计划中列出美术生、体育生30人左右的招生计划,生源比较充足,每年报考我校的艺优生、体优生达百人以上。这些学生在校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有部分非艺优生、体优生也积极参加美术班和体育训练队。目前美术生、体育生比例达学生总数的六分之一。
特色办学的发展历程
2007年——2009年为初步尝试、探索阶段。受办学条件、师资限制,高
一、高二年级美术生在校学习美术专业基础课,高三年级开始,学生到社会举办的美术班参加学习。体育训练队从高一到高三常年在校训练。
2009年——2011年为总结提升阶段。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特色教学工作方案,总结办学经验,美术特长学生单独编班,高三年级美术生留在学校进行专业课学习。2010年10月与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鲁美大连校区合作校,定期请鲁美教授到校指导,为学生上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组织美术生到鲁美参观校园,近距离感受大学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2011——2013对接高等院校,注重大面积提高特色项目质
量。按照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对普通高中特色办学的要求,鼓励高中与高等院校对接,在打造学校美术特色方面,在2012年秋季在与鲁美大连校区合作办学基础上,达成美术教育“托管式协作办学”,由鲁美安排教学计划、选派优秀教师到校为学生完成专业课教学,大大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竞争力,促进了学校特色项目更快发展。
五、取得的成果
几年来,一系列有效活动的开展,确保了学生在学校健康、快乐地成长,有力促进了特色教育的顺利发展。在美术专业课教学及体育训练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2012年成功举办了特色教育五年成果展,很多学生的美术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区表奖,学校的厅廊以学生的美术作品做装饰,美术教育已经形成规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上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每年艺术生的联考入围率都达到100%。其中有多名同学考入了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景德镇瓷器学院等全国知名艺 7 术学府和大连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渤海大学、鞍山师范学院等重点大学的艺术院系。
体育教育同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我校体育代表队获得沈河区中学生运动会团体第一名,沈阳市中学生运动会男子团体第3名、女子团体第2名,男足获沈阳市第4名。2011年获得沈河区中学生运动会团体第一名,市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1名。2012年沈河区中学生运动会团体第2名,市中学生运动会男团总分第2名,女团总分第3名,男女团体总分第2名。2012年我校获得沈阳市普通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单项奖。2013年在沈阳市中学生运动会身体素质测试中获得平均分第1名,男女代表队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获男团第1名,女团第2名,团体总分第2名。从2009年起,体育训练队同学参加高考体育加试,加试成绩均达到合格线,先后有七名学生加试成绩超过90分。许多体育特长生在高考中被沈阳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等院校录取。
我校的美术生、体育生培养工作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大大提升了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这一办学理念在我校教师中已经形成共识,更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认可,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六、存在问题
社会大环境中的消极因素给我们的学生、家长带来巨大影响。学校教育的主动地位受到强烈的冲击。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老师有时处在极其被动的地位,学校德育工作有时显得力不从心。
从目前全国艺术特长教育发展趋势来看,许多艺术类高校存在减少招生的可能,特别是三批本科,部分学校还可能会停止招生,尤其是有关媒体报道从明年起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分数线要达到同批次考生文化课成绩的65-70%,2013年艺术类的录取分数线划定就是一个信号,今年本专科分别划定了录取分数线,这在往年是没有出现过的。由于我们的艺术和体育特长生在入学时文化课成绩偏低,文化课基础薄弱,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在文化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另外,训练场地一直是困扰训练的大问题。我们的训练长年基本是在沥青操场上进行,有时为了参加比赛适应场地,教练只好临时租用场地带队训练。
七、改进措施
1.强化德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 选派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注重培养年轻班主任。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针对不同学生采取有效的教育办法。
2.目前,学校的新教学楼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年底将交付使用。学校将初步达到市标准化普通高中办学标准,画室面积扩大 9 到800平米,体育馆也即将随着新教学楼的兴建而建成,学校将扩大办学规模,美术生人数扩大一倍,训练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
3.全校上下要进一步落实“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的理念,树立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的意识。积极探索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四个方面形成合力。
近年来,我们本着为学生办适合成长的教育,为每个家庭的幸福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的宗旨,科学定位办学理念,全面制定学校工作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从三年的出口增效及特色教育成果来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将科学定位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规划,不断探索和创新特色校园文化的形式、途径、方法和机制,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使特色校园文化在全市有一定的影响和声望。
教育的路要为学生的成长铺设,我们的特色校园文化要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合格化、特色化、优质化成长的基石与动力。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大调研”课题 专题调研成果报告
调研时间:2018年7月 调研单位:xxx小学校 主要成果:
一、调研课题
学校信息化教育现状及教育教学应用研究
二、工作现状
1、取得的主要成绩
(1)、教育信息化设备能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通过前几年国家实行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学校信息化设备,尤其是计算机不再是学校中的“稀有保护对象”了,各校的大部分教室都装配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我校是一个典型的小班制农村小学,虽说是一个农村小学,但是我校在2016年各班已全部配备了电子白板,说明学校信息化教育已经普及到农村小学,这是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的结果。
(2)是教师信息化素质得到提升。通过“国培”计划、校本培训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加强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特别是近三年来分期、分批、分层次对学校在职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大大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3)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以及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等已在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近几年在汉字教学中很流行的“悟空识字”,以游戏闯关的形式来进行汉字识别教育,同时进行汉字释义,效果很好,很受儿童及家长的欢迎。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教育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以及可接受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分教师认识不完全到位。少数教师认为,自己教了多年 的书,或自己年龄大了,已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轻车熟路,用不着学习新的东西,可以不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教学,依然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认识不明,态度不积极。
(2)学科教学中属于研究性、展示性应用较多,常规教学应用偏少。在学校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和各级课堂教学竞赛中,老师们都要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但在日常常规教学中,部分老师运用较少。
(3)是借鉴应用多,创新研究、开发较少。由于老师们工作繁忙,或自身能力水平有限,不能研究、开发出新的教学软件等,因此大多数老师直接借鉴甚至照搬别人信息化成果资源进行教学,如从网上下载课件、音像、视频材料运用于教学中,很少融入自己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发现、新成果等。
三、工作建议
1、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决非仅仅硬件系统而已,而是硬件软件等有机结合的综合系统。目前,学校教育要乘国家信息化建设东风,加紧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致力于建设用于信息化教和学的各种支持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2、搞好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如电子教材、各类素材、学科教案、教学课件、试题、百科知识、教育新闻信息及各类教育统计数据等等,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甄别收集和利用。
3、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作为新课改之关键所在的教师,其职能、角色的定位,也将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这种新型教师的职能转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 信息化应成为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4、积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学校教育要顺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积极构建与信息化教育相匹配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化硬件环境是死的,被动的,而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学校、老师必须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让这些耗巨资建成的信息化教育硬件能够物有所值、物尽所值、物超所值。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大调研”课题 专题调研成果报告
调研时间:2018年6月 调研单位:xxx小学校 主要成果:
一、调研课题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二、工作现状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展示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每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质和精神气质。
xx小学校始建于1957年,原位于xx镇xx村,占地面积约8亩,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1人,13个教学班,学生约250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学校先后被评为县二星级学校、县示范家长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先进基层党组织、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多次获全县一、二、三等奖。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认识》中,都将爱与情感看作教育的灵魂与生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也要求学校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其精髓也是“爱”字。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讲话中指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该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阳光下,是学校教育必须 应对的问题。
90%以上学生都是留守孩子,其中大部分是单亲家庭,家庭贫困,习惯差,爱心缺失,缺乏感恩情怀。自2005年以来,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心系学校发展,长期保持对学校和学生的关注、关心,形成长效帮扶机制。每年为学校办一件实事,捐建教学楼、宏伟漂亮的校大门、整改电路、捐赠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内容丰富的图书、沉甸甸的助学资金、每年“六一”一对一结队帮扶资助20名贫困学生,表彰60名优秀学生和3名优秀教师……因为这份执着的爱心和善举,编织着孩子们的梦想,更成就了xx小学这一方热土。
心怀感恩,为秉承各级爱心,结合我校实际,于2017年开始审慎提炼出了“让爱成为一种习惯”的教育理念,以育爱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核心,就把党的关怀和希望通过生动的教育教学活动带给学生,要把老师对学生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递给学生,把美好的情感通过厚重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爱是温暖,懂得爱是责任,体会爱是力量。让“爱心”能成为每一位孩子的终身习惯。“让爱成为一种习惯,让孩子们做天使;保持纯真和对世界的好奇;滋养快乐和播洒爱的能力”就是学校育爱教育的美好愿景。
1.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审慎提炼办学思想 学校确立了“让爱成为一种习惯”的理念,在紧扣学校发展实际、充分调研走访和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计划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爱育硕果、学行四方”的校训,“致爱、知礼、雅行、乐智”的校风,“爱心、耐心、责任心、上进心”的教风,“学真、悟善、行美、友爱”的学风。爱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我们的追求是:让真善美成为师生共同的人生信念,把学校建成传 承文明、陶冶情操、充满人文关怀的快乐学园、开心乐园和温馨家园,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
二是积极创设爱心氛围 围绕“让爱成为一种习惯”这一校园文化建设内核,我校在环境文化建设中统一规划设计,力求使一砖一瓦皆生动,一景一物能育人,积极营造爱心育人的文化氛围。整个校园“爱”文化环境是一面八点。一面是爱心操场及舞台;“八点”即:校长寄语墙、爱祖国主题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墙、致爱楼(致爱也是学校校风的第一词语,释义为存爱在心,致力于行,楼道文化主题分别是“爱读书”,“爱科学”、“爱经典”)、知礼楼(即学生宿,取义于校风第二词语,释义为懂得感恩,礼让团结;主要文化主题是“孝道”文化和行为规范文化)、雅行居(即学生食堂,雅行是学校校风的第三词语,释义为雅言品正,文明慎行)、象棋园(取名为“乐智园”,乐智是学校校风的第四词语,释义为快乐阳光,聪慧儒雅)、校园荣誉墙及橱窗。处处彰显爱的教育真谛。无声地诠释“让爱成为一种习惯”的果小精神和独特的文化气息。学校校徽以心形、书简、G字母元素变形简化而成,取意于办学理念,寓意教师的爱心与学生的童心相映生辉,积极向上,结出累累硕果。加之爱心宝宝的童稚阳光形象,如今,爱心标志已成为xx的象征。
三是系统整合,拓宽爱心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最终还是体现在学校的制度、管理、课堂等环节中。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注重有机整合各环节的系统资源,不断拓宽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1)管理衍生爱
学校始终坚持用“爱”浸润学校的制度文化。以爱之态度、爱之要求、爱之责任、爱之担当、爱之行为、爱之能力 为主线,建设学校各种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努力实现“爱育硕果,学行四方”的目标。
(2)课堂倾注爱
学校把课堂作为践行“让爱成为一种习惯”办学理念的主阵地,致力于打造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课堂。要求教师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让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充盈课堂,坚持启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主线的高效课堂,构建平等交流、感情融洽、互助合作的师生和生生关系,让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爱心盛宴的精神家园让教师带着挚诚奉献爱,让学生怀着温暖得到爱。给合我校小班化教学现状,要求教师人人上节节有准备的随堂课,按四段式目标导学模式上合格课,努力达到小班化课堂教学“五个百分百” 常规要求(“百分百互动”、“百分百发言”、“百分百关注”、“作业面批百分百”、“评价百分百”),要求教师用“五心”(爱心、细心、放心、留心、耐心)践行“平等、欣赏、宽容、关爱”的课堂教学理念,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每位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实现课堂高效,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课程孕育爱
学校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努力做到爱心文化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
(4)活动渗透爱
我校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地践行“让爱成为一种习惯”的育爱理念。从四个层面,即“爱之魂”(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之本”(爱 父母、爱师长、爱他人)、“爱之韵”(爱学习、爱劳动、爱体艺)、“爱之林”(爱科学、爱自然、爱生命), 一是坚持100个好习惯常规养成教育,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主讲一个好习惯,并纳入班级一日常规考核评比量化,督促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二是打造出系列主题性教育活动(三月份——礼仪节,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践行真善美,做到心美、言美、行美。四月份——读书节,在与书香文化的亲密接触中不断积蓄力量,提升品味,做有文气的人;五月份——艺术节,在艺术的舞台上给孩子们一展身手的机会,让他们的才艺得以张扬,把孩子们的特长展示给社会;六月份――环境节,以“六·五环境日”为契机,让孩子们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做保护环境的宣传者和实施者;七八月——爱心节,安排假期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融入到家庭、社会。爱在家庭、行孝感恩,爱在社会、行善奉献,培育爱心,强化责任,为孩子们的人生道路涂抹一道庄严的色彩。九月份——尊师节,让尊师重教的美德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十月份——红歌节,以歌咏比赛让学生重温红色经典励志歌曲,让爱校、爱家、爱国情怀永驻心间;十一月份——体育节,在龙腾虎跃的体育竞技中充分展示朝气蓬勃的无限活力;十二月份――反思节,以互相照镜子、学生进步展评、相互评比,自我评价的方式,反思一年的学习与收获。)整个活动要求教师和学生全程参与,让爱的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xx小学毗邻新县城,随着新县城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县城学校优越办学条件吸引、家长意识变化及部分农民迁居县城等因素影响,客观造成学生生源日趋减少。学校经费不足,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会或多或少的存在硬件设施量与水平的缺乏,特别是我校由于新迁校址,办公用 房紧张、功能教室不齐备。
二是校本爱心文化课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系统化、序列化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是活动文化建设组织成果不佳
小学生天性喜欢玩乐,学校需要提供更多活动,让学生能够体验感受课本之外的知识与经验,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来说,首先,主修课程安排过多,活动课安排相对较少,甚至导致学生压力过大,课外活动时间与花样被严重缩减。其次,在课外活动的安排上,仅仅体现在广播操、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活动,但是没有紧跟时代进行活动的创新,活动整体成效不明显。
三、工作建议
1.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需要保证其良好的经济保障,完善硬件设施,同时与时俱进的更新硬件条件。建议加大对我校文化建设活动提供充分的经费支持,不断的优化活动形式与内容,吸引师生的关注,促进师生积极的参与。
2.应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努力做到爱心文化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
3.注重文化建设的宣传活动。要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做各种途径的宣传,包括校园内的宣传栏、黑板报、广播、阅报栏、学校各宣传墙面空间,同时积极的发挥新媒体途径建设,吸引广播电视媒体、报刊杂志媒体、网络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做积极的宣传,将学校的文化建设活动影响力得到扩展,从意识层面得到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还要不断的鼓励师生去积极创建、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4.积极拓展特色校园文化主题活动
学校需要依据自身所处的地域状况、人文环境、教育资源等开展特色文化主题活动,充分的将德育、体育、美育与 智育等内容融入到主题活动中,让师生在活动开展中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对活动做精心的设计规划,确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吸引效果,充分调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让师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外享受到轻松而充分文化内容活动的熏陶,让师生活跃、快乐,从而让师生对校园文化有更强的关注与喜爱。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时间的沉淀,同时需要持续的与时俱进、优化调整,从而达到具有自身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促使师生和谐共处,为学生健康的心理与生理成长提供助力。让爱成为一种习惯,以爱的名义,从爱出发,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在爱的阳光照耀下,让我们共同生活在爱的海洋中,享受爱与被爱的幸福,规范我们的行为,打造我们的校园文化。
第四篇: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张瑜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学校是真正受教育的地方,是传播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以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为有机组成部分的学校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较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较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强化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对学校的整体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什么是校园文化?为什么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怎样进行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特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活动中,加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课改工作能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这将无疑是推动课程改革科学有序健康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做为中职学校在重建新文化上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中职生校园环境育人
1、发掘环境文化。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我们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
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教室里、走廊上,悬挂的是历届毕业生以及在校幼师班、美术特色班学生的优秀作品,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修炼礼仪文化。
健康的、高雅的交际方式和能力是现代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怎样处理同学间关系?怎样处理师生关系?怎样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怎样认识爱国与成才的关系等等。优化学校人际环境,开展尊师爱生活动,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发挥班级环境的熏陶教育,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包括班风、学风、集体舆论、文化氛围等,老师和学生无论是在课堂或课后都倡导“赞赏鼓励”。目前,“老师好!”已经成为校园流行语。
二、中职生校园文化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赋石壁、砖壁生命,让墙壁“说话”,并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1.走廊艺术,成为学生们努力攀登的又一高峰。在我们学校门口的走廊里,有一张张海报,那是大家一致推选的“德育标兵”。上面有他们的自我简介,所以,每每新更换一期,都有同学们驻足欣赏的身影,那是对被选同学的羡慕,也是对自己的期待。校园走廊成了同学们引以为豪的领地,因为在“每月之星”旁边的墙面上,还有属于他们的“名人名言”。每到征集“名人名言”时,每个人都绞尽脑汁,希望自己能成为班级中的名人,就算平时懒于写作的同学也不例外。
2.教室布置,是学生们各显神通的绝佳时机。教室里分布了各种各样的版块,这些版块上都有不同的名字“优秀园地”、“我的中国梦”、“成长的足迹”“班务栏”、“德育栏” „„学生的优秀作文、成长记录、美术作品在这里展示,从而形成了每个班级不同的人文氛围。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的汗水在这里凝聚,智慧在这里闪光,个性在这里张扬,梦想在这里起航„„
3.“温馨提示”,是学生们品德形成的又一途径。走进校园,你会发现门口的草坪上有着孩子们温馨的提示:“建文明校,做文明人。”、“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青草如茵。”、“珍惜一份绿,留于千人赏。”、“ 学校是我家,洁净靠大家。”„„这些儿童化的语言对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们驻足观赏或嬉戏玩耍时,那些提示语是他们无声的老师,告诉学生们其实它们也有生命。
三、主题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活动是学校生命力所在,活动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1、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2.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五月份“春季运动会”,九月份“庆祝教师节”,十月份“祖国颂诗朗诵”,十二月“冬季三项运动会” „„从而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要求班级每月出一期黑板报,每学期开一次学生自己主持的主题班会。课外活动还组建了校美术、书法、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展示我校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无穷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高尚师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1.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一本无字德育书,学生时刻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著名教育家斯霞也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工作。我们每个星期一坚持组织教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常规,使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近年来,我校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学习师德规范,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广大教师坚持育人为本,以德立教;广大干部勤政、廉政,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
2.狠抓制度和规范建设。明确而严格的校规和校纪是强化校风的重要方法,我们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的特点,师生共同制订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校训、校风、校歌、校服等,制订了一系列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严格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坚持开展文明班队等的评比活动,以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校风建设
校风是指学校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逐步形成的的精神和风尚。校风主要表现为:献身真理的学习理想、素质拓展的学习目的、民主团结的学习气氛、勤学上进的学习精神、自由的个性和风尚,等等。2.教风建设
教风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教育教学精神、思想和方法的集中反映。教风主要表现为:规范的言行、“教书育大”、“为人师表”,等等。3.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校教师、科研工作者和学生对待知识和业务学习提高的基本学术和学习风尚。学风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珍惜时间、个人研究与群体探索、浓厚的学习氛围,等等。4.生活作风建设
生活作风建设是校园全体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思维、方式和牙质,是校园文化中最普遍最实在的层面,是体现教育转移风俗、美化人生这本质目的的基本表现。生活作风建设主要表现为:规范师生日常言行、体现学生精)申风貌、提升学生精神品味,增强职场观念和职业生涯意识等等。5.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环境两大部分,它是人文、科学和审美精神的重要体现。中职学校的校园环境要突出“中职性”,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要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及其所包含的丰富文化思想内涵来陶冶和净化学生,实现环境育人。6.文化活动建设
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活跃、最丰富、最多样化的部分,既是展示办学活力和效果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和提高师生实践和运用思想、知识、能力的重要方面,既体现着学校精神,也体现着教育品位。中职学校文化活动建设要突出“四条主线”:一是以重大节日和社会形势为主线,开展主题活动,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及日常行为、法制教育;二是以学校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为主线,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三是以学科兴趣小组活动为主线,开展各项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四是突显“中职”的活动方式,要围绕“高技能”、“高素质”开展一系列职业实践活动、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等,比如,举办一些“技能比武”、、“职业生涯设计”、“学生实作作品展示”等具有专业特色的、能促进学生技艺和技能提高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注意这些活动的娱乐性、参与性、感染性等特点,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
7.制度建设
制度现代化管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方式。中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要突出“中职”的行为规范,要围绕学生的“高技能”、“应用型”来建立健全包括校纪校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同时,为了安全、规范,要把操作规范和要求张贴在工作室、车间、实训场,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用行为提高实践能力,并要在完善、系统的制度下形成浓郁的制度文化来教育、感染和规范师生的言行
六、以专业文化塑造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校园是人才成长的环境与场所,而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能够多方位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情意。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劳动技能人才,理应把专业文化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我校确立“让个性选择教育”的核心办学理念,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紧紧围绕市场变化和行业需求,突出技能教育关键点,结合学分制和“宽基础活模块”,对各个专业实施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以达到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个性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的目的。
七、把握校园文化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着力点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突出校园文化主旋律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任务,因此,要围绕高校的根本任务,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2.加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为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创造力,学生的校园科技活动是重要途径。而且又开辟了一个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实现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顺利接轨。
3.强化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中的关键作用
校园文化中,除了学生之外的另一主体就是教师,教师“教书育人”的义务必须全面履行。在充分体现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自理、自立和自律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措施,使高校教师成为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发展方向的“航标”。对学生社团组织的一些文学、艺术类活动,更有必要聘请教师、专家进行指导,使参与者通过活动来增强本领,提高素质。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在明确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及方法,强化学校文化的功能发挥,不断形成文化意识,就能抓住机遇,避开威胁,不断发展。【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帕 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李飞.努力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J].陕西教育学院报,2003,(4).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
当“白云、白云飞满天,满天飘荡青春的誓言„„”的歌声在天际回荡,当“理想职业从白云开始!”的标志性口号喊起的时候,在广州、在广东、在全国甚至世界的部分国家,无不知道是我们白云教育集团的校歌与承诺。这就是我们广州白云技师学院校园文化的一种表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产生是与学校的产生同步的,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也包含着校园文化发展的过程。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首先从这三个层面上来深刻认识。
一、建设优美的校园,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
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这种直观的物质文化包含了设计者、建设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审美观,具有相当的持久性。它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地形风貌等自然环境和校园的各种建筑、教学科研设备、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以及校园里大小园林、草地、花坛、道路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局。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建设,一方面可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广州白云技师学院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人文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并举,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市场导向,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学校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学生,用科学的制度规范学生,用严格的管理训练学生,用优质的教育服务学生,用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用良好的就业满足学生。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等五育人的“全员德育”的方略。推行德育工作规范化,教育形式多样化,常规管理制度化的“三化”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的机制,把教育寓于活动,在活动中深化教育。
二、建立先进科学的学校管理体系,是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保障。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是依据学校有意识选择的、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如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及管理制度以及相应形成的严密的组织机构。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文化环境,一经学校成员的高度认同,不仅能促进良好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更能凝结为一种无需强制就能在代代学生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一所学校必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针,有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才能培养和锻炼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从今年3月5日开始,ISO9000标准——学校质量目标管理体系正式建立,并有序地按计划开始试运行。制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专业开拓创新、以顾客为本位、教育服务贴心、以能力为核心、培养技能精英、坚持敢为人先、不断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实行系统的质量目标管理,力争目标年年有所提升的学校学生工作质量目标。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构建学校精神文化不仅体现在对内创设出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影响校内成员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道德情感等关系学校教学优劣的教育环境和组织氛围;同时,它对外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以及学校的精神风貌、个性特色和社会魅力。和谐宽松的文化精神环境可以通过潜移默化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优良的个性品格。牛津、剑桥、哈佛、北大、清华等中外各校之所以魅力经久不衰,就在于他们能始终坚持和弘扬自己优秀文化传统,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形成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并由此透射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憾力,陶冶和启示着一代一代的学子。为了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我们广州白云技师学院定期开展了各项文化建设活动:
1、每年3月份开展“文明礼貌月”主题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寓教于乐,特别是与学校的师德师风学习规范月同期进行,大力促进了我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公民道德教育”专题讲座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内涵进行了深刻分析,联系实际、结合典型案例,对如何做作了明确的指导; “文明·修养·成才”演讲比赛、“文明礼貌你我他”主题电视美文大赛富有时代气息;文明礼貌专题宣传橱窗更是锦上添花。在2005年3月份我们开展了以“学习礼仪规则、模拟职业规范、铸就美好人生;提倡文明友爱、加强道德修养、构建和谐校园”的“学生文明礼貌月”主题活动,让学生做到尊师重教、团结协作、助人为乐、文明礼貌。让文明之风吹遍校园,营造良好的校风。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建立爱心社会,“爱心献血公益活动”。
2、每年4月份组织我校都组织“读书月”活动,向学生推荐书目达500多种,组织各班召开“我喜欢的一本书”主题班会,请专家教授为技工生进行 “读书指导”讲座。通过举办 “读书杯征文比赛”、“读书杯演讲比赛”等活动,掀起广大技工生“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潮。技工生平均每月借阅书近4000册,人均2册。
3、每年5月份举办“科技艺术节”主题月活动,各类大型的前沿科技讲座、技能公开竞赛、学生作品展示会、学生服装设计表演大赛、学生辩论比赛、科技艺术节闭幕式颁奖文艺晚会等活动异彩纷呈,科技活动与艺术活动交相辉映。2004年5月广东省“元征杯”技工教育教学成功展览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校团委积极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参加学校科技艺术节活动,组织手了抄报,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绘画和小工艺品制作比赛。连续几年参加广州市职业技能竞赛,我校学生都名列前茅。
4、每年7、8月暑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与学校招生宣传相结合,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我校五分之一的学生是通过学生举荐来入学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数字运用、信息处理、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发展创新”的七项核心能力训练。开学初,我们邀请了广州市团校的老师,给我们的班主任进行了“历奇训练”的训练。这是核心训练的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制定技校学生七项核心能力训练的大纲和方案。
5、每年9月份在新生军训与入学教育后举办大型“迎新生、庆国庆”文艺晚会。
6、每年10月举办全校学生干部培训班,为期一个月,对学生干部进行管理知识与管理实务的培训,培育学生骨干力量。并拨出专门经费组织校团委、校学生会、宿管部、律委会学生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和学习,以开阔学生干部的眼界,增长学生干部的见识,激发学生干部的自豪感和工作热情。
7、每年11月举办“体育节”,以校田径运动会为主线开展系列体育活动,如秋季足球联赛,新生广播操比赛等。
8、组建了管乐团、舞蹈队、吉他弹唱协会、文学社、小记者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书画协会、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计算机学会、电子通讯学会、汽车之友学会和青年志愿者等18个学生社团和20多个科技兴趣协会。各社团协会聘请了指导教师,开展了相应的活动,丰富了校园课余文化生活。在每年10月份,团委都组织进行社团招生宣传一条街活动,在今年10月12日,我们一次就招收了800多名社团成员。我们的社团不仅活动内容丰富,并且多次外出参加比赛获奖:
积极组织参加省市等校外文体比赛,为白云增光添彩。2005年由广东电视台和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共青团广州市教育局团委和《现代小学生报》协办的“智力才艺百分百”电视比赛,在中等职业学校和特色学校组比赛中,我校组织了吴新伟、付伶燕、郭芳等三名选手组队参加,我校选手荣获――亚军。
在参加《省技工学校学生实用百科知识竞赛》,我校团员选手吴新伟,获得亚军。
在2004年12月3-4日,我校组织的18名运动队员参加了广州市第十一届市属技工学校田径运动会,获得了400米、铅球、4×400米、跳远等4个冠军,4×100、200米、跳高等3个亚军,以及铅球、跳远、三级跳等3个季军,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
参加市属技工学校乒乓球比赛,我校获得男子单打和集体冠军。
在今年6月10日 晚,由共青团广州市教育局委员会主办,由我校团委协办的 “2005广州市教育局局属学校五四校园文化月优秀节目展演暨颁奖晚会”在我校隆重举行,为期两个月的“五四”校园文化月系列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从今年4月份开展的教育局局属学校校园文化月活动以“弘扬校园文化精髓,展示团队活动成果”为主题,举办了中小学生书信节,校园文化成果巡展,校园特色文化活动VCD评比,校园文化活动公开日,校园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等系列活动。我校以扎实有效的社团管理体系,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在39所参赛
学校中独树一帜,荣获校园文化巡展一等奖、校园特色文化活动VCD评比一等奖、校园优秀文艺节目展演二等奖等诸多奖项。
9、每年举办全校性9次大型讲座对广大学生进行健康、法制、安全、学习、职业指导和成功等方面的教育:主要有传染性疾病预防与保健讲座、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法制教育讲座、防火防灾教育讲座、安全与自救教育讲座、读书指导讲座、职业指导讲座、青年成功教育讲座。
10、结合各个社团每年举办四期素质培训班,免费为学生开设交谊舞、美术、书法、篆刻、钢琴、普通话、健身操、篮球裁判、美术字和演唱技巧等10个培训班,年均培训超过1500人次。
11、开展“美在教室”、“美在宿舍”等设计比赛,美化学习与生活环境,突出环境育人的功能。高度重视宿舍的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美在宿舍”的设计比赛活动,发动全体技工学生和部分培训大中专的学生宿舍参加比赛,极大促进了我校宿舍文化的健康发展,营造了温馨如家的宿舍环境,彰显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凝聚了宿舍成员的向心力。实践证明,美化得好的宿舍其成员合作精神良好,违纪率低。注重教室美化,营造良好的教室学习氛围。组织开展“美在教室”设计比赛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12、校园宣传工作形式多样,标准高,效果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校中心工作为主线,以正面宣传为主阵地,以对外宣作为重点,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宣传学校教学改革、管理服务、教书育人等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范,弘扬正气,鞭挞歪风,为建设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高级技校、技师学院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在这里我们开展具有特色的“七刊”、“一报”、“一网”、“一台”、“一站”
13、“双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持久,促进良好的校风形成并保持稳定。广泛深入地开展“双文明”创建活动,每月召开一次双文明表彰大会,并颁发流动红旗,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14、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初见成效。我校心理辅导中心主要从对学生提供个人心理健康咨询、职业心理测评、心理辅导宣传、向学生提供集体心理素质训练等形式开展工作,取得了成功。目前在校园网上,我们安装了“心海心理健康测评软件”,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每年邀请专家来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校园文化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其内涵上分析,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个不同的结构层次,并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最浅层的是物质文化,包括人们创造的各种校园物质产品,中间层是制度文化,包括学校人际关系及规范化了的学校制度,而精神文化则是最高层面的文化,它包括学校价值观念及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的行为规范、群体目标及种种思想意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