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
3.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写出课题
提示“数”(shí)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
3.老师简介张衡生平事迹。
张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他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由于张衡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和科学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坟墓,科学院院长为墓碑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张衡小时候的一件事。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2.检查自学效果。(1)字音:
数: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sh),在“数星星”中读sh(。
斗:它是一个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读d%u,在“斗争”中读d^u。(2)字形: 最后一横略短些。
楚: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下边的笔顺是:(3)词意:
一闪一闪:本课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之间:表示在两个事物或时间的中间。
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在本课是指两颗星相隔。北斗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状。无数:难计算出数,形容非常多。
清楚:事物容易让人辨认、了解。在本课中是“明白”的意思。3.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4.指导书写,让学生写字头。
四、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
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第6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
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3.齐读第6自然段。
二、学习1、2、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1)出示投影。(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3)出投影,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丽。)
(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2.出示投影。(课文第二幅图。)
(1)找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
3.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
(“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
问: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三、学习4、5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4.出示投影,说说这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了。)5.齐读第4自然段,再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运行规律。
6.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7.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了什么? 8.如有条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2.总结:
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我们要学习张衡这种精神,提高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长大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五、作业
1.写字词各三遍。
2.抄写课后作业(3)的句子。3.读课文两遍。
六、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天文学家
(刻苦钻研)
认真、不怕累、有耐
七、作业设计
一、读读写写。
院子
名字
距离
钻研
数星星 勺子
之间
清楚
著名
文学家
二、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1.shǔ shù
数 学
无 数
2.shuì suì
睡 着了
年 岁 教学反思:)
()
数 星星)
()
()
((30《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辞别”了张衡,我们又迎来了充满智慧的小爱迪生。看,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述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1)读准生字。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接着教师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随机进行正音练习。要提醒学生:看清“斥”的声母,看清“检、性、阑、炎、堂、恍”等字的韵母;然后听老师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当音,进一步读准生字字音。
(2)识记生字。先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在小组里自主合作识记生字,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接着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和哪个生字交朋友。目的是让学生在组词说话中巩固记忆。然后开火车认读生字。
(3)巩固生字。在游戏中回忆已经认识的生字,看谁记得多。
游戏一:听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游戏二:找朋友组字。如,氵+留=溜;尸+出=屈;火+火=炎;忄+生=性。
2、写字指导。
写字教学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动脑筋自主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把字写好。如,爱迪生肯动脑筋救了妈妈的性命,我们小朋友也爱动脑筋,一定会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把这九个字写好。捡—检;谈淡—炎;斤诉—斥;由抽—油;才困—团;青贝—责;情生—性。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请自读课文,读后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小组交流。朗读感悟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词语,读通句子。除了把生字、词语读准外,还要注意分辨课后“我会填”中要填的字的读音和意思:来不(及),着(急);(做)事,工(作)。
2、师生齐读课文,感知全文内容。读后让学生说说大意。
3、老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悟课文。提示学生留意哪些地方读得好,给自己留下较深的印象或使自己产生了什么感受。
4、选读课文,在体会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中欣赏课文。让学生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和段落用心读一读,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体会,看谁读得好。在品读欣赏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好下列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
(1)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还是摇头”;表情:“迟疑”、“满意地笑容”;语言:“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读中感悟医生开始的束手无策,以及此后对小爱迪生想出的办法感到满意和夸赞的感情。
(2)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3)爱迪生。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捧着”;表情:“委屈”;语言:“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在读中感悟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5、朗读课文比赛。小组派代表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6、议一议,说一说。爱迪生想出什么办法救了妈妈?爱迪生为什么从小就那么聪明?这一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爱迪生之所以从小就这么聪明,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动脑、动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
三、积累运用
1、建议积累“检查、急性、急忙、迟疑、片刻、斥责、委屈、亮堂、发明家、一溜烟、明晃晃、环顾四周、恍然大悟”等词语。
2、让学生用几句话讲一件发生在课堂上或家里的小事,争取把课文中学的词语用上几个。
四、实践活动
自选伙伴、编排表演课本剧的方式巩固拓展对本课的学习。
1、感悟角色。医生、父亲心情焦急,爱迪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行动迅速。
2、分配角色。自主组织、竞选角色,确定导演与演员。
3、准备道具。蜡烛、镜子、小条凳等。
4、编排。这是关键环节,要启发学生想想课文中每个角色说的话,体会他们的表情与动作,还可以对文中没有写到的一些情节作一些具体、合理的想象和补充。
5、表演。各组表演,“评委”评分。
6、总结颁奖。师生评价总结。颁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优秀合作奖。
五、板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
↓
聪明(爱动脑、勤动手)
(镜子)暗──────—亮
六、作业设计
一、我能给这些字找到更多的词语朋友。油()()
团()()炎()()
夸()()huàng 晃()()()()
二、拼一拼,写一写,我的字最漂亮。
教学反思:
31《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本课要求的9个字,积累课后词语,并有积累和运用的兴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懂得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透视“瞭望台”,感知恐龙家族形象
(把学生的视觉带入远古中生时代,拓展至恐龙生活的家族背景。一知恐龙的外部特征;二知恐龙的家族成员。)
1、师生共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讨论什么是“恐龙”?
2、利用媒体课件了解恐龙的特征。
3、观察恐龙家族成员,自选说句
有的……有的……有的……②有……的;有……的;有……的
教师旁白:在距今6500万年前,庞大的恐龙家族突然灭绝。一个称霸地球上亿年的物种退出了生命舞台,成为难解的千古之谜。科学家对恐龙灭绝的原因作了种种假设,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二、自主读书,班内交流(词中识字,句中用词),感受语言,启迪想象
1、小组自主合作,认字卡、读书
2、学习展示:
(1)我会读(教读17个生字):恐、类、庞、段、避、耐、埃、萎、亡、哺、乳、偷、孵、迷、或、者、籍
(2)我会说。(班内交流)会说出“严寒“的反义词、近义词
3、感受语言(读句说句),启迪想象。
人类的历史只有三四百万年,而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但最终都躲不过灭绝的厄运。
三、召开“科学发布会”,感悟文本
过渡语:不可一世的恐龙巨大而凶猛,今日为何无影无踪?我们和科学家一起去探索发现吧。
1、默读课文,谁最先知道课文重点介绍了几种说法
2、小组商议,选择一种恐龙灭绝的说法研究,边读边议,读懂这种说法的理由。
3、开“发布会”(小组选择科学博士向我们介绍)
(1)一种说法的科学博士介绍(生生互动,质疑解疑),师生归纳板书:天气骤冷说
(2)另一种说法的科学博士介绍(生生互动质疑解疑),师生归纳板书:小行星撞击说(3)关于其他种种说法,推选一名助手朗读给大家听(展示内容)(见附)
4、看课文第四段的省略号,想告诉我们什么?
四、发现“新大陆”,整合读说
(扩大篇章,了解网上关于“恐龙灭绝”的多种说法;加强积累,丰富认知世界,提高阅读能力,强化所认汉字)
(一)展示网上介绍关于恐龙灭绝的新说法,学生默读思考。
1、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大陆漂移的地理现象给恐龙性别造成紊乱,破坏了繁殖平衡。
2、距今7000万年前地球表面相当活跃,大陆不停地在移动,生物会随着漂移的陆地从热带进入寒带,或从寒带进入热带。
3、恐龙的繁殖机制与它的远亲乌龟有相似之处,乌龟的繁殖与外界温度有密切关系,外界温度超过28.5℃时,孵化出来的小乌龟大部分就是雌性,如低于这个温度则大部分是雄性小乌龟。
4、大陆漂移使得恐龙不能按正常的性别比例繁殖,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导致孵出来的小恐龙或大部分都是雄性或大部分都是雌性,这种结果必然使恐龙的繁殖无法继续进行。
此外还有诸如超新星辐射说、哺乳动物竞争说、沙漠灾难说、火山爆发说、瘟疫流行说等等假说。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恐龙的灭绝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可能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师生共议结论:科学是发展的,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至今恐龙的灭绝还是个“谜”。(练写“谜”这个生字)
(三)启发思维,创境说话。“我想说”展示台活动。(1)我想对大自然说:(2)我想对动物朋友们说:(3)我想对自己说:
(四)师生交流:恐龙的灭绝对我们的启示。在我们的地球家园,每天都有上百个物种灭绝。这些惨痛的事实提醒我们: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和谐,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
五、板书设计
寒冷说 撞击说
31 恐龙的灭绝
偷蛋说
传染说 降温说 .....
六、作业设计
一、写出下面的词语,咱们就能坐着时空车,回到两亿年前去看看恐龙。
二、比一比,再组词。
亡()
产()
经()
传()
美()忙()
严()
轻()
转()
类()教学反思:
32《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大意。
3、有科学幻想意识。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从阿德的梦中,体会少年儿童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课前准备
1、字词卡片。
2、课件(课文插图)、录音机、磁带。
3、彩笔、白报纸。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动听的故事。你们愿意听吗?(愿意)
2、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放课文录音)快快竖起你的神耳朵,仔细听,认真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课题)
二、默读全文,感知梦境 要求:
1、第一遍默读速度稍慢,注意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然后借助拼音默默地读几遍,并找出不同的词语作上记号。
2、第二遍默读,速度要加快。思考: A、从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是一场“梦”? B、阿德梦见了什么?
3、小组交流读文体会。
三、看图读文,感悟“梦”的奇
1、随连环画逐段读文,想想课文中说的事情,哪些与现实说的不一样。
2、课文中哪些新科技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生答,师板书)
3、同桌交流读书体会。
四、课文排序,积累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连环画,让学生自读全文后按顺序排列。
2、小组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3、找出难认的字,和同学一起讨论用什么办法一起记住。
4、小组汇报识字方法。
五、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激趣升华
1、朗读全文,说说从阿德的梦境中,自己想到了什么?
2、说说你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3、闭眼做个“白日梦”然后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梦”。
三、实践活动
1、创办“我心中的未来世界”专栏。
2、课外阅读科学幻想故事。
四、板书设计
32、阿德的梦
乘坐21世纪最新的载人飞船
拨通可视电话
听说已研制无污染的太阳能汽车
打开掌上电脑
五、作业设计
一、太空中的星星很相似,你能帮它们找到各自的好伙伴吗?
教学反思:
第二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识字8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4、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思想教育教育要点、心理素质培养: 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热爱科学。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感受韵文,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教法选择:
自主识字,朗读感悟法 学法指导:
字理识字、自主发现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搜集谚语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声地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号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半部,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赴快找出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义,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三、写字教学
1、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如,“北”宁,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注意学生描红、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四、自读课文
五、布置课下收集谚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a、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有节奏,像诗一样,很美)b、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a、多媒体演示;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b、第二句:出台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v c、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让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让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朗读全文。
3、积累
(1)记背本课谚语。
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附:谚语 十雾九晴。(这里的雾指的是辐射雾,即日落后由于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的一种雾。)雨过天晴。(天空纯蓝,往往出现在雨后,比较纯净而显青。)天上星星跳,风雨就来到。(因星光闪耀往往反映出大气不稳定。)东虹日头西虹雨。(天气系统一般自西向东移动。虹在东面说明阴雨天气移过此地,该地天晴;反之,虹在西面预示坏天气科来。虹是“日照雨”的产物,即内紫外红光弧。)人黄有病,天黄有雨。(天黄一般是由于空气中水汽、尘埃较多,预示将要下雨。)朝霞暗红雨凄凄,晚霞青白行丁里。(由于朝晚霞的色彩鲜艳程度与空气中水汽含量密切相关。空气中水汽多时,呈暗红;水汽少时,呈青白。)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是指的是由卷层云而形成的晕圈。)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意思是说,当早上出现有棉絮状的高和云时,往往预示着将有雷雨天气的降临。)练习设计:
1、收集课外谚语
以下谚语只供大家参考: 1)十雾九晴。2)雨过天晴。
3)天上星星跳,风雨就来到。4)东虹日头西虹雨。5)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6)朝霞暗红雨凄凄,晚霞青白行千里。7)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8)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
2、画一画 我来画月亮:
初一
初五
初十
十五
二十二十五
三十 我发现:
教学反思: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识字写字当然是重点,但是识字切不可脱离书本,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因此,对谚语的朗读、理解、积累不可忽视。应十分重视学生对课文朗读、理解、积累的训练,还应十分重视语文能力的训练。
识字教学一定要与学生认识事物、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直观性,所以老师课前收集相关图片、制作课件很有必要。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让三者同时进入学生大脑,识字效果才有保证。
关于对课文中谚语的理解,教师要把握好“度”,既要让学生弄懂,又不可讲得太深,否则会适得其反,如“农历”、“北斗”、“候鸟”等相关知识,以生动、简洁的语言点到即可,不能深究。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切中要领的讲解十分有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练就过硬的书写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作出很好的榜样,才能给学生良好而深远的影响。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请、就”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期盼、惊奇”的语气。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晴空万里、一望无际的北方田地看一看,想去吗?
2、出示棉花课件,认识棉花。
你们认识它们吗?你们知道棉花有什么用处吗?
是啊,棉花对人们很重要,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它们为棉花姑娘。
3、出示课题,认识“姑娘”,读好轻声“花、娘”(1)你从拼音中发现了什么?指名读好课题。(2)谁有好办法记住“姑娘”这两个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小要求:看看拼音,读准字音,找出要求认的生字作上记号,多读几遍,不会读的地方也作个记号。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蚜、盼、治、啄、斑”,自主发现最好的识字方法。
3、识字游戏:啄木鸟治病。
(三)体验情感,学习第1自然段。过渡:读了课文,我们知道棉花姑娘生病了。你们看:
1、出示棉花姑娘生病的动画课件。你们看到了什么?
2、相机点拨,学习课文。
(1)棉花姑娘低着头,好象有气无力的样子。——是啊,棉花姑娘生病了,多难受啊!(2)棉花姑娘的叶子上爬满了虫子——你们知道叶子上的坏蛋是谁吗?(蚜虫)蚜虫是一中农业害虫,专门吃植物的汁液。所以课文说它是怎样的蚜虫?“可恶的蚜虫”。
(3)棉花姑娘的脸上流着眼泪„„——蚜虫不断地在它身上爬来爬去,棉花姑娘难受得掉下了眼泪,它好象在说:
。(引导想象,体验感情)
3、出示句子: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引读、指名读、体验读。
4、练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读出急切、期盼的语气。)
(四)紧扣上文,学习5—6自然段。
过渡:棉花姑娘的病这么重,到底谁帮助她治好了病?(1)哪段告诉我们的?自由读一读第5自然段。
(2)分享收集的资料,介绍七星瓢虫的介绍。真的是七星瓢虫救了棉花姑娘吗?它有哪 本领,谁愿意当当了不起的七星瓢虫,想大家介绍自己的本领呢? 小结:听了你们的介绍,我知道七星瓢虫的本领真的很大,怪不得棉花姑娘会感到很“惊奇”(找出词语)
(3)课件展示第5、6自然段的内容。练读对话(读出棉花姑娘的惊奇和七星瓢虫的自豪)(4)想象说话:在七星瓢虫的帮助下,棉花姑娘咧开嘴笑了,她笑着说什么呢?(称赞、感谢七星瓢虫)
(5)积累词语:在七星瓢虫的帮助下,棉花姑娘的病终于好了,它又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抹红“碧绿碧绿、雪白雪白”两个词语。这两个词语用得多么好啊,你也能像这样说几个 “ABAB”式的词语吗?
(五)巩固生字:
阅读小短文:棉花姑娘真漂亮,雪白花朵绿衣裳,小小蚜虫真可恶,咬得姑娘满身斑。啄木鸟见了真着急,不会治蚜虫怎么办?七星瓢虫来帮忙,张口就把蚜虫吃。棉花姑娘病好了,你看她在咧嘴笑。(把本课的7个生字抹红)
(六)写字指导:
出示“只 请 就”三个生字。
哪位小老师愿意提醒大家怎样写好这3个字?
特别强调“就”的右边是一个“尤”而不是一个“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小结:学了这节课,我们知道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但是在七星瓢虫来临之前,她都请过谁帮忙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巩固7个生字,会写“雪、帮、星”3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4、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学习过程:
(一)巩固生字词,学写生字。
1、开火车复习生字词
2、小老师带读生字。
3、齐读生字。
4、出示“雪、星、帮”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写上下结构的字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5、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二)质疑探究,学习2—4自然段。
过渡语:在遇到七星瓢虫之前,棉花姑娘病重难忍,她多么盼望有人为她治病,她都请谁为自己治病?结果怎样呢?请四人小组合作读一读2-4自然段。
1、出示学习提示和帮助:
(1)小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对话。
(2)想一想,读着读着,你感受到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样?(3)讨论一下,小动物们帮助棉花姑娘治病了吗?为什么?
2、交流反馈。
(1)在不同语境中练读棉花姑娘的话,读好请求的语气。出示句子:“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A、棉花姑娘生病了,她多么盼望有人给她治病啊,突然,她看见燕子从头上飞过,她请求地说:„„读句子。
B、棉花姑娘的身上爬满了蚜虫,非常难受,她听说啄木鸟会捉害虫,于是她向啄木鸟先生发出求救:„„再读句子。
C、小朋友们,如果此时你就是棉花姑娘,你身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叶子也都快被吃光了。忽然,会捉害虫的青蛙跳来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高兴、期盼、有希望)那你就带着自己的这种感受和心情对青蛙说吧:„„反复读句子。(2)观看课件,选择喜欢的角色练读对话。(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3)读中质疑。读着读着,你有什么疑惑吗?
(燕子、啄木鸟、青蛙都会捉害虫,为什么不能帮助棉花姑娘呢?)(4)师生采访明疑。
过渡:对啊,真是奇怪,它们为什么不棉花姑娘呢?让我们来采访采访就知道了。
A、老师采访愿意当小燕子的同学:小燕子,棉花姑娘生病了,身上爬满蚜虫,你不想帮助她吗?
B、老师采访啄木鸟:啄木鸟先生,你是森林里的医生,你为什么不给棉花姑娘治病呢? C、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采访当青蛙的同学:如:小青蛙,你是捉害虫的能手,看到棉花姑娘那么难受,你想帮助她吗?
(5)小结:听了他们的话,我们明白了,原来燕子、啄木鸟、青蛙它们不是不想帮助棉花姑娘,而是他们不会捉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它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拓展延伸,了解益虫益鸟
不过它们依然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益虫、益鸟呢,你们知道吗?请你们介绍搜集来的有关资料。(指名说,同桌互相交流)
2、你们还想认识更多的益虫益鸟吗?请点击阅读“资料城”。
1、“森林医生”--啄木鸟
2、庄稼的好朋友--蚯蚓
3、虫国之鹰--蜻蜓
4、杜鹃(juān)
5、渔人帮手——鸬(l)鹚 板书设计: 30 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 啄木鸟
捉
树干
害虫 青蛙
田里
七星瓢虫
叶子上
蚜虫 练习设计:
1、说一说,写一写。
绿
碧绿碧绿
碧绿碧绿的青菜 红 白 黄 紫
2、连一连。
燕子 吃
树干上的 害虫 啄木鸟吃
叶子上的蚜虫 七星瓢虫吃
稻 田里的害虫 青蛙吃
空中飞的害虫 教学反思:《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长满了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通过学文,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的第一至四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并从中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本领。教学过程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识字教学。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不多,我采取了集中识字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课题导入时,就出示“姑娘”两个生字,先让学生知道这两个字分开与合在一起不同读法,再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字,通过举例明白姑娘是对女孩子的称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公,轻声“花、娘”是本课朗读中的一个难点,一开始学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两个是要念轻声的,虽然有些学生可能念不好,但有了这么一个第一印象后,就方便了对轻声的指导朗读。后来,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了其他生字词。其中,我抓住了“蚜”和“啄”两个字,引导学生明白偏旁和字义的关系。另外,我还利用“班”来识记“斑”,组织学生有重点地掌握生字的音、形、意。
2、说话训练。我设计了三处,第一次是是初读课文后,让学生用上“棉花姑娘(),()、()和()来了,但是(),最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二次是在学生再读课文之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说棉花姑娘请了谁、谁和谁帮自己捉害虫。第三次是在细读二到四小节之后,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说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能帮助棉花姑娘,并从中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本领。
3、《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体会,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
但由于课堂容量太大,时间不够,最后的写字环节没能得以很好地落实,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同时每个环节分配的时间过少,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过于仓促,目标落实不够到位。好的课堂应该要有所舍弃,有所侧重。想面面俱到最后只会落得个“面面不到”。
另外,我认为自己还有待改进的就是对学生的激励语言比较贫乏而苍白,如果更加生动,更加有针对性一点,相信课堂互动会更好。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值得我细细研究、探讨。我要从上好平时的每一堂课开始,积累点点滴滴,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31地球爷爷的手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4、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大致了解这一科学常识;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探求的欲望更强烈。想教育教育要点、心理素质培养: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留心身边的科学,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重点:
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文感悟 教法选择:
自主识字法、合作学习法 学法指导:
字理识字、想象识字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教师画简笔画(一只小手):这是什么?手有什么用?(学生兴致勃勃地说)
2、教师再画地球:地球爷爷也有手,他的手有什么用呢?
3、教师板书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设计意图: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从儿童熟知的“小手”入手,突出地球爷爷“手”的与众不同,以此为切入点,更容易唤起儿童探究的欲望。
二、自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实在读不好的句子做上标记,请教学习伙伴或教师。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指名认读。(2)不带拼音,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指名当小老师领读。(3)打乱顺序挑战读。(指定一人读,同学打等级,另一人如果不服气可以向他挑战。)(4)做游戏:同座互拿字卡比赛读。
(5)把生字送回课文的词语中,指名读词语,开火车式读词语。(读得全对的小组可以得到地球仪模型。)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同学互相评议,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4、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重点指导带请求语气的句子,然后学生反复朗读小动物和地球爷爷的对话。
5、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读了地球爷爷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先以4人学习小组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6、分角色朗读课文。(配乐带头饰读、自编自演课本剧)
7、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能自己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回答。)
三、拓展延伸
1、教师演示回形针靠近磁铁的实验。学生观察,亲自感受。
教师小结;地球爷爷的手就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它能吸引地球上的一切,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
2、拓展:你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大家互相评议。)
3、总结谈话:地球爷爷的趣事说也说不完,同学们课后可以查找一些资料,了解地球方面的有关知识。
四、指导书写: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球、玩、跳、桃、树”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刚”字应写得左宽右窄。“球、玩”二字,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王”字与王字旁的异同;“跳、桃”结构一样,字形相似,可以结合起来指导书写,“足”字的捺变提,“木”字的捺变点,“兆”字的笔顺及笔画“竖撇”都要仔细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六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练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写几个不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五、课外建议: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他们给你写几句评语。
2、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有关地球方面的书刊,并在早读时间“黄金屋”上和同学进行交流。交流后把文字和图片资料整理好放在成长档案袋中。
3、尝试小实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预测学生心理:最希望纸飞机能飞得更高更远„„)
好,现在你们想玩一次吗?我们来比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学生放飞自己折好的纸飞机。然后老师也放飞一次纸飞机。)
(遗憾地)——呵,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板书课题),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齐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们爱玩纸飞机,而纸飞机必然落下这一现象,正与课文的核心内容密切相连。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读文、识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反馈时,学生想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到5颗星。)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4、认读本课的生词:他俩、摘桃子、伯伯、而且、踢到、地心引力。(学生先独立认读,然后再给大家读自己想读的那个词,最后集体边击掌边认读所有的词2遍。)
5、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6、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自然段。(先自由练习读,然后指名自由选自然段读。其中着重读第五、七、十自然段。)
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去多讲,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7、感悟地球爷爷说的话:读了地球爷爷说的话,你们知道了什么?(先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和讨论的 结果。)
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8、读了课文,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说,教师不作具体的答复。)“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9、类比感受,体验“引力”。(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做实验,观察当回形针靠近磁铁时,会产生什么现象;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化抽象为具体,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引力”本来就是抽象的,一年级的小学生更难建立“地心引力”的概念。但这个小小的实验却能让学生直观而形象地感受到它。
10、指点:我们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这些磁铁一样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要比磁铁的不知大多少,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叫“地心引力”。现在你们能明白为什么纸飞机不管多轻,最后总是会掉下来了吗?(板书:地心引力)
11、练习分角色读课文。(以四人小组的形式练习,再分别请愿意展示的小组给大家戴头饰表演读。)
三、拓展与巩固。
1、你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也就是“地心引力”?(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师生共同评议。)
2、指点、展示:我们的地球爷爷,它用那双有着很大很大力气的“手”——“地心引力”,牢牢地抓住了地球上的一切。看——(在地球仪上粘贴高楼、人等立体模型。)大家想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自由想像说。)
3、总结谈话: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呢!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让我们睁开双眼,开动脑筋吧。练习设计:
1、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
例:又大又圆的(西瓜)
又白又胖的()又大又红的()
又绿又密的()又大又多的()
又大又粗的()
2、说一说,填一填。
我知道地球爷爷的手实际就是,我还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圈是,地球自转一圈是。
教学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一课以童话的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知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时,我利用游戏──“放纸飞机”导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由于我巧妙地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了课堂上,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
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在教学达到高潮时,又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科学,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再次学生举例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这种由课堂走向生活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孩子们从小爱科学的品质。
宣布上课后,我手里拿着一架自己折的纸飞机,兴致勃勃地面向全班学生:“同学们喜欢玩纸飞机吗?”
孩子们都笑着大声说:“喜欢!”说着情不自禁地纷纷拿起课前准备的已经折好的纸飞机跃跃欲试。
我故意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说:“你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
学生略微停顿一下,纷纷举手说:“我最希望纸飞机飞得高、飞得远!”“我希望我的纸飞机能飞向高远的蓝天不落下来„„”我笑着说:“今天我们上课,就先给大家玩一次放纸飞机的游戏好吗?”学生欢呼:“好,好──”,可是,纸飞机落到了地上。我又说:“别急,看看老师是不是劲儿大,能让纸飞机飞得更远。”孩子都半信半疑地看着我:“好,好,老师,你放!”我一本正经地向教室的后面扔出自己手中的纸飞机,可还是很快就落下来了。我这时面向学生遗憾地说:“好,下课后,我们把地上的纸飞机再捡起来。──是啊,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高、多远,最后它总会掉下来。好像这地上总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导出课题。学生的探究兴趣一下激活了。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当孩子们读了几遍“地求爷爷”说的话,让他们说说读了以后知道了什么时,他们的小手个个举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想说出自己阅读的收获。有的说:“地球爷爷的手就是我们看不见的地心引力。”有的说:“树上的桃子不是自己掉下来的,是地球爷爷的手摘下来的。” 有的说:“还有,我现在知道纸飞机为什么会掉下来了,也是因为地球的手把它拉下来的。” “踢到空中的足球,也是因为地心引力才会落下来的。”„„我不禁为这些孩子自主阅读、探究所得出的结果而感到欢欣鼓舞。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宽 在拓展和巩固的教学环节中,我提出了挑战性的启动学生思维的问题:“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也就是没有地心引力了,我们身边的一切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孩子们这时展开推想和想象的翅膀,在一番交流和讨论后纷纷反馈:“那刚才的纸飞机就不会掉下来,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那我们就不会在地上走了,而是在空中飘来飘去了,真好玩。”“我放飞的风筝,永远不会飘落下来。”“教室里的课桌会浮在空中的。”孩子们都明白了,如果地球爷爷的手没有了,也许地球上什么都没有了,大楼、汽车,也许所有的东西都会在空中的,那就不好了。我这时因势利导,出示地球仪图说:“是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正因为它有很大的地心引力,所以才会紧紧地抓住我们,高楼以及地面上的一切。”
当然,教学中,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识字教学中,没有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学生在生活中的识字。第二:教学形式及方法比较单一,低年级儿童最喜欢是游戏、比赛等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还需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第三:教学中,还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32《兰兰过桥》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与愿望 思想教育教育要点、心理素质培养: 感受祖国的汉字的丰富文化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字的运用、识字方法的熟练掌握 教法选择:
自主识字法、合作学习法 学法指导: 字理识字法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借助图画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兰兰过桥的片断,激发兴趣,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兰兰过桥
二、初读课文,引导思考
1、师:我想:好多同学都过过桥,而兰兰过的桥跟我们过的可不一样。究竟哪点不一样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2、学生小声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2)想一想,兰兰过了哪几座桥?
3、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学习生字、生词的情况
4、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潜水桥和塑料桥)
三、师:好。让我们先来过一过潜水桥
1、清大家先找到写“潜水桥”的段落,认真地读一读。想想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2、再读一读,让我们像兰兰那样过一过这座桥,体会体会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四、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师: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是说“潜水桥”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1、架在水面上。
2、用玻璃砖造的。
3、像一座长长的透明的房子。
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
学生可以说课文中兰兰的感受(鱼在周围游,船在桥顶上驶来驶去),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
五、师:这座特别的“潜水桥”我们已经走过了。现在,我们把这座桥的生字学会好吗?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兰 桥 座 特 结 实
1、说说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教师加以肯定。2、这几个生字中哪个最不好写? 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教师进行书写指导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的一部分课堂订正。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与愿望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过了“潜水桥”。这节课我们走一走兰兰过的另一座桥,好不好?
二、学习“塑料桥”这一部分的内容 1、提示学习方法。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有了过“潜水桥”的经验。大家回忆回忆,“潜水桥”是怎么过的?(1)找出这座桥的特点(与平常的桥不一样的地方)。(2)说说我们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塑料桥”的特点: 轻巧,便于携带,塑料做成,空气做填充材料。(2)说说走在上面的感觉。“又平又稳”。学生说出自己想象出来的感觉也可以。
4、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他们创造的愿望,对他们合理的新想法要热情鼓励。如果有时间,可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画下来,再相互交流。
三、书写本课余下的生字
出示生字:顶 野 取 提 术
1、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让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教师加以肯定。
2、这几个生字中哪个最不好写?
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教师进行书写指导 提示:“野”左边的“里”字,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取”左边的“耳”字,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余下的部分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用“顶、提、特、轻、奇”口头组词语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 比较句子,让学生说体会。(第二句比第一句具体、形象)练习设计:
1、连一连。
轮船
在家里
歌唱 小鸟
在空中
读书 小芳
在林中
行驶 飞机
在江上
飞翔
2、想一想,画一画。
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想一想,把它画下来。
教学反思:《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反思在这节课开头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放飞机的过程,由学生自己来放飞纸飞机,这就使学生再次亲身体验、感受“地球爷爷”那看不见的“大手”,这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由这“激趣导入”开始,“课堂上飞起纸飞机”以后,产生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所产生的效应。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从孩子们的笑脸中读出: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高屋建瓴地组织小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学科学。
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那就要找准一条教学的主线,由此切入。课文的4-9自然段比较琐碎,教学时容易出现一问一答的局面,因此,我在课堂中始终围绕“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知道地球爷爷有手的呢?”这条主线展开,在引题时就提出这个话题,让学生回顾第10自然段,然后再次提出这个话题,让学生读文(4~9自然段)感悟,学生很快发现从小猴摘桃这件事中也能看出地球爷爷有手,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开始学习4~9自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充分发挥,我也显得不那么罗嗦了。此外,课堂中小兔对猴伯伯说感谢的话,我用了一个句式:小说:“猴伯伯,谢谢您!”让学生多元体验,能有自己不同的感悟,并把这种感悟融入朗读之中。对于课文的难点——什么是“地心引力”,我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并结合句式训练:“地球爷爷的手能让能让还能让。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感悟。
33、火车的故事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郊”、“列”等14个生率,会写“各、发等6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火车的发展,激发创造的欲望 思想教育教育要点、心理素质培养: 自主发现、快乐学知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识字运用 教法选择:
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法 学法指导:
字理识字、语境识字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关于火车的故事,(边说边板书课题)你们知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火车的故事》,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情况。齐读,分组读,抽读。
3、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火车的什么故事
三、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1、自读第一、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叫以把自己的手当作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
2、读第三自然段,a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什么呢
蒸汽机车(第二幅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磁悬浮火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火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正在研讨中。)c、朗读领会。
自读第四、五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a、理解“夕发前至”:“夕”奖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早上,“至”是到来。谁能把词意思连起来说说?(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b、爸爸还说了什么? C、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如: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海面及山势的剖面示意图,帮助学生理押解“海拔”、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人‘世界屋脊”。
d指导则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青藏铁路。” 读第六自然段。
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板书设计:
33、火车的故事
飞驰而过
机车带动
夕发朝至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名
发
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一)卡片抽读生字。
(二)认读“我会读”中的词语。
二、质疑、探究中阅读、理解、感悟课文:
(一)过渡: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我们再来读读《火车的故事》会读明白些什么呢?
(二)学生各自放声读课文,思考。
注: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读和想。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显。
(三)反馈交流:指名说说自己读明白了、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朗读好相关的段落或句子。注:学生可能会读明白
1、小明和爸爸在郊游是看到了火车。火车开得恨快„„
2、火车是很长很长的,是一节接一节车厢连成的。是有机车带动的„„
3、我们课文中讲到的有关火车的知识都是小明自己查了许多书,才明白的。
4、我国正在修建世界最高的铁路„„
5、小明梦见自己成了火车司机„„
(四)质疑问难,探究感悟:
1、引导学生质疑:这些是小朋友读明白的,哪对与这个故事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或想知道的呢?
2、针对质疑问难,组织讨论、引导理解,感悟。注:预设(1)‘鼓励’什么意思?
对策:①请小朋友们读读这一自然段,老师相信我们小朋友肯定会理解鼓励的。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
②联系教师的鼓励性话语加深理解‘鼓励’。(2)‘机车’是什么?
对策:①看图,了解机车,听讲解明白机车的作用和功能。知道‘机车’的变化,推动着火车的发展进步。
②读读课文,说说火车的发展、演变历程: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
③观看录象,了解不同时期火车各自的特点。(3)什么叫‘绿色环保型’火车? 对策:①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绿色环保型’火车是指哪些,为什么称它们是‘绿色环保型’火车。②讨论说。
③指名还知道哪些事物也被加上了‘绿色’或‘环保’或‘绿色环保’的称号。(4)什么叫‘夕发朝至’? 对策:①说说自己不同的见解。②读读、区分‘夕发朝至’‘朝发夕至’。
③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④自我推荐朗读,说说自己朗读处理的理由。⑤齐声朗读。(5)“世界屋脊”是什么?
对策:①出示平顶和有屋脊的房子,请学生找找‘屋脊’。②你现在能说说‘世界屋脊’什么意思了吗?
③看图片,了解世界屋脊,感受修建‘青藏铁路’的艰难险阻。(6)‘创举’什么意思?
对策:①结合‘世界屋脊’的理解、青藏铁路的了解理解词义。②你还知道哪些创举?
③请小朋友认真地读读这一自然段,你还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理解、感受‘了不起’,体会‘真是’一词的内涵。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外拓展:
(一)火车的故事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以外,你还知道些什么?指名说一说。
(二)鼓励学生课外去搜集有关火车的知识。板书设计: 33 火车的故事
机车:蒸汽——内燃——电力、磁悬浮“绿色环保型” 夕发朝至:北京——上海
创举:青藏铁路
了不起 练习设计: 1、连一连。
世界屋脊
烧煤
最快火车
车顶上有电线 电力火车
磁悬浮火车 蒸汽机车
青藏高原
2、展开丰富的 想象,设计一列新型火车,再画下来。
教学反思:刚刚学完《兰兰过桥》,学生们非常喜欢文中介绍的神奇的潜水桥、塑料桥。在教学《火车的故事》时,我将这两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通过小火车简笔画,介绍火车的发展过程。顺势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力量”。学生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对于本课的内容理解的深刻。大多数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力量越来越大,知识越学越多,越学越深。从小树立学科学的远大志向,长大发明更先进的火车、大桥。课堂上,我利用剩余的时间让孩子们动笔画画。孩子们的画充满了童趣。课后,我又将部分学生的作品粘贴到黑板上。孩子们就更加高兴了。培养低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重要,我将为此而不断努力。
34《小蝌蚪找妈妈》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感知青蛙的生长过程。
4、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思想教育教育要点、心理素质培养: 爱学习、爱科学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自主识字的方法选择 教法选择:
自主识字法、合作学习法 学法指导:
字理识字、语境识字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揭示课题,“蝌蚪”(kē dǒu))
二、自学课文。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lǐ
鲤鱼 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guī 乌龟
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 ”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dūn
蹲
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pī
披
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披星戴月。)bì
碧绿
让学生组词造句。(例:晚上,满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shāng
衣裳
“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提问:课文中写小蝌蚪找妈妈,写了几个小节?(二、三两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课文可分成三段: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小蝌蚪找妈妈。
3、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七、复习生字词。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写字。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讲读课文。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一张画有水草的图,然后贴上一群小蝌蚪的剪纸。)提问: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帮助学生理解“一群”。)
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在远处贴上数群小蝌蚪的剪纸),这叫多少蝌蚪呢? 引导学生区别“一群”与“一群群”)
3、(引导学生观察)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训练说一句话:小蝌蚪。)
4、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小节)
5、指点: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 快活地 ”的句式)
6、齐读第一段。第二段。
1、叙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边说边揭示长了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的原来的水草图上),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鲤鱼妈妈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取下未长脚的小蝌蚪)。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分角色朗读。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长了四条腿、拖着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让学生比较。)
5、指点: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取下先贴上的鲤鱼剪纸和才长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再贴上长了四条腿的小蝌蚪和乌龟的剪纸),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乌龟又怎么说的?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分角色朗读。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贴上脱掉尾巴的小青蛙的剪纸)
2、(取下原先长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分角色朗读。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板书:蹲
披
露
鼓)
7、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板书:碧绿的 雪白的)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14、出示卡片:蹲
蹬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板书设计:
34、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鲤鱼 乌龟
青蛙
真正的妈妈 练习设计:
1、说一说,写一写。
例: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已经
。已经。
2、我会填。
迎上去
追上去
游过去(1)、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2)、李老师到我家走访,我连忙()。(3)、过路的人钱包丢了,我捡起来()还给了他。
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的童话故事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喜爱。
一、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
视频出示这一课的动画,全文配音,布置思考问题:“听完后,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的大意?”这样设计,给学生在朗读上定调,课文中有不少对话,在语气上给学生以示范,也认识了生字词。利用课件,将本课中的图与文对照起来展示给学生,学生读起来兴味盎然,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就可以借助图来理解,如“迎”和“追”字,图上鲤鱼和蝌蚪面对面,这就是迎上去,乌龟和蝌蚪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就是追过去。对文中这两个生字学生一目了然了。
有了图文对照,再加以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很快掌握了。如教学小蝌蚪迎问鲤鱼、追问乌龟的段落时,老师结合课件展示,让学生主动来发现小蝌蚪前后的变化,采取表演的形式,在情境中对话,一个同学做解说员,两个女同学分别扮鲤鱼妈妈和小鲤鱼,一个男同学扮乌龟,几个小个子同学扮一群小蝌蚪,带上相关头饰来表演,学生们很快进入各自的角色,把小蝌蚪着急而有礼貌、鲤鱼亲切热情,乌龟好笑认真的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
二、重点指导,举一反三,突出学法
像《小蝌蚪找妈妈》这类童话故事,课文内容较长,段落中大致内容相似,如这段讲和鲤鱼对话,下段讲和乌龟对话,结构上基本是一致的,图也是连环画形式出示,我们就可以借这类课文,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把小蝌蚪问鲤鱼这一部分做为指导学法的突破口,第一步,指导看图,说说图上有谁?它们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先设想。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观察青蛙的特点,并引导教育:只要不断地去发现,不断地去探究,终会有成功的一天。第二步,读文理解,小蝌蚪说了什么?为什么会误认鲤鱼是它的妈妈?鲤鱼是怎么回答的?第三步,朗读体会,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它们的对话?指导读出小蝌蚪有礼貌,鲤鱼阿姨亲切的语气。第四步,复述课文,用课本剧或讲故事的形式来巩固课文内容。教学时思路要明晰,之后,用课件出示以上几个步骤,后几个段就让学生依照这几个步骤来小组协作学习。也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出示自学提示: 1、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2、它们看到了谁? 3、它们是怎样对话的?请分角色读出来?这样来教学突出了重点,发挥了协作学习的作用,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主动参与的意识,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三、启发谈话,引导实践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学到课文最后,老师启发谈话:“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心里多么幸福呀!假如你是小蝌蚪,你想对亲爱的妈妈说些什么呢?”总结后,引导学生实践:“如果蝌蚪不是遇见鲤鱼和乌龟,还可能遇到谁呢?”进行改编故事。“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该怎样对待青蛙呢?”最后拓展提问:“你知道一只青蛙一天能捉多少害虫吗?”通过这几个环节的训练,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习富有童趣的课文到对科学知识的探求,这种渗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语文园地八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启发学生运用拆分、组合的识字方法认字,展示学生的思维成果,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思想教育教育要点、心理素质培养: 热爱语文 教学重点: 识字积累 教学难点:
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法选择:
自主学习法、启发式教学 学法指导:
明题意、想办法、探新知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落实“我的发现”训练项目
1、读读“学习伙伴”的话。
2、自己读短文,说说短文共讲了几个字?
3、老师出示汉字的部件,请学生动手拼摆。
4、展示结果。
5、读“我会认”中的汉字。
6、反复读短文。
7、你能再举例说说运用拆分、组合法记住汉字吗?
二、落实“日积月累”的训练。
1、完成“我会填”的训练。(1)自己试着填空。(1)
集体订正。
(2)
教师小结:在学习中应该注意区分字形、字义。
2、完成“我会读”的训练。
(1)合作学习,提要求:读准确、读流利。(2)小组自行学习。练习设计:
1、我会填。
千口()
舌甘()土里()
木帛()人门()
马门()心入()
闷得()合手()
分手()人失()
跌下()
2、比一比,再组词。
请()
完()
跳()
到()情()
玩()
桃()
道()秀()
量()
秋()
话()香()
最()
和()
活()
2、我会填。
发现
出现
发明(1)爱迪生()了电灯。
(2)小老鼠躲在洞里,生怕被小猫()。(3)天空()了一道道闪电。
教学反思:当代教育理论强调,课堂教学由维持性学习迈向自主创新的探索,本课设计是这方面的一次尝试。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园地》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标题的变化,大都以“我会——”的形式出现,一方面教材的呈现更亲切,另一方面也是在倡导一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即由被动转向主动。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教师以引领者的身份,把学生带到“快活林”、“心语林”、“采集林”、“智慧林”、“妙语林”各处去观光旅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让原本躺着的文本,在孩子的语言中立起来。
2、语文学习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语文园地》提供了一定量的语文练习,但并不是说学生掌握了这些就可以了,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拓展、补充有关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练习,以巩固和熟练掌握有关的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如“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这一知识点,教师先让学生充分地接触语言材料,感知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感悟祖国语言的丰富性。
3、语文学习要在语境中才有意义。《语文园地》提供的练习大多是单顶的、孤立的,而语文的学习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有意义。因此,教师教学重在尽量为孤立的练习创造语境,在语境中学语文。比如“我的发现”的教学,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打出“夜空群星闪烁”的画面,然后用娓娓动听的语言描述星空的灿烂,烘托出三个孩子在月光下数星星的意境。再来比较三个句子的异同,发现语言规律。
这节课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有效地体现了寓教于乐,既创设了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乐学、会学,又充分地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使课堂教学不断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亮点。:
第三篇:第八单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备课时间: 教材简析:
本单元公有四篇课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猴子种果树》、《会走路的树》、《问银河》。这些课文有的运用童话的描写,教育学生光有美好的理想,没有足够的耐心和主见,就会一事无成,还有的是通过进行想像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于遐想中透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美好,表达了小诗人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愉悦之情。这篇文章,看似简单,但细细品位,的确有很多令人回味的东西。对于本文,我的理解是“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
《猴子种果树》课文清洁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如果没有耐心,没有主见,就不会取得成功。
《会走路的树》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全文共9个自然段,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至第四自然段,写小鸟认识了一棵会走路的树,它们虽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小鸟直到告别始终不知道这棵“小树”是谁。第二部分是第五至第九自然段,写小鸟认识了小驯鹿,知道了会走路的树原来是驯鹿一家。全文语言浅显流畅,故事有情有趣,生动活泼,文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问银河》是一首儿童诗,文学性强,其内容主要是抒发看银河的感想,每一段都以孩子的口吻对美丽神秘的银河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提出问题而无答案,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教学时不必急于向学生介绍有关银河的科学知识,要让学生自己走进课文充满遐思奇想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星空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抓住重点词、句、段来理解课文内容,讲课时,还要注意观察能力、想像能力的培养。教学理念:
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大家的想像,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读文为基础,大胆地想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图文结合,引导想像,创设优美的音乐环境,让学生在读文想像中感受美。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油柑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内容
3、通过读文明白道理。
4、让学生学会想像,拓展思维。
教学重点:
学会本单元词语,背诵指定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通过读文明白道理。
2、让学生学会想像,拓展思维。教具准备:
挂图、课文录音、投影、卡片、小黑板等 课时安排: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2课时
22、猴子种果树„„„„„„„„„„2课时
23、会走路的树„„„„„„„„„„2课时
24、问银河„„„„„„„„„„„„2课时 实践活动课„„„„„„„„„„„„1课时 练习八„„„„„„„„„„„„„„2课时
第四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稿
一、教材分析:
“第八组”教材单元主题是“走进科技世界”。分别由29课《数星星的孩子》、30课《爱迪生救妈妈》、31课《恐龙的灭绝》、32课《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八》组成。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夏天下雨,冬天下雪,这是为什么呢?在炎热的天气中,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糕,会冒出白气,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吧!张衡在远古的汉朝“数星星”之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测地震的“地震仪”。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幼小的时候就表演出超凡的智慧,用镜子聚光救了妈妈。让孩子们津津乐道的恐龙竟然会跑到书本上来。阿德乘坐飞船到火星上去旅游,那可是小家伙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了。我们感叹编写教材者的韬光眼界、匠心别具。但实验教师在整体把握这组教材的前提下,在具体教学时,请大家不要忽视语文的本质──发展学生的语言。语文课要姓“语”,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常识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6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2、引导学生尽量自己去认字,在认字中发现规律,掌握了一定的认字规律。方便今后的认字学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理解和积累词句。
4、培养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引导学生科学幻想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56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
3、培养学生对科学感兴趣,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
4、用正确的默读方法进行阅读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指导;
1、注重鼓励学生自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2、将识字识词和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识字识词,进行词语互换 丰富积累。
3、围绕重点词、句子进行教学,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4、充分利用学习伙伴,加强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启发学生进行多元思考。
五、教学安排:13~16课时
1、数星星的孩子 2课时
2、爱迪生救妈妈 2课时
3、恐龙的灭绝 2课时
4、阿德的梦 2课时 语文园地八 3课时
课题一:数星星的孩子
编号:语二
(八)01制作时间:2013年6月7日 学科长: 李丹 执笔教师:李丹
29数星星的孩子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三.课前准备
小星星形状的字词卡片、收集张衡和星空的有关资料、课件或挂图、音乐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引入课题
1.情景导入:课件演示(夜空、闪动的星星、《小星星》乐曲)。师生随着课件演示,共唱歌曲。启发:同学们,你们喜欢星星吗?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2.资料交流:(出示人物图片(张衡)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他有关,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
对话平台 识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和工具书以及上下文,读准发音,了解含义。
2.游戏识字:采用“小星星亮起来的”的游戏方式,检查识字情况,重点进行生字的正音和识字记字的方法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体验,教师相机点拨重点字音和结构上的注意事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扩词和必要的识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导。
3.组内互读课文,进一步巩固识字成果,了解课文大意。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勺、斗、玉、组、数、睡”。指读,组词。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难写的部分,交流书写中应注意的事项。
3.教师示范书写“数、睡”两个字。强调重点笔画的写法。如:“数”字左上方的“米”字最后一笔的变化;“睡”字右边几个“横”笔画的长短变化等。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全班评议。朗读
1.分组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推选出“阅读小能手”,准备在全班朗读。2.组间朗读比赛,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评,交流体会。3.读书交流:在读书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出示“小星星”字词卡片,组织学生认读字词。
2.指读课文,让学生交流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和自己还没有读懂的问题。导读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节:通过读书,请告诉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启发学生在读文后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句子进行深入地体会。
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引导学生理解“珍珠”和“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通过“闪”和上文的“撒”字,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
研读 1.启发学生分组学习,合作读书。研读课文2-4自然节。重点从人物的对话入手,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2.研读问题提示:文中一共有三个人物,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说说自己的理由。
3.学生分组研读课文,交流读书体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4.学习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各组发言的基础上,适时点拨学生领悟读书方法,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如要学会提问题:“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赞成哪种看法?” 要抓住人物的表现:“奶奶为什么笑着说?”“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醒来看星星。”从这些表现中你发现了什么?
感悟
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星空图”。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感悟当时的情境,了解爷爷告诉张衡的天文知识。如:认识北斗星、北极星。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体会“果然的意思。讨论
1.用下面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因为„„长大后„„,所以„„“和”张衡成了„„是因为„„“。
2.从小张衡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0爱 迪 生 救 妈 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三.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挂图或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引入课题
1、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题)
2、演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实物等,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点字词多读几遍,利用拼音和工具书把字词读准。
2、利用生字词语卡片,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1、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4、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
第二课时 回顾
1、复习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感悟
1、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神态等,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如:从父亲对爱迪生前后的态度变化;从爱迪生的动作表现;从房间内的变化等方面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师生共同研读相关的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讨论
爱迪生之所以能想出办法救妈妈,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品质,在充分交流与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拓展
1、你还知道关于爱迪生的哪些资料?在全班交流。
2、收集爱迪生说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恐龙的灭绝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二.教学重点
能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三. 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有关恐龙的音像资料、恐龙的玩具模型或图片
四.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引入课题
1、谈话激趣:(课件或挂图出示恐龙)。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
()
2、观察感知:教师准备恐龙的动物模型。同学们,现在我这里有许多动物的模型,我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谁能快速答出这是什么动物的模型?在学生抢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对恐龙的了解。
初读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自主识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生字词语读准确。
2、师生交流,理解字词。利用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及时正音并点拨“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的意思,重点交流识字方法。
3、互读课文。重点交流朗读中的重点(字音或长句子),师生共同练读评议。
4、交流在读书中了解到的信息。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在学生汇报中教师可组织同学就简单问题进行的解答。如:“恐龙历史比人类历史长远得多”“现在恐龙已经灭绝了”等。其他细致的问题,启发学生继续读书研究,进行解决。
1、指导默读课文,边读边标画。想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哪些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指导默读方法:不出声,不指读。)
2、学生边默读边动笔圈画,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读书。
3、读书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主要讲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及时评价学生读书情况。
1、出示“我会写”中的“亡、肉、耐、类”。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在书写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记忆方法。如“类”:一种大米等。)
3、学生认为难的字,教师示范书写。(如“类”字书写时,米的最后一笔。)
4、学生练习,互相点评,展示佳作。
第二课时 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字词。指读、扩词、听写相结合。
2、指读课文,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收获。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谜、传染、严寒”。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书写中的注意事项。如:“谜”字三个部分的分布要合理;“染”字右上方不要写成“丸”字等。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研读
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恐龙灭绝的说法?
2、在课文2、3、4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自由结组学习。思考: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如果让你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介绍恐龙灭绝的原因,你怎样才能表达清楚?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对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地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先要认真读书,有次序地交流各自的感受,结合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巡视指导,防止学习流于形式。
3、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汇报读书情况。如:有感情地朗读、复述、转换身份的介绍或演讲、组内扮演采访等方式。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针对同学的汇报,互动评价或质疑。
4、引导学生想像画面,有感情地读文。
拓展
1、恐龙灭绝的说法只有书上这五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这些原因以外,结合你收集的资料,想像一下还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2、你还想了解其他关于恐龙方面的知识吗?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资料。课后办一次“恐龙世界”的展览。
3、学习了这一课,你有怎么的感受
32阿德的梦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1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学习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意识。二.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借助图画识字。三.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文连环画,儿歌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资料。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小朋友,这个小朋友也做了一个梦,不过他的梦可与你们的梦大不一样!(板题)
2、观察:出示航天飞机、飞船或太空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说说对它们的了解。教师由此引出世界或我国的科技发展情况。今天让我们去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体验一下现代科技先进水平。
3、学生交流识字情况,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经验。(教师引导:“婆、屏、型、呜”等字可以利用熟字的偏旁认记;要注意区别“呜”和“鸣”;“喽”是语气词,可通过朗读的语气来感悟。)
4、出示儿歌,自读,齐读,指名读,巩固识字。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飞船是新型。
起飞时间还未到,可视电话传真情。
电话屏上见外婆,聊起畅销新车型。
预定新车无污染,动力来自太阳能。
飞船呜呜长鸣声,阿德落地未成行。
原来未系安全带,大叫一声梦惊醒。默读
1、默读课文,你从课文什么地方可以知道这是一场梦? 默读前,提出默读的要求:不出声,不指读,速度要适当加快。
2、再读课文,结合文中的七幅插图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3、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分小组讨论:阿德梦中的哪些新科技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写在卡片上。
4、把各组写有新科技成果名字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进行读书汇报。
朗读
让学生根据文中的叙述顺序摆好连环画,分组接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拓展
1、你认为阿德的梦有一天会真的发生吗?从阿德的梦中,自己想到了什么。
2、说说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或动笔把心中未来世界的样子画出来。
3、课外阅读科学幻想故事。
语文园地八
一.教学目标:
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在区别形近字中积累新字新词。
3、读比喻句,积累名言名句。
4、进行口语交际,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练习写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6、展示科普读物,小组设计“身边的科学”手抄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7、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二.重点难点:
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学新字、新词、好句。
3、进行口语交际。
4、练习写话。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区别形近字,学习新字新词。
3、学习“我会读”,积累比喻句。
4、读读背背,积累名言名句。教学用具: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1、投影出示句子
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的。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呀!
2、学生自己读句子,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集体汇报,教师总结。
三个句子的意思相近,但第一句加上问号,表示你不可能数不清;第二句加上句号,表示你数不清;第三名句用了感叹号,表示你肯定数不清。
4、扩展延伸。
这是李明买的书吗()
这是李明买的书()
这就是李明买的书()
二、选选认认。
1、自读字词,明确练习要求。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同桌交流连线原因。
4、集体交流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音、组词,看谁读得准,组得对。
三、学习“我会读”
1、学生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
2、投影出示句子。
茂密的枝叶像凉棚似的,遮住了阳光。
茂密的枝叶遮住了阳光。
问:上面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学生各抒已见。)
教师归纳总结: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可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
3、读其他句子,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4、从学过的课文中,找比喻句,也可自己说比喻句。
四、学习“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名言,想想其中的含义。
2、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说说对自己的启发。
3、自由读背名言。
五、作业。
课外搜集名言名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
2、制作手抄报。
课前准备:让学生明确课堂上要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科普手抄报,要求学生分工,抄写一些科普知识的文字或者剪一些科普图片备用,准备好彩色笔、尺子等工具。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科普读物、统一的手抄报用纸。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教师讲解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
3、小组交流。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介绍身边的科学。
4、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向同学推荐自己带的科普读物,简单介绍书的内容和特点。
(2)把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
二、课堂练习:小组合作设计“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剪贴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写话。
2、搜集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教学过程
一、写话。
1、启发学生回忆本学期做过的事。
2、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3、谈谈自己在暑假里的打算。
4、教师归纳要点。
写收获:(1)写做了什么事。
(2)写做的过程。
(3)写做了以后,懂得了什么。
写打算:(1)打算暑假中做什么。
(2)打算怎么做。
5、学生自由写话。
二、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回家准备有关科学家、发明家、科普读物和科学成就等课件,以便于向同学介绍。
第五篇:二下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解析:
第八单元包括《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 》,《阿德的梦》、《语文园地八》。29课讲了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30课讲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童话故事。31课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32课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从阿德的梦中,体会少年儿童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语文园地八共安排了我的发现,选选认认、“我会读”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一写、展示台。单元教学内容:
《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 》,《阿德的梦》、《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4、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5、培养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6、体会少年儿童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 课时按排:10---12课时
29《数星星的孩子》 两课时 30《爱迪生救妈妈》 两课时
31《恐龙的灭绝 》 两课时 32《阿德的梦》 两课时 语文园地八 两课时
29.数星星的孩子
教材分析:
张衡也在数星星,他偎依着奶奶,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为什么他能数得肖?因为他关于观察,发现了星星不是像奶奶说的乱动,而是在有规律地动。也许是爷爷的启发,也许是发现的成就感的驱使,长大以后的张衡刻苦钻研天文学,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
2.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2、能正确认读本课生词并理解词意。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书写生字。教学过程:
(一)写出课题。提示“数”(sh()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
3.老师简介张衡生平事迹。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数: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sh),在“数星星”中读sh(。
斗:它是一个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读d%u,在“斗争”中读d^u。
(2)字形:
最后一横略短些。
楚: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下边的笔顺是:
(3)词意:
一闪一闪:本课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
之间:表示在两个事物或时间的中间。
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在本课是指两颗星相隔。
北斗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状。
无数:难计算出数,形容非常多。
清楚:事物容易让人辨认、了解。在本课中是“明白”的意思。
3.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
4.指导书写,让学生写字头。
(四)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
2、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才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
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第6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
星的孩子叫张衡。)
(二)学习1、2、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1)出示投影。(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
(3)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
2.出示投影。(课文第二幅图。)
(1)找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
(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
3.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
(“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
问: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三)学习4、5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4.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5.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了什么?
6.如有条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四)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并听写本课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2)。
3、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按小组读,全班读)
再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
(二)巩固字词的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人到前边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
做完检查对一对这些词,再齐读两遍。
2.给下面的宇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锤()________
祖()________
棵()________
炬()________
3.用多音字组词语。
4.选字填空。
棵 颗 组 祖 斗 抖
一()星星
小()
发()
一()树苗
()国
一()米
一()小草
()合 北()星
一()珠子
()传
烟()
一()红豆
()先
()动
(填空之前,老师先带领学生查字典,说说每组字的字意,区别一下用法的不同。)
(三)进行句子训练的设计。
1.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飞进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
(1)张衡坐在院子里。
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句填空。
(1)满天的星星像()撒在()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叫()。
(3)北斗星总是绕着()转。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0.爱迪生救妈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教学过程:
一、简介爱迪生,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三、演读课文,感悟内容
1、小组内推荐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让学生听后说说故事大意)
2、老师范读或不播放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悟课文。
3、小组合作,分角色演读课文。(当叙述语读到某个角色的活动时,该角色扮演者要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情。老师巡视,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鼓励学生互相提意见,出主意)
4、选一两个小组进行演读比赛。台下的同学进行评议,要求说出演读好或不好的原因:
重点评议:
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迟疑”“还是摇头”“夸奖”;表情:“迟疑”“满意的笑容”;语言:“连连------”“今天多亏了这小家伙,它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演读中感悟医生开始时的束手无策,以及随后对小爱迪生相处的办法感到的满意和夸奖。
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演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以及他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爱迪生──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捧着”;表情:“委屈”;语言:“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在演读中感悟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五、布置作业
1、课外练读。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字。
2、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欣赏,品味。
2、出示“我知道”图标,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二、巩固识字
1、游戏“加一加”。
2、游戏“对口令”。
3、小组内比赛找本课的形声字,看谁找得快。
4、生字扩展组次比赛。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图标,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
2、出示“我的发现”图标,说说发现了什么。
3、学生临摹,老师巡视,注意纠正书写姿势。
四、积累运用
1、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2、说说你想积累本课那些词语。可以是带生字的,也可以是不带生字的,写在黑板上,然后读一读。
3、让学生小组内将一件发生在课堂上或家里的小事,争取把课文中学的词语用上几个。
五、拓展阅读
1、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印发给学生阅读。
2、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31.恐龙的灭绝
教材分析:
《恐龙的灭绝》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全文以科学家们关于“灭绝”的说法为线索,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本文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内容层次清晰,集中反映了在中生代时期,遍布恐龙的神秘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会写4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难点:
能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聊聊恐龙
二、读好课文,提取信息
三、以读代答,理解词句
1、再次自由读课文,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比第一次读要有所进步。
2、朗读反馈,以读代答:
⑴ 教师引读: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请一名学生: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借冬眠来躲避寒冷耐不住严寒)
师继续引读:另一种说法是什么?请一组学生读:另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长句: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
师引读:还有其他的说法吗?请全体学生读: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
四、读中促悟,悟中积累词句
“另一种说法”
1、读读“另一种说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节有几句话,再读读,说说这些句子前后有联系吗?
学生自由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3、师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这种说法中恐龙灭绝的过程。
4、小研究。
为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
课件出示: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死去
()地球一片黑暗
()食肉恐龙渐渐灭绝
读一读,请四人小组合作研究,该如何排序?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
五、巩固字词,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积累“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借助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灭绝的一、二两种说法。
二、其他说法
1、自由读读第4小节,说说介绍了几种说法。(学生可能产生分歧)
2、根据学生回答,再次认识“分号”。
3、分别请3位学生读读三种说法。
4、说说你又知道了哪些恐龙灭绝的说法:
⑴ 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
⑵ 突然流行传染病
⑶ 全球气温下降,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
⑷ 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课文中有关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
三、拓展知识
1、除了课文介绍的几种说法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借助“省略号”知道还有很多说法。
2、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说法。
3、教师提供四种其他说法(详见资料袋),请学生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这几种说法。
4、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采访:XX博士,听说您对恐龙很有研究,请您谈谈,目前,人类对恐龙灭绝之谜都有哪些说法?您认为这些说法有道理吗?您打算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吗?
5、介绍相关网站、资料。
四、识字、书写其他几个生字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32.阿德的梦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幻想色彩而又富有时代意义的短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记叙了阿德充满幸福和快乐的梦境。本文以“梦”为载体,以阿德乘飞船去火星旅行,与生活在月球上的外婆能电话为线索,描绘了幻想中的神奇太空世界。本文是连环画形式的略读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生动活泼,内容简单,易于理解。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学习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意识。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借助图画识字。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文连环画,儿歌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二、初读课文
1、请四人小组合作预习课文。(圈出生字,把标出自然段)。
2、反馈交流。
3、学习生字词。(出示词语)预定系好呜呜
1、请四人小组合作念读生字。
2、请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3、开火车练读生字词。
4、抽读单字。
5、齐读单个的生字。
6、同桌相互检查认字的情况,互相帮助。反馈相互学习的过程。
三、默读课文
1、请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插图与自然段之间的关系。(要求:读的时候不出声,读在心里。)
2、请学生把自己发现的秘密与小组交流。
3、反馈交流,谁来告诉大家呢?(每个自然段的描写都与旁边的插图有关。)
4、集体交流,讲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3、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
个别读生字集体读生字
2、阿德都梦见了什么呢?大家想知道吗?
二、学习课文
1、(播放录音)请学生边听边思考。
⑴ “阿德梦见了什么?”
⑵ “你想请教阿德什么问题呢?”
2、小组交流可以选择一幅图或者是多幅图的内容来表演。(学生准备)
老师的引导:
⑴ 请学生反馈回答。
⑵ 请学生讲评、补充。
⑶ 请学生表演。(选择一种方式)
⑷ 请学生评议。
⑸ 向阿德提问题。
⑹ 解答、补充。
⑺ 品读。
准备:(词卡:提供认识新的术语名词;图:提供学生了解的途径;解释;)
⑴ 21世纪最新的载人飞船火星月球。(相关的天文图)
⑵ 可视电话。
⑶ 对话的语气评议引导。(体会阿德有礼貌、奶奶亲切的语气)
⑷ 无污染的太阳能汽车。
⑸ 掌上电脑。
3、引导发现“阿德的梦是一个什么样的梦?”讨论告诉阿德。
(是一个科学技术先进发展德未来世界。)
(讨论交流)
4、说说你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讨论交流)鼓励用不同的方式表述。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读句子,发现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2、区别四组同音形近字,认识9个生字,读句子,积累比喻句。
3、积累名言警句,并能用这些名言警句指导自己的学习。
4、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教学重难点:
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学新字、新词、好句。
3、进行口语交际。
4、练习写话。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区别形近字,学习新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1、投影出示句子
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的。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呀!
2、学生自己读句子,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集体汇报,教师总结。
4、扩展延伸。
二、选选认认。
1、自读字词,明确练习要求。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同桌交流连线原因。
4、集体交流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音、组词,看谁读得准,组得对。
三、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
给下列的句子选择适当的标点符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我会谈”,积累比喻句。
2、读读背背,积累名言名句。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会读”
1、学生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
2、投影出示句子。
茂密的枝叶像凉棚似的,遮住了阳光。
茂密的枝叶遮住了阳光。
问:上面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学生各抒已见。)
教师归纳总结: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可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
3、读其他句子,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4、从学过的课文中,找比喻句,也可自己说比喻句。
二、学习“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名言,想想其中的含义。
2、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说说对自己的启发。
3、自由读背名言。
三、作业。
课外搜集名言名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
2、制作手抄报。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教师讲解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
3、小组交流。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介绍身边的科学。
4、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向同学推荐自己带的科普读物,简单介绍书的内容和特点。
(2)把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
二、课堂练习:
小组合作设计“身边的科学”手抄报“。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写话。
2、搜集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教学过程:
一、写话。
1、启发学生回忆本学期做过的事。
2、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3、谈谈自己在暑假里的打算。
4、教师归纳要点。
写收获:(1)写做了什么事。
(2)写做的过程。
(3)写做了以后,懂得了什么。
写打算:(1)打算暑假中做什么。
(2)打算怎么做。
5、学生自由写话。
二、宽带网。
1、学生汇报自己了解的著名科学家、发明家。
2、学生自主读科普读物,搜集科学家和他们取得的科学成就。
3、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集体评议。
三、总结拓展: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世界进入一个高度发展的时代,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