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备两磨教案
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案例与反思
河西中心学校
周玉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明确其中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使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找出等量关系,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我们先进行基本训练(出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口答。如有不同意见,及时举手更正。
(1)比x的2倍多5是70。
(2)x加上它的1.2倍是13.2。
(3)20乘以4的积,减去x得11。
(4)x的2.5倍加上3个0.6是6.8。
2、引入课题:看来大家已经会根据几个数之间的等量关系迅速列出方程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着重复习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要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方程来解答应用题。同时还要能根据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算术方法或用方程来解答应用题。
二、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1、我们首先来看一组有关数学的信息: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和8千克梨,一共用了23.04元。其中每千克苹果1.92元,每千克梨1.68元。
2、谁来读一下?其实这里的5个信息也可以看作我们所说的条件。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这5个条件,完成下面4个练习:(出示)
A、分别将上面五个条件,逐一变为问题,口头编出五条应用题。
B、对每一道编成的应用题,先列方程解答,再用算术方法解答。
C、你认为用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有什么不同?方程解法有什么优越性?
D、你觉得怎样根据题目中数量关系的特点,确定用方程解,还是用算术方法解?
3、老师建议每个小组分一下工,认真思考并交流。(小组展开讨论,老师巡视,参与其中。)
4、谁来告诉大家,以第一个条件为问题,编了一条怎样的应用题?
5、列出的方程呢?谁再来说说用算术方法怎样解答?(师板书)
6、以第二个条件为问题又该怎样编题了?列方程怎样解答?算术方法呢?
7、下面的谁来汇报?
8、通过刚才大家努力,把第一和第二个问题解决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第三个问题——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方程解法有什么优越性?
9、那你觉得怎样根据题目中数量关系的特点,确定用方程解,还是用算术方法解?
10、指出: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解答应用题要先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如果顺着题意就能直接列出算式来求出问题,就适合用算术方法解答;如果顺着题意不能列出算式求出问题,但比较容易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就适合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三、综合练习
1、题组练习
①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买的梨的重量比苹果重量的2倍少2千克,买梨多少千克?
②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和8千克梨,梨的重量比苹果重量的2倍少2千克,买苹果多少千克?
谁到黑板上来做?其余学生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做完的同桌间相互说一下解题思路。
集体订正:和他做得一样的举手。我们一起看,同样的关键句子——梨的重量比苹果重量的2倍少2千克,为什么一条用方程解答,另一条用算术方法解答?
2、算法对比
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和一些克梨,一共用了7.5元。刚好买苹果的钱是买梨的钱的1.5倍,苹果和梨各花了多少元钱?(先用方程解,在用算术方法解。)
自己独立完成。(巡视,挑学生板演。)
相比较而言,这条题目应该用哪种方法解答比较方便?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你通过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明确了哪些内容? 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按照解题的步骤进行,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找准等量关系,对照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就可以求出问题的结果.找题里的等量关系,一般顺着题意,根据条件之间的联系来找比较方便。如果顺着题意能直接列出算式求出问题的结果,一般用算术方法解答比较合适;如果顺着题意不能直接列出算式解答,但容易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一般列方程解答比较合适。
五、课内作业:下面让我们一起完成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39页。做完的同学可以思考黑板上的挑战题,(出示: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和8千克梨,一共用了23.04元。其中每千克苹果的价钱比每千克梨的价钱贵0.24元。苹果和梨每千克各多少元?)
运用一题多变发挥整体功能 ——《列方程解应用题》复习课教学反思
[收获]
1、采取一题多变的形式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的容量大,难易程度得当,留给学生思维空间比较广阔,能从整体着眼,兼顾学生的大多数,使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复习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尤其是教学中采取选编习题、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变式练习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较好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整体得益的教学思想。
2、采取一题多变的列式能突显方程解法的优越性及其与算术解法的区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从整体上领悟两种解法的特点、区别及弄清怎样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选择解法。这样复习整体功能必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且能提高复习的效果。
3、采取一题多变的形式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能覆盖较多的知识面,涉及较多的题型。在课堂里,我们不但复习了两种不同的解法(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并强化了方程解法外,还复习了选择解法、一题多解、对照比较、深化提高等习题,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丰富的习题情景。
[不足]
1、板书还需调整一下,应该把利于用方程解的问题放在一起,便于用算术方法解的放在一起。这样更便于学生沟通这两种解法之间内在的联系,区别异同。
2、例题的功能没有发挥到及至。比如在题组复习完之后,应该及时补充几组与例题类型类似的典型习题,这样的复习课就变得更加饱满,复习的功能会大大提高。
第二篇:三备两磨学习体会
三备两磨学习体会
希望小学张晓云
我校老师们也展开了对三备两磨的学习,对于学习的目标任务教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能做到以学生为本,运用“三备两磨”的新型方式进行课例研究,挖掘教材本身的知识点和重难点。
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了解的水平不同,应该划层次教学,照顾全面。没有进行学情分析,目标制定略高,忽略了数学教学的灵活性、多元性等特点,应该针对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提出更细的要求。
对于研究的课题教师重视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考量,这样就会根据学情开展有效的教学,并以此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热情,创造出更有艺术想象力的作品。
三备两磨体验了集体的智慧,强调协作的精神以及为学生服务的精神。能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教师进行多纬度评价,提高了课例研究的质量,相信这种模式能让教师团队集体的力量最大化,将智慧发挥充分。
第三篇:三备两磨岗位实践--磨课小结(本站推荐)
磨课教研活动—创造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一.课前准备很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老师必须要有效的指导,制定好教学目标,重难点,花更多时间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展示导学案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我引导得好,学生学习就很积极,主动,他们不仅训练了某一方面的技能,也学到了重难点。但是如果我没有充分做好备课准备,或者引导不切合学生实际的话,课堂效果就不好,不能调动全班同学参与。
二.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教师课堂提问一定要有启发性,能使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在内容上要和重难点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解决疑难,提到课堂效率。要在教学生长处设问,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形式上要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训练应少一些常规训练,多一些问题解决
教师选择训练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应选择,开发,收集和创造实际问题情景来为教学服务,可以通过游戏,对话,编故事等来达到训练重难点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自身的要求相当的高。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了解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灵活处理教材,创新教材;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有激情。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用全部心血和智慧去教书育人,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的座右铭。
其次,教师要有幽默感。适当地运用幽默,能够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体验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教师的教学就有了个性魅力和智慧的光芒,就能把一些抽象的、复杂的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用幽默作为批评教育的手段,也能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之在笑声中认识、成熟,改正错误。我认为,我们应做好下列几点。
(1)重示范。在教单词时,要求教师自己示范到位,发音清晰,讲解发音要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看、积极模仿的好习惯。听清后再跟着说。在确定学生大都听清、模仿正确后,再出示单词卡片,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直观的单词配以图片、体态语帮助学生理解,顺利完成音——形——义的逐步过渡。(2)重情景。单词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思想的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应在特定的语境中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印象也深刻。(3)重迁移。在教学中我们应提倡“新旧贯通”或叫“相互迁移”。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4)重趣味。英国著名语言家c.e 埃克斯利说:“教英语的最好方法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那种方法。”我们在单词教学中不能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巧记,如采用儿歌、猜谜语、简笔画等形式。
(5)重运用。学习单词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词汇,并能正确运用到笔头表达之中。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宛如臵于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使用所学习词汇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如七年级上册Unit 3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带全家照来学校,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让学生在运用中掌握单词与句型。
3.阅读教学。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靠讲解和机械操练掌握词汇的方法是不行的。现在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节课老师最多讲15分钟,剩下的要么开展活动,要么就让学生自学。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
(1)自读之前启发讲:即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
(2)重点地方着重讲:对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该挖掘处必挖掘,该品味、该讲深讲透的地方必须讲深讲透。
(3)疑难问题明确讲:当学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难时教师要鲜明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正确理解、领悟材料内容。
(4)合作中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总结时补充讲:在总结一节课、一篇材料的阅读情况时,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以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归纳,从而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
磨课教研活动,提供了解英语教学实践问题的平台、空间。在学科教学实践性很强的情景之下,“磨课“激发和开发创生出教师们不少有价值的教学实践知识,奉献于大家分享。执教者和参与者悟到了、学到了许多教学内隐知识。教师们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增值。实际上研究小组形成了教学与学习的实践共同体。
执教者开始可能经历了较大的冲击和震动;后来可能在知识和能力上受到严重的挑战、有很糟糕的感觉,甚至觉得自己似乎不得行了;经过同伴的鼓励、支持,经历了多少夜以继日的辛劳,臵之死地而后生,站立起来!终于找到了感觉,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的鼎力相助,出乎意料地出色发挥,成功了!这时沉浸在幸福中、自我陶醉,深深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及自我的价值和一些遗憾。增强了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磨课活动,加深了友善、互助、支持、分享、对话的教研氛围。其背景是英语学科组的愿景:为校争光、同步发展。
第四篇:三备二磨心得体会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备二磨心得体会
于村小学 郭明亚
作为一个工作时间不是很长的年轻老师,我非常感谢领导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2013年下学期我有幸参加了联校组织的“三备二磨”区域教研活动。“三备二磨”就是用团队的力量,协同智慧,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教研活动中我再一次认识到集体智慧的伟大。在磨课活动中大家都积极参与,分工明确,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家长对孩子的疼爱比较多而孩子的回报相对的就少得多,所以我们觉得应该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于是我们选择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为磨课课题。课题选定之后,大家广泛的收集资料。在第一次磨课时,大家各抒己见,为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反复的推敲打磨,力求做到做好,并且在备课时始终把学生放到第一位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本来以为很完美的一堂课在第二次磨课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为了一个问题大家集思广益,为了一个小小的分歧据理力争,可以说每一个问题的出现就是是一次集体智慧的碰撞。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认识到了老教师身上那种敬业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他们是我在工作中学习的榜样。
第五篇:三备二磨具体实施步骤
10月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具体上交材料就是这次研修的三个环节材料。
三备二磨具体实施步骤
意义:教研员的抓手,教师走向研究者的道路,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
三备二磨是有效地校本教研模式,这种校本教研模式下的课例研究是具体教学问题的研究,主旨不是磨一节好课,而是研究和解决老师实现教学任务有困难的问题。课例只是问题研究的一个载体。只要能承载好问题研究,能有效地一以贯之研究问题,哪怕这个课例在研究问题之外的其它方面并不完美,也不失为好的课例研究。相反,问题研究没有开展起来,研究过程无法共享,这节课再好,也不是好的课例研究。
三备指的是“三次备课”:第一次备课是基于个人经验的备课;第二次备课是基于群体经验和必要研究的备课;第三次备课是基于群体实践反思和必要研究后的备课。
二磨 指的是“两轮打磨”:通过同伴互助和必要研究完成第一轮打磨;通过实践检验和进一步的研究完成第二轮打磨。
具体实施一、三备二磨实施的准备
组织人要组织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组成一个团队,团队首先确定研究问题,问题是一个要解决的困惑,一个要克服的障碍,一个需要跨跃的、横亘在当前情景抵达期待结果之间的一个鸿沟。这个困惑、障碍和鸿沟是任务承担者自身的,不是他人的。是面临挑战性任务而没有现成办法完成时产生的。对于教师来说,就是面临课标对教学新要求没有现成办法实现时产生的。问题要指向任务,与任务共存;要指向承担任务的人,与人适配。其次确定授课人;授课课题。
二、第一次备课
执教教师基于个人经验的备课。团队其他成员就授课课题备课、收集资料。
三、第一轮打磨
团队成员第二次集合,按照执教教师的主备思路进行深层次的修改。
四、第二次备课
执教教师按照团队成员的修改意见进行再加工。团队成员进行观课分工,设计观课维度、量表。
五、上课、观课。
六、第二轮打磨。根据观课维度表进行课例打磨。
七、第三次备课。聚焦问题解决和新问题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