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
课题:生活之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感悟到:“音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
2、接触一些伴随人类生活的各种音乐,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
3、能从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中受到启发,积极参与创作生活中的音乐。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音响设备、盛水的脸盆、杯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西方有位哲人曾经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也是生活的艺术。它可以引领我们漫步于高雅殿堂之中,也可以让我们任意徜徉于音乐的海洋。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欣赏音乐片段思考问题:
二、前置测评和训练:
播放《欢乐颂》视频片段,回答问题:a 这段乐曲的作者是谁?b 演唱形式是什么?c 乐曲是几拍子,强弱规律是什么?(乐圣贝多芬、合唱、4/4拍 强弱次强弱)师:以上这段音乐是中西方优秀音乐的代表之作,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音乐呢?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我们身边的音乐,这段场景你是否熟悉?它经常出现在什么地方?
三、导入新课:
1、欣赏音乐《临清经典叫卖声》片段。聆听胡同里的叫卖声:“磨剪子,锵菜刀„„”
师:现在请出一位同学以“放学了,回家了”来模仿刚才所播放的叫卖声,节奏和它一样。生:(仿)
师:我们身边的音乐还有很多很多,刚刚听到的那段胡同里的叫卖声,现在换了身行头又来了,让我们来听听,看它变成什么样了?并且想想,两者有什么不同?
2、继续欣赏音乐《磨刀老头》另一片段。生:(回答问题)
师:这是作曲家刘欢根据胡同里的叫卖声和磨刀人的生活写的一首歌,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叫卖声,变成了描写磨刀人生活、心理、劳动的一首歌。听完这首歌曲,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音乐是怎样产生的?它源于什么?
生:音乐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师:非常好!音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生活之音的艺术升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生活之音”(出示课题和目标)
四、聆听与鉴赏
1.师:了解了目标,我们来聆听几个音乐片段,你们判断一下它们各自所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欣赏《盖邮戳》
师:请所有同学想像一下,这段音乐是描写什么工作场景.生:盖邮戳.师:对,表现了邮递员快乐心情,和对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下面再欣赏一段音乐,请说明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 生: 打蚊子 欣赏《打字机》
师: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场景?用了什么作为道具? 生:打字机。
师: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的《打字机》创作于1950年。作者独具匠心地用真正的打字机作为节奏乐器,又采用了管弦乐器表现音乐,描绘了大城市办公大楼中喧嚣的打字机声和繁忙的办公场面。就是说音乐来源劳动,来源生活。只要是生活中的声音,它就是音乐的原始材料。下面我用钢琴演奏一首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首乐曲.要求听完后回答乐曲名字.(教师演奏)生: 回答.(《献给爱丽丝》)
师: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首用钢琴这件乐器是来表现生活中常见的钟表的音乐作品,李斯特的《钟》。李斯特是匈牙利作曲家,他的一生相当辉煌,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后人送给他一个美称“钢琴之王”,我们来先来了解一下李斯特。
2、李斯特的《钟》 A、作者简介(视频介绍)
B、背景搜索(创作《钟》时的小故事)
C、师:欣赏音乐并思考问题:李斯特是怎样运用钢琴的特点来表现钟声的?
生:回答问题
师:钢琴透明清澈的音色、均匀的节奏以及短促的跳音演奏,使得小钟鸣响的形象变得惟妙惟肖。同学们是不是对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充满音乐更进一步地体会?好,现在问大家用什么方式使水发声?
生:学生进入思考
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具:盛水的脸盆,杯子一个)拍水舀水倒水滴水等
师:使用不同的发声用具,并运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出音响各异的水声,把我们身边最普通、最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通过声音和画面全新地展现给人们。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来欣赏下面的音乐《永恒的水》吧。
4、欣赏音乐《永恒的水》
师:A、欣赏《永恒的水》的同时,思考问题:音乐片段中运用了哪些乐器来配合表现水声的? 生:(讨论)
师:大提琴 钹 短笛 单簧管 长号 瓢等。
B、谭盾简介
五、课堂小练习:
1、美国作曲家安德森所创作的《打字机》用什么作为节奏乐器,又采用了什么乐器来表现音乐?(真正的打字机 管弦乐器)
2、李斯特是哪国作曲家?他享有什么的美称?(匈牙利 钢琴之王)
3、《永恒的水》是谁的代表作品?(谭盾)
4、节奏小练习
六、拓展与探究
1、《另类打字机》
2、《过年我当家》(片段)
七、课堂小结:今天聆听了几首与我们生活有关的音乐,并和大家一起创造和表演新的音乐节奏,同学们的也知道了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课后,请大家搜集一些与生活现象有关的道具,积极参加“纸乐”的创作。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我爱家乡山和水》(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重点:
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谁不说俺家乡好》歌曲、《我的家乡》录像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资料。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收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法 交流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听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歌曲,说说自己眼中的家乡。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3页插图,导入新课。问:图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为什么喜欢?
二..演一演,猜一猜。
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的家乡真美,听了你们的介绍,我真想立刻到你的家乡去游览。同学们分别介绍了自己家乡的景色,老师也想给大家介绍一些全国各地的美丽风景,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欣赏吗?
3、教师展示全国各地的有名的风景图画(制作成课件,可配上优美的音乐,简单的解说)图中有你的家乡的美丽景色吗?在你的家乡,你还觉得哪美?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我们美丽的家乡,并模仿7页书上的诗歌补充诗歌,赞美自己的家乡。(学生画自己的家乡)(1)、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出来。
(2)、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3)、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4)、出示第5页插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5)、展示自己绘画的家乡图,同时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爱。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的山美、水美„„家乡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
课后作业:收集家乡的资料 板书设计:
说一说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画一画 课后反思: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一课,旨在让学生在介绍家乡,讲述故事,唱家乡的歌、剧,跳家乡的舞蹈,赞美家乡的过程中,达到知家乡、爱家乡的目的。本课注重学生查找资料这一过程,并在课前教给同学查找资料的方法,使学生有目的的去查、去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导语:家乡的山美,水也美,家乡还有美丽动人的故事、戏曲和舞蹈呢!让我们一起讲讲家乡的故事、唱一唱家乡的歌、剧,跳一跳家乡的舞蹈吧。
(一)家乡的故事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并告诉学生这个故事的来历,以引发学生探索家乡人文景观的兴趣。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二)家乡的歌
1.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歌曲。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3.组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家乡的人文景观方面的资料,或以歌舞、或以讲故事等形式展示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对家乡的热爱。
(三)家乡的文化
1、介绍家乡的人文景观。(王懿荣、鲁菜等)
2、说说家乡的名胜古迹。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相信大家会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家乡的故事
我爱家乡的山河水 家乡的歌曲
家乡的名人
课后反思:
让学生在查找中更深入的了解了自己的家乡,那么,爱家乡的感情也就油然而生,达到了本课所要达到的目的。另外,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2家乡的物产多又多(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物产及与物产相关的知识,利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与人交流、分享。
2、过程与方法。
调查、访问、收集家乡物产相关材料,展示交流自己的资料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作为一个烟台人的自豪,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是多渠道收集家乡物产相关资料,广泛知道家乡物产名称。难点:是了解家乡物产的来历和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教学准备
课件 图片 物产 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深情导入,景美促心动。
师一边深情描述,一边出示相应的画面:家乡的山,青青的; 家乡的水,甜甜的;家乡的草,绿绿的;家乡的楼,高高的;家乡的„„ 家乡的物产,多多的!(配上轻柔的音乐)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山和水,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家乡的另一个话题:去了解自己家乡的物产吧。
一、我的家乡产什么。㈠抢答竞赛,激发兴趣。
1、学生观看教材中的小朋友家乡物产的课件,通过击掌抢答形式说出物产名称。
2、根据物产名称,引导归纳物产种类。(苹果、樱桃、香椿、草莓„„)学生感悟从不同种类去说家乡的物产。
㈡说说家乡的物产,看谁说得多。
1、什么叫家乡的物产?怎样说家乡的物产?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小结:家乡的物产就是我们家乡特有的天然物品和世代家乡人利用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物品。大家可以从蔬菜、海产、工艺品、矿产、风味小吃等种类来说。
2、家乡物产大家谈。
当学生的思路较窄时,师相机点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㈢猜猜家乡的物产。课件出示一组家乡物产的谜语,学生竞猜。㈣探究家乡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1、师例举,打开学生思路,引发说的欲望。
⑴展示苹果、大樱桃、香椿等实物,并介绍其来历和特点,然后请大家看看、摸摸、谈感受。
⑵展示水产加工品鱿鱼丝,介绍其来历和特点,然后请大家闻一闻、尝一尝,说说感受。
2、学生试说,其他同学可补充,师加以充实。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解决不了留到课外继续探究。师小结:家乡的物产是我们的地理和气候酝育而成,以及我们家乡人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外通过观察、采访、查资料等方法继续探究家乡其它物产的来历和特点。板书设计
家乡的物产多又多
物产多„„大樱桃 苹果 香椿 小吃 矿石„„
第二课时
一、家乡物产展示会。㈠寻找家乡的物产。⑴引导学生观看教材P10-11图片,说说图中的两个小朋友通过哪些方法去寻找他们家乡的物产。
(到田间、到市场或土特产商店、看电视、请问大人。)⑵想想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去寻找家乡的物产呢?(参观工厂、上网、看书读报„„)㈡举办家乡物产展览会。
1、给展览会命名。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给展览会命名,请书写能手用较醒目的大字写在黑板上,绘画小能手加以装饰,营造展览会的氛围。
2、合作归类。
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家乡物产的实物、照片及相关资料,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形式合作归类。
3、制作展区。
按物产的种类分组策划制作展区。(水果区、蔬菜区、工艺品区、矿产区、风味小吃区„„)
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工合作,分享创意,努力使自己组布置的展区醒目、美观而又有创意。师巡视各组的布置,对有困难的组相机指导点拨。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
⑴学生各自在小组间夸夸家乡物产,师巡视,相机点拨。⑵各组选出做得最好的三位同学,也可以多人合作形式,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竞赛,每组有三次参赛机会。
师小结过渡:是啊,我们家乡不仅风景美丽迷人,而且物产丰富。大家可知道家乡的物产正在为我们家乡的经济建设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不断加快家乡经济的发展。
5、联系实际,说说家乡的物产是怎样促进家乡经济的发展。(1)师举例说明:大樱桃是我们这的特产,味美甘甜,远近闻名,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2)学生举例说明。师相机点拨,不断帮助学生联系生活,打开思路,畅所欲言。师小结过渡:家乡许多物产对家乡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还有一些物产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宣扬和利用,没有取到更大的作用,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6、宣扬和利用家乡的物产。
(1)小组讨论以上的问题,全班交流,为家乡物产的宣扬和利用献言献策。
(2)自创广告语。
师:现在请大家开动脑筋,为自己所喜欢的物产写广告语,看谁写的广告语最有创意,最吸引人。
学生班上交流自创的广告语,师生共同品评。
二、寄予希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是家乡的未来,希望大家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关注生活,努力实践,将来把家乡的物产宣扬、利用发扬光大,让家乡更多的物产走出去,走进全国,走向世界,让家乡的物产更好造福于家乡,使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繁荣。
课外请大家继续探究,以家乡的物产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可独自制作,也可多人合作。板书设计
家乡的物产多又多
小小展览会
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看、摸、闻、尝等方法了解、欣赏家乡的物产。
我家门前新事多(新授)
教学目标:
1、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3、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教学重点:
通过课外调查以及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难点:
1、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教学准备:课件、资料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采风活动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先让小明带领大家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件演示小明家乡的变化)
2、引发采风兴趣:
师:同学们,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自由畅谈)
师:好,我们来组织一次“生活新风貌”采风活动,大家可以用各种办法去收集我们生活中的新鲜事,摄影、录象、画画都可以,最好能从环境变化、交通变化、生活状态等多方面去调查,希望大家踊跃参加!
3、活动计划:
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由组合,讨论采风的时间、地点,以什么方式收集材料,从哪些方面着手。
各小组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活动计划。
(二)整理活动
1、师: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让我们各展风采,一起来说说家乡的变化!
(学生畅所欲言,谈变化)
2、交流讨论
师: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你可曾知道,我们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同学们说的对,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气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还将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同学们,放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共同来设想一下家乡的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未来畅想
学生们情绪高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交谈。
4、激趣引导
师:同学们,老师真是感动极了,今天的家乡是美的,明天的家乡会更好!让我们共同来记下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用全部的感情来歌颂我们美丽的家乡吧!
接下来,我们一起动手,以小组把收集来的资料集中到一起,开启每个同学智慧的大脑,我们共同来开一次“家乡的今天与明天”主题活动。唱歌跳舞、评书快板,请同学们各尽所能,展示家乡的变化,畅想家乡的未来!
5、小组合作,做版面、写串词„„
(三)“家乡的今天与明天”主题活动
同学们将家乡的变化编成儿歌、快板、评书、歌词,介绍自己收集的家乡变化的资料。板书设计:
我家门前新事多
家乡的变化 高楼 环境 文化 新鲜事„„
第二课时
一、完善展板、憧憬未来。
同学们,你们看,从我们的调查记录中看到了我们的家乡正在进行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受到父辈们所付出的心血,我们为自己家乡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再过十几年,我们就是家乡建设的主人。请你想象一下,到那时,我们生活学习的地方还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你再画出来。
师:请小组内互相交流,推选一张贴到我们的展板上。
二、、培养创新,憧憬未来
1、请想象一下:自己的家乡将来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也可画画,也可写作文,形式仍然不限。
2、小组交流成果。
3、各组推荐1人在班内登台进行演示。大家评一评,谁的设想好?能不能实现?
4、引导总结:现在,我们的家乡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相信,将来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这些美好的愿望,只有靠我们努力学好本领才能实现。
课后反思:
引导学生发现、了解家乡变化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识这些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第三篇:湖北科技版音乐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生活多美好
单元简介:
本单元包括唱一唱《我们多么幸福》、《小小少年》,听一听《阿莱姑娘》,玩一玩《歌唱幸福的新生活》,这些音乐素材轻松、活泼、欢快,表现了少年儿童在祖**亲怀抱里学习、生活的幸福情境。教学时间:4课时。
第1、2 课
时
教学内容:歌曲《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目标:
通过对歌曲《我们多么幸福》的学唱,领悟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培养舞蹈创编能力和童年歌曲的歌唱,使学生乐于参与即兴创作活动,增进群体意识。教学重点:
学唱欢快地三拍子歌曲《我们多么幸福》,指导学生尽情地对美好生活进行歌唱。教学难点:在歌唱中体现三拍的强弱规律,体现旋律的起伏跌宕。教学准备: 电子琴 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 1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创设情境。
二、律动《幸福拍手歌》:
学生随歌曲唱一唱,动一动。
三、新课教授
1、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刚刚的表现很棒。那你们注意到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深沉忧郁的?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首欢快的歌曲《我们多么幸福》。
2、听范唱,感受音乐
师:同学们,幸福不是惊天动地,也不是记忆犹心,而是涓涓细流,需要我们细细品位,认真感受。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细数我们的幸福!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哪?感觉歌曲用了什么样的演唱情绪歌唱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
3、学唱歌曲
(1)听辨模仿歌曲节奏,体现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师:同学们,在上学期我们经常做一些节奏模仿练习,接下来老师就弹奏几条旋律,请同学们注意节奏,用击掌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分组来听,看哪组同学最聪明?
师:同学们注意到老师所弹的节奏每一个音符强弱都是一样的吗?(学生回答)那么谁还记得 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学生回答)那根据我们刚才的感受谁可以说出 的强弱规律?(学生回答)我们练习一下:强 弱 弱。同学们,只有把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出来,才能体现出旋律美。
教师弹奏,学生模仿。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2)随节奏读歌词
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我们把歌曲的歌词有节奏地读出来。请同学们把歌曲的第一句节奏打出来,老师把歌词读出来,我们配合一下。(师生配合随节奏读歌词)那么我们请组与组之间来配合一下。(学生之间配合节奏来读歌词)
(3)分段演唱歌曲,强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师:动听的旋律配上优美的词句会营造一个怎样的艺术氛围哪?让我们共同来领略一下。我们把歌曲的第一段有感情地演唱一遍。
(4)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4.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感情。
5.用多种形式练习歌曲:分组比赛演唱,师生接唱,比一比谁唱的更有感情。
四、课堂小结。
第2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创设情景。
二、复习歌曲
1.全班齐唱,学生自评演唱效果,教师评价。
2.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演唱的状态、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分段演唱,并记住歌词。3.分组比赛演唱。
三、学习二声部部分
1.学生欣赏范唱,说说二声部演唱的效果和一个声部的效果有什么不一样。2.学习第二个声部,反复练习。
3.教师邀请几个学生合作演唱二声部,其它学生欣赏,并评价。4.学生练习二声部合唱。
四、完整演唱歌曲。
五、学生讨论: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演唱。
六、为歌曲加上打击乐伴奏。注意表现三拍子的强若规律。
七、学生创编舞蹈
师:有歌声就会有舞蹈,它们是不可分割的。让我们用舞蹈的形式来表达我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吧!据我所之我们班有很多擅长舞蹈、爱好舞蹈的同学,也知道有很多同学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但由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我们只能一组选出一位代表到前面来为我们的歌曲编创一段小舞蹈。我们就为他们拍手吧!
七、课堂小结。
第3 课
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小少年》 教材分析:
《小小少年》歌曲为c大调,4/4拍,二段体结构。歌曲优美抒情,节奏起伏跳跃。其中弱起拍与切分节奏是这首歌曲中的节奏特点;歌中描述了英俊少年由无忧无虑走向成熟的纯洁心灵。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大跳音程,形象地吐现了小小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动荡不安的心理。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声音有感情地学唱歌曲《小小少年》,培养学生面队困难时积极、乐观品质。2、引导学生在“听、唱、动、奏”活动中感受愉快轻松的情绪,体验成长快乐,诉说成长烦恼,激发学生积极尝试和探索音乐奥妙的愿望和兴趣。3、准确掌握弱起小结与切分节奏。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游戏、演唱、舞蹈等活动中感受音乐作品带给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增进对音乐的喜爱。
2、学唱歌曲《小小少年》能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1、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歌曲。2、歌曲中的弱起小节与切分节奏。教学准备:
1、录音机、钢琴、音乐《小小少年》。2、“口袋”、节奏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伴奏音乐〈〈小小少年〉〉学生听音乐精神饱满的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师生礼仪歌》。
二、音乐游戏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你们猜猜这里面会是什么呢?(学生猜想:)
2、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用它来做“传、传、传”的游戏,音乐停的时候传到谁手里就请谁来打开它。学生按音乐节拍传。
三、学唱歌曲
1、曾经有一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少年如何面对烦恼茁壮成长。(讲解故事片段}
2、板书课题
3、在学习歌曲之前先处理难点节奏。(出示节奏卡)
4、用“lu”哼唱旋律。(注意:速度)
5、歌曲中有弱起小结是我们主要练习的地方。
6、老师先给唱一遍,同学们听完后说出听后心情怎么样?(生认真聆听深成、优虑......)
7、跟着录音机里小朋友一起张口默唱吧(播放歌曲)
8、师生接唱
9、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
任何一个音乐作品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播放两种形式版的音乐)
学生认真聆听
a体验男女声对比效果。(合唱版)b猜猜表演方式(口哨)
1、前两种同学听得很认真,接下来运用身势节奏为乐曲伴奏。学生认真练习(拍腿拍手)4/4 x x x xx......
2、优美的旋律肯定已经激起大家创作表演欲望。(每组选择一种形式表演)
五、小结下课:
在歌声中我们品味着生活的快乐与烦恼,在成长的路上,有喜悦也有烦恼,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经的起考验,茁壮成长!
第4 课
时
教学内容:《歌唱幸福的新生活》。教学分析:
王元阶词曲,这是首歌唱幸福生活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音乐素材简练,多用重复的手法,小快板的节奏和开朗欢快的音调表现了歌曲的主题思想,一、二、三乐句节奏完全相同,表现了儿童的兴奋情绪,充满自豪感,后两个乐句节奏的拉长,增强了歌曲的歌唱性,充满了幸福感。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认识2/4拍的指挥图式,并用正确的方式指挥。
3、在指挥、演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认识2/4拍的指挥图式,并用正确的方式指挥。教学准备:
图片、电子琴、歌单、指挥棒、伴奏音乐。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观赏图片导入 出示几幅生活的画面。
三、节奏练习
引言:同学们听听我的拍手声音并模仿练习。
(1)2/4xx x|xx
x|xx xx|xx x| 双手拍击节奏。
(2)2/4xx x|xx x|xx xx|xx x| 把节奏的强弱规律表现明显些(拍手练习)
四、学唱新歌
1、导言,我们刚做完拍手游戏,下面我们一起来
2、放伴奏音乐,范读歌词一遍。
3、学生按节奏读一遍歌词
4、听范唱音乐一遍。
4、学生跟琴唱词。
5、先跟琴哼唱“la”,再唱词。学生学会后问:我们也是生活在幸福的新生活里,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去唱这首歌(欢快、高兴地)
6、完整地唱一遍。
五、拓展
1、引言:今天我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有没有同学相当名小小指挥家来指挥下我们大家。
2、出示2/4拍指挥图式。
3、强调划拍的姿势和动作。
4、集体讨论创作
分组选出指挥家组合唱团,设计好后进行展示
5、展示成果,挑选个别学生指挥全体学生,分组展示讨论结果。分组选出指挥家组合唱团,设计好后进行展示
六、小结:
我们今天不仅学了这首歌,我们唱的很开心、很幸福,也当了小小指挥家,引申我们如果想永远这样开心幸福,珍惜时间、把握机遇、好好努力。
第二单元《植树好》
教材分析:
绿色的树林不仅能装点美丽的大自然,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树木不仅能起着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有计划地开发树木、种植树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教材选取了一组有关植树、绿化题材的歌曲、乐曲,通过唱歌、欣赏、表演等一系列艺术活动,教育学生从小爱护树木、保护森林,提高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绿色的家园,这也是美育德重要内容。教学时间:5课时
第1 课
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树快快长大》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跳跃、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树快长大》;能准确的演唱好二声部,做到两个声部声音均衡、和谐、稳定,并感受二声部合唱的效果。
2、知道小树长大后对于动物和人类的作用,并用各种方法来表达。教学重难点:
重点:批导学生用跳跃、富有弹性声音演唱歌曲《小树快快长大》。
难点:二声部演唱。方法、教具 选用参与:
直观教学法、讨论法、启发教学; 示范教学 教具准备:
1、有关植物与环保方面的影视资料。
2、学生植树活动的影视、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老师和学生一起律动;
二、复习巩固:
复习《我们多么幸福》、《小小少年》,注意唱歌的状态。
三、新歌教学
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吗?
有一群少先队员,带着工具在校园植树,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动听的歌声吧。2.听录音范唱,说说歌曲的情绪,演唱的主要内容。3.再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4.学生随琴用“啦”模唱旋律。5.学生朗读歌词。
6.学生随琴演唱歌曲第一段高声部。
7.学生跟录音对口型,并听一听录音里的同学们的声音是怎样的? 8.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9.学生演唱第二段。
10.学生分角色表演:请一对小朋友来表演,一个扮演小树,一个扮演小朋友。11.学生看后相互评价。
师:小朋友说得很好,扮演的小朋友唱得时候声音富有弹性,表情要丰富,扮演小树的小朋友声音美妙,动作优美,表情夸张,表示了小树长得很快、很快。
四、拓展歌曲
1、启发:
师:我们为什么要让小树长高呢? 小树长高以后对我们有何益处呢?
我们该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2、学生分组讨论。
3.伴随着音乐声,一起表演小苗成长过程:长成小树,在阳光雨露下,愉快地成长。
第课
时
教学内容:《小树快快长大》二声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律动。
二.复习歌曲《小树快快长大》。
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低声部。
1.老师范唱低声部,学生感受并说说低声部和高声部的异同。2.学生随琴演唱低声部。
3.完整演唱歌曲,歌曲前半部分接低声部。4.分男女生比赛演唱。四、二声部合唱。
1.老师邀请几个同学合作演唱歌曲,学生感受。2..学生跟录音演唱,后半部分全部唱低声部。3.女生唱低声部,男生唱低声部,两个声部合唱。4.学生分两组演唱二声部。
五、课堂小结。
第3 课
时
教学内容:歌曲《绿荫》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绿荫》,感受乐曲优美的情绪并能用优美的歌声表现出来,并增强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歌曲情绪。教学难点:切分节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音乐做律动。
二、复习歌曲《小树快快长大》 指导学生唱准、唱好二声部。
三、导入新课: 1.学生讨论:
(1)地球面临的问题。(2)那些问题是由人类的影响造成的?(3)我们该怎样做?
2、教师展示相关的材料。
四、学唱歌曲《绿荫》:
1.初听乐曲:地球需要绿荫、小鸟需要绿荫、我们人类更需要绿
荫。
2.再听乐曲:请问这首乐曲的速度?情绪?
3.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旋律。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5.学生随琴演唱歌词。
指导学生演唱好切分节奏。
6.用多种形式练习:师生接唱、分男女生演唱、请一部分学生演唱并评价。
五、分组创编表演: 1.分组讨论表演形式。
2.请几个小组表演,并评价。
六、课堂小结:学生演唱、表演情况小结,并呼吁同学们爱护环境、植树造林,保护地球,为人类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第4 课
时
教学内容:听一听《山林的呼唤》
玩一玩《绿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欣赏《山林的呼唤》的过程中,体会作品的意境,并让学生对木管乐器的音色有一个更清晰地认识。
2.感受歌曲《绿叶》优美动人的旋律,亲切的语调,认识四三拍的指挥图式,并用正确的方式指挥。
教学重难点:感受乐曲意境。
教学准备:磁带或音响设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
一、听《山林的呼唤》
1、导入-云南印象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从一个美丽的地方请来了许多美丽的舞蹈家,她们将为大家带来一段美丽的舞蹈,请大家思考:领舞者是谁?这段舞蹈是来源于哪个地区?
出示舞蹈《云南印象》片段
学生回答,教师揭示答案:杨丽萍 云南 介绍:《云南映象》是一台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参与《云南映象》演出的演员70%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
走进云南
播放vcd 云南风景图片,介绍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感受奇幻异彩的西南风光。学生自由讨论,谈一谈自己心中的云南印象。
2、引入《山林的呼唤》 介绍马思聪及他的作品。
3、初听全曲,思考歌曲的意境,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
4、课件介绍乐曲的五个乐章及主题。
5、再听歌曲。找出你听到的最具特色的乐器。
教师分别介绍双簧管、圆号、小提琴的音色,引导学生感受不同主题所表现的不同情绪,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二、玩一玩《绿叶》 1.听歌曲《绿叶》,感受歌曲情绪及歌曲内容。
2.在听歌曲,为歌曲打拍子,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3.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先单手练习,在双手练习。4.听歌曲,全体学生指挥。5.随音乐哼唱歌曲。
三、课堂小结。第三单元
第四篇: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第1节 音乐与人生
-精品范文------------------------------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第1节 音乐与人生
第一单元第1节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基本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些内容又上必要的。为此第一节我们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课题]:
学会聆听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 7-精品范文------------------------------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
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7
-精品范文------------------------------
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 7-精品范文------------------------------[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相互认识
1、教师告诉自己姓名
2、要求学生每次上课要带书、带笔。
3、进教室后不要高声喧哗。不能在课桌上写画。
4、鼓励学生多参与。
培养上课习惯和欣赏音乐的习惯。
二、导入
谈话导入 / 7-精品范文------------------------------问: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
引起注意和思考
三、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 知识
(一)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
1、集体读导言
2、语言科代表解释孔子格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师补充。“兴于诗”,人的修养从学诗歌开始;“立于礼”,自立从学礼仪开始;“成于乐”,完美人生从音乐开始。
4、音乐科代表朗诵散文。
师: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应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我们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
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位能听懂音乐的人呢?(对音乐的感悟以及表现和创造都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大家有那么多的知识积累,如果学习一些音乐鉴赏知识,学会聆听,我们就会成为听懂音乐的人,从而丰富我们的生活情趣,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激发学习鉴赏音乐的兴趣,找学习动力。刺激学习方向。
(二)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1、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第一、第二自然段。
2、师生回忆所学知识:
音乐的“基本要素”有:音的高低、长短、强弱。
音色:常用的“形式要素”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5 / 7-精品范文------------------------------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音乐语言”是凭借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
3、依据教材上所示例运用讲授法着重讲解节奏、力度和速度。
节奏: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所用示例见教材第八页)
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速度: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为今后学习鉴赏音乐奠定知识基础
四、鉴赏《草原牧歌》
(三)第一次聆听《草原牧歌》(完整聆听)
提问:
1、有哪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讨论后小结出:节奏„„)
2、独奏乐器是什么?(琵琶)讲“琵琶协奏曲”
3、音乐情绪怎样?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到美丽的草原
和放牧的生活情景)[1][2][3]下一页
/ 7-精品范文------------------------------精品范文,尽在豆丁网.7 / 7
第五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4.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教法设计: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古桥的图片;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课件。
五、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4.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 吟诵 唱和 陡峭 挺拔 精致 奥秘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
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
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
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2.交流讨论。(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
(五)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1.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2.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
(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六)抄写词语,自主背诵 1.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瀑布 陡峭 身躯 津津乐道 蕴含 侠客 2.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回顾“朋友”,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朋友相见,感受情意
1.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
2.交流探究,品评赏读 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1)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2)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播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
(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2)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1)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2)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
(3)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4)齐读一遍。
(三)作别朋友,临行寄语
1.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交流发现。(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应等。)
2.带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升华感情,背诵结课
1.通读全文,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2﹡山雨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3.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
2.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法设计:
四、教学准备:
录有雨声以及轻柔舒缓音乐的磁带或光碟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下面这篇课文,一起去体味那山雨的无穷韵味吧!
2.揭示课题《山雨》,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读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谁来简单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
(三)学习“雨起”,感知“悄悄”
1.看,山雨来了。请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山雨初来乍到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练习说话,朗读品评。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1)自由读这句话,感受雨来时带来了怎样的感觉?(悄悄然的、有节奏的……)
(2)就带着这种静悄悄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雨中”,感悟神奇
1.雨就这样悄悄地起来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磁带或光碟),竖耳听,你似乎听到了什么或看见了什么?
2.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拿起书,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
3.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4.有侧重地交流、品析、朗读。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1)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
(2)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并点拔,然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1)读一读这话,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
(2)雨丝是飘飘洒洒的,还会是怎样的?请换一个叠词来说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用心灵去感受。
教师配乐范读。(3)带着遐想朗读。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1)自由读,感受雨中的绿。
(2)讨论:如何理解”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
(五)学习“雨后”,感受韵律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2.汇报交流,自主朗读。教师适时点拨。
(六)通读全文,积累背诵
1.分小组轮读整篇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2.自由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草虫的村落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4.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教法设计: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夏日里的虫鸣声;大自然的图片;摘抄卡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
2.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语。(找出来,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2.寻觅作者的踪迹。
作者的目光分别到了哪里?(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静读课文,感受情趣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
2.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四)回归整体,提出疑问(为第二课时做准备)1.接读课文,简单评价。
2.引导学生就课文各个方面提出问题。(能马上解决的相机解决,与后面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师作好记录,作为调整下堂课教学内容的依据。)
[预设]: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还看到了什么? 作者怎么知道小虫在做什么,想什么呢? 作者是怎么写得如此生动,有情有意的? ……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简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放声读一遍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有关内容上的疑问。
(二)品读课文,体会表达
1.边读边画,解决第一课时留下的有关表达上的疑问。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预设内容]:
(1)“我真想也跟它们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你能读懂作者的心思吗?(抓住“真想”“可惜”)把这种心思读出来。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评价一下甲虫们的音乐演奏得怎么样?
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把这“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表达出来的? 听录音──虫鸣,读句子。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出来。” 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认识,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联系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把体会到地放在这个句子里尽情地读出来。(4)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
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小虫驻足痴望、“村民”熙熙攘攘往来、意味深长地对视、像南国的少女、交流、攀谈的投机……)
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趣的?
把这些情趣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大家,共同分享。3.体会表达方法、表达效果: 出示课文开头: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和自己的体会。
(2)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小组交流,讨论、总结)
(三)积累语言
1.把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写在摘抄卡上。2.交流摘抄卡,读给同学听。3.背诵摘抄的内容。
4.提倡尽可能地在习作中用一用。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全文(接读),尽情抒发“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2.课文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虫子们的世界。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3.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随堂落实“小练笔”)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4﹡索溪峪的“野”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字里行间的透漏出自己的情感的方法。3.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教法设计:
四、教学准备: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等有关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做成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件展示,揭题导入 1.欣赏张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风光。2.揭示课题:索溪峪的“野”
(二)简介索溪峪
(三)初读课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指名分段读课文,初读反馈。3.抓题眼,引入研读。
(四)合作研读,感受索溪峪的“野”
1.读了课文,索溪峪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野)课文通过哪几方面的描述来写出索溪峪的“野”?(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连游人也渐渐变得“野”起来。)
2.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分组研读,交流讨论,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游人的“野”的?
3.赏析。(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块进行教学)①赏析“山是野的。”
a齐读这一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山是野的”这个特点的?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b赏析句子:“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
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板书: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
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一线天、百丈峡,它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
d有感情朗读, 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②赏析“水是野的。”
a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
b赏析句子“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十分调皮、可爱。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一段中,作者还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个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树木是它的大叔,石头是它的弟弟。)
c赛读,读出索溪的趣。
③赏析“山上的野物是‘野’的。”和“游人也‘野’了起来。” a快速朗读,想想“野”加引号的含义。
b赏析句子“人们,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返朴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课文中怎样写猴子与游人的“返朴归真”?
4.仔细观察文章各段的写法,说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朗读积累,体悟索溪峪的“野”
课文以作者独特的视角,表达了独特的感受,让我们身临其境。要求读出感受,读出韵味,读中想象。
(1)自己选择一部分练读。(2)合作读。(3)齐读与个别读相结合。(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积累。
(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这里的山野、水野,这里的野物“野”性十足,连来这里游览观景的游人也返朴归真,渐渐变得“野”起来。作者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在写景中表达了自己畅游其中的愉快的心情。
2.课后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描写张家界、索溪峪的文章,细细品读,注意体会:他们对索溪峪的感受是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回顾·拓展一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二、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日积月累(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a学生自由吟诵。b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a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b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c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口语交际·习作一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学生: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三)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
(四)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
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我是一棵××树;小树与鸟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蟋蟀在唱歌;听雨;游×××……
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五)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