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9日月明教案

时间:2019-05-13 00:3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识字9日月明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识字9日月明教案》。

第一篇:识字9日月明教案

识字9 《日月明》教案 教学目标

会认“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11个生字,会写“木、林、土、力、心”5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3、理解韵文的意思,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识字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9个生字,会写“木、林”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板书:日、月,学生认一认,读一读,说一说意思。

2、教师明确:“日”的轮廓像太阳,一横表示太阳的光。太阳光芒四射,洒遍大地,大地一片光明。“月”像半月形,月亮反射太阳的光,即使是晚上,大地也是一片光明。那么,日和月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明。(板书:明)

3、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明”的读音。

4、组织学生齐读课题。

5、教师导入:你们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得字和会写得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4、要求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朗读课文。

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合作探究,了解特点

1、出示“明,尘、从、众、双、林、森”,指名读。

2、教师:认识一个汉字,不仅要知道它的读音,还要知道它的形状、结构、笔画、意思。下面,让我们从这些方面研究一下这些汉字。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4、交流汇报。

(1)探究汉字的形状:这些汉字都是由两个或三个汉字组成的。

(2)探究汉字的结构:这些汉字组成了上下结构,如“尘”;左右结构,如“明、双、从、林”;品字结构,如“众、森”。

(3)探究汉字的笔画:笔画发生了变化,如“尘”上部的“小”,竖钩变成竖;“从、双、林”左边的“人、又、木”,捺要变成点。

(4)根据字形理解汉字的意思:新字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尘的尘……

5、出示课后习题,学习“泪、休、歪”。(1)分析结构。(如“休”左边是“人”,右边是“木”,“人”的捺变成了竖。)(2)出示相关图片,学生观察,理解“泪、休、歪”的意思。(3)尝试编写韵文。

6、分男女生朗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前四句。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木”和“林”两个字,学生读一读。

2、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木”和“林”的笔画数及书写顺序。

3、师生交流:怎样把这两个字写的更漂亮?(“林”的两个“木”要靠近些。)

4、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汉字可真有意思、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汉字就可以组成一个新字,而新字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认识更多的汉字。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条、心”2个生字,会写“土、力、心”3个生字。理解韵文的意思,懂得人多力量大、合作能成功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分男女朗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的前四句。

二、理解意思,感情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三个小同学在种树.一个人扶着小树苗,一个人填土,一个人浇水。他们种了很多很多树。)

2、交流讨论:如果只有一个人种树,结果会怎样?

3、教师导入:是啊,团结力量大,合作能成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团结力量大的谚语。

4、学习“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1)出示“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指名读一读。

(2)学生理解意思,教师明确: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5、学习“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出示“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指名读一读。(2)相机认识“条、心”2个生字。

(3)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意思:团结起来力量大。

6、学生自由读,对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土、力、心”的读音、笔画数,以及书写顺序。

2、师生交流: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更漂亮?

3、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四、课堂小结 师生合作读课文

教师引读: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板书设计: 9 日月明 日月 明 二人 从 田力 男 三人 众 小大 尖 双木 林 小土 尘 三木 森 教学反思

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本篇课文就根据汉字构字规律所编写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愉悦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以达到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认识汉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随机组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进行交流,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

(四)提炼生活仿作创新提炼生活,想象模仿,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教学《日月明》之前,我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小调查员”,通过电脑、电视、画报、儿歌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汉字的特点,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在教学《日月明》时,我以课文为凭借,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文训练,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篇:9日月明 教案 一稿

9.《日月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11个生字,会写“木、林、土、力、心”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3.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汉字,掌握朗读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扩展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教学准备:

PPT、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11个生字,会写“木、林”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展示:日、月,学生认一认,读一读,说一说意思。教师明确:“日”的轮廓像太阳,太阳光芒四射,洒遍大地,大地一片光明。“月”像半月形,月亮反射太阳的光,即使是晚上,大地也是一片光明。那么,日和月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明。(板书:明 míng)

2、组织学生齐读课题并组词。“日”和“月”碰到一起就变成了光明的“明”字,真是太有趣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像“明”这样的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得字和会写得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4、全班大声整齐朗读全文,教师适时纠正读得不对的字音。

/ 3

5、数一数全文一共有几句话?指定学生汇报。

三、合作探究,了解特点

1、出示“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11个生字宝宝(1)指定学生读(2)去拼音读

2、游戏一:青蛙过河

指定组员,开火车读

3、教师:认识一个汉字,不仅要知道它的读音,还要知道它的形状、结构、笔画、意思。下面,让我们从这些方面研究一下这些汉字。

4、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5、交流汇报。

(1)探究汉字的形状:这些汉字都是由两个或三个汉字组成的。(2)探究汉字的结构:这些汉字组成了上下结构,如“尘”;左右结构,如“明、双、从、林”;品字结构,如“众、森”。

(3)探究汉字的笔画:笔画发生了变化,如“尘”上部的“小”,竖钩变成竖;“从、双、林”左边的“人、又、木”,捺要变成点。

6、考考你:教师出示课后习题,学习“泪、休、歪”。(1)分析结构。(如“休”左边是“人”,右边是“木”,“人”的捺变成了竖。)(2)出示相关图片,学生观察,理解“泪、休、歪”的意思。

7、分男女生朗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前四句。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木”和“林”两个字,学生拼读。

2、师生交流:怎样把这两个字写得更漂亮?(“林”的两个“木”要靠近些,第一个“木”的捺变成点。)

4、教师边念儿歌“上留天下留地,左右两边有墙壁,写字写在正中间”边范写,5、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出示《写字歌》“一寸一尺一拳”)。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汉字可真有意思、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汉字就可以组成一个新字,而新字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这种字就叫“会意字”,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认识更多的汉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土、力、心”3个生字。

2、理解韵文的意思,懂得人多力量大、合作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拼字游戏:教师出示写着“明、男尖”等字的卡片,指定学生说出有哪些字组成的。

2、分两大组朗读课文的前四句。

二、深入探究,感情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三个小同学在种树.一个人扶着小树苗,一个人填土,一个人浇水。他们种了很多很多树。)

2、交流讨论:如果只有一个人种树,结果会怎样?

3、教师导入:是啊,团结力量大,合作能成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团结力量大的 2 / 3

谚语。

4、学习“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1)出示“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指名读一读。

(2)学生理解意思,教师明确: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5、学习“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出示“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指名读一读。

(2)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意思:团结起来力量大。

6、学生自由读,对读,边拍手边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土、力、心”,学生拼读。

2、师生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更漂亮?

3、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四、课堂小结 师生合作读课文

教师引读: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板书设计: 日月明

日月

二人

从 田力

三人

众 小大

双木

小土

三木

团结力量大

/ 3

第三篇:识字9 日月明(教案)

识字9日月明

【教学目标】

1.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

11个生字和日字旁

1个偏旁。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必备品格

【教学难点】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学写笔画卧钩,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关键能力

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

11个生字和日字旁

1个偏旁。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太阳、月亮

教师引言:(课件出示太阳图案)这是什么?(太阳)古人根据太阳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日)(课件出示月亮图案)这是什么?(月亮)古人根据月亮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月)古人不仅根据事物的形象造出了象形字,还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造出一种非常有趣的字--会意字(明)。

2.这样的字还有很多,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

显示课题:日月明,板书课题(9

日月明)。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趣的会意字!

4.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引入会意字,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

(1-3)的热情。】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

出示朗读视频,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

出示11个会认生字“明、力”的读音、组词、识记等,让学生认读,识记生字。

注意读准:平舌音“森、从”,翘舌音“尘、众、双”,前鼻音“林、心”,后鼻音“明”。

识记生字:

(1)识记会意字:日月——明、小土——尘、小大——尖

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

三人——众

(2)组词法记忆:“条、心”,可以组成词语“一条鱼、手心”。

(3)形近字辨析:“刀一力”。

2.学生玩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学生先读生字,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看谁的苹果最多。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4.指导书写“木

心”。

(1)动画展示“木

心”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2)教学新偏旁“日(日字旁)”和笔画“卧勾”。

“明”里有个新偏旁是“日”。

“心”中有个新笔画是“卧勾”,跟老师读一读。

“心”笔顺依次是:左点、卧钩、中点、右点。要指导学生了解三个点的名称、位置。第二笔的卧钩像弯弯的月牙,不能写得太直。

回忆说说自己学过见过的带有这些偏旁或笔画的字。

(3)指导书写生字

(4—5)

(6-14)

(15-20)

书写时注意:

“木”横要写得平直,竖要与竖中线重合写端正,撇与捺要写舒展。

“林”木字作部首捺变点。

“土”第一笔是短横,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笔长横要写平直。

“力”注意横折钩中的顿笔,撇要舒展。

“心”笔顺依次是:左点、卧钩、中点、右点。要指导学生了解三个点的名称、位置。第二笔的卧钩像弯弯的月牙,不能写得太直。

(3)

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三个一”: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

(5)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6)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

【设计意图:解决字词尽量放手给学生自主认字、识字、观察字的位置,教师做一些适当的引导。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新型教学理念。】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会识记并正确书写生字。

五、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习题。)

(21)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2.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复习字词,导入课题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明月、力气、尘土、众人、从前、森林、中心、一条。教师组织学生先默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多媒体课件再次出示要求:请你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练习说,再举手汇报。

3.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短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词语,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达到复习巩固识字效果的目标。】

二、品读释疑

1.学习前两句:“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

(1)从这两句话中找出会意字。(明

尘)

(板书:日+月=明,田+力=男

小+大=尖,小+土=尘)

(2)如何理解“小大尖,小土尘。”

一头小一头大为“尖”,很小很小的土就是“尘”。

找找看身边哪些东西是尖的?(手指、针、削好的铅笔。)

2.学习第三、四句:“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

(1)从这两句话中找出会意字。(从

森)

(板书:人+人=从,人+人+人=众

木+木=林,木+木+木=森)

(2)如何理解“二人从,三人众”?

“从”是“跟从”一人跟随一人,二人相从,“三”表示众多,很多人就是“众”。

(3)如何理解“双木林,三木森”?

一两个木表示树木丛生,树木丛生形成“林”。“三”表示众多,“森”的本意就是树木丛生、繁密。

3.学习第五、六句:“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观看课文插图,先说说图中孩子们在做什么?(植树)他们是怎样植树?(你扶树苗,他培土,我浇水,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帮助小树安家。)

大家想一想,大家都这样做,将来会怎么样?

(经过众多小朋友的努力,荒山变成了树林,变成了果园的神奇景象。)

(2)你是如何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这句话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大家团结在一起可以创造出财富,可以战胜更多、更大的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功。

说说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的例子。

(蚂蚁团结在一起,共同搬运一样笨重的东西。)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4—7)

三、总结积累,课堂拓展

1.朗读课文。

在读中感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要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律。

2.推荐阅读儿歌mp3

听读儿歌《小大为尖》,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并试着把它背诵下来。

四、课文主旨

这篇短文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明、男、尘、尖”等字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会意字。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也了解了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知道了“明、男、尘、尖”等字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这种字叫会意字。古人真了不起。

六、主题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会意字?仿照课文说一说。

山石岩

鱼羊鲜

六、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七、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习题。)

(8)

(9)

(10)

(11)

(12-14)

板书设计(课件15)

9日月明

日+月=明,田+力=男

小+大=尖,小+土=尘

人+人=从,人+人+人=众

木+木=林,木+木+木=森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导入时,我先出示“日”“月”的图画,而后,我出示“明”这个字,学生也马上能将他们的发现表达出来,他们有的说“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有的说“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已经感知到了“明”的意思,初步领略到了此类汉字表意的特点,然后我顺势告诉孩子们,这样的字就称为会意字。因为有了前面对“明”字的感知作铺垫,孩子们对“会意字”的理解有了共同的起点,理解起来应该也不至于那么抽象。这样,我想比一上课就跟孩子们说,“今天要学习会意字”的方式更加自然。

不足之处:总体下来学生能完成识字任务,但有两位同学,书写不清楚,还应在书写上多多督促这两位同学。

第四篇:部编语文一年级上识字《9日月明》教学设计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

识字9《日月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逸夫小学 杨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明、尘”等9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会写“木、林”2个生字。

2.根据图文了解会意字,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会写“木、林”2个生字。

教学难点:

根据图文了解会意字,学习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的书写。

三、教学策略

在教学设计中,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故事情境串编多个环节,让学生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去认识汉字,积累语言文字。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认识了一些汉字,还知晓了一些识字方法,为他们以后的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看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白龙马》。

2、西游小故事

二、识记新字

1、第一关猜字谜:

(1)一个火球挂在天空,白天出现,晚上不见。——日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有时像个玉盘,有时像条小船。

——月

(2)日和月组合成“明”。提出第一个识字方法——猜谜语。“日”和“月”给大地带来光明,所以组合起来就是明亮的明。今天老师就要教你们学习《9日月明》,跟老师读题。

(3)像‘明’字,就是由日和月组成的,那我们一下就记住了它。这就是我们识字方法当中的“加一加”。提出第二个识字方法——加一加。

(4)教学明字:左右结构,日字旁。谁能来给明字找找朋友。

2、第二关看图识字

(1)在生活中除了上面两种识字方法外,还有第三种识字方法——看图识字。

(2)出示幻灯片,看看图上都藏着哪些字。

(3)学习男、从、众、木、林、森等字,提出出第四种识字方法——组词。

预设:

在田地里用力干活的人主要都是男人,所以是“田力男”。教认男并组词。

两个人一前一后跟着走就是“从”,很多人在一起表示的是“众”。两棵树是“林”,树再多一些就是“森”,它们都指树多,但是知道了“森”表示的树更多。

(4)像这种由两个或几个汉字组成的,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 字的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就叫会意字。

3、第三关火眼金睛

学习“尘”和“尖”。告知第五种识字方法——拼音 【预设】

“尖”上面是“小”,下面是“大”,生活中上小下大的东西上面摸起来或者看起来都会感觉尖尖的,所以是“小大尖”。

“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的意思是非常小的土,我们生活中这样非常非常小粒的土就叫做尘土,所以是“小土尘”。

4、第四关牢记生字

先出示之前学过的带拼音的生字,师带读,小组轮流读。再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读。

出示歌谣,请生带读,拍手读,男女生PK读。

5、游戏巩固生字:过河,摘苹果。

三、指导写字

出示“木”“林”,观察书上田字格内的笔顺,.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并展示交流。

四、拓展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汉字,也了解了这几种识字方法。在生活中像今天这样的会意字还有很多。

出示: 一火灭,禾火秋;

鱼羊鲜,不正歪;

二日昌,三日晶; 双口吕,三口品。

五、板书设计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学设计(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字。

2、认识偏旁日字旁“日”,认识笔画:卧钩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了解会意字。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记不记得我们学过象形字,今天呀我们将学习会意字的构成。

二、出示课题

老师板书课题《日月明》这篇短短的韵文,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巧妙的会意构字,能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mínɡ lì chén cónɡ zhònɡ shuānɡ mù lín sēn tiáo xīn tǔ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明:音节:两拼音节,偏旁:日字旁。结构:左右结构,组词: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反义词 明——暗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日字旁“日”。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五、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

六、读一读(课后练习)

1、老师出示课后生字,看一看谁会读。

2、学生读一读。

明月 力气 尘土 众多 树林 森林 关心 开心

七、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变一笔

刀——

(九)(力)加一笔

木——(本)(术)(禾)土——(王)写偏旁 明——()尘——()从——()条——()加偏旁 月——()木——()反义词 明——(暗)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

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

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

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在朗读时找一找课文有几句话。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句话?(6句话)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6个句号)

3、同学们齐读第一句话

日---月---明,田---力---男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句话,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小---土---尘,小---大---尖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句话,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人---人---从,人---人---人---众

6、请第一行读四句话

木---木---林,木---木---木---森,6、请第二行读五句话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一个人不是众人,一棵树不是树林

7、请学生齐读读六句话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很多人在一起力量大。

8、学生讨论:这些都是会意字。

9、老师总结:会意字的构成特点是几部分的字放在一起构成另一个新字。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

五、灵活朗读

接力朗读:四个人一小组,进行朗诵,一人读一句。

六、考一考你 汉字加减法

日+月=()小+大=()小+土=()人+人=()木+木=()人+人+人=()木+木+木=()

明-日=()尖-小=()从-人=()众-从=()林-木=()森-林=()

七、课文升华(课后练习)编一编,读一读

1、同学们看这几个个汉字,仿照课文的形式编成韵文。

2、水目泪,人木休。

不正歪,手目看。

鱼羊鲜,一火灭。

双又双,日光晃,三口品,品品茶。

三日晶,亮晶晶

3、学生一起读一读。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 认识笔画卧钩

(一)指导书写汉字木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木”共4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林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林”共8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土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土”共3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指导书写汉字力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力”共2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五)指导书写汉字心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心”共4笔(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三个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带拼音书写汉字,组词。

下载识字9日月明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识字9日月明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识字2《日月明》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精选文档

    识字2《日月明》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日月明》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从教材编排的体系看,本单元之前的象形识字课显然已作了......

    《日月明》教案+精品(定稿)

    9 日月明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就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

    《日月明》教案

    第二单元1. 《日月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会意字构字特点认识“明、男”等11个生字。认识“田(田字头)、小(小字头)2个偏旁。正确书写“月、明”等7个字。认识“众人......

    《日月明》教案[最终定稿]

    《日月明》教学设计 赵俊琴 第一课时 教材解读: “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这篇韵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巧妙的......

    教案《日月明》

    教学内容:《日月明》 教学目标: 1、认识“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11个生字,会写“木、林、土、力、心”5个生字。 2、通过会意字的构成加法来认识生字,能......

    《日月明》教案

    《日月明》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掌握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并举一反三,说出“泪、休、歪”的意思。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 3、让学生通......

    《日月明》实用教案

    9、日月明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11个会意字,正确书写生字“力”和“心”。 2、让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读准生......

    《识字二·日月明》教学建议

    1、识字: ⑴ 本课除力、手之外,其他生字均为会意字,字形与字义联系紧密,字义比较容易理解。因此,识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字音以及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上。 ⑵ 字音教学要强调前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