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教学设计的再认识
对教学设计的再认识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精心构造和选择具体方案。不同的学科,其学科特点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设计是针对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的,因而具有鲜明的“学科性”特点。不管哪一门学科,其课堂教学设计都包含三个环节,即教学目标的陈述、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
主讲人:陆伯鸿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助理物理学科教研员特级教师
裘腋成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中小学文科部主任地理学科教研员
姚剑强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中小学理科部主任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员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
课堂教学设计中为什么要陈述课堂教学目标?其实,教学目标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为了达到在课堂教学中预期的结果,有必要准确地陈述教学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教学方法,要选择教学媒体,要设计教学组织形式,要处理教学材料,要设计教学效果测评,要确定教学策略,所有这些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和准绳。
那么,课堂教学目标又该如何陈述?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人们对教学目标这一概念的描述,如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产生的行为予以描述和改变,是教师期望学生的变化,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是关注学生经过教学之后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
在具体地陈述课堂教学目标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
1.明确行为主体
学习者是行为主体,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如:使学生能够在填充图册上填出欧洲的主要山脉和河流。
2.明确行为指向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明确具体,要可以观测。尽量避免用含糊的,不切实际的、不确定的语言。如:记住世界人口的数量;叙述世界海洋盐度分布的大势;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密度;会分析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的源地、气压中心、风向:能绘制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
3.明确行为条件
教学目标要明确行为条件,即对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要明确地陈述出来。如:对照“世界海洋盐度分布图”叙述世界海洋盐度分布大势;观察世界交通图,在5分钟内说出世界上主要的海峡、运河的分布。
4.明确表现程度
教学目标要对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程度或要求作明确陈述。如:至少能写出两种以上影响钢铁工业布局的因素;能列举影响某地气候特点形成的四项因素;在“中国地形图”上至少找出三条东西走向和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
陈述教学目标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三维目标如何陈述的问题。大家都已经知道,新的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领域: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关注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领域,主要关注体验与感悟、探究与实践、合作与交流等;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主要关注兴趣与态度、方法与习惯、合作与交流等。尽管我们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领域,但是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到不同的教学内容,其目标领域的重点可能会是不一样的。有时我们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可以看出其中隐含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心中有三维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不强求每一堂课都面面俱到地陈述三维目标,有的时候要有所侧重。
目前,在对教学目标的陈述中存在的问题比较集中,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向不明确
比如有位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为:①通过复习(行为条件不明确),扎实掌握(行为指向不清晰)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征及区别。②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行为主体模糊)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行为指向不清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事物时空变化的理解能力。2.目标过多、过杂
比如有位教师在其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部分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①利用学习软件“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探究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师生合作建立简单的世界气候类型空间分布模型。②利用教师提供的网络气候资源,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至少一组气候资料,利用计算机绘制“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建立简单的气候类型定量分析模型。③利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根据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等已学知识分析本组选定的气候类型的特点与成因,并以此方法迁移到探究其他气候类型,初步学会探究气候类型的方法。④交流(口述)与展示(网上论坛)本小组的探究成果,并对其他小组的结论进行质疑。⑤能够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分工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探究尽可能多的气候类型。这样的设计不仅目标过多,而且过高、过大。
3.目标笼统、空泛、模糊
比如,有位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①知识目标: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并知道他们的特点。②能力目标:渗透图形的分割和组成,培养学生的个性。利用多媒体游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③情感目标:利用多媒体游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设计过于笼统,教学目标失去了对教学实施应有的重要作用。
4.缺乏阶段性和层次性
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不同国家的地理中,几乎每节课都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①能读图说出某国家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②通过互联网认识某国家的地理特点。事实上读图的要求应随着国家地理学习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要求也应该随着学习的深入在不同阶段提出具有层次性的要求,每个国家的教学都是相同的设计,肯定是有问题的。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 1.心理化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心理化组织,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或操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准确的分析,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与学生接受能力和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2.问题化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层次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去积极地思考和探究。教师以问题为主线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可以以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开端,可以以问题贯穿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可以以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归宿,还可以使学习活动围绕问题而展开。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不能都设计成用“是”或“不是”,即可回答的问题,而是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一定要与教材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问题的深度和难度,这样会适得其反。问题有多种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是何,即是什么;为何,即为什么;如何,即怎么样了;若何,即假如怎样;由何,即由于什么。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完成不同的任务,有的能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有的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有的能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有的能帮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在这么多的问题类型中,我们应该尽量设计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挑战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一定思维容量的问题。另外,一节课设计多少问题、问题的范围、问题的难度、发问的频率、问题如何解决等,都是我们在设计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小学数学“用字母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这一教学内容中,一位教师设计的问题是:“某商店一天上午卖出3个花瓶,下午又卖出4个花瓶。每个花瓶的单价是X元,这一天卖花瓶一共收入多少元?”随后展开的教学过程如下:
问:每个花瓶的单价是多少元?
生:X元。
问:上午卖出几个花瓶?
生:3个。
问:那上午卖花瓶的钱数一共是多少?
生:3个X元。
生:3X元。
问:下午卖出几个花瓶?
生:4个。
问:那下午卖花瓶的钱一共是多少?
生:4个X元。
生:4X元。
问:这一天卖花瓶的钱数一共是多少?
生:3X+4X元。
问:3X和4X各表示几个X?一共是几个X?
生:3X表示3个X,4X表示4个X,一共是7个Xo
问:那么3X+4X就是几个X,可以写成„„
教师连续问了有8个问题之多,但是每个问题都很简单,思维的容量也较小。
另一位教师则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商店老板上午卖出了3个花瓶,下午卖出了4个花瓶。晚上回家不会记账,你能帮他把这一天的账目记下来吗?”紧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与前一位教师有很大的不同:
生l我觉得可以列表式记账。
花瓶
(个)
上午:3个
下午:4个
生2:我觉得这样只是记住了花瓶个数,不能表示出总收入是多少。所以我认为应该用未知数X来表示每一个花瓶的元数,这一天的收入就是(3+4)X元。
生3:这样表示很好,可还是不简单易记。我认为用7X元表示更简洁。因为上午3个+下午4个,共7花瓶,就是7X元。
生4:老师,我想补充一点。3X+4X=7X其实这里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乘法分配率:3X+4X二(3+4)X=7X。
师:你们说对吗?(边说边板书)
显然,这个问题带来了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学生也可以运用前面学过的内容来尝试解决新的问题。
3.目标笼统、空泛、模糊
比如,有位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①知识目标: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并知道他们的特点。②能力目标:渗透图形的分割和组成,培养学生的个性。利用多媒体游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③情感目标:利用多媒体游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设计过于笼统,教学目标失去了对教学实施应有的重要作用。
4.缺乏阶段性和层次性
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不同国家的地理中,几乎每节课都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①能读图说出某国家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②通过互联网认识某国家的地理特点。事实上读图的要求应随着国家地理学习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要求也应该随着学习的深入在不同阶段提出具有层次性的要求,每个国家的教学都是相同的设计,肯定是有问题的。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 1.心理化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心理化组织,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或操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准确的分析,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与学生接受能力和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2.问题化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层次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去积极地思考和探究。教师以问题为主线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可以以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开端,可以以问题贯穿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可以以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归宿,还可以使学习活动围绕问题而展开。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不能都设计成用“是”或“不是”,即可回答的问题,而是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一定要与教材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问题的深度和难度,这样会适得其反。问题有多种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是何,即是什么;为何,即为什么;如何,即怎么样了;若何,即假如怎样;由何,即由于什么。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完成不同的任务,有的能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有的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有的能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有的能帮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在这么多的问题类型中,我们应该尽量设计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挑战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一定思维容量的问题。另外,一节课设计多少问题、问题的范围、问题的难度、发问的频率、问题如何解决等,都是我们在设计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小学数学“用字母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这一教学内容中,一位教师设计的问题是:“某商店一天上午卖出3个花瓶,下午又卖出4个花瓶。每个花瓶的单价是X元,这一天卖花瓶一共收入多少元?”随后展开的教学过程如下:
问:每个花瓶的单价是多少元?
生:X元。
问:上午卖出几个花瓶?
生:3个。
问:那上午卖花瓶的钱数一共是多少?
生:3个X元。
生:3X元。
问:下午卖出几个花瓶?
生:4个。
问:那下午卖花瓶的钱一共是多少?
生:4个X元。
生:4X元。
问:这一天卖花瓶的钱数一共是多少?
生:3X+4X元。
问:3X和4X各表示几个X?一共是几个X?
生:3X表示3个X,4X表示4个X,一共是7个Xo
问:那么3X+4X就是几个X,可以写成„„
教师连续问了有8个问题之多,但是每个问题都很简单,思维的容量也较小。
另一位教师则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商店老板上午卖出了3个花瓶,下午卖出了4个花瓶。晚上回家不会记账,你能帮他把这一天的账目记下来吗?”紧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与前一位教师有很大的不同:
生l我觉得可以列表式记账。
花瓶
(个)
上午:3个
下午:4个
生2:我觉得这样只是记住了花瓶个数,不能表示出总收入是多少。所以我认为应该用未知数X来表示每一个花瓶的元数,这一天的收入就是(3+4)X元。
生3:这样表示很好,可还是不简单易记。我认为用7X元表示更简洁。因为上午3个+下午4个,共7花瓶,就是7X元。
生4:老师,我想补充一点。3X+4X=7X其实这里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乘法分配率:3X+4X二(3+4)X=7X。
师:你们说对吗?(边说边板书)
显然,这个问题带来了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学生也可以运用前面学过的内容来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以上的例子说明,不同的问题所展开的教学过程也是不一样的,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问题的数量,更要考虑问题的质量;不仅要关注问题的结果,更要考虑问题的过程。
3.操作化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操作化组织,将“做”“想”“讲”“看”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内化学习内容。
比如小学《科学》“冷水与热水”课题中,教师让学生体验冷水与热水的不同是通过以下教学设计来实现的:观察教师手中的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冷水);请学生用冷水和热水倒出四杯冷热不同的水(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倒水比较合理);请学生用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来了解四杯水的水温差异,并描述烫水、热水、温水、冷水。其中,有看(观察),有做(倒出),有讲(说说),也有做想讲的结合(可靠的方法、描述),学生通过这些操作性的学习过程,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4.结构化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将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或主题内容有机整合,关注学科各章节或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比如有位地理教师在上“地貌”时,他在教学设计中不仅分析了其与前后章节知识间的联系(前面一个专题《专题15:板块运动》,介绍了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是直接相关的,地貌的形成不仅受到地球内力作用的影响,还„„这些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就是这节课要介绍的内容——地貌,这也是理解《专题仆人类与岩石圈》的基础),还分析了其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专题内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地貌”专题之后的教学内容有铺垫作用;本专题内容是人地关系的交点,地貌是自然条件综合影响下的产物,而人类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是以地貌为落脚点的。像这种对教学内容与其前后的内容及其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思考的。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环节,最重要的环节有四个,即情境、问题、活动、应用。其中情境的设计应该要对问题有启发、对内容有引导、对活动有激励。问题的设计需要有明确指向、有思考基础、有思考空间。活动的设计应该有明确要求、有动手动脑、有分工合作。应用的设计则应具有巩固作用、反馈作用和实用价值。
第二篇:对教学设计本质及其特点的再认识
【拓展材料1】
对教学设计本质及其特点的再认识
刘 鹂,陈晓端(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 教学设计的持续性发展需要理论研究作为内在动力,教学设计的本质是教学设计理论中的核心范畴之一。反思教学设计的本质,有助于为教学设计不断流变的思想和复杂多样的行为寻找最终的依归和发生原点。文章认为: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师生主体间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指导学习为目的而进行的系统计划过程和活动。教学设计宏观层面的 特点表现为稳定与可变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并行、预设与生成的共在、交往与对话的发端。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本质; 主体间性
一、对教学设计本质的再认识
1.探寻教学设计本质的意义
教学设计,作为上世纪中期伴随着媒体技术的 普及和系统科学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而发 展起来的一个研究和实践领域,在西方已经走过半 个多世纪的历程。在我国,把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重视和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30 年的时间里,从西方的理论引入借鉴到本土化的实践探索,教育工作者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学设计研究取得 了巨大的进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在已有的研究中,教学设计多被认为是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和研究领域,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1]。事实上,大多数的研究也正是围绕着如何“做”教学设计而展开。当然,我们不否认教学设计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教学设计不一定是理论性的研究领域,但它一定不能是脱离理论支撑的研究领域,对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应是其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考量教学设计的理论发展史,西方教学设计发展的 取向和特点中就隐含着相异的哲学观。“美、英等英语国家主要受经验主义哲学观的影响„„倾向于将 自 然 科 学 研 究 的 手段运用于学习和教学设计的研究;而欧洲大陆,主要信奉理性主义的哲学观。”[2]不同 哲学观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的发展路径是相异的,相比较而言,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是北美的经验主义 教学设计观。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加涅、布里格 斯立足的学习层级分析的教学设计原理,梅里尔分 析认知领域学习内容的成分呈现理论,查尔斯·瑞格 鲁斯整合的教学设计精致化理论,以及以建构主义 理念为基础的布兰斯福德的抛锚式教学设计,都对 我们的教学设计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要发 展我们的教学设计,仅仅奉行拿来主义是不够的。随着社会和认识的不断发展,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 重新解读、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冲击以及结构主 义和解构主义思潮的涌动,我们有必要透过众多的 具象,重新认真审视教学设计的逻辑正题:教学设计 是什么? 对这一问题的考量,实际上就是对教学设计 本质的追问。
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是纷繁复杂的,要不被 表 面的繁复所困扰,就必须透过现象观其本质,因此对 本质的认识不可或缺。“„本‟为事物的根源或根基”,[3]“„本质‟一词表示在一个个体最独特的存在中呈现为其‘什么’的东西”。[4]本质是事物间必然、内在和稳定的联系,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点。
教学设计的本质应是教学设计理论中的核心范畴之一,对教学设计进行本质研究与哲学反思是教学设计研究的应有之义。反思教学设计的本质,有助于为教学设计不断流变的思想和复杂多样的行为寻找最终的根据和发生原点,有利于构建合规律性、合理性的教学设计理论。
2.对教学设计本质的再认识
纵观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对其本质的研究并不鲜见。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明确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我国学者认为:“教学设计作为设计科学的子范畴,它既有一般设计活动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丰富的个体差异性,又使教学系统设计具有自己的独特性。”[5]此立论释放着明确的信息:对教学设计本质的认识应始于对“设计”本质的认识,而“教学”只是在探讨“设计”本质的基础上具有“独特性”的部分,这种带有强烈工具理性特点的本质观被许多研究者所认同。近年来,也有学者从思维方式角度提出教学设计的本质是由理性教学设计到创造性教学设计的连续统,[6]或从学习者角度出发认为“面向学习者”是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7]这些观点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讨论教学设计的本质,首先要厘清教学设计的存在价值和逻辑起点。究其本源,教学设计不论是“系统计划或规划教学的过程 ”还是 “创设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抑或是“一门设计科学”,其根本目的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这是其价值所在。虽然,教学设计亦有其本体目标,但如果在教学设计中分析关键语汇“教学”和“设计”的关系,毫无疑问,“教学”是目的,“设计”是手段。“教学”通过“设计”成为更加有效、合理的教学,“设计”作为手段促进“教学”有效性、合理性更好地达成。手段与目的不可分,目的靠手段达成,手段为目的服务;设计与教学相关联,设计从属于教学的目标。“设计”为了教学,“设计”是为了“教学”而设计,“设计”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教学”不是为了“设计”,更不是为了“设计”而教学。可以说,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和存在价值就是为教学服务,教学才是构建其本质的原点和依归。因此,分析教学设计的本质应从其原点出发,即以教学作为逻辑起点进行分析才是合理性的分析。
教学作为教育的下位概念,其本质可遵从教育本质的划分方式。教育本质有属本质、自本质和类本质等不同层次。属本质是一般本质,不变的是自本质,而类本质具有可变性,教学亦然。教育的本质是教学成人,[8]而教学在排除了教学的特殊认识说、学生发展说、特殊交往说、价值增值说等教学的“类本质”后,够使教学成其为自身而又与其他人类社会活动相区别的“自本质”是:教学是主体间有计划、系统地指导学习。[9]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教学设计的本质则应是:师生主体间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指导学习为目的而进行的系统计划过程和活动。这也是从现当代信息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角度对教学设计自本质的认识。
3.对教学设计本质的解读
对自本质的界定,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所不同,自本质往往附着有时代特点。从现当代信息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角度对教学设计自本质的认识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教学设计在设计主体上强调师生主体间性。“主体间亦即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10]师生主体间性作为教育人际关系的一种,不认为学生是被认识、被发展的客体,也不认为学生是在认识对象认识主体之间不断滑移的“主体”,而认为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既是认识者主体,也是被认识者主体;是实践者主体,也是被实践者主体。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被设计,也不是作为设计时被“考虑”的“主体”因素,而是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其中,通过对话、交往和理解实现其主体地位,这也是后现代主义和哲学解释学所极力主张的。
其次,教学设计在设计目的上强调以指导学生学习为目的。教学设计体系庞大,从分类学来讲,教学设计有系统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产品教学设计之分,也有资源设计、目标设计、策略设计和评价设计的区别。有以教为主的设计、以学为主的设计,也有主导—主体的教学设计;有支架式教学设计,也有抛锚式教学设计,等等。诸多种类的教学设计从历时性角度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经验到理性、从行为到人本的变化。从共时性角度来看,富含着专项与多维、聚焦与逆向、实体与虚拟的区别。“设计”本身是复杂的,众多的设计方法和理念相互区别又相互交叉,表面上看是有多样化的设计方式和内容,实质都是目标影响下的选择。“教学设计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系列活动”。[11]目标是基本的,微观层面,课时教学目标、产品教学目标或诊断问题的教学目标可决定教学设计选择的 “策略”、“方法”、“过程” 以及“评价标准”。若跳出具象,从宏观层面上看,则是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决定了不同的设计方法和策略选择,教学设计者“一定是基于特定的教学理念或价值观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也一定是基于各自所具有的教学素养和基本能力行动的”。[12]因此,在现代学习型社会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下,这些方法无论秉持了哪种理念方法和原则,也无论其实施效果如何,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习,为了服务教与学。所有教学设计的原初或终极因都是为了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追求的最高和终极目标都是有效地培养人和成就人。
第三,教学设计还是系统计划过程和活动。虽然“教学”是目的,但“设计”作为另一个核心概念在作本质分析时亦不能无端消解。教学设计中的设计,不同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它不是直接与物联系,间接人联系,而是与具有主体性的人直接联系。因此,教学设计无法也不应按照预定的程序简单地、程式化地以完成,而应是师生主体间针对教学目标、内容进行教学建构预设和生成的系统计划过程和活动。当然,在学设计中“设计”本身有其自身特点,设计活动具有普遍性、是后理性认识活动、具有理论性和创造性等特。[13]但这些特点不属于教学设计的“自本质”,根植于“设计”特点的分析,往往是从某一角度认识的教学设,结果是对教学设计“类本质”的认识,而不是对教学设计区别于其他人类社会活动的“自本质”的认识。
二、对教学设计特点的再认识
通过对教学设计本质的考察,可以进而分析教学设计的特点。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稳定与可变的统一
教学设计的研究同教育研究一起经过了几多变化。从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到人本主义的教学设计,直至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从认知领域的教学设计到情感态度领域的教学设计,从以教为中心的设计到以学为中心的设计,从实体课堂的教学设计到网络虚拟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变化显示了其开放性、发展性和可变性的特点。但在复杂多样的变化之中依然存在恒定不变的东西,即教学设计的自本质没有变,其本体没有变。如同教育一样,教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特点。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教育呈现了更多新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教育依然是教育,“永远具有教育的人类普遍性和永恒不变性”。[14]教学设计亦然。教学设计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设计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改变,它的研究视角和领域在不断扩大,不断有新的理论介入其中,对问题的认识也在逐层深入。但在不断改变的同时,教学设计的本体和价值追寻没有变,对教学有效性和合理性的追求没有变,指导学生学习和促进发展的目标没有变,从教学设计初始至今保持了一贯性和稳定性。因此,教学设计就是一个统一体,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是本体与价值追寻的稳定与方式方法可变的统一。
2.理性与非理性的并行
理性与非理性是相对而言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奉行的是使用有效的手段得到既定目的和结果,追求的是有效控制;而价值理性则是一种内在需要的满足,它重视目的而轻视手段,追求价值合理性。“理性的标准及其认识方式决定理性的性质,工具理性把价值理性看作非理性,价值理性把工具理性看作非理性,两种理性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为自己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作辩护。”[15] 教学设计从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起,就带有理性的标签,认为有评价一切认识和事物的尺度和标准,也存在认识事物的最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教学设计倡导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以及教学策略的规范认识和设计,通过对教学系统中目标、对象、内容的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手段和策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这种观点认为针对教学设计而言,存在自明的理性的标准。由此,出现了以瑞格鲁斯和梅瑞尔为代表的规定性教学设计理论,也出现了以加涅和史密斯、雷根等人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性实质上是一种工具理性。同时,为保证教学设计的客观性和规范性,奉行此观点的研究者们认为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尽量避免设计者的情感和态度的参与。由此这种工具理性行其道的教学设计表现出价值理性的缺失,因为“没有有效手段、途径和方式等措施的价值理性”[16]在教学设计中呈现出明显的非理性特点。但事实上,教学设计的主体是人,是人就无法避免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主体间在设计的目的性、情感的参与性等方面的差异不仅影响设计的过程,也影响设计的结果。价值理性强调人文精神,强调学生内在需要的满足,把意志、情感放在首位,从这一认识角度来讲,工具理性作为一种手段理性,忽视信仰的力量、方向和目的的作用就成了 “没有灵魂的残缺理性,甚至是非理性”。[17] 在教学设计实践中,我们在追求价值理性的同时,无法漠视工具理性的作用。同样,在选择了逻辑的认识和方法的同时,人们也无法回避认识的目的性和情感参与性的力量。教学设计作为师生主体间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指导学习为目的而进行的系统计划过程和活动,已经表明了两种理性的态度。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和为了学生发展,就需要遵从学习的规律和发展的逻辑; 教学设计的主体是师生主体间性的,这就需要渗入作为人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在“被规范的”认识和实践之外,有非理性的师生“不断涌动的生命活力”为教学设计的理性活动注入动力和灵魂。所以,有效的教学设计应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也是两种理性与其非理性的并行,这符合现代学习型社会和人文教育对教学以及教学设计的要求。
3.预设与生成的共在
教学设计因具有设计的发生形态,因此对它的认识长时间保持在一种预设和计划的思维框架中。如加涅认为教学设计 “是计划教学系统的系统过程”,[18]美国学者肯普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我国学者李克东等人也认为: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这些认识在凸显其系统性的基础上,都肯定了教学设计的预设性,把教学设计看作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途径、评价教学结果的系统规划或计划的过程,强调在教学活动开始前的规划和计划。[19] 设计是否只存在于教学之前,在教学过程中只存在计划的操作和运行? 这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教学设计作为师生主体间以指导学习为目的而进行的设计活动,它具有情境性,有教师和学生活生生的经验存在其中,因此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人的因素的存在,“需要根据教学情境进行权变,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调控”。[20]这意味着在预成的设计之外,还会有动态生成的设计产生。生成的教学设计是对预设教学设计的补充,而预设的教学设计是生成教学设计的先导。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著名的教学设计专家维恩倡导:教学设计者的活动需要发生在学生与教学材料互动之时,而不是之前。[21]有学者认为:教学设计中的“预设不是规定性的指令,而是动态、弹性的精心设计,是为各种可能的生成做好准备”。[22]在教学设计本质的规范下,从教学设计预设性与生成性产生的根源分析,预设的教学设计应是“自觉”的教学设计,它是以教师自觉的教学知识和学生自觉的学习知识以及师生主体间设计思维方式为背景而存在,它不是自发自在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的活动预设教学行为。而生成的教学设计应是“自在”的教学设计,它是教学系统运行和指导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自在自发的设计,它以教师和学生对于教与学的“潜意识”和“信念”的方式自发地存在,并发挥作用。它是动态的,随教学进程的发展而生成;它又是内在的,更具复杂性;它是教学设计中师生主体间性的具体表现,在教学系统中预设的教学设计和生成的教学设计共在,并保持动态平衡的张力。
4.交往与对话的发端
教育的起点是教学,教学的起点是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则是师生主体间交往与对话的发端。
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主体间的主体性是平等的,主体间性是生活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理解、沟通和交往的前提。既然教学设计是师生主体间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指导学习为目的而进行的设计活动,就意味着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师生都是作为真实、完整、独特的主体出现的,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利,不存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和控制,也不存在以农业社会特点为表征的对学生的“培养”和以工业社会特点为表征的对学生的“造就”,不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而是彼此的精神相遇、理解和接纳。在教学设计活动中,师生平等地都要为设计的活动负责,教师不再是“独白”式的分析或“去情境化”地应用某种模式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而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与交往,理解学生,理解文本,也理解情境。学生在教学设计活动中通过对话与交往,理解文本,理解学习,也理解自己,在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相遇中和活动交往中不断获得“共享意义”。在倡导主体间性的教学设计中,师生应平等地交流,充分发挥主体间的能动性、创造性,在教学系统和情境中确立指导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和教师享有同样的话语权,而区别只在于当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出现时,对师生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对师本、生本之间主客体的交往与对话富有更多引导的责任。师生的交往和对话发生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学设计以其先导性的地位,应是师生交往与对话的发端。综上,教学设计作为“存在者”的存在不是“教学”和“设计”两个词汇或领域的简单相加,它自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教学设计作为教师与学生主体间以指导学习为目的而进行的系统计划过程和活动,其主体间性的特点赋予了它不断发展的潜力。它不仅是“预成”的,更是生成的,是不断变化和自组织的。它集稳定性、可变性、复杂性、开放性、系统性和情境性于一身,是稳定与可变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并行、设与生成的共在、交往与对话的发端。
第三篇:分数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4—35页。设计思想: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及应用,解决与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节课是五年级学习分数的第一节课,是后面继续学习分数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这节课既要对以前的知识的重点回顾,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这节课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丰富分数的内涵,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平台。学具: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你认识吗?(出示分数二分之一)提问:看到二分之一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 请你用二分之一说一句话。
小结:同学们刚才所说都是我们以前学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2、师:请你在图上表示出对应的分数。(课件出示)①全班交流。
②讨论:在表示1/2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③教师质疑:这里是把谁看作整体“1”?一份是几个?这个整体“1”还可以指哪些呢?
3、师:同学们对分数了解到真多!今天我们再次来探访分数这个老朋友,相信你会对分数有更新的发现。(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由“根据1/2说一句话”和“在图上表示出对应的分数”进一步唤醒学生以往对分数的认识,揭示课题。这样的设计,抛弃以往切入课题的浮华,通过两个知识复习,让时隔一年的分数知识再次明朗,轻松的谈话,使分数的知识在学生脑海里一步步清晰起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拿彩笔
1、全班分成八个组。每组从彩笔盒中拿出彩笔总数的1/2。
2、汇报、展示:小组汇报所分铅笔总数、拿出的支数及拿法。
3、学生质疑:你发现了什么?
生:拿铅笔的方法相同,都是把铅笔总数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拿出了其中的1份。生: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生:会不会数错了。
4、学生验证。经过验证是对的。
5、各组都是拿全部彩笔的1/2,拿出的彩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 请大家独立思考,再和附近同学交流。
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水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同学们总支数是多少,1/2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师生小结:总支数不一样,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数却不一样。活动二:说一说
1、小明看了一本书的1/3,小军看了一本书的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
2、比较、讨论:“都是一本书的1/3,但表示的页数不一样多,为什么?”
3、质疑:怎么样的情况下,两本书的1/3是一样的? 师:通过刚才拿彩笔、看书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活动三:画一画 一个图形被两张纸遮住了,只露出了这个图形的1/4是□,画出这个图形来。
[设计意图:开展“拿彩笔”的活动,通过小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使学生体会:同样是“1/2”,彩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彩笔的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画一画”是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1/4都是一个□,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一样。“拿彩笔“是直观操作,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把学生对分数的朦胧经验抽象成理论知识;”画一画“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三个活动,由直观到抽象,遵循学生知识螺旋上升的原则,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三、反馈提升
1、分数小游戏
请1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大组人数、小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467人)、全校总人数(2863人)的几分之几。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发散: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2、估一估
出示题目:一个整体的2/3是(8个圆),这个整体会是下列哪个图形? 请学生先估计,然后再算一算,说说思考过程。
3、辩一辩
导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设定这样一个节日是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学们,你们现在窗明几净、桌凳整洁的教室里读书,你们真幸福。而在我国西部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要读书有何等困难。请看屏幕。课件播放“西部贫困山区孩子读书图片”。你想说什么?
课件出示:为了帮助西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读书,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反馈提升设计了“分数小游戏、估一估、辩一辩”三个环节,力求体现基础性、层次性,趣味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利用新颖多样的题型,把基础认知与思维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内化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提高的目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让数学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四、回顾反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收获和大家分享。请你选择:(1)我感触最深的是……(2)我学会了……(3)我发现……中任选一种方式和大家交流。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知识吗?
五、拓展延伸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你知道吗? 课件播放录音。
课后,大家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网络等形式去了解分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全课,重温本课学习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鼓励孩子们利用网络资源继续学习,使学有余力的孩子得到更大的发展。也符合新课标“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教学反思:
教学完这节课,我有以下的收获:
1、注重结合实际展开教学。
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如教师利用学生已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相同的1/2,得到不同的结果,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体验整体“1”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数量的不同。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会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下,学生通过拿彩笔、画一画、分数小游戏、辩一辩等活动,在各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分数意义的建构。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3、让学生在生活大背景下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且用于生活。本节课创设了多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如“分彩笔”、“猜本数”、“分数小游戏”、“估一估”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讨论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分数,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4、注重学生的全面参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使全休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之中,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在课堂上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在教学中我还应注意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让学生能清晰地说出心中所想,使听者更加明白。
5、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中,通过“世界读书日”引入,观看贫困山区孩子读书的图片,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进而引出捐款。课尾,又介绍了分数的历史,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整节课由“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反馈提升→回顾反思→拓展延伸”五部分组成,环环相扣,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宽松和谐,富有挑战力的情境,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四篇:分数再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与直观操作,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从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三、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两盒数量不同的铅笔等
四、教学计划
(一)了解起点,激疑导入
课前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分数的再认识”,看着课题,你觉得哪个字很特别呢?为什么要加个“再”?我们以前对分数已经有了哪些认识呢?你能举出一些分数吗?
(1/
2、1/
3、3/
4、2/
5、4/7 „„)你能说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吗?
出示大圆片,谁能说说它的1/2怎么表示?对折并涂出它的1/2.出示小圆片,那它的1/2呢?
请同学们认真对比观察,在表示1/2 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质疑:为什么同样是“1/2”,涂出的面积却不一样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即将对分数进行的再认识。(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分数意义: 1.活动一:拿铅笔
创设情境,老师这儿有两盒铅笔,你们能分别拿出它们各自的1/2吗?老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并问台上学生:你准备怎么拿呢?(我准备把这盒中全部铅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他们两人都是拿出全部铅笔的1/2,拿出的支数却不一样多呢?
验证:现在请刚才的两位同学把盒子里所有的铅笔拿出来,告诉同学们你们各自的总支数分别是多少,它们的1/2又是多少? 2.活动二:说一说(1)小明看了一本书的1/3,小军看了一本书的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
(2)比较、讨论:“都是一本书的1/3,但表示的页数不一样多,为什么?”怎么样的情况下,两本书的1/3是一样的?
师:通过刚才拿水笔的游戏、观察讨论看书的情境,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分数相同,整体不同(相同),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同(相同)。3.活动三:画一画
(1)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老师奖励给大家一幅精美的图案,(出示一张图片,用白纸遮着,白纸中间打开一个孔,露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老师这幅图案的四分之一,那你能猜测出老师这幅完整的图案吗?
(2)请大家打开练习本,试着画一画。
(3)同学们都很有创意。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质疑:这些图形的形状明明不相同,为什么它们的四分之一却是一样的呢?
(三)巩固练习,反馈分析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对分数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利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填一填:用分数表示各图中涂色部分。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在组织学生交流。(图1是把一个正六边形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4份,可以用4/6或2/3表示;图2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有2份没有分开,用分数表示的时候要注意;图3是12个小圆圈组成的一个整体,蓝色部分占整体的9/12,也可以用表示3/4;图6则是需要旋转,把内圆和外圆组合起来看,用分数4/8或1/2表示。)
2.选一选:根据一根圆木的1/3,判断这根圆木。根据一个圆的1/4,判断这个圆的3/4。
3.辩一辩: 为帮助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1/4,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捐的多吗?请说明理由。
4.(机动)游戏:请1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小组人数、大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再认识呢?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 部分 4
6 3 4 2 2 1
第五篇: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轴对称再认识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
(一)教学目标:①知识技能: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能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②过程与方法:在操作探索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③情感态度: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的过程,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正确地表示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学生(一把剪刀,三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片,直尺,同桌两人准备附页1的小图形共8个),教师(教学课件、三角板)。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将手中的纸对折,然后用剪刀剪出自己喜欢的简单图案,学生自己动手剪,教师巡视后挑三幅作品展示。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 生:有一副剪得像„„
师: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两边能完全重合,那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二.探究新知
1.判断轴对称图形。
师:其实说起轴对称图形,我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在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中,就有一些轴对称图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你能不能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出示课件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菱形、普通梯形、等边三角形和相邻的两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师:我们来判断一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边三角形和相邻的两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刚才判断的结果是否正确呢?让我们共同来验证一下。
(把提前剪好的附页1的小图形拿出来)同桌两人一组动手折一折,学生边动手操作边汇报。
发现是轴对称图形的有: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边三角形和相邻的两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引导学生发现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原因是无论朝哪个方向对折得到的两个图形都不会重合,因此普通的梯形、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2.折一折,找对称轴。
师: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边三角形和相邻的两条边相等的四边形,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刚刚我们在折的过程中每个图形上都有一个折痕,那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找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并把你的想法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前后四个人为一个小组)。
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参与、指导。
师:哪个小组想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可以选择一个你们最有把握的说一下。
学生汇报。
师:你是怎样找到的?(学生演示)
师:大家用对折的方法找到了它们的对称轴,并且发现了有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还不止一条,表现真不错!
3.画对称轴。
师:对称轴的画法也很特殊,一般用虚线来表示。(教师示范用虚线画出等腰三角形的一条对称轴)
师:请同学们沿着轴对称图形的折痕画出对称轴,看一看到底哪些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的第1题。(要求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
2.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的第2题。
(提示学生画对称轴的方法,画完对称轴后比较对称轴两边的图形是否完全相同)
3.实践活动。
(一个同学将一张纸对折一次,然后剪一剪,另一个同学猜剪完的图形展开之后是什么样的)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长江学案第11页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