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创意锦上添花——浅谈小学美术创意教学设计
用创意锦上添花——浅谈小学美术创意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育是对人的素质、特别是精神素质方面的提高,有着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它的目的不是培养画家,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开发儿童的智力,提高人文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今这个信息时代,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再是简单的美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兴趣、特长和课外活动,它直接参与了“时代精神”的创造。而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的教学。因此,教学创意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创意设计,是对教学中的内容结构、方法、手段等,进行创造性的构思与艺术性的处理,使教学过程富有创造性、新颖性、趣味性。有效地利用教学创意设计,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
要使学生有创新性的学习和创新的思维,教师首先就要有创新性的教学。一节富有创新性的课会富有魅力,这是对学生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创新的见解。我在教学时根据学生、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和学习的具体实际,针对具体的教学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意设计。
一、课前资料的准备
美术课的资料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几乎任何一种材料都可以用于美术目的。有些是传统性的绘画工具和制作材料,如:铅笔、水彩、蜡笔、橡皮泥、各种纸张等。有些材料看似与美术关系不太大,但也可以用于美术用途,如布片、毛线、木头等材料,可以制作布贴画和毛线贴画。第三类是那些通常被认为与艺术毫无关系的材料,却偶尔被用于种种艺术表现形式中而又有着特别的效果,如:废旧的饮料瓶、冰棒棍、吸管、瓶盖、黄沙、废报纸等等。在教学水彩画的学习中,我为了让学生认识水彩画的性能,运用撒盐、撒洗衣粉、滴水等技法,拓宽了水彩画表现的可能性,创造出了生动而有情趣的画面,给学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二、运用语言的艺术
课堂并非是老师的一言堂,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的话不一定多,但每句话都要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老师就该像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在主导教学时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轻松地展现自我,那么,学生就会把对老师本人的喜欢迁移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在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一课中,我就是利用丰富有趣的课堂语言,结合部分实例或照片的展示,将孩子充分吸引进本课内容中,教学效果自然更佳。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对课程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从完整意义上看,这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发展创造力的过程。在此类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引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课堂气氛宽松,学生思想活跃,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发挥,学生学会了发现与思考、同时也学会了探索与创造,从学生的作品中表现的正是不同层次的创作。
三、增强学习的信心
儿童天生就爱画画,他们会借此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情感,因此,儿童学绘画必须有足够的自信心,只有保持良好的自信心,才能够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与其他学科学习的特点进行比较,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尝试失败的教学方法,就是事先不必给学生过多的指导和框框加以限制,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当学生在实践中出现错误时,或出现抵触情绪、不想画时,老师不应该责怪、批评学生,而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的契机,及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心中想要表现的作品,使学生在失败中学到许多东西。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更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内容的求新
教学内容要打破陈规,努力创新,应做到“三结合”:
1、传统与创新组合。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儿童的兴趣爱好出发,改变让学生一画到底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来创作作品。
2、室内与室外结合。在美术教学时不局限于室内的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画风景画,营造自由创作的良好氛围。把学生带出教室,融入大自然中,亲身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且用画笔记录下来。环境的改变,使学生减少了束缚感,在老师的指点下,对一切事物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突然发现万物都变了,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花草是那么的美。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生动。于是,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艺术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创作兴趣得到较好的激活。
3、静止与运动相结合。大胆指导学生画动物、人物,从静止的逐渐过渡到动态的。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学会画静止的动物和人物,再将学生带到室外去写生动态的动物和人物。这样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绘画水平的提高。
这些由单一到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顺序的设计
创新的成果往往寓于探索之中,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搭好梯子让学生爬”,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享受“溺爱”的牵引,激不起兴趣,从而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作能力的培养。怎样让学生真正在“做做、学学、玩玩”中体验“学”的乐趣,体会“玩”的艺术呢?在很多课程中,我都是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实验,让学生觉得这样课堂设计也挺有趣,学生会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活跃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在教学方法日益推陈出新的现在,不仅需要老师不断地自我积累,更新自身价值,也需要结合孩子与社会的需求,改变、完善教学手段,促进小学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篇:小学美术创意教学设计浅探
小学美术创意教学设计浅探
【摘要】作为对开发学生想象力十分重要的美术课程来说,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创意教学设计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创意教学设计有别于常规的教学设计,具有趣味性、独创性、实效性的特点,对各项教学指标进行分类优化的处理,形成新的模式。美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题目,结合实际,针对教学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意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46-002
创意教学设计是以创造性的思维作指导,克服思维的定向性,从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创意设计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结构、方式、手段等进行的创造性构思。“创意教学设计”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题目,结合实际,针对教学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意教学设计。
一、改变学生绘画用线方法,强化学生绘画自信心,提高线条表现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绘画中尝试用线描形,从而感悟各种线条变化的乐趣。如认识线条的形状,领悟线条的多姿多彩、神奇的表现力,会使儿童陶醉。若隐若现,若刚若柔,跳跃如舞姿,平静如湖水,畅快如飞流,凝重如冰封,它把世间万事万物表现得淋漓尽致。用线条表现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从画线引导就可培养儿童绘画信心。任何一个小学生,当他拿起画尽情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时,那是他发自内心的自我感悟,是认知事物的升华。那是他最开心、最有自信的时候。作为老师决不能挫伤学生任何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学生取得一点成绩时,应及时肯定、鼓励。哪怕是画得不好,也不要加以指责,让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小学生的绘画兴趣的培养美术教师不能急于传授技能知识,不要认为不教学生画些具体的东西,就不算尽其职责,从而忽略了把“信心”教给学生。任何一个学生,当他毫不困难地拿起画笔来表现时,就是他最开心、最有信心的时候。那么怎样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到他自己有能力进行绘画活动达到一种良好的心境呢?首先要肯定和强化任何一位学生的涂鸦能力,使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绘画活动。
创意能力尽管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但死板、教条的教学方法,往往抑制了这一潜能的挖掘,所以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教给自信。创造能力尽管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但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法,往往抑制了这种潜能的发掘,所以要经常鼓励儿童,他笔下的任何线条都是最漂亮的,使他从无意的流露转化为主动的表现能力,反复的训练,儿童的画面就会越来越丰富,甚至产生令人惊叹的效果,这就为从大概表现对象的感受到正确用线塑造物象打下了基础。
二、拓展工具与材料,尝试各种绘画技巧
几乎任何一种材料都可用于美术绘画中。有些是传统性的如铅笔、水彩、蜡笔、橡皮泥、各种纸张等,有些材料是用于别处的,但也可以用于美术用途,如布片、毛线、木头等;第三类是那些通常被认为与艺术毫无关系,却偶尔被用于种种艺术表现形式中而又有着特别的效果,如:废旧的饮料罐、废纸盘、树枝、瓶盖、墨汁、盐、沙等等。在美术教学中,尽量多为少年儿童配备美术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在实施美术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成为同乐共享的知心朋友,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变学会为会学,充分调动起直觉能力。同时,学生还能从工具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但是如果提供的材料是单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会使学生感到厌倦,乏味,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不断地拓新创作工具材料,引发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情趣盎然。
对材料的选择,还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如装饰画一课,讲解了装饰画的种类、画法之后,就鼓励同学可选择各种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力争新颖,并展示教师平时搜集的学生作品,依靠自己的直觉能力材料,并且还能自己动手做出有情趣的作品来。
三、改变课堂整体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一般都分课堂传授和作业练习两大块,多以传统的教学进行“填鸭式”的讲授,在进行“一刀切”或“放羊式”的作业练习,造成组织单调,气氛沉闷的状态,难以跳出封闭式的教育圈子,“开发式多元化活动”的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以人为本,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叉参与的空间。
“开发式”的教学形式采用个人自学与小组讨论、合作的活动形式。例如:小学高年级的素描教学,几何形画法(圆柱体、球体)内容分派给全班各个小组学习讨论,然后各推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各讲一形体,无一漏网,从独立学习到合作学习,促使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主动思考,发表独立见解。
“多元化”是指教学内容上多元性或课型整合的多元化,欣赏与绘画相结合等等,也可将具象形、意象形、抽象形的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选择或组合创新,以丰富表现手段,并衡量学生造型能力的差异。
“开发式多元化角色活动”如游戏一般,此举,必将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发散思维,密切人际关系,共享创造成果与经验,从而达到提高个人与团体的创造素质。
这种科学互组教学方式与教学语言极其适应学生学习心理,太小儿科的游玩乐教学满足不了他们求知欲,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学科之间纵向的、横向的、局部的、整体的联系,从而形成纵横交叉的思维品质,相互变通,以进一步渗透多元化的创造方向中去。
四、因势利导,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总之,创意教学设计有别于常规的教学设计,具有趣味性、独创性、实效性的特点,对各项教学指标进行分类优化的处理,形成新的模式,但这些美术教育模式,都不可能无条件地适应一切课堂教学,还需继续探索、改进,并进一步完善。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更应把创意设计运用于我们以后教学的设计环节,因为那魂系于教师独具匠心的创意设计的目标追求,象征着开拓者的新的曙光。
参考文献:
[1]易春梅;新课标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
第三篇:创意美术[定稿]
美丽的花丛
(撕纸点画)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气息,喜欢亲近大自然。2.学习运用撕贴表现绿草,手指点画花瓣。3.养成良好的水粉操作习惯。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会使用废旧纸条、固体胶棒进行撕贴;了解花、草的外形。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示范画纸一张、绿色卡纸一张;音乐《春天在哪里》。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2页;水粉颜料、绿色卡纸、固体胶棒、材料筐、抹布。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打扮成“春姐姐”,引导幼儿回忆春天的变化,引出花的主题。指导语:“春姐姐”来了,我们幼儿园里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草丛里有花吗?你看到的花儿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
小结:草丛里有五颜六色的小花儿,在绿绿的草丛里随风舞蹈呢,太美丽了!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讨论表现花丛的方法。指导语:“春姐姐”想把美丽的花丛带到我们幼儿园的花丛里,我们来帮助她实现这个想法吧!用什么方法来变现花丛呢?
2.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一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学习撕贴草 丛、点画花朵的方法。
指导语:猜一猜,画面中的草丛是用什么做的?上面的花是用什么画的? 3.出示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撕贴、点画的方法变现花丛。
指导要点:先将绿色卡纸撕成条状或块状,再用固体胶棒将其粘贴在示范画纸上表现草丛,最后用手指蘸上颜料点出美丽的花朵。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2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 进行自由创作。指导语:把你心中美丽的花丛用撕出的纸片和手指点画的方法变现出来吧!2.提醒幼儿将碎纸片放入指定的材料筐里,点画时注意水粉操作的常规。3.播放欢快的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2.集中展示幼儿作品,重点从作品构图及色彩搭配两方面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彩虹姑娘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欣赏彩虹七种色彩搭配的和谐美。
2.了解彩虹的色彩,尝试按照彩虹的色彩排序绘制彩虹,并添加相关的背景。3.能大胆选择鲜艳的色彩表现绚丽的彩虹。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欣赏过彩虹 2.材料准备 ① 教师用材料:挂图“彩虹姑娘” ② 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4页;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指导语:你喜欢彩虹吗?它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彩虹桥》(见活动资源)指导语:你们在哪里见过美丽的彩虹桥?你觉得彩虹桥美在什么地方?儿歌中的彩虹桥有几种颜色?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欣赏挂图“彩虹姑娘”。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认识组成彩虹的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指导语: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它有哪些颜色? 2.出示油画棒,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彩虹的绘画方法。
指导要点: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顺序涂画,先画一种颜色接着画另一种颜色。注意每种颜色之间要靠近一些。
指导语:这里有许多漂亮的颜色,让我们念念儿歌再画出美丽的彩虹吧!
3.引导幼儿欣赏《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页“艺术角”中的幼儿作品,感受不同的背 景衬托。
指导语:画中的彩虹都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你还希望彩虹出现在哪里?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4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指导语:我们来一起念念儿歌,画一画彩虹姑娘,并添画上你喜欢的背景。
2.提醒幼儿换颜色的时候要将油画棒放回原位,使用时保持桌面和画面的整洁。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四、欣赏评议 1.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彩虹姑娘”。
2.教师从幼儿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完成的作品两方面作出评价,同时鼓励和表扬绘画常规好的幼儿。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轰隆隆的小火车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情境中创作,体验给托马斯火车头找朋友的快乐。2.初步了解火车的外部结构,学习用方形或圆形表现火车车厢。3.能够将车厢连成长长的火车,并大胆进行装饰。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玩过玩具火车,认识火车;看过动画片《托马斯和朋友们》。2.材料准备 ① 教师用材料:挂图“轰隆隆的小火车”;师幼一起收集托马斯及其朋友的火车模型,并 将其布置成“火车模型展览”。② 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5~6页;水彩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动画片《托马斯和朋友们》中的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2.参观“火车模型展览”。
指导语:托马斯小火车的朋友们来喽!哇!这么多的小火车,让我们来一起看看,火车车厢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样的车轮?火车上还有什么?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火车的外形特征
指导语:小朋友们,请你选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小火车玩一玩吧!并说说你的小火车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挂图“轰隆隆的小火车”,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火车的结构及其造型特征。指导语:呜——咔嚓咔嚓,小火车真神奇,圆圆的车轮,方方的车厢,一节又一节!3.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5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6页,引导幼儿发现创意墙中的火车少了车厢,激发创作兴趣。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画出长长的火车厢,一节车厢连着一节车厢,鼓励幼儿画出火车的其他特征,如车厢上的装饰、铁轨等。
指导语:托马斯小火车接到胖总管布置的任务,要去运送货物啦!我们来帮托马斯添画车厢吧。
2.幼儿画车厢,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四、欣赏评议 1.师幼一起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作品展示区,并引导幼儿从造型和色彩等方面评议其他幼儿作品。
2.游戏“开火车”。指导要点:请幼儿站成一排,后面的幼儿将手放在前面幼儿的肩膀上,玩“开火车”的游戏,游戏过程中提醒幼儿不要推拉,注意安全。指导语:我们和托马斯及其朋友们一起“出发”,去探险吧!
四、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帆船运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帆船运动员的勇敢,激发对帆船运动的兴趣。2.了解帆船的外形特征,尝试用线描表现运动的帆船。3.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装饰帆船。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了解有关帆船比赛的知识。2.材料准备 ① 教师用材料:挂图“帆船运动”;帆船运动的视频片段、示范画纸1张、欢快的背景音 乐。
② 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7~8页;记号笔、油画棒、水彩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察帆船比赛的视频,引导幼儿回忆有关帆船比赛的已有经验,激发活动兴趣。指导语:画面上有什么?是什么运动?帆船比赛运动在哪里进行?帆船上有些什么东西?运动员是怎样拉动帆船进行运动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挂图“帆船运动”,观察帆船的外形特征。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观察帆船的外形,并用图形归纳船身、船帆的形状。
指导语:今天大海上有微微的风浪,帆船运动员乘着他们漂亮的帆船出海啦!船身和船帆像什么形状?帆船有哪些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形状,像什么?帆船在运动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鼓励幼儿尝试用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帆船。
指导要点:请幼儿在示范纸上绘画出帆船,注意提醒幼儿表现出帆船的细节,如:杆、绳子等。
3.欣赏《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7页“艺术角”中的幼儿作品,发现帆船的不同表现方 法。
指导语:小画家装饰帆船用了哪些方法,你最喜欢哪艘帆船,为什么?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8页,引导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
指导语:小朋友们,把自己的小伙伴当成帆船运动员,站在帆船上拉动漂亮的船帆在大海里航行吧!
2.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幼儿先画帆船,再画出海浪,然后装饰帆船,最后添画出背景丰富画面。
3.教师巡回指导,并对画面布局,帆船装饰的方法进行重点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幼儿自由欣赏同伴作品,并找出“最有创意的帆船”、“最漂亮的帆船”。2.教师从画面中帆船的线条和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绘画材料;随着音乐做帆船运动的动作。
纽扣变变变
(线描画)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纽扣的外形特点,能在纽扣外形的基础上大胆的想象。2.尝试运用多种纽扣图形进行添画与组合造型。
3.感受添画、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体验想象与创造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观察过不同形状的纽扣;有在物体上添画的经验。2.材料准备 ① 教师用材料:各种各样的纽扣、示范画纸1张。② 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9~10页;记号笔、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讲述故事《纽扣王国奇遇记》(见活动资源),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自由表述。指导语:如果你也来到纽扣王国,你会看到什么?猜猜看纽扣还会变成什么?
二、探索发现
1.出事各种各样的纽扣,鼓励幼儿说说这些形状不同的纽扣可以组成什么物体。2.鼓励幼儿尝试利用多个图形进行组合、添画造型。指导要点:请几名幼儿在示范画纸上尝试用纽扣图形进行组合添画。教师对幼儿绘画的图案进行评价,并引发幼儿思考:还能组合添画出什么物体。指导语:怎样让两个或几个纽扣变成一个物体呢?
3.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9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欣赏不同纽 扣组合的造型,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4.鼓励幼儿大胆构思,说说自己想象中纽扣王国是怎样的。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0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指导语:小朋友,请根据纽扣的形状组合添画,表现想象中的“纽扣王国”。2.提醒幼儿合理布局,并尝试用背景来衬托画面。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四欣赏评议 1.在集体中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评出“最有趣的纽扣王国”。2.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或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绘画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美美鞋垫(油画棒)活动目标
1.欣赏民间刺绣鞋垫,感受对称图案以及明快色彩的装饰效果。2.巩固对称装饰的经验,常使用对比色装饰鞋垫。3.能大胆表述对色彩的感受,体验装饰鞋垫的快乐。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认识各种色彩,初步了解对比色;日常生活中见过刺绣制品(如鞋子、服装、围巾、手袋等)。2.材料准备 ① 教师材料:收集民间刺绣作品,如鞋垫、鞋子、桌布等布置成展览;自制对比色色卡(红
——绿、黄-——紫、橙——蓝)。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1~12页;油画棒、记号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引导幼儿参观刺绣作品展,激发兴趣。指导要点:师幼一起参观展览,大家看一看、摸一摸,并说一说对民间刺绣作品的直观感受。2.玩游戏“找朋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指导要点:教师将刺绣工艺鞋垫随意的摆放,请幼儿将相同的一对鞋垫找出来。指导语:这里的每只鞋垫宝宝都有一个双胞胎兄弟或姐妹,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每一对鞋垫的颜色和图案的对称装饰特点。
指导要点:选出一对有代表性的刺绣鞋垫,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当幼儿说出关于色彩的感受时,教师根据情况出示对比色色卡。
指导语:刚才我们是怎样帮鞋垫宝宝找到兄弟或姐妹的呢?(有相同的图案、花纹和颜色)。你最喜欢哪一对刺绣鞋垫?为什么?(选出一对鞋垫)我们一起看看这对刺绣鞋垫的图案是什么样的?有哪些颜色?看到这些颜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强烈、鲜明、突出、装饰性强,极具艺术感染力)。
小结:这些鞋垫宝宝是我们中国的刺绣作品,也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它们的装饰图案比较多,通常是左右对称,色彩上多运用对比色彩,如红和绿、黄和紫、橙和蓝。极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仅我们喜欢,连许多外国朋友们也都喜欢,觉得它们非常漂亮。
2.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1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观察作品中的装饰方法。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2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大胆创作。指导语:瞧,这里有一对空白的鞋垫哦,想不想为爸爸妈妈或自己设计一对鞋垫呢?你的鞋垫上会有哪些漂亮的花纹或图案呢?颜色怎样搭配?赶快动手吧!2.提醒幼儿在鞋垫上先画出装饰图案,再用对比的颜色装饰。
3.幼儿自由装饰鞋垫,教师观察并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给出进一步的建议。四.欣赏评议 1.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话所自己的创意。
2.引导幼儿围绕装饰图案的对称性、颜色的鲜艳度等方面一起评出“最美的鞋垫”、“最亮 的鞋垫”、“最独特的鞋垫”、“最可爱的鞋垫”等。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奇特的七星瓢虫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诗歌中的描述大胆想象。
2.尝试在七星瓢虫的基础特征上,通过外形、通过外部添加进行变形创作。3.能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七星瓢虫的想象,体验变形绘画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了解七星瓢虫的基础特征。2.材料准备
① 教师用材料:示范画纸1张、舒缓的音乐。② 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3~14页,记号笔、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诗歌导入(见“活动资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我带来了一首诗歌,请大家来听一听(播放音乐)!诗歌中七星瓢虫飞到哪里去了?它变成了什么了?你觉得有趣吗?猜一猜它还会飞到哪里?还会变成什么?
二、探索发现
1.教师根据“情境导入”中的谈话,启发幼儿想象。指导语:你们愿意把刚才想象的有趣画面画出来吗?假如七星飘出变成了戒指,是怎样变成的呢?七星瓢虫会成为戒指的哪个部分呢?
2.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3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发现作品 中七星瓢虫的变形方法。
指导语:这些七星瓢虫都变成了什么?是如何变的?你还想将它变成什么? 3.引导幼儿在示范画纸上尝试表现奇特的七星瓢虫。指导要点:先画出七星瓢虫的外形;接着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在七星瓢虫的外形基础上进行添画,可以用黑白配或添加背景来装饰。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4页,鼓励幼儿根据诗歌的奇特想象在创意墙 中进行大胆创作。
指导语:小朋友,你想把七星瓢虫图形变成什么?大胆画出来吧!
2.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幼儿用黑白配地方法装饰画面,并保持画面的整洁。指导语: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画面变得更漂亮呢?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展示作品,引导幼儿感受“奇特的七星瓢虫”。
指导语:我们来看看,这些奇特的七星瓢虫都变成什么了?你们是怎样装饰的?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创作内容,编成诗歌念给好朋友听。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绘画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图形娃娃
(油画棒)活动目标
1.感知人物身体各组成部分的外形特征。
2.尝试运用各种图形的变形和组合表现出不同的娃娃形象。3.体验自由想象和创作图形娃娃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有绘画人物的经验。2.材料准备
① 教师用材料:各种简单的图形、布娃娃若干。② 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5~16页;记号笔、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娃娃商店”的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指导语:小熊开了一家娃娃商店,店里有各种漂亮的娃娃。看看这些娃娃有什么不同。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发现娃娃的不同外形特征。
二、探索发现 1.出示各种图形,引导幼儿发现各种图形的特征。指导语: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分别像娃娃身体的哪些部分? 2.引导幼儿讨论用图形组成“娃娃”的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指导语:怎样用这些图形组合成漂亮的娃娃?娃娃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分别像哪些图形?还有哪些图形可以表现娃娃的身体,谁有不同想法?谁来试试?你有不同的办法吗? 3.引导幼儿思考装饰“娃娃”的方法。
指导语:想一想,怎样让“娃娃”更漂亮?还有哪些颜色、线条和图案能装饰“娃娃”?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6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大胆创作。指导要点:鼓励幼儿用图案或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娃娃的五官和四肢。
指导语:我们来当小设计师,比比谁设计的图形娃娃最漂亮、最特别,小熊最喜欢。2.提示幼儿在画面中注意突出图形娃娃,并用丰富的线条和鲜艳的颜色进行装饰。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幼儿自由欣赏同伴的作品,并评出“最有创意的娃娃”、“最漂亮的娃娃”。2.请幼儿给图形娃娃取个好听的名字,并向小熊和大家介绍自己的创意。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绘画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内容:奇特的七星瓢虫(想象画)活动目标
1、能根据诗歌中的描述大胆想象。
2、尝试在七星瓢虫的基础特征上,通过外部添加进行变形创作。
3、能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七星瓢虫的想象,体验变形绘画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了解七星瓢虫的基础特征。
2、材料准备
① 教师用材料:示范画纸1张、舒缓的音乐。② 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3-14页;记号笔、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诗歌导入(见“活动资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指导语: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歌,请大家来听一听(播放音乐)!诗歌中七星瓢虫飞到哪里去了?它变成什么了?你觉得有趣吗?猜一猜它还会飞到哪里?还会变成什么?
二、探索发现
1、教师根据“情境导入”中的谈话,启发幼儿想象。指导语:你们愿意把刚才想象的有趣画面画出来吗?假如七星瓢虫变成了戒指,是怎样变的呢?七星瓢虫会成为戒指的哪个部分呢?
2、翻开《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3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发现作品中七星瓢虫的变形方法。
指导语:这些七星瓢虫都变成了什么?是如何变的?你还想将它变成什么?
3、引导幼儿在示范画纸上尝试表现奇特的七星瓢虫。指导要点:先画出七星瓢虫的外形;接着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在七星瓢虫的外形基础上进行添画,可以用黑白配或添加背景来装饰。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4页,鼓励幼儿根据诗歌的奇特想象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
指导语:小朋友,你想把七星瓢虫图形变成什么?大胆画出来吧!
2、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幼儿用黑白配的方式装饰画面,并保持画面的整洁。指导语: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画面变得更漂亮?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展示作品,引导幼儿感受“奇特的七星瓢虫”。指导语:我们来看看,这些奇特的七星瓢虫都变成什么了?你们是怎么装饰的?
2、请幼儿根据自己创作的内容,编成诗歌念给好朋友听。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绘画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内容:图形娃娃(油棒画)活动目标
1、感知人物身体各组成部分的外形特征。
2、尝试运用各种图形的变形和组合表现出不同的娃娃形象。
3、体验自由想象和创作图形娃娃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有绘画人物的经验。
2、材料准备
① 教师材料:各种简单的图形、布娃娃若干。② 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5~16页;记号笔、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娃娃商店”的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指导语:小熊开了一家娃娃商店,店里有各种漂亮的娃娃。看看这些娃娃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发现娃娃的不同外形特征。
二、探索发现
1、出示各种图形,引导幼儿发现各种图形的特征。
指导语: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分别像娃娃身体的哪些部分?
2、引导幼儿讨论用图形组合成“娃娃”的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指导语:怎样用这些图形组合成漂亮的娃娃?娃娃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分别像哪些图形?还有哪些图形可以表现娃娃的身体,谁有不同想法?谁来试一试?你有不同的办法吗?
3、引导幼儿思考装饰“娃娃”的方法。指导语:想一想,怎样让“娃娃”更漂亮?还有哪些颜色、线条和图案能装饰“娃娃”?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6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 中进行创作。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用图案或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娃娃的五官和四肢。指导语:我们来当小设计师,比比谁设计的图形娃娃最漂亮、最特别,小熊最喜欢。
2、提示幼儿在画面中注意突出图形娃娃,并用丰富的线条和鲜艳的颜色进 行装饰。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幼儿自由欣赏同伴的作品,并评出“最有创意的娃娃”、“最漂亮的娃娃”。
2、请幼儿给图形娃娃取个好听的名字,并向小熊和大家介绍自己的创意。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绘画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内容:淘气的章鱼(泥工)活动目标
1、欣赏章鱼的图片,了解章鱼独特的身体外形结构。
2、能搓出粗细基本均匀的长条,尝试用搓、捏、连接等方法制作多腿的章鱼。
3、体验用彩泥制作小动物的快乐。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见过章鱼,有泥工活动的经验。
2、材料准备 教师用材料:挂图“淘气的章鱼”;欢快的音乐。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5页;彩泥、泥工工具。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讲述故事《小章鱼的秘密》(见“活动资源”),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指导语:小朋友,你们听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 引导幼儿交流讨论自己对小章鱼的认识。
2、指导语:你认识小章鱼吗?在哪里见过?它的什么部位最特别?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挂图“淘气的章鱼”,引导幼儿再次感受小章鱼的外形特征。指导要求: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章鱼的腿和身体的外形。
2、指导语:小章鱼哪里最能吸引你?小章鱼有几条腿?它的身子和头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3、小结:章鱼并不是鱼类,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章鱼有个与众不同的、椭圆形的身体,有八条长长的腿,弯弯曲曲地漂浮在水中,渔民们又把章鱼称为“八爪鱼”。
4、请幼儿翻开《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5页,欣赏“创意坊”中的作品,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5、指导语:猜一猜这些小章鱼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总结制作小章鱼的方法及步骤。
6、小结:先用彩泥搓出小章鱼椭圆形的身子,然后用彩泥搓成长条,平分成八段来充当章鱼的腿。注意先将章鱼的八条腿摆放好,再将椭圆的身体与腿相连,最后用制作好的小圆圈来充当它的眼睛和嘴,一个可爱的小章鱼就做好了。师幼一起观察《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5页“巧手吧”中小章鱼的制作步骤图。
三、创作表现
1、师幼一起制作可爱的小章鱼。
指导要点:先分别做出小章鱼的头、腿,再进行连接。如果彩泥的颜色够多,可建议幼儿选用不同颜色的彩泥捏章鱼的八条腿。
指导语: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一只可爱的小章鱼吧!
2、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先搓出椭圆形,再搓出长条,将长条分为八 段,摆放好,感觉满意后再进行连接、固定。
四、欣赏评议鼓励幼儿为自己的作品取名,并相互欣赏。
1、将幼儿制作好的“小章鱼”一同布置成“小章鱼展览”。
五、结束活: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内容:美美拖鞋(综合材料)活动目标
1、体验自制拖鞋的乐趣。
2、了解拖鞋的基本结构,能够用粘贴的方式制作拖鞋。
3、尝试用线条和色彩装饰拖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熟悉拖鞋的外形;有一定的线描画基础。
2、材料准备 ① 教师用材料:收集并展示不同款式和颜色的实物拖鞋,布置成“拖鞋展览”。② 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6页、第15~16页;材料包(毛球);水彩笔、固体胶棒、剪刀。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参观“拖鞋展览”,感受拖鞋的多样性。指导语:多漂亮的拖鞋呀!它和普通的鞋子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双拖鞋,为什么?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观察拖鞋的外形以及装饰特征。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发现拖鞋由鞋底和鞋面两部分组成。指导语:你有拖鞋吗?你的拖鞋是什么样子的?拖鞋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有什么作用?拖鞋设计师用了什么办法装饰它?你有其他的办法吗?
2、引导幼儿观察《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6页的拖鞋作品,感受其图案装饰的美。指导语:鞋面上有什么图案?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3、引导幼儿观察步骤图,猜猜拖鞋的制作方法。小结:先用图案或色彩装饰“鞋底”和“鞋面”,再用固体胶棒将“鞋面”粘贴到“鞋底”上。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裁取《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15~16页,提出创作要求。指导语:今天我们来做拖鞋设计师,为自己设计一款美的拖鞋。
2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制作步骤与材料的取放常规。
四、欣赏评议
1、引导幼儿将完成的作品集中展示在作品展示区。
2、从“拖鞋”的装饰方法、效果,以及幼儿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表现等方面,鼓励幼儿相互评价。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已的操作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中班美丽的风筝(欣赏)
活动目标:
1、欣赏风筝多样的造型、对称的图案及鲜艳的色彩,感受民间工艺品的艺术美。
2、简单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
3、在集体放飞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放风筝的乐趣。活动准备:挂图、与风筝相关的资料、各种制作材料。活动过程:
1、观看风筝展,请幼儿在看看、摸摸、比比之后,交流对风筝的认识。(1)教师:你最喜欢哪个风筝?为什么?(2)教师:你还见过、放过哪些风筝?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从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展开讨论,发现风筝的特点。(1)教师:这里都有哪些造型的风筝?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引导幼儿感受风筝虽然形态各异,但是在造型上左右是对称的。
(2)教师:风筝上都有什么图案?引导幼儿发现风筝上有动物、花鸟、任务等 不同的图案。(3)教师:这些图案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幼儿发现这些图案都是左右对称 的、(4)教师:为什么要把这些造型和图案做成对称的?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引 导幼儿发现风筝的造型和左右对称图案能使风筝两翼保持平衡,不至于掉下来。(5)教师:为什么风筝的下面有尾巴?没有尾巴会怎么样?引导幼儿发现尾巴 能使风筝飞起时更好地保持平衡。
(6)教师:风筝的色彩看上去怎么样?为什么色彩这样鲜艳、漂亮?引导幼儿 发现鲜艳的风筝即使飞得很高也能看得到。
3、引导幼儿讨论风筝的制作方法,尝试制作风筝。
(1)教师:请你看幼儿用书,风筝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都需要哪些材料?引导幼 儿找到风筝的制作材料。
(2)教师:我们怎么使用这些材料?请幼儿讲一讲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发现制
作的主要步骤。请幼儿看幼儿用书中的制作步骤,试着自己做一个风筝。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如在固定支架时,提醒幼儿保持对称,另外要帮助幼儿适当调整用皱纹纸做尾巴的长度,以使风筝在放飞时不会出现“倒栽葱”的问题。
4、带幼儿到户外放飞风筝,充分享受春天阳光以及运动的乐趣。
第四篇:创意美术
让创意美术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很多家长喜欢并希望孩子画画的时候,要对照参照物,画的有多像就多像。而创意美术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创造能力,创作不一样的,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所谓的创意美术,就是让幼儿在原始的绘画原则上思维取得突破的一种绘画方式。绘画亦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幼儿智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也培养了幼儿表现美的能力。通过对线条、色彩,空间的利用,让孩子们在纸上尽情的表现自己的想法、意愿,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传统的绘画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这样组织活动:“出示范画——示范、讲解——幼儿作画——教师评价”。整个活动,幼儿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作画方法学老师的;作画材料听老师的;作品评价更是老师的事。在这样一种模式下,幼儿对于绘画,仅仅停留在“学老师范画”这一基础上,他们失去了自主,忽视了自我感受,更谈不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而在幼儿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突出幼儿的自主观察、探索和体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初步总结出4个教学环节:一是观察形象、情景体验环节;二是引导提问、巩固认识环节;三是幼儿创作、教师引导环节;四是作品欣赏、评价反思环节。这四个基本环节最主要的都是引导
并激发幼儿绘画、思考的自主性。这样的教学过程,更重视幼儿作画前的观察和想象,更强调教师的随机引导,更突出过程中的评价与欣赏。
幼儿创意美术教学需要注意和把握的一些原则
(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该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幼儿的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和能力差异,正确地启发和引导幼儿自主性绘画,鼓励幼儿主动探讨、发现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才能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自主发展。
(二)开放性的原则。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开放的环境,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的开展活动,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提问,鼓励幼儿根据提问进行思考、回答,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独特的想法,开放性的接纳他们的意见。
(三)快乐的原则。创意美术教学应本着让幼儿在活动感受快乐的宗旨,所以在活动的设计、组织时应多通过引用游戏、情景体验等形式导入,在绘画、评价等环节也应该考虑幼儿在活动的感受,营造快乐至上教学氛围。
(四)启发性的原则。教师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遇到幼儿的提问、难题要本着引导、启发的态度去对待,不能马上将答案、问题指出来告诉幼儿,这样可以让幼儿养成思考、想象的习惯。
(五)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应该允许幼儿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兴趣的差异进行教学,使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取快乐,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六)循序渐进的原则。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是以主题活动、系列活动教学为主,开展自主性绘画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活动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在整个系列活动完成之后,从幼儿的一系列作品中能明显的发现幼儿一次次进步的过程,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七)创造性的原则。幼儿创意美术教学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尊重幼儿的主观和情感的表达,每位幼儿因个体的差异,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各不相同,幼儿美术活动带有鲜明的个性,教师应对幼儿富有个性的表现加以鼓励,要创设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支持幼儿“大胆地想”、“放手的画”。
(八)多元化的原则。活动的形式(纸浆画、线描画、纸团画、纸绳画、水彩笔画、拓印画、蜡笔排水画„„)、活动的类型(想象画、装饰画、写实画、名画欣赏„„)、绘画的材料(绘画纸、纸浆、纸绳、砂纸、瓶子、石头„„)、评价的方式(幼儿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多样,让幼儿在多元化的美术空间中自由想象。
幼儿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幼儿绘画技能的提高,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喜好、发挥自己的水平、养成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来接触信息、感知世界,获得经验,提升认识,自主地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了学习绘画的主人。尤其是中班进入大班这一阶段,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关键期,教师应把握时机,大胆实施创意美术教学,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
法库县第二幼儿园
王玲
第五篇:创意美术
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个美术活动的案例分析
东方红幼儿园 徐婷
一、案例描述及分析
案例背景:大班年级组开展了《小小中国娃》的主题活动,其中就有涉及到我国的国粹——京剧,由于大班幼儿的感知力、认知力较强,模仿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而京剧与脸谱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幼儿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在活动中,幼儿接触了京剧,并学习了由京胡伴奏,根据故事创编的京剧《龟兔赛跑》,对京剧唱腔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本课选用了幼儿较为熟悉的人物形象与京剧片断使幼儿能够在了解了京剧的角色、服装、音乐、脸谱等特点之后,利用各种材料创造性地制作京剧脸谱,旨在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京剧脸谱特征的认识,同时也促使幼儿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并在自己亲自动手后体验京剧表演的快乐、享受制作京剧脸谱的成功带来的喜悦,增进幼儿对京剧的认识,培养幼儿喜爱京剧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案例观察及分析)
1、以京剧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我放了段《西游记》的京剧片断,然后拿出孙悟空的脸谱用京调对孩子们说:“奉观音菩萨之命,俺要保护我师傅唐僧去西天取经,等我取经回来了,再到幼儿园来做客。”这番带京剧唱腔的话立即引起了孩子的共鸣。突然有个声音用京剧的唱腔回答:“好的,祝你早日取经回来。”我寻声望去,原来是涂荣峰。这个孩子平常上课回答问题都妞妞捏捏不肯,今天怎么„„。涂荣峰的唱声引来了孩子们一阵笑声,我马上走到他身边,用“孙悟空”脸谱摸摸他的头,表扬道:“涂荣峰真能干,会和孙悟空对话了,你们会吗?”只听又有几个孩子在下面小声地用京剧唱腔唱着,于是我马上鼓励道:“呀,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这么多人都会唱,可是孙悟空听不到,我们大家都来唱,孙悟空就会听到了。”孩子们在我的鼓励下,都大声地很有表情地用京剧唱腔复习了京腔的《龟兔赛跑》。唱声刚落,孩子们都开心的笑起来了„„我用“孙悟空”依次摸摸孩子们的头,给他们以鼓励。忽然有个孩子说:“老师,你这个孙悟空真好玩,能不能让我玩一下?”这是涂荣峰的请求,还没等我回答,孩子们生怕我给他玩而轮不到他们了,就抢着说:“也让我也玩玩吧?”于是我说:“那就不如这样吧,我们每人自己做一个不是大家都可以玩了。”
(分析:从孩子们的表现可以看出,由京剧直接导入活动的效果不错。教师让幼儿观看《西游记》片断引出“孙悟空”的京剧脸谱,并以京剧唱腔引题,马上勾起孩子们对京剧唱腔的回忆,情不自禁地以京剧唱腔回应,产生共鸣。涂荣峰这孩子虽然平时很活泼,模仿力很强,但在前几次的欣赏京剧活动中,叫他上来唱几句,他都不肯。几乎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唱但都不肯在集体面前表现。当涂荣峰的唱声结束,孩子们笑了,但这不是嘲笑,而是羡慕的笑,孩子们不敢唱而他那样敢于表现自己,可见他是真情的流露。基于孩子们情感发展的需要,我马上鼓励全班的孩子和涂荣峰一样,结果孩子们都不怕难为情,高声的唱了出来。这要是在平常,就算我说破嗓子也没人敢唱。所以说直接有效的导入,引出活动,及时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情感发展的需要,适当地抓住良好的教育时机,可以为幼儿提供展示表现的平台。不要刻意地追求与教案一模一样,在课堂中应灵活掌握突发事件的应变对策,说不定也有意外的收获,而且能保持幼儿的兴趣,顺利地自然地让孩子对京剧脸谱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调动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幼儿自主探索,制作京剧脸谱。
孩子们对京剧脸谱产生制作兴趣后,我并没有直接示范告诉孩子制作的方法,而是提问引导他们仔细的观察,“你们看,谁能告诉我,这个孙悟空是怎么做出来的?”王梓昕好象突然激动地喊出来:“好像是先画好然后剪下来的吧?”(我看得出来她当时说话的那种自信、大胆是从来没有过的。)“胡须是用蜡光纸一条一条剪出来的,然后用浆糊贴上去的。”陈茜也大声地且又激动地说。“我也知道!做好后剪段纸条贴在画好的脸谱后面,就和我们以前做头饰一样。”我微笑的听着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突然,奚辰林说: “还要把眼睛那里剪空了,这样就能看的到了。” “真好玩,真好玩,我要做,我要做。”„„本来我很想制止的,因为这打断了原来的设计思路。可看到他们这么起劲,我决定不打断他们。看见孩子们在讨论中都知道了京剧脸谱的制作方法,在帮助孩子们归纳过制作步骤后,我说:“你们可以和我一样做个孙悟空,你也可以做的和我不一样,做一个你自己喜欢的京剧脸谱造型。”
(分析:以往学习都是基于教师先讲解再示范,孩子被动的去学习,这样过于死板,教师只是一味的教,不断的灌输给孩子知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索、讨论的方法,把主动权教给了孩子,相信他们能说出制作的方法,没想到他们那么的起劲,那么的投入。连较内向的王梓昕,都积极的参与到其中,还响亮的说出她观察的结果,真是有点意外。由于她的一句话孩子们就七嘴巴舌地议论开了,完全忘了我还没让他们开始讨论呢!对于她的行为我非但没有指责和制止,反而在一旁静静的听着。结果出乎我的预料,通过他们自由的交谈讨论,已经初步掌握了制作的方法,这不正是我预期的目标吗?没想到在他们的交流中就能把问题解决了,那我真是太低估了本班孩子的能力。正规严肃的教学无法提供给一些急切表现而又胆怯的孩子一个表现的空间,而只有在同伴间那种宽松的氛围中他们才能大胆地毫无保留的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意见。那在教学活动中多给孩子们自由交流的时间特别是大班,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教学策略,给孩子较大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发展,同时老师作为孩子们合作的伙伴,关注他们的发展,把握时机,创造条件,支持发展,而不能因教学计划或者教育常规的破坏,而扼杀了个别孩子发展的合理需求、儿童之间交往的需要。
二、分析与反思:
教学是精心安排的外部条件或环境,用以支持、激发、促进和引导学习者学习过程的顺利展开和学习结果的有效达成。它的本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而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提高,学有创意,学有追求。那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这就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1、有效教学应注意如何有效地导入。活动的导入无非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铺垫,为了一个好的导入,老师费尽心思,想出各种点子,花样百出的变招。但是,那些流于形式,表明富丽堂皇的形式未必能引起幼儿多大的兴趣,即使有那多数也是表面的兴趣,幼儿的好奇心也会随着“神秘”东西的出现而很快消失。我觉得那种导入形式倒不如直接导入来得简单明了,这样不会因为激发孩子的兴趣而浪费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至于孩子的兴趣不只是单单的形式多样化,引题的新颖性,而重在于教师的指导语、表情手势等能否与孩子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和谐的互动氛围,这才能激发孩子们真实的活动兴趣,也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了有效的铺垫。如案例⑴就采用直接引出活动,利用观看《西游记》的京剧片断引出孙悟空脸谱,再辅助一些教师有表情地演唱京剧,就足够能激起幼儿对京剧的回忆及对京剧脸谱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既不浪费孩子宝贵的时间又能真正起到激发孩子真实兴趣的效果,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提倡。
2、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孩子发展的合理需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提到,要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是基于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基于培养完整儿童的科学依据。在幼儿园,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就是满足情感的需要、运动的需要、与同伴交往的需要、探索的需要和表达的需要。案例⑴中,涂荣峰和孩子们的这种就是强烈的情感需要;案例⑵中,王梓昕、陈茜、奚辰林等孩子之间的交流讨论,就是同伴交往的需要。教师关注孩子发展需要的实际对教育是很重要的。众所周知,幼儿的某些行为和能力的产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会产生变化,环境提供的相应刺激在促进这方面的发展上会显得特别容易。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时间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孩子们强烈的情感表达和突然热衷的交谈讨论行为,往往是符合大班年龄孩子发展水平的新的需要,这也许正是机会,所以我应该捕捉这种机会,并适度的放开,给孩子们尽情的表达空间、自由交流讨论的时间,这样既满足了幼儿情感发展和交往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概括能力。
3、有效教学必须提高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权变的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机智,面对变化的幼儿和突发的事件,能巧妙地因势利导,善于随机应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把握幼儿心理,敏锐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细微变化,而不能照本宣科地一贯进行下去。如案例⑵中王梓昕的变化,本来是一个不爱发言的孩子突然对这一内容感兴趣,大声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而且是不加约束的,甚至打乱了原来的教学程序。可我却敏感地发现王梓昕面对感兴趣的事物竟然忘了往日的害羞,大胆地说出她的观察结果,而且乐于与同伴交流。针对这一现象,我并没有阻止,而是给她一个自由交谈的空间,并不一定要求她在集体面前说,可让她在少数同伴面前学会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样也可以培养她的说话能力。再如案例⑴中的涂荣峰突然用京剧唱腔创编的话来和我对话,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但我能灵活的做出反应,因势利导地以鼓励涂荣峰来发动全班孩子演唱京剧,这既解决了上次教学中幼儿不愿唱京剧的难点,又激发了幼儿对这次制作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花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在之上进行印画,培养幼儿对印章画的兴趣。
2、体验美术活动中的美感和快乐感。活动准备:
1、胡萝卜印章、盘子每人一个,颜料若干。
2、范画一张,幼儿操作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洋娃娃的花衣服
师:小朋友们,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洋娃娃)这个洋娃娃漂亮吗?洋娃娃的衣服漂亮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洋娃娃的衣服就是用这样的花布做出来的。(出示范画)师:你们知道这些花布是怎么画出来的吗?今天呀老师就教大家做漂亮的花布。
二、我也来印花布
师:这么漂亮的花布大家想不想自己画一幅?来,让我们试一试。引导幼儿学习印章画,师生共同参与作画。
1、教师示范讲解(重点强调所蘸颜料的量和印画的方法、力度)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让幼儿进行印画,提出要求。
(2)重点提醒幼儿在蘸颜料时要适度,不要太多或太少,用力、方法到位。
(3)注意卫生,强调一个印章印过一种颜料后,不可以再去蘸其它颜色。
(4)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
三、我的花布展
幼儿把印好的画带到展区,并把它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以“洋娃娃”口吻说:“今天我们小朋友为我设计了那么多漂亮的花布,我太高兴了,这些花布我都收下了,谢谢你们。”
教学反思
夜晚的天空 今天我们开展了《漂亮的花布》活动。在开展这次活动前我真的很担心,恐怕孩子们不感兴趣,结果真的超乎我的想象,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印出的作品真是千姿百态、色彩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是让我惊叹。“老师,你看小月印的这是什么呀?”正在我为孩子们高兴的时候,萌萌大声地喊了起来。我过去一看,哇,真的是一塌糊涂,纸上黑黑的一片有几个黄色的星星也与黑色的颜料掺在了一起,确实不好看。我再瞧小月,皱着眉头好像就要哭了。嘴边想要否定的话又收了回去,于是我说:“小朋友们,我们问问小月的想法好不好,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小月给大家说说你印的是什么好吗?”他说:“老师,我印的是晚上的天空,我把纸先涂黑了,然后再用小星星印章印出黄色的小星星。可是我印小星星的时候黄色的颜料和黑色的颜料老掺在一起。”我一听,明白了,原来他没等黑颜料干了就印上了小星星。我没有说出来,对大家说:“小朋友们,小月的想法好不好啊?”“好!”“我们一起来帮他找找原因吧。”还没等我说完,最机灵的小丁丁就喊了起来“老师,我知道,等黑颜料干了再印就不会这样了。”“好,我们试试。”我拿来一张纸,“老师给你黑颜料。”最热心的佳佳拿来了黑颜料。我只涂了小小的一块,“我们把他拿到太阳下晾干好不好?”过了一会,黑颜料干了,我让小月自己印上了小星星。“老师真的不那样了”“呀,真好看,原来等颜料干了还可以在上面印别的东西。”“老师下次活动我们还印好不好,我也想印一个这样的花布。”„„
活动对于幼儿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让幼儿主动参与,充分活动。此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一个活动使幼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体现让幼儿运用自己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等,使幼儿在充分的自主活动中获得经验,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兴趣的参与到活动中。
在本次活动中体现了活动性的原则。首先,在活动中,充分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探索设计花布,让幼儿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印出不同的花布;其次,及时肯定幼儿的创作,不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手段。
总之,本次活动力求创新,尤其是在艺术教育领域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教材来源于幼儿,从幼儿中生成,活动的实施过程立足于幼儿的需求以及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其次是整个活动环境非常轻松,让幼儿再看、说、做中,自由充分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小班美术:美丽的印画 【zmf66110】【教学讨论】 【打印】
(本案例侧重于评价小班幼儿的印画兴趣)P0 一.背景分析:印画是美术活动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让幼儿在印印画画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艺术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需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通过这种绘画形式,深受幼儿喜欢。印画是在原有物体外形和特征上进行艺术创造,创造出来的作品容易成行,而且风格迥仪,富有童趣。一片树叶、一根树枝、一粒黄豆都是印画的材料来源,它们是那么天然、淳朴,幼儿在操作、印画时与这些自然的物品亲密接触,真情对话,对这个多彩的时间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感受世界万物之美。幼儿本身也是印画的素材,他们的小手是那么地美,那五个小手指头就是一副美丽的图案,他们的小脚丫也能印出足底世界------孩子用自然之物印出美丽的图案,开启自己的智慧,想象添画出更美的东西,思想的翅膀随意驰骋、迸射出跳跃的火花-------印画可以灵活孩子的双手、美化孩子的双眼;印画可以净化好的心灵;印画可以激发孩子的情感、引发孩子的童趣。P4 二.主题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印画的兴趣。
2、在看一看、玩一玩、印一印、说一说等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案例描述与评析P8 活动程序 教师教育行为和策略 幼儿表现 过程评析
(一)看一看(描述阶段)(1)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你看到了什么?”P12(2)把孩子们带来的材料摆放出来一一展示,一边欣赏,一边倾听孩子介绍我为什么带这些材料,觉得这些材料可以用来印什么物体(树枝、黄豆、花生壳,莲藕、洋葱的横切面,小纸团、大小不同的硬币等)。众幼:“哇,这么好看!” 王江灵:“我看到用花生壳印的小虫子。” 应佳涛:“我看到了小虫爬累了,就停在菜叶上睡觉了。” 李烨:“我要用花生壳印葫芦娃!”P16 张霞:“我要用黄豆印小雨点,还用鸡蛋壳引小花和小草。” 张能:“我要用贝壳印房子,让小螃蟹住到里面,我喜欢小螃蟹,它走路可奇怪了,还有两个钳子很厉害。”
从幼儿的欢呼和争先恐后的描述中,可以发现小班的孩子对这种容易成形绘画形式非常感兴趣,并且很快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欣赏和感受作铺垫。张霞小朋友是女孩子,女小朋友大都喜欢小花和小草之类的东西,看来她已经想好自己要印画什么内容了。
男小朋友的品味跟女孩子不同,他们大都喜欢动物或葫芦娃之类打打闹闹的东西,但他们能根据材料的造型不同与自己心中要印画的内容联系起来,说明他们对印的特点有了初步的感受。P20 二.玩一玩(尝试阶段)(3)示范边讲解印花画的方法。
(4)让个别幼儿上来玩一玩印画,并说说尝试后的感受。丹丹:“真好玩!” 若梅:“不小心要弄脏手的” 陈琪:“还有衣服也要弄脏的。”嵋丹:“颜料要涂得多一点,这样印得就明。”P24 李轩:“在印不出来的地方,可用水彩笔画。” 敏敏:“颜料涂得不要太多,会糊掉的。通过部分幼儿的尝试,得出了经验和发现问题的所在,比教师自己一遍又一遍地示范讲解来的有效,小伙伴的经验之谈,幼儿容易听懂,也容易采纳。
(三)印一印P28(练习创作阶段)(5)你想印什么?(要求先在心里想好内容或主题)(6)你喜欢用什么颜色来印?(7)你为什么要选择这种颜色? 陈琪:“我要印奥特曼。”P32 李轩:“我印怪兽。” 敏敏:“我想印蝴蝶和花。” 李烨:“我用各种颜色印葫芦娃。” 张宇:“我用黑颜色印怪兽。”P36 灵怡:“我喜欢梅花,我用红颜色印花。” 张宁:“我想用小手指头印葡萄。”
一片树叶、一根树枝、一粒黄豆都是印画的材料来源,它们是那么天然、淳朴,他们用自然之物印出美丽的图案,开启自己的智慧,想象添画出更美的东西。从他们的话语中可以知道,孩子的心里要画得内容很多,这说明孩子对印画的兴趣大大激发了他们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的空间。
(四)说一说P40(评价阶段)(8)展示作品,幼儿自由欣赏,说一说“我最喜欢的一幅画,为什么?” 所有幼儿都非常投入,他们很兴奋地围在作品前,大多在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我的小花有很多种颜色,每个花瓣都有一个颜色,太阳出来了,小花瓣还会亮亮的,可漂亮了,你们知道我是用什么印出来的吗?是用糖果印出来的。”
“我印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我的小白兔有圆圆的头,它本来是没有长耳朵,是我用油画棒画上去的。旁边的小白菜、小白兔很爱吃,我是用菜叶印的。” 幼儿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希望得到大家的赞扬,幼儿的评价既直率又初浅,有的幼儿认为全部用黑颜色画怪兽不好看,说明幼儿感受表现能力都在提高。教师启发幼儿找出每幅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发现别人和自己作品的优点和缺点,使幼儿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四.活动反思:
印画是美术活动中的内容之一,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教育机能的主题活动,我们通过印画这有趣的形式,孩子通过收集有关印画的材料,使他们亲近和认识大自然,通过讲述印画内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印印添添,培养了审美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促进了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通过这个活动发现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由此也给我们以启发: P44
1、通过欣赏大班幼儿和本次活动中好的的作品来激发幼儿印画的探索欲望。
在班里设立“美丽的印画屋”活动区角,投放更多的印画材料,如各种大小不
一、形状不同的树叶,蕨类和其它草的叶子,提供一些好的衣服纸模等来延伸印画的探索活动,把大班幼儿和本次活动中好的一些作品布置成一个展区,一幅幅色彩鲜艳、充满童趣的作品吸引孩子的目光,他们边看边发出赞叹:“哇,好漂亮┅┅”告诉幼儿你们也能印得这么美,甚至比他们更好。开放性的探索活动,让幼儿自己选择、决定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发现印画方法,老师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幼儿的不同选择,以开放的意识提供不同的环境和材料。幼儿在这种开放活动中拓宽自己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的个性。
2、在教学中运用趣味形象的语言提高幼儿的印画兴趣。
小班幼儿在印画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印出的作品粗糙、散乱,有的孩子有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运用形象性的语言帮助幼儿大胆完成作品,如点画“小老鼠”,老师说:“一条小路,变做小桥,小小眼睛,长长尾巴。”又如印画“彩色雨”,老师说“上面点点,下面点点,红色点点,黄色点点,绿色点点。”“哦,这里下大雨,多点几点;这里下小雨就少点几点。”画面的疏密布局就形成了。P48 幼儿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幼儿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幼儿园探索性主题活动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生成和完善的,因此在活动中我们积极地营造宽松的氛围,让他们在游戏中探索,在摆弄中发现、在操作中表达、在玩耍中想象。孩子们喜欢探索、喜欢发现、喜欢改变自己的观点,喜欢以各种形式和想法改变自己、发展自己。
背景:
幼儿教育要把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放在首位,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并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生活经验来选择内容。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玩跳绳、翻河、跳皮筋等有关线的游戏,幼儿很喜欢,所以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展了本次活动。其中我之所以选择米罗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给人无限地想象空间和幽远的意境,线条的形式美比较突出,线条作为点、线、面中的一种,准确地把握和使用线条,可为幼儿以后学习美术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趣的线条。
2、欣赏米罗作品,体验线条与色块的组合美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创作,分享成功。
活动准备:
电教设备,米罗作品、柴可夫斯基交响曲
勾线笔、大卡纸、颜料、画笔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玩“线条”游戏(放轻音乐)
一直线---围成圆---螺旋形---两条直线
2、提问:游戏中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线条?
幼儿A:我们排成了一排,象一条直直的线。
幼儿B:线围起来变成了圆
幼儿C:还有排的队形象小蜗牛的背绕呀绕
(自评:在安排这第一个环节时,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点,以游戏的形式出现一是为了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二是为下面寻找生活中的线条作好铺垫。从活动中看出幼儿对游戏非常感兴趣,他们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合作意识也增强了,个别幼儿排队比较慢时,还得到了能力强的小朋友的帮助。幼儿注意力很集中,尽管个别幼儿在描述线的形态时语言能力有所欠缺,但他们积极寻找队形中有趣的线条。在老师的帮助下认识了旋涡线。)二:结合课件幼儿回忆生活经验
1、幼儿相互讨论生活中的线条 提问: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线条?
幼儿A:毛线、电线。
幼儿B:绳子、地板缝、弯的线。
幼儿C: 曲线、弧线等
(自评:这一环节旨在通过讨论和交流来丰富幼儿对生活中线的认识。拓展幼儿的思维。在活动中,他们的讨论非常热烈,有的说电线、绳子、有的说三角形,正方形是线围起来的,还有的说头发、眉毛等都是线。幼儿很会动脑筋,能说出幼儿平时生活中自己接触到的线。效果比较好。可见线对幼儿来说是通俗易懂的,而且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
2、欣赏人体的轮廓线。
个别幼儿摆造型,集体空手练习画人体的轮廓线
(自评:幼儿在摆一摆、动一动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了线条的变化,而且调节了当时活动的气氛,幼儿积极参与。都乐意上台摆自己最“酷”的造型。幼儿情绪高涨,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
3、欣赏生活中典型的线条
地平线---直线
小乌龟背上的花纹----锯齿线
海藻---波浪线
太阳的光芒----放射线
(自评:幼儿从欣赏生活中的典型实物,从中寻找实物中隐藏的各种线条,不仅学会了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且培养了幼儿敏锐地观察力。幼儿在这个环节中注意力非常集中,不断地思考问题,收益非浅。并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示各种线的形态,非常逼真,既做到了动静交替,又活跃了活动气氛。)
三:欣赏米罗作品,体验线条与色块的组合美
1、欣赏作品的色彩美
幼儿A:有很多的颜色
幼儿B:有一大块的黑色
幼儿C:很漂亮,五颜六色
2、寻找作品中的线条体验构图美
3、幼儿读画体验意境美
提问: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什么时候?请你用一段完整地话来说。
幼儿A:一天晚上,一只蜘蛛出来玩,天上有月亮,它看见了一只小猪,它迷路了回不了家。后来蜘蛛就送小猪回家了。
幼儿B:一只小虾在河边玩耍,它发现了一块圆圆的饼,它就游过去吃,可是没有吃到,它就游回家了。
(自评:在米罗的作品中寻找线条不仅是对刚才认识线条的巩固而且幼儿体会线条在艺术作品中存在的魅力。线条好比是“骨架”,色彩与线条的结合“有血有肉”,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幼儿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让我们看到了美妙的童心世界。)
4、幼儿在不同的方位读画
(自评:娃娃读画这个环节是非常有趣的,幼儿从画面的不同方位看同一幅画,其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如:从真面看第一幅画,有的幼儿说看到了月亮挂在树上,倒过来后该幼儿却说是月亮种在泥土里。对整幅画的理解幼儿能试着讲述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都愿意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说出来。虽然这幅画幼儿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和在大画家的眼里所表达的愿意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幼儿有幼儿独到的审美眼光,在他们的世界里是充满着童趣的,这种尝试不仅体现了尊重幼儿,而且幼儿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四:听音乐尝试用线条和色块作画
1、听音乐幼儿想象作画
今天我们也来和线条做游戏,学一学大画家米罗
(自评:幼儿在前面的环节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他们跃跃欲试的心情表露无疑,幼儿尝试用线条和色块大胆地进行创作,不仅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望,而且锻炼了幼儿的胆量。)
五: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1、说一说你用了哪些线条组合的?
2、象刚才那样读一读你的作品:什么时候、有谁、在干什么?你是否想把你的画挂在活动室里?
3、参观别人的作品并交流。(自评: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进一步感受线条所表现的魅力,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中,增进了友情,体验到了成功感,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真可谓“一举三得”。)
活动延伸:在音乐中找线条,并根据音乐对你的感受来组合线条。
分析与反思:
1、本活动符合“学会审美”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充分体验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的乐趣,丰富其美感经验,从而培养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自我寻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条到一起欣赏各种线的形态再到欣赏作品中线的利用最后尝试引用线条与色块组合画面。层层深入、由易到难注意了条理性。另外在设计上注重了开放性。如:开放式提问,探索性的观察,尽可能地给幼儿留下多角度选择的机会,以及创造空间。同时,在引导过程中老师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拘泥于老师对作品的解释,甚至不拘泥于创作者原有的创作意图,让幼儿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变换不同的欣赏角度,让幼儿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种解释阶段的指导效果比较明显。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也是描述阶段的指导,主观感受和印象的描述。安排了玩一玩排队形的游戏,一方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另一方面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接下来是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线条,对线条有一个粗浅的认识,然后大家一起欣赏生活中典型的线条,通过老师一边画一边欣赏加深对线条的感知和不同感受的体验,体会线条的美。
2、借用画家米罗的作品,充分欣赏线条与色块的美。这是形式分析阶段的指导是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关键环节。通过介绍大画家,先欣赏作品的色彩美,然后引导幼儿用小眼睛寻找作品中的线条,体会作品中线条与色块组合的方式。最后是解释阶段的指导,我们发现以往的活动中对幼儿的理解太少了,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思想去体会幼儿的心情:“以大人之心、度儿童之腹”,我们很难客观地站在幼儿的角度,用幼儿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用幼儿的心理思考这个世界,因此在活动中,让幼儿从整体出发,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去体验,另有一番情趣。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幼儿独特的艺术想象力,另一方面又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意义,这些都是幼儿能够理解的,能够接受的。所以安排了娃娃读画这一环节。
3、幼儿对美术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可以经美术创作来获得,于是安排了学米罗用线条和色块来做游戏,鼓励大胆创新,不要求幼儿有多高的绘画技巧,而在于你是否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表达,追求画面的多样与别出心裁.4、我把评价阶段的指导重点放在对作品的欣赏判断以及揭示作品对于人类美术活动的意义上,以帮助幼儿从多样化的作品表达方式中吸取经验,提高欣赏判断能力和欣赏趣味。所以安排了介绍自己作品中使用的线条和色块,说一说自己的作品,最后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与他们一起分享,体验成功感。
5、在这次活动中值得我思考的是怎样使线条与色块更加完美地结合,有待在下一次活动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