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教案 方 寸 之 间
方 寸 之 间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教案(第一课时)
执教:诸城繁华初级中学 张文花
教材分析: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方寸之间》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本课以临刻一方肖形章和学生自己喜爱的篆刻作品为主进行艺术尝试。
学情分析: 本课分两个课时完成。学生对篆刻这门传统艺术了解甚少,对在方寸之间的石质等材料上执刀刻印更是陌生,因而需要从感性到理性、从易到难、从基本知识到基本技能等方面进行逐步引导。教学设计中有大量的学生活动,充分给学生以表现的平台和思维的空间,通过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赏析、探究和实践,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篆刻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初步掌握篆刻刀具的基本运用技能。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尝试刻印,体验民族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正确的艺术态度与良好的艺术素养。
重点难点: 篆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运刀技能。临制肖形章等篆刻作品。教具准备: 师:篆刻工具材料、图片资料、课件等。生:篆刻工具材料。
作业要求: 能独立临刻一方生肖肖形印或自己喜爱的篆刻作品。板书设计
方 寸 之 间 ――篆刻艺术
基础知识:
1、篆刻的定义
2、表现形式
3、工具材料
基本技能:
1、治印(写印稿→印稿上石→镌刻→修改调整)
2、钤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幅国画《九方皋》,你能看出作者是谁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徐悲鸿
2、师:对,我们从印章上知道的作者。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方寸之间》就是有关印章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观赏国画作品,通过看题款和印章明确作者姓名。
展示几幅国画作品(伴随古筝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铺垫感情。
二、先预习课本,了解一些知识
1、师:请看大屏幕,首先让我们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2、师:篆刻的基础知识包括篆刻的定义、表现形式和所需的工具材料等,其基本技能包括治印和钤印等。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阅读课本第26-27页的内容,找到答案了就请举手。(出示导读题“想一想、找一找”)
3、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感受篆刻刀法。
展示“学习目标”和 “想一想、找一找”文字幻灯片。点击进入课件“刀法”版块。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初步了解篆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欣赏激趣,尝试治印
1、师: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十二生肖的说法。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十二生肖的肖形章。
2、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肖形章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黑白世界》的木刻版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宋代著名词人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确实,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请同学们找到自己属相的或者自己喜欢的那一个肖形章,试试把它刻制下来。(下发学具)
3、师:好了,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肖形章的镌刻。下面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幅钤印好的作品让大家欣赏欣赏。(展析学生作品)
1、学生观赏十二生肖的肖形章。
2、学生临刻肖形章。(教师进行随堂辅导)
3、学生对照范图进行评价,指出主要问题:布局、刀法、形态 多媒体或实物投影仪展示十二生肖肖形章。
(古筝音乐)实物投影仪提高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小组合作意识。
四、深入探讨,感悟技法
1、师:刚刚同学们看出来了,大家的作品在布局、刀法、形态和钤印等方面有些小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治印方法。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一下。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说说你们的作品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并说出理由和改进的方法。(让达成共识的小组选代表陈述本组意见)
2、师(小结):我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治印方法(写印稿→印稿上石→镌刻→修改调整)和正确的钤印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的篆刻作品。
学生交流探讨后选代表陈述本组见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进一步体悟篆刻的基本技法。
五、练习技法,临刻印章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临刻一方你自己喜欢的篆刻作品。刻制好后与同桌进行交流探讨,看相互之间有什么优点或存在什么问题。
六、教学总结,提出展望
1、师:我们这节课就学到这儿。谁来简要小结一下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指名学生回答)
2、教师简要归纳总结,鼓励学生课外继续尝试篆刻实践,体悟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文化小结本课所学内容。有时间可登陆“中国篆刻家网站”,浏览相关内容巩固所学,升华情感,培养良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理念 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优点和理论依据:
1、注重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资料、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图文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象生动,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2、遵循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设计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
3、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性原则。
教学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篇:八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大提琴教案(xiexiebang推荐)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教材分析 : 5课大提琴教案
本课《大提琴》以“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学习《大提琴》活动使学生对抽象绘画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丰富学生的造型表现语言,提高运用绘画表达个性的能力。
教材《大提琴》以介绍大提琴的音色、造型特点入手,进而把对乐器造型之美的分析作为学习侧重点,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教材从多角度,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感受新奇的视觉效果,尝试不同的方法,逐步引入到抽象绘画的创作,体会抽象绘画的特点与魅力。
教材从大提琴的完整外形图片欣赏到局部特写,再到毕加索抓住吉他局部独特造型特点进行创作的拼贴画,通过感受、欣赏、表达等活动方式,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抽象绘画的审美心理结构。
“活动一”安排了拼贴画的形式,并限制一定条件,易于学生操作完成。教材提供了方法指导,让学生一目了然,利于面向全体的基础学习。但是这个活动只是一个小练习,难以支撑一个独立的课时。接着教材展示以线条组织画面的范图,提示了另一种艺术创作的思路,对学生从多角度予以创作启示,培养学生积极发散的思维品质。另外教材还展示了自行车的系列变体绘画作为知识的补充,提供绘画从具象到抽象的多种变化思路与表现技巧。
在此基础上设置的“活动二”,主要是帮助学生实践运用一定的造型表现方法获得新奇的视觉形象,对抽象绘画的形式特点与表现技巧产生初步的认识。从教材呈现的侧重来看,编者更加希望学生先用以线条为主的方式组织表现抽象的艺术形象。同时,从几幅教材的示范作品来看,编者希望学生打破对乐器造型原有的线形感受,通过造型秩序的重新组合呈现一种新的线形感受,使作品在体现抽象意味的同时,保留一些具象绘画的视觉感受。
最后教材设置了创作一幅具有音乐性的抽象画作为“活动三”,活动围绕综合乐器造型、音乐感受与美术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
教材有意识对比安排了两幅表达不同音乐情境的大师绘画作品。学生易于在对比欣赏中了解不同的抽象表现语言,编者在“活动二”突出线形表现的基础上,在“活动三”的版面中安排了一组图例,深化了不同线形对表达音乐感受的不同作用。同时,在“活动三”的学习指导文字中,还强调了色彩这个重要的表现元素。在针对性的欣赏、分析的基础上,配合一些动手小练习,可以加强学生对点、线、面、色等基本造型要素在抽象绘画表现中具体组织、运用的认识。
应把造型要素的运用始终作为教学关注的重点,引导学生综合所学,尝试用视觉形象的符号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将艺术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艺术成品的能力。
“资料库”中提供了一些绘画大师的生平资料。介绍了康定斯基自传中提到的一次重要经历,有助干加强学生对画家创作构思与表现的认识,同时还选择了蒙德里安的作品——《树的变体系列》,使学生感受绘画创作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学习大空间”的图文提示学生从其他造型艺术中寻找与音乐相通之处,引导学生对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拓展了进一步学习的空间。
教学目标 :
◆能够把握乐器造型的特点,领悟造型的独特魅力。
◆能够运用一定的造型表现方法绘制新奇的视觉形象,对抽象绘画技巧产生初步的认识。
◆能够尝试运用抽象的绘画造型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欣赏大提琴演奏图片,同时播放大提琴演奏曲,渲染气氛,让学生感受大提琴的造型美和音色美。
二.造型美特征:
1.整体感受:外形如葫芦,圆润的曲线中透出优雅、阳刚之气,被称为乐器中的美男子。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2.造型元素:直线与曲线的结合。厚重、浑圆的曲线,给人以饱满的感觉。小面积的直线造型,使其更挺拔。顶部点、线、面结合。
3.色彩:赭红色,沉着、古朴、怀旧;黑色,稳重、深沉。
三.概括特征:
1.活动开展:学生用简洁的线条在彩色纸上概括大提琴的外形特征。
2.鼓励学生用流畅、简洁的线条进行描绘,展示学生作业中最简洁、最概括的作品。
四.打散重组:
1.块面分割方法:
对称,在统一中求变化,否则,画面单调、呆板,变化少;
不对称,变化多样,活泼,难统一。
2.学生活动:
把色纸上的大提琴,用线分割,然后剪下,通过方向、位置的改变,重新组构画面。注意构图均衡、疏密有致。可用几张不同色纸套剪。
五.小结: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对学生敢于将形打散重组、大胆变化的多给予鼓励。
(第二课时)
一. 欣赏导入:
1.欣赏油画——康定斯基《伴奏的中心》
分析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点、线、面和色彩对舞台伴奏中的乐感进行表现。
2.以线为主,给人以明快的旋律感。
作品色调明朗、华美。画面主体图形与周围的小图形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的变化富有节奏感,宛如一首乐曲。
曲线 跳跃、活泼、轻快,粗细有变化,基本形不变,像伴奏的音乐基本旋律不变,但有强弱的变化;直线轻快、活泼;色彩以明快的黄色为基调,绚丽的色彩为点缀,活泼、跳跃。
二. 小结
抽象美术作品:是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而又具强烈的形式构成面貌的作品。
具象美术作品:是与自然物象有相似之处的作品。
三. 作品欣赏
系列抽象画的欣赏
四. 表现活动
播放几段不同感受的乐曲。并请学生选择自己感受较深的乐曲,把自己对乐曲的感受表现出来。
五. 总结拓展
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事物,通过形、色、运动声音,像人们表达着它的美和旋律,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它们能给我们的创作带来许多灵感,给我们的生活更多的感悟。
教学反思:
《大提琴》是湘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5课,本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学习活动对抽象绘画有初步了解,丰富学生的造型表现语言,提高运用绘画表达个性的能力。与其他学科非常强调理性而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学习不同,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课强调的是对事物的整体感知,重视的是情感和直觉的体验。在本课中我是从介绍大提琴的音色、造型特点入手,进而把对乐器造型之美的分析作为学习切入点,通过分割组合的造型方法,从多角度,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感受新奇的视觉效果;与一般的教学将乐器的重组造型作为重点不同,我认为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抽象绘画的语言表现,所以我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线条的表现上。通过对线条的分析,逐步引入到抽象绘画的创作,让学生体会抽象绘画的特点和魅力,通过线条与色彩的丰富表现手法,尝试用视觉形象的符号语言创作出有一定情感内涵的抽象画,使学生初步形成抽象绘画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其对艺术的健康态度。
吕标初中:江艳丽
第三篇:【新版】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方寸之间》名师教案【名校精品】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方寸之间》参考教案
【教案背景】
小小印章,寥寥数字,形态各异,神情有别,或刚劲挺拔,或柔美婉转,繁简疏密,变化万千。一把刻刀驰骋于方寸之间,将心灵的体验融汇于点划之中。这就是篆刻艺术的魅力。书法与篆刻是中国艺术的孪生姐妹。书法艺术,人人皆知。但篆刻艺术,很多人无从知晓。篆刻艺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融书法、章法、刀法为一体,在较小的面积内,利用汉字优美独特的造型,对笔画加以虚实轻重的组织变化,进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成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我们应该将此传承下去。
【教材分析】
教材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在尝试治印的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
2、能力目标: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3、情感目标:通过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感受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教学难点】
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组织听讲情绪。
二、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采用的就是咱们中国印章的形式,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篆刻艺术的方寸之间,感受篆刻艺术的魅力。
板书课题: 方寸之间
三、讲授新课
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书法与篆刻是中国艺术的孪生姐妹。古代文人将诗、书、画、印并称四绝。
(一)、印章的品类
名章(<<白石>>、<<文彭之印>>、<<文征明印>>)闲章(<<江山风月>>、<<乘长风破万里浪>>、<<大吉>>、<<玉树临风>>)肖形章(<<虎>>、<<鹿>>、<<人与鸟>>)
(二)、印章的形式 朱文(阳文)白文(阴文)
(三)、治印的过程
1、写印稿。
2、印稿上石。A、直接反写。B、水印上稿。
3、镌刻(冲刀法、切刀法)、这一步可以课后完成。
4、修改布置活动内容。
要求:选用宜于雕刻的材料,尝试临刻自己喜欢的篆刻作品。
四、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
五、作品展示
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老师鼓励、表扬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六、课后活动
查找自己名字的篆字写法。
七、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感觉孩子们对中国的传统艺术接触太少,特别是篆刻这门艺术形式。通过接触,同学们大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都跃跃欲试。虽然受到工具材料的限制,但同学们还是制作出了一些效果较好的作品。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多接受民族传统艺术的熏陶,提升艺术品位。
第四篇:【新版】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方寸之间》说课稿【名校精品】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方寸之间》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方寸之间》,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1、说教材:
本课是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第五课课程,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教材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2、教学目标 :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强调印章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与篆刻章法中虚实、疏密关系以及空白的运用和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的共同之处做出提示,引发学生对传统艺术共性的思考。在对篆刻工具、步骤有所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篆刻艺术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对篆刻艺术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篆刻艺术审美价值的本质认识、通过借助简化的篆刻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篆刻布局章法的基本表现能力。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篆刻艺术的形式特点。(2)能力目标:
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临摹印稿。(3)发展目标:
能够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尝试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共性。(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篆刻艺术的艺术特点。攻破这一重点,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篆刻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总结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难点 :篆刻艺术的特点及临摹肖形章的方法步骤。攻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运用多媒体手段对篆刻艺术从篆刻的基本样式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围绕了欣赏和尝试治印的技能学习展开,安排两个课时,通过欣赏和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篆刻艺术的体验和了解。第一课时的教学引入首先从了解篆刻艺术的历史和特点入手,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体验篆刻的魅力,提高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临摹入手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选择。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每个学生的生肖年份都有对应的生肖图像。试想一下,学生如果能够临摹一张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会有一种怎样的满足与成就呀!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欣赏篆刻作品和临摹肖形章。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分析教材提供的篆刻作品,结合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交谈感受。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印面文字内容所表达的意境体会笔画线条产生的视觉效果,形容自己的感受。在欣赏与体验环节后,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进行临摹。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
四、说过程:
本课时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知识了解(讨论探究)——知识扩展(临摹生肖章)。师:引导观察——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活动中,利用篆刻教学的影像资料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点欣赏一些古今优秀的篆刻艺术作品,,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2、构思立意,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临摹入手。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3、课堂练习
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肖形章进行临摹。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给予技术示范和辅导,随时展示制作过程中的学生作业,及时做出评价,对学生作业的不同步骤的表现进行纠正或鼓励。
4、归纳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 左邻右舍教案
二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 左邻右舍教案
第5课 左邻右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教学准备】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中的窗外景色,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导入本课题。
二、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1、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有什么特色?
2、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往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三、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
1、看看内容。
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
四、组织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指导写生要素:
1、观察取景:进行取舍,避免面面俱到。
2、示范写生要点,强调构图的安排。
3、深入刻画,进行画面的处理。(简单说明)
五、学习要求:
1、写生窗外的景色。
2、也可以根据想象,画窗外的各种景色。
六、分组写生,师作实际指导。
七、展示作业,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
八、拓展: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