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1 新人教版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上接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下接第六课《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大改造作为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重要历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与牺牲;也因为后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而致使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是有着必然联系的。
二、课程标准: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四、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4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历史意义。从废墟中爬起来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完成了令世界瞩目的建设成就;就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的同时,共和国的另外一项重大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三大改造”。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学生在知识回顾中进入课堂学习的氛围当中,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众人划桨开大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教师:“三大改造”具体指什么呢?
学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预习得知)。教师:我们党为什么要对这三大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呢?下面我们以农业为例分析为什么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展示:
材料一: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09%。
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上地总面积的0.22%。
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教材23页第一段分析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设计意图:训练学生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交流。分享讨论成果。
学生: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影响到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教师: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那么。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 展示:
在目前情况下,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但国家的帮助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全部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那么靠什么办法来解决呢?有两条道路、两种办法:一种是旧的办法,旧的道路,让个体农民向富农高利贷去借贷,去当雇工,出卖劳动力,廉价出卖农产品,结果就增加富农高利贷者、投机商人的剥削对象,让农村资本主义泛滥发展。这就是让少数人发财致富,多数人破产贫困。这是旧道路,是让农村资本主义漫无限制泛滥发展的道路。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再加上国家帮助来解决生产中的困难,结果就是大家富裕比较平衡的上升,也限制了富农的发展。这就是组织起来大家富裕的道路。——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学生: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展示:农业合作化情况表
(设计意图:使学生形象直观认识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教师:由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农民踊跃参加农业合作社,结果怎么样呢? 学生: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展示: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图片。
教师: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向学生说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也是引导手工业者走合作化的道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
作社),手工业改造的结果如何?
学生:1956年,百分之九十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1+1>2”——公私合营
教师: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方式上,而且还有伟大的创举。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教材24页的3——4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行探讨。
思考:(1)国家何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方式是什么?(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何时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3)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展示: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陈云在一届人大上的发言
展示: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图片、“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位资本家的肺腑之言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让学生深刻认识公私合营给民族资本家带来了春天。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掌握。)
三、迈向金光大道——三大改造的意义
教师: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俗话说金无足赤,三大改造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那么三大改造在改造的过程当中有什么缺点?
学生: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教师:三大改造后期虽然存在这些缺点,但是它对于整个三大改造来说是白璧微瑕,中国人民通过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体农民、手工业者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绝大多数资本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被消灭,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向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
教师:播放全国人民庆祝三大改造完成的视频。
(设计意图:以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三大改造完成历史意义的认识。)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教师: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适当补充纠正。
教师:及时鼓励评价。向学生阐明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教师:中国人民紧跟时代的步伐,他们用鲜血铸就新中国,用自己的智慧来建设新中国,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中国历史的赞歌。从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依靠集体搞生产;身单力薄的手工业者联合起来,她们不只是在刺绣,更是描绘新中国的美好未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各界代表,农民的喜悦,手工业者的幸福,工商业者的心悦诚服无不证明改造的正确。中国的老字号得以保存,王致和腐乳、全聚德烤鸭、同仁堂的灵丹妙药,享誉全世界。中国的发展道路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念,“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解决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也把这句话送给各位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温家宝总理“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解决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这句话教育学生即使困难再大,也会有迎刃而解的办法。)
六、测验题目:完成课后练一练和完成历史助学。
七、板书设计: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众人划桨开大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二、“1+1>2”——公私合营
三、迈向金光大道——三大改造的意义
八、教学反思:
依据课程标准在教材的处理上将本课的设整合为三部分,一是“众人划桨开大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二是“1+1>2”——公私合营;三是迈向金光大道——三大改造的意义。在导入时,复习第4课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课中利用问题设置悬念,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
优点:1.上课是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我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2.能够较好地做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用温家宝总理“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解决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这句话教育学生不怕困难。
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内容过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4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标要求: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要求学生回答:“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工农业生产之间有什么差别?(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
(工业的发展起点高,一开始就能采用先进的科技和设备,所以速度快;而农业还保留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小农生产方式,所以发展缓慢。)
教师讲授:农业生产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生活物质保障,如何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3.第24页两幅插图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
(农民看到合作化的优越性,踊跃参加合作社,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教师讲解:与小农经济很相似的手工业,在农业合作化的推动下,也形成了合作化高潮。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1956年,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主要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
(要求学生在课本上作好读书标记,然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予以鼓励)
二、公私合营
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2.怎样实行“公私合营”?
(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3.根据25页“动脑筋”: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第25页“练一练”:应选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根据第25页“活动与探究”,鼓励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调查。
第三篇: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主备:黄瑜琨审核: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学习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
学习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首先阅读课文标题及两个大标题,明确对哪三大产业进行改造?
2、阅读第二段找出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原因、方式及结果。
3、阅读第三、四段找出对资本主义工商改造形式政策及实行这种政策意义。
4、阅读理解三大改造意义,找出完成时间及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改造方式:组成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_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
改造方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1954年起,实施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政策:赎买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能力训练:
1、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C)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C)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3、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
(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四篇:第5课_《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
教学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学习过程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首先阅读课文标题及两个大标题,明确对哪三大产业进行改造?
2、阅读第二段找出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原因、方式及结果。
3、阅读第三、四段找出对资本主义工商改造形式政策及实行这种政策意义。
4、阅读理解三大改造意义,找出完成时间及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探究案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①你认为三大改造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③理解什么是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训练案
六、能力训练:
1、选择:
(1)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3)、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租赁 B、借用C、赎买 D、没收
(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D、恢复国民经济
(6)、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
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
第五篇:第5课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
年级 初二历史主备宋诚审核
课型 新授备课07—03—12上课07—03—15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三大改造的含义、形式、政策和缺点
2、理解: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方法:阅读练习,讨论分析,总结归纳,巩固提高
课前预习
1、三大改造就是国家对、和的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走道路。
3年,全国掀起年。4,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5、从的,1956年,出现了的高潮。
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实行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课堂学习
一、预习展示,自学成果交流(10分钟)
二、了解学习目标(2分钟)
三、问题讨论,合作探究
根据自己所了解、掌握的知识,讨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你认为,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
2、在三大改造中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各采取了什么形式?
3、三大改造到何时完成,它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4、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也存在哪些不足?
5、你认为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四、解疑释惑,总结归纳,构建知识结构(5分钟)
课堂检测
选择
1、三大改造的主要对象是
(1)农业(2)轻工业(3)手工业(4)资本主义工商业 A(1、2、3)B(1、3、4)C(1、2、4)D(2、3、4)
2、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不包括
A分散的小农经济阻碍生产力发展 B 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 C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3、国家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A1949年B 1953年 C 1955年D 1956年
4、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
A已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B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D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在A1949年10月B1953年 C 1956年底D 1976年10月
7、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D进行三大改造
8、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B 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出现
C绝大多数资本家参加生产合作社 D 各行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
A赎买政策 B 没收归国有 C 公私合营D 建立生产合作社
10、下列有关三大改造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首先开始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B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C三大改造的重大创举是国家对农业的改造
D三大改造国家没收资本家的工厂将其改造为国营企业
问答:
1、什么是三大改造,何时开始,又是到何时基本完成,它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在改造中存有哪些问题?
教学后记: